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HD中字

主演:罗伯特·卡莱尔 列维·施瑞博尔 朱丽安娜·玛格丽丝 吉娜·马隆 斯托卡特·詹宁 马修·莫迪恩 彼得·斯特曼 佐伊·特尔福德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年份:200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2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3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4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5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6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3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4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5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6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7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8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19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邪恶帝国的兴起 上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889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个公务员家庭。青年时期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他的出现与崛起是希望的开端、还是灾难的开始?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长大后却指挥了德国军队大规模入侵各国,掀起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温暖的弦人口交易萌道捉妖记刀剑笑偷蒙拐骗2022物物语观世音菩萨传奇曼谷危情:天堂地狱

 长篇影评

 1 ) 莎剧史诗——可惜现在不这么拍电影了

不愧是英国人拍的历史纪录片,场景虽然寒酸,但人物言语充满力量,激动人心,仿佛在看莎士比亚的戏剧。

美国曾经拍了很多史诗片,埃及艳后、宾虚、斯巴达克斯,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佳作诞生了。中国精彩的历史素材如此丰富,大导演们却喜欢不三不四的改编戏说,目前还没有一部可以称为史诗的大片诞生。

在这种情况下,这六部罗马史诗纪录片,也可聊堪慰藉了。

 2 ) 看世界的九浅一深

我是懒得要死的人,所以想多了解一些罗马帝国居然是看剧、看纪录片。并且恬不知耻地认为,历史和世界都是人写的、人看的,不管多先验先知,对世界的不断了解终究会验证人类的狂妄和愚蠢。所以,不急,探秘的本身就很迷惑有趣,让我先香醇浅尝,一点、一点……

我感觉英国人对罗马帝国还是有偏见,毕竟,他们曾是被征服者。不了解的可以去伦敦附近的巴斯看看,那里俨然就是一个小罗马城,建筑、格局,就连广场上的冰激淋卖的都是“正宗意式”的。

视角对“共和”有执念,因为“罗马帝国”由凯撒始,片中对他难免烦言。那让我来说说西方这种自公元前就开始的先进的共和制。

希腊神话中,英雄、后来的雅典国王忒休斯那时候就先进到让贵族议会和人民议会限制自己作为国王的权力。但也就是这位忒休斯确定作为王子将会继承王位后,便杀了他叔叔的50个儿子。而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最大的事就是特洛伊战争,发生在阿尔戈斯和特洛伊英雄之间,屠城的结果就是抢钱、分奴隶、分女人。

在看罗马帝国史时,发现历史和艺术如此相似。凯撒大帝打高卢、打日尔曼、打西班牙,征服之后自然是一番搜刮。

英国是“光荣革命”的先驱,但著名的“玫瑰战争”其实是在两个堂兄弟之间展开的。英国庄园充满美丽传说,著名的霍华德庄园、Chatsworth等庄园确实如诗般美丽,每个庄园都附属有大片的土地、自家的牧场和花园,以及不少庄园的前身是“城堡”,都是自有武装的。红白玫瑰战争一打就是30年。

看HBO和BBC合拍剧《罗马》,发现无论是凯撒、安东尼、包括布鲁托斯,征战一生,最终都有一种疲惫感。

所以,“共和”其实是一种协约,是他们打累了,开始排排座、贵族之间分猪肉。因为打得太多,所以“分猪肉”的协约越来越周全合理。和所谓“民主”不是一回事。

“革命”一集说得很明白,“保民官”一职多数只是贵族的鹰犬。

有多少元老、就意味着有多少利益交换。看着”元老会“的辩论场面,想起卡梅伦米利班以及特蕾莎一直辩论至今,很觉有趣。

所以,凯撒的“帝制”和“独裁”是两码事,而之后60个“元老”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死凯撒也说明他们所声称的“共和”是多么凶残。

