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选择这个词成了我的一切借口与理由。“我只是选择和其他人不同而已”“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而我选择这个”。在我这里选择这个词成了一切的理由。也成为理解一切的源头。 这个世间总是对「歌手」「演员」「偶像」存在一种坏的印象。“不就是搞音乐搞band的吗,轻浮,有暴力嗑药倾向,听不懂的歌,搞不明白的装扮”。世间总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个好的印象,可以救人生命。但世间似乎又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救不了的“命”——心。医生可以救一具身体,但却救不了心。当然心里医生没准可以,除了心里医生,这个世间还有很多职业没准可以救心,例如书、画、音乐。是的,音乐的力量有的时候是无穷的,它有时能救治医生救不了的命。有的人活着却和死了一样,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音乐和医生一样拥有治疗的力量。 人生到底要如何选择? HIDE选择了父亲的路当了牙医。JIN选择了音乐的道路。JIN问HIDE你怎么想,HIDE非常坚定的说我要当牙医。看似HIDE选择了父亲的路,但是何尝这条路不是HIDE主动选择的呢?而选择音乐道路的JIN似乎迷失了方向。迷失在了反抗父亲,但同时又想要被认可的心。最终HIDE帮JIN找到了他的路,JIN成为了HIDE的制作人。看似父母定的路胜出了孩子自己选择的路,但是这何不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路胜出了被欲望迷失的自我呢?跟着心走,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只有想不想。坚定自己的心,不要被欲望打败是多么的难得。 剧情的最后父亲说“你们要做GReeeeN一样的音乐(给人希望)”,不知是父亲放不下面子还是不知道HIDE就是green。被认可的兄弟,最后开心的笑了。也许没有认可他们依旧能做出有爱的音乐,但是被认可后的痛快也只有他们知道,这个被认可的重量。 一部看似音乐也青春的电影。却充斥的教育观念与有色眼镜与选择。也许这并不是导演想要直接表达的,但是这却是这部电影最精华的部分。青春的烦恼与美好。
---------------------------------------------------------------------------------------------------------------------------------------
好久就没有上豆瓣写评价了,这片子真是太符合我口味了,这么多年没有动笔,今天居然动笔写了影评(*/ω\*)
编剧把起起伏伏的境遇和模棱两可的青春表现出来了,在我心里是一部很棒的片子。饰演魔戒中咕噜一角的演员在杀青的时候把魔戒拿走了,这是编不出来的彩蛋,是成年人的童话。原来GReeeeN这个乐队真的存在,在模棱两可里真的有绿色的青春,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希望吧。
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汉德的天分,但绝对大概率有同款扼杀天分的老爹。痛苦不会因为转移而消失,只会在自我复制过程里完成一次次扩张。我一边叹气汉德老爹口中那些换汤不换药的否定,一边理解他成为牙医的选择,这是模棱两可中的喘息空间,是为了父母能更好过的妥协。
中间有一幕最让我心痛——汉德妈妈的纠结。因为人都夹带着私心,在选专业的时候他妈妈曾经当面描绘过儿子当上牙医后的样子,在汉德第一次落下大学学业之后,低着头走上楼被拦住妈妈,原来她也和老爹统一口径了。
比起说汉德是一个没有主见,背负着其他人梦想的人,不如说他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因为没办法对自己撒谎,所以才会两次拒绝后自己敲开哥哥家的门。因为无法对别人撒谎,所以才一定要和父亲坦白。因为没办法对梦想撒谎,最后他成为了牙医。在硬币抛下的那一刻,他没有办法对心中所想撒谎,所以看起来那么理智那么善变。
