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你,该怎样做?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
对Holocaust的控诉、描述和反思,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The Reader?
从这几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身份来讲,Schindler是与德国军队做交易的一个德国商人,他本身并不属于集中营体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则是victim的一员,是受害者的视角。而The Reader里的Hanna,她却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但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这部杰出小说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个人尊严与羞耻感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心有着深刻羞耻感的人,往往外表会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和尊严。这样的人也常会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谎言掩盖内心的羞耻。内心藏有的秘密越多,他们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拥有权力(以获取安全感)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据说希特勒就是这样。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经受过很大的创伤,而他在成年后攀上权力高峰后表现出的趾高气扬、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也许恰恰倒映出他内心深刻的不能为人知的羞耻感。The Reader在拷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是否敢承认,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裤脚让人看没有烧到的脚后跟?内心的羞耻感从何而来?谁界定什么是羞耻、谁需要羞耻?承载着深刻羞耻感的民族又能给人类历史造成怎样的恶果?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培养出体格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对迫害者形象的改写也非常独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里,迫害者都是身着纳粹军装的军人,双手沾满犹太人鲜血,杀人不眨眼的恶魔。The Pianist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纳粹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远,它呈现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现的迫害者的形象: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丰腴美丽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没有类似 Hanna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参与支持,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进行大屠杀?并不是所有魔鬼头上都长两只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并不是所有的魔鬼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前几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里面采用了大量二战时法国维希政府的资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个大跌眼镜。法国面对希特勒的铁蹄不战而败,是很多战后法国人都不愿提起的羞耻。当年德国军队还没过来,法国资产阶级舆论倾向已经一边倒,高高挂起免战牌,打出小白旗,主战派则被抓进大牢,靠越狱才得逃生。而二战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践踏,也不是一般的残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车经过法国的车站,法国女人身着制服,争先恐后地与希特勒握手亲吻,追着火车奔跑,唯恐落后。而希特勒却评价说,法国女人太没格调,一群烂货。和她们生出的孩子会乱了我们的高贵血统。不许和法国人通婚!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有革命传统,法国人有革命精神,谁能想到,法国人的奴性也并不亚于经常遭受批判的中国人呢?!
电影The Reader挑选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丝,但约两年前,当我站在某个书店角落一口气读完The Reader这部小说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Hanna几乎就是Winslet的样子 -- 身体丰腴,身量较高,容貌姣好,眉目间带一点近于阳刚的坚毅,金黄而浓密的卷发服帖地向后高高梳起,行动利落而干净。总之,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国女人。Winslet身上那种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结合的双重气质,正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
《朗读者》作为爱情片,很赚人眼泪,可惜导演对人性和纳粹历史的反省,却做了大量的减法。
比如:
二战结束后的15年中,西德对纳粹历史的态度以沉默与回避为主。因为纳粹政权有关的人数太多,从军人数1500万……光妇女就有230多万是法西斯团体成员,6千多名女青年是集中营的看守。
到了战争的最后几年,集中营全面深入整个国家的日常生活,被形容为“集中营宇宙”,大大小小的工、农、商和军火工厂,都利用集中营供应的免费劳力。
另外供应商提供集中营所需物资,如木材、建材、布料、脱水蔬菜、尸体的火化炉、毒气室的毒药、追踪受害者的制表机(如IBM),实在很难相信供应商从没注意到物资设备可能的用途。——男主角的父母为何对大屠杀只字不提?电影没有交代男主角父母战时的经历。为何法庭上唯一的证人就是幸存者?
西德检察部门虽收集了65万名纳粹战犯的资料和物证,侦查的涉案战犯总数16万人,约8万经法庭审理,3千多人被判刑,可仅12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在各个集中营犯下罪恶的战犯,仅1517人被宣判有罪。后两德统一之际,女战犯不问罪行轻重一概释放。——女主角所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电影中仅判决了5人,判刑最重的还是一个文盲看守,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没有交代。
因为当时西德重建缺人才,而绝大多数优秀人才已被纳粹招募,1951年西德通过了恢复1945年被撤职的原纳粹官员职位的法律,大批的原纳粹高官重掌大权。60年代末的联邦总理基辛格和总统吕布克均为原纳粹高官;国务秘书为当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的起草者,西德17个部长当中,有8 人曾在纳粹德国国家机关中担任过领导职务。20世纪50年代末期,西德司法界担任法官和检察官的前纳粹分子多达9000余人。这些人在纳粹时代,判决数十万反法西斯主义战士长期监禁,处死了其中6 万人。——审判女主角的法官是否原纳粹成员们,电影没说。
还有一大批从事过活人试验、无痛致死、化学战、细菌战的纳粹战犯,因为拥有教授、专家、学者、博士、研究员等显赫的头衔,二战后仍然在西德各大学执教,逍遥法外,无人问津。——男主角的教授说“社会赖法律以运行,而非依靠道德来维系”,这是绝大多数战犯所谓的“我仅奉命行事”的学术说辞。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在得知男主角掌握女主角减刑的重要证据隐而不报时,教授什么都没做,为什么?
