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几个女人是瘾君子,所以大概生不出孩子。
2.乳汁那块是刚喂完奶。
3.药丸是奖励,拿精液换的,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荷尔蒙仍然自愿吃,反正迷药是靠水。
4.叙事是穿插的甚至倒序的,一个完整的回忆是男主的女性朋友弄死了男主的狗(动机主客观不详,没有直接描写狗死的过程),男主用石头杀了她,后来才成为罪犯。男主也自称是被狗养大的。
5.铁锹杀死的是飞行员,不是囚犯,下药催眠也是她没睡。和女囚其实不住一起。飞行员本来的任务不是自杀吧,他们是去提取黑洞周围的物质才对,是女孩受不了(生孩子的事实)刺激自杀去了。飞行员不是亚裔用铁锹杀的,应该是自杀女孩自己杀的。亚裔是看到她自杀了才捡起铁锹去打女医生,认为是她的生殖实验害死的吧。男主抢过铁锹一下,可能亚裔就算交代了。影片后期加速灭亡,死人太容易。
6.然后提到黑人,黑人就躺土里死了,算是就剩男主自己了,团灭贼快。
7.导演习惯用女性视角去意淫什么的,所以影片有一些她自己的“特色”手法。
8.最后说时间比例:火车老头说的是我们成骨灰他们还在飞,这个稍微模糊一点,最后男主做报告的时候提了时间,local date是6750天,earth date是76861,人家解说说十倍关系大概准确(这里我认为时间不是线性的1比10,因为他们99%光速进行,靠近黑洞就减速静止了,根据公式,99%光速时间是0.141倍,远达不到十分之一,考虑到还需要减速,10倍以上的差距是导演常识硬伤),其他实在说不通的很多细节,都是影片本身就说不通。
9.黑洞的形态表现和女主被吸进去的过程表现大致准确,艺术没法精确较真。但是男主进去是个什么状况我就不太理解了。
Does anyone remember the “love story” in The Savage Detectives?
The girl fell in love with a tramp. The tramp suddenly died. The girl went mad. But she was rich. So she asked a team of scientists to clone the tramp and implanted it the clone to the womb of a whore. A boy looking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tramp was born. Five years later, the girl cloned herself and implanted her clone into her own womb. Another girl was born. The clone babies grew up together. The girl’s cottage was their Eden. And one day the girl died of cancer. We don’t know if the clones will fall in love and get married. We don’t know if they will reproduce. But the scientists keep cloning and implanting the clones until the girl’s fortune expires. That was what she requested.
Add infinity to infinity, you get infinity. In the Eden of space,
they substitute death penalty with an jail of infinitity. A jail
towards the Black Hole where finally Time
and Space converge into a singularity.
In the door opening at the end, the perfect brightness.
Would you prefer a perfect death or perfect mystery?
To give birth is to create another universe.
Yet sometimes one universe exist to threat
another. And that’s the beauty of it.
The way out is through violence. So much blood
and so much liquid. Sperms, of course. Everything that flows
in this ship is an attempt to crash Infinity.
To hit the 1 before arriving at the absolute zero.
We talk about the news of somebody's death, yet
never announce if someone is living. Because when one
is so alive, everyone else is not living.
I’m no longer talking about the film.
Here people take infinity as a means
to glory. When everything loses control,
the only hope is the first fear.
A ship full of dogs. A ship doesn’t exist.