但这不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吗。
“嘻哈养不起我,我来养嘻哈”
这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和解,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天生吃这碗饭的天分,这样迂回的方式就成为了普通人的理想主义。汉德最后说,我自己也不确定现在做的是我的梦想还是其他人的梦想,但我只知道我不能停止自己一直写歌的冲动。
模棱两可的青春,是主流与边缘的拉扯,我们身处时代的洪流间也看不清楚何为正确,于是抱着一定要有答案的惯性焦虑地随着浪潮向前卷着,希望触及灯塔和海岸。但加入不抱着前浪,任由自己在危险中,凝望着眼前这片广阔的大海,享受一下模棱两可的青春又会怎样呢。
好的作品能描绘出普通人那隐晦具体拉扯的青春,也谢谢GReeeeN给我们演绎了一场很棒的剧本。
做音乐就跟人的所有爱好一样,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音乐那么久了,且还一直不由自主的坚持着。剧中的哥哥和弟弟,两人虽然同在颇为严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但选择却不一样。哥哥不惜离家出走也要做音乐,虽然弟弟也喜欢音乐,但弟弟为了家人还是选择了成为一名牙医。其实,他们都无法抗拒音乐的魅力。
不论是昨天看的《风柜来的人》里海边的少年,还是这部电影里玩音乐的少年,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夏天,也最适合夏天看,也许电影真的是分季节的,就好像《情书》就适合冬天,最好是下雪的时候看。
是非常典型的片子,但是我很吃这一套,甚至看完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豆瓣评分才7.7!想大声呐喊都给我打五星好嘛!!!
但是平静过来其实有很容易理解,它太完美了,太符合励志剧的套路了,太干净又顺利了。
当医生的爸爸期待着两个儿子也同样学医,医学对他来讲,是唯一符合他的价值观的事情,对于儿子选择音乐作为职业方向,被他认为仅仅是种游戏。
但最终固执得甚至抽出武士刀冲着儿子的爸爸,态度还是转化了,因为他的一个病人,心脏肥大的一个小女孩,在音乐中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期待。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需要治愈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灵。
热爱着音乐的哥哥,最终也没有做出有市场的唱片,但是无意中挖掘出弟弟的音乐才能,转而当了制作人。
是真的热爱音乐吧,热爱到可以完全沉浸在做音乐这件事情上,而不仅仅是表达自己。
弟弟在才能和爱好上偏向音乐,在责任和生活上偏向当牙医,当然他也出了很多很棒的唱片,确实的鼓舞了许多人,最后的最后选择了成为一名牙医。
选择当牙医的契机,是因为爸爸希望他当个医生,也因为妈妈说每次生孩子,牙齿都要变得更糟糕一点,也因为一些自己也说不出来的原因。
说到底弟弟是幸运且努力的,放在眼前的路,任何一条,都还是能坚定前行,从中获得肯定与内心的平静。
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太难了,通常我们没有那么多天赋,也不够努力和好运,有时候它就显得有一点残忍。
包括之前b站被骂的很凶的《后浪》视频。
但其实我看完那个视频,第一反应也是有被鼓舞到的,不过大家骂太凶了,当时我没敢冒头说。
总体来说,我们,或许就直说是我吧,需要这种鼓舞,需要看见生活的可能性,才能鼓起勇气,给自己安一个主角光环勇敢去跟着内心去做一些没有底气的事情,去披荆斩棘,去趁着年轻做一些别人看起来很蠢但是很热血又投入的事。
音乐和理想一次次被表达,但上一次在电影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力量的,应该是四年前的《MONSTAR》。被《奇迹》打动,真的不是因为国庆看了同样讲述音乐故事的《缝纫机乐队》,窝在沙发上,断断续续看了两三遍。 【医学和重金属】 电影一开场就是JIN(松坂桃李饰)的乐队的地下演唱会,不优美不悦耳,但一首《UNCHAINED》足以给很多踽踽前行的人以力量。嬉皮士用重金属音乐标榜自己的放浪形骸,其实并不是它的唯一面貌,释放和本真有时候真的太过吸引人,我敢肯定台下躁动不安的人群有一个一定是在某一场live中的忘记一切的自己。
