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美国密歇根州,美丽姑娘艾瑟儿爱上飞行员泰迪,泰迪的朋友恰克和杰克同时爱上她。泰迪将远赴爱尔兰,他们秘密结婚,相约爱彼此至地老天荒。和猜想的一样,泰迪战死,留下年轻寡妇,痴情地守身如玉。艾瑟儿并不知道泰迪遇难之前,已将她的“后事”安排给好友恰克。艾瑟儿用十年时间接受这个爱她的男人,并和他生下女儿;恰克在十年里心无旁骛、耐心等待,终于守得云开。——他们都是为了坚守承诺,艾瑟儿答应过泰迪永志不忘、不离不弃,恰克答应过泰迪要爱护艾瑟儿一生。50年后,艾瑟儿和泰迪定情的戒指在爱尔兰被发现,当年泰迪遇难的目击者告诉她,泰迪最后的话,是告诉艾瑟儿,她是自由的,应该去爱她日后爱上的人。
电影的主要情节,就是这样的。故事令人伤感。当年的如花美眷如今垂垂老矣,才发现自己恪守的承诺恰好误了自己一生。当然这不是讲故事人的初衷。老年艾瑟儿已经鸡皮鹤发,靠酗酒和回忆打发余生,她在最后说:“我们总会被承诺影响着。你不可能逃脱你的誓言的束缚。”
果真如此吗?
高尔斯华绥在1916年的短篇小说《苹果树》中给出的解释略有不同。
那是一条非常美的路。这个曾经的浪漫青年,一晃到了银婚纪念日。旅行经过这里,妻子支起画架写生。他坐在苹果树下读书,身后是老墙,眼前有古老的苹果树,这是一片专门安葬自杀者的公墓……他的思绪回到26年前。一切都记起来了,那永不能兑现的承诺。
26年前姑娘17岁,生长在乡下,朴实动人。他也是从这里经过,轻易爱上这女孩。他们在苹果树下拥抱亲吻,夜晚来临,相约燕好,他告诉这傻姑娘,他将带她回伦敦并娶她为妻。
纵情的日子很短,他遇到几个旅行的同学,他加入这个队伍,一路游玩。仅仅两天,他爱上了同学的妹妹,这个人后来成了与他共赴银婚的妻子。他也曾经过他与乡下姑娘山盟海誓的地方,也曾看到那女孩孤单的身影和盼望的眼神,但他还是走过去了,再也没回来。
26年之后,在金子般的阳光下,他默默地听一位老人告诉他那姑娘最后的下场。就在不远处老苹果树边上的水塘,姑娘自沉其中,人们说她的心是碎了,不然,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怎么会舍得如此自裁?
他走开了,这个故事不能继续听下去。没有其他人知道那承诺,除了他们俩。
韩国电影,《棕榈树丛》,和《苹果树》一样,讲到承诺与等待。
海边的乔加岛,住着奶奶、妈妈和华燕。并非热带海滩,却长着成片的棕榈树林。富家子、著名律师仁瑞到岛上工作,邂逅女工华燕。仁瑞爱上华燕,背着喝醉酒的姑娘回家,女孩睡着了,奶奶给英俊的小伙子讲了棕榈树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包含了两代女人的辛酸和悲苦以及被耽误的一生。
母亲的少女时代,迎来了只比自己大两岁的继母,她们成了彼此唯一的知心朋友。父亲把女儿悄悄卖掉,等继母找到女儿,她已是驼背男人的妻子。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天,女儿因为生不出孩子,被婆婆赶回娘家。接着,父亲暴死,娘儿俩终于有了解放的感觉。日子很苦,但她们相互安慰和鼓励着对方,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找到一个可靠的好男人。
她们等来了一条搁浅的船,潇洒的船长令她们心旌摇荡,母亲鼓励女儿换上最体面的衣服,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自己。寂寞的岛上没有其他女人,船长是真的爱上了这个闭塞乡下的苦命女人了吗?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看到的是他占有了这个女人,不仅是身体,还有她对未来的希望。他说他渴望结束漂泊的生活,等这次航行结束,他将把这里当成永久的家。他要走了,他们在岸边惜别,他留下幼小的棕榈树苗,他说,耶稣的信徒在欢迎主的归来时,每个人都手持棕榈树叶,他希望这个穷苦的、对幸福充满热望的女人能种下这棵棕榈树,之后擎着棕榈树叶迎接他回家。对一个陷入生命中最绝望低谷的穷困女人来说,难道这样一个信誓旦旦的男人不是她的梦想、她的馒头、她的主吗?她到死都会等的。然而,直到她生下女儿华燕,海滩上的棕榈树已蔚然成林,那许下诺言的男人还是没回来,她唯一等来的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两代女人双眼被希望点燃时的形象。
“承诺”在我的心里曾经是多么美好甚至可以用神圣来作为定语来修饰的啊!看过《戒,情人》、《棕榈树丛》,重温了《苹果树》之后,我有了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当一个女人活到再也不会相信任何男人关于共同的幸福和未来的许诺并且能勇敢地活下去的时候,这个女人究竟是重生了还是已经死了?
