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你不会爱,马文才。 从小到大,看过无数个版本的梁祝。港版,台版,动画版,然后便是这部董洁和何润东的版本。 马文才,马文才。初见时,你在马上,马儿疾驰,你拉开弓,箭出—— 【当老大,你也配!】 人未到声先闻,我看见你了。 那时的你,是霸道的,是闪着光芒的。或许,外表固然重要。 再次见你,你献上束脩,你说你把剩下所有人的束脩全包了。没有注意到你的言语,动作。被你的笑容吸引。有一些孩子气,像是一个拿了糖在炫耀的孩童。 接下来,我看见你的不安,你的童年,你的失落,你的痴心,你的倔强,你的骄傲…… 有人说。你本就是为了祝英台的皮相而爱的。 可你太守之子,身边女子众多。但却独独倾心于她…… 有人说,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占有欲,想要的东西必须得到。可真真是为了占有吗?我还记得快要结束的时候,你看见被退回的婚书,你眼里的脆弱以及痛苦。于是你不甘。 你为了她上战场九死一生,你为了她不顾一切,你为她放下了你的骄傲,自尊…… 她的眼里却依旧没有你。 多痛才会恨? 你是被伤得多痛才那么恨…… 我还记得你当初同英台去寻陶渊明时,在树林里你的腼腆一笑。 我还记得你为了英台,做了纸鸢,却换来她的不放在心上。 我还记得你想要为她披上衣服却看着她同梁山伯走远,你的手没有放下……脸上的神情却令人看了心疼。 我还记得你躲在柜子里,你说。柜子里不黑。你说,留下的人,只有承受无尽的苦难。你抓住她的手,说别走。她的神情满是不耐。 我还记得你被她一棍打伤,却在父亲想要问罪时百般袒护。 …… 那么多那么多的你。 你看着归来的马,却一箭把它射死。马声哀啼。 【就因为它衷心有用,所以我疼它。可连一个盗贼都可以骑它而去,它该杀。】 可转身的时候,你的神情分明有了落寞。 我知道……你真的害怕被背叛。 所以……为了不被伤害,你只有伤害那些可能伤害你的人。 …… 也许,真的不该塑造你这一形象。那么的让人心疼那么的让人想要爱护。 最后,英台的约法三章。 你应允了。可你没有做到。你在船上说: 【我是你的丈夫,就是你的天。你凭什么说我骗天。】 英台的眼里对你满是恨意。她身上穿的可是嫁衣啊。那鲜红的嫁衣本是为与你成亲才穿上的。可她的心里只有山伯,没有马文才。没有你。 那鲜红的嫁衣。从来都不是为你而穿。 从来都不是。 也许,上天真的是眷顾梁祝的吧。 所以那么多的巧合最终让他们在一起了。天上人间。 我记得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你看着身边的桃花。眼里有着无数说不清的情愫。我觉得你在笑,却又觉得你在哭…… 我想,你其实也知道的,她会离开你。 你只是舍不得,舍不得舍弃她的一切。 但却依旧为她而开心吧……我竟这样觉得吗。 马文才,如果当初你不遇见祝英台,就好了。 马文才,如果当初你不与她一同寻五柳先生,就好了。 马文才,如果当初你不在乞巧节时知道她是女子,就好了。 …… 马文才,你如果真的是个纨绔子弟,从来不会对谁动情。就好了…… 我可算病态吗? 我可有办法吗? 我只有待你最落魄在你额角亲一下? 我可会祈求他。 会使你眼泪如雨 一直下…… 然后你某夜紧抱我哭吗…… ——《无声占有》 我还记得你在树林里的一笑,那一笑,触动谁的心。 却从未令她动心。 爱不起,便恨吧……
现代的女性都喜欢马文才,没人会选梁山伯,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这是我在优酷热评上看到的一句话。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马文才?仅仅是因为他帅吗?是的,仅仅只是因为他帅。但这未免也太肤浅了吧。
在剧中的马文才,遇到一点挫折就知道躲在柜子里哭,不想着解决,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而且他阴险,自私,为了得到一个人不择手段,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他想得到英台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占有欲。
我真的看不出来他哪里好,就因为颜值大于天吗?
