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两张不算太新的片子,但对于我这样距潮流四拍的乌龟小姐来说,已经很潮了:The Departed和Pirates of the Caribbean2。必然,为的是Leonardo DiCaprio和Johnny Depp。看着两张色彩绚烂的封面,脑子却停留在那一张黑白的图景之上。有灰黑色的背景,有白色窒闷的云彩,有johnny赤纯的脸孔。93年,当leonardo还不是比利探员,当johnny还不是杰克船长,93年,当好莱坞还不会翻拍港片,海盗船还没有进入电影构想,93年,当生活之于我们,还是个远方的问号。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中文译名有很多种,不一样的天空,恋恋情深。倒是觉得都不如直译来的妥帖,什么在吃Gilbert Grape,什么在吞噬Gilbert Grape,什么在牵绊Gilbert Grape。恩多拉镇,只有1031人口,它乏味、闭锁,让人透不过气来,Gilbert便生长如此,出生,长成,生活,禁锢,无法逃脱。母亲承受不了父亲离世患上肥胖症,就像Gilbert自己形容的:她就像是一头鲸,一头搁浅的鲸;弟弟是被医生诊断活不过10岁的智障儿;姐姐照顾家里辞去工作;妹妹除了爱美一无所知......
你看,这些因素的拼接只能算是一部庸常的家庭伦理片,主人公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他也许勤勤恳恳,也许不堪重负。可这不是一部庸常的家庭伦理片,绝对不是。
影片的开头,是Gilbert和弟弟玩耍,他们追着车队奔跑。车队来自远方,不作停留,直奔更远的远方。车队代表奔走,象征自由,而Gilbert Grape的追随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求,对自我的探望,然而他终究是跑不远的,他的背上是弟弟,他的背后是妈妈,是家。
车队的成员,红发的女孩儿吸引住了Gilbert的眼光,她不仅是一个旅行的女孩儿,对于Gilbert她更像是彼岸世界的灯塔,她在自由地带召唤,她不被牵绊。然而她终究是彼岸的,Gilbert永远无法泅渡这条河流,他的身体被捆绑,他的意志被束缚。
就像是片名,是什么在捆绑什么在束缚。你我都了然于胸,是爱意。Gilbert对于家,对于母亲弟弟和姐妹们的,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他的情感逻辑远超过与行为逻辑。正因如此,他的行动才被牵制,甚至,他在行动力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无力感,但他不是不可为,而是明知可为而不为。女孩儿询问他的理想,彼时的他躺在葱郁的草地上,他闭着眼睛,扪心自问。而他的若干答案,没有一条欲念指向自我。Gilbert,这个忧郁的大孩子,他对家人充盈的爱意,让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想过自己。
是不是还记得孔子关于孝道的阐述,父母在,不远游。为什么不远游,因为受牵制受束缚,是什么在牵制,在束缚,是对父母生活的担忧,为什么要担忧,因为爱。东西方的差距,你在这里发现了多少,其实也没有多少。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and what's eating us?
第一次看是半个月前,当时自己的内心正陷入一片污浊的泥潭,有迷茫、有失落、有羞恼,结果力不从心的我即刻就被片中深邃却细腻的平凡所击垮,思绪纷飞,直至天边已亮。昨日重温,看得格外细致,生怕遗漏片中任何一处细节,就像在夜色之中担心海上的航灯熄灭一样。我深知无法以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感动程度来衡量其价值,所以我为之感动的,只是生活,以及其间流露的乐趣与希望。
1.