在把拯救病患当做神圣事业的父亲森田诚一(小林薰饰)看来,乐队不过是玩玩罢了,没有意义也无法谋生。
重金属和医学事业,自由和严谨,对比鲜明。 承担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来源,在餐桌上没有只言片语,掌握着家庭的绝对话语权,和儿子发生对垒时忍不住拔出尖刀,森田诚一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亚洲家庭中的父亲形象。
叛逆”反骨仔“JIN坚定地站在“父亲”的对立面,选择离家出走继续做自己的音乐。 只不过,JIN的音乐道路也并不好走。乐队被唱片公司制作人卖野(野间口彻饰)相中后,却在不断的改曲中渐生摩擦。
贝斯手TOSHIO(奥野瑛太饰)对待音乐的态度要比很多流行音乐人认真,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他来说为了出道而不断地揣测和迎合大众的口味,要比拮据的生活更难以接受。
此时,想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音乐的JIN却能几次都容忍下来,“唱片大卖“绝不是想成功那么简单,获得父亲的认可或许才是无法逾越的目标。
【牙医和乐队】 想比于反叛精神十足的JIN,同样喜欢音乐的弟弟HIDE(菅田将晖饰)可以说是一个乖乖仔了。想着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父亲即使到了这个年纪也一天扎入诊疗室,考入大学进入医学系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来发现自己的成绩进入医学系有些困难,挂念着母亲的牙病再加上考友NAVI(横滨流星饰)的安利,成为牙医的目标也就顺理成章了。
即使在日复一日寒窗苦读的时候,花上3000日元买一张自己喜欢的CD可以说是HIDE最幸福的时刻,这跟多年以前年少的我们又有多少不同呢?
进入大学之后,HIDE会和朋友一起唱唱歌。回到家中重新拿起吉他,安安静静坐在地板上的HIDE不知不觉起了波澜,弹出一首清新的曲子。
几个好友一起哼唱一起定调后,他还把这首demo送到JIN那里希望哥哥能够把曲子改得酷一点。
HIDE、NAVI、92(成田凌饰)、SOH(杉野遥亮饰)在舞台上真声演绎GReeeeN最有名的单曲《奇迹》,溢出屏幕的青春和温暖大概很难不被接收到。
在JIN的帮助下GReeeeN推出的专辑大受欢迎,然而当唱片公司提出让他们出道并公开宣传时,他们却拒绝了——我们是要当牙医的啊。
“我是要当牙医的。”每次HIDE这样认真地说时,大家都会觉得他只是一个知道应该做什么,却忘记自己喜欢做什么的人。其实他只不过不是最反叛也不是最安分的那一个,也许有趣得刚刚好。
世界上有很多喜欢是无法穷尽罗列的,JIN忠于内心的音乐和父亲神圣的医学,但不管哪一种喜欢都是平等的。以父之名的外科医生和以音乐之名的乐队出道,说到底都是为别人的人生做主张。
但HIDE恰恰是一个不太固执的人,爱的名义在他这里都不会轻易上升到人生信条的高度。JIN和理香都在帮助HIDE看清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试图让他清楚自己相信怎样的价值,但最终HIDE没有选择哪一方,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他不断遇到新的有趣的事。
【写在最后】 想比于菅田将晖塑造的作家、弱智、小混混、施暴者、政治家等其他角色,普通大学生肯定不是难度最高的一个,但他依旧通过表演细节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挑剑眉透露出隐藏的锐利感,清新笑眼诠释少年的单纯善意,菅田将晖塑造的HIDE干净不失趣味。总觉得这是一个天生的演员。
在影片中,GReeeeN因为音乐本身鼓励着每一个前行的人,而HIDE还是成为温柔的牙医叔叔。
对于做音乐这件事,菅田将晖说:有些是只有现在的自己可以去做。作词、作曲、演奏他都想去尝试。
