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2021

HD中字

主演:贾静雯,王净,陈以文,李李仁,宋少卿,刘亮佐,杨丽音,魏如萱,洪小铃,张少怀,许玮甯,黄信尧,魏如昀,邓志鸿,刘冠廷,苏逸洪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瀑布2021 剧照 NO.1瀑布2021 剧照 NO.2瀑布2021 剧照 NO.3瀑布2021 剧照 NO.4瀑布2021 剧照 NO.5瀑布2021 剧照 NO.6瀑布2021 剧照 NO.13瀑布2021 剧照 NO.14瀑布2021 剧照 NO.15瀑布2021 剧照 NO.16瀑布2021 剧照 NO.17瀑布2021 剧照 NO.18瀑布2021 剧照 NO.19瀑布202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瀑布202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瀑布》的故事灵感来自导演钟孟宏友人发生的真实故事,以电影《瀑布》中层层暗喻与不停撞击两个女主角的故事为设计概念主轴,就有如海报中的草丛,缓缓持续着围绕这着母女,像是保护他们又像是被团团困住。而她们背后的蓝色帏幕象征未完工且令人期待的未来,蓝色的基底又像是层层水幕,大量的水花如瀑布般向下坠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消失的浪潮尖峰时刻2我是谁间谍之妻人性污点与她在一起神探南茜 第四季钢铁骑士国语

 长篇影评

 1 ) 这才是最适合春节档的电影

原载于【第十放映室】

春节档票房大战正酣,好不热闹。可要我说:无缘大银幕、年前刚刚上线的《瀑布》才是最适合这个春节的电影。

可比起众声赞誉、成功破圈的《阳光普照》,钟孟宏的这部新作却备受冷落。不但关注者寥寥,口碑也较前作相去甚远。同样是某影展最佳,待遇缘何大相径庭?

从豆瓣短评中,我们不难概括很多人对本片直观感受不佳的原因:

一是同刻画群像的《阳光普照》比,《瀑布》的焦点始终是母女二人。因为“格局”小,戏剧冲突与悲剧色彩均下降不少。

二是就拍这样一个小家庭,在调性把握上也是不伦不类:能从暗战撕逼的惊悚片转向守望相助的鸡汤片,这让一些人很不适应。

三是与电影无关的一些现实因素在作祟:《瀑布》所展现的疫情防控、阶层跌落和生活苦难在海峡对岸的我们看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真正的人间惨剧面前,《瀑布》那点儿小资产阶级的空虚迷茫似乎不值一提。

OK,且先不管这三种意见对不对,我们简单归纳一下:第一种,针对的是剧作;第二种,面向人物情感;第三种,是讲主题表达。我们不妨分头讨论。

先从剧作入手。说到剧本,虽然同属某展最佳,但《瀑布》有一个奖却是《阳光普照》没有的——那便是最佳原著剧本。这个故事若真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单薄,那某展评委的眼光真是堪忧。

那么,这出小家庭的悲喜剧到底比大家庭的悲情史强在哪呢?依我之见:它是靠“一语双关”的高概念胜出。

剧作:“蓝色”与“瀑布”的高概念

一语双关的概念设计在《阳光普照》中只局限于片名的谐音梗——影片的英文名是《A Sun》,在英文中:Sun与Son的发音相同。

“儿子即太阳”是个需要调动想象力的抽象概念。但到了《瀑布》,钟孟宏匠心独运地打造出一对可见可闻的直观概念——“蓝色”与“瀑布”:它们一为视觉、一为听觉,是贯穿全片、相辅相成的一组高概念。

先说蓝色。

蓝色是忧郁和死亡的颜色。“blue”一词,本就有忧郁、悲伤之意。以蓝色调的大量使用来表达主题,大家可试回想一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史经典《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朱丽叶·比诺什失去丈夫孩子,陷入巨大悲痛

看得出,钟孟宏的摄影风格受基氏影响颇深。在其前作《阳光普照》中,我们同样能看到蓝色对人物内心和电影主题的彰显作用:

乌云蔽日的天空、深夜无人的驾校、关闭幼子阿和的辅育院宿舍皆为蓝色,尤其是长子阿豪坠楼的那个夜晚——悲伤父母的面容消融在愁云惨淡的一片深蓝中。

与基氏一样,钟孟宏用蓝色凸显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

而到了《瀑布》中,蓝色有了更新、更明确的指代:它是口罩的颜色,象征着新冠疫情本身。

最明显的视觉暗示来自罗品文和小静住所外悬挂的蓝色帆布:这是一个巨型口罩,将人与世界隔离。冷漠都市的寂寞人心,因隔离而更加疏离。

大楼外的蓝色帆布

宅在家的品文与小静朝夕以对以致矛盾暗长,加上失业的影响、经济的压力终导致品文的病情急剧恶化。恰如钟孟宏所言:“《瀑布》已不再是一个家庭电影,它关系到去年的生活里面被隔离、被压抑、人与人之间被推开的一种非常强烈的距离感。”

直到大楼拉皮整修的工程完结,帆布缓缓落下,溢满整个客厅的湛蓝色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往昔重现的“阳光普照”——蓝色消退之际,正好也是品文病愈后找到新工作,渐获新生之时。

另一个重要的蓝色意象是品文病友口中提到的法国画家德加的画作《风景中的赛马》,她说:原作本来是张缤纷的水彩,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但这幅画挂太久,颜色都退了,只剩一片蓝色。

