(芷宁写于2010年6月13日)
上世纪90年代初在阅读托尔斯泰长女的回忆录时,除了对其中托翁的理想追求感慨外,还对其中因财产继承问题而常对托翁吼叫的其妻索菲娅印象深刻。又在很多对托翁做研究的文章中发现,几乎清一色地将托翁之妻表述得自私而虚荣,仿佛她是托翁实现人生理想的绊脚石,也是最终导致82岁的托翁倒毙于无名小站的罪魁祸首……看后总感觉这种一边倒的解读过于偏颇,纵然托翁对社会模式的自我构想是美好,但是不能不说他的很多设想趋于理想化,不能得以实现是由诸多现实因素造成的,完全不是某个人就能阻挠的。
所幸在由迈克尔·霍夫曼执导,改编自著名传记小说作家、诗人杰伊·帕里尼同名小说的影片《最后一站(The Last Station)》中,演技派海伦·米伦诠释的索菲娅性格丰富,情绪饱满,情感激荡,层次分明,将这位比托翁小12岁、和托翁一起生活了48年、为他生了13个孩子(其中5个夭折)、曾把3000页字迹难辨的《战争与和平》手稿整洁地抄写了7遍的伯爵夫人跃然眼前。而索菲娅反对丈夫将财产与平民分享的原因之一,也是处于一个母亲为子女的利益考虑。
影片再现了托翁生命的最后片段,以参与其中的旁人眼光,即托翁秘书瓦伦汀(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的视角来看待文学巨匠的最后时光,叙事中虚实结合的做法,似乎意在表述爱的正负作用,实的部分是托翁和妻子的爱恨纠葛,他们爱得很深,又恨得投入,不能分开又无法相处的婚恋生活耗尽了他们的人生。一如某评论所言,“生命中如果拥有爱,那么爱中的人则要承受痛苦;如果没有爱,那么不爱之人将要经受生命的枯寂和矛盾,所以这个真实的故事显得复杂、矛盾和有趣,并且导演赋予了它真实的情感。”虚的部分则是瓦伦汀和托翁信徒玛莎之间的爱,体现了托翁对年轻人的影响。
可以说,索尼娅是托尔斯泰的生活伴侣,但不是他的精神伴侣,虽然她懂得丈夫的著作,但她不能认同其中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做法,晚年托翁生活俭朴,吃住如同农夫,而索尼娅依旧是贵族做派,饮食精致,衣饰华美。个人猜想,最初托氏夫妇之间的关系应该像《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和妻子,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是个自传性质很强的人物,是一个想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重建农业体制的贵族形象,而列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打击后,最终还是选择成为一个值得依靠的丈夫和父亲。这显然是曾经托翁的缩影,晚年的托翁想彻底摆脱家庭的束缚,于是他离家出走了……
致力于将托尔斯泰主义付诸实践的弗拉基米尔·切科夫似乎是托翁的精神伙伴,于是,“激进派”切科夫和“保守派”索尼娅之间存在着旗帜鲜明的对立和斗争,切科夫想要把托翁塑造成神一样的存在,想让他成为宣传所需的楷模,于是他致力于让托翁另立遗嘱,并达成托翁将其著作权交给民众的签字,他还着力于让阻挠此事、情绪易激动的索尼娅在托翁和媒体面前颜面尽失……这次保罗·吉亚玛提演绎了一个不怎么讨巧的角色,特别是最后,即便撒谎也要隔离索菲娅,不让她见弥留中的托翁的做法。
影片为再现托翁晚年时这两股强势又恼人力量之间的争斗,设置了墙上相框的戏份,第一次,索尼娅取下了丈夫书桌前墙壁上切科夫的相框,换上了自己和丈夫的合照,第二次,愤怒于丈夫瞒着自己签署了版权协议的索尼娅对着始作俑者、墙上的平面切科夫猛开枪,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彻底升级。同时,为了表现这两股力量的角力,片中出现了一个有趣情节,切科夫和索尼娅分别送给新来的托翁秘书瓦伦汀一个日记本,切科夫让他记录托翁宅邸发生的一切,并及时汇报,即把监督任务交给了瓦伦汀,索尼娅则只让瓦伦汀客观记录下所看到的事,于是片中出现了瓦伦汀忙于在两本日记本上记事的镜头。
