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2012

HD

主演:汤米·李·琼斯,马修·福克斯,初音映莉子,西田敏行,桃井薰,伊武雅刀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日本语言:英语,日语年份:2012

 剧照

天皇2012 剧照 NO.1天皇2012 剧照 NO.2天皇2012 剧照 NO.3天皇2012 剧照 NO.4天皇2012 剧照 NO.5天皇2012 剧照 NO.6天皇2012 剧照 NO.13天皇2012 剧照 NO.14天皇2012 剧照 NO.15天皇2012 剧照 NO.16天皇2012 剧照 NO.17天皇2012 剧照 NO.18天皇2012 剧照 NO.19天皇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皇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震惊世界的毁灭性打击终结了那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战争。在此之后,菲勒斯将军(马修·福克斯 Matthew Fox 饰)随同麦克阿瑟(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飞抵日本,处理战后事宜。美军先后将29名日本高官指为战犯并予以逮捕,而对天皇裕仁的处理方面却令他们备感棘手。考虑到菲勒斯对日本的熟悉程度,麦克阿瑟命令他在十天之内就裕仁对战局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深知天皇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稍有不慎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为此菲勒斯慎重以对,尽可能地去理清神化面纱后一个东方男子的人生轨迹。与此同时,他渴望找到曾有过短暂交往的女孩彩(初音映莉子 饰)。  短暂的十天异国之旅,决定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命运的重要时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恐袭波士顿(普通话)007:无暇赴死电视诈骗女王第一季通告2022凤婿沉默的人1973我爱灰太狼2司法老杨阴阳杀X计划2012摇滚之王不要忘记敌人几度夕阳红1相棒第十五季沼泽传说危机密布东京怪奇酒通告惊蛰芝加哥急救第十季热血合唱团(普通话版)复核调查

 长篇影评

 1 ) 这里的角度也许更好理解

一些观点:

对于古代人而言,战争与罪行无关, 只是一场输家要赔上性命,赢家获得天下的赌局;

近现代战争中那种几乎灭绝文明的武力唤醒了西方人的良知;

将战争视为一种罪行,体现了文明的进步;

公正的审判是惩罚罪行、化解仇恨、防止惨剧再次发生最有效的方式;

一场不彻底、不公正的审判可能会平缓一时的愤怒,但是带来的确实更大的扭曲,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三十年。

一些事实:

远东军事法庭共计审判了28名战犯;

从1945年8月至1947年5月,中国国民政府共逮捕日本战犯2357名。经南京和上海、北平、汉口、广州、沈阳、徐州、济南、太原、台北等10处军事法庭的分别审讯。其中谷寿夫、田中军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川岛芳子等149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国民政府依法判处死刑。696名日本战犯被国民政府检察机关起诉判刑,400多名日本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开始接手国民党政府所处置的日本战犯。另外新中国还接收了从苏联引渡回国的战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对于日本战犯要以“感化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因而所有被国民政府判刑的战犯暂时获得特赦。

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关押的1000余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无一人被判处死刑。8名战犯分别被判处8-18年有期徒刑。

1956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在押日本战犯上中正高、大矢正春、川田敏夫等335人,宣布免予起诉并释放。

