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分享一个沉重的电影,背景即”当母亲老了“。
当养老摆在眼前,这部名为《喜丧》的国产电影,为我们呈现了形形色色的儿女状况。
影片的开场是一场葬礼,满头白发的老人,身着黑衫,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台前落座,看台上敲锣打鼓。
接着我们随镜头更加接近老人的生活,磕拜菩萨,求保佑孩子,洗漱完后擦拭全家福镜框,老人对子女的重视被逐渐展现。
但是,我们总能看到,老人被隔离在全家福之外的镜头,她孤单落寞的背影总被镜子圈定。
相框里的是过去,是团团圆圆,镜框里的是现实,是踽踽独行。
镜花水月,美好只是老人的一厢情愿。
果不其然,未见其人、先露其声的儿子,出场即酝酿着送老人去养老院。
在一个进养老院意味着思想开明的地方。
儿女们有效地践行了“少花钱、少麻烦“的方针。
怕照顾,就丢养老院,怕花钱,就只能等这个养老院空位。
其实,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儿子给出一堆理由,所谓的怕老人一个人在家出事都没人发现,所谓的大家都忙,没空照顾老人。
然而,从头至尾,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儿子对老母亲有任何一丁点儿的照顾,他们就好像一个个甩手掌柜,把老母亲要么丢给妻子,要么丢给养老院。
在老人摔倒后、等养老院空床位期间,老人开始轮流住子女家。
老人的各子女情况也逐渐揭晓,老人一共六个孩子,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大儿子大女儿在外,会寄钱回来。
聚在家中讨论老人养老事宜的是二儿子、三儿子和小女儿。
四儿子据说出去打工了,没有回来过,情况不明,四儿媳据说跑去了上海,他们留下了个儿子,叫小道。
老人首先住在了二儿子家,二儿子是村里的小学老师,二儿媳在小作坊工作,脾气泼辣。
老人刚刚踏入他们家,二儿媳就问老人索要老宅,想搬入老宅,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小三盖屋。
小三媳妇认为在家养猪喂鸡赚不了钱,也想出去,和婆母商量。
老人二儿媳一口回绝,认为自己已经够忙碌了,言下之意很明显,要照顾老人,没有精力带孩子。
这一切谈话,就发生在老人跟前。
最终老人决定去三儿子家,小三媳妇也如愿以偿出去打工了。临走前,老人把老屋的钥匙给了二儿媳。
三儿子家庭条件不错,有车,住在市里,有一个女儿,叫平平。
平平对父母让奶奶住养老院的决定非常不满,对父母不愿意她去大城市工作也不满,在饭桌上争锋相对。
三儿媳非常嫌弃老人,老人在沙发上坐的位置她要铺上毛巾,老人的铺盖卷她让丈夫丢进了储藏室。
自家人吃的碗筷,她搓洗多遍,盖上防尘布,老人的碗筷,她用水随便一刷。
老人拧干的毛巾,她用夹子夹走,满眼嫌弃。
最后老人离开时,她当面就把老人睡过的床单被罩放进了垃圾袋。
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家庭氛围,只能让平平离开家的心愿更加强烈。
她给奶奶洗头的时候,询问父亲当初离家的事。然后,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这个变故使得三儿媳对老人破口大骂,认为是老人唆使女儿离家,三儿子除了拉走媳妇外,没有和母亲有任何一句交流。
最终老人决定离开,去小女儿家。
小女儿是唯一一个提出过让二哥带着老母亲去医院看病的人;
是唯一一个带着母亲去就医的人,虽然不是去的大医院,只是去看了老中医;
是唯一一个向配偶表达出不愿送母亲去养老院的人;
也是唯一一个亲手照顾母亲,为小便失禁的母亲换洗衣裤的人。
小女儿每天在外面卖煎饼,丈夫为人畏缩,在家开小卖铺,儿子军团把房子卖了,在外开长途车,目前儿媳带着孙女在她家挤着。
但小女儿家状况接二连三,首先是丈夫自己没放好钱,钱掉进了缝隙,他却认为是老人偷拿,家庭信任问题就此埋下。