吉尔伯特,他关住自己,照顾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乐观豁达。他从未为自己描绘过理想的模样,只想如此在一个小镇上,平凡的生活,安静的度日。如果给任何女人这样的男人,或许无人可以抗拒。只是在我眼中,以一个还未成熟的男人和内心纠结的病人的角度去审视吉尔伯特的一切,他并不完美,甚至再普通不过。但他又着实让我感到亲切,他是我、甚至一代人的缩影。他的成长历程,也一如我们对自己的渴望。
“我希望艾伦能快快长大,希望妈妈能跳健身操,希望亚尼不再如此。”吉尔伯特的善良和无私在贝奇来到小镇以前,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人的认可。而唯一发现他这些品质的卡华太太,也正利用此点与吉尔伯特彼此填补着对方空洞的情感和欲望,因为她知道吉尔伯特一直在这里,他永远不会离开。她要依赖他,就如吉尔伯特依赖这个家和这个小镇一样。
吉尔伯特不得不超时工作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还要照顾智障的弟弟亚尼,而叛逆的妹妹艾伦从未能理解哥哥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妈妈似乎也觉得这理所当然,只有姐姐是他唯一的帮手。无力逃脱的环境之下,吉尔伯特一点点的束缚着自己的内心。他害怕改变,也似乎无力改变。
家孕育了一切,但也能毁灭一切。吉尔伯特为此错失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和贝奇一同欣赏日落之时,还依旧需要操心家里的亚尼,回去替他洗一把澡;他也无法理解朋友对未来简单而平凡的设想,即便那只是一个做汉堡包的工作。就是这个在远处看着“渺小”,里面却是如此之大的家,深深占据着吉尔伯特的心,也牢牢的框死了他生活的方向。
年轻时我们拼尽一切想要逃离家庭的束缚,似乎这样就能躲避家里的诸多烦恼和那些你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家总是这样,让你又爱又恨。吉尔伯特开始也曾说,有时甚至希望亚尼消失,因为这样无尽的付出却无法得到理解的生活必定充满艰辛和屈辱。他“拼命”的同时,母亲的堕落和消沉,又让他深感羞耻,他甚至主动让邻家的孩子们瞧一眼那个如“沙鲸”一般肥胖的母亲。他不在乎母亲成为笑柄,就如同母亲不在乎如此了却余生一样。
茫茫人生路,贵在知己,若遇心灵导师,更是一大幸事。由于经验和见识的所限,我们常会满足在自己的世界,体会不到更多人生的真意。贝奇的意外到来,使吉尔伯特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他生平第一次如此专注地凝视着凄美的日落、如此尽情地放开自我下水戏耍、如此释怀地敞开心扉试着去表达内心,这让他开始向往一片不一样的天空。贝奇年少经历了父母离异的现实并四处漂泊,但也却是这个似乎缺少关爱的女子鼓励了奶奶摆脱封闭的自我;贝奇不认为会有恒久不变的事物,即便那是美貌。贝奇顺应天命的乐观和洒脱恣意的生活态度在一点点渗入吉尔伯特的心里,令他开始意识到母亲并非自甘堕落,她仅是被命运失宠一时找不到自我;对人的认识也不该抱着表面的、绝望的、一成不变的观念,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沟通和理解、信任和鼓励。
因为亚尼被拘留,视亚尼为其生命中的“阳光”的母亲,亲自去警察局要回了儿子。离开警局,群众的目光,唤醒了母亲内心的消沉,其也开始反思自己这7年的逃避。而吉尔伯特也在一点点的理解着母亲,并鼓励其战胜自己内心的阴影,最后母亲同意吉尔伯特带贝奇去见她。就在两个身材悬殊、都经历过痛苦往昔的女子目光交汇的那一刻,母亲完成了最后的重生。吉尔伯特也不再为母亲感到羞耻,全力保护着母亲的尊严。直到母亲死去的那一刻,他也不惜一切地保护着这个给他生命的女人,不让她成为众人的笑柄。
吉尔伯特曾有机会离开这个其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安多拉,但最后他还是回到了家中,但却不再是缘于依赖,而是一种责任。他有责任让家里的每个人生活的美好,并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而最后连同母亲的遗体一起,吉尔伯特烧毁了这个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子,就如同烧毁过去一切陈旧的回忆。此时的他,挽救了母亲最后的尊严,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并获得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淡淡的情愫,真挚的感觉,含蓄婉约的表达,吉尔伯特的故事被轻轻地道出。他的无私和责任心、对家人的理解和奉献、战胜羁绊超越自我的勇气、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于我们渐渐“失语”的一代,有着指引作用。就如同他在最后道出的真理:
We Can Go Anywhere, If We Want.
2.