西德新一代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曾出现过极左潮流。少数大学生试图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会制度。——而男主角当时的行为未免太温和了,仅仅是袖手旁观。电影中情绪最激动的另一男生,也仅仅是质问其他集中营的罪犯为何不处置……他们真的生活在象牙塔中,置身事外。
80年代,对纳粹历史的出现了所谓的“历史学家争论”,一方认为,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大屠杀事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很有可能是对斯大林“大清洗”的回应,犹如一种正当防卫。——男主角突然开始给女主角寄朗读磁带却源于自己失败的婚姻,他活得真自我。
90年代新一代大学生认为纳粹时期普通德国人都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自愿帮凶,而男主角所代表的60年代的大学生却持反对态度。《辛德勒的名单》恰逢其时地塑造了犹太人救世主的英雄形象。
事实上,集中营一开始是政治恐吓中心,之后变成死亡工厂,接下来是取之不尽的奴隶供应库,到德国政府垂死之际,就成为德国政府最大的威胁,因为其中隐藏人类史上最大的罪行。纳粹之所以进行俘虏大迁徙,是希望转移俘虏到安全地带继续剥削其劳力。俘虏在途中死亡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说出他们的故事。——好了,我们再来看电影中集中营的幸存者,母女俩作为集中营罪行的见证人出现,奥斯威辛集中营110万被杀7千多人存活,她们的生还是运气,还是技巧?
普利摩•李维曾说:“所有幸存者的回忆都不可靠,不全面,因为他们有幸活到解放。而活得那么久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喝多一口水,吃多半块面包,甚至可以做轻微一点的苦工,他们是特权俘虏……特权俘虏是集中营人口中的少数,却是幸存者中的多数。他们甚至把反抗的囚犯压进汤锅里活活淹死。纳粹让这些人满身罪恶,满手血腥,尽可能地受到牵累,建立起强烈的共犯关系……这些犹太人连自己人也不放过,只是为了多活一个礼拜。这才是集中营的真面目,不只杀人,而且毁灭灵魂。”
“其实能侥幸能活过集中营的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见证人。他们其实并未陷落地狱底层。那些真正掉入底层的人,那些亲见蛇蝎恶魔之人,不是没能生还,就是从此哑然无言。”
《美丽人生》以喜剧诠释集中营的悲惨世界,《辛德勒的名单》塑造了一个犹太人的救世主,《朗读者》仅把不伦之恋和对罪行的宽恕与否挂上钩……我们有太多问题等待解答──专制体制如何形成?在什么情况下普通群众会成为专制体制的帮凶?人的个性为何如此容易被磨灭?受害者如何变成魔鬼?如何反抗和预防?……
不了解这些,我们会跟我们的上一代同样盲目。
大家都说从这部影片里没有看出“真爱”,我也没看出来,不过我觉得有没有真爱不重要,因为本也不是爱情片。在一部经典爱情片里我们总是看到爱情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和现实的虚妄,使生命的意义得以长存,借由爱情,我们的生命得以升华,成为史诗性的人物。可是本片显然不是这样。
迈克初见汉娜时,迷恋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带有母爱的女性气质,汉娜也总是叫他“Kid”,可见她始终是把他当作孩子的:迈克放学后和同学游泳来晚了,汉娜没有不悦;迈克发脾气说一切都是你来操纵,汉娜说我没有逼你来。可见,汉娜对迈克从来就没有要求,他只是她的孩子,她也不会像对恋人一样,对他有期望。汉娜对迈克没有那样的幻想。或者后来,当她开始产生幻想时,她意识到这一切的不可能,就离开了,离开一场做不成的梦。