“褪色的水彩”无疑象征着疫情笼罩下的芸芸众生,他们的生活失了颜色。频繁的隔离与封锁加剧了社会的原子化,放大了无处可诉的孤独:“不知道从哪来,也不知道去哪里”似乎成了每个无助之人无法逃避的宿命。

片中德加画作《风景中的赛马》

从将蓝色调作为表达主题的视觉手段到将蓝色包裹成一个影射疫情本身的高概念,钟孟宏的影像功力在《瀑布》中更上一层楼。我们看到:

被拆卸下的蓝帆布呈下坠姿态,而“瀑布”也是下坠的。恰如“蓝色”=“忧郁”,在英文中,“瀑布”与“下坠”的单词都是“Fall”。

“瀑布”究竟是什么?是无可追回的往昔、无从掌握的当下、无法预测的未来,是不断下坠却无计可施的人生。对品文来说,她先是失去家庭、继而丢了工作、最终连自身健康也丧失了——她的人生就是一场无情直落的“瀑布”。

然而,作为高概念的“瀑布”仅仅是靠贾静雯的台词来加以明示么?钟孟宏对“瀑布”打通了视与听的任督二脉,“瀑布”既是幻听、也是幻视。这为全片带来一个首尾呼应、真假莫辨的剧情架构。

怎么说?瀑布,就是水,就是病友口中“偶尔飘来一阵雨,点点洒落了满地”(蔡琴的《抉择》)。

影片开场不久,“明明没下雨,却以为下雨”的品文冲出家门寻找女儿——这是她脑海中的瀑布声音外化为暴雨的视觉形象,更是她对女儿未来遭遇洪水袭击的一次“预见”。所以,你能一口咬定品文只是单纯的失心疯么?

品文在暴雨中寻找女儿,与片尾女儿被洪水冲走呼应

再配合稍后的“果真有蛇”情节,我们会发现,品文在发病期间反而能窥见到隐匿在暗处的人间真实,却无人重视。“幻想成真”其实是影片非常有意思的设定。延续这个思路,我并不认同有人认为片尾出现的女儿获救场景是品文的幻想——虽然那出自她的主观视角。

因为我们要留意到钟孟宏之前给出的画面信息:小静先前穿过一件特别的T恤——上面印着“Don’t Sweat it”(意为“别担心”)。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在结尾的搜救画面中,小静穿的就是这一件。

这件T恤在本片中反复出现

你若说是品文对这件衣服特别有印象便于她“幻想”或是钟孟宏在片尾想保留以往作品的残酷黑色,故意留下一个不确定的结局让人惴惴不安,我是不同意的。

说到雨天,在《阳光普照》中只被赋予寻常的表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和厄运。片头的砍人案、菜头被阿和的爸爸撞死都发生在滂沱大雨的夜晚。从渲染氛围的外景到“雨天”=“瀑布”=“洪水”的文本内核巧思,钟孟宏对天气的提炼赋能之功更加高妙、天气与具体情节的联动也更为紧密。

就像较之《阳光普照》中频频对准天空、大同小异的浓云蔽日,品文与女儿卖房之前的空镜头是这样的:乌云将地上的房屋逐排吞没——这预示着她们即将被黑中介所骗,差点将房子贱价出售。

《瀑布》的“情景联动”更加妥帖生动

另外要特别提及影片开场的那个固定镜头:金色的阳光打在蓝色的大楼上,这是人心发出的微稀光亮与笼罩城市的深蓝之间的较量。再看马路上车流滚滚,一群行人待红灯变绿后有序通过——

对此我们很容易想起阿和爸爸在《阳光普照》中面对众学员的演讲:“人生就是一条路,红灯就停,绿灯时慢慢走,人生路就会平平安安”。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开场和致敬。同样是拍天气、同样是第一个镜头,《阳光普照》中的雨中骑行便相形见绌。

论视觉元素的丰富性,《瀑布》开场胜于《阳光普照》

说完了“蓝色”与“瀑布”这一对视听高概念,接下来让我们探究一下片中的人物关系。

人物:“母女情深”的反转互文

影片故事改编自钟孟宏友人的真人真事。钟孟宏以往的作品一向关注不完整家庭的人际关系,但这些作品重点描绘的都是父亲角色,不论是《阳光普照》的陈以文、《失魂》中的王羽还是《第四张画》的戴立忍。

《瀑布》是钟孟宏第一次深度刻画女性角色和呈现母女亲情,男性退居其次。就像他自己所说:“我需要这部片子里面男性的戏份非常少,纯粹用女性的角度,母亲跟女儿之间。”

那么,要如何表现母女的情感羁绊与复杂关系呢?

类似的镜头设计,参见港片《一念无明》

这就说到那个让很多人诟病的从惊悚片到苦情片的类型“反转”。反转的,其实是妄想退场后二人的真实关系。这一不确定叙事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大量前后呼应的情节互文,让先前所有的不确定归于确定。

比如:导演不厌其烦、屡屡强调的母亲催促女儿走出卧室的情节,在后来母亲确诊思觉失调后用了一场戏加以回应:是女儿做的牛腩饭并催促母亲开门。由此我们便可知道,餐盘上的“bitch”也是母亲所写。这在之后母亲怀疑女儿偷窃存折的一场戏中又有呼应:当时正处于发病期的母亲口不择言地称呼女儿为“贱人”。

另外,独坐客厅的女儿向母亲抱怨“我好像生病了”这幕,我们很快通过后来的情节得知“患病”的其实是母亲。而她之所以向前夫提及女儿“生病”一事,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抑郁症状有所认识,变相地寻求帮助。