当初欣赏这部影片,完全是出于想了解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众的表演才华,擅长饰演边缘人物的他,也的确将亚尼这个角色演绎的出神入化,但发现最后能引起我共鸣的却是约翰尼·德普饰演的吉尔伯特。因为这个角色触碰到了我的内心:想逃离却又无力逃离,想沟通又无法沟通。这,或许也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气候,他们渴望体验别处的生活,却无法逃避种种责任的束缚;他们试图沟通,却找不到沟通的方式。这是患上了“失语症”的一代,精神的压抑、理解的缺失、未来的迷惘和现实的焦灼,形成了封闭的自我,“宅”由此成为了时尚。
但这部片子并未多着油墨去描画如此深邃的精神面貌,导演更关注的是生活,即一个普通乡镇家庭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家庭里的一切均是那么平凡,平凡得让人看不到希望。而导演却抓住了这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含情脉脉的柔美画卷。家庭的所有元素:误解、争吵、理解、温馨、信任、沟通,在吉尔伯特成长的历程中,都被一一展现。影片中还特别将一部分故事的重心,放在了卡华先生一家上,并通过卡华先生和孩子逗乐的几个场景,把其无力处理感情生活,无法深入沟通的现状挑明,同时也在暗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漠化。然而导演独具一格的慧眼也体现在了出色的摄影上面,并为这部影片抹上了一层温馨感人、秀美隽永的色彩。
影片伊始,便是一处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暗示着这个小镇寂静甚至有些守旧的生活。最后又以同机位同景别同角度的镜头收尾,委婉的道出即将踏上新旅途的吉尔伯特背后那段令人难忘的回忆。与贝奇观看日落时的几个主观镜头对准了落日余晖下的美景,而吉尔伯特的家与景色融为一体,唯美却震撼。导演在构图上也是精雕细琢,特别是拍内景戏的时候,门框常常被用做表意的元素,把母亲和子女共处的场景做封闭式处理,将艾伦、吉尔伯特和姐姐准备早餐的情景拘束于门框构图内,含蓄的表现出家庭角色间的紧张关系。同样出色的还有剪辑,特别是吉尔伯特掌掴亚尼那段戏,每扇一次剪接一回,无形中放大了巴掌的力度和角色间的冲突关系。而最让我佩服的,是导演对于细节叙事作用的熟练运用。导演尽可能利用第二叙事空间的细节来压缩叙事时间,并做到前后剧情天衣无缝的串接。比如亚尼第一次爬水塔时在后景用几个镜头勾勒了贝奇奶奶修车的情景,并暗示了贝奇只会在小镇上停留7天。再如朋友和吉尔伯特谈论汉堡餐车的时候,镜头移向了窗外的贝奇,表明吉尔伯特对于朋友所谓的“机会”并无法予以理解。
不必一一细说,仅此就足以让该影片细腻至极,感人肺腑,并犹如暗夜中的明灯,指引了我内心的方向。
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不一样的天空》由拉斯·霍尔斯道姆执导,约翰尼·德普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一部生活喜剧片,主要讲了格雷普家庭的不幸遭遇和吉尔伯特与贝琪的爱情。
吉伯特(约翰尼·德普饰)生活在一个叫恩多拉的小镇,这里居民很少,吉伯特家里有一个肥胖的母亲,智障的弟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爱美的妹妹和持家的姐姐。
影片中的吉伯特最大的束缚就是受困于家庭。父亲的自杀让他不得不比别人更早地承担起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他不仅仅要靠自己的努力养活一家人,还要照顾因为无法接受父亲去世事实而不断进食终患肥胖症的母亲和轻度智障的弟弟阿尼,而且还要忍受时不时来自家庭内部成员的指责和埋怨。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一个宛如精灵般美丽、开朗又向往旅行和自由的女孩贝琪的出现终于还是给让吉伯特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新鲜的变化,让他沉寂已久的心灵终于泛起了一点希望的涟漪,也让他渐渐地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有了新的认识,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结。与贝琪的相遇则让他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心灵的悸动和人生的美好。
以前的他似乎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好像只是在为家人活。当贝琪问他有什么愿望时,他说了一大堆愿望但唯独没有提到自己的,最终只说了一句他想成为一名好人。
当贝琪说奶奶把车修好了后,他知道贝琪将要离去,而他却只能被无止境地束缚在原地无法动弹,所以他没有做出任何挽留。反而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其实心里满满的都是伤心和失落。他痛恨自己背负的一切:为什么弟弟需要自己每日每夜的操心?为什么妈妈会堕落成那个样子?为什么妹妹艾伦还不快点长大?为什么他为了他们所有人却单单没了自己?
他那么爱弟弟阿尼,可同时又仿佛很恨他。压抑太久的情绪终于失控,他冲着不老实洗澡的阿尼发了火,甚至打了他。黑夜里,他奔出屋外开着车子朝着离开恩多拉的方向开去。他想一走了之,但最终又折返了回来。在经过贝琪房车附近时他听见了贝琪和弟弟阿尼的歌声,他驻足在大树背后默默注视着一切。他感动于贝琪的温柔善良,也欣慰弟弟阿尼又恢复了那不知所谓的快乐。他想悄悄离开,但当贝琪拥抱住他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无处可去,心力憔悴的他只有在贝琪这里才感觉到了久违的被爱被呵护。
阿尼十八岁生日终于到了,那一天吉伯特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改变。妈妈心怀歉意地向吉伯特说是她拖累了他们,她说吉伯特就像一个穿着闪亮盔甲的骑士。也就在当天,妈妈去世了。为了不让起重机来移动妈妈的遗体,为了不让妈妈到最后仍成为他人的笑柄,吉伯特决定烧毁他们那栋快要坍塌的房子。望着过去的家在熊熊烈火中被逐渐吞噬,吉伯特也悄然在心中和昨天告别……
或许梦想永远只能在远方,生活永远只会在近处,但是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永远也不要停止对未来新事物的期待,就像影片最后吉伯特对快19岁的亚尼所作出的那句回答一样,他说,“我们想去哪儿都行,去哪儿都行”......
