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帧

正片

主演:未知

类型:电影地区:伊朗语言:无对白年份:2017

 剧照

24帧 剧照 NO.124帧 剧照 NO.224帧 剧照 NO.324帧 剧照 NO.424帧 剧照 NO.524帧 剧照 NO.624帧 剧照 NO.1324帧 剧照 NO.1424帧 剧照 NO.1524帧 剧照 NO.1624帧 剧照 NO.1724帧 剧照 NO.1824帧 剧照 NO.1924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4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二十四段每秒二十四格的电影真理,也是馈赠给世人的遗愿纪念。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在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之间,百转千回、细细探寻,也搭建起两种艺术表现形式间的关联。下起雪来白茫茫一片的林地,炊烟袅袅升起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性事电影大厨焚城 粤语版一剪成衣第三季对我来说非常珍贵的你血族 第一季邮差1994恋如雨止~口袋中的愿望~军情五处第九季蓝调天后副总统 第二季情缘廊桥四月碎片世界欠我一个你茜茜公主3德语叶尔羌河白线流夏洛克的灵魂非常突然北欧别扭日记摩斯探长前传第五季长风破浪终有时还没三十岁忧郁女孩警中英雄

 长篇影评

 1 ) “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种电影”

阿巴斯的遗作《24帧》是我这学期最难以释怀的一部电影,114分钟的影片是由二十四个单独的镜头组成,整个影片是无对白,无戏剧冲突,片段之间也没有任何的编排逻辑,它不像是我往常看到的电影作品,更像是挂在美术馆里面的装置艺术品。

看完的感受,非常震撼,画面美的快失真了。24帧其实也不需要去看懂什么,靠直觉,靠眼睛去欣赏它就好了。

你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那就是一阵风,一场雨,仅此而已。

24帧提供了一个很安静的氛围,虽然我的眼睛在盯着屏幕,但脑袋是一直在放空,随心所欲地想着感情、家人、其他电影的事情,

后面找了很多《24帧》相关的资料来看,了解之后大吃一惊,这居然是一部“假的电影”。

原来24帧的每一个镜头都是通过动态的CG技术结合静态的影像照片拼接而成的。也就是他将每一张静态的照片拓展成长达4分多钟的“镜头”,再通过CG技术让画面运动起来

影片中的风云雪雨,马牛鹿林鸟看上去那么真实,却无一例外都是虚构的。

之所以能给我带来那么大的冲击力,也是因为我没看懂电影开头的英文介绍,开头其实有介绍这部影片是CG虚构的,以及阿巴斯要分享的想法。

这意味着我是被它从头“骗”到尾,当我还在回味某些画面的调度极具“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突然猛地知道这些其实都是虚构的记录,以及电脑技术建构的自然,自己当时是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我也不太清楚是否努力把电影拍的不像“电影”就是好的电影,像赫斯特的《一千年》,杜尚的《泉》,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这个艺术种类需要这些先驱不竭地探索的,它需要新作品,新标杆。

24帧它让我往电影的那个方面去思考了,电影艺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是“造假”的艺术,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安排,都是导演深思熟虑的结果,电影当中的内容都是建立在不断的调整,不停的摆拍之上。

阿巴斯与特效师沟通每一个细节,让你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造梦人。来来回回的鸦群,昏暗诡秘的森林,风雨来袭的戈壁,他所想的即能成“真”。

很多电影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了消灭那个看得见的边框而推进,希望能更有力地把你拉到荧幕里面去,完全沉浸在它的故事里面。

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也都是在模仿真实,要让观众相信你所呈现的东西是有迹可循的,真实存在的。

随着思路,感悟再深些,电影无论看起来多逼真,它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它本质上不过是一张一张的图片而已,电影从来都是在观众的脑海里完成的,只有在被看时,电影才是完整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在被看时,电影才是存在的。否则它就只是每秒24张的图片而已。

阿巴斯说“我更希望我的电影离我的摄影更近,而离故事更远”,是啊很多导演们试图去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于文字与叙事中,再努力的用影像与其做联姻。很多人只是踩在了文学巨人的肩膀上。

电影很长时间都活在台词与剧情的笼子里,你甚至可以说它是小说,漫画,寓言影像化的产物,导演们编织好精妙的剧情与台词,经演员的嘴巴与动作表达出来,调动人的视觉让你会为其中的爱情心碎,为逝去感伤,然后走出影院如大梦一场。

他们要做的就是赚观众的眼泪,赚观众的心潮澎湃,更重要的是赚你手里的钞票。

最精妙的镜头都是直接的,大道至简。24帧的纯影像记录,没有故事没有理论,只有固定的画面和声音的力量,抽离所有,以最真诚的方式面对了电影。

戈达尔说过电影止于阿巴斯,我常常在想会不会是始于阿巴斯呢?

