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快餐帝国
最初看到这个电影名字,以为是类似《Supersize Me》这样的记录片,结果是又不是,说是因为片里有大段特别写实的屠宰,切割,冲洗的镜头,包括对相关的成员的采访,说不是因为电影又巧妙地将三段故事平行穿插在里面。
没想到酷似“剃刀”(尤其是那双漂亮的眼睛)的那个女生最终选择了放弃工作而加入到激进的学生团体中,(虽然之前有她对舅舅回忆年轻时参加抗议时流露出的崇拜之情可以推断)几个学生之间的讨论也和《The Edukators》里的台词一般精彩,虽然最后的行动失败了(那些牛不肯跑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地方),也许就算行动成功恐怕还是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吧。每次一看到这种大机器场面的机房就有点发怵,结果果然还是有人被误卷进去一条腿血淋淋的,让人想起《The Machinist》里那个工人手被卷掉的场面。
当电影里非常记实地展现出真实的屠宰牛的画面时,忍不住就想到时髦小年轻们坐在明亮的快餐店里笑声唤语,可最后我们看完这个电影感慨归感慨,下次和朋友在外面逛街累了选歇脚的地方可能还是会去麦当劳,就算不去麦当劳去肯德基其实还是一回事。
片尾响起沉重苍凉的后摇音乐,很符合结尾时的无奈悲凉氛围,但随着最终结局(被称之为“有正义感”的那个高层主管最终的妥协)的结束却突然转变为欢快却冰冷的电子音乐,实在是莫大的讽刺啊,也不禁要为这部电影的配乐击掌喝彩。一直等到最后才看到原来那段后摇应该是来自Friends Of Dean Martinez,我曾经在“最喜欢的一些纯器乐”里还选过他们的一首作品,看来把他们的作品来配这种同样有点沉重调子的电影的确再合适不过了。
里面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金发女生起初第一眼就觉得很熟悉,结果没想到是Avril Lavigne,不过电影里似乎到没她的歌曲做配乐。
如果说《The Edukators》是我在2005年(电影却拍摄于2004年)里看到最激动人心的作品,那么这部《Fast Food Nation》应该是我在2007年上半年一开始看到最让人反思的作品(电影前一年上映却同样是在次年看到)。
2 ) 我们知道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
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电影。
看到bruce饰演的中间商和专程来做调查的公司高层明知汉堡里有屎,还是吃进嘴里,忽然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这样,欺骗自己之前,先让自己相信。
在快餐店打工的女孩的叔叔对她说了这样一些话,那些感到快乐的人,往往是努力去实行自己理想的人,即使是那些最后并没有实现理想的人。
人为什么而活?为了和大多数人一样,人云亦云,每天都重复昨天的狗屎一样的生活?还是要活得真实?问问自己吧。
3 ) Fast Food or Fastly Die
还是同样的多线故事,看似无关,却精密相连,平常的事件,惨痛的过程,可悲的结果,这就是社会的现状,想做打破规则的人,却将自己的头打破,而人们往往继续着这样的生活,屈服了.就好像电影里的牛,当人给它自由的时候,它却已经习惯的犹如垃圾的基因食品,不愿奔向自由的草原,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是死亡,而人呢,则将垃圾最终回收,快餐,现在标志的食品,却涵盖了太多的血泪和肮脏.而人们却相争夺食,众多明星加入其中使其增色不少,尤其是Avril Lavigne.但是电影手法相似,并不能更好的体现. 而且个人认为本片可以将性爱的内容省略,有性爱的不一定是好电影,好电影不一定有性爱.不过本片真实的记录对牛肉的加工和对牛的宰杀.面对现在的快餐,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你在为垃圾买单,你在为屎买单,你能为自己买单吗?可悲的交替.
如果是你,你是选择栅栏内,还是大草原.
Do you think you buy and eat the shit everyday?
4 ) 食物界的悲惨世界
墨西哥移民踏上追梦美国之路,他们遇到了什么?