196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将所有战犯释放回国。

一些摘录

每人每一条罪行就够判死刑了
首次开庭以后,就由两个审判庭分别审理各主犯了。开始时每个被告的罪行列得很多,平均每人可以写100条,十个主犯集中起来有7000条,但是在准备起诉的过程中,逐渐把他们的罪行减少了条数,压缩在每人平均10条,到我们审判时又加以压缩,每人只剩了3至5条,其实他们的问题不在条数多少,每人有一条就够判死刑了。 如【】,最主要一条就是改朝换代,阴谋夺权,推翻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他们自己的反动统治,这一条就可以杀他们的头了。第二条是他们迫害大批干部,其中许多人被迫害致死,这个数目本来很大,后来我们就将间接被他们迫害的数字都勾掉,只提直接受他们迫害的。第三条是他们侵犯人身自由、进行诬告陷害等等。再如【】的主要罪行是进行反革命宣传。他从1965年批判《海瑞罢官》起,就在制造反革命舆论,以后接着批“三家村”,批陶铸的两本书,批悼念【】的所谓“【】”,证明他早就是个反革命吹鼓手和蛊惑者。这样,他们每个人的罪行不超过五条,就很大了。
在如何判刑的问题上,是经过不少争论的,轻判、重判和不轻不重的判法都有。当时全国到处都是一片喊杀声,这对我们也是一种压力。在全体审判员会议时,关于首犯杀不杀的问题,经过多次反复讨论,老是定不下来,最后提交到中央政治局去讨论,我也去参加了。政治局多数同志提出判“死缓”,即判处死刑,但暂不执行,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开始讨论时江华同志说,根据法律应该判处他们死刑,但是为了照顾国际影响,可以判为“死缓”。我在他发言后接着讲,赞成江院长意见,我说我们都是【】进行反革命活动时期的当事人,曾经亲身受到他们的迫害,正因此,我们要克服可能有的感情作用,要更加冷静客观地来处理这件事,要经得起后代人的检验,我认为将来人们会承认我们现在这样判是正确的。我们充分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后很快得到了各审判员的支持,最后又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即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别的主犯则分别判以无期或有期徒刑。王洪文主要因为他还年轻,他自己就曾说过,十年以后再看分晓,对他判轻了可能还会出来起作用,此外他的地位也最高,罪行及影响仅次于【】和【】,所以将他判为无期徒刑。【】本来也应该重判,后来考虑到他搞的宣传活动,许多都是上面指示了叫他办的,对他判重了就不大公道了,所以判了20年徒刑。黄、吴、李、邱等人,1971年9月就被抓起来了,被关已近十年,【】被关得更早,他的年龄也很老了;江腾蛟则是最早主动交代的,一直态度较好,只是他的罪行是谋害【】,太轻了人民通不过,所以分别判了16、17到18年的有期徒刑。

一些感想:

犹抱琵琶半遮面,穿着枷锁地舞蹈总是让人觉得恼火,难受。

 2 ) 假如裕仁走上绞刑架

1945年的8月,日本投降,美军占领日本。在麦克阿瑟将军带领的美国占领军的治理之下,日本脱胎换骨,迅速从战争的失败中恢复过来,走上了现代民主国家之路。美国影片《天皇》,叙述的即是这段历史。

影片围绕着界定裕仁在战争中的作用,来探讨天皇制度的存废,以及战后日本应如何重建政治体制。这是一个不错的题材,也是历史的关键节点,背景足够宏大,且细节很丰富,又有着秘辛内幕,应该是个抓人眼球的影片。可惜,电影拍得懒洋洋,显得有气无力。整个故事叙述得很不吸引人,电影中加上的一条爱情副线显得非常多余。

虽然电影不好看,不过倒让我有了一个恶毒的想法:假如当初美军将裕仁天皇送上绞刑架,那又会怎么样?日本战后的历史甚或世界的历史会改写吗?差不多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有这样的判断,麦克阿瑟将军不追究裕仁的战争罪责,并继续保留了天皇制度,这个决定是相当英明的,它确定了日本战后的平稳过渡,让日本成为一个民主国家。此部电影更是对此进行了大肆的渲染,并将裕仁的形象拔高,认为他最终阻止了军队决一死战,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无疑,天皇制度的保留,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最佳选择。日本后来的发展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战后,日本未经过大的政治动荡,很平衡地进行了过渡,让日本能够迅速地从战败中恢复过来。这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对于裕仁的免责,实际是从法理上,对于整个日本国家的免责。裕仁作为国家元首,未被定为战犯,而是将挑起战争的责任,归罪为所谓的军国主义者的擅自妄为。日本作为战败国应负的责任消失了,只是几个军人政客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他们虽被处以绞刑,却被全体国民视为自我牺牲的英雄。所以靖国神社一直到战后几十年,仍然成为一个让各方纠缠不休的问题。

