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之炼金术师FA无疑是一部优秀动画,内容充实、节奏紧凑、动作场面魄力惊人,即使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也极具冲击力。制作方Bones社在完成旧作钢之炼金术师03后突破原有风格,展现了另一番风采。但是,本作也存在着相应问题,这些许缺憾集中体现在了结局的剧本设计中:即使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转折,结尾却缺乏惊喜的转折,未曾创造出人意料的情感波动。
1至暗时刻主角缺位
通俗商业作品有一个重要原则——最绝望的难关要由主角亲自迎接:主角可以独自一人面对困难,可以与他人一起前进,可以成功,可以失败,甚至可以壮烈成仁后由他人继承遗志,但一定咬亲自与困境产生“互动”,而绝对不能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干。而这一原则其实源自不同作品对世界的态度和观感。
关于对人生与世界的态度,文艺作品可分为两类:
强调“英雄”与“成长”的戏剧性故事与古典悲剧。这种世界观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以及人能对世界施加的影响,而环境也是相对友好,可以被改变的。在这种设定下要求主角改变世界、实现成长,集中体现为主角克服难关的举动。主角不一定要超越众人,但一定可以超越自己有所改变:平凡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当幸福来敲门)、弱势群体实现梦想(奔腾年代)、乃至美国人年复一年的拯救地球。在心想事成的浪漫故事中,主角基本总能如愿;而在古典悲剧中,主角可以死去或被社会疏离,却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这些故事的共同点在于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即使主角死去,也会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古典悲剧),这激励着我们从中获取安慰与信心,直面自己的人生。
另一种则是强调世界之客观性的现实主义,与甚至可抛弃人类中心地位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中的主角同样会尝试对抗困难,但他们的反抗时常是消极的、无意义的。古典悲剧中俄狄浦斯、阿喀琉斯的死亡同样彰显了人类的价值——死得其所、英雄了得,但高老头、骆驼祥子、包法利夫人的苦难则看不出什么意义与价值,只是单纯的活着、单纯的受苦、单纯地死去。如果说古典悲剧是摔碎有价值的东西,现实主义悲剧就是破坏本身就残破的东西。这种没有戏剧性,没有英雄与成长的情节在现实主义作者眼中往往更能反应社会的真相:他们关注于对社会、尤其是其黑暗面的典型呈现,执着于挖掘泥沙之下时代全貌,而不屑于为此制造迎合读者的戏剧情节。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世界往往冰冷无情、不会回应人性的美好。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则甚至开始嘲笑人性与苦难本身——如果现实主义者仅认为迎合读者的戏剧性没有意义,现代主义则认为现实本身也没有意义,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否认现实意义的看法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从对世界的态度由积极到消极的程度分类,各类题材应该是:浪漫故事(人生幸福且有价值)——古典悲剧&存在主义(人生痛苦但有价值)——现实主义(人生很可能无价值,但人类社会有价值值得批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人类与人类社会都未必有价值),而以上类别的作品在剧本写作上的差异即在于——是否需要主角亲身面对困难。
浪漫故事与古典悲剧的主角必须面对一个最终困难以塑造戏剧性,而这个困境与危机通常是全篇着力塑造铺垫的结果——因为整部作品的亮点就在于主角的成长与改变,而迎接危机,与困难互动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读者与观众最关切的地方。
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主角没有这个义务——本来人生的意义就值得怀疑,即使安排戏剧性的情节,也未必会给予一般读者他们期待的结果。
而钢炼FA属于以上哪类呢?