不过BBC终究不会被态度完全左右,古罗马的全景历史令人感叹。极权的尼禄疯狂到极点,而“革命”中的“大民主”同样是一场灾难。

我喜爱欧洲,喜爱英意法的花园、建筑和美景;但每当这些高大俊美的欧洲人不经意地流露出某种精神自恃时,我总觉他们既可爱又可笑。古罗马帝国、法兰西帝国、西班牙帝国,当然也包括大英帝国……有多少帝国,就意味着多少屠杀和劫掠;如同他们“金雀花”等等家族内部为权力的撕杀争夺,以及对本国平民的压榨。当然,如同凯撒大帝自公元前就这么做的,掠夺“属地”可以让“主地”更加领略到共和的光辉。多少年来,由西方发动的战争从未停止过,所过之地尽皆焦土的二战似乎是不久前的事,他们那点“民主”真不够还的。

ps. 凯撒的演员逊了点,但之后Michael Sheen的尼禄,《军情五处》的Peter Firth等等等等演员都非常精彩。虽然纪录片的制作不能与影剧比,但历史人物的厚度反而不是一般角色可比的。而对于我这样懒的观众来说,这种在历史真实和精神真实之间穿梭的“人间戏剧”实在是美味。

 3 ) 当历史教科书看吧

看完BBC纪录片《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共6集,大概的时间进度是:

公元前507年 古罗马共和国时代开始

1.公元前133年~前132年 提比略·格拉古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战死,小孩子长大后,参加了攻打迦太基(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西班牙的战争,看到了罗马人的残暴,后担任保民官,支持土地改革,掀起革命的狂潮,但他死于一群元老的手下被扔进台伯河而告终。

2.公元前49年 尤利乌斯·凯撒率军"渡过卢比孔河",回到罗马,从庞培手中攫取权力,引发内战。公元前44年,凯撒被杀。
(公元前24年凯撒的侄子屋大维成为首位罗马的皇帝。)

3.公元64年 罗马大火烧毁了大部分罗马城,尼禄皇帝,一个中二病的文艺青年,开始建设新罗马城,弄垮了财政。

4.公元66-70年 犹太人悲剧史上的一笔。明智的决策被狂热的人们践踏,换来的是血流成河的惨痛教训。只有靠智谋生存的约瑟夫才活下来了,也不得不看着自己的同胞被荼毒,圣地被玷污。剩下能做的也只有当一个史官,写下目击到的一切。镇压起义的提图斯后面成为罗马皇帝。
(公元79年 维苏威火山喷发埋葬了庞贝城。
公元80年 罗马大斗兽场,在原尼禄金宫位置上建成。)

5.公元312年 君士坦丁在密尔文桥战役击败了马克森提乌斯。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原来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过程也是充满曲折离奇。

6.公元410年 日尔曼的一个分支——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的率领下洗劫了罗马城。
(公元476年 日耳曼首领奥多亚克取代罗姆路斯·奥古斯图鲁斯,宣布自己为意大利国王。虽然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但东方作为拜占庭帝国继续繁荣。)