紧接着,老人病情加重,中风偏瘫,外加痴笑性癫痫。
小女儿在给小便失禁的老人换完裤子时,感叹老人得病,无儿孙来看,说话直接,血粼粼的事实,好似针尖,扎得人生疼。
小女儿晚上和丈夫在外面低声聊天,老人凑过去偷听,听到小女儿说等到自己老了不能动了,宁愿上吊喝药,也不去养老院,不给儿子添麻烦。
随着女儿的这段话,老人那偷听的脑袋,逐渐离开镜头,退入黑暗,也许心也退入了黑暗之中。
再接着,小女儿的丈夫,因为在路边捡包被人下套,被小流氓把身上的一千块钱都搜刮走了。老母亲的痴笑性癫痫也愈发严重,总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发出笑声。
小女儿家庭负担加重,去问二哥,是否可以托关系走后门,早日送母亲去养老院。于是这个家庭爆发了一次大争吵,人性的恶显露无疑。
二儿媳和三儿媳大肆宣扬:老人在谁家生病,谁去花钱给老人看,两个儿子保持沉默,好像这都不是他们的事。
小女儿转而对着二哥,希望他至少给点钱,却被二嫂直接否定;接着小女儿询问大哥大姐寄的钱的下落,二嫂坚持这钱都给老人看病了。
双方就此开始争论这笔钱的去处,争吵一发不可收拾。
二儿媳一边认为老人在谁家出事,谁出钱,好像把小女儿也看成家里的一份子,但谈到钱、谈到老宅房子时,一边又认为小女儿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资格过问。
三儿媳本想劝架,也被二儿媳拉下了水。
二儿媳大骂三儿媳是狐狸精,害人离婚,争执间,她被三儿子打了一巴掌,随后二儿子把所有人都赶出了门。
更为悲剧的是,不久,小女儿得到了一个噩耗,她的儿子军团,酒后驾车死亡,当全家沉浸在悲痛中时,老人的痴笑性癫痫再次发作。
哭声笑声交织,一切都变得很荒诞。
最终老人决定回二儿子那里,否决了女儿的挽留,她不愿给女儿添麻烦了,这也是老人最后一次自主决定自己的住处。
临行前,老人把手镯给了军团媳妇,并劝她再找一个人。
直到这时,通过老人和军团媳妇的对话,我们才知道,原来老人丈夫早逝,当时最大的孩子十三岁,最小的才九个月,是她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六个孩子拉扯长大。
我们无从想象,一个女人,带大六个孩子的艰辛,但是六个孩子,我们只见到了三个,其中那两个儿子,还基本靠老婆来推诿对老人的照顾。
现实就是如此心酸,回到二儿子处的老人,只得到二儿媳的冷淡和呵斥。
住的环境也越来越差,老宅已经被二儿子他们住下。
刚开始老人被安排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似乎是柴房之类,没有门,只有门帘,但好歹还有门帘。
老人在这里第一次询问儿子,养老院有没有来信。
是有多失望,才让一个三番两次反对去养老院的老人,主动开口询问养老院是否有空位?
二儿媳嫌弃老人不分昼夜的癫笑,直吼她是不是拜菩萨中邪了。
二儿子在老婆的吵闹声中,去跟老人发脾气,摔了老人的菩萨。
最后,他们让老人住去了牛棚,牛棚没有门,铺床之处,吱嘎声乱响。老人用红布裹上破碎的菩萨像,放在了窗台上。
在这里,老人又一次询问养老院,又遭到了二儿媳的大嗓门轰炸,尖锐且不耐烦的音调将“来信不跟你说“这几个字重重地砸向老人、还有观众的耳膜。
这次,相信观众和我一样,急切地希望老人搬进养老院,至少养老院的床不会吱嘎响,养老院的房间有大窗户、有门。
老人第三次询问养老院的时候,是二儿子第一次去牛棚看望老人的时候。
伴随着第二次葬礼声响,二儿子告诉老人,二奶奶死了,还向老人询问自己儿时的样子。
老人说他满月时爱哭,闹得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二儿子接着问“娘,你恨我不?“
原以为是儿子良心发现,想起了母亲的养育之恩。但接着老人问养老院来信了没后,我们才知道,哦,原来是来信了,原来是明天要送母亲去养老院,今晚其实是来通知母亲的。
是因为母亲终于能离开了,终于要甩脱这个包袱了,所以如释重负地来看望母亲了?所以才有闲情问起自己小时候?所以那声“恨我“的问询,到底是发自内心的愧疚,还是希望母亲不要怪罪?