今年在冰岛电影界实习,克莱尔德尼是荣誉终生成就奖的得奖导演,受邀来冰岛领奖+给讲座。期间抽空看了high life (这个中文名翻译好无趣,完全没有诗意,英文原名虽然也很简单但可以解读成几层不同的意思)。我之前没有看过这个导演的其他电影,所以无法跟她以前的作品做任何比较或放在一起分析。
关于电影本身。影片的视觉是我很喜欢的类型,色调,节奏,剪切,叙事碎片化,有些缓慢,有些令人窒息,有种游离感和不现实感,就好像整个太空旅程本身一样。在一个封闭的,监狱化的太空舱里,过着冗长无趣的每一天,缓慢地朝着未知的黑洞航行,船舱里的人必定对时间的感知已经受到了影响,时间这个概念已经变得十分渺小和不重要了。影片本身也是塑造了这个氛围,时间线破碎,前后跳转,影像片段式,呼应这种对时间的感知失调。
导演在讲座中说,对她来说这部影片重要的不是叙事或者对话本身(何况这是她第一次执导英文片,而且她承认自己的英文也不是很好哈哈),因此此片的对话都非常极简,她说对她来说用视觉影像来描绘一种特定的氛围是她最重视的部分。用各种不同层次的视觉图像来描绘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绪,气氛是她对此影片的着重点。此片所营造的这种粘稠,湿润,黑暗的氛围,很暧昧,很暴力,很沉重,又很亲昵,加上许多蒸汽,流动的不明液体的画面,就如同船舱上几个互相没有瓜葛的人被囚禁的肉体和欲望。
导演说,现在的很多太空片都把关注点放在特效,机械设计,剧情都是什么外星人进攻地球,或者人类探索外星之类的比较科幻化的走向。而最早的太空片,其实都是性感的。外媒也称克莱尔这部太空片是一部“性感”的太空片。此片可以说不是一部我们所熟悉的太空片。没有什么画面是描绘神秘浩瀚的宇宙,或者是太空船先进的设备之类的。基本上导演是讲一个非常人类化的故事,关于人类对情感,肉体,道德,欲望的探讨,放在了一个对外隔离的空间里,而太空的设置,放大了这种隔离感,延伸到了宇宙的黑暗深处,孤独感前所未有。
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影片结束后发现影片的艺术指导是冰岛艺术家olafur eliasson。熟悉Eliasson的光艺术的人都会认同此片的光影非常出彩,尤其是影片最尾,当父女两人逐渐接近黑洞,影片突然陷入深沉的黑暗,只有一道耀眼的黄色光芒横切画面。这道黄色光是艺术家的一个作品。在讲座中克莱尔分享她跟olafur合作的经历,说她在艺术家位于柏林的工作室里寻找她想要的可以象征性表现黑洞的光雕塑作品,这道简单的黄色的光虽然在形态上与人们所知的黑洞的影像并不接近,但她发现当手靠近这道光管的时候,皮肤的颜色产生了变化,肌肤可以感受到光管发散出的能量,这种特别的能量正符合她个人对黑洞的艺术影像化。
对于影片结尾,导演非常开放地说,是的,她就是想要指出最终父女两人乱伦的无可避免性,这是人们拒绝去接受的,但必然会发生的一个taboo。这是一个非常人类化的故事,而性是一个非常人类化的话题,当时间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当这对父女整个人生整个世界都只有彼此,整个人类世界的规则和道德衡量都已经距离他们如此遥远,而缓慢迎向他们的,只是一个未知的黑洞和未知的人类可能性,这个所谓的taboo,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作为视觉艺术的部分,看不懂也说不出,应该算是很高级的。
作为我觉得我看懂了的部分,我一直不屑一顾的是西方人文化底子薄,只能拿宗教反复说事儿,好象哲学和艺术已经走到尽头,便没脸没皮地老生常谈。这原罪和亚当夏娃的故事,生搬硬套到科幻题材上,也真是探讨人类现状和出路的热门方法了。
《流浪地球》来了,带着这个星球上最高级文明的光环。也许是在意, ta利之后的第二高级,反正很高级。是我认为自一带一路开始向世界‘输氧’以来,输出的最和唯一一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浓缩。很激动,语法可能不通。总结一句话,他们野蛮的渔猎文明,要一直探索和掠夺新的疆界,搞光了,换个地方重来一遍。而我们高级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农耕文明,要与宅基地共存亡!