而迈克,或许我们可以把他对汉娜的感情称为爱。他思念她,为她的受难(受审)感到疼痛,他为她读一箱一箱的书,而他为她读书这一事简直可以称的上是一项壮举,我们都能看到他读得字字真诚。可是他没有去看她,在监狱工作人员通知他汉娜即将出狱时,他迟疑了,或许他从没想过汉娜有一天会出来,因为当初汉娜判的是终生监禁,或许汉娜的出狱超出他原来的想象。他撂下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最后说:“如果你不帮助她的话,她将没有任何未来可言”。他最终还是来了,汉娜见到他时是那样难以置信的表情,那样又惊又喜。当汉娜满怀感情的伸出手,对他说“孩子,你长大了”的时候,他慌张地缩回了手。大概是他预先演练得太多,他说会为她介绍工作、为她找了个住所、报名社区活动——这一切都是在安置一位老人。汉娜的眼神颤抖了,“我还是喜欢别人为我读,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是吗?”他无语。然后他问她有没有想到过去,她说:“关于你的?”他摇头,是关于奥斯维辛,她的眼神冷下来了,说:“人死不能复生。我学会了阅读。”这两个人纠结一生的不是一件事。
汉娜一辈子在意的是她会不会阅读,还有书里的浪漫,当她会写字以后,她写信给他,要求他多寄一些爱情小说来。这个被她称为孩子的人如今变成了她精神世界的支撑,对她来说,这个孩子变成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了。他长大了,她可以爱他了,她还学会了阅读。
迈克一辈子纠缠的是法理和柔情。是他无法爱一个女刽子手,可他确实又爱了。所以他日夜不息地为她朗读(磁带),但他的感情表达到此为止了,无法再向前迈出一步。当他为她朗读(磁带)的时候,我哭了,我想汉娜也知道,那是怎样的深情。于是本来对他没所求的她,感动了:这个男人,值得爱。
直到他们相见,一切才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不能跨越的还是不能跨越,无法战胜的还是无法战胜。他能做的,只是在道德之外、在法律之外,在内心的深处保留一份对她的感情。这也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爱情,可是对汉娜来说,这不是爱情,这是拒绝。
一个人总是要有些年纪,才明白自己的有限,也懂得别人的有限。我们的有限就在于我们无法战胜自己的弱点:自私、懦弱、贪婪、对世俗观点的屈服、对自身完美的苛求……。爱情的无限性其实并不存在,套用一句广告词,其实是“心有多大”,爱就有多大。真正超越一切的爱,只有到宗教里去寻找。
这让我想起我的爱情。丘丘说我每次爱的人都差不多。我想大概是因为每次吸引我的都是一样东西,就是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温暖。我不喜欢英雄气质,我喜欢有人情味的人,喜欢不吹牛、平实善良又温柔的人。可是我的爱情也都失败了,因为靠近了之后,对方的“有限”就变成了铜墙铁壁,使我感觉不到他的温暖,就爱不起来了。
也许我要的是太过完美的人性,这样的人性其实本来也不存在。也许是我的假设本来就是本末倒置:我假设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自私者永远都自私、崇高者永远都崇高,我要寻找的是这众多人性中最温暖、最富有人情味儿的那个人。
也许真正正确的假设是:人性就是人身上所有的那样东西,每个人都有,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性里面有爱、有温柔、也有自私和冰冷,都是正常的,也没有什么恒定、稳定的之说。所以人性,人人皆有,根本用不着费力去寻找,也不适合成为我们的信仰。
这部影片里的汉娜,本来不识字,可是她喜欢书本这种让思想永恒下去的形式。迈克则是在心灵的深处保留那个15岁少年的深情。你问他们爱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看到我们的爱都是根植于我们自身,爱情的长度总是在人性的宽度内。没有超越一切的人性就没有超越一切的爱情。
成文于09年1月
个人评论 转载请告知
奥斯卡走的到底是什么路线我们不要再深究了吧,我只是想根据我自己的观点来看这部电影,不引经据典,不查阅任何相关资料,但从故事里面的感情让大家去体验。
影片采用插叙的方式展开情节,Ralph Fiennes饰演的Michael Berg,将煮好的鸡蛋扣放在杯子上,接着将杯子放在小碟里。自己则倒了一杯咖啡。这是一个干净、隐忍、有故事的男人,Ralph Fiennes穿着白衬衫西裤,头发梳得整齐,他就是成熟的Michael Berg,如今的一名成功的律师。