“娘,明天送你去敬老院。“是儿子今晚最后一句话,伴随着母亲压抑的癫笑声,听起来却和压抑的哭泣声无二。
作为观众,对老人能去敬老院而产生的那丝庆幸情感,马上就遭到了现实无情的放逐。
因为老人仍然不愿意去敬老院。
老人的每一次问询,是给自己做的死亡倒计时。
她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干净利落的退场。
洗漱,梳头,照镜子,看剩下的一张全家福照片,最后一次向菩萨祈求孩子们平平安安,然后吞下了事先藏好的药。
老人全片的第一句话是“菩萨保佑孩子们都平平安安“,最后一句话依旧是“菩萨保佑孩子们都平平安安“。
心境却从天堂坠向了地狱。
原来老人不是失望,而是绝望,儿孙满堂却仍是孤单一人。
原来老人宁愿在家里住牛棚,也不愿去养老院住单间。
原来她不是不愿意生啊,她是不得不选择死啊。
直至葬礼,老人的大儿子大女儿都没有出现,只是又寄了钱。
儿子们的欲求太多,多到把心填得满满的,以致于留不出一丝丝空间,给老母亲。
不然作为村里小学老师的二儿子,到底如何日理万机,以致于没空照看老母亲?
穷不是原罪,可是穷到心里只剩下了钱,泯灭了亲情,那就是原罪。
不然二儿媳说自己度过没吃的没喝的没住的那种日子,怎么现在有吃有喝有房住,照顾老人就没钱了呢?
有那个心,就有千万种解决办法;没那个心,就有千万个难题困境。
愿这部电影让大家能够好好思考一下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让大家了解一下人老得病后可能有的囧镜,愿这类悲剧不再上演。
影评公众号推荐后看是在鲁中南拍摄的,就是我家那边所以感兴趣找来资源观看,拍摄地在枣庄农村,我家是临沂农村,方言口音说话习惯和我家那边基本一模一样,丧事风俗也大差不差,看到后边真的看哭了,想到我的老外婆(我奶奶的妈妈),老人家活到98岁,还能自己煮饭做菜,儿女因为老人生病医药费的事情大打出手(我奶奶的大姐,大哥,小弟三人,我这些姨奶奶舅爷爷都六七十岁了打架惊动了派出所),老人家看不下去了,晚上喝了农药……我上高中时周末午饭会在奶奶家吃,奶奶做好吃的后爷爷都会去把老外婆接过来,老外婆也拿我特别好,看到后边我就想起我老外婆,到了那个年纪,看着儿女因为自己争吵,可能真的觉得自己的死是对大家的解脱,是为儿女着的最后一次想,影片里二儿子最后问老人家自己小时候什么样,哭着问自己的妈妈恨不恨自己,老人最后吃药自杀前洗脸梳头拜菩萨,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真的真的看不下去了。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从镜头到故事的呈现方式都太像我们身边经历的事情。整部影片最让我映像深刻的是拍摄的角度和拍摄的手法。虽然对于电影拍摄的具体技术细节我并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单单从观影者的角度上看,这部影片的拍摄角度就足够引起共鸣。很多镜头都是从老太太的背后(老太太坐在家门口,老太太来到儿女家的时候坐着听儿女们的抱怨等)、侧面(老太太一个人纳鞋底、一个人摸摸地低头听儿女讲话等),甚至有一幕一开始的时候非常让我疑惑,老太太摔倒后,几个儿女聚在一起讨论去养老院的事宜的时候,镜头一直放置在右后方的角度,让观众看不清说话者是谁,每个人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特写。但是观众仍可以从说话者的语音、语调上面基本判断几个不同的说话者,后面镜头随着老二家媳妇走进屋子,才发现刚才的角度是从老太太坐在内室床上听着屋外儿女商讨的情况。即使完全第三者的观众也从这样的拍摄手法中,体会到了老太太的无奈和心寒。
整部影片中塑造比较成功的角色我觉得是三女儿一家。三女儿的整个人物是比较有层次感的,一方面她是老太太所有儿女中比较上心的一个,从她和丈夫的对话(几次训斥丈夫是不是想把她老娘送到养老院,在丈夫暗示老太太拿钱的时候直接驳斥他,丈夫暗示老太太耽误他们挣钱的时候叱骂他是不是掉钱眼去了)、老太太生“笑病”的时候帮助她换裤子等,但是在和几个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要求各自分担老太太医药费的时候,又体现出她精明、穷困、为难,以及要求兄弟姐妹等量承担责任的一面。这个角色和二孩及他家媳妇、老三家的媳妇塑造的势力眼和看不起农村人的单一人物特征相比更加贴近现实。