日本在战后并非如德国那样被多国占领,而是由美国独家占领,通过麦克阿瑟的众多努力,日本迅速地转型,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当然,民主成为日本政治的基石,对于全球特别是周边国家来说,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在短时期内消除了威胁。但日本战后未经深刻反省,也未经历如战败后德国那样的苦境,政治上立即走上常轨,经济上也迅速起飞,也让其国民未能意识到国家及人民在战争中应承担的责任,反倒认为挑起一场错误的战争,对于国家与民众来说,并不会有多少损失。

美国战后为何不杀裕仁,电影《天皇》中也做了很多的描述。本来,从美国本土的政治家及外交家的角度看,让裕仁成为战犯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德国战后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一样。这样也能迅速地确立美国在日本的地位,让日本尽快走上民主之路。但麦克阿瑟将军接受了周边谋士的看法,认为日本是个独特的国家,有着自己悠久文化及传统,天皇制度即是这个文化及传统的核心。如果除掉天皇,会让日本动荡不已,引起日本人对于西方及美国的仇视,导致美军占领的失败。电影中的主角菲勒斯将军就是如此看法,而整部电影的故事,就是他通过对日本日本政客及军人的调查,来证实这一点。其实,从电影的叙述来看,这种调查的过程是不必要的,因为在调查之前,结论就早已做出了。

菲勒斯将军是个日本通,当然也是个日本文化的崇拜者。他在日本呆过许多年,并有一个日本女友。为了这个离散的女友,他甚至利用手中的职权,让美军的轰炸机绕过了女友所在的城市。他一直认为,日本是个独特的国家,美国这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对日本这个有着二千年历史的国家,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态度。不能用美国这种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国家的观点,去看待日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从电影看,他的调查亦是感情从事。他到日本来的目的,似乎就只是为了寻找女友的下落。当他在酒馆里被退伍日本兵欺负之后,他写下自己的报告,认为天皇是战争的罪人。不过,当天皇的亲信向他讲述关于暗杀天皇的天方夜谭的故事时,他又立即判定天皇是终止战争的伟人,并会对战后日本的稳定做出贡献。

当麦克阿瑟将军准备面见裕仁时,菲勒斯竟然听从日方提出的条件,向麦克阿瑟表达了关于双方会面的种种禁忌,如不能直视天皇的眼睛,不能与天皇握手,等等,因为日本是个独特的文化,这是他们的规矩,而美国也必须遵守这种规矩。在菲勒斯的眼里,日本并非作为战败国,而天皇更不是战犯,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必须给予他必要的尊敬。好在麦克阿瑟将军是个老江湖,手段老辣,对于这些条件不置可否,但在具体见面时,则毫不在意地去破坏掉种种禁忌,让这些无理的要求流于空谈。但麦氏最终还是同意了菲勒斯的意见,未将裕仁定为战犯,并保留了天皇制度。从他的角度来说,这是保持日本平稳的最佳办法,也是他作为日本美国占领军司令的最好选择。日本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麦克阿瑟是个老道的政治家。

但裕仁真的就杀不得吗?天皇制度就真的无法废除吗?日本文化就真的那么独特,日本的历史就真的只有那么一种写法吗?当然,历史无法假设,但历史的潮流却是存在的。真实发生的历史,并非就是最为合理的历史。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就认为当时其他的选择就是一种坏的选择。如果麦克阿瑟真的将裕仁当成战犯,整个世界的历史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日本同样也不会陷于动荡之中,也一定会走上民主之路。这是一种历史的潮流,也是历史的必然。也许日本的转型没有这么的顺利,也许日本的崛起也不会这么快。预言裕仁走上绞刑架,就会激起日本人的的反抗之心,会让局面变得难以控制的想法,只是想当然耳。德国就是例子,清算了罪行,让国民明确了责任,反而能放下历史的包袱,轻松地前行。将裕仁送上绞刑架,历史依然还是按照其既有的轨道运行,日本也许会有些波澜,但却不会改变现有的状态。

