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2013

HD

主演:汤姆·哈迪,奥利维娅·科尔曼,露丝·威尔森,安德鲁·斯科特,本·丹尼尔斯,汤姆·赫兰德,比尔·米尔纳,丹尼·韦伯,爱丽丝·洛维,李·罗斯,柯斯提·狄隆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洛克2013 剧照 NO.1洛克2013 剧照 NO.2洛克2013 剧照 NO.3洛克2013 剧照 NO.4洛克2013 剧照 NO.5洛克2013 剧照 NO.6洛克2013 剧照 NO.13洛克2013 剧照 NO.14洛克2013 剧照 NO.15洛克2013 剧照 NO.16洛克2013 剧照 NO.17洛克2013 剧照 NO.18洛克2013 剧照 NO.19洛克201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洛克201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万·洛克一直努力着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但今晚,他的生活将彻底土崩瓦解。在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前夕,伊万收到电话,将影响关于他的一系列事件,将击溃他的家庭、工作和灵魂。《洛克》这部影片,将是一次独特的影象体验,真实地将观众置于副驾驶座,来观看驾驶者的人生层层展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港湾 第二季后院计划幸福满满黑道家族第四季创世纪死亡中惊醒勇者无惧巫山春回布莱恩·波塞恩:有罪埃尔日记兰布兰·达·拉纳一生为奴书剑恩仇录1981来自普莱恩维尔的女孩第一季铁塔油花富贵荣华第一家乌龙英雄2023捧场者傻冒经理欲望都市第二季疼痛之王转生贵族的异世界冒险录带轱辘的摇篮圣阿加莎小矮人篮球队人证

 长篇影评

 1 ) 洛克——一个现场经理偏执的行文

洛克——一个现场经理偏执的行文

这篇影评我更愿意用以下工程师风格的行文方式,我想会最契合这部电影的精髓。

1 摘要(剧透)

伊万 洛克,一个英国土建现场经理(Field Manager),在也许是他这辈子可能碰上最大的但肯定是电影描述的“当时”欧洲除了核电站之外最大的混凝土浇筑工程的当口,在他所在的工程公司认为,在他一贯的三观认为他必须钉在现场关注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的情况下,他离开了,他开车去医院准备去陪一个和他有过一夜露水的四十多岁并不漂亮的女人分娩他们的孩子。在路上,他把这个活全权交给了他认为是好人的水泥工(Concrete Farmer)爱尔兰人多纳尔并在路上每5分钟向爱尔兰人指示每一步操作;在路上,他向他准备好啤酒、香肠,穿好球衣等他看球的妻子坦白了外遇及将出生的孩子;在路上,他向他老板解释原因、被解雇却仍然对混凝土浇筑工程不放弃责任;在路上,他对将要出生孩子的母亲吝啬每一个爱字却仍然给她承诺;在路上,他和他原配的两个男孩一起分享进球的快乐却泪流满面。所有的过程只有一个演员,一步车载电话和许多人的声音。最后,新的生命诞生了,婴儿在电话里啼哭,影片结束。

2 一些背景

2.1 混凝土浇筑

影片里描述的混凝土浇筑的工程55层高楼的地基,55层楼大约有220m高(北京现役最高楼国贸三期330m),在工程承包行业里算特种施工,这种高楼的地基混凝土浇筑要求非常严格。而这次混凝土浇筑量是355吨,218两混凝土罐车。影片里反复强调一定要用C6标号的混凝土不能用C5,一定在浇筑前检查所有的12台混凝土泵,一定要重复检查钢筋绑扎,模板固定,一定要确定施工道路畅通以保证浇筑时间,一定要在泵送前做塌落度(我看的版本叫沉陷,不是很专业)实验,这都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必要步骤,缺一不可,疏忽不可。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如果缺席,必然被解雇。

2.2 主角所在的公司及公司的各种角色

2.2.1 公司——影片描述是总部在芝加哥的工程承包公司,按照ENR(Engineering News Record)排名,2014年排第14位的是The Walsh Group Ltd.总部芝加哥,一个主要做民用建筑的工程公司,在行业里名声很大,我一直假设影片描述的是这个公司。当然,我在的公司也在这排名前50,这样看片有一种代入感。

2.2.2 主角上司加雷斯(应该是项目经理)——一个项目最重要的角色,负责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负责组织资源,负责公共关系,负责人员调配,项目一荣就荣一损就损,在主角擅离岗位后,通过和总部汇报在电话里解雇了主角,安排新的现场经理。他做了他该做的事,完全正确。