答案应该是,一个披着古典悲剧与存在主义外皮的浪漫故事。
钢炼03是一个异常经典的古典悲剧,而FA则更加光明,换言之更为励志:古典悲剧强调英雄无论如何超出凡人,终究无法摆脱规律或命运的桎梏,而浪漫故事中的主角只要付出就可以满足最终的诉求,就像FA中主角完美解决了反派的计划,也找回了自己的身体。而开篇人狗合成的妮娜与其塑造的阴森氛围却没有很好地融合到后期越发励志热血的氛围中——众人开始发现合成人遍地都是,很听道理也很容易被劝诱倒戈,和前期的半途而废的黑暗风格相比违和感十足。
但这不是主要的问题,钢炼FA的结局缺陷在于,作为一个励志热血的“浪漫故事”型商业作品,却浪费掉了主角在最大危机中的塑造时机——主角在危机发生时什么都没干。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铺垫了几十集的巨大危机只持续了几分钟。
这个危机就是约定之日的全境国土炼成。此段情节贡献了本片中最恢宏壮丽的特效:反派汲取了全境人民的生命炼成贤者之石,我们发现全境人民,包括修斯太太和女儿,温莉与奶奶纷纷倒下死去,而瓶中小人膨胀成神。一方面爱德华失去了亲人和炼金能力,在武力和精神上都异常脆弱,另一方面,反派几近无敌——原先有五十万人灵魂的他就已经无人能敌,新吸收五千万人的灵魂后要如何被打败呢?
但FA解决这一难关的方式是,是让霍因海姆出手解决——他通过多年部下的机关,瞬间逆转了已有的炼成结果,救活了全国人民,将反派打回原形,而主角爱德华全程旁观,对这一反转的贡献是零。从此刻开始,瓶中小人的国土炼成计划已经阶段性失败了,即使不被当场诛杀,在下一个约定日来临前也只能乖乖等待。由于霍因海姆的功绩,这个绝望难关只持续了几分钟。
这个情节合理,或者说自洽么?答案是肯定的。可能是因为主角和反派实力差距过大,作者创造了霍因海姆用于平衡战力,其能力设定可以解决几乎一切问题。但是,从情节利用和人物塑造来讲,这个安排是很差劲的。
首先,浪费了对国土炼成的长篇铺垫。国土炼成铺垫几乎三十集,解决却只用了几分钟,而解决问题的手段——霍因海姆的反转炼成阵的铺垫同样少得可怜,且与主角的剧情几乎完全独立。因为大量的叙事资源被投到了爱德华等主角身上,霍因海姆的剧情厚度不足以独立支撑这个铺垫了三十集的大阴谋,造成了情节上的头重脚轻;
其次,浪费了对主角的塑造时机。因为这个巨大危机持续几分钟就结束了,主角参与度为零,也失去了发挥的机会。这个铺垫已久的素材被白白浪费,非常不经济。
那主角的危机和塑造时机在哪里呢?
转变为了以下两个:
一是司令部中众人一起奋力痛打残血Boss。这个危机的无聊之处在于——敌人此时已经变弱了,本身形象单薄,技能单调,手下或死或伤,己方人士则是阵容强盛、群星荟萃,本质上不是令人兴奋的绝地翻盘,而是以众欺寡,降低了紧张感,也导致了情节的头重脚轻——真正绝望的难关被轻松解决,而在收尾的细节上疯狂用力。而且在战斗表现与元素设计上极其没有想象力。
二是阿尔的资源牺牲与爱德华再度面对真理之门。这是另一个设计异常差劲的情节。这个本该成为全剧情感喷发点的时间点,呈现得异常枯燥乏味。
2温吞无力的情感喷发
剧本写作通常将剧情线分为两条:A线为剧情主线,交代主角的目的与行动,B线则是情感线,描述主角与他人的情感交流,通常为爱情或亲情线。当剧情进入结局阶段时,两条线一定会交汇:B线提供的情感支持与契机会成为A线解决重大难关的线索。两条线交汇时,就是一部电影或戏剧中你可以放声大哭的时刻了——这会是全剧最强的情感喷发点,要说整部作品都在为此服务也不为过。而在人物塑造上,这也将是人物的最终成长与升华之时。
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泰坦尼克号中,轮船的失事与众人的求生之路是A线剧情线,杰克罗斯的爱情则是B线情感线,在结局中,B线中杰克提供的爱情与奉献成为了让罗斯成功存活的助力,使得B线影响到了A线的结局,揭示了爱情超越一切的力量;流浪地球中,A线是流浪地球计划,B线是吴京父子的亲情,结局中两线合一,父子在最终和解中拯救了地球;而动画魔法少女小圆中,A线是如何抵抗以魔女之夜为代表的魔女,B线则是焰与圆的真挚友谊,同样,结局中情感线与剧情线交汇,焰的友情与奉献终于引发了圆的成长与回馈,丘贝贝的契约把B线的情感转化为A线的现实,二人的友谊重塑了整个宇宙的法则。