女人裸身起床,抱怨Michael不愿和她久睡,并问:Does any woman ever stay long enough to find out what the hell goes on in your head?她也已经察觉到了他是一个有心事的男人,一个放不下过去的人,她也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过客。这在Michael接下来问她到底她说的是咖啡还是茶中可以看出,他心不在焉。
于是循窗望去,仍是一个雨天,Michael看到几十年前的自己在公车上一闪而过,故事回到几十年前。他瑟瑟发抖,淋得湿透。
不得不说他和女主角Hanna Schmitz的相遇并没有太多美感可言,Hanna的坚忍成熟,或许这也正是吸引Michael的地方,临别时一句Look after yourself,Michael心里应该泛起了涟漪。
可以说,Kate Winslet在片中并没有饰演一位异常美丽的女子。Hanna那时已经36岁,然而正是这种成熟而独立的韵味,在片中不可遏止地散发出来。她或许孤傲,然而她也渴望爱情。
15岁的Michael家境应当算比较宽裕,家教也教严苛,从家庭饭局的气氛还是可以窥知一二。Michael去找Hanna的时候,画面告诉大家Hanna独居在一个建筑工地对面,环境较为恶劣。再一次看到Hanna,Michael才真正为之吸引。但是到底Hanna在Michael面前宽衣解带是有意还是只是偶然,此处值得推敲。但毫无疑问的是,Michael虽然逃跑,他却心如鹿撞,被Hanna成熟的美丽所俘获。年轻的未经人事的15岁的少年,对于性爱有着天然的向往,那就像是一片神秘的禁区,他深深为之倾倒,却不得诉说,心事矛盾而复杂。在公车上再次看到Hanna并了解其工作的地点,对于女性天生的好奇使他决定铤而走险,向着自己未知的领域进发。于是他回到Hanna的住所等待,Hanna却正好回来。
后来的进展超乎了Michael的想像,然而这到底是一次预谋或者只是巧妙的机缘,只有这个36岁的女人知道。懵懂的少年第一次体验性与爱的滋味,却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片中对于Hanna的心理描写较少,只是侧面描绘了她的那些为了掩盖自己不识字这一事实的行为。可是Hanna本身寡言少语,她想法简单而固执,正义与非正义,在她心中简单不过。
她对于Michael的感情描述,只有简单的一句话:So I am with Michael.
Michael希望得到Hanna爱的告白,然而Hanna却不懂得如何言说。她的受教育程度是有限的,她对于自己笃定的信仰,不想要太多的解释。两人的第一次矛盾于是在Michael见到Hanna在班车上被Hanna发现时爆发。
Michael要的是她的承诺,她没有。她只有简单的行动。
Winslet演得镇定而真实。一个女人,有点些些慌乱,却把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在听Michael读书的时候,从Odyssey(奥德赛)的奇幻旅程,到Romeo and Julie的悲欢离合,Hanna在一点点体会这美妙。她对于性爱的观念其实还是保守的,她甚至反对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来夫人的情人)里面的性爱观,而实际上,她自己也跨越了伦理,不知道是她自己的不堪还是自己的保守,使她对这本书十分厌恶。
第一次出去游玩,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两情相悦的见证,但是也暴露了Hanna的忐忑。她害怕世俗的目光,又担心自己不识字的真相暴露。点菜单的时候,她的表情很复杂。其实聪明的观众在很早之前就应该猜得到Hanna不识字了,但是却不知道这一系列伏笔是为了什么。
教堂里的唱诗班一幕,是美丽的。如果一个女人心地不纯净,为何她会在这样一个场景中潸然泪下。这也印证了后来Hanna在集中营的行为是因为无知被洗脑后的产物,与她本性的善良是无关的。
Michael写的小诗,尘封了这么多年,拿出来依旧温暖。只是过往的那些恩怨是非,实在无法承受。他如今独当一面,成了八面玲珑的律师,而当年的他,不过是法学院里一个普通学生。那个夏天的情味弥漫,少男少女之间暧昧横生。然而Michael有着对Hanna的种种承诺,他还是回到Hanna身边,为她读一本The Lady with a little dog。