2.2.3 主角伊万 洛克(现场经理)——项目现场施工的总负责人,现场说了算,累死人不偿命,没有家庭生活的角色。在我的公司有两个段子:现场待三年,母猪变貂蝉;现场待三年,回去孩子叫叔叔。我不是说1中“一夜露水”是对的,但我能理解他,因为我和他一样。

2.2.4 水泥工头多纳尔——水泥工的小班长,一般都是水泥工中技术比较出色有一些号召力的升上来的,在人员管理方面,现场经理抓住这些工头就管住了整个现场,他们是现场工作的中流砥柱,也是现场经理亦下属亦兄弟的角色。

2.2.5 隔壁的斯戴芬和他的小队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难免碰到紧急情况,而这个时候你没人或人手不够,你会经常到隔壁工地借一点人手,而劳务分包的头头斯戴芬和他的小队伍就是你的救命稻草(电影里斯戴芬是犯人劳务的头头,这我倒真没碰到过),这些人一般是按时现金结算。最后电影里多纳尔跑步去求救的就是这些人。

3 关于电影

3.1 一个人的独角戏,除了《月球Moon》,我就看过这一部,一个人,一辆宝马X3和车载电话,电话里各种不同的人的声音,高速公路和路上飞驰过的车辆,完成了整部戏,枯燥得很,如果不是和主角从事一样的工作、一样的职位,我也许坚持不到影片结束。

3.2 几个片段

3.2.1 主角是一个遗腹子,他父亲从未对他经过任何责任,出生后就不见了,为了正洛克家的家声,他不希望他将出生的孩子见不到父亲,这是他抛弃一切坚持要到他不爱的女人身边陪她分娩的原因,电影中他对着后视镜,想象父亲就坐在后座上,声嘶力竭地与他父亲争吵,证明,证明他不是和父亲一样的人,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动机。这,也是主角在近乎偏执的责任感,近乎偏执的逻辑性,近乎偏执的条理性后面真正的三观。

3.2.2 主角在被解雇后,对他上司说:“The concret will come, and I will take care of it, I know I don't have the job anymore, but I will do it anyway.”(水泥会来的,我会搞定。我知道我已经被解雇了,但我还是会做好这事。)这是一个偏执的现场经理本能反应,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工作,就为了水泥,为了水泥以正确的方式泵送到正确的地方。这是一个干了10年现场经理的惯性,他停不住。“为了水泥”,这句台词对我来说就是这部电影的Golden line。

3.2.3 在主角指挥他的工头过程中,听声音,他就知道多纳尔喝了几杯苹果酒;他让多纳尔跑着去找斯戴芬的帮助,多纳尔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停下车,他说:“你可以跑得像风一样,你不是为了芝加哥公司的混蛋,你是为了我们大楼占据的天空,为了被大楼占据的空气,最重要的,你为了fucking水泥,因为它和血液一样精细。”于是,多纳尔high了,他换上运动鞋,跑着找到了隔壁斯戴芬和他的小队伍,他们修好了不合格的钢筋。他知道他的人是什么样的,他知道他们要什么,了解,相信,被相信,一个完美的现场团队。

3.2.4 影片最后,女人把小孩生出来了,在电话里他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在被解雇,无法被妻子原谅,无法和孩子分享进球的快乐之后,这个孩子的哭声就是他唯一拥有的东西。

3.3 两个女人

电影其实不是在将家庭和感情,我想,两个女人在电影里代表了现场经理的原罪,无法给家庭温暖和照顾,无法给情人爱情。所有的生活就是钢筋、模板、混凝土、完成前的焦躁、完成后的空虚。在我看来,电影讲的就是这个。责任,将出生的孩子是他的责任,而不是他的感情传承,他就是要证明“我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对工程,对家庭,对情人,对孩子。

4 谨以此评献给在工程公司的一些男人,你们知道你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吗?还要坚持吗?