在钢炼FA中,A线是冒险,包括对贤者之石的追寻以及拯救国家的行动,B线是感情,描绘了爱德华兄弟间诚挚的亲情。和剧本写作惯例一样,这两条线在结局中相交了,表现为阿尔与爱德为了拯救对方再次进行人体炼成,但是两者交融的剧情却设计得异常拙劣。
因为B线融入A线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制造一个足够黑暗的情绪低谷——一个绝望无助、孤立无缘的环境,才能制造足够的情感波折,使得此时B线的爆发更为感人有力。而FA恰恰没能制造这个情绪低谷,而同样有兄弟彼此炼成情节的钢炼03却成功做到了,我们可以比较以下两者的差异:
首先。看看阿尔炼成哥哥的剧情:
03版中,艾尔炼成哥哥是在极端绝望的情形下:对手非常强大,自己被炼成了贤者之石,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而唯一的亲人爱德华已经被杀死。绝望至极时,他选择牺牲自己,用危险的人体炼救回哥哥,不仅反转了剧情,有情感冲击,也更符合情理;而在人物塑造上,平时善良、有些懦弱的阿尔却第一次展现了冷静、坚定与义无反顾的一面,完成了形象的升华。
而FA中,艾尔炼成哥哥则是在非常不绝望的情形下:反派已经被打到强弩之末,能够被爱德华赤手空拳打死;爱德华本身也没有死去或重伤,他只是损失了机械铠,左臂被铁钉定住;更重要的是兄弟俩也并非孤立无援——他们身边的援军有马斯坦上校、阿姆斯特朗、老师夫妇、Greed和小梅等一众友军,大家都只是被冲击波吹飞,事实证明很快都站起了。在这个不够紧急的氛围下,阿尔却牺牲自己炼成哥哥手臂的冲击性与合理性大大削弱了:观众会质疑,你能远程人体炼成,为什么不能远程炼个大拳头把Boss顶飞呢?从后续剧情中我们可以发现Boss已经连爱德的肉拳都顶不住了啊。或者为什么不直接分解掉爱德胳膊上的铁钉,抑或把铁钉变成碳和铅?哪怕全程炼个屏障拖延时间,让其他友军来营救也行。在拥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阿尔却选择了代价最大,成功率最低的人体炼成,是否可行,能否远程操作完全不可知,还把小梅牵扯进入危险的炼成中,就让人疑惑于这段剧情的意味,更削弱了情感的爆发力度,在人物塑造上,也没能把阿尔的形象更进一步。
再看爱德华炼成弟弟的剧情:
03版中爱德在失去一切的情况下炼成了阿尔,他知道这时候阿尔的身体和灵魂都在门内是最后的机会,但自己也失去了其他筹码,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他的行为非常“愚蠢”,但因为此时的情形已经足够绝望,毫无退路,反而让人无法斥责,最终回归了“等价交换”无法被违背的主题,制造了巨大的哀伤。在人物上,最强势暴躁的爱德华最终展现了温柔奉献的一面,也丰富了原有形象。
但FA中,爱德华对阿尔的炼成情况有了很大区别,他不再一无所有了,相反有替代方案和退路——他可以用姚王子提供的贤者之石炼成,可以用父亲的牺牲炼成,如果等久一点甚至还用马鲁克医生的贤者之石救回弟弟。他纠结的是:如何能在不用贤者之石,不违反自己道德准则的情况下救回弟弟的生命。问题是,在一般人看来,利用贤者之石救人性命根本不算一个道德两难,甚至算是其最为正当的用途,但偏偏被爱德这个道德高标准者拒绝,强行制造“阿尔能否生还”的悬念,导致的悬念大大降低:一方面,只要有贤者之石的替代方案存在,阿尔能否生还的紧张感就大大降低了;另一方面,弟弟都不在了,爱德华依旧执着自己的高道德标准也削弱了对兄弟之情的塑造。换言之,FA中爱德华在炼成前的挣扎同时包括了两个动机:与弟弟的亲情,以及对自己高道德的挣扎,导致他的行为驱力不够原始、不够剧烈,让拯救亲人的动机变味了。
所以,FA结局这段剧情该如何评价呢?