所有这些互文段落,几乎都在前30分钟内完成,可见钟孟宏考虑之周祥、叙事效率之高。

父亲一角看似鸡肋,其实非常重要。他是母亲心头的病灶:他的出轨与缺席对母亲的女性魅力是一次重大打击,使她从此无法放下对过去的期待。

记得后来卖场同事不经意的那句“你年轻时一定很漂亮”的恭维吗?钟孟宏为什么要特意说出这句台词?是因为父亲已证明了母亲作为女人的失败、而失业又进一步证明了母亲能力的失败。

所以我们看到,在与卖场经理的应聘谈话中,昔日的白领主管已变成一个信心被完全摧毁的落魄妇人——贾静雯闪躲的微表情与结巴的话语将人物的复杂内心诠释的惟妙惟肖。

母亲的心理畸变过程交代的详实可信。与之配套:女儿对母亲由疏到亲的情感转变也必须令人信服。这除了归功于王净与贾静雯并驾齐驱、能量暗藏的表演外,钟孟宏特意安排了两次“局外人”的闯入视角来催化母女感情的升温。

第一次是当小静了解到父亲的出轨真相、发现自己还有个弟弟之后,她的感情立场迅速转向了母亲一边:因为离婚时间只有三年,父亲属于婚内出轨。她几乎一夜长大,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第一次主动为母亲买餐。但这时的她尚不清楚具体在精神层面该给予母亲怎样的支持,就像母亲因为家里来了一群同学而感到不悦后,小静会以“如果你好好的,怎么会跑到外面去淋雨”的话刺痛母亲。

所以虽然有了身体上的照料,母亲的病情还是加重了,直到房屋失火二度入院。这才有了许玮甯饰演的陈医师适时的再次介入,她提醒小静:最要紧的是理解母亲,多站在她的角度,不要一直否定她。

于是我们看到:开了窍的小静终于懂得了该怎样与病人相处。当母亲幻想再次发作时,她不再急于否定,而是配合母亲演了一出“撵走卫兵”的好戏;当母亲抱怨自己连个鸡蛋都剥不好时,小静马上补充道:我也剥不好;而听到母亲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带上悠游卡和钱包时,小静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撵走卫兵一幕创意虽佳,却声画重复,略嫌冗长

心病还需心药医。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味药,钟孟宏下的料很足。美中不足的是另一副药:来自陈以文扮演的卖场主任。

虽有餐桌戏、搬家戏等桥段来铺垫二人的情感,但这份感情还是令人难以信服。对主任来说,对品文萌生爱意是合理的:因为品文谎称自己的老公已死,这第一时间勾起了他的伤心往事,加上日久生情。

但对品文来说,动心的理由则很不够:这与品文所处的阶级人群和对前夫的难以释怀相悖。作为一个昔日“人上人”的白领阶层,她的眼界决定了不会轻易接纳一个卖场经理。否则她不会下岗之后还执意蹲守在昔日的办公大楼。

当然,男女之情在《瀑布》中不是最主要的,钟孟宏刻画出了此前从未涉足过的母女情深已经难能可贵。《阳光普照》的感情线虽多,但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除了爸爸对阿和从仇视到接纳的父子情外,那里面的母子情、兄弟情乃至阿和与小玉的爱情,铺垫同样不够。

尤其是表达狱友之情、众人齐唱的《花心》,其实颇为突兀。在《瀑布》中,它又变成了魏如萱兀自独唱的《抉择》:类似的表达都过于直给,或可采用一种更含蓄的点题方式。

《瀑布》以歌曲点题:“雨”

《阳光普照》以歌曲点题:人生

讲了这么多情感,《瀑布》只是一段走出过往与痛苦的私人诊疗记么?这么想的话,未免小看了钟孟宏。《瀑布》不是一部以疫情为背景的家庭戏,它的主题就是新冠疫情。

疫情:不是背景而是主题

贾静雯饰演的罗品文一角不单单是她自己,她代表着疫情下的每一个普通人。

这么讲,或许有的读者会不服气:总不能因为钟孟宏使用了个“蓝口罩”的高概念,就将它捧到这个程度吧?别急,除了蓝口罩外,片中的“新闻”这一要素同样不容忽视——电视里的社会新闻每每与品文当下的私人经历高度契合,所以我才说:品文只是为疫情所苦的芸芸众生的一份子。

当品文与女儿的关系愈发紧张,自己的病情初现端倪时,电视中播报“新冠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当保姆探望小静,俩人在餐厅吃饭时,电视里放着民众争抢口罩的新闻;而在品文找到工作、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电视里播放的恰好又是昔日繁华的商业老街解封......也就是说品文个人罹患的疾病史与广大民众遭遇的疫情史步调一致。

而在影片结尾,社会新闻干脆直接与母子俩的人生融为一体:小静与其他七个同学一起被大水冲走,搜救队员全力寻找他们——像极了疫情期间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无预警泄洪”的水坝就是说来就来、卷走数百万人生命的病毒。

影片以《瀑布》为名,其实身处闹市,哪来的瀑布?瀑布,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平静的生活原本就像品文家中的题字一样“流水不腐”,直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其扭曲成了洪水滔天。

影片细节:流水不腐

两年前的这场大疫,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影响绵延至今。想必很多人在午夜梦回之际,耳朵里都会时隐时现出那个独属于自己的”瀑布轰鸣”,那是生活中湍急的暗流与可怕的偶然——摊上它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可一旦被它寻上,瞬间就能吞没一个人的所有幸福。

如此时代,岂有不病之理。除了医院里同病相怜的病友们,大家应该还记得超市那个与品文起争执的老头吧?若非经济拮据与生活压力,谁会无端患上“强迫怀疑症”,与一袋饼干一较短长?