日本则相反,罪行未得到清算,国民应负的责任亦未得以明确,所以,对于战争的历史,日本国民并未有深刻的反省,反是倍觉委屈,认为自己才是战争的受害者。对于战争的罪犯,不是怀着鄙夷之心,而是感恩戴德地供奉起来。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视频,是一个德国游客见到日本人在靖国神社的作为之后,愤而责问,说如果在德国这样做是犯罪。结果竟遭到在场日本人的围攻。对于当时战犯的不同处理方法,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也决定着两国民众不同的心态。不能不说,麦克阿瑟当时的决定,让当时复杂的局势变得简单一些,但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历史尾巴,到如今还让周围各国,卷入到这种争论不休之中。

日本文化既不独特,更不特殊,它只是世界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遵循人类社会共通的原则,是它的责任,也是世界各个不同文化与民族的共同责任。对于战犯的追究,在德国可以实行的,在日本也一样可以,不能因为它是所谓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国度,就能够以其特殊性,来抗拒普通的规矩。更不能因为所谓的为了所谓的稳定,而将本来是罪犯的人奉为神明,依然享受元首的荣光。裕仁不上绞刑架,实际上是给日本国民一个强烈的信号,日本本身是没有战争责任的,日本的领袖及政府也没有,有罪的只是几个军人,日本也是受害者。因此,那几个被吊死的战犯,就能安居神社的祀位上,享受着日本国民不绝于缕的香火了。

 3 ) 这个点一个对于天皇评价可能还算客观

很多人说这个电影是洗白的作品,我觉得未必是,看完再回顾一下历史,好像差不多。
全电影回避了天皇在对外发起进攻的时候所处的角色,实际上天皇对于整个局势真正可能处于的一个位置就是听之任之,无能为力却也乐享启成,毕竟他自己也就是一个公章的效果。
所有战犯头子在为天皇开脱的时候均没有说天皇如何反对战争,只是说他是极力的结束战争。
天皇关心的实际上是他自己,在战争前期到后期一直想努力把自己撇清。
最后美国人不是因为天皇没有罪行不处罚他,而是为了政治。
最最后说一句,有了信仰的民族才能为其他人尊重。

 4 ) 创新的美国?贤良的日本?放荡的中国?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我在很久之前就想说了。在看《社交网络》的时候,出现在舞会上的中国女留学生简直就像两个妓女,当然这两个女演员也长了一张西方人认为的典型的中国女人的脸,在中国人看这两个人很明显不漂亮,眼睛那么小,皮肤那么黑,还花了浓妆,但是西方人确实就喜欢这种脸(我都不想说是东方脸,因为日常生活中我都不经常见到这种脸,反而在美国电影里见了最多),行为放荡,衣着暴露。但是日本女性的脸相反都是干干净净,比如本片中的女主角,或者《金刚狼2》里的大小姐,这些日本女性简直就是中国古典女性的完美升级,她们拥有一切古典女性的优点,贤良淑德,但同时她们也拥有进步的思想,努力抗争命运的不公同时也敢于“适度”的表现自己。

我不知道这是由于中国在国外的留学生确实是放荡成性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所以西方人都带上了有色眼镜。

下面再说说这部片中的美国,导演是想塑造一个随和,敢作敢当的铁血军人形象的麦克阿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整个国家。比如麦克阿瑟在被告知“不可与天皇发生眼神或身体接触”后仍然直视天皇并执意握手,这就是告诉世人:没有意义的礼节不需要遵守。那么什么礼节是有意义的呢?答:美国人的礼节。因为在麦克阿瑟和天皇会面的镜头结束之后,菲勒斯将军走出屋子后享受了一次标准的美军士兵对上级军官的执枪礼。