在逻辑上,斧凿痕迹较重,仅仅做到了自圆其说——我们可以人为设定出一百种解释说明阿尔的那个人体炼成是绝对必要的,但在情感上,却是非常失败的——这个情节相当的温吞,不够动人、没有冲击力、更没有完成人物形象的升华。在我看来,这个情节只能是说得过去,但不够资格放在结局压轴作为情感喷发点的。
3最终Boss塑造乏力
在钢炼FA的诸多人物中,瓶中小人绝对是最薄弱的一环。这个反派合格,但也平庸,不够出彩。
反派有两个职能,从功能性上,要为主角制造困境,引发戏剧冲突。这点上瓶中小人的做法仅仅是合格,如第一点所言,其失败之处在于他最强的一波攻势——“五千万人全国炼成”被霍因海姆迅速化解了,使最终决战变为残血Boss在司令部广场被众人合力围攻的场景,但这一情节相对单调,也缺乏想象力,导致瓶中小人的最终表现没有铺垫与设定塑造的那么强大神性,影响了结局的力度。
而单从人物塑造上,瓶中小人这个Boss十分平板,与其说是一个角色,更像是一场没头没脑的灾害。更悲惨的是,它被一个更出彩的同类型角色压住风头,后者就是大总统金-布拉德雷。
大总统绝对是本作诸多反派中最高亮两眼的角色。他心狠手辣,战力剽悍,沉着冷静,从未被打倒,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毫不胆怯,只身一人擒住Greed,以血肉之躯追着坦克跑的场景都堪称经典。即使年迈体衰,浑身是伤,反而更凸显了其可畏的战斗意志。而在人性塑造上,除了对人造人身份的自豪,对战斗与毁灭的渴望,以及超越人类的技艺和训练,大总统却还有着对“自主”的奇特执着,似乎是原有人性的残留:即使身份、儿子、下属全都是被人安排,他始终为自主选择了妻子而自豪。“我们之间不需要遗言”,这样的设定更丰富了这一人物的立体性。
优质的反派角色在设计上应该互有区分,但总体上越来越强。但瓶中小人几乎是全面劣于大总统这一反派的。在威慑力上,瓶中小人赤膊穿着白睡裤从中央司令部登场的震撼远不如大总统重回司令部怒切坦克车。在性格塑造上更是乏善可陈,瓶中小人展现的有限特质仅限于厌恶人类以及渴望知识与能力。这一角色从设定上应该是阴险而睿智的智力型反派,在割舍了七宗罪的情绪特质,后更应该走智商理性路线,但在最终结局中的表现更像是龙珠里的武疯子,搞事不成后乱放冲击波,最终毫无尊严地被主角赤手空拳打死。本该是最终Boss却没能贡献足够分量的戏份与场面,是造成结尾“头重脚轻”的另一个原因。瓶中小人原先展现的孤独、神秘、好奇、狡黠、深不可测的神秘形象没能得到进一步升华,而被处理成了平庸的套路坏蛋。其在得到梦寐以求的身体后,为何转为以成神为目标,其转变动机也未曾加以挖掘,是真正意义上毫无塑造的剧情之工具。