面对时代的洪流,个体是独木难支的。我们发现,在迎战疾病的康复之路上,虽然母女二人同心协力、守望相助,但生活的最终起色也少不了一路上的贵人相助:

品文离职成为“工闹”,上司非但不报警还奉上6个月的薪水;她煮饭失火致家里成一片泽国,原先的佣人不计回报地打扫收拾;品文孤独一人住进医院,却遇到惺惺相惜、主动开导的病友;而当品文寻找工作时,命运又安排给她一位善解人意的大龄暖男;当小静经验不足差点被骗时,又是那个看似最油腻、最滑头的主任及时揭开下属的圈套......

正义的主任:人物的反差萌与情节的反高潮

没错,《瀑布》其实很主旋律,而这样的人生境遇也未免太理想化。品文的个人遭遇虽然不幸,但社会交往却顺遂得一塌糊涂——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吗?

但你又要钟孟宏怎样呢?在疫情这一主题上,也捡拾起前作的阴冷与残酷?让品文遇到一个像《阳光普照》中菜头那样的人,将剩下的钱也骗个精光?或让女儿和她同学在洪水爆发中死去?

也不应该、不至于吧。有句老掉牙的话叫“隔离疫情,不隔离爱”。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哪怕在新冠肆虐的城市,再隔离、再封闭,总会有人与你互动并伸出援助之手。

刘冠廷客串正能量“中国消防员”

不管是作为讴歌社会有爱、人间温暖的主旋律电影,还是作为描绘疫情本身的电影,《瀑布》都是当下华语影坛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我们想看到能反映当下、与普通人的情感命运深深共鸣的电影。

就像《瀑布》虽借陈主任之口抛出一句“未来会怎样,没人会知道”的负能量,但一转念,钟孟宏却始终无法狠下心来。

他用贾静雯的话向平凡的我们送上最大的正能量:“我会努力好起来,和你一起生活下去。”

 2 ) 瀑布轰隆作响,生活如一个巨大漩涡

“不要再问我好不好,可以吗?我会努力好起来,和你一起生活下去…”

静如死水的生活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崩盘,被蓝色防护布覆盖的大楼窗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透不进一丝光线。曾几何时,爱人还恋着,亲人还相依偎,还是…这一切美好的生活,早已停止在游乐园大门关闭的那一个下午?

从《大佛普拉斯》、《阳光普照》、《同学麦娜丝》,再到去年的这部新作《瀑布》,钟孟宏导演依旧在讲他和他朋友们的故事,可我总觉得那么像在讲此刻正发生在我、和我朋友们生活里的事呢?

小静家墙上悬挂着黑泽明监督的《电车狂》,是导演用彩色来讲黑色的世界,

而品文在医院看到窦加的画《骑师们》,原本鲜亮的油彩早已褪去,只留下满画的蓝色线条,勾勒出“不知从哪里来,又要去往哪里”的骑师们。

“偶尔飘来一阵雨,点点洒落了满地…”品文那个狂奔的夜晚,不是被雨打湿,而是被“瀑布”淋了头——

“你真的还会想念他?”

“会啊,我真的会想念他,但不会想要听见他的声音了”

魏如萱同贾静雯在医院和卖场的对手戏真的非常好看,两人患上“思觉失调”,一人听到温柔男声,一人听到瀑布的巨大轰隆声,病症突然到来又突然离开,就像不知道怎么开始的生活,某一天却突然要离开,继而又开始另一种生活方式。

品文向付款捣乱的人发泄,就像当初骂着丈夫“只是一个提供精子的男人”,疫情暴风般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口罩下压抑的感情,神经崩溃在一瞬间,可我要好起来,不过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有你理解我,帮我赶走卫/兵和叫人把蛇抓走,等到瀑布的轰隆声慢慢消失,最后只听得到河水、溪流潺潺流淌…

电影两个小时,剧情越往后越好看,前半部分色调冷峻,是窒息与压抑,后半部分却越来越敞亮,

被这次的母女关系感动了,以为的敌对却是在彼此和解,叶间投下斑驳日影,品文母女在小区里散步,同《阳光普照》结尾母子骑单车相呼应,还有陈以文大喊“学驾照有没有学过倒车啊”,真是梦幻联动!

以及客串的洪小玲、刘冠廷、杨丽音、李李仁、魏如萱、许玮甯等等…太喜欢彩蛋了(南方冬天怎么那么冷,打字手都僵硬了…)

贾静雯的确贡献出了影后级别的演技!但王净真的未来可期,一定不久就可以拿影后,电影里那个妈妈小孩在大楼的故事,和当初另一个司马光的故事如出一辙,都把我吓到了!