 2 ) 奶牛

题目就想取个有意思的。

电影结构我很喜欢,画面hen喜欢,每一幅动态画面都让人心旷神怡。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匹马在下雪的森林谈恋爱,而摄影

机在车里偷窥,黑色的书和白色的雪地构成整体画面结构,非常有东方意境,车窗的摇上摇下增加了故事性,而自己的解读空间变得很大。

还有一个是大面积的雪地上画面正上方有两排树,中间留出一条供鹿v穿行的小道,一群鹿跑过林间小道的时候,那是一种静谧与动态完美结合的美,无声胜有声~剧情在一匹小鹿等在那,彷佛静止,这时候才看到右边又出来一匹下鹿,也许它两是朋友也许是恋人,情感瞬间有了一点温度。我好爱奶牛🐄(也许是喝奶嘴短)也爱大海,两者在一起,我只能说天作之合。画面中一头奶牛躺在沙滩上,海浪动情的拍打,一个睡觉,一个嬉戏,屏幕右边偶尔有两三头奶牛路过,终于躺下的奶牛起身,离开屏幕🖥。海浪继续拍打…故事情节可以说几乎没有,但有一种莫名和谐之感,我爱他的电影,就算没有剧情,也可以让我没有乏味感,安静的观赏下去。

 3 ) 我是怎么看完的

我在想我是怎么看完的

摄影很喜欢格子构图,如窗,树木划分空间,丰富遮挡,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会觉得乏味,动物即引导视线不断游走,改变景深,形成新的构图,并且触发事件,使时间有转折点和临界点,如打斗、猎杀、枪击和其结局。视线的引导物可能是画面中本就存在的,起初不起眼,当光线改变(最后一个片段),或者声音浮现(牛的喘气声),由静转动,开始吸引人的注意,观众会觉得有发现事物的新鲜感,并继续看下去。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些片段是由一个个“不可能的长镜头”组成,像一个展示舞台,观众会期望这空寂的场景会发生什么,而主角多是敏感的鸟类,鹿或者自由自在的牛,或者实景中完全不动的人,这么戏剧的表演看起来不可能。影片第一个片段《雪中猎人》就表明了这些画面不是完全真实的,场景也恍如绝境,但看起来如此逼真精巧,让人疑幻疑真,难以置信,尤其是音乐和自然动物的配合。

 4 ) 人间寻常的24行诗,海鸟是不读的

写在前面的废话:

假期的末端,有时间看如此周折费力的影像诗。

慢镜的好处是,可以边看边在本子上写下24行在雪地里做爱的诗。想象这些字句被一头驯鹿叼到了浪里。海鸟是不读的,它总有更高远的理想,比如透过一扇颤抖的溶洞窥探奶牛的不动。

人间静寂如雪,雪在镜头中,镜头在人间里。

导演做了一件伟大而猖狂的事。独自看完,产生强烈振动。独自写下影评,不参考任何他人的想法,也是狂妄却深远的缘定。

------------

1、个体的动,成全整体的静。然而人们会在宁和的村庄里寻找炊烟和山鸡的意志。圆锅旁的妇人没有动,妇人也许没有意志。

2、马在雪地交配,人在车里摇下窗。树干与玻璃,爬着相同的菌类。

3、牛戏也是一样,在层叠的海浪里睡觉,又在危险来临前的一秒,潇洒走掉。

4、普通者趋着群体朝向,眼睛是向下的。有思考的麋鹿带着疑问转向,探寻来时的路径,却被另一个自己俘虏。除了灵魂,没有鹿能让你堕回普通的鹿。

5、只会吃草的人,会被一声枪响吓得绝了气。

6、美学的受众是飞鸟形状的枝叶,会停留、舞蹈、沦醉、自己跟自己交配、然后high起来,也会无情振翅,飞往下一窗畔。如同阵风和树干从不挽留,美学的音符也未曾静止。它并不恭迎你的来。

7、孤单者对爱是仇视的,虽然他的眼睛从没有离开过。

8、轮换无数世的旁观者,千层浪也不能合成一股浪,独行的船只从那头驶了回来,用了跟来时相同的速度,没有耐心的只能是观众。一刻便飞得尽尽绝绝的。

9、世界的橱窗效应:你窥视的对象,一定也在窥视你。你们隔着湿漉漉的沙丘和滂沱的雨,他的世界因你这边的雷鸣而深深惊动。

10、信仰把一头牧羊犬塞进了绵羊堆。是大树真有庇佑,还是狼嚎太猖狂?