四位男孩演唱了影片中的插曲并以“Green Boys”的名义发行了CD,菅田将晖说“我们缺少技巧可能做得不好,但抱着享受音乐的想法在做歌曲”,成田凌说“一直对自己的声音很自卑,现在真想把这件事说给那时候的自己听”,四位少年的幸福和影片中欣喜若狂喊着“好厉害”的样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会想在现实生活中,父亲站在兄弟的面前说“请写出像GReeeeN一样的音乐”的一幕很少出现吧,同时拥有并守住两个梦想也会更难一点吧。
但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GReeeeN确实平淡又热血,《奇迹》确实治愈又快乐。
值得一听↓
看了三遍这部电影——热血青年看热血电影。即使是既定的梦想成真,即使是乌托邦式的如有神助,这样的电影,依旧让我一次一次的老泪纵横。
因为,有梦想就是了不起啊,实现梦想就是了不起啊。
哥哥那么努力的做音乐却屡战屡败,而弟弟Hide一心为满足父母的愿望做牙医,却意外一举成名。看起来很丧,却实在是天作之合。如果没有哥哥的助攻,弟弟不会成功;如果没有弟弟的天赋,哥哥也许就此会放弃音乐的道路。
一切的一切,全都是阴差阳错的恰到好处。就像《道》的歌词中唱:“在独一无二的时刻,找到自己的答案”。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实现梦想的故事,更让我触动的是哥哥弟弟的父亲,这名医生。
从小到大,听到太多陈词滥调——找稳定的工作,找福利好的工作……努力学习就是为了生活的安定……
烂透了你们知道吗?
我听见这种话就恶心。
虽然这位父亲看似集权又霸道,但我却从未在他口中听到上述类似的话。希望自己的儿子从事医生的工作,不是为了上述理由,而是希望他们可以做对社会有价值的工作,做能被人需要的工作。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才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样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情。另外,在父亲治疗的18岁心脏病女孩告诉他,是音乐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的时候,父亲意识到了音乐也是心灵的医生,因此也理解了孩子们的坚持。
这位父亲的精神,也是弟弟坚持不放弃做牙医的原因。音乐是梦想,但做牙医是他对始终尊敬的父亲的成全。如果两个都能做好,那又有何不可?
总之,去成为别人需要的人,就是对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主流价值观。
有梦想就是了不起。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可怕的是,更多的人把一成不变当做成熟的祭奠,把磨平的棱角当做是与世界的和解。2018年,我们有伸张正义却被当做违禁词的岳昕;有毫无人格还被莫名其妙保护的田佳良。有人跳楼,用生命试图换来纯净的世界;也有人拍案而起,只为无法忍受的黑暗禁锢。
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我不知道。
我看到更多的黑暗被揭露,也许是因为我慢慢拥有了在假象中探寻本质的能力,又也许是不好的事情越来越多。被上一辈人搅混的水,试图再次把新一代的年轻人淹没。我看到已经有人被淹死了,已经有人快死了,还有人正趴在岸边不知进退。
比起今天,我更喜欢明天。
我希望明天是阳光明媚。
看着Hide为想出歌词发呆到深夜,看到他们因为自己的音乐影响了他人而感到欣喜,我知道这才是我眼里的年轻人。
也许稚嫩,也许笨拙,但我们在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好。
被腐蚀的白骨森森然,吓得来人不敢前进。
去你的吧!
老子踩碎你们,再从你们的灰上踏过去。
就是这么不要脸,就是这么一往无前,就是要永远肆无忌惮。
奇迹,那天如此重要。
送给将要到来的五四青年节。送给属于我们的青春。
还行 苏打真的超会演戏 相比之下村长好像不太适合演rocker 当然最帅的还是小林薰
作为院线片来说,也是比较普通的叙事,但歌是绝对鼓舞人心的,可能宣番音番看太多提高我的期待了吧,影片本身我还是无法像看苏打一样带着粉丝滤镜看待;补一句,牙医真的算是个戳我萌点的职设了,最后的牙医打温柔地在就诊室里温柔地对着小朋友的那幕啊...我要看牙!!!