《瀑布》是一部很“稳重”的电影,评分怎么那么低?(6.6)意外!这部电影让我的精神得到了释放,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它的出现显得格外有意义…

 3 ) 救活那个台湾同胞

坐标台湾台北,贾静雯是独自抚养高中女儿的离异女性高管,在疫q经济下行、公司业绩下滑、高管集体减薪的背景下,迫于房贷、车贷、女儿、家庭、工作各方面压力,贾静雯精神破防患病住院,最终失业。生活就是这样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要把她按在水里淹死。

出院后,母女位置转换,高中的女儿王静担起了照顾妈妈和家庭的重任,并不得不接受缺失父亲的事实。贾静雯逐渐康复,找到了新的工作,交了新的男友,母女变卖房产换了一处新的小家,女儿考了大学且有惊无险的躲过了泄洪事故。生活的另一面又将水中即将停止呼吸的母女救起,虽然二人身上都湿漉漉的,但好在天已放晴可以晾干。

这便是钟孟宏讲的关于《瀑布》的故事。一个大厦崩塌又建起陋舍的故事。

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太久也病了很久,社会里病态的人们都在勉强支撑,一次wenyi引发的连锁反应会使本就病态的人彻底崩溃,应该说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引起这样的连锁反应,这就是人类社会体系或单个人生脆弱的地方。

钟孟宏就是利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病态的调调去窥探一个破碎家庭里的母女。起初他手拿大棒用阴森惊悚的调性一下下将母女击倒,然后又开始拿着狗血喷洒温暖,一次次救母女出生活的泥潭。从此母亲为了女儿活,女儿为了母亲生。

电影前半段强行拆楼,后半段强行盖屋,这生活的两面让人死去活来,但《瀑布》终究还是拍给想活的人看的多一些。因为想要活下去的人,无论如何总是要活着的。最终钟孟宏还是想让观众体会病态社会中残存的一点点温暖。

假如剧情这样写,离婚失业精神崩溃的贾静雯出院后,新工作被领导潜规则,卖房产被贱卖1000万,女儿毕业旅行被洪水淹死,那贾静雯只能继续发神经病,最后自杀了。

所以钟孟宏强行在电影后半段给这对母女安排了“贵人们”,病友之间的相互安抚,好心的超市领导辅助她们生活,好心的中介经理避免卖房受骗,就连女儿都能劫后余生。大概是想给生活一点点希望吧。

我们就是那样孤立无援,既不能摆脱生活对我们的恶意,也不能推辞生活对我们的暖意。看着直播洪灾新闻的贾静雯奉献了一次影后级别的表演,女儿的生还就是她活着的最后希望。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再次生活30年,最终瓦房垒起,住在里面的人坐看生活的瀑布一直流,直到活到死。钟孟宏杀死了那个台湾人,又救活了那个台湾人,这是生活最后的温柔。

Ps.实际上豆瓣现排名第一的影评和我最初想法立意大体一样,都是听万青的人。大厦崩塌,万马奔腾,这就是生活。我这就是随手一写,人家写的真挺好,所以安利一下。

 4 ) 一场对建筑的精神分析

班卓琴音色清澈,奏起溪流般隽永流长的旋律,衬得罗品文和女儿小静因琐事而起的争吵更显嘈杂,覆在前景的车玻璃同时具备“窗”的透明性和“镜”的反射性,摄影机透过它,使得车外流动的建筑与车内静坐的人物形成物理性的“叠画”,而镜头和“窗/镜”交叠而成的框中框构图又成为电影的“重音符号”,进一步强调出建筑与人的同构属性。电影仅在第二分钟,就已建构起明确的表意体系。

齐泽克在《建筑视差》中尝试性地把建筑与拉康的三界进行缝合,在建筑中,实在界意味着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关乎生活或结构的实用主义成分;象征界对应建筑的符号性体现和意识形态表达;而想象界关乎人们在建筑中的想象和感知。《瀑布》不是纯粹的疫情电影,但片中人物的精神创伤、阶级跌落、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异化却都是滋生在疫情的笼罩之下。而影片架构的人与建筑的同构关系,也使得疫情对于建筑三界的入侵清晰可见。

影片前半段,冷质的蓝色作为疾病和异化的隐喻始终弥漫在罗品文与女儿的居住空间中,叙境内的缘由是大楼防水工程蒙上的巨大蓝色帆布,帆布之于建筑即是口罩之于身体,也意味着疫情对于人的侵蚀。这种侵蚀首先发生在建筑的想象界,罗品文的精神困境和疾病正是随着空间中蓝色成分的蔓延而加深。在罗品文精神分裂发作的夜晚,整个房间在她的幻觉中被蓝色侵占,象征着温馨与均衡的暖色灯源缺席,标示出她感知的失调,在由蓝色打造的沉冷压抑的空间中,女儿的举止怪诞而僵硬,家庭关系也在罗品文的想象中陷入困局。

此外,作为个体潜意识重要表征方式的梦,也折射出罗品文的知觉和想象。她梦中“没有防护”的大楼由密密麻麻的同质单元堆砌而成,过分简洁和功能化的结构使建筑如监狱一般冰冷,酷似曾饱经批判的现代主义风格。罗品文在梦中对于建筑的焦虑感知,深埋于现代化严密科层下社会关系的异化,失业和阶级跌落的风险又在疫情的推波助澜下被无限放大,以此成为罗品文严峻的精神危机。

罗品文梦中的大楼

美国芝加哥市的Cabrini-Green

罗品文对于社会关系的隐忧也在影片前半段演变为现实,缠绕在她耳边瀑布的幻听也照应着片名Falls的另一重释义—坠落。失业的罗品文面临着社会身份的缺失,正如疫情对于建筑象征界的侵蚀,在城市的鸟瞰镜头中,蒙着蓝色帆布的大楼与众建筑群格格不入,表现出疫情肆虐下个体的异化与疏离,而帆布对于建筑外观的蒙蔽又直接抹消了建筑的符号表意功能。

