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永慈被骂得最凶。
但其实,永慈或许反而是编剧最私心的一个角色。
据说剧版相比漫画改编很大,尤其是结尾,漫画的结尾两对cp都真正的各自安好;剧很明显不是——痛哭的永慈无论如何都说不上安好。
很多人讨厌这个结尾,我却以为这恰恰是编剧最具野心的地方:并不单纯是一个关于“三个人”的故事,而是对“迎合主流社会价值观从而获得‘普通的幸福生活’”的无声质问。
看似是剧版《三心两性》,却在同样讲孤独寂寞的基调里写了个全然相反的故事,前者力图打破传统血缘关系与家庭关系,后者则在无声质问那些迎合了主流价值观而获得的‘普通’生活。
这场质问,贯穿着永慈的出场到落幕。
永慈最大的特性是温柔,妹妹甚至说他太温柔(温柔得有些软弱);也是这种温柔,最终导致永慈在自我阉割上越陷越深。
永慈回去继承家业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已经足够幸运了,如果再奢求什么的话,感觉世界就会崩塌。”明明可以追求自我,却因为不愿意伤害任何一个人,包括当时在冷战的父亲,宁愿选择自我阉割。
辞掉喜欢的染布工作,放弃追寻内心真正的需求;可即使如此,被反对的三年,永慈都没有放弃过maki,甚至没有想过要放弃maki(永慈一直承受的人生里唯一的争取和反抗就是maki),直到美枝子提出孩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提议,完成了永慈的第二次自我阉割。
美枝子的初衷是好的,父亲反对是因为你们没有孩子,那我们给他一个孩子,不就可以在一起了吗?
但为什么没有孩子就不能在一起呢?因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所以当他们决定用“孩子”来得到“许可”时,就已经是在为了迎合主流价值观阉割自我了。
事实上,那天晚上,永慈提出过“要不算了”;后来,美枝子怀孕,他全身心投入,一方面是因为是没想过可以拥有孩子的激动和喜悦,另一方面因为他内心深处认为美枝子是为了他们在承受这些痛苦,他觉得maki应该和他是一样的心情,在那时那刻最优先考虑美枝子和孩子,这也是他俩最大的分歧。
maki感知到了不安与坍塌的未来,他却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过度展望中;所以那天吵架,他们彼此都说着“我跟不上你”。
孩子的出现,让永慈离“普通人的幸福生活”越来越近,没有那么多压力,没那么辛苦也没那么悲伤。
再加上maki逃跑了,永慈彻底拥有了“正常的一家三口”,也彻底完成了最终的自我阉割:失去自我,活成了世俗眼里的成功人士。
医院病房,永慈父母来看孩子的那场戏,难受到令人窒息,画面里永慈的表情与父母欣慰的喜极而泣形成鲜明的对比,支离破碎的三个人,此时此刻却是世俗眼里最好的结局。
剧里的永慈没有爱过美枝子,他从头到尾爱着的都只有maki;美枝子是他的家人、支撑、羁绊,可绝不是爱人,所以maki消失后,永慈曾经找染布店的老板,说自己马上就要有孩子,可却要失去最重要的人,然而世俗眼里,孩子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老板的回答也只有一句“扛着”。
某种程度上,逃避“爱”但其实渴望被爱的美枝子是这场悲剧里最大的“获益者”:以一种无心却潜意识里偏执的方式获得了永不被抛弃的最稳定的“爱”。
而本该拥有完美初恋的两个人,一个阉割了自我,一个伤痕累累。
“想活得更好,错了吗?”没有错,但为什么代价却是丢失了最重要的那个人——这也是编剧想问的。
结尾,maki放下了,美枝子释然了,只有永慈,既不能挽回maki,也再找不回最真实的自我。
他才是那个,被舍弃的人呐。
而maki,是这个故事里,最纯粹的存在。
首先演技和剧情都在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前期一度以为永慈对感情没那么上心,直到父亲明确希望分手,才看出了他的态度。看的过程中最心疼槙雄,只是觉得永慈憋屈,看完觉得最心疼永慈。三个人中他先步入社会、先追求槙雄、美枝一心帮他、父母有事业和生活上的期望、收到父亲反对时镇雄也提出不想让父亲失望,所有这些永慈都承担了起来,始终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对所有决定负起责任、即使不是自己的决定。否则就槙雄的逃避和美枝的偏执,是很难那么快走到看似各得其所的结局的。看结果貌似他得到的最多,但是他得到的都是别人塞给他的。当然他善良软弱的性格也起了决定性作用。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两部原著漫画的结尾真是各自安好,两对CP圆满生活下去。
现在则是慎雄和美枝子各自牵着孩子的手,虽然最后分别了,但外人看来却是一对完全正常的夫妻!