 4 ) 笔记

罗马帝国皇帝列表 ⒈元首制 ⑴克劳狄王朝:屋大维—……—克劳狄乌斯—尼禄 ⑵四帝之年 ⑶弗拉维王朝:韦帕芗—提图斯—图密善 ⑷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涅尔瓦 图拉真 哈德良 安东尼 奥勒留—康茂德 ……混乱期 ⒉君主制 戴克里先 四帝共治 君士坦丁王朝:君士坦丁the Edict of Milan、背教者尤利安 狄奥多西 AD394基督国教 ⒊东西分治 AD395,狄奥多西驾崩,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狄奥多西长子阿卡迪乌斯(狄奥多西二世)获得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次子霍诺利乌斯获得西罗马帝国,定都米兰。 P1 恺撒 阿莱尼亚战役(罗马打败高卢的决定点) 法卢斯会战(凯撒打败庞培) BC44,03.15恺撒被刺 马略改革后不再区分青壮老年兵 渡过卢比肯河后,拉比努斯投奔共和阵营 老加图《罗马历史源流》(开创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 小加图与恺撒有政治争斗,后自杀,同党马塞卢斯被刺 P2 尼禄 Nero第二任妻子Poppaea 侍卫长Tigellinus 老师塞涅卡 母亲小阿格里皮娜下毒毒死克劳狄乌斯 P3 韦斯帕芗 韦斯帕芗 在尼禄音乐会上打瞌睡被驱逐,在尼禄的“金宫”的原址上建立罗马斗兽场 约瑟夫斯问题 《犹太古史》《犹太战争》 随提图斯参与耶路撒冷围城战 约柜(法柜) p4 提比略•格拉古 出生: 父系家族——格拉古家族 父亲老提比略•格拉古曾任执政官 母系家族——西庇阿家族 母亲科涅莉亚拒绝过埃及国王托勒密六世的求婚 外公大西庇阿,打败汉尼拔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 姐夫小西庇阿,第三次布匿战争胜利者 p5 君士坦丁 AD305年,戴克里先与马克西米安退位。 君士坦提乌斯一世成为西部、伽列里乌斯成为东部奥古斯都。 恺撒是主要控制非洲和意大利地区的塞维鲁斯和控制色雷斯、埃及和亚洲的代亚。 AD306年,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去世。 不列颠军团在约克宣布君士坦丁为奥古斯都。 罗马近卫军拥戴马克森提乌斯为奥古斯都。不过马克森提乌斯只接受了恺撒的头衔,而其父马克西米安为奥古斯都。 伽列里乌斯坚持让塞维鲁斯当奥古斯都。 一年斗争后,塞维鲁斯被处死,君士坦丁成为副奥古斯都,马克西米安为奥古斯都。 然而,伽列里乌斯皇帝拒绝承认君士坦丁和马克西米安两人的合法身份。 AD308年,伽列里乌斯任命李锡尼接替塞维鲁斯之位成为奥古斯都。 马克森提乌斯将其父马克西米安赶下台,自称为奥古斯都。 马克西米安逃往高卢,求助于君士坦丁,并将女儿福斯塔许配给他。 后戴克里先进行仲裁调解,在卡南敦达成协议。马克西米安再次退位,住在君士坦丁的宫中。 AD310年, 马克西米安趁君士坦丁外出征服间进行反叛,兵败自杀。 AD312年,君士坦丁通过穆尔维桥之战打败马克森提乌斯。 AD313年,君士坦丁将其姊妹康斯坦提亚嫁给李锡尼,两人结盟并颁布《米兰敕令》(拉克坦提乌斯《基督教手记》)。 同年李锡尼打败代亚,与君士坦丁瓜分了帝国。 AD324年,君士坦丁击溃李锡尼,后者在保住性命的条件下投降。 AD325年,李锡尼因阴谋叛变和私通蛮族的罪名被绞死。同年君士坦丁主持尼西亚会议,通过了以三位一体为信条的《尼西亚信经》。 AD326年,君士坦丁长子克里斯普斯因被指控意图引诱继母福斯塔而遭处死,福斯塔则被扔进浴池活活烫死。 福斯塔三子成为恺撒:君士坦丁二世统治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亚洲和埃及;君士坦斯一世统治意大利和北非。 AD330年,迁都拜占庭并进行扩建,改名君士坦丁堡。 AD337年,君士坦丁病逝,临终前受洗为基督教徒。 p6 霍诺里乌斯 西哥特人原本生活在黑海附近。 AD375年,匈人(the Huns)和汪达尔人(the vandals)的进攻,使其被迫西迁。 AD376年,西哥特人南渡多瑙河进入帝国境内居住,向罗马帝国要求避难。 AD402年,哥特人入侵米兰,霍诺利乌斯将首都迁到拉文纳。 AD408年,霍诺里乌斯以谋反罪处死了斯提利科,之后哥特人三次包围罗马。 AD410,阿拉里克攻陷罗马,西哥特人在罗马大肆劫掠三天。 之后阿拉里克建立维斯哥特王国,但不久病死。其弟阿道夫(Ataulf)继任,并迎娶加拉·普拉西提阿(Galla Placidia,狄奥多西之女、霍诺里乌斯同父异母妹)为妻。

 5 ) 【真人发音】微信拉丁语英语小词典

我用微信公众帐号制作了一个拉英小词典,发音资料来自《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第六版)》的配套音频。

只要发送一个单词表中的拉丁语单词,就会自动回复该单词的英文释义及真人发音。 (动词四种基本形式,名词单数主格和属格,形容词三性单数主格,这些都可以作为关键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关注微信公众号“拉丁语学园”,欢迎试用~