而在罗品文面临精神失调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困境后,意外引发的失火直接导致了建筑基础功能的失灵,也预示罗品文自理能力的退化,疾病恶化下的她不得不转入精神医院。疫情对于建筑的侵蚀最终抵达实在界,蓝色调笼罩下的房屋里布满积水,厨房被烧毁,卧室和餐厅也一片狼藉,建筑不再是满足人需求的适居地带。而在电影的多组构图中,人物似乎被困在大面积的墙和门框形成的矩形间隙中,在红色或蓝色等极端影调的映衬下,建筑非但不生产空间,反而成为压榨和蚕食居住空间的异化实体。

疫情始终是进行时态,但口罩总会摘去,像片中掀去蓝色帆布的大楼,也像在善意和温情中复健的罗品文。疫情和片尾的山洪一样,只是命运施给个体的无数挑战之一。某种程度上我是信任影片的善意的,我也希望凝望大楼时,看到的不是蓝色帆布,而是由“人”组成的化为潺潺细流的“瀑布”。

 5 ) 瀑布与时间

与《阳光普照》一样,钟导的最新长片依旧选择了一个具体的自然意象,瀑布。所谓瀑布,即流动的河水突然垂直跌落,而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这段关于瀑布的地质学解释似乎就是电影故事节奏的再现:数不清的矛盾在开头埋伏起来,中期爆发后如同一个个变瘪的气泡,中后期闹剧结束,看客便目睹如何收拾整理这凌乱的残局。

品文的生活似乎一直按照最精确的钟表行进着,她也如此要求着身边的人跟上她的频率。影片多次直接强调时间:开头七点三十分一到,品文便叫女儿小静起床上学;晚上六点三十分,品文叫女儿出来吃晚餐……而其他有钟表出现的情节总是那么揪心,例如阿姨宣布不再品文家做事,品文的资金危机第一次被披露的时候,墙上的钟表为6:01;品文思觉失调以为前夫回来过,墙上的钟表为8:29……在这里我可能会有过度解读的嫌疑,但我相信电影中多次出现的数字一定是有意义的,而这“差一分钟就圆满”的时间实际暗示了品文的生活正在逐渐脱轨,以往按部就班的精密仪器出现了故障,她的生活不再听后她的号令,一切都在分崩离析。

影片开头的特写

居家隔离的晚饭

打扫阿姨表示自己没拿到薪水

品文思觉失调,出现幻觉

就如在家里工作了十几年的阿姨充满疑惑的发问:好好的一个家,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原本平稳前进的河流遇到断层、凹陷等地区才会有瀑布出现。断层、凹陷本身就存在,但一滴水形成不了,一股小溪也形成不了,只有足够多的水一起涌入,才是造成瀑布出现的罪魁祸首。由此,品文的崩溃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她不是因为突然出现的断崖——疫情而崩塌。在那个与我们接近的时空里,她的崩溃缘由是离婚、工作、资金压力、女儿的青春期、减薪、邻居,甚至是楼外围着的蓝色防水布的总和,或许女儿疫情感染的风险只不过是导火索。生活蔓延开细枝末节的压力,她的精神也逐渐崩溃。过去如钟表般规律的生活使她能够勉强坚持,或者说靠工作来逃避,凭着习惯做正常人,但当工作停滞,遇到必须正面这些困境的时刻,品文措手不及,因此毫无疑问地溃败了。

时间没有半点罪恶感,依旧厚着脸皮,如同平常一样流淌过去。它不在乎自己冲毁了什么,反正时间带来的伤痛也会被时间抹平。就连瀑布也是暂时的,耳朵里的声音终究会消失,一切都能够重新来过。未来会怎样,也没人会知道。

 6 ) 《瀑布》:不可預知的命運與徵兆

《瀑布》劇照

鍾孟宏導演一向偏好探討失和的家庭人際關係,不論是《停車》、《一路順風》裡的偽父子女,或者《第四張畫》、《失魂》的陌生父子,甚至是《陽光普照》的家庭群像。但是,這幾個故事大多專注在「父親」角色,較少站在母親角度思考,直到《瀑布》出現。 《瀑布》講述離婚三年的白領上班族羅品文(賈靜雯 飾),平時是一個管教嚴厲的母親,與女兒小靜(王淨 飾)的關係不睦,但隨著疫情爆發,品文與小靜都被迫居家隔離,導致兩人的關係更加緊張。某天,品文突然精神崩潰,讓小靜不得不肩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並且處理家中岌岌可危的經濟負擔。 (以下有微雷,請謹慎閱讀。)

《瀑布》劇照

由於故事背景設定在Covid-19疫情時期,本片在上映之前就頗受熱議,但其實劇情主要仍圍繞在母親羅品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康復過程,以及前夫(李李仁 飾)再婚對她與小靜所帶來的衝擊和傷害。因此,前夫雖然出場時間不多,但他的存在正是這對母女最需要跨過的檻。 一開始,本片絕對是一部上乘的驚悚片。從母女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到母親發病後的各種詭異舉動,都讓觀眾跟著小靜一起擔心受怕,不知道疑神疑鬼的品文,接下來還會做出什麼危險舉止,尤其片中一段早晨戲的接連對峙,更讓人清楚感受到小靜對眼前陌生母親的恐懼。 但隨著品文開始接受治療,小靜終於慢慢接觸到母親平時所承擔的壓力,並且明白父親對母親造成的傷害有多深。因此,在母親缺席的這段期間,長年聘請的家務幫傭阿姨(楊麗音 飾)便成為小靜的支柱,也讓她更有時間站在母親的角度思考,陪伴母親慢慢熬過混亂的精神狀態。 在品文漸漸康復之際,電影調性也開始變得輕鬆幽默,而且大量鍾導電影班底演員的客串,也讓人更能輕鬆看待這對母女的成長。不過,一旦品文精神變得緊張,電影又會馬上恢復成驚悚調性,導致後半段劇情開始變得較為奇怪,好似要讓人時刻處在不安之中,必須擔心下一秒又畫風丕變,溫馨不再。