4问题的核心——灵魂黑夜的缺失
总结上文,制作组或是钢炼的漫画作者荒川弘女士犯了三个失误:最大难关无主角作为、情感爆发点平淡无力、最终Boss塑造不足,但这三点本质上是同一个失误的延申——作者没有为角色制造一个真正的“灵魂黑夜”。
“灵魂黑夜”是好莱坞电影剧本中,主角最绝望无助的时刻——反派强大得不可战胜,主角一无所有:状态降到谷底,团队七零八落,亲密的战友开始死去。从悬念设置上,这是读者期望主角奋起的时候;从逻辑支撑上,只有跌倒谷底,才能让主角作出最不可思议的举动;从情感爆发上,绝境之下的选择才更为真挚动人;从人物塑造上,这也是展现人物其他侧面,升华已有形象的好机会。所以,即使是喜剧中最热闹最合群的主角,也应该设计一个独自一人的升华时刻,并为他展现一些死亡相关的意向。例如泰坦尼克号中,我们可以让杰克活过来,但不能省略的则是二人共同面对死亡、一无所有的时刻。这不仅仅适用于剧本,也是一切浪漫故事所要遵循的准则。
而整部钢炼FA结局中,荒川弘都没有给爱德华设置一个真正的灵魂黑夜——他的精神状态太平稳了,缺乏一个绝对孤独、自我怀疑、悔恨绝望的时刻,永远有一群盟友跟在身边。两个巨大的危急时刻,一个被霍因海姆轻易化解了,另一个救回阿尔情节则被太多的退路削弱了紧张感和冲击力,导致他最后的成长缺乏依据。这本身不是一个人物塑造或者剧情逻辑的问题,而单纯是一个剧本设计的问题。
有读者曾经询问我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其实方法很简单,借鉴钢炼03的做法就可以。
针对难关主角无力参与,直接让高战力霍因海姆提前退场,转变为顾问与线索角色,让爱德华实施父亲的计划,一如罗琳杀邓布利多以让哈利波特打败伏地魔;
针对Boss塑造问题,让Boss有更多独白,以在个性上展现自我,让他真正“杀死”主角一次,以制造一无所有的绝望;
将A、B线的交会与一无所有的绝望场景结合,以塑造一个成功的情感喷发点。
03版与FA不同,是一部完全以三幕式的方法展开的作品,所以自然非常关注结局的戏剧性设定。03版第一幕第二幕的节点是母亲之死,剧情中点是修斯之死,第二幕第三幕的节点是爱德华之死。这一剧本在整体设计上相当的“专业”,也很有文学性与对称之美,给人很强的戏剧既视感。
而FA则是原封不动地还原了一部长期连载漫画,是一部王道题材的少年漫画,却也出于题材和受众做出了取舍:少年王道漫画的受众预期限制了风格的选择、主角行为模式和道德观念的设定、以及角色塑造的方式。而我认为,至少在收尾的剧本功底上,FA相较03更为业余。
5 总结与反思——钢炼FA是不是一部好作品?