@海外某工地,2014年8月21日

 2 ) 世界的伤口

剧情就是陈小春的一句歌词——“我正在开车回来”。好在片头显眼的BMW植入广告让观众在接下来的九十分钟里吃了颗定心丸:至少汤老师没有开夜车走神出车祸的危险了,毕竟赞助商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故事的立意很简单——一个试图掌控一切的人,却在一个晚上全线崩溃,他规划得很好(就像多次出现的导航仪),可是生活却不能尽如人意……然而汤老师的演出颠覆了整个剧本,这场混凝土的倾泻本来意图要掩埋他,到头来他却让每个人脚下的一亩三分地都开始动荡……洛克这个角色,除了汤老师没有第二个人能演。只有汤老师这个“世界的伤口”,才能把一个亏欠世界的人(欠老婆、欠儿子、欠工作、欠外遇)的夜晚变成世界对他的亏欠。他演的本是个批斗会上低着头的牛鬼蛇神,可观众眼中那分明是告解室里的神父。看到汤老师,我就想为我所没有犯过的罪而忏悔,啊,这个厚嘴唇的圣徒……
  
  汤老师是史无前例的“罪人”,他犯的每个错都反弹到全人类身上,他做错事,观众却在忏悔…导演本想要观众反思主人公洛克的理性主义,结果汤老师一流泪,世界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待他太不公…片尾有哪一个观众不会怀着愧疚,在心中祝福汤老师一路顺风呢?掌控一切有什么不好?就让他掌控吧,如果是汤老师的话!
  
  我从未在汤老师的角色中找到任何指责的余地,尽管他演的每个都是罪人,这太可怕!哪怕是蝙蝠侠里的蒙面恐怖分子,仍然是全片中唯一一个纯白的角色……我相信即使他演一个恶贯满盈的死刑犯,看上去也会像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我只能将此解释为,汤老师自己就是世界的伤口,tom hardy AS the wound of the world,你无法去割伤一个伤口本身…
  
  就让这伤口裸露着,让人类愧疚吧。每当有一个人因为汤老师而为自己没犯过的罪去忏悔,也就会有人跨越仇恨去原谅一个无法原谅的人,去欢迎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如果德里达的所说的无条件的未来有到来的一天,那一定是汤老师开启的……

 3 ) 苹果不会落到离树太远的地方

“Concrete is like a piece of shit , but we must take care of it because it’s fucking delicate as blood” —— Locke(魔改) 马男波杰克说过,生活就好比一坨屎吃着另一坨屎拉出来的屎。或许听起来略显重口,但这又何其不是正确的呢?日复一日中我们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应酬着毫无意趣的饭局,做着麻木机械的工作,生活的意义纯粹是为了支持这个永动机一般的社会。当生活的个人意义一切尽失,这样的我们的生活还不是如同屎一样吗? 但是或许更能体会这句话的还是本片的主角,试想若你碰到了事业,家庭的临界点,而且还是二者同时到来,自己会如何选择呢?Locke选择了一条正视自己的良知,却把家庭和事业双双毁掉的道路,也许他会后悔,也许他会愤怒,但此时此刻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作为一个父亲在一夜情中诞生的孩子,从小便被抛弃的弃婴,他的良知便来自对父亲不负责行为的责备与歧视。然而他可能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重蹈父亲的覆辙,多么明显,人类只会遵从于自己的欲望,而我们又都是活在当下的人,一心只解决眼前的事情。无论是Locke在公差中的那一晚多喝的那两瓶酒,或是明知对方还有家室扔控制不住自己倾吐寂寥的Bethan,对人而言重要的是解决当下的最重要的问题才是最优解,后果只需留给以后的自己去承担。 为此,主角当下的最优解即选择了去解决遵从自己欲望所造成的恶果,作为自己良知的操守。而家庭和事业,仿佛一开始就没有被纳入到选择范围中一般。从Locke踏上自己的车开始,亦或是在红绿灯间的犹豫,都不会改变。我们的经历和过往注定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Locke的抉择,则在他成为一夜情后的弃儿那一刻便决定了。 生活某种程度上不也如同混凝土一般吗?随便乱掺东西进去会崩坏,放着不管世界都会要你命,不管你走到哪都会留下印记。在Locke一步步解决工作问题的时候,似乎一切事情都出现了转机,混凝土可以一步步安排妥当,可生活一旦弄乱想要复位何其困难。或许正如Locke本人所说,今晚失去了一份工作,一个老婆和一个家庭,但谁又能保证在Life sentence中不会出现假释这样的意外呢?如同Locke在车里搅乱了自己的人生,何以不会有可能会再一次挽回所有失去的呢?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会打开另一扇门,或许Bethan可以弥补他,或许他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带来新的转机。Who knows?You can never tell what's waiting for you next. 片中有个细节,当Locke安慰自己everything will be ok的时候,妻子katrina打来电话表示刚和同父异母的姐姐刚刚相谈过。当Katrina对Locke的婚外恋感到绝望时,影片却给我们展示了她的父辈也是同样的婚外恋,多么可笑,或许人们一开始就该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或许也没那么明确。同父异母的亲人也可以帮你解决难题,可以做成好朋友。并非难以想象Katrina的父母当初就婚外恋的争执会是什么程度,也许也和Locke一样,充满着无奈和谎言。或许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斥着谎言和虚伪,这些东西也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当诺言和忠贞不再是我们唯一的信仰,与之代替的欲望和动摇渐渐依附到了我们身上,我们又怎能保证让之后的人可以免于像我们一样的惊慌与手足无措呢,毕竟苹果永远不会落到离树太远的地方,能做的或许只有推倒重来吧。