这样的展现完全是对本剧所谓同性恋情的背叛,这也是完全的美枝子中心视角,开始被慎雄救赎,最终被永慈救赎。
本剧是在迎合观众,既要同性恋情的悲剧感,又要少男少女无疾而终的悲剧感。
真要展现同性的残酷,那就让永慈和美枝子再生一个孩子,那样的结局才是“完美无瑕”!
1.真的会因为结婚孩子之类的家庭牵绊就能爱上彼此并抛弃真爱吗? 结婚后的“爱”是“爱情”还是其他感情?人生到了某阶段后违背内心的生活难道无所谓了吗? 人生真的是矛盾啊。
2,一手好料理或许可以成为温暖另一个人的契机
3.活泼善聊可爱的槇也会被孤独打败,不愿再看到重蹈覆辙的情况。
3.三角形本是最稳定的结构,但在人际关系中却脆弱不堪,一旦打破三角的天平,整个架构必轰然崩塌,只是时间的早晚 感情的深浅罢了。
人一生会遇到挫折与困难,或许当自己无法释怀时会回头望 想着补救。但是为了不重蹈覆辙,为了不停滞不前,再怎么意难平,再怎么痛苦,即使流着泪也要毫不犹豫勇敢的前进。
“朝人,我就直说了,你是真的想成为理发师吗?”
“……”
“你做事很认真,也很仔细,但是在大多数热爱这份工作的理发师中间,我好像看不到你的热爱。”
“我是想要成为理发师的,造型和工作我都喜欢。但是说实话,如果要更上一步台阶,这种想法并不强烈。”
以美枝子、槙雄和永慈为核心的三人,似乎与“普通”这个词有点距离。美枝子一直被父亲的离去笼罩,妈妈的同步缺席可能加入进来一起构成了她的自卑——感觉自己不够女性化,也就拒绝一切可能的恋爱关系。永慈因为自己的秘密无所适从,逐渐开始适应对自己的定位,但是没办法找到和父亲的要求兼容的办法。槙雄看上去是家庭影响最小的一个,他似乎一直烂漫自由无所挂怀,眼神飘忽步伐轻快,像一只蝴蝶落在枝头。
三个人之间的友谊和恋爱,似乎是他们对自己家庭的一点小小反叛,这里可以分享一些秘密,也可以找到一些温暖。这样的彼此支撑可能看上去太重要了,让他们产生了可以以此来对抗外界的错觉。永慈染黑的头发说要去父亲的企业工作的时候,聚餐的桌子上沉默了,就连作为观众的我也感受到了一种类似被背叛的感觉,在关于恋爱与父亲对峙的同时为什么会同时接下这份工作呢?染坊的工作是他不知道为了什么放弃的第一样看上去比较重要的东西。
之后美枝子提出的方案,出发点我理解是为了反击永慈父亲的说法“想要获得幸福就不能让永慈和槙雄在一起”,是想用一种折衷的办法让他们保持在一起的同时还可以满足父辈“想让永慈也获得有孩子的幸福”的想法。另外“成为母亲”的变化显然也会对美枝子本人的家庭关系产生影响,我不禁感觉到这看上去像是美枝子对自己妈妈的一次小小复仇,不仅是因为妈妈忙于工作对自己的不关心,或许还有对自己女性认同的迫切需要。在怀孕过程中美枝子终于经妈妈的口确认了一点自己和父亲的关联——柿种,她的哭泣似乎暗示着她终于得到了不知道在哪儿的父亲的认可和爱,而终于可以成为一个“女人”。永慈和槙雄对这个方案不置可否,这让我十分困惑,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份“帮忙”都太沉重了,是他们都没意识到还是说真的觉得这样可行并且自己能负担得起后果?