我写这篇批评的初衷,是想弄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钢炼FA价值惊人,我却非常讨厌这部作品。为此,我也花了不少时间进行探索。现在,我的结论大概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大众品味也不能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客观地看,我认为钢炼FA在剧情设计上略有缺憾,但仍然胜过了大部分作品;其动画质量更是非常出彩。更何况,其漫画与动画销量非常好。这应该是一部能在动画史上留名的作品,综合商业价值与民间口碑,应该足以火影忍者比肩。
但这绝对不是一部我喜欢的作品,也不是一部我认为富于艺术性的作品。这或许和受众与定位无关,现在的我固然不是少年,但在少年时期观看时,给我带来的感觉是昙花一现的精彩片段与极其俗套沉闷、无聊陈腐的结局。
可能我是一个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文学理论的苛求型读者,而非钢炼FA的理想受众。这部动画没能满足我的核心需求——文学与设计上的震撼与美感,或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创意,相反,每一个情节进展都在意料之中,非常让人疲倦。
但如果你喜欢这部作品,我也希望你能愉快地欣赏,并为之感动。毕竟,FA的色彩积极明亮、富有生气,即使在我看来不够美丽,但如果有更多的人能为之鼓舞感染,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我怀疑这样的观众能否有耐心读到这里,毕竟没有对神作坚信不疑的信仰之心与对异端邪说的坚定抵制,是没有资格成为钢炼FA这部宇宙珠峰的合格粉丝的。
原载于B站专栏:
最近一觉醒来,总能听到外面簌簌作响的声音,朦胧间总会闪过一个男人的样子。 下雨了,无能。 这个男人真的很不济,整天摸鱼压榨下属跋扈轻佻专挖别人女友外加遇水无能。 这个男人真的很不济,明明知道游戏规则却始终狠不下心舍弃无法动弹的棋子。 这个男人真的很不济,伊修巴尔的英雄却天真得一心往上爬改变这个不堪国家。 这个男人真的很不济,对着自己的副官就一加大黑色疾风号贴贴服服吃醋撒娇。 她是你的弱点。可怜的入江改换的这句其实足够抵消他删剧的错而不用被人飞砖拍死。 这是他的皇后,所以才被当做人质,所以才被要挟炼成。如果不在乎,就不会每次都下达有事先逃的命令。如果不在乎,就不会每次都敢抗命说事到如今还说什么。 牛姨一再说没这回事。也对,根本从来就没有刻意的感情体现,所以这不是爱情。但爱呢,若说没有爱在里面,那能算什么。 一直冷静理智的她面对拉斯特第一次绝望地放下枪,所有的坚强瞬间崩溃。这算什么。 总是珍惜有加却在医院气急败坏地责备丧失战意的她,不要慌张不要停止思考不要放弃生存。这算什么。 只要您愿意,我就跟随您到地狱尽头,所以为了要保护的人毫不犹豫地凭自己的意志扣下扳机。这算什么。 狙击者拿枪的手竟然会发抖,只因为枪口对着的是陷于仇恨中的焰之炼金术师,烈火尽头后一句“我不能失去你”放下执念。这算什么。 墓前流下的眼泪,紧抱失而复得之人时的温柔,只有她尽收眼底。这算什么 她迥然不同的过去他始于微时的梦想,互相知跟究底隐而不说。这漫长寂静的守护,这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算什么。 别扯什么羁绊暧昧之类,即使一个貌似风流成性,一个表面冷淡孤高。我讨厌这样模糊不清无法定性的说法。 很喜欢他们前后相随的画面,他就这样一往无前不用顾忌,因为有可以托付背后之人。鹰眼会替他扫除所有的盲点,会不让他偏离原来的道路,会陪着他一直走下去到权力的顶端。那一伸手便可及的距离,是上司,是下属,是战友,是共犯,是互相依靠彼此救赎之人。她把背后的秘传跟希望全交给了他,即使战争与曾经的意愿相违背。杀人的罪行只要我们背负就好。真是决绝的女人。到底是谁托付谁,可能从一开始就已经无法说清。 彭浩翔说每次看戏,都抱着一个平常的心,一直地看,直到看到某一幕、某句对白、主角的某一个眼神时,就会决定,因为这里,我喜欢/讨厌这部戏。总认为,无论去留,都有个下决定的点吧。 