 4 ) 《洛克》导演访谈笔记

导演的Q&A。把记下得都码下来了。省略了一些很技术的问题。估计大家也不敢兴趣。
1、洛克从哪儿来?
导演在拍这部片之前大量的时间都是一位编剧。他说写剧本的时候每个画面每句台词都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在你眼前。但当剧本交到导演手里的时候,才是一切麻烦的真正开始。所以在多年的编剧经历之后,他也萌生了自编自导的想法。洛克取自于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认为人类一切的行为可以理性的解决(我查了一下维基,觉得有可能是以下这个意思:The Lockean self is therefore a self-aware and self-reflective consciousness that is fixed in a body.)而导演认为生活并不是像洛克主义者认为的一样理性的个体,而是由诸多不可抗的外力相互牵扯的。在影片中这种观点被展现在了汤老师的角色的职业上——建筑工人。灌注水泥是个可控的过程,而孩子的出生是个不可控但是必然的结果。密闭的车厢之内是主人公控制的范围,而车窗之外的世界又是完全自发的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解释的。
2、为什么选汤老师?
导演与老师早年相识【贵圈】,导演本来是把剧本的初稿给老师看只用于戏剧上的探讨。没想到老师很感兴趣并且愿意出演。顺理成章。
3、导演是如何让片方同意拍摄的?
“不管怎么说这部片都太实验性了,片方竟然同意了?”
“没有啦,成本这么低的片子,他们根本不在乎。我前部片子赚了点小钱,汤老师用同意来演,也算是一重保障。他们就同意让我拍了。”
【导演也说了另一件事,越是高成本的电影,导演的控制力就越低。】
4、本片是如何拍摄的?
本片的拍摄周期只有5天。全片除了汤老师没见到其他人。拍摄的时候,另外的五名演员都在一家酒店里。片中的电话都是真实的,并不是录音。晚上,车被放在平板拖车上,三台摄像机被悬挂在车的三个位置。导演坐在拖车上进行指挥。本片都是在英国的公路上拍的。每天晚上都会朝伦敦的方向至少开两次。一整个过程都几乎是一气呵成的,除了每27分钟要停下换SD卡和镜头。这样一共拍摄了16条,最后的成片就是有16条locke混剪而成。另外几位演员的剧本就放在眼前打电话就不说了,汤老师的面前(车外)有提示器,车上的GPS其实也是提示器。因为完全在公路上拍摄,很多场景都是真实的。比如那辆上面写着always been happy的卡车。至于多次出现的警车。是因为拍摄的途中有警车护驾。有很多次警察叔叔们想入镜就超车。导演觉得有些的效果不错就用了。
5、镜子和GPS的意象
片中Locke多次与镜子的对话。他对话的是他已故的父亲。洛克是个被遗弃的私生子。前面讲到了,哲学家Locke认为理性是事件的准则。而私生子则是显然非理性的产物。洛克是为好父亲,兢兢业业的员工。他的一生都在避免成为他父亲那样不负责任的人。但命运不经意的捉弄让他陷入了和父亲当年一样的境地。他与镜子的对话,是对过去的对话,而车上的GPS则指向未来的方向,车行驶的就是人生要走的路。不可避免但必须前行。
6、汤老师的感冒
是真的。老师那个礼拜感冒了╮(╯▽╰)╭
7、汤老师的口音
是老师自己提的,老师和导演说:“我认识一个人他就是洛克的性格,他是威尔士口音。所以我也想用威尔士口音。”可是等影片上映之后这位洛克原型被记者问道对老师的塑造是什么感想时,他说:“我不是威尔士人。”╮(╯▽╰)╭
8、主人公的选择
影片开始之初,洛克在路口打了左转的方向灯,而最终转向了右边。导演表示本片与别的片子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在一开始就做出了决定。
9、表演的持续性。
导演说道,他曾经鼓励扮演洛克妻子的演员考虑妻子是真的想离婚的可能性。都说一尘不变是表演的死亡。(consistency is the heart of dull acting)。但是这样不会给剪辑造成很大的困难吗?导演表示这样则更能显得自然。人的情绪在如此大的变故之下本身就会变得不稳定。而情绪的爆发则是戏剧最迷人的地方
10、汤老师人怎么样?
各种人好就不说了。导演称赞老师演什么像什么,只要一开机就能完全投入到角色里。
11、洛克的生活到底会怎样?
或许他会和妻子和好,谁知道呢?