而山伯就不一样,他温暖,孝顺,有担当。遇到事情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解决。他继承父亲的遗志,爱民如子,最重要的是他能给英台源源不断的关爱,两人三观相符。
也许他们在一起不会很富裕,但一定会很幸福。
最后来夸一夸。
首先导演的眼光真的是满分。何润东将梁山伯诠释的很好,他将山伯的温暖,憨厚演绎的淋漓尽致。他用演技让我觉得,他就是梁山伯。
而且我真的不觉得何润东丑,也许是因为喜欢这部剧,喜欢何润东饰演的梁山伯,所以每次看到何润东就觉得很亲切。
还要夸夸董洁。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英台的俏皮,清纯,美丽她都诠释的很成功。尤其是和马文才成亲时,她奔跑时褪下的那袭红嫁衣,简直美的不可方物。
因为祝英台,我真的对她讨厌不起来。
这部剧的配乐,插曲,打光,画面都让我觉得很舒服,还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只是搞不懂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最优版唯此。
我觉得没有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死,对幼年的我产生了好大的震撼。 即便他们化蝶了我还是认为他们死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命题,看你怎么解读。本人认为,祝英台的任性妄为和对晋朝社会(梁祝故事本虚构,但剧中有陶渊明,且当晋朝)认识太浅是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表达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士族大小姐形象,由于出身的富有和父兄的宠爱,现实少有压迫于她,在她身上便显现出了理想主义萌芽,同时给了她绝对的自信,以及她能够去追求她一切想要的东西的错觉。 以她的理想爱情观为例分析,她认为的理想的爱情就是和梁山伯双宿双飞,在男权的书院和社会里有她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她作为一个隐藏身份的女子,在人群中保有一个秘密是她骄傲所在,她需要的正是梁山伯这样的一个附庸和衬托,来满足她的理想精神状态——即由她主导的、众男子处于被动地位的打破男权绝对的生活状态——而马文才的存在就是不断的提醒她现实真正的模样。来自于王蓝田、马太守和王太尉的现实压力真正倾斜到她身上时,英台心中理想的面纱屡有被撕破之险,马文才对英台一往情深为爱付出,竭尽所能帮她抵挡压力化解生活危机,而正因如此,马文才为她付出的一切带给她的感觉就成了焦虑、危险和厌恶——这正是现实生活会对她的所做所为造成的真正碾压,每当她开始接近生活压力时,她就会这样感觉,生活如此真实便不浪漫了,不能够成为她理想的爱情。 再谈一下为什么在观众眼里马文才的好感度这么高。因为他符合普罗大众对于基本社会生活规律的价值判断。通俗的讲,就是人在社会上上学工作长这么大,有些生活道理大家都是在潜意识里知晓并认同的。出身太守府的马公子,和出身县令遗孀的山伯兄,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同等的教育资源的,马文才从小被严厉的教导习武练字,被父亲无比重视,一直有着齐全的书房和演武场——书房上背景是全幅的《兰亭集序》,演武场有标准靶、弯弓骏马和大量的士兵,当然也有合格的拳脚师傅教导他,同时他也是个要强的人,一直勤练不辍,未曾沾染酒色纨绔的恶习,剧中夸他文武双全是最多的,也是他担的起的应得的评价。从观众的视角,他的出身、努力让他文武骑射的出色有迹可循,合情合理,符合观众对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的认知。再论山伯兄,就不按传统农业社会的推测小村庄里的孩子要放牛务农了,剧中没有交待他的童年,只说他曾四处奔波考察水利,回到家里母慈子孝代写家书乡亲父老踏破门槛,后因对对子得山长赏识,又得谢道韫谢安青眼,与王凝之祝英齐交好,以此侧面来道出山伯的才学。挑水,和英台上课讲小话,照顾英台,陪王兰探究医理,种桃花,救心莲,照顾王太尉,山伯兄如此之忙,生活异彩纷呈,观众不知其才学从何而来。对对子,治水方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实在难以感同身受,让观众有感受的是:山伯与道韫交手,笨手拙脚弃剑于脚下,受伤体质,马文才出场时恐吓王蓝田,他去接箭撞紫额头,接空心的蹴鞠,被踢得好像要出血,下雨闪电,树倒向他不知闪避,为什么要这样频频受伤呢?不能好好保护自己吗?现实生活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这么危险吗?笨拙就是单纯善良吗?这样粗笨的表现想说服观众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吗?