影片画面颇有怀旧复古色彩,葱茏的原野,静谧的府邸,精致的餐桌,雅博的书房,彼时乡村贵族的生活气息流淌在光影间,而该片最值得观看的部分,在于演员的表演,有评论称——“在迈克尔·霍夫曼的指导下,整个影片呈现出了诗歌一般有韵律的节奏。当然,两位大腕主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海伦·米伦的出色发挥也功不可没。”
其中,拥有白俄血统的海伦·米伦在片中的表演可谓酣畅淋漓,不论同老辈的普卢默、壮年的吉亚玛提,还是后生麦卡沃伊演对手戏,米伦都游刃有余,她以极富戏剧张力和感染力的表演拿捏出了索菲娅的痛苦和愤懑,塑造了一个极有个性和主见的托翁夫人,其中得知丈夫离家出走后她奔向池塘的一路悲恸、滚下渡口入水的身心疲惫,将一个女人的决绝心绪表露无疑,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现,米伦获得了罗马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再一次的实至名归。
http://nicolew.blog.hexun.com/51729514_d.html 1910年10月28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从家中出走——这是他多年萦绕于胸而终于付诸实施的行为。他的出走以及很快在一个无名车站逝世,为世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一个创造出伟大作品,在俄罗斯乃至世界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家,为什么会作出这种选择,采取这样非常的行为?
根据托尔斯泰留下的书信,人们很容易将他的出走,与妻子索•安•托尔斯泰娅(以下称索菲娅)联系起来。索菲娅,由于她的个性,由于生活中间与丈夫的实际冲突,她受到的指责,就来得格外多而集中。
19世纪80年代,托尔斯泰在直面俄罗斯贫富悬殊情形时,精神上产生出莫大的痛苦,他对自己富足的生活感到极大不安。他不仅开始尝试平民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素食,还参加各种体力劳动:劈柴、生炉子、修鞋、耕地……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放弃自己的土地,放弃可以有很大收入的着作版权……这些,在托尔斯泰个人,或许可以做到。可他有一个很大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几乎全靠这些收入维持。这个家庭生活的管理者,正是托尔斯泰夫人——这,造成了托尔斯泰与索菲娅的最基本冲突。
当托尔斯泰以文字宣扬他的这些观念后,在社会上形成了一批追随者。一个名叫切尔特科夫的俄国贵族,是这些追随者中一个特别狂热者。切尔特科夫,由于观点、志趣相投,因此与托尔斯泰结缘。之后,切尔特科夫参与进托尔斯泰的宣传等工作中,甚至“帮助”托尔斯泰实践自己提出的主张。自然,他也就介入了托尔斯泰与索菲娅的冲突。索菲娅对他十分反感,视为仇敌。他对索菲娅也很不客气,甚至当面威胁:“只要我愿意,我完全可以将您和你们一家搅个一败涂地……”
索菲娅去世后不久,一本名为《托尔斯泰的出走》的小册子出版。该书作者,正是切尔特科夫。书中对索菲娅的态度,可想而知。应当说,在当时的氛围下,这样的着述是会得到一些人响应的。但是,终于有人出来反驳辩护。此人,是真正平民出身的作家,读“人间”大学毕业的着名作家高尔基。“我读了切尔特科夫的小册子《托尔斯泰的出走》以后,我心里想:一定会有人出来在报上指明这个着作的唯一的、直接的目的便是中伤已故索•安•托尔斯泰夫人。”这是高尔基所写《关于索菲娅•安德列夫娜•托尔斯泰夫人》一文的首句。