在现实中,孩子面对父母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受儒家传统和道德的约束,有孝顺和体谅的一面在,但是当和兄弟姊妹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孝顺体谅会被兄弟姊妹之间的竞争所替代,所有人更多地考虑的是自己不愿且不能吃亏,父母必须大家负责的态度,此时的人更多表现的是自私和精明。不信的观众可以看看身边的情况,如果有好几个子女的老人,一般在照顾老人方面,子女之间都会有着巨大的矛盾,这远远超过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另外一个细节是三女儿丈夫,尽管对于老太太住他家花他钱耽误他挣钱有种种不满,但是还是买了昂贵的猪耳朵,说“大婶子难得来一回”。他身上我更多的看到的是经济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于孝心的挣扎。
其中还有三处小细节,老太太一人独居在老宅的时候听的收音机里面的歌、平平看电视时候听的歌以及平平去火车站小道开摩托送人去火车站的时候飘来的歌,都是关于走向新世界,畅想未来的。但是在影片中,老太太是没有未来没有新生活的,她代表的是走向终结。小道和平平都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渴望外面的世界,一个是想找到抛弃自己的母亲一个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还有一个是二孩家的媳妇,也因为生计去了外面打工,不管原因为何,年轻的一代是有希望有未来的,他们的出走更加代表的是旧的家族和传统的打碎,以及新观念的崛起,新生活的展开。这也算给沉重的主题下留下了一丝亮光,埋下了些许希望。
最后说到轮回,对于农村老年人如何养老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放缓以及社会进入老年化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问题的重要性。扪心自问,当80/90后这代人的父母已经渐渐进入老年期,我们能够为父母做什么?上有年迈多病沉默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孩子,父母养老的质量和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的重要程度相比,我相信许多口口声声说着会孝顺的中青年人,在实际做法上还是把更多的资源投给孩子而不是父母。所以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这更多的是老龄化对于整个社会和经济提出的挑战,养老院床位紧张,服务质量堪忧,老一辈父母的养老观念,家庭的经济程度等,每一个因素都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以及父母需要明确,养老更多的需要是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还是家人的陪伴,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不仅不能共存,其中一个需求的满足都是不容易的,呜呼哀哉!
小道有心,谐音“孝道”,二姑家的50块不是他偷的,奶奶以为是他偷的,一口应下女儿的诘问。他是个苦娃子,父母扔下的留守儿童,农村妇女的管教往往是一堆狠话,只有奶奶沉默不言的爱是他心里的一份依靠。最后他也登上了那个修了公路的小山坡,走上了那条通往未知的公路,看过了奶奶生前住的牛棚,一张三口之家的全家福一张奶奶的黑白照片是他全部的精神支撑,他回望着小山村,眼里有些迷茫。
圆圆是老太太的重外孙女,她是一个脱离了“旧底层”的“新底层”,她说一口奶声奶气的普通话,喜欢芭比娃娃,想爸爸……然后她姥爷把她爸爸的骨灰盒放在她面前,她什么都不懂,周围是妈妈压抑的哭声……最后妈妈抱着她在老姥娘的丧礼上看低俗表演,她眼里都是迷茫
婷婷是老太太的孙女,三儿子家唯一的女儿,最温情的一幕是她给奶奶洗头发,她想去南方打工她妈不同意,偷偷走了说奶奶知道。老太太虔诚跪拜礼佛,儿媳妇指着鼻子桑囔她,她都应下,沉默不堪。她提出去女儿家,儿媳妇麻利的把她的碗筷铺盖当垃圾扔掉。后来在三儿媳和二儿媳的对骂中知道,她是“狐狸精”也就是老三的小三,老三孝顺排不上护犊子第一,因为这打了嫂子一巴掌。
二闺女唯一的儿子军团喝酒开车死掉了。卖了唯一的房子买的大车开长途。
