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后面几十集,感觉比前面要好很多,一个是专业比赛训练的细节,一个是人物性格塑造的丰满。前面写了一篇影评,那时候看了十几集,对以上两点挺不满,后面是因为编剧不同了吗?所以对前面的缺陷进行了补救?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许茜为了圆梦冠军,改变了国籍,如愿以偿了之后,展开“祖国好”旗帜致意。从编剧导演的态度里看到了更大的包容性(最重要的是广电总局过审了!!),说实话,一直以来我是很烦那种为了赚钱为了拿冠军不惜抛弃自己国籍的运动员,可看了许茜夺冠的这集之后,我真的改变了想法,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值得尊重的,不管是出于自私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出国的运动员是享受了国家的培养,可他们也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努力,为什么不允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自己拼一把,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国家越强大,各方面会更包容
后面几十集里感受到了热血和诚意,真棒,希望以后能出更完美的体育题材的好作品。
胡编乱造30多集我都忍了陪老人看下来,最后一集实在是受不了,编导你宣扬你个人主义价值观拿其他项目行不行?干嘛拿国球下手?
这部剧编导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完全突出个人荣誉个人梦想,为了个人荣誉个人梦想可以放弃中国国籍,然后还能赢得全场观众的掌声,当中国观众傻还是贱?最后奏的是哪国国歌,升的是哪国国旗?现场观众会不知道?
许茜和她儿子就是为了侮辱中国乒乓球人"为国争光"精神信仰的存在,这种人在国家队也不是为了为国争光,受点委屈就抛弃国籍为别国打球,还美其名曰"个人梦想"。 38集后面还有一堆不明真相的乒乓球元老出镜,他们知道知道这剧最后夹带了抹黑中国国家队"为国争光精神"的私货吗?他们知道编导在亵渎他们曾经神圣的精神信仰吗?
时代无论怎么发展进步,体育比赛如果最后要升国旗奏国歌就是政治,就是国家族群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否则欧美就不会一堆人吃兴奋剂也要参加奥运会的人了,编导被西方价值观忽悠瘸了,还想忽悠中国观众,对不起,中国观众比你们有智商,以后这个导演编剧的剧一定绕着走。
国球这么好的题材被别有用心的编导当成宣扬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工具糟蹋了,稍微了解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就不敢这么编排,这是对中国乒乓球队的侮辱也是对中国乒乓球谜的侮辱!
《夺金》真实表达了在特定年代里的特定群体为理想和信念奋力拼搏的追梦历程。它想弘扬的是建基于历史背景之上的一种精神,也因此,其中的人性表达、感情纠葛及家庭伦理等诸多方面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无论观众是否认同,这一切都是历史的真实。 演员郑凯以其80后的年龄和经历,用心感悟并身体践行,几近完美地演绎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刘争光:纯朴、善良、干净、纯粹;家境贫寒却志向高远,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生命一息追寻不止。与此同时,也演活了刘争光年少无知时的胆大妄为,出道早期面对苦日子时的聪明狡黠以及来自生长环境的局限……。 刘争光以勇敢诚实、忠诚善良的生命轨迹义无反顾地抵达生命的高度,而演活刘争光同样需要演员自身气质与演技融为一体,不露痕迹。唯因如此方使其创作能够抵达一个“表演时代”的高度
男主作为草根出身的乒乓运动员,轨迹是有例子的。
例子就是许绍发,男主60年代进入省队的,许绍发是70年代成为世界冠军的,许绍发那时是在吉林,从小打野球,没受过专业训练,那时吉林省队刚组建,水平也很低,全国排名23,被人嘲笑,再退就退出国境线了。那时吉林省队选拔苗子,就从省里组织的比赛中看中了业余出身的许绍发,把他招进了队,那时许绍发15岁。
进入省队后,教练经常带着许绍发他们去文化宫同业余队的成人选手打比赛,许绍发技术并不出色,总是输多赢少。后来他们就刻苦训练,最后拿到了全国第六的团体成绩。
然后后来选拔进入国家队,许绍发已经20岁了。
然后就到了文革,大家都不训练了,许绍发还是坚持训练,后来等到了机会。
在73年是国乒世锦赛男团亚军成员,在75年是世锦赛男团冠军成员,拿到世界男团冠军时,许绍发已经30岁了。
后来许绍发成为了国乒主教练,他意识到了国乒后继无人,就组建了国乒青年队,刘国梁孔令辉都出自这一批青年队。
但是当时国乒已经垂垂老矣,年轻人还没培养出来,就在世锦赛男团决赛中被瑞典5比0干掉,极为羞耻。许绍发也引咎辞职。
随后国乒长达七年没有拿到男乒世界冠军,瑞典创建了瑞典王朝,一直到2000年,瑞典还在男团决赛中战胜国乒,拿到男团世界冠军。
许绍发自从引咎辞职以后,就淡出教练圈,开办企业,生产乒乓器材去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职业体育,职业体育也是从野蛮粗放走过来的,夺金男主的轨迹在历史上是有迹可循的,不是笑话,不是凭空捏造。