从决定实行这个方案开始,一切犹如雪崩一样势不可挡。他们选择可以说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恋爱感情此时苍白得像个半山腰的小帐篷,被滑落下来的雪块压得溃不成军。槙雄离开之后,永慈和美枝子在永慈的房间里生活的镜头剪接,和几年前永慈和槙雄开始同居时候的手法很是相似。孩子出生之后似乎之前那一点反叛和对抗的感觉荡然无存(还是说那点反叛是我的错觉?)。虽然似乎是美枝子准许了永慈的父母,但是实际上是完成了父母辈的愿望,而且是一点不差、货真价实地呈现了一个“普通”的异性恋家庭的完满状态。看着永慈对着美枝子说出喜欢的话,我觉得本剧的恐怖指数到达了顶峰:为了证明自己的对策最终证伪了自己,想要保护的东西成为了代价,自己确认过的东西被自己说服着改变。
再之后槙雄的故事进入了IN THE APARTMENT线,遇到少言寡语的美发学徒朝人。此时的槙雄更像是一只凑活着度过秋天的蝴蝶了。朝人也有自己的问题,没办法处理自己对爷爷的看法、如何继续作为离家方式的理发师职业,而这些最后似乎因为某些原因鼓起勇气去改变了。我觉得朝人和槙雄有的一点相似之处,或许是除了对某人的一份情感之外没有什么很坚持的东西。朝人是对爷爷的复杂感情以及之后对槙雄的在意,槙雄是对另外两人的懊悔和责怪,在此之外,工作、学习都是不知往何处去的迷茫。朝人回答店长“是不是真的想成为理发师”的时候,其坦诚和犹豫,只能模糊地设想未来的失重感实在是让我共鸣。不知道,像永慈喜欢染布那样是可遇不可求的,像美枝子受安宁影响,以及或许与对自己的怀疑和认可有关,从事美容行业的适应力也是难得的,像朝人这样暂且先选一个方向然后载浮载沉的情况,不说是不是大多数,肯定也是存在的不是吗。这样也算是“不普通”的一种吗?
最终回三人的再相见,永慈嗫嚅着说不出话来,槙雄最后还是笑着让他们坐下。槙雄和美枝子大概是稍微放下了对彼此的后悔和歉意,但是永慈却是从回到家里送走去接孩子的妻子回头盯着餐桌旁边的第三把椅子此时背景音乐突然响起来的时候,似乎才承认自己也踏入了几年前另外俩人已经投身其间的懊悔地狱。关于槙雄回忆的蒙太奇,槙雄照片和孩子照片的混搭,床边柜子里当年给槙雄做的外套,终于提醒了他,他为了目前“普通”的生活舍弃掉的是什么。
朝人最后慢慢跟着槙雄,在昏暗的马路上安慰着他“你做得很好”,表扬了从高中时代听了永慈父亲牛仔帽故事就开始有所思考,并且这份他人为先的温柔从没变过的槙雄。我喜欢看迷茫的人互相安慰,也喜欢看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的人最终被发现被认可被爱。
永慈的矛盾有点类似《Life线上的我们》里面的故事,但是显然永慈更加犹豫更加会自我洗脑。不过这两部作品提出的问题或许有一定相似之处:普通普通普通,到底什么是普通?
美枝子(藤野涼子 饰)和槙雄(青木柚 饰)是上同一所高中的好朋友。 他们开始一起做兼职,并认识了大学生永慈(中川大介 饰),三人开始一起玩耍。 有一天,永慈说他喜欢槙雄,两人走到一起。 然而,他们周围的人都反对他们的关系。 他们的特殊关系逐渐改变。 然后,槙雄偶然与他青梅竹马的朝人(兼近大树 饰)重逢。
以上是豆瓣的介绍,完全遗漏了这部剧的精华呀!!
一共十集,从他们高一拍到工作,时间跨度比较长,节奏却是偏缓慢的,1.25倍速看完全不影响。镜头很美,故事有点drama,两部漫画一起改编的,虐的我半夜睡不着,早上爬起来写影评![捂脸R]
简单来说,永慈先和高一的慎熊告白,两人谈了三年恋爱,美枝子作为助攻,其实心里喜欢慎熊。青木柚扮演的慎熊笑起来超可爱,是典型的猫系少年,撒娇超自然,在学校也很受欢迎。三年后,永慈家里不同意他的恋情,美枝子想维持三人的关系,提出给两个男人生孩子,就说抓马不?结果还真的发生了关系,孩子是永慈的,看着孩子从胚胎发育到出生,永慈对美枝子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想作为正常人结婚,有一个正常的家庭。慎熊发现后,想退出三人这种奇怪的关系,美枝子为了挽留他,骗他说是他的孩子[笑哭R]双重背叛让慎熊难以接受,逃离了,然后遇到了小学同学朝人,结局是两对cp各自安好[汗颜R]