一马平川式的剧情和人设
好温暖的电影,关于理想和现实:严父慈母之家,哥哥出走追梦摇滚,弟弟子承父业学医;哥哥事业一筹莫展,弟弟却在哥哥帮助下阴差阳错走红了。把爱好当职业是件危险的事,因为最后可能两败俱伤;不带功利地培养爱好,反倒可能实现真正的快乐。歌真的好好听啊,牙医乐队是真人真事,兄弟情也可爱
作为一碗GReeeeN的脑残粉,看到他们是在这么愉快的环境下创造这么愉快的音乐实在看得太愉快了啊。
片子一般般,雖然キセキ無論聼幾次都那麽好聽,但是好難忘去日本看他們的演唱會結果居然是放預錄DVD帶給我的傷害。。。
又一次被老套的剧情感动得老泪纵横,哪怕事后回想觉得一般,还有各种生硬的冲突和转折,却还是珍惜那份为了梦想坚持的心情。父亲角色设置得很好,一家人的演技也都挺不错的,真实自然。还有歌真的很棒,很加分。
suda或者说他公司给他选的片子还真是有眼光,这部也是非常棒。Greeeen的传记电影,四星(私心给五星)✺◟(∗❛ัᴗ❛ั∗)◞✺
特别特别高兴,想在电影院大声K歌。苏打太好,感觉苏打就像一张比普通白纸更纯白一度的白纸,所以染什么颜色像什么颜色,演什么角色都纯粹。村长也好,村长完俨然已是硬汉、纯爷们、霸道总裁……真喜欢这种让人流下愉悦眼泪的电影啊,喜欢全场会心一笑的电影,喜欢散场时大家都在讲着牙医八卦的电影。
只有轨迹,没有奇迹
GReeeeN的传记片,因为喜欢乐队,所以五星。
少年感十足的苏打和看起来吊儿郎当却坚持梦想的桃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真好,有个做音乐人的大哥真好,最后老爸另类的认可真是死傲娇☞要和他们一样写出那么好听的歌哦!无论是现实还是电影中,佩服牙医的执着和勇气,如果在霓虹的电影院看这片,估计出现GReeeen演唱会台下大合唱的现象吧
某位作家的话很好地诠释了这部电影:有志成为作家的,并非每一个最后都成了作家,也许成为了优秀的编辑或翻译。对于一个圈子,只要爱,就不会真正离开。
金属老哥帮牙医老弟boy band出道,这是《重金属双面人》反向有丝分裂了吗?是去努力成为对世界有用的人还是去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been there done that,但现实中能兼顾两者的牙医乐队真不容易啊
高潮点暴力剪辑,有想法。
《道》响起的衣柜studio那里你哭着说这他妈就是你喜欢了十年伴你走过了无数日夜的团阿电影拍得怎样还重要吗(当然拍得也还行
2.5 过分俗套、无聊、畏手畏脚的青春故事,转折经不起推敲。不过幸而拍的还算过得去,情感做的好,几首曲子出现点掐的好,尾巴收的也漂亮。
五年来首次愿意真心实意地夸一句菅田将晖的好看,而且说真的他是我见过的演“努力学习但是因为脑子不好考不上好大学”角色最多次的演员了!
苏打真是直击心灵的キセキ的可爱boy(:3_ヽ)_
看看人家霓虹的青春片:进取、彷徨、欢笑、泪水、激励、感动。苏打小朋友实力可爱啊,既能癫狂、又能乖萌,天赋直觉型演员,好几场戏把握超精准,几个细微眼神+含蓄表情就到位了,一点不浮夸不留痕。相比来说村长属后天进取型,但本片里演技也是大有提升啊。多加一星给这群好演员,还有太美好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