《瀑布》劇照

片中最明顯的色彩象徵,莫過於住家外的藍色施工帆布。 當劇情演示到結尾,揭開品文思覺失調症的幻聽聲音之後,觀眾才會明白那些遮住陽光、透進客廳的靛藍色光影,似乎都是母親過度在意女兒之後,冥冥之中看見的徵兆與第六感,而這也使得結局陷入一種真假難辨的困境。究竟品文看到的那個畫面,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還是她再度病發而不自知呢?這種極度巧合的宿命考驗,頗有奇士勞斯基《紅色情深》結局的救贖感。 此外,電影拋出非常多的圖像與意象,試圖讓觀眾盡情解讀,像是黑澤明《電車狂》海報、海灘照片、竇加《風景中的賽馬》畫作等,或是墜落高樓的噩夢、不存在的衛兵、真實存在的蛇等。不管是隱喻母女關係的相處,或者引申命運不可知的主題,觀眾都能透過這些影像符號,看見壓抑在資本主義與人際交往的都市人身心狀態。

《瀑布》劇照

可惜的是,本片既沒有《陽光普照》般的故事厚度,也沒有鍾導其他作品的荒誕態度,但電影又同時包含前者的溫情雞湯,以及後者的驚悚與黑色幽默,令人對這種混亂的調性有點難以下嚥,再加上兩小時以上的片長,實在有不少情節只有台灣人笑點,而無實際推進劇情的內容。 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鍾導對攝影的掌控依舊熟稔,雙女主角的表現非常優異之外,本片的造型設計與視覺特效也相當稱職。從母親的病容到暴漲的溪水,這些突出的技術呈現,都讓人更能沉浸在電影裡,功不可沒。 《瀑布》是少見描繪台灣疫情時代的電影,也是鍾孟宏導演第一次深度刻畫女性角色的作品,儘管有些地方不盡善美,但是母女之間的感情深度與親密關係,以及反映當代台灣的各種細節,依然讓本片值得一看。

 短评

开头非常巧妙的小反转,叛逆的变成乖顺的,而框架内的变成了不安定的,照护与被照护的变化让生活这个罐子被晃动了一下,渣子、凝固也隐匿在罐底的东西都浮现出来。瀑布出现时的声效完美,像粗重呼吸,像疯癫前兆。到后半段,从搬家后饭桌那场戏开始有点鸡汤,算是遗憾。前面的部分都可圈可点。口罩遮面,蓝布遮窗,阻隔、遮挡用得真妙,疫情之下,封闭之心被砸开,如冰封碎裂成瀑布,瀑布又缓成溪流。几个人的演技都值得赞叹。

4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幸好还有台北的电影

9分钟前
  • OliverPlanning
  • 力荐

观感很复杂,确实没有和疫情非绑在一起不可的关联,但却又像是不得不在疫情时才能get到的电影。很多东西都不断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模糊消去,但却也鲜有人真正去认识一个人,而在这种危险的亲密关系里,盼望“雨”将对方打醒的同时,却又不再盼望“雨”消散,于是“雨”积压泄落,结局亦未必是天晴。场置美术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本子里不够细腻的东西,每个场景的细节都做得又足又厉害。王净表现得挺好,虽然也有角色本身的加成吧。3.5归4,个人而言比《阳普》更加喜欢这部。

11分钟前
  • 匣中猫
  • 推荐

水流朝她们冲击而去,而她们都活了下来

16分钟前
  • 短汐
  • 推荐

拍拍所有下坠中的人们和自己,会过去的,都过去了。

20分钟前
  • 三驾马车驾驶员
  • 推荐

还好最后小静得救了,不然我真的想飞起给编剧一脚。

24分钟前
  • 道上拍人
  • 推荐

山中的激流,溢出的锅炉,平静而无望的注视下躲藏着哭泣的双眼。她在脑中臆想,在暴风雨中呼唤,她的她所拥有的名字。孤立的人伸出歉意的手,站在被破坏殆尽的城堡面前,她的眼泪是被阳光照耀的。她们的双耳不会被嘈杂的水声侵蚀,她们的瞳孔不会被刺眼的光线灼伤,她们之间的距离不会被一朵朵的玫瑰阻挡。当通向彼此的房门在渐渐打开之时,一切的言语会忘记它们中伤的身份走向拥抱。

25分钟前
  • 威威 AI ver.
  • 推荐

《红楼梦》里贾家家道中落,以秦可卿托梦凤姐作为转折,凤姐生病,倾力维持仍无法阻挡大家族走向灭亡。《瀑布》里的家道中落,用fall这个词和脑内瀑布的声音关联,母亲生病,做出的正确判断(中介、蛇、洪水),也被视为异常,洪水冲击一贯坚强的女儿,母女终究要离开中产生活,瀑布般无可挽回。钟孟宏用贾静雯和王净以往经典角色形象代入到新片中做出反差张力,本身也可以理解为疫情背景创作中对异常的描写。