所以这片子给了三分,因为他仅存的一点被添油加醋改编过的历史。虽然这历史已经严重扭曲,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一点端倪。

 5 ) 第一次写影评

  对于日本的文化,我从小就很感兴趣,所以一接触到与日本有关的电影还是比较兴奋的。记得在这个学期开始看了部《武士》的电影,也是日美合拍的。可以看出,日美在文化交流方面还是挺出色的。主要讲的是日本人面对美国的殖民侵略,所表现出来的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如《天皇》里面一个副首相说的,所认识的日本通过表面的,也就是现代化的一面,另一面是它内在的一面,就是他的文化。
  武士的忠诚,的的确确是令人佩服,天皇的权威和神一样的地位,也让中国人有共鸣之处。日本文化移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部分,并把它保留和发展下来,形成了展现世人的日本文化。炫丽的和服,复古的建筑,尊师重道,这就是日本。如果把日本这个国家比喻成一个武士,那么他从古至今只效忠过两个主人。一个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级强国——大唐,另一个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级强国——美国。日本人很善于学习,也很重视传统。当然,它也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疯狂的殖民侵略,是永远磨灭不了的罪状。
  倘若美国对天皇实行了绞刑,那么日本在当时国内必将大乱。苏联的势力也必将渗透进入日本。今日的日本也许没有这样的成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日本会是怎么样的?今日中国不也各地在复苏着民族主义吗?羁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一个保留着封建帝王的日本,不也是亚洲最民主的国家吗?我们中国也是民主国家呵呵。依稀记得日本第一位访问中国的首相,田中角荣先生是,毛泽东送给他一套《资治通鉴》,并且跟他说,不要相信论语那一套。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中国这个谋略社会从很多方面上来说,已经开始在民族主义方面向日本一样有类似的情节。希望中日两国能够互相学习,毕竟在日本国土丢下原子弹的是美国。

  

 6 ) 裕仁的救赎--观米国电影《天皇》

在网上看见这部电影的资源时,演员TommyLeeJones的名字是吸引我下载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在《亡命天涯》中的表演在我看来很是不错)。彼时我还不知道他在片中演的是麦克阿瑟,而且其实是个配角,虽然电影海报中他的形象在正当中,而且高大威猛。由于网上资源里附带的影片介绍比较狗血:“二战即将结束,马克·福克斯饰演的米军军官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在麦克阿瑟将军(汤米·李·琼斯饰演)的开导下,他决定到战败的日本去,寻找他学生时代的情人Aya。”(更为狗血的是,居然有电影网站将本片列为“爱情片”),因此,虽然早就下载了这部电影,但一直没有太大的动力去看它。

直到昨天。

坦白地讲,我基本上是带着愤怒和鄙夷的情绪看完这部电影的,特别是观影之前由于影片简介的误导,我对影片内容基本是往风马牛不相及的方向去想像的。

本片的英文名为《TheEmperor》,似乎是改自某位日本作者的作品《陛下的救赎》,其主要内容其实为麦克阿瑟的助理费勒斯准将陪同前者前去占领战败的日本,并在前者的命令下“调查”裕仁天皇在战争中的责任。本片的英文名没有用更具专有性的词mikado或tenno(这两个词应该都是从日语中借用过来的,隐喻了天皇的所谓“神性”),而是用了个比较中性的emperor,本身就值得玩味。

麦克阿瑟进驻日本之后,接到米国国内的要求,必须在十天内调查清楚裕仁天皇在战争中的责任。于是他委派自己的直接下属费勒斯准将去完成此事,原因似乎是,费勒斯准将在他眼中是个知日派。影片中关于费勒斯准将为何是个知日派描述得并不清楚(可能是篇幅所限),似乎仅仅是因为他曾泡过一个日本妞(他对于日本妞的回忆是本片的支线,可能因为如此,才会有网站将本片列为“爱情电影”),而且在日本妞(及其身为日本高级军官的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一篇关于日本士兵精神状态的论文。可是费勒斯本人的日语似乎并不到可以和人沟通的地步,整个调查过程还需要个日本翻译。卖糕的!这样的人也算知日派?!