此时有个小插曲,Hanna被上级通知将得到晋升,将在办公室工作。她的表情再次复杂,这也是为将来审判埋下的最大伏笔之一。或者说,这也是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一个重大转折。
夏天的情味依旧,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急转直下,两人之间虽存在摩擦,此次却显得分外焦躁。一次大打出手的争吵之后,Hanna为Michael擦拭身体,就如母亲般体贴,然而Michael却不知道,Hanna去意已决。
人去楼空后,乖乖仔重回家庭,他离经叛道,也不过一个夏天,就像短暂的一段出轨,返回后,世界照常。
然而夏天渐行渐远,少年心里也有过挣扎,时光切回现在,父女重逢的一番谈话很耐人寻味。Michael的一句:I'm not open with anyone,正是他内心深深的自责。他的那深深埋入的内心,也是最终导致Hanna终身囚于牢狱的罪魁祸首之一。
夏天结束后的日子过的飞快,Michael也在法学院如沐春风。女学生和他眉目传情,他似乎抛却了过去。然而一次旁听,却揭开了他的旧伤疤。
故事发展到现在,一切矛盾突然洞明。导演开始满足地展现他铺垫的种种情节所指向的现实。Hanna简单的思维,正如我所说,不是她的大恶,正是她的大善所在。然而她的无知又是谁的过错呢?她只是被纳粹利用的一颗棋子罢了。她自身的可悲,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吧。
她眼中的世界,从来没有轻松可言。她之前的那些过去已经无从知晓了,从影片的开始,她就是个36岁独身在公交车上工作的没有文化的女人,她是社会最底层的那些《被欺凌与侮辱的》一群人中渺小的一个。这不是为她找的托词,她有罪,但是造成她有罪的,却是和Michael一样放弃她的人。
这时候观众或许会想,起码她是诚实的,她并非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她只是完全被欺骗完全被蛊惑了。她的无知成为众矢之的,最后的那纸协议,撕毁了她的尊严。
作为一个法学学生,我也一直在试着理解,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契合,或许需要太多太多的努力。在本片中,Michael面临自己良心的谴责,却最终没有站出来。他在真正的正义面前选择了退缩,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退缩的自我保全。当Hanna苦等在审讯室里的时候,我想观众看到Hanna那焦虑而渴盼的眼神,很少有人不会为之动容的吧?
Michael最终选择了move on,他拥着新欢云雨的时候,想着的是谁,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所幸,导演没让我们伤心得太过,Michael和现在一样,不喜欢和除Hanna以外的女人一起起床。都说男人到底爱不爱一个女人,要看他起床的时候爱不爱看到她。那如果这样理解,观众最美满的愿望便实现了,Michael或许只真正爱过Hanna一个人。
最后Hanna像命中注定一样被判为无期徒刑,此时我的心也凉了半截。
故事此时开始进入顺叙,Michael开始给Hanna读书,我不得不说,这是全片最感人的一段。自98年开始我沉迷于外国文学阅读,虽说只是爱好也阅过不下百本,不得不说,正是那些书陶冶了我的心性,告诉了我善恶,让我逐步拥有自己的品性。我曾希冀美丽的人生,正如那些书中描述的一样。
Hanna默默听着Michael的声音。不得见面的曾经的恋人此刻显得如此贴近。影片此刻伴随着徐徐的音乐向前。然而伤心的是,Michael对于Hanna的出狱,仍旧是那么忐忑和不确定。他似乎还是一个摇摆不定的kid,如在Hanna心中一直不变的形象。只是见面的过程不如想像中快乐,我似乎能从Hanna眼中读出几十年积攒的泪水,然而Michael只是静静地离去,他想着的,却是Hanna的忏悔。
就是这个男人啊,他造成了Hanna二十多年的牢狱之灾,却在这一刻要求这个女人面对他对于那些不该她负责的过错忏悔。他不肯放过一个年事已高孤独寂寞的老者,只是为了一点点假意的虚荣么?