28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先看的《美国女孩》,觉得很好呀,再看《瀑布》,才明白角逐金马奖为什么《瀑布》能更胜一筹。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精神科医生告诫小静的那句“不要再否定你妈妈了”,这几乎也是对贾静雯为什么会得病的官方注释。先是丈夫背叛,然后女儿叛逆,最后工作濒危,爱情、亲情、职场,人生最重要的几段关系几乎全部毁灭。好在导演给了我们希望和出口,只是讽刺的是,自从贾静雯病后,他们遇见的每一个人几乎全都是好人。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

32分钟前
  • 黄桔林
  • 力荐

还是《阳光普照》的路子,后面再拍一部,可以搞个家庭三部曲了,虽然这次的配乐换人了,但还是一股林生祥的味道。导演的朋友圈几乎都用上了吧,熟人们都来了,疫情期间拍的电影,疫情只是导演灵感的开始,其实是借疫情和隔离去讲人的状态,家人之间的关系,这对母女的关系其实早就隔离了很多年,只是借着疫情和心理疾病的壳子对面对问题。瀑布是老妈内心积压的情绪,最后释放成了洪水,把女儿直接卷走。用文艺的对白解释瀑布,像《阳光普照》的结尾那样,配上优美的配乐,太爱钟孟宏的这种感觉了。

3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贾静雯演技好好哦,这么熟悉的演员在新角色里还能让我感到很陌生,真的很神奇,以及怎么回事,竟然还能跟火神的眼泪和阳光普照梦幻联动,好几个地方真是,会心一笑,谁懂……

35分钟前
  • 尧夫支💞
  • 推荐

这几年,每逢春节都会看一部台湾电影,从2020年《阳光普照》、2021年《孤味》到今年的《瀑布》,依然静水流深,温暖治愈,台湾家庭片的艺术水准已丝毫不输于日本。疫情如同突然汹涌而至的瀑布激流,重创着每个人的身体和精神,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家庭关系,母亲会慢慢走出精神失常的阴影,孩子也会渐渐理解大人成长起来,瀑布急流终会变成涓涓细流,奔向自由广阔有爱的心世界。片尾,母亲在电视新闻上焦急搜寻女儿获救的身影,那泪光盈盈的注视,是对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的深情致敬。贾静雯、王净的演技真好,摄影真好,音乐真好,温柔敦厚的台湾国语真好。过低的豆瓣评分配不上她的好。

40分钟前
  • 落地麦子
  • 力荐

牛奶有叶帘帮助隔绝温度,高楼有蓝布帮助隔绝坠落,嘴巴有口罩帮助隔绝病毒,可是什么能帮我们隔绝孤独?房间里摆着前夫的旧物希望爱情能回家,脑海里滞留温柔的男声希望寂寞能赶走。我们变成窦加画里不知去哪的骑师,变成鹰架拆掉不知钻哪的长蛇,变成无预警泄洪的水坝,溪流变成瀑布,沉溺无法获救。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台湾能有钟孟宏这样的导演是一大幸事,华语电影能有钟孟宏导演亦是如此。影片结尾妈妈喊出小静的时候,泪水也从我眼中无预警泄洪出来。

47分钟前
  • 沉醉春夜的风
  • 力荐

可以不要问我“你还好吗?” 我们一起好好地走下去/最后的落水看得我要心梗了!!!!!!!!!!!!!!!!!!!!!!!!!!!2022看的第二部好片

49分钟前
  • Griffo
  • 力荐

4.5喜欢瀑布胜过阳光普照,瀑布拍得很笨拙,阳光太精巧了,以至于看不出他要干什么,阳光的说教性更强,有一种宣扬。瀑布很长,大量的日常戏,和一些日常对话,拍得笨拙还有尴尬之处,甚至看出点李红旗…然后再配上《阳光普照》的方法 我就能get他努力的方向了…声音很好。—“台北精神失常记”

51分钟前
  • 断了气儿
  • 推荐

其实这个故事不需要疫情,后半段说的那些才是它要打动你的东西。这里的瀑布就是阳光普照里的阳光,你不知道哪个瞬间突然就明白了。

52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如果没有结尾部分贾静雯说她听到瀑布的声音这段强行意象植入的戏,我觉得这是去年最佳华语片。深深地感觉到主创者以极大的温柔与诚挚去构建一个妄想症精神病人往下坠落的过程中懵懂抵抗的过程——无法不被贾静雯的面容所打动,几乎落泪,呆滞、恍惚、低沉、落寞、惊恐的状态中蕴蓄着回归常态的冲动,同时又带有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缕明媚。华语片里再没有见过比这更真实丰富动人的精神病人角色。贾静雯那位病友演不好,没有病人样。3.5

53分钟前
  • LOOK
  • 推荐

瀑布应该是疫情题材环境下最好的影片了

56分钟前
  • 畔德
  • 力荐

几乎是华语到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疫情电影,又与中产家庭的疏离关系联系起来,既是特殊性又是普遍性,很能让人产生共鸣。日常的恐怖化,加上大量缓慢推拉镜头和特殊的构图,应该偷师不少黑泽清。不过仍然是很差的杨德昌模仿者,虽有文学性,但对话时而过于矫情做作;剧作算圆但太简单,不再有杨那样复杂和精密叙事的野心,也就少了对台湾当代社会鞭辟入里的理解。至于最后洪水的来临,与其说是一个有某种必然性的突发新闻,不如说是一个编排潦草、为瀑布而瀑布的可笑事件。

5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