甚至海南省到了2002年才有了乒乓球省队。
看完之后大受震撼,冲在这么多国手捧场的情况下,还是愿意给及格分,而且有的东西也的确能让人思考的,以下是几点感想: 1.有的人只可共患难,有的人只可共享福,有的人既可以共患难,也可以共享福,而有的人两者都不行。在这其中大环境决定了很多东西。 2.对你好的本应该珍惜,这与爱情本来并不冲突,只不过受的恩情多了,最后只能通过相濡以沫报恩了,而婚姻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3.为了对方也为了自己最后尽孝,以此收回结婚报告的申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此将这段感情完全忘记却并不符合三观,如果说女方还有之后的痛苦、彷徨,男方的人设可谓前后不一,无法理解。 4.王小虎在向省体委举报之后,这种人还留在省队等到文革爆发无论怎样都不合理。 5.结局强行煽情的确尴尬,如果是为了海外兵团正名,没必要与民族情感联系起来,不伦不类。
6.此外的乒乓球线可谓一言难尽,没啥多说的,除了看个热闹,算是爽文最后强行拧断的别扭。
7.文革时的故事说的还是比较清楚,也造就了一些遗憾,但是花费笔墨太多,主题无法凸现,大部分观众以为拍的是乡村爱情。
8.兜兜转转仍然回到原地并不是生活的悲剧,生活的悲剧在于回到原地之后还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亦或是追求想要什么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偏偏你还抱有良心。
综上,从以上能给人思考来看,本剧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
剧本的槽点有点多:时代不明,60年代哪来的全横打?一会连胶皮都没贴上一会又两面弧圈了,看的有点串戏。一会火红年代一会又对抗瑞典了。另外是地区问题,60年代主要是上海北京的运动员,当时的情况下大家都是进步向上,东北也是工业重镇,哪有那么多怀念乡村的东西?还有李富荣庄则栋徐寅生张燮林这么多好名字你非取二噶这种名字??你见过马琳王皓马龙这么土味吗?理论上可以致敬一下出冠军之乡的,搞得和地狱嗨一样。。
人物塑造也一塌糊涂,完全没有还原当时的环境。硬插一些乡村爱情剧情。。3星全给女主,真-省队,人漂亮球也漂亮,有活力没心机,眼如彗星,演技比其他的“专业”演员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其他人就没有体育人士的气场。
总的来说导演想要还原那个年代的氛围和乒乓球的发展历程,演员也都接受了基本功训练。但是实际呈现的时候,这种偶像剧打光真的让人感受不到时代感和命运感,演员接受的训练也不足以让他们打出回合,实际呈现比赛还是靠一球一剪。就不能请一位二级运动员来和女主打几个真正的精彩回合吗?或者干脆男主男配统统换成运动员演,反正我没看出他们演技有多突出。
以前实习的时候接触过这个项目,从那时就开始期待,现在终于播了。
感情戏实在受不了 中国家庭式的互害 父亲临死都没放弃其所谓恩情 来父权压迫
乒乓球场面拍的不错,剧情就那样吧,4颗星主要是给乒乓球的,看了6集,至少是在打球,不是套着打球的壳谈恋爱
短评里面那些差评太不负责了。第一次在国产剧里看到对wg的描写,好评。运动员的结局也很真实,最后许茜回国比赛那段超感人。
还可以啦
挺好年代感十足的戏 巫刚孙淳程煜这次老戏骨演的真好 国球的历史 国庆期间陪着老妈看完的
没想到最后的结局都不算好,尤其是杜建华,让我感觉挺遗憾的。
委屈琳酱和杀神配合演出了😅
断断续续看了,之前看荣耀乒乓的时候就已经看到有人在评论区推这部剧。前面有些剧情看起来比荣耀乒乓还扯😂但整体看下来还不错,虽然人设剧情硬伤是有的,有些地方转场也很生硬,这应该是剪辑的锅。总体来说3分还是有的
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陪我妈在看,马翠翠很可爱!
好题材烂剧本拍的什么烂东西
能把运动员的故事拍得这么drama也需要水平的。
我爸说没好片只能看这个了,为了我倍受折磨的心灵打上一星,好烂的电视剧
总的来说还行能看下去,据情侣想展现的过多过于宏大,以至于很多情节过于牵强发散可陈,特别值得提出的,韩乔生孙正平跑到电视里解说仍然漏洞百出,平添了不少笑点!刘增光出道记一路过关斩将,母子都在国际赛场上比赛,这也太扯了!
总体还蛮鸡血的。我看翠翠挺好 可惜二嘎马上就要去省队喜欢别人了。我先观望一波。
教练给刘二嘎名字没改好啊,叫什么刘争光,应该叫刘世美,陈世美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他配不上翠翠和许茜两个好女孩,男频爽剧罢了,可惜了国球题材。可以说是人物刻板印象大合集了,爹味的爹,短视的妈,八卦的同事大婶,跪舔的媳妇……叹为观止哈哈哈
热度和质量都逼近0的多余电视剧…
许教练喜欢二嘎吧… 刚刚就看了两集…
男主演得什么玩意儿,太傻了吧,而且就是渣男,翠翠太惨了。如果编剧有想法,就应该让翠翠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不是男主,而是乒乓球,然后走出乡村,不断拼搏,得了乒乓球世界冠军或者当了知名解说,我肯定给五星
代入感为零,饥荒年代,一个个油头粉面,演员演技为负,都是些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