最后发丧前村里老人骂二儿几个不孝,老头死的早,大儿才13,小的才9个月,老太太靠要饭把六个儿女养大。哈哈,老太太想哭的时候却得了笑病,越伤心笑的越大声,一辈子的苦吃透了,临老了只有沉默和笑,她总是低着头,因为要饭低头惯了……
她的大儿子和大女儿没有出现过,走出了山村可能过的好,也可能不好,但是母亲的死在他们心里也只有寄点钱聊表孝心的分量。
二儿媳嘴毒心不善,但能干活能吃苦,在农村她是个能干的媳妇,四个孩子自己拉扯大,最后端着煎饼蹒跚起步摔倒在门前子上,进入了殊途同归的轮回
二儿子去母亲住的牛棚,问母亲,“娘,你恨我不”,老母亲只有一句“我儿,你说啥呢”。母亲对儿女的宽容是菩萨一般的慈悲。
老太太洗净脸拢拢发,拿起残破的镜子在油豆灯下看了两眼,这悲苦的一生该结束了
“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
大多数写实的电影在真实性上都让人尴尬
原因不只在于没有能正确处理演员的表演
(情境的设计,而不是让演员去过度表演)
更为重要的是对声音的无意识或胡乱处理
演员念诵台词时使用的简单配音不用说了
这是为何一部电影会被认为是电视的原因
构成电视的一切都在影像的表层运作,是
为了完成理解的直接性,但是对电影来说
体验的深度被无条件地加剧,我们需要它
不只是为了一个故事,还有感官上的愉悦
这是为何电影对于影像的真实性如此苛责
观众忍受不住一部电影流露出稍微的虚假
当然,那些在虚实实验上游走的影像除外
影像的真实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空间真实
空间是构成影像情境之真实感的关键因素
空间不止来自于摄影机镜头-目光的延伸
同样来自于环境的声音对空间氛围的营造
声音的真实性,直接决定了影像的真实性
《喜丧》中的声音遵循着现实生活的规律
在细微响度中将空间的完整形态展现出来
空间因而成为呈示故事如何发生着的背景
将角色的活动包裹其中,并赋予其真实性
事实上大多数独立电影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在声音真实性上赋予影像真实体验的质感
后期加入(配上)的声音被处理得是是而非
远非真实环境中可能保持的声音形态,因而
让人轰然出戏。声音决定了空间的体验形态
为了获得影像的真实质感,青年导演们首先
需在影像空间与声音的关系上多做努力探索
今天看完喜丧,半天没缓过来。整部电影都沉浸在浓郁的压抑中让人喘不过气,以至于电影结束片尾字幕走完后整个电影院久久无人离席。因为故事太真实,真实的让人无地自容。每个人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好像在深剖自己,好像把最不愿面对的责任,最难以启齿的耻秘和最见不得人的想法挖了出来曝晒。 不得不说电影的叙事方法很中国,各种含蓄委婉暗示,就是不明说。像一道道印在地上的影子,你看不真切,但能猜的八九不离十,而且这影子一辈子跟着你。
首先二媳妇这个人很真,无利不露笑,有怨及时报;三儿媳虽然是个畜生,但她将我们心中对老人,农村,贫困的歧视,蔑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换句话说,她做了我们想过但没敢做的事情;而四女儿对老人说出了我们深埋在心的话。没有人想做弱者,没有人想承认自己是弱者,所以我们想方设法想尽办法的找到别人的弱点软肋割上一刀又一刀以显示自己的伟岸从而获得心里的平衡,平衡在别处被割的伤口。看起来很可笑,但的确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并且不会止步于今天。 四女儿媳妇看到姥娘失禁后尴尬的一喊让我脑袋一嗡,眼前出现了无数当婊子又立牌坊的身影,包括我自己。责任良心就好像身上肥肉一样,不吃点反人类的苦你甩不掉,但当你真正甩掉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了。大儿子对妈妈忏悔的一瞬间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滑下来了,可能因为人往往在引起共鸣的时候才会不由自主。看完电影后的我好像在心里吊了几座山,一为以往的逃避而自责,二为日后的生活而感到压力丛生,也许以后1+2+4的生活会让我们“进化”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愿如此。