人们或许会产生疑问,你高尔基为什么要站出来替许多人都指责的人辩解呢?是否索菲娅对你不错,使你因情感因素起而撰文?可事实恰恰相反。托尔斯泰身边常常围着许多人,索菲娅对他们大多都很反感,这其中就包括高尔基。
1900年1月,高尔基初次拜访了托尔斯泰。同年10月,他到波良纳的托尔斯泰庄园住了一些日子。1901年底,他在克里木,与正在那里养病的托尔斯泰有过多次见面和交谈。根据对托尔斯泰的观察,高尔基写了一篇文学肖像《回忆托尔斯泰》。但是,在这篇为许多人赞誉的文章中,高尔基却没有提及索菲娅。“因为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她,她对我也无好感……”索菲娅认为包围着她那位伟大丈夫的人,大部分都是小苍蝇、蚊虫——总之,是“寄生虫”。高尔基,不幸被看成了这样的人物。这虽然引发了高尔基内心的不快,可他仍认为,索菲娅这样认为,有充分的理由。因为确确实实有一批人,非常“适切”,非常“机警”地大吃着托尔斯泰的精神,并竭力想在大作家的生活和记忆中留下印记。
这还不是全部。高尔基认为:由于灵魂上永不懈怠地求索,“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的伟大人物中间最复杂的一个。”他常常是不管不顾世俗生活层面,而世俗生活的负担是由其妻子承受的。为了自己的理念,托尔斯泰要放弃庄园,放弃所有着作版权,而这,却是他们一家生活的来源,包括他那帮追随者的吃、喝、住……有时,也许托尔斯泰自己并未意识到,倘若没有索菲娅地坚持,以这些来源维护生计,那托尔斯泰就不可能静心坐下,完成他那些伟大而辉煌的长篇巨制。从这一点看,“做列夫•托尔斯泰的唯一的亲密友人,做他的妻子,做他的许多孩子的母亲,做他的家庭主妇,这的确是一个很艰难而责任繁重的任务。”在高尔基的印象里,托尔斯泰一家人大都软弱多病,几乎全凭索菲娅在“那磨人的琐细事情的漩涡中”辛苦挣扎。高尔基感叹地说:“那个女人跟一个富于独创性、而又烦躁不安到极点的大艺术家在一块生活了五十年的难堪的长岁月……而眼下,人们只有在高兴毁谤她的时候才记起她来。”
托尔斯泰与索菲娅之间,在长久的生活过程中,确实产生了许多冲突,这些对对方都造成了伤害。但是我们应当注意,高尔基在文章中几次说到,索菲娅是多情的托尔斯泰几十年里唯一的妻子。也就是说,他们彼此之间,仍然有一根线牵连着。这根线,应当是爱情。在托尔斯泰的日记里,常常有对索菲娅种种行为谅解的话,他也认为索菲娅的行为是因为爱。而索菲娅,在她成了许多人指责对象后,在她也自认为对托尔斯泰出走负有责任后,临终之时,她仍然对孩子们说:“我要告诉你们……我爱他,整整爱了他一辈子,我始终是他一个忠实的妻子。”
伟大的人物,常常会因为其辉煌的精神和事业而领受景仰的目光,而伟人身边的那些人物却非常容易被忽略,他们甚至还常常会获咎——为伟人的过失。高尔基是一位从底层挣扎起步的作家,他对人性、婚姻的本质,倒见得比一直生活在贵族圈中的人更为深刻透辟。所以,在有人攻击索菲娅时,他起而为这位他并不喜欢的人辩护,这的确显现了他的目光和胸怀。高尔基的文章,放在今天也仍不失为一篇认识人性及婚姻的有借鉴意义的佳作。
我是毫无疑问的索菲亚的支持者,好受不了那些公有制的支持者。James演的这个角色怎么看怎么多余,直接从托尔斯泰夫妇身上去深挖角色性格特点和矛盾冲突会死啊?
上品的文学电影。p.s:圣人都是为信徒玩而死的
蛮无聊的一部片子,片中托尔斯泰那些信徒对于他信念歪曲的理解,造成了以后所有悲剧的导火索。整部片子我感到的只是一部再普通的家庭伦理剧,吵吵闹闹为了财产,而双方都以不同对托尔斯泰的爱,一起提早送了托尔斯泰上了西天。无聊啊,无聊,还以为本片会讲述曲折而伟大的传记呢,不过如此。
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去爱,又谈何大爱?一个圣人的阴谋,一个捍卫爱情的女人,当然,他们都可以做得更好。我只想被重视,如果你敢放我在手心,我就敢陪你走世界。
地球太可怕了,恶心那个伪托尔斯泰主义和那个无脑的女儿。坚持你的自己的理想,但请不要妨碍别人!!!一对无脑无心的贱人!