11、现实的群体引力与近在咫尺的危险,会战胜美与信仰,这是全体畜类的共鸣。

12、虚幻像猎鸟,得先称霸了阴影。然后扑动翅膀,逃向真实。

13、信仰的发起者,是那只独面大海的飞鸟。它像佛陀一样,引来愈多的匍匐信众。哪怕巨浪仍是滔天的。

14、一生万物,万物生争斗,争斗招引殖民。

15、主角才是道具,是一种假的环境,用来让真的背景发出亮光。

16、眼见为虚,耳听为实。如果耳朵的信息源是你的同类。

17、人无法抵抗下坠的力道。就像飞鸟食雪,会引来愈多忘记自己会飞的鸟,同食堕落。

18、一人造洞,但洞本身是群体的。个体入洞很危险,偏偏人对危险乐此不疲。

19、叛逆和呼唤叛逆者回归,是同一种执念。对峙在路的两岸,眼前走过相同数量的牛。叛逆会永胜,因为它不动。

20、宏观正确很重要。架构是美的,个体无论位移还是出镜,都会优美。

21、别忽视声音,只要足够突兀,声音能引起猜疑和叙事。画面沦落为想象的工具。那些诗歌状的云朵与白鸟,始终要飞走,而诗的嗓音从未静下。

22、反复抨击一种意志,赶走意志的所有者,打倒它的旗帜。却在得胜的快慰里遗忘自己身处于更广大的意志之中,并且只是条马不停蹄的狗。

23、枯柴与云绮,袤天与野地,无法作为桥廊让人与人相渡。个体的孤独,绵延缠续,直到过路的时间,先了断了他,再了断了你。

24、故事总是一到爱情,就开始催眠,缓慢、游移,使人五体投睡。音乐却守住正常倍速,被吞进梦里,做了一味药引。

·

 5 ) 你人生的24个空镜

人死如灯灭。灯灭前的一秒,如果真有传说中的走马灯,那么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希望它有24帧。

人生的一天是24小时,电影的一秒是24帧。虽然只有一秒,但实际上是24张静止的画面。

当然,这在电影大师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心中,每一帧画面都不是静止的,每一帧画面都有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一个电影导演是不会满足于摄影的。因为他的电影,就是每秒24张摄影照片(所以构图,用光,意境都极为精彩)。

用“一瞬”来代表“永恒”这种事,只是摄影师耍的嘴皮子罢了。真正的永恒是有声有色的,流动的,可感的。

《24帧》是阿巴斯的遗作,我把这看作是他人生的走马灯。

这是一部完全用影像叙事的电影。看完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可叙,就只是“存在”。或者说,“美”即是“存在”。

名画里流动的炊烟,黄狗,昏鸦。

大雪中的牧羊犬,羊群和树。

海岸,风雨,黑鸦停驻的栅栏。

车窗,雪中嬉戏的黑马。

风中飘摇的树,流动的云。

埃菲尔铁塔前看风景的路人与演奏家。

海浪,黑鸦,风中摇曳的树,这些意象在《24帧》中反复出现,令人感到似曾相识。

这便是寻常。生活中奇迹很少见,能遇见的大部分都是平凡。

也有一些荒诞的组合(奶牛如何会在海滩边行进)。但它们未必就不会发生。

若没有电影这种伟大的艺术,我们究竟还会对多少日常熟视无睹呢?

《24帧》是窗外的景,世界的景。也是内心的景,灵魂的景。

这是我们所见的生活,这是我们所闻的生活。

你的人生又有怎样的24帧呢?

 6 ) 阿巴斯作品里的最爱

1. 阿巴斯作品里的最爱;于本人就是精神鸦片,越嗑越嗨,真的一秒钟都没睡着[破涕为笑] 2. 一个镜头里的静止和运动。调动包括光线构图声效音乐等等各种元素,在3-4分钟的时间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内容,让观众去想象并获得某种感受。神奇的是为啥那些动物的运动也像职业演员那样精准和充满灵性,作者是怎么做到的[捂脸]; 3. 前不久刚好看过川端康成的《阵雨中的车站》,同样是表达一个片段,但个人观感《阵雨》完败于《24帧》,私以为电影艺术这种形式起到了相当作用; 4. 电影是否需要叙事,是否需要看懂,为什么说电影是一种关于视听语言的艺术,这部片可以回答一二;同样也说明了在流媒体盛行的时代,为啥还要去电影院看电影; 5. 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就是(1)每一帧都太“干净”了(也许就是作者的艺术追求);(2)雨雪窗鸟海树等元素重复得太多(重复本身并不是问题的问题);(3)居然不是杜比全景3D;

总而言之,幸福是在电影院看阿巴斯,幸运是在电影院第一次打开《24帧》!