有一首英文歌有幽冥絮语般的旋律,那疑问总是千回百转地反复着:“Do you remember?”对于承诺,其实也如此,记得的人,未必是大多数吧?
从小到大,对承诺一直看得很重,所以不会轻易承诺,清楚地知道,一旦承诺必须付诸行动,但这不等于不承诺,有把握做到的才会去承诺,所以一个很会许诺的的人是不可能去交往的。现在社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相信爱情,还会有多少人因为爱情承诺并信守自己的诺言,承诺有时看似一种累赘,但信守的过程应该是充实的,好比一个有了信仰的人。
除了neve campell那个女儿的角色还算正常人以外,其他人都是变态.
尤其女主角,不知道哪来的魅力,难道是所谓"清纯"?
到结尾老头居然哭起来,简直成喜剧了.
weird and twist....导演真是老糊涂了.
大战前夕,三个好朋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其中一个男孩与女孩相爱并结婚,四个人有着开心的时光和真诚的友谊。三个男人出发去战场前夕,女孩的丈夫问另外两个好朋友谁爱女孩,让其中勇敢承认的男孩承诺:如果自己死了,就代他继续照顾自己的妻子。女孩的丈夫真的死了,明显的,女孩喜欢的是没有承认爱上自己的男主,为了朋友的承诺,男主放弃了女主也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女主也在五年后嫁给了作出承诺的男人,并生下一个女儿,至到女儿成年、丈夫年老死去,女主也没有爱上自己的丈夫。男主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生活在女主周围,陪伴着她、回避着爱情,其实感觉很唯美,呵呵。
最终,在另一个国家,在女主第一任丈夫飞机坠落的地方,一个男孩找到了女主的结婚戒指,并联系上了女主,最终解除了女主和男主对原来婚姻的责任感和负罪感,两个相爱的老人最终幸福地在一起了。
友谊、爱情、亲情,责任、承诺,简单的故事里包含着长长的一生……漫长的等待换来最后的救赎,又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八点档琼瑶剧?
一部非常感人的片子,爱一个人最主要的是信守承诺。
冲着米沙去的。。
才发现, 里面是不是有音乐之声的男主啊???
我还故意不看简介 就是为了有点悬念 结果看了10分钟我就猜到剧情 还有那个演marie的 您的演技差到死
"have you ever been in love?""no,lives is hard enough"
不足以感动我~~
一段爱真的可以持续这么多年么
搞得像悬疑片似的
哭了。
在伦敦电影节上带着无期待看的一部电影。确实毫无防备地被感动了。情节可能算是老套,有关信念、责任、承诺、友谊、爱情、人生。其实人生并不长,能守住一个承诺就好,直到天昏地暗,直到年老色衰。也许这是我的爱情观吧。愿人与人之间都如此真实。委实是个好片。
个别情节设计得不错,但整体感不够强,简单的故事显得零碎了
好喜欢米莎·巴顿哦 典型独特的水瓶女长相
比想象好点儿。
蛮感人的~主角养眼!
那女的--橘子郡男孩
還有37分28秒的時候我開始掉眼淚了。這種大眾劇情,惡俗的悲劇適合我。多少次類似的都不會膩,我總是有low點。還有MischaBarton 比我想象中演的好。
剧情夸张了。
50年 什么错都过去了 该逝去的也不会再回来
现在的人大概不太能理解承诺是种责任了,所以大多数时候承诺都是没什么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