然而扪心自问,当家庭生计的维持,自己的无能无力,孩子的教育成长,老人的赡养医疗,还有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担在你的身上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最后老人给了自己的孩子一塌鞋垫,是因为孩子平安健康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她把传家宝给了二媳妇,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没地位,随着年岁的增长,希望二媳妇能看在财物的份上,保证儿子的晚年能过的好一些。四女儿怀疑母亲的时候,老人一口应下并果断补偿,让我想起的前两天看到的一个佛经故事(文末有注不赘述)再次感叹老人无时不刻不为儿女着想的心。无论受到怎样的待遇,老人永远不忘向菩萨给孩子们祈福,即便菩萨被摔成碎片只剩了一张脸。儿子摈弃了对鬼神的敬畏,摈弃了心中的信仰,也摈弃了孝道和母亲的养育之恩。我只想说,别在这种阳光般无私的爱下撑起你无知的阳伞。 另还有很多细节的表现让人回味无穷。老人无数次的失声大笑,笑人一言不合就真相毕露,笑人懦弱无能无处可逃,笑问自己的一辈子究竟活出了个什么明堂最终又苦笑着哭了;敬老院胡嬷嬷的死是所有人都期盼的,然而胡嬷嬷却硬是挺到了最后。老人说“我不想死都得死啊”。荒诞的事从来都不缺来源;葬礼上大家以亡人的名义过了一把自己的瘾。老人微笑的照片看着台上闹剧让人尴尬的手足无措;剧终二媳妇走上了婆婆的路,让人不禁感叹天道好轮回,种豆不得瓜;喜丧本应喜庄子所喜,喜福寿兼备之喜,最终却真的成了一件众望所归的喜事,大家笑着办完了葬礼,面对与独自撑起六个儿女的母亲的永别没有一滴眼泪。 电影叙事方法含蓄,但展现出的东西却直接的让人害怕。看着这部电影就好像在裸体照镜子,把刀尖抵在你的眉心,让人羞的无地自容,让人惊出一身冷汗。见微而知著,这真的很可能就是你做过的或者将来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劝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人不要去看这部片子,不然的话,你看懂了是平白给自己添堵,给你比山还重的压力感,让你觉得周围的一切玩乐都毫无意义,还需要到楼下商场逛买一通来舒缓心情。你没看懂更是浪费,浪费了一公斤眼泪,二两的同情心,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外加一张电影票钱。 注一: 有一座寺庙,因供奉一串佛珠而出名,远近香客,络绎不绝,此佛珠乃佛祖之物。寺庙中,有一个住持,七名弟子,每日吃斋念佛,大家相安无事。 突然有一天,佛珠不见了,香客也不再上门。住持对七个弟子说:“你们中有谁拿走佛珠,夜晚偷偷放在门外,我不会追究。”可是七天过去了,佛珠没有出现。 住持又说:“你们中有谁拿走佛珠,夜晚偷偷放在门外,我还不会追究。” 七个弟子面面相觑,都在猜测是谁偷走了佛珠。埋怨的,唾骂的,愤怒的,伤心的,不一而足。 又过了七天,住持问:“是谁拿走了佛珠?” 寺庙中的扫地僧站了出来。 住持问他:“是你拿走了佛珠吗?”扫地僧点点头。 住持对其余六名弟子说:“佛珠被盗,香火不继,你们下山吧,另觅他途。” 六名弟子离开后,住持问扫地僧:“你果真偷了佛珠?” 扫地僧说:“我没偷。” 住持问:“既然没偷,为何要站出来承认?” 扫地僧说:“佛珠被盗,人心惶惶,互相猜忌,如果我说是自己偷窃,猜忌就会消于无形,生活又会归于宁静。” 住持说:“我知道了。”他从身上取出那串佛珠,戴在扫地僧脖子上说:“我明天就去云游,你接任寺庙住持。” 扫地僧没有责任,他是不争不辩,不闻不看。不争不辩,方为高人;不闻不看,方为圣人。不争就是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摘自天涯社区莲蓬鬼话帖子《中国式骗局大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过上了《欢乐颂》中安迪一样的生活,我只知道有很多家庭遇到了《喜丧》里奶奶一样的问题。
老太太临走前的那个早上,起床,倒水,抹脸,篦头,照镜,拜佛,服药。破旧的棚子里,晨光从豁口透进来,远处有鸡打鸣和狗的晨吠。生而为人的孤独啊,在这悠然的一幕中,淋漓尽致。
日子比你想象的长,人心比你想象的凉
直面农村老人的自杀潮,曾经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渐渐变成了老无所养,儿媳的冷嘲热讽,自身却也逃不脱岁月无情的轮回,特别讽刺!加上亲戚邻里的“专业”表演,非常希望这样的社会题材电影能再多一点!