 短评

每次看阿巴斯都覺得,他總是能讓醜陋的世界變得稍微可愛一點。

8分钟前
  • ccc
  • 推荐

#金马54#不适合在电影院观看,尤其是影展期间还是晚场,不少人中途离场,而且雨雪海浪过多更加催尿。不知阿巴斯遗作他自己参与了多少,CG的制作瑕疵就好多,跟之前的电影没法比,境界到了怎么夸都可以啊。

12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萬物皆詩

1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不同媒介/技术使得建立在非在场性的「消失的美学」得以重现,其中基于静态的画作——我的挚爱——而运动的第一帧则是基于呈现的美学的「消失的美学」。每一帧的图像都处在消失之中,从有到无。借助摄影机的高速运动、动态(光线、树影摇曳等)和静态(照片、画像)的结合等手段,这些图像也存在于观者的眼睛之中,并处在「消失」之中。环境音是听觉的「义肢」,不同状态的画面组合是视觉的「义肢」,维利里奥「电影是速度的义肢」的含义在此得到了拓宽。而最后一帧中,电脑剪辑软件播放的一帧一帧的缓慢运动的静态胶片(即将)组成运动的影像前,有一位沉睡的人正在因剪辑放快的间隔盲区中「失神」,而正因我们正在看的电影黏合了断裂时间的知觉感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由夜入昼的连续变化。反过来,没有了电影这一「义肢」,我们也将同他一般沉睡。

20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一部把“电影”作为最基本的单位的 视 与 听 的最纯粹、最动人、最理想状态的呈现,如果说这代表了阿巴斯生时电影观念的输出,那阿巴斯的作为电影思考的那一面足够让人落泪

23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事先有谁能想到70戛纳最佳是这部,阿巴斯的伟大谢幕。

24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推荐

一帧一帧的吻,一生一世的爱。二十四帧,似如诗,亦如画。二十四个场景,是风雪和雷雨,日照和云离,有万物生灵游走天地。是树梢摇曳,浪卷沙砾滚滚不息。此刻,阿巴斯真正实现了梦与光影的永恒结合,让情绪不再拘限于画面的框架,他让我们学会纯粹的听赏,简单的感受。他把动和静、明和暗、四季的轮回与往复,都凝聚成一首温柔而质朴的影像长诗,献给每个和他一样,尊敬生活和自然,并且深爱电影的孩子。(——/10)

25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这部遗作是一个美妙的句号。看的时候难免昏昏欲睡,然而此后很久的日子里,某个时刻,这个片子里的某个画面某段音乐甚至某种情绪会突然浮现……阿巴斯拍出了生命的本质~

28分钟前
  • 黏土
  • 力荐

一位大师垂垂老矣,却依然向往着荒原走马的雪、海滩卧牛的浪,向往着午后窗口的风吟鸟唱。他伫立在铁塔前一动不动,看灯火明灭;藏在石洞间屏住呼吸,窥野兽交合;伏在书案前睡意酣畅,听雨打芭蕉。很久我才知道,原来荒原没有雪,海滩没有浪,荧屏上正接吻的男女迟早分离,我与他也终将如此款款告别。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一部电影本质的电影,阿巴斯将视听语言的叙事技巧拆解,用最极简最纯粹的方式展示到观众面前。虽然每一个镜头都类似于一个GIF动图,但声音的加入有效的扩展了影像的空间,在引导观众视线,左右观众的情绪,让观众用生活经验去脑补画面之外被留白的故事。片中除了强迫症级别的视觉画面,听觉才更出彩!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感觉不全是阿巴斯最后想要的。💔

4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8.5# 大师遗作 对自然简单又深沉的致敬 如此平静谢幕 从一到二十四 故土云烟 苔原马驹 潮涨群牛 鹿藏凛冬 竹林朔风 窗前曳枝 夏雨海滨 波涛凭栏 狮吼豹啸 山脚群牲 四犬嬉雪 仲春暖阳 迷失白鹭 旧梁啼鸣 塞纳红尘 临水鸭声 寒枝寂雀 悄然猎捕 湿雾迁徙 兀自啄食 喧嚣阴云 浅滩长吠 乡野晴空 静默终章