在本片的一开始,影片的倾向性就已经非常明显(也许是因为剧本原著者是日本人):麦克阿瑟到达日本的时候,有29名甲级战犯,裕仁不在其列,而且还好端端地生活在卫兵保护的皇宫里,即使米国占领军也不敢带武器硬闯。然后,麦克阿瑟接到国内的指令,十天内(这本身就是个笑话。彼时美国还未完全掌控日本局势,如何能在十天内完成这样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当然了,米国喜欢玩的就是MissionImpossible)调查清楚裕仁的战争责任。由于彼时还是占领初期,费勒斯无法顺利找到他认为的证人,于是只能通过不停地使用一个“威胁”诱使那些躲藏起来的证人出来“录口供”:如果你不出来说清楚你所知道的,你将为天皇被绞死负责。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极端愤怒便蓬勃而出:尼玛,这样引诱出来的证词可信才TMD怪了!!!

于是,我们看见费勒斯顺利地收集到了关押中的东条英机给的信息(近卫文麿

的名字),然后顺利见到了前首相近卫文麿,在一番古怪的对话后,又陆续获得了两个人的名字:副首相关谷镇三郎和内大臣木户幸一。随后是两个戏剧性的场面:费勒斯不带武器,“单刀赴会硬闯皇宫”(唯一的“武器”是麦克阿瑟的一纸命令),见到了关谷;然后是本来躲避不见的木户主动在费勒斯“准备”(我说“准备”是有原因的,因为在这一场景里,费勒斯说了句很关键的话:“我给不了麦克阿瑟想要的奇迹。”很清楚,调查的目的不是厘清裕仁的责任,而是如何开脱他的责任)汇报“天皇应负战争责任”的前夜,找到费勒斯,向其描述了“天皇如何在内阁会议上介绍盟军的条件而强硬派又是如何准备政变挫败这一企图的”,由此,费勒斯得出结论:裕仁即使在发动战争中负有责任(而在他看来,要调查清楚这一责任,也许需要千年),但肯定是在裕仁的愿望和努力下,日本愿意投降(虽然在日本人嘴里永远都是终战,因为即使是在裕仁的终战广播里也并未用到“投降”一词)。

好吧,这就是米国人的逻辑,要为裕仁开脱的逻辑。看到这里,我更是出离的愤怒了。从一开始,这个所谓调查就是预设前提的,即尽量开脱裕仁的责任,因为,在一大堆米国知日派(及非知日派如麦克阿瑟甚至包括远在重洋之外的杜鲁门的)眼里,天皇是神道日本的最高领袖,如果裕仁被判负有战争责任甚至因此被绞死,那么米国对日本的占领将岌岌可危,也许面临四处暴动的局面,这将使第一要务“重建日本”无法实现。自然而然,无法重建日本,也无法有效地对抗红色苏联和红色中国,以及应对即将来到的冷战。

至于正义?

哪有什么正义?

本片从头到尾并未提到其它盟国在击败日本中的贡献(尤其是牺牲了千万人的中国,尤其是独自抗日了四年(从1937算起)的中国,尤其是独自抗日中还被米国出卖(前四年米国还在不停地卖各种战略物资给日本)的中国),更不要说,费勒斯的一席话:我们需要查清楚裕仁天皇在太平洋战争中是否负有战争责任。尼玛!!!原来只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争责任,只是对米国的战争责任!!至于侵华的战争责任,似乎不在调查之列。

于是,得到解脱的费勒斯提交报告给麦克阿瑟(两人在对报告进行讨论时,倒是心领神会),具体的结论是啥不知道,具体的结果很清楚:裕仁安稳地终老于皇宫,实现了他的“救赎”,虽然低身下气地去拜访了下麦克阿瑟,并且留下了世人皆知的那张照片。