这戏里戏外的时间故事,一样都看似坎坷,看似平凡,看似浪漫,看似精彩,看似八卦,看似轮回,可这TMD的就是人生呵,滋味其间。末了,您又只觉无味与无耐,感叹倏忽生命再伟大也蹦跶不出浪花,在宇宙的视野里哪怕一丝丝涟漪都不曾见,可还没完,等你真OVER蛋了,才发现它可以如此美好,但你已经完蛋。
妈妈是负担,妈妈是责难 但妈妈无论怎样都是妈妈......妈妈是作茧自缚的自己 不敢面对过去,不敢接受现实 妈妈一直一直沉重下去,却只能默默承担,小心维护,不能揭开真相.
情人代表Gilbert弱点 是不能说出的罪孽感 是自责 她知道自己从不离开 嘲笑自己无法离开 恨自己不能离开
姐姐是现实和理性 照顾一家起居,让家拥有应该有的东西 就像这小镇任何一个家应该有的样子
妹妹是Gilbert不能爆发的那些孩子气的性格...那些恨不得,却做不得....
弟弟代表他的内心 说出他不敢说的话 喊出他不敢呐喊的呐喊 害怕他不敢害怕的害怕 不停地登高,逃向他不敢渴望的自由
Gilbert拼命地抱着弟弟,仿佛在拼命安慰自己...........
老房子是年久失修的隐藏痛苦回忆的生活..勉强维持 带着无法割舍的恋恋深情
........
那一切消磨着Gilbert,但那一切无时无刻不显露Gilbert来自的地方...那是Gilbert想要逃离的生活,也是造就了Gilbert的生活
I'll get go.I get nowhere to go
Gilbert对着他的女孩露出他所有的虚弱..
爱的那个女孩 代表关于自由的梦想 她友善 她诱惑 她治愈 她虚无缥缈而又迫不及待 她和她的车 一种可以自由的生活
所幸这是关于18岁的片子 弟弟的十八岁生日 是妈妈最后的心愿 被默许从新开始的日子.....即使到那天才知道 那也是学会面对和学会做出决定的日子..........
所幸这是关于梦想的片子 最后出现的车队 几乎是以一种梦幻般的方式.....女孩依然友善地迎接他们加入,已然长大的少年,带着弟弟走向新的生活..............
李奥纳多里面白痴演的真不错
永远也不要指望可以一把火烧光你的旧生活。
狗眼!我的狗眼!!!全片就看见他抱他,亲他,给他洗澡,为了脱他衣服而揍他,被他骑乘揍(唔噗!)…………他和他分别是强尼德普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然,这真的是一部温情乡村家庭剧。
早在1993年,李奥纳多19岁时就贡献出让强尼德普都逊色的天才演出
不得不承认leonardo比depp出彩太多太多了,leonardo真是个天才演员!!...and what's eating you...其实电影本身可以更简短和有冲击力些的
小李太厉害了,感觉他一直在努力退步。
Depp把Gilbert这个平凡的小镇青年演得宛如自己。质朴,真实。
生活有时令人绝望,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闪亮和温存,寻找到不一样的天空。不完美才是人生。
李奥纳多表演最好的一部电影
年轻时代的Leonardo DiCaprio和Johnny Depp演技大赞!两位巨星未成星之前的自然演技融汇在这部电影中,虽然电影总体剧情较为缓慢,但是不能掩盖两位男主的强大演技。推荐!
好不容易德普和路易斯都正常了一回,哪知是李奥这厢出状况
鲸鱼妈妈、弱智弟弟、已婚欲女、殡葬员朋友、房车流浪女友。。。小镇生活like hell,非常的超现实主义~最后一把火烧个干净!(foodland和汉堡车,象征侵入“田园小镇”的工业势力。抱着超市买来的蛋糕被自己的boss——杂货店老板撞正着~怎个尴尬了得!)
多年以前,小李演的是德普的弟弟,现在,努力一下我觉得小李可以演他哥
好电影。不是因为强尼德普,而是确实好。人生琐碎,情感真挚。
雋永溫馨的小品電影,看導演就知道,當時的李奧那多演的真好, 真是可愛極了!還有帥翻了的強尼戴普,那時候的演技就已經很棒了。
天啊!leo!!演的太牛逼了!
他们那时候,都貌美如花。
小李演技超赞,超过戴普
德普年轻的时候莱奥纳多还是个傻小子,现在,他们俩同步了,莱奥纳多看着比他还老且富态,这是对岁月不饶人的最好诠释,德普在这里最美,莱奥纳多的表演天赋惊人
苦逼娃与傻逼娃火烧老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