直击中国社会现今大隐患,老无所依的现象不惟是乡村的,城市更多见,在人际关系纽带稍强的农村铺展开这个随处可见的故事,更具戏剧张力;笑病仿佛是对一生辛劳却无颐养天年的悲凉自嘲,当死亡成为一种必须,生存的意义显得格外荒诞;葬礼上的尬舞颇有魔幻现实之风。
竟然忍不住流泪了好几次…笑病的设计太巧妙,哭笑的混淆和交错,让辛酸加倍、张力放大。乡村信仰的消逝、礼义廉耻的丢失,都在最后那场喜丧上跳梁小丑般的表演中炸裂。母性、孝道、生死、轮回,多重的意义空间。凌厉、真实、窒息感
为了纪录式质感,这么拍,无可厚非,从剧情片角度看,视点有点散乱,出场人物多,杂,没节奏,平实稳妥得像电视专题片,看完有点犯迷糊,没记住非职业演员谁是谁。题外话,作为南方山区人,对北方喜丧不太能理解。老人在,你推我攮人人愁;人死,载歌载舞,民歌、迪高、艳舞大家乐,不知图啥。
一次被家人期盼的死亡,一次对于生命意义的拷问。真正的死亡都是沉闷的,在死亡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真的让人见证什么叫不堪。中国底层的暮年,中国式的一场丧礼,映射的都是内心的衰败。
暮投我儿屋,听坟夜招人。老年好可怕,又在跟着人的过去,还会成为人的未来,一边看电影一边计算自己还有多久变老。唉,活着是一件多么苟且的事,才会让死亡才变得光荣。
横跨四代人困境的家族谱系使它在社会议题外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指向。在极为艰难的制作环境下,导演依然展示了他对演员、节奏的准确控制力,尤其对于非职业演员的调度,及对日常县乡镇村生态的冷峻观察。它甚至也可以同欧洲古典人物画像相媲美,镜头饱含怜悯与救赎,珍藏着这个时代最易被忽略的群像。
生如蝼蚁,死如草芥。
一部沉重,压抑甚至是恐怖的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写实记录,众多非职业演员身上,可以找到亲朋好友路人邻居道听途说的各种家庭惨剧。丧礼大腿舞的崩坏,已经深深讽刺了笑着去死的中国梦。但扁平的人物性格和轮回说教的结尾,没有把电影导向一个更高明的艺术表现方式。
生即是苦难,死亦是虚无。你愿意留在不堪的苦难,还是去往寂灭的虚无?
我相信这不单单在批判子女不孝,而是在记录一种无奈的残酷轮回。很多人爱站在道德高点指责人心,忘了什么样的土壤会长出什么样的人心。当你被贫穷与困厄缠身而自顾不暇,对老人能做的未必比片中的儿女好多少。所以寄生虫会发出因为有钱而善良的感慨。所以有些赤贫山村为了下一代将老人抛弃。能在泥沼中坚守德行的人性光辉并不多见,也没有人能知晓那些道德楷模的幕后生活。信仰是被摔碎的观音菩萨,崩坏是葬礼上的大腿舞。无力是老人的自嘲发笑,轮回是儿媳桂花的摔倒。克制的镜头与非专业演员如纪录片真实。中国九亿多农民老龄化才刚刚开始,我儿,敬老院来信了吗?
个体很符号,群戏却很真实。节奏慢了点,但是故事本身震慑感略强。电影质感太差了,感觉这已经成独立电影导演通病了…
非职业演员全员立功
原生态和自然主义是两码事
各种反讽衬托出的悲凉,个中况味还没等老已能体会。真的不能看有老奶奶的电影,更何况还是如此残忍的一部。
奔着恶狠狠的中国家庭劣性大全去的,或许在这个维度上想走到极端,造成用力太猛......叙事和对话随处可见重复、啰嗦、拖沓、稚嫩、生硬堆砌之处,尽管有不少闪光点,从葬礼开始好看。
现实生活有很多面,影片反映的是其中一面。老太太独自拉扯大六个子女,晚年这段时光却活得毫无尊严,只有一个女儿很孝顺。得了笑病后老太太总是抑制不住地大笑,笑得越大声,越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