『我所知道的一切,皆因爱而起。』★★★★
以美国价值观来解读托尔斯泰确实不大对头,但Christopher Plummer和Helen Mirren这两个老戏精把托尔斯泰夫妇演绝了。 Paul Giamatti和James McAvoy的两条线则过于立场分明,缺乏深度。总体而言,就是美国人眼中俄罗斯文豪的文艺爱情小清新
爱一个人,往往就期待能拥有他的全部,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彼此的世界也是独立的,留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他在自己世界里的精彩、欣赏他、爱他、纵容他、迷恋他。。。
不是不相愛, 是太愛, 像高貴的神一樣耀眼, 害怕得不到, 牽手走完50多年的夫妻旅程, 再沒有什麽比相濡以沫中海保有年輕時的美好記憶更美麗, 更浪漫的愛情了. 但只靠愛是不夠的, 人們或許還是更愛自己, 所以不會爲了對方放低到塵埃里, 所以還會有爭執, 分離, 諒解...
Your youth and your desire for happiness cruelly remind me of my age and the impossibilty of happiness for me.
女人都應該像蘇菲亞一樣:在愛情中,依然擁有強大的自我。
OST好。。神!!!老爷子居然是音乐之声男主!
很多文学史的书籍中,都把托尔斯泰描绘成一个敢于和贵族身份决裂的斗士。说他厌恶不事生产的妻子,厌恶自己身处的贵族阶级,最后的出走是一次壮举。说实话,我很厌恶这种说法。难道伟人的伟大,需要用一个弱女子的心碎去衬托吗?就像男主说的,别人创造出来的托尔斯泰,只可能是那些创造者的样子。
他离世的一刻,涌来千万记者。突然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薛岳。正好与我生命擦肩而过的人。德国电影里的镜头与画面,实实在在的英国阳光。
这本就不是一部传记,讲得只是一对年迈的夫妻试图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去爱对方,而托尔斯泰身边的人却只能看到他的文豪身份,所以"what do they know about love?!"~~~另外James每次面带笑容满怀激情对一个女人说"我爱你"的时候那个热烈的眼神总是让我很动心
她的列夫切卡离开后,她坐在火车里,隔着玻璃,仔细的盯着外面哭泣的人看,可是却怎么也看不懂那些人们面容下的悲伤。
主题挺晦涩,后半段很压抑。存天理灭人欲的运动泯灭人性,亲女儿和伪善的利用造神达到目的的伪拥趸自私冷酷不懂爱,歇斯底里的老太太却更有爱,理想的仙气和现实的俗气,有人成偶像有人成绊脚石。名人可悲,生不由己死亦作秀。小麦眼睛还是那么蓝,但他说don't go,I need you的时却不是那个英伦少年了
其实这样题材的片子,拍的再烂也能让人感触万千。在老头老太的光环之下,小年轻的故事显得很鸡肋。其实,如果不是反复强调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这是一部讲俄罗斯的片子吗?这群英国人眼里没有斯拉夫人的那种粗野神经质啊
引用影评“人們常說:最深刻的愛情一定會讓人愛到失去自我。看了托爾斯泰與妻子的愛情故事後,我突然覺得,愛情也許沒那麼偉大,自我可能也沒那麼脆弱,愛到深處未必無怨尤,正因為有怨尤,才能看清自己在愛情中的盲點;正因為堅持了自我,才能在事過境遷之後不看輕自己”
偉人傳記只是一個浮華的表面,主題上是一對老夫妻日益遠離的心。Helen Mirren是影片中最精彩之處,尤其是其與Christopher Plummer之間的火花,不枉兩人都憑此獲得Oscar提名。相較之下,James McAvoy的表演則顯得僵硬得多,且其引導的一條重要支線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