就当他天赋异禀好了,这就是角色上的缺乏一贯性和基于生活常识让观众判断他是个难以出彩的人。 祝,马,梁,都谈完了,综合分析他们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祝英台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毁了哥哥和良玉的姻缘,八哥未娶横死,良玉与马太守都能产生感情,心性软弱动摇,英台为何不相信八哥能给良玉幸福?于男子之身对梁山伯芳心暗许,丝毫未顾及手足情与男女爱的区别,在书院缠闹出头,自负有理,为山伯缝衣煮汤圆,甘当仆役之事——这不是爱情与付出,这是强抛下世俗礼教,盲目的追求她心中幻想。与文才下山寻人,文才闹市搭弓挂幅,虽未能成功,到底还是吸引了陶渊明前来,才能结识之!市井中大声宣告身携黄金,遭劫反怪文才与人动粗,后来饿了又伸手要食;投宿为显机灵才智会与人交道相信两面之缘的房主,冷落文才,使同行之人尴尬难堪;前有害文才失马,却又怨路远腿疼,后有桃林羞涩一笑,反念山伯温暖过他。冷落他,训斥他,游戏他,文才兄一颗心被她踩得七零八碎!若真为大家闺秀,对文才,温良恭俭让,何德之有?若真心为山伯,礼义廉耻孝,全然不见!梁山伯去书院是读书的,应该专心学业,出仕做官,考品状排行,报答母亲含辛茹苦之恩;英台和文才是去镀金的,家大业大,前途无忧,家学渊源从小私塾已经饱读过人,高端玩家自定义配置,普通玩家标准配置,英台你可曾想过那时的梁山伯并不需要一个媳妇儿!只叹这一个个错把芳心付,梁山伯卷进来实属无辜,他本不该早死,好好一个贤弟,竟让他搭上了性命去爱,三年尼山结束,竟仍不知英台男女,如何去爱?英台不懂《木兰诗》,花木兰替父出征,保疆为国,而她一直以来斗争的都是爱她的家人,护她的马公子,三年尼山,她为何不懂那时社会动荡?寇匪横行,为何弃家而去?越读,越不懂!无解!无所去!无可从! 以上。
陈冠霖饰演了史上最高富帅的马文才,因为长相标致的他,多少人看不下去梁山伯,完全盖过了男主光环!他把反派角色演得有血有肉,有款有型。祝英台居然不要这样的马文才,和那样的梁山伯在一起了!人高马大,形象粗犷的何润东完全不符合梁山伯文弱书生的形象。也许,换个人来演梁山伯,大家也不会一边倒的喜欢陈冠霖的马文才了。我认为,梁山伯的选角是本剧的败笔,后段的剧情相比前半段书院部分的紧凑精彩也过于扯和拖拉,倒是这版电视剧的服化道是目前为止多版梁祝里最华美的。书院场景景色宜人。剧中书生们的多套服装都很养眼,白衬蓝纱学士服,白长衫黑罩纱亦或是一袭黑袖边的白衣,还有紫白相间的练武服,看得人赏心悦目。尤其穿上这些服装的陈冠霖是那么英俊,他跟董洁扮演的祝英台站在一起画风和谐,而一看到五大三粗的何润东出来装文弱书生,我就快进。董洁有段在青楼高台上长袖起舞的画面很美,她本来就是学舞蹈出身,整段舞行云流水让人难忘。这剧让我深刻体会到颜值和气质是多么重要。
整个片子冗长拖沓,情节少有亮点,梁山伯高大全,祝英台无知任性,不喜。倒是一些配角好,八哥很有戏!马文才...好吧,他是我看此片为唯一动力,没有比这位更加标准的小言男主了。所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戎装俊朗英武、书生装玉树临风、常服高贵冷艳。大有拱手河山讨你欢的痴情架势。
看了很多评论,我依旧敢理直气壮地说我只爱梁山伯,只有他和祝英台才是最配的。此版梁祝格局很大,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有亲情友情时代理念国家等等。而梁山伯是真有儒雅谦谦,君子之风。小时候很喜欢马文才觉得帅,长大后再看才发现只有梁山伯和祝英台才是彼此的知己。最后表白一波八哥祝英齐。
这片子里到马文才不那么坏呃。
我就是想表达一下我对此版梁祝中马文才的喜爱。
我愿与你双双飞,飞离红尘是与非,人间痴情条条不归路,不如天上比翼蝶。(改编最好的一版梁祝,董洁就是为祝英台而生的。这部剧真是良心,取景,服饰,台词,配乐,演员都上乘且有诚意。本来为了马文才而看,一开始接受不了何润东的梁山伯,但是后几集演技爆表,渐渐就接受了。)
现在的古装剧能有以前一半的用心就好了,我觉得电视剧版梁祝最好的就是这版了
看在文才兄的面子上给5星,何润东太伤眼了,文才太养眼了,结局太让人伤心了
马文才太帅了吧
这个版本的马文才帅成啥样了都.............
唯一能看的是马文才……敢问演员都怎么选的……- -lll
看的只是董洁~何润东实在配不上,马文才比他耐看多了
我觉得英台应该爱上马文才。
男二号~
我记得播的时候,我奶奶指着何润东问,这是不是马文才?
这版的马文才帅哭我祝英台什么眼神
马文才太帅了!我要是祝英台就选马文才!何润东太丑了,演梁山伯真不合适。让我始终没入梁祝的感情戏。。。董洁的颜很美,此版祝英台是大气倔强的祝英台,而不是活泼伶俐的祝英台,有董洁自己的气质在里面。大爱这部剧的服装!!!尤其是校服,还有董洁的女装。喜欢银心,喜欢八哥,喜欢黄良玉,真惋惜
马文才还这样帅。
当时一直固执的认为其实英台童鞋和人家小马在一起也挺好的。。。
这部里的马文才有血有肉
为什么,梁山伯长这损样,为什么,马文才长这帅气?让我们怎么入戏?怎么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