Catch-22里面的妓院老板都知道,德国人,美国人,今天你赢,明天他赢,一百年之后,意,ta利还在这,还是这个意,ta利。
一部出乎意料的电影,甚至可以是影像实验的新标杆了,不同与阿彼察邦对于叙事空间的处理——一种介乎于原始神秘,疾病的政治发展史与科技时代的暧昧纠缠。克莱尔的影像空间更多采用了一种正反面式的叠合手段——简单的复调,影片中太空空间是一个非现实的现实空间,它是未来的,却是生活化的:繁殖,欲望,规训,亲情,生死。反倒是地球上的生活空间通过一种超远距离的传输手段以一种超现实的姿态被呈现:不可回归的,理想的,抽象的愿景。这样的置换是产生了神奇的体验,外太空失去了一部分神秘性,被人类化,而地球生活却化身为一种抽象符号——这个符号直接与权利机构相关。
这种体验的触发并不是来自于核心叙事,恰恰来源于无叙事的叙事,使得情境重新获得自由,影像空间不在被叙事约束,观众的体验重新回归感觉层面的诸多要素。无论是对性的诸多描述,还是小伊甸园的气氛把握,都是对于不真实情景的真实生成,是空间的复调,是多义词。
太空生活,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诗情画意。
真正探寻冒险难题和人性的太空科幻故事都是不讨喜的,它们实在太沉闷。如果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真的到了让我们可以飞离地球,实现远距离太空探险的时候,人类需要占胜的不是外星人,那些影视作品中描绘的异形或者铁血战士,反而是难以忍受的漫长时间和孤寂。广袤宇宙中,星星与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以光年为计算单位,这样漫长的旅程所要花费的不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短暂在途时间,它或许要踏上旅程的那些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
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最近的一颗即使是光,也要走4.22亿光年。一光年大约是9.46万亿公里,4光年就是37.84万亿公里,现在人类制造的航天器最快的速度是16.7公里每小时,按照第三宇宙速度,一年将飞行5.266亿公里,4光年的距离大约需要7万多年才能到。而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也不过短短的几千年而已。
如此之久的时光,且不要说无人飞行是否能够达到;有人飞行的话将面临无数的难题,而其中最难以预料的是宇航员由于与地球隔离而产生的心理影响,前路漫长叵测,母星又无法联系,在这样的压力下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心理压力,没人能真正确定!所以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写道担心人类无法忍受在几艘太空船里的孤独生活,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解体;正因为如此,才要整个地球去旅行!
前面科普这么多背景,目的只有一个,本片《太空生活》就是以此为背景来描述一艘太空船独自踏上探访黑洞旅程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背负这一使命的人全部都是犯下过罪行的犯人,他们将功折罪,去为人类崇高的事业做出贡献!
这些人在太空航行的生活肯定是不惬意的,日复一日的生活对于他们的生理、心理产生了影响,甚至繁衍也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船上的医生每天都要收集男人们的精子,再与卵子进结合,培养胚胎。
男女两性在狭小密闭的空间内如何相处,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一段旅行要持续多久,也许就是一生。当最初的新鲜感没了,地球上带来的娱乐腻了,最终留给他们只有最原始的性和暴力。离开人类社会的飞船上秩序又如何维持呢?
电影的最后,大多数人都死了。有人因暴力而死,有人自杀,只有一个强壮的男人还有他刚刚出生的女儿。
人没有死完,生活自然就在继续,男人带着他宝贝走在飞向黑洞的路上。出生在船上的的女儿长大了,初潮落红预示着她已经是美丽的少女。对于这个姑娘来讲,船上的一切就是她全部的生命认知,她的知识和生命体验来源于她的父亲以及船上的资料。唯一的父亲又是一个沉默寡言人,从来没有跟她讲过这一艘船的前世今生,甚至连祈祷的时候连可以祷告的神灵都没有!
少女如此美丽,故事越发悲剧!
她没有品尝过美好的生活,误以为人生本就是应该如此!当父亲发现同样一艘飞船靠近时,幻想着在那艘船可能会有其他的人类,“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女儿天真地说,“我们不需要帮助”!
后来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当黑洞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旅程结束了。
片尾,父亲对女儿说到,“让我们开始吧”!不过黑洞的背后是什么,留给这两个孤独的人类
终究是希望!未知总代表着希望,可怕是死亡。
这也解开一个困惑:明知是死亡,他们为什么不在飞船里继续生活下去?而是主动地乘坐飞艇向着未知的黑洞前进。当女儿在飞艇上目视着从出生到现在生活的飞船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时候,有一种悲伤充满胸臆!
也许对于他们,哪怕是死亡也比孤独更好吧,谁说死亡不是重生呢?说不定灵魂可以重回地球母星,那时身边响起欢声笑语!