 5 ) 偶發事件

很久沒有看一套片子全場過半觀眾鬧爆,竟然是Tom hardy主演 的 Locke。

其實並不如此難看,不過只能說大家都習慣一套劇情片要像一本長篇小說,而這套Locke基本上是一套短篇,還要是一本standard短篇小說集拆開六個短篇的其中一篇那種厚度,外國有人評這種為minimalist storytelling,正好就是這個意思,全片只有Tom hardy主演Ivan這個角色,還要局限在座駕的司機席上,車上沒有其他人,沒有flashback,講述一個男人在公路上不停的打出、接過電話,85分鐘說得上是Real Time一樣進行,透過不斷的對白讓人進入主角那個遏斯底里的心理狀態。

比較特別是Ivan不時對著車的後排自言自語,說話對象本來就意有所指,其實也可以直接讓觀眾對號入座,我們的人生,不就是像這樁偶發事件,不停在問對、錯、後悔和遺憾嗎?這種危急關頭,我們都從不陌生,特別是全民皆Multi-task的時代,我們的理智和感情,隨時可以將事情搞壞心緒。如此真實的85分鐘,可以看得如此不耐煩,那代表這一輩人的心理時鐘應該比世界走快多了,還是地心吸力出了錯?

 6 ) 真正的敌人是自身

洛克观影完毕~
一部电影,只有一个开车的男人在不停地打电话,但是却精彩到让人摒息。
一个半小时之内,这个男人失去了家庭、婚姻、工作,生命中的一切瞬间崩塌,只因为他执着地信念:要做一个无愧于自己人格的男人。有人会质疑:只要撒一个小谎、做一件违心的事,他就可以维系自己生活的平衡,但是他却选择说出真相,被唾弃、憎恨、鄙夷,失去了所爱的人和曾经伙伴的信任,实在太不值得。
但是真的如此吗?即使这个谎言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但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背叛,在我看来,远比被世界遗弃更加可怕,人生存在世界上,必须为自己划定一条底线,任何情况下不能跨越,因为尊严就是生命,这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失去一次,就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即使保住了物质的生存,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不得不赞美一下汤老湿的演技,那种压抑中的痛苦、挣扎,充满了情感张力,让这原以为会沉闷难熬的90分钟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每一分钟都精彩无比。

 短评

与《活埋》一样,这是部纯独角戏,全片只有汤姆哈迪老湿在开车打电话,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各种事。好的一面是,这片几乎所有的时间,我们都在盯着汤老湿在看。遗憾的是,由于坐在车里,我们基本只能看到他的脸、他的手、他的大胡子以及肩以上的部分;却看不到他的大腿、他的腰以及他的裆。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精彩!尽管只有八十几分钟,导演(编剧)斯蒂文·奈特却成功地把一个建筑师一段狼狈不堪的日常生活拍成了惊心动魄的“24小时”。汤姆·哈迪的表演棒极了,很有说服力、感染力。据说他的感冒是真的。儿子的那个电话,把我看哭了。我要把它列入今年十佳。

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剧情就是陈小春的一句歌词——“我正在开车回来”。洛克这个角色,除了汤老师没有第二个人能演,只有汤老师这个“世界的伤口”,才能把一个亏欠世界的人(欠老婆、欠儿子、欠工作、欠外遇)的夜晚变成世界对他的亏欠。看到汤老师,我就想为我所没有犯过的罪而忏悔,啊,这个厚嘴唇的圣徒……

10分钟前
  • 小水
  • 推荐

我来给男主点播一首《男人好累》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其实这种发生在单一空间且完全剧情化的独角戏很难出彩,除非像《活埋》那样走惊悚悬疑路线。而且这片概念和寓意都太浅,一车一人,一个决定一个目的地,建筑楼房与生活。好在汤甜心的表演不错。