这个决定的点,不是豆丁,不是盔甲君,不是人造人,而是他跟她,是东方司令部的高矮肥瘦四小强,阿姆斯特朗少佐的粉红星星,休兹这个三句不离老婆女儿的超级孝爸。这个军部里的人,真实得我愿意相信他们就存在于现实世界——会抬杠,会偷懒,会暴走,会害怕,会流泪。 “槽糕,开始下雨了。”如此简单的一句,心里却比听着艾丽西亚喊爸爸更令人揪心。隔了四年,这时才仿佛明白男人之间的情谊原来一直在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达。 答应在下面推他上去,整天打来炫耀自己家人而气得他乱丢电话,瞒着他暗中调查军方高层。 “休兹,诉说理想吧!就跟我们在士官学校的时候一样!只要不诉说理想,人类就会停止进化。” 照片里休兹的笑容对映着某包子脸的严肃,这理所当然的挚友,即使话语中的未来现在,已沾染了铅灰色,你依旧如故还在那里。 时常想起37集开头的解说:这是关于东方司令部,马斯坦大佐与他的部下,爱与勇气的故事。真是恶俗的台词,但却是充满阴暗与沉重的03版唯一一集让人笑得如此开怀。不想了解03里折射的宗教与哲学意义,我不喜欢。深不深刻又有什么所谓呢,我更想亲近的是漫画跟FA里永远也没有失去的信念,那带有温度的信念。大佐倘若放弃往上爬,休兹会怪他的。 约束之日,小哈杂货店的欠账,明知这比战场更危险还是当了“逃兵”回来的菲利跟普雷达。法尔曼以为自己难逃一劫时,即使恐惧得浑身打颤快哭出来仍没有下令打开正门。谁不惧怕死亡呢,可即使不是英雄没有勇敢到视死如归也明知道保存性命的方法,可爱的少尉也只是喃喃地说对不起了大佐,无法再为你效力。这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有着无比的耐性与韧力,止步不前的话对不起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他说他是个无力的人,只能保护那一部分自己能够保护而且非常珍惜的人。所以最后的命令是不准死,活下去,跟着他改变这个国家。这些看似是热血又幼稚啊,不过总能轻易地打动人呢。 无论如何,感谢荒川弘,给了我如此温暖的作品。 那么,再见了,我亲爱的罗伊•马斯坦大佐与莉莎•霍克艾中尉。 那些陪伴我的人,或许会被忘记,但终究会想起。 PS. 我想说,包子君真的很帅啊!尤其侧面!!他的中尉更帅!!!对阵斯卡时一气呵成的侧踢掏枪射击简直惊为天人(相对地大佐此时一边无能去了)!!!! PPS. 大佐到底收过多少情信有过多少个女朋友?—— 貌似无法统计…这不是他真实的一面啊,所以中尉才懒得理睬他那些调戏的话语跟所谓的约会对象。话说一篇同人的说法很有意思:对于无能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女人,霍可艾跟其他人。所以大佐是个好男人呐! PPPS. 不少RR党对结局深怀怨念,包括本人之内,但无可否认,那确实是我私以为的最合理结束,但牛姨你连一个照面的机会都不给太吝惜了吧。可现在有时候会想,能不能就肤浅一些煽情一些,给他们一个携儿带犬(小黑的后代)的结局。剥夺别人幸福的人没有得到幸福的资格,实在太累了。如果无法看见国家的未来,是不是就能脱下军装放下束缚,这也算是种幸福吧? PPPPS. 平心而论,入江的心理素质貌似真的很强悍,不但承受着时时要与03相比较的压力,还要被无数RR党大骂。但FA里的一些镜头一些眼神确实是要比牛姨表达得要好,某人也说过,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完美,才显得可爱吧。他们仍然是我唯一萌的BG CP(其实早已超越CP的关系了吧~),不要想歪不要想歪…入江,都怪你!!! 写了这么多,还是那句:如果这都不算爱,那真的没有什么好悲哀。