未来的科技能够达到哪一步,我们都不知道,也许人类真的可以发现“平行宇宙空间”。在那个空间里获得超过光速无数倍的速度,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看之前我以为是太空飞船里只剩下一对父女,为了繁衍后代,不得已乱伦生子的故事(类似圣经创世纪里罗得与女儿那种),结果并不是。最不能理解的是,明明有男有女正年轻,太空生活又无聊,不群P乱搞也就罢了,一对一恋爱性交很正常吧,也没有。怀孕靠男性手动取精,再用管植入女性体内,导演这脑回路有点离奇,简直变态。
医生大妈一把年纪了还各种发骚,看得人胃酸上涌🤢🤢 评论说父女情深的,我怀疑我们看的不是一部电影。片尾这节奏他们是要成为新世界的亚当夏娃吗……
披着太空外皮的文艺片,对白很少,画面挺美。只是整部片子慢到无聊,大晚上的实在太过催眠,导…演…仿…佛…在…这…样…讲…故…事……
#tiff# 一分真的不能再多了,简直都没法坚持到看完。什么玩意儿。。。跟朋友吃饭的时候对方吐槽首映看睡着继而彼此发现是此片后,我俩深情并茂的吐槽了半个小时
Not your typical space sci-fi. 宇宙飞船实际上只是为了制造出一种极端与世隔绝的环境,再加上慢节奏、极少对白,更加放大了这种环境里病态的孤寂感,于是,最后的父女情便成为了经历全片压抑之后的一线希望。Stuart Staples的配乐极赞。
寻找黑洞的无限能源,抑制不住体内喷薄的情欲;探索宇宙的无垠空间,解除不了内心无尽的孤独。远离太阳也能培育出草莓,远离母体也能繁殖出胚胎。来到太空他们已经被执行死刑,吞下谎言的药丸,射出焚身的精液,饮下麻痹的药水,渗出绝望的乳汁。诞生在太空的婴孩不知道失去了母体,试步学语初潮死去。
闷,两次才看完
奇观电影,作者化风格看的更多是个人喜好。那么我就不装这个逼了。
浪费人类的时间
这片子真是太空题材一大迷幻,科幻题材一大奇观
特意下了4k提升观感但还是给我困完了,半小时才开始讲故事,对主题的探讨在立不住的设定之下感觉没意义
比诺什无论多大都是欧洲文艺片绝对女主角。碎片化的叙事拼出一个主题的观影过程倒是挺好玩的。欧洲女性导演万岁。
《太空生活》是超越"电影"技巧和叙事的超然存在。为观众提供的主要是颅内高压,却及其轻盈地将人类世界根深蒂固的毒草连根拔起扔在一旁,不再看一眼。颠覆主客体(绝对女性注视)、重塑太空(除菌/弑人真空)、回归黑洞(母体);克莱尔德尼还是克莱尔德尼,她是身体里同时住着圣母、少女和圣灵的三位一体。PS: 埃利亚松也还是埃利亚松。
4.5 流动的躯体和欲望在无尽的黑暗中毁灭,血缘和情感在未知的空间中永生。
即使有Juliette Binoche打破常规的自慰的戏,也能看出导演想要探讨的问题,但…难看是原罪。
正如德尼所说,这是一部设定在太空的监狱电影,简而言之,我们看到的是罪犯,她赋予影片的是日常生活似的节奏,而科幻的大背景和黑洞的存在则加强了一切的无力感,其中的性与暴力也不像《日烦夜烦》似充满极端的神秘和焦虑,更像是困在笼子中的动物的注定宿命,这些影片永远还是在看生命本身,而结局的一丝暖意,便是生命的意义重现。
一部拖了一整部最后啥也没表达的电影
2019159 二星还行
把黑洞那么让人精神为之一震的元素拍的那么舒适好睡,证明了德尼阿姨手下的科幻与太空也只是个幌子。 Robert Pattinson在我这早已晋升为演技派,有意思的是他在这片里露得比谁都少,看完脑子里一直诡异的Willow个不停。
#48th IFFR# Deep Focus-Signature。7分片。片名更合适翻成“太空性生活”吧……科幻片能拍成这样必须得靠欧洲导演,德尼继续了她新极端主义的创作路线。剧作还是有坑。(不禁YY了一下这片做完了进了戛纳主竞赛然后被记者们两极加上场刊倒数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