1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让人眼前一亮的英国小成本独立电影,汤姆·哈迪作为唯一出场的演员,呈现了极其细腻真实的演技。全片围绕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事业、女人、家庭来展开矛盾冲突,看完后思绪万千。尽管从头到尾只有男主在驾驶舱和沿途车流的镜头,但更多情绪和信息都以电话方式传达,新颖而精彩。(8.5/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只要不后悔,选择就是正确的,人生就像无期徒刑,又如何,我还是会完成我该做的事。

24分钟前
  • [x]
  • 推荐

唯一露了脸的汤老师用过硬演技陪我们度过这靠无数电话聊天撑起的80分钟 他把一男人犯错之后 那份对工作依然执着的负责任 对家庭的惭愧自责 和对与自己出轨女人那份应有的绝情冷淡又不失责任心的冷傲演得淋漓尽致。看着他跟孩子聊那个进球时流的泪真心疼 所以错了就不能弥补一定要判死刑了吗?

28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故事纯粹依靠对白推进、铺展,多段对话、四组矛盾的层层展开使得这部简单到只呈现道路、车辆、灯光、一个驾驶者的电影毫不乏味,反而拥有颇强烈的戏剧张力。怒赞汤哈迪!同时,没有出场的演员们也用声音奉献了值得称道的表现。

31分钟前
  • milvaro
  • 推荐

独角戏,不容易。至于电话那头的事情,深有体会。我:A,到我桌子,看到蓝皮本子没,最后那页有个地址,马上抄发给我。A:出啥事了么。我:地址抄发我,赶紧。A:一定是出事了。我挂了电话,打给F:去我桌子,看到蓝皮本子没,最后那页有个地址,马上抄发给我。F:好的。

32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最近超级迷恋汤老师,想要异化成汤老师身上的一块肉。

33分钟前
  • 软蛋黄
  • 还行

汤老师皱着眉,对我说,坐上我的宝马副驾驶,带你看看我窘迫的生活。

37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实验性极强的电影,比任何play改编的电影都要更play。Tom Hardy的独角戏真是牛逼。极简到单调的镜头,道出一个普通人一段不普通的旅程。Intimate and intense.

41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45分钟前
  • 小锤
  • 还行

这是我选择的路,我的决定,这是我从未担起的责任,从没面对过的自己。我相信在终点我会救赎我的错误,我会拯救世界,所以我绝不回头,即使我所拥有的一切正在身后土崩瓦解。一个前所未见的,脆弱的,最好的汤姆哈迪。

47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压缩剧作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创意很不错,难度也很大,即使拿上一个男人的工作、妻子和房子做赌注,压力的戏剧性也始终比不上真正的生死攸关,毕竟是寓意上的。洛克的身世、过往和未来,当下的混论和差错,都是有效的戏剧冲突,虽然在隐喻层面上的处理略显直白,但编剧的尝试依旧勇气可嘉。★★★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这剧情要不是老湿来演估计很多人都要睡着。老湿大吼一声fuck吓得我魂飞魄散!老湿眼泪水汪汪的时候又让人心疼!叙事节奏的张弛很显功底,配乐好听而且每次都来的恰到好处。几位声音演员好辛苦,把这么多神经病台词演绎得如此传神。另外别埋怨结尾,因为大家都知道老湿 will fix everything!!

53分钟前
  • Jin
  • 推荐

《洛克》绝对称得上是低成本影片的教科书式的范例,它让观众很开眼界。这更像是一个人的迷你长征,电影囊括了那些可能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人生经历,并完成了融合与浓缩,饱含感情。它是一部值得赞许的独角戏,优异的剧本始终被层出不穷的戏剧冲突环绕,具有吸引力,但却并不过分激烈。

58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一个人一边开车一边不停打电话。镜头衔接不错,只是故事太无聊了。

1小时前
  • 小A
  • 还行

一个中年工程师如何开着宝马在英国高速上靠打90分钟电话解决因为和43岁女人一夜情没戴T造成的情人生娃、老婆哭闹、工作被炒、儿子比赛、小弟酗酒、老大粗口、芝加哥工头愤怒、机械泵损坏、混凝土搞不定等问题的故事#攻城狮怎么会犯人参银家才会犯的错误?没这种待遇好吧!

1小时前
  • davekoz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