半夜看的我心梗啊,美枝子结局是最幸福的,一开始没有父亲,被男友家暴,是慎熊救赎了她。后来嫁给了富二代永慈,有了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永慈你个大软蛋,第二集永慈的妹妹就说了他很心软,其实他不是心软,而是没有担当吧!明明自己先告白,后面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想要白月光爱人。好气哦[生气R]
最惨的还是我们的慎熊啊,超级可爱的男孩子,被一个大学生引诱了不说,还被好朋友欺骗。还好作者有良心,在另外一部作品遇到了朝人。这部剧如果只拍第一部漫画,怕是要虐死我[失望R] 朝人在最后一集表达爱意,慎熊值得最好的[赞R]
青木柚的演技有点惊艳到我,查了一下,00后演员,演高中生的时期很自然,成年后的部分不突兀,关注起来[飞吻R]美枝子演的也很不错,永慈稍微差了一些,几个要爆发的点不太自然,pass pass哈哈哈
2021年美丽的他。2022年就是这部不只是语言。maki其实是最理想主义的人了吧。安慰陌生人,不谈及自己,用尽全力的爱,放弃自我的成长,把爱情和友情当做食粮。其实在永慈说自己要给父亲工作时,maki就了然的结局,但为了爱情,又不言语,默默的相信,默默的承受。美枝子的建议是最后一次理想化的尝试。可惜事与愿违。生活有了续集不再止步,可能是唯一值得庆幸的吧。maki有日本传统女性的影子。一切重心放在丈夫上。
1、这部剧真正地将“同性剧”这一门类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相较之下,此前的所有同性电视剧都不过是堆娱乐垃圾。2、世俗道德是一种人在无法理解他人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而艺术就是给我们提供一条理解他人的捷径。在这部剧的评论里进行道德审判是件可笑的事。
永慈换了车却依然找不到车钥匙,槙尾理了短发依旧是那个满脸笑意歪歪的大男孩,看起来三个人什么都没有变但是其实一切都变了。谈不上谁对谁错,青春期的一个错误的决定改变了三个人的一生,槙尾后半段真的好让人心疼,看完后劲太大了。影片真的好日常,就好像我身边三个好朋友给我讲了他们的一段情感经历,比真实还要更真实。
不成熟的孩子,被放纵长大的大人,3个人明明可以以朋友的关系继续维系,却非要以最坏的方法去试图改变结局。三角形在人际关系里本就是最脆弱的,毕竟多一个人就多出来了无数种可能。温柔有时候就是优柔寡断,处处留情,永慈就是这种人,美枝子和慎雄都因为对这种温柔的沉溺,从而甘愿成了这段关系的牺牲品。不过事情有时,很难分清对错的。
很现实,但是看完还是要骂一句,鸡贼诡计多端软蛋男。
东亚,或者说适用于全世界的恐怖故事:为了反抗的证明驳倒了自己;没想清楚就生了孩子然后就顺其自然下去;所有重要问题都被父亲或者爷爷或者家长所影响。与《Life线上的我们》稍有一点相似,但本作更为复杂,就像柠檬蛋糕和柠檬的区别。呈现方式很扣题,感觉音效音量大于人声,也很少使用背景音乐和慢镜头。几段镜头可以让人沉浸在声音或者沉默里面:吹头发、同居掠影、三人的夜晚、升学就职庆祝夜、洗头发、再次打量自己的家。ED每一段都觉得很妙,在动态与静态之间。OST风格恰切。
青木弟弟气质太贴合槙雄了,明明是一副厌世脸,笑起来又有融化冰川的温暖。第四集从偶然坠入日常的长镜头,第九集恍若隔世再见的震惊与想要逃跑的闪躲,第十集同桌对戏和最后的表白都好到让人落泪。なんか好きっていうより愛しい,目前日腐天花板。
真的没必要喷三观和dy的剧情,连带喷腐女,文娱作品不承担教化的责任。单从逻辑上讲,女主从小缺爱,太想抓住这段关系,把自己认为仅有能用得上的东西挖心掏肺献了出来,以不成熟的孩子的思维来讲,也没毛病。喜欢每集结尾BGM响起后的絮絮念,特别有真实感。
这部剧我先看了前几集,然后被剧透了,就直接跳到了第八集,今晚又看了最后一集。幸运的跳过了最闹心的部分吧算是,所以打个5星。感谢最后还有温柔的人拥抱槙雄,与其说喜欢不如是爱吧,这句台词虽然老套,但真的把男主从过去拉出来了。
人生就是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失去和错过。因孤独而联结的三人太想维持学生时代那种纯粹而又美好的感觉,殊不知一旦打破三角的天平整个架构必轰然崩塌。纵万语千言只叹一句造化弄人,到头来最先逃走的人被伤得越深。非典型日式流水青春剧,其指渉深度完全可媲美同志文学。摄影镜头极其生活流,每集结尾的定格场景均由演员即兴发挥,一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处理地也不错(两次吹头对比、永慈用槙雄方法叠衣、车钥匙)。青木柚演戏颇具潜质,贡献了多场与周围环境融于一体的沉浸式表演。