至于费勒斯,带着“心爱的女人九泉之下也会欣慰”的心安理得,和他的日本翻译喝酒去了。这也是一个暗喻:米国人虽然和日本人曾为对手,但惺惺相惜,不打不成交,打完以后还是朋友,而且是穿一条裤子的朋友。

穿到现在。

中国人怎么想?米国人和日本人对此不太关心。

好自为之吧。

 短评

「看電影補歷史,這是我喜歡電影的一個原因。至於這部電影所講的歷史是否有失偏頗,至少給我提供了一個切入點,讓我去鑽研。就故事而言,片中的愛情在戰爭面前,太勉強、太脆弱、太站不住腳。」

8分钟前
  • 孫悟周&周六
  • 推荐

标签里竟然没有Matthew Fox,搞错没,他是第一主角!脑残粉表示抗议!

9分钟前
  • 瑞尔
  • 还行

睽之用大矣!

13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驯养成美帝的走狗还是灭了呢?嗯,想想还是驯养起来比较有益吧。。

14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还行

虽然知道结果,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19分钟前
  • R先生
  • 还行

感想不多。。

23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较差

'we are the occupying power, but we must be seen as the liberators, not conquers'

26分钟前
  • vampire
  • 力荐

日本人的逻辑就是天皇第一,征服者第二。

27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冷门神片!天皇对战争是否该负责是此片切入角。因为天皇没说战败,所以我们没败;因为投原子弹的是美国,所以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不反省;说我们侵略中国菲律宾,我们那也是从其他侵略者手里抢的,它们没罪,我们更没罪——看了此片,你们就会明白这些神逻辑的出处啦!

31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6/10。充满了美国改造世界的战胜者书写,天皇是日本的立国之本和民族象征,保留天皇制是战败后日本人的最大诉求,影片随意由一个准将决定天皇的生死,转而强调美国对日本重建发挥的作用,消解了日本人因效忠天皇而选择投降的历史主动性。叙事缺乏亮点,以爱情经历,与准将调查日本各大政要以取证天皇是否发动战争的主线相协调,爱情线俗套而多余,调查任务又没有追究天皇的责任,保护天皇取决于和平占领的目的。情节的呼应设计不新鲜,通过向准将丢石头的学生和小饭馆里投花生的普通民众,表明民间对占领军的敌意,只能通过天皇来牵制整个国家。也就狂热的士兵搜寻玉音一幕猩红色的戏剧化用光,比较有特点。

3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拍的什么玩艺儿。这种文艺小清新的抒情调调二十年前都不新鲜,现在看更是陈腐。

39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较差

聽了一遍,只能說感覺與愛情線無關, 看過後再寫影評。

42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讲了个文艺故事,看完有一种把小时代里的男主们换成了十大元帅的感觉

44分钟前
  • 小亮
  • 还行

赤裸裸的洗白啊

48分钟前
  • 打小就贼低调
  • 还行

男一毁在脸上。政治就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日本上映了吗?

51分钟前
  • 大白臉WC15
  • 还行

美日同盟的由来

56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推荐

值得肯定的是从人道主义反战的角度切入,在弘扬美国价值观的同时,也不失对战败国尊严的尊重,贯穿的爱情线是向往古典东方的西方男人对东方女性美好的幻想,不过女主角确有恬美的古典韵味。不过深受战争伤害的中国却缺席对战犯的审判这一事实的确会让国人受伤。

57分钟前
  • 冉笛
  • 还行

豆瓣评论超少,严重怀疑大量影评被豆瓣雪藏。片子还是很好看的,但男女爱情有些违和。

1小时前
  • 身后的足迹
  • 推荐

看看还不错。

1小时前
  • 路过蜻蜓
  • 还行

完完全全的个人回忆录,私密与大视角两线皆不得法,相当沉闷的一个半小时。好久不见Matthew Fox。被西田敏行的英语吓了一跳,虽然口音重但也比演翻译的演员讲得好,爷爷们都深藏不露啊......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