 6 ) 不太严谨的流水账

2021.2.11

有些无聊的除夕

这部片不是编年史,是拼图,不太适合小白

E01:Caesar

关于朱利叶斯·凯撒。公元前52年,在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城,凯撒率军以少胜多,实现对高卢初步的征服。阿莱西亚的胜利让凯撒有了改变罗马的资本与欲望,他需要通过改革将罗马交还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权,他们憎恨凯撒,启用已经卸甲归田的庞培来对抗凯撒。凯撒踏过卢肯河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罗马内部的分裂,裂缝产生于凯撒与元老院之间。军力不足以抵抗凯撒的庞培选择先撤出罗马以韬光养晦,凯撒得以和平占领罗马,此后,凯撒西进扫除西班牙异己,庞培在希腊练兵。Dyracchium战役中凯撒因为兵力劣势与战术失误暂时败阵。此时元老院与庞培之间已经产生间隙,元老院担心庞培养兵自重,同时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在Pharsalus战役中凯撒采用冒险的战术一举取得胜利,这一决定性的胜利确立了凯撒在罗马的统治地位。而之后凯撒被刺标志着共和国时代的结束。

E02:Nero

关于尼禄。个人认为他在天才与疯子之间游离不定,他的某些思想或许超前。公元64年,尼禄的威望建立于大火之后对罗马的重建的领导,他的箴言体系以艺术之美为核心,并且他将以这一箴言体系践行于罗马的每一处建筑之上。大兴土木导致罗马的财政紧张,尼禄疯狂的劫掠神庙,这激发了元老院对他的仇恨。元老院刺杀尼禄的密谋败露,尼禄报复性地杀戮密谋之人。尼禄热爱公开的艺术表演并不顾阻扰积极实践,这又一次引起贵族的不满。罗马持续的财政紧张最终导致了罗马财政体系的崩溃,尼禄在全国各地表演,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尼禄疯狂的掠夺贵族的财富,忍无可忍的贵族开始谋划刺杀尼禄的行动。公元67年,雄伟的罗马城建成,同时,罗马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西班牙、高卢、非洲、日耳曼尼亚的叛乱发生,尼禄打算御驾亲征,他召集数百名妓女一同出征,企图用歌声于艺术击败敌人。元老院忍无可忍,宣布尼禄为国家公敌并处死了他。尼禄之死引发罗马内战。值得一提的是,尼禄在失手打死自己妻子之后,强迫一个男奴变性并娶他为妻。

E03:Rebellion

关于犹太人的起义。公元66年,税收和信仰的问题导致犹太人的起义,维斯巴西安和其子提图斯临危受命,残酷地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此后,罗马一直处于尼禄死后的动荡时期,加尔巴、奥托、维特里乌斯相继即位,而维斯巴西安与提图斯一直处于远离政治斗争的犹太省。公元69年,维斯巴西安成为皇帝,他希望以一场大捷献礼于罗马,于是他举兵进攻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攻城战中,罗马军队的工程技术与创造性展露无疑,最终罗马人由于城墙的垮塌戏剧性地占领了耶路撒冷。

E04:Revolution

关于提比略的改革。公元前146年,罗马在布匿战争中击败迦太基,取得决定性胜利,获得了地中海霸权,提比略在战争中崭露头角。提比略关心贵族兼并农民土地的问题并致力于维护农民的利益,通过与西班牙叛军的和谈提比略建立起威望,他竞选成为保民官(Tribune),并通过政治联姻增强自身势力,他企图颁布农地法,将土地归还给人民,毫无疑问这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元老院谋杀了提比略。我印象很深的台词是“The balance between the Senate and the people is a delicate one. Give them too much power and Rome will tip into anarchy.”我个人一直认为提比略的民主意识过于超前,他缺乏政治妥协的艺术,元老院的统治自私且腐败,但是人民的意志如果不想方设法加以控制,也会成为洪水猛兽,非理性的群众极易被煽动。我想起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我想起苏拉与马略的铁血统治。