45分钟前
  • 林晔
  • 推荐

阿巴斯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一部美术馆电影,在影院里看其实很挑战观众。用的是早期彼得·格林纳威的数据库电影方法,但是技术上主要依靠CGI完成。第一个画面是对布勒哲尔《冬季猎人》的动画处理,此后的23个画面均是对《冬季猎人》所包含的元素的排列组合。有几个段落堪称揭示了电影的本质。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我在飞机上看了接近1个半小时,把旁边的姑娘惊着了,她说,你是在看屏保吗!居然能看2小时! 阿巴斯你成功了,这片可以称为长镜头不动之王了。

50分钟前
  • 恶鸟
  • 推荐

#2018北影节# 最不虚此行的一场。所有画面都是静态的,画面之中最微小的动作也可能产生巨大意义。起初我以为这是部先锋实验影片,之后才发现这是阿巴斯晚年的返璞归真。若有机会,想包下一间小影厅,独自一人坐在正中间静静欣赏,看到泪流满面,看到精疲力竭,直到像片尾那个身影一样沉沉睡去。

55分钟前
  • 李濛Lemon
  • 力荐

1.探讨电影本体论层面的运动与静止、真实与虚构两大核心矛盾,将静止、真实(?)的照片通过搬演或数字技术生成运动、虚构的影像。2.将[雪中猎人]画中元素单独抽离与组合,类似数据库影像。3.大量画框中的画框,模拟窥视视角,而人类亦常常隐藏于画外空间之中(精细逼真的画外音,继续消解真实与虚假的分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主题之一。4.海浪,白雪,流云,飞鸟,奶牛,狗,鹿,日照光影变化,动物的行为也有了叙事性与情节性。5.最雷人一帧:岩洞偷窥,狮子交配被雷声打断。6.绝美的几帧:暴雪中挤在一起的羊群+一只牧羊犬;倚桥的静止6人背影+雪+埃菲尔铁塔+路人与歌手;海边小狗与旗子抢地盘。7.最动人一帧:窗映树影,伏案沉睡者,[Love never dies]配乐,电脑逐帧播放[黄金时代]结尾之吻,The End,破晓。生命短暂,但电影与爱永恒。(9.5/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阿巴斯的孩子,雨和雪。阿巴斯的孩子,小鹿、奶牛和野马,鸽子、乌鸦和海鸥。《雪中猎人》引出24段画面,围绕万物生灵,把动与静,近与远,明与暗的变化,通过构图的分割,视线的聚焦和景别的深拓,写出了空与无,属意瞬间一刻,还有弹拨时间的极致美感。电影的孩子:阿巴斯。

60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4.5;寒枝雀静,林莽雪原,烟波浩渺,万物有灵,生命至静至美,就纯粹观赏角度而言,已经足够让人沉醉;所谓「Frames 」不仅是「帧」,也是取景框,通过画框中的画框,阿巴斯再次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影像赋予静态画面的流动感,所有时间命题的终极呈现,并合成为新「介质」——以电影独有的传统技法在模拟现实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虚化现实(后期的、人为的运动)。最后一帧简直美哭,一帧一帧地吻到心爱之人,而其制作者沉睡犹酣,宛如对电影的告白,又像是漫长的告别。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1到24,虚实之间。风、雪、浪、乌鸦的意象反复出现,艰难、孤独、悲观、理解之不能,中间穿插少而珍贵的彩色与温度,支撑生命与电影的历程。爱电影的人,谁看到最后一帧会不动容?在资料馆里大哭,为阿巴斯对电影赤诚的爱。Love for the film never dies.

1小时前
  • 神仙鱼
  • 力荐

大师镜头之下,万物有灵且美。喜欢雨中无聊于是做爱结果被惊雷吓到早泄的狮、喜欢栏杆上一对忙着秀恩爱的鸟不停挪移让右侧单身的鸟无处可站、喜欢被栅栏挡住找不到出路落单无助的鸭、喜欢雪中逆行踌躇不前等待伴侣的鹿、喜欢海边守在同伴尸体旁久久不忍离去的鸟、喜欢对着鸟对着旗子空吠虚张声势的狗、喜欢雪中保持警觉尽职尽责的牧羊犬、喜欢喊同伴下来吃饭的狼,还喜欢丧生在枪口下的鹿、猫口下的鸟、以及电锯口中的树。每一帧都源自天然,每一帧都是无与伦比的艺术。

1小时前
  • 芦哲峰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