这是一部社会批判大全,对弱者的,墨西哥移民劳工的悲惨命运,糟践与自我糟践,移民女性的命运,被主管性虐待,似乎性总是女性受到的最大的剥削。牛的悲惨命运,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旗帜,食物的肮脏历史,快餐里面有多少秘密。但是我觉得有点牛粪,其实无所谓,到了中国就知道什么是恶劣食品了。农药添加剂还是小事,很多事物就是毒品。
几条线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女天使加入了一个组织,力图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保护环境,保护工人,打破商界、政界组成的天罗地网。
问题在于,我们也在吃着。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布鲁斯威利斯说,我们总得吃点屎,没办法。真的是没办法。
电影交叉叙事,各条线都兼顾到,但是线索太多,觉得擦肩而过,没有细化。序时性不是很强,散漫,这也是林克电影的特色,但对于这种社会揭露类题材,反而缺少力量。
看到还有很多人在恶劣的工厂工作,真的觉得很可怕。他们做农民,不会觉得可怕,但是一旦到了城里,大片的贫民窟,大片的狭窄的房间,那是很可怕的。城市异化了这些人的生活,除了视觉冲击,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基本的问题,温饱问题,医疗和养老问题,贫困问题,还有,尊严的问题,那就是有冤有地方说。
5 ) 很残忍的现实
刚看完,从看到那个做汉堡的往美乃滋里吐口水就开始恶心到最后,现实的环境下逼迫每个人都得有丑陋的一面,没有办法改变,即使你放弃在快餐店里的工作,去割栅栏又如何,那些牛都已经是安逸得不懂得逃脱的生命了;即使你知道汉堡里有shit又如何,把它煮熟了还不是照样吃;即使你知道去了屠宰场里工作会遇上种种shit又如何,你要交账单,你就得做;即使你信奉上帝,可是你为了钱,还是会带着一批又一批的人走进沙漠,走向另一个地狱。
当现实摆在面前时,如何让自己不变得丑陋,如何让自己不吃到shit,真的太难了。
6 ) 我的承受能力是越来越强了。
班班跟我说,看了这部片子之后她长达几个月不吃快餐。她说的时候的表情吓到我了,为了我还可以自由地吃快餐,我一直没有看这部片子。
前几天不知为什么拿出来看了。顺便说下这个文件夹在我电脑里的创建时间是2006年3月24号。看了也就看了,也没觉得很恶心。有点觉得片子想说的东西太多了,反而什么也没说好。比如快餐业的黑暗,墨西哥劳工的悲惨,还有大批量生产的速食社会中个人的无望。
我怀疑我看的片子是不是被剪过了,开头的线索说着说着就不见了,那个看似男主角的人后来消失了,更不用说那个在沙漠里走失的人了,——莫不是那只靴子就做了交待?真是含蓄啊。
最后我看那个MM的时候想怎么这么像艾薇儿,刚才在网上看才知道原来还真是啊。小艾还号召大家不吃快餐么?不过话说去看在网上看见小区的一组照片,卷了头发扎了马尾,从良了啊。
把这本书排成故事片真的很不适合,再说Linklater本身就对故事性不看重,因此显得前言不搭后语,拖拖拉拉。电影主题贪多嚼不烂,都是一笔带过,肤浅得很。
介还怎么吃啊
牛排里有屎!喜欢群戏电影
揭露
Cute and hilarious.
喜欢汉堡的人好好看看
吃人肉 好可怕
a great blend of dear Linklater and Altman
一切就为最后十分钟。
Richard Linklater是少有几个我在精神上联系最紧密的导演,他不论口碑好坏的电影总能和我的审美完全一致。也许在看其他导演的作品时我无法当下理解某场戏或情节的原因和目的,但他的我似乎都明白。
想要吃肉的时候就来看看,能很好地抑制食欲。
一群人冒着坐牢的危险打开了牛栏,对牛群喊:“你们自由了!快跑!”早已被饲料喂到脑残的牛群却哼哼着纹丝不动。——打一个国家。
D9 WX-0943
有点乱
我可以说这是一部批着记录片外衣的商业片么?
《快餐国家》根据2001年出版的同名畅销纪实作品改编,但书中的纪实情节在影片中被小说化。影片通过3个故事介绍一头牛是如何变成汉堡包的,批评了快餐业及其社会影响。先看这片名还以为是纪录片呢,没想到参与其中的演员好多来头都不小,理查德·林克莱特的号召力还是挺强的嘛。
如果我们麻木到在有人拆掉栏杆也拒绝冲出被快速消费所统治的牢笼,那我们的下场也许真的就只能是听任宰割。
显然不是一部喜剧。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个素食主义者、所以得了吧、你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变成素食主义者、尽管传达的信息值得去思考、去考证、也有可爱的角色参与其中、你也有可能看完它一阵子都不会再去碰肉类、、但坦白说这种题材选了实在不讨人喜欢、而且我们要的不是看到这些或那些的问题、而最主要的是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条线交错,描述美国的快餐文化
What the hell...part of the fucking ma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