E05:Constantine

关于君士坦丁与基督教。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和基督教进军罗马,与马克森提斯对战,君士坦丁借助基督教的力量在Milvian Bridge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由此他统一了西罗马。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与东罗马的李锡尼结盟,并发布《米兰诏令》(Edict of Milan),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和自由传播。公元316年开始,代表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和代表罗马传统神的李锡尼开战,这是所谓的信仰之战,公元323年,亚德里亚堡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君士坦丁统一罗马。公元330年,罗马迁都拜占庭,并改其名成为君士坦丁堡。尼西亚会议(Council of Nicea)规范了基督教,有利于罗马的统一与统治。个人对罗马军团的着迷起始于此。

E06:The Fall of Rome

关于信任与欺骗。公元410年,西进的哥特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寻求庇护,斯提利科与哥特人进行谈判,希望以土地换取哥特人军队的保护。然而斯提利科被罗马皇帝霍诺里乌斯处决,罗马城内的野蛮人也遭到军方屠杀。西哥特人首领亚拉里克率军围城罗马(注意,此时罗马帝国的重心偏于米兰、君士坦丁堡和拉文纳等地)。公元409年,元老院选择赔款割地,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然而罗马皇帝违背誓言,秘密向罗马城派军,败露,军队被哥特人全歼。此时,在亚拉里克的支持下,罗马城内元老院的阿塔鲁斯取代了罗马皇帝的地位,然而霍诺里乌斯用计断罗马城的粮,阿塔鲁斯被迫下台。此后,亚拉里克再次与罗马皇帝达成割地协议,然而萨鲁斯伏击亚拉里克,亚拉里克忍无可忍,在公元410年攻入罗马城,这是罗马帝国崩溃的起点。

 短评

荡气回肠的纪录片

8分钟前
  • Létranger
  • 力荐

尼禄那集很精彩

12分钟前
  • 装甲掷弹熊
  • 力荐

bbcbbcbbcbbc

14分钟前
  • 小小宁宁
  • 力荐

选取的六个剧集历史比较小众,是了解相关历史的唯一影视作品

15分钟前
  • soul迪尔
  • 力荐

Rome

20分钟前
  • Robin
  • 力荐

题目甚大 结果内容悲剧了

24分钟前
  • 先进磁力棒
  • 较差

作为纪录片来说缺乏更完整的背景介绍,作为剧情片来说又太草率。有点结合了两者的短处。不要迷信bbc。

29分钟前
  • moviejunkie
  • 还行

印象最深的是尼禄和康斯坦丁两集

30分钟前
  • LENZ
  • 力荐

尼禄太美,他的天真中二与浑然天成的媚态以致让我忘记了他的暴虐

31分钟前
  • 豆友142605025
  • 力荐

英国人拍的罗马正剧

32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10。6集看完,爽

33分钟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尼禄最出彩,百年之内无人能出其右;凯撒和康斯坦丁略显老态,不过明显康斯坦丁的文戏更胜一筹;安东尼和革拉古选角太失败了,演北美高校性喜剧还算合适;战争场面有点乱,可惜了大投入了,明显导演大场面调度有问题。

34分钟前
  • 穆先生.troj
  • 推荐

别再说这个是纪录片,而且这个根本对不起这个分数

35分钟前
  • 生活万岁F小二
  • 还行

6部,6个小时坠入历史。第五集《康斯坦丁》,李锡尼为了爱妻放弃江山最后丧命,文艺性牛逼性大大盖过温莎公爵;第六集,继任的哥特王娶了罗马昏君的妹妹,也未尝不是一个爱情童话。

39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不错,很好的历史记录片···

41分钟前
  • leequeue
  • 力荐

好看。

42分钟前
  • 兰州板砖
  • 力荐

(7/10)一些网友推荐我看本片作为罗马史入门,但看后我感觉这片完全不适合入门。整部剧不是讲述罗马的主要历史进程,而是六个人物的故事,而且不是他们的一生,只是某个小片断经历而已,光看这些是极其片面的。另外这片名为纪录片,其实就是较还原史书的电视剧罢,演义味很浓。

44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NERO又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你

49分钟前
  • 大星
  • 力荐

过于粗略...

53分钟前
  • 董肥樂
  • 还行

非常好

57分钟前
  • t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