我能感受到Hanna费力地搬起那些书,整理自己的仪容,一步步爬上那些自己曾经深爱过,以为读过了,自己同样爱着的孩子便会重新接受她的那些书,闭上眼睛,短暂整理自己隐忍却寂寞的一生。
再也没有比这更悲伤的情境,and tell Michael I said hello,几十年的阅读,或许只是融成了这简单的一句,爱人,你好。
于是再也不要计较那些战争的伤死亡的痛,即使它们是永恒的主题又怎样,爱总会在我们的身边不经意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对生活,有着更大的憧憬。Hanna从不期望被别人宽恕,她的爱,只是寂寞而隐忍的一段长久的年华,而待到时间淘漉铅华,冲刷走了那些不堪的记忆,剩下的,只是她盛放在爱人心中,永远的美丽。
寂寞的恋人啊......
http://vividtime.spaces.live.com/
爱煞凯特逐渐老去的眼角与眉梢。情恋与爱欲,唯有她的眼角眉梢才能将闪现的一切不可能全然变成了一种可能,即便面如枯槁,依旧是迷住少年人的优雅与魅力。
对于失望这个东西,除了无奈还能抱有什么。
她是纳粹集中营里的一名女管理员,她喜欢听别人朗读,她宁愿背黑锅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她在20年的牢狱生涯里听着录音带一个字一个字地自学。她在被刑满释放的前一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因为不识字放弃了公交车办公室的工作,误入纳粹歧途。抛开所做之事来说,她确实只是在做一份她觉得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可以说她也很有责任心。只是这份责任心用错了地方,而她全然不自知。她在法庭上也诚实地说出一切,却被坏心的同事共同指责为祸首。或许她认罪,也是一种自我的惩罚。我们都该庆幸在酿成大祸前知晓世事,庆幸平安地活过了这么些年。火车通过黑暗隧道转换了男主年岁,此去经年凯特苍老花白。你一生平淡婚姻不幸,我一生辗转牢狱未嫁他人。岁月弄人。以我的离去,将故事停留在遥远的美好。
人因羞耻感而保有秘密,却又因秘密而困锁,但又因坚守秘密,留有一份尊严。难以言述的电影。
2008剧情类年度最佳!“我什么都不怕,越是痛苦,我越是喜欢,危险只能让我更加爱她,能让爱升华,带给爱趣味…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肥温演技的完美之作,史蒂芬·戴德利没有让人失望。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可以讲述的如此曼妙与深刻,爱真的可以超越一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后又一部性启蒙电影,探讨了战争和人性,罪恶与救赎。
Hanna其实不在乎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在乎的东西,也不在乎她自己的时候,真正了无牵挂,她就可以非常决绝。她的自杀应是情理当中的而michael这个角色让我觉得他怎么这么糊涂,一直与两人见面时,那番犀利的话还有沉迷的糊涂的一生,到了女猪脚死后的最后才真正觉醒....
文盲的悲剧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还好她选择了自杀……
我们最终原谅那个少年,因为知道那也是我们人性同样存在的软弱。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
终于有从另一个角度看纳粹的电影了。人性的愚笨,执着,甚至荒谬,却又是那样的自然,值得同情,甚至是值得尊敬的。这是今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里面我认为最有深度和内涵的片子。Winslet的表演也相当棒,把一个低层劳动妇女的善良与粗犷刻画得入木三分。
要不是那天的呕吐,也就不会有这么一段爱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以为了保守它而付出一切,而这些做法经常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
看了爱乐之城,毫无感觉,还以为自己麻木了呢,翻到这部片子,一对比,才知道不是我的问题
在他渐老的心里永远住着那个15岁的朗读少年,如果生命可以定格在那个夏天该有多好。之前的任它错过,之后的不重要了。文学部分略单薄...
我看这片时心态很恶俗。
上、下部跳tone太厉害。影片末尾真是累赘至极。有一个镜头很美,汉娜离开后,麦克在湖边,他脱了衣服,把脚放到湖中,幽幽的湖水裹住他苍白的脚。这个镜头很独特。(为什么独特我说不上来,我只能感觉到。应该要把抽象的感觉化为理论的东西,我仔细想想。)还有,汉娜到底有没有罪?虽然良知薄弱,但片中教授说到,主导我们生活的是法律,法律要的是证据。道德虽广,但毕竟抽象;法律狭隘,但约束力强。在当时法律来看(纳粹时期),汉娜没罪,她遵守规定,以看守犯人为责任,但是泯灭良知。
“只有一件事可以让灵魂完整,那就是爱!”男孩流着泪的脸经过隧道的阴影,变成了男人,但对她的爱从未消逝,从十五岁开始,一直到她死。甚至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