11,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啊,虽然大家嘴上都说着成熟的话,但友情爱情暧昧迷恋本就是理不清的乱麻,人生就这么被扯碎了,几段时间的拼凑唏嘘不已,主题曲好听,日腐这次真是弯道超车了
4.5 很难评价,后劲很大,直接失眠了一晚上。与其说是LGBTQ题材更直接的观感是孤独的人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看哭的一场戏是永慈抱着妹尾衣服哭,很难说为啥…多难得从第一集第一个镜头起所有情绪都是对的的一部剧,青木和藤原两人的戏太好了,最后咖啡馆里的对戏真的太好了。
巧克力味的屎,一边气得捏太阳穴一边还是看到了结局
这才是写出LF的浅野妙子,难以想象导演竟然查无此人。看似是剧版《三心两性》,却在同样讲孤独寂寞的基调里写了个全然相反的故事,前者力图打破传统血缘关系与家庭关系,后者则在无声质问那些迎合了主流价值观而获得的‘普通’生活(父母来病房那段看得太难受了)。逃避“爱”但其实渴望被爱的美枝子某种意义上是这场悲剧里最大的获益者:以一种无心却潜意识里偏执地方式获得了永不被抛弃的最稳定的“爱”。而本该拥有最完美初恋的两个人,一个阉割了自我,一个伤痕累累。“想活得更好,错了吗?”没有错,但为什么代价却是丢失了最重要的那个人。P.s.永慈和maki都太温柔了,而这种温柔最终导致永慈在自我阉割上越陷越深,maki在妥协上越走越远,直到再难回头。以及,永慈才是那个被舍弃的人呐。
还没看结局,但是就剧透来说跟预想得差不多。两对各自在一起了吧,一对养孩子养出感情,一对互相舔舐救赎。永虽然可能放不下,但是就把槙当作朱砂痣吧,反正孩子妈也不介意,这样永的爸爸也满意。从第五集就能看出来永其实还是比较现实的,并不会真正去反抗什么,而且也选择了用生孩子来屈服于他父亲。
三角形在自然界是最牢固的结构,可是放在一段三个人的关系中是这么不堪一击。三个人因孤独而彼此联结,随着关系的加深所渴求的东西越来越不相同,注定会被打碎。仅仅一个决定就可蝴蝶效应般地搅动三人的人生。我对这样的结局不会感到意外,在女主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就稍稍可以预感到了。这个话题如果放在豆瓣上讨论,肯定要先骂上三天三夜的,可是看到最后就失语了。笼统的话语没办法遍及个人生活的复杂。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慎雄一开始是那个最不走心的人,好像随便什么都可以,但到最后看起来他才是最认真的人。人啊,真是太孤独了。这种孤独什么东西都没办法消解。
亚洲鲜有的质量过关的同志剧,演技好,台词佳,镜头美,除了槙雄总是歪歪的。
3.5。明明是三个人的电视剧,为什么中途一定要有人退出😣。喜欢一开始三人在一起的感觉,那种绝佳的氛围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彼此之间无限接近又若即若离,每个人都处在最合适的位置。那段时间每集出片尾的timing和scene都很舒服。中间永慈金发换黑发后就不对劲了。心疼为了两个男生幸福着想的美枝子,也心疼被舍弃的槙雄,永慈虽有无奈,却实在没办法原谅他。人生一定是会有遗憾与错过的,能做的不过是说服自己放手释怀,然后继续前行。
5、其实一上来不觉得青木很突出,但是整套下来之后会发现,他讨人喜欢是有理由的。有些角度真的是绝了。4、第十集、永慈的房间里面都还有着槙雄的痕迹。发生的一切都会留有最初的痕迹,无法磨灭,或者不愿磨灭。3、第九集、槙雄看似洒脱其实却是最晚出走感情的那个,一直把无所谓当作外衣穿。2、第七集,永慈用槙雄家的方式叠衣服。1、冲着每一集的片尾十颗星也不过分,太喜欢了。
青春总是有勇无谋,世界时常事与愿违。好多话不是来不及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情绪很重但又很轻,像吹风机下第一个吻。三人在一起时候的氛围音乐摄影全都是满分!和藤野凉子一起变更漂亮的是她的演技,而青木柚应该被伤害,值得被伤害♡(采访里说吹风机吻戏几乎是即兴,我真的惊呼青木柚好会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