补个后记:十一年后认真看回自己当时情绪炸裂下写出来的东西总有种奇怪的羞耻感,这么中二矫情果然是青春期的产物呐。中学时每周六守着TVB看的03,大学时追着动漫的同步完结苦等熟肉。目前作为一个要保持情绪平和养生的成年人,这种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于无用之事物恐怕之后都不会再有。女性作家刻画出来的女性群像真的特别坚定强大,目前才发现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连着墨不多的大总统夫人都是隐藏王者一般的存在,毕竟最强之眼都躲不开夫人的巴掌。至于中尉跟少将,当专业跟气场碾压众人的时候,真的没年龄跟性别什么事。谁不想说一句姐姐我可以呢!!!少将绝对是重温后仅次于中尉的最喜爱角色,大佐可以滚开。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欲望,杀戮果决的同时又坚守底线对下属有情有义,完全职场理想型BOSS冰之女王陛下!当年怨念RR的结局,现在看来是之前根本不懂这样两个成熟理智的军人,上过战场见过人间地狱,为了同一个远大目标携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愿意付出什么,出于个人意志一往无前。这样的关系用一般的爱情去定义实在是太单薄也太瞧不起他们了。多少俗世的感情跟婚姻都无法企及的默契共识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并肩作战生死相随,这样还有什么好意难平啊。大人为了理想在路上而负重而行,也不过是为了少年不沾染鲜血能回归普通平凡的日常。成年人的情谊跟情义总是克制自持,所以才特别可贵。军人的杀与豆丁兄弟的不杀,一样地动人。 经历过以及经历着各种魔幻现实,曾经习以为常的世界开始崩塌,被寄予厚望的作品纷纷烂尾,奥特曼消失又回来,彼女都要翻译成好朋友的小心翼翼,连娱乐至死都无法奢求的当下,不自觉地就想往回看,不要被宏大叙事裹挟与泥沙俱下。好的作品会超越时间以及空间,这才是真正的永生。所以十一年后,困于原地而重温了FA,依然破防得笑了又哭。或许与情怀与年纪与阅历都无关,单纯的理由是,她是一部永远有光值得热爱的作品而已。
写于2021年10月
有两个盼头:1,这是忠实于漫画原作的;2,这个画质貌似有得看。
终于知道为啥要重拍了,牛姨给出的设定和走向跟03动画原创剧情都不是一个等级的,必须回锅再炖,不炖可惜。老爹帅炸了,用四百年时间来破局。
(9/10)建议按这个顺序观看,才会体会到最完整的原作:先看09版第1集、接03版1-25集、最后接09版11-64集。(PS:恩维每次开口都让我产生一种“柯南背叛革命”的赶脚……爱德华和温莉这次总算没秒速了……另外,人家其实好喜欢肌肉男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先生啊……)
就看就看就看
跟随原作,才是王道
女性作者对感情的拿捏真是细腻啊,几乎所有的人物的性格和之间的关系都描绘得恰到好处。而且真是从未见过铺得这么大还能圆得完美的剧情,整整64集从头到尾水准从不掉线,最后结尾收得滴水不漏,挖的坑全部填得一干二净,真是服了,厉害。
赞美荒川老师
“没有伴随痛苦的教训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训,因为没有牺牲就没有收获,然而当克服一切到达终点时,人就会拥有无懈可击的钢铁之心。”——爱德华·艾尔利克
这甜蜜的结尾真是少女! 始终不知道爱德是为什么就突然长高了..(大佐复仇的火焰燃烧的时候我双手颤抖想要扒开西瓜的保鲜膜,当他对中尉说“我不能失去你”的时候,我啪叽一下就把西瓜全砸在了腿上...还我五块钱的西瓜啊!!!!!!!
寫人性惡,認識人性惡,回過頭來一步一光明。
最近火了起来 看完后 果断给五星
先看的漫画结尾,不得不说到最后格局还是小了,尽管并不狗血。///完全改观了,说格局小那是自己太中二。
给我个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的理由。
陪伴着一年半里的每一个星期天啊,自此没有了《钢炼FA》的星期天就像蛋饭没有蛋。
每个人都是包子脸啊混蛋!!不合时宜鬼畜般出现的Q版造型啊混蛋!!就算也是包子脸,LUST也死太早了啊混蛋!!!
暴食被吞噬,贪婪失去了一切,懒惰总在工作,愤怒冷静而慈祥,骄傲只能龟缩,色欲被男人杀死,貌似只有嫉妒尽了点自己的本职……到底是“父亲大人”取错了名字,还是牛婶有意讽刺啊!!
为嘛哥俩走出真理之门的时候,却闪耀着基情的光芒?!为什嘛!
颇具胆识的砍掉重炼,走原作剧情,bones的精良制作,绝对的经典~~
忠于原作的09版钢炼,实属大气之作。
快结束了,比03版的精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