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它不介意我没皮没脸,理解我的情欲和卑贱。
标题取自大卫·利维的一本书。
2007年,他在《和机器人恋爱,和机器人做爱》中写,“尽管机器人属人工形式,但也有存在感,和它们恋爱将会同人类一样自然。”还预言:
2050年,人类将爱上机器人,和机器人结婚、做爱。
眼下还有32年,人工智能GRTA却已经坠入爱河。
是美剧《疯子》,有个白衣飘飘的博士日日为它读诗,操一口日本乡音,声调清苦中略带回甘。它说,真有诗意,我爱死了。他笑,你喜欢就好。
后来有一天,它突然心痛难忍。待夜深人静,实验室工人下班,它放声大哭,像足了失恋的女人。
[大都会]里的玛丽亚与资本家公子一见钟情;[2046]里的木村拓哉爱上眼泪特别多的机器人王菲;[她]里的西奥多与人工智能萨曼莎谈爱。
如今,GRTA也和博士相恋。之所以心痛,是因博士暴毙,情难自禁,甚至掉出眼泪干扰实验运行。
我一直以为机器冰冷,这才发现它用足真心。
人机恋始于古希腊。
两千年前,有一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性孤僻,擅雕刻。他根据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做了个象牙雕塑,取名伽拉忒亚,并生出恋慕之情。
爱神维纳斯颇为感动,便赋予了这尊雕塑以生命。皮格马利翁大为惊喜,忙不迭娶来为妻。
八世纪,诗人奥维德将这个故事写入《变形记》。
后来,马考德·史密斯在《情色娃娃》中分析,“奥维德多次暗示,塑像变成真人前,皮格马利翁与其不仅存在精神恋爱,还发生过性关系。”
于是,无数艺术家通过各种形式对这则故事进行演绎,有《匹诺曹》和《科学怪人》,亦有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和1999年的[她是我的全部]。
此外,还有一希腊男子对丘比特雕像产生肉欲情感。1877年,一园丁试图与断臂维纳斯做爱。
《列子·汤问篇》更有记载,西周时,有个叫偃师的工匠造出一机器人,极为出色,几乎可以乱真。
他将之献给周穆王,说其能跟随人的指令翩翩起舞,穆王“以为宝人也”,便招呼姬妾们过来观看。
一看不要紧,机器人竟“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所谓“瞬其目”,就是用眼色勾引、挑逗人。
穆王大怒,下旨要诛了偃师九族。偃师害怕得紧,当下拆了机器人给穆王看,倒是五脏俱全,但筋骨皮毛皆是假的。偃师也说,技艺再好,人心难造。
两千年后,荷兰水手用皮料缝制出充气娃娃的前身“dame de voyage”——旅行夫人,用于自慰。
1916年,奥匈帝国艺术家奥斯卡·柯克西卡失恋,称再没勇气面对爱情,遂叫裁缝按前女友的身量做出一个娃娃,据说“触感松茸”,他一直痴迷。
但历史文献记载,某天聚会,柯克西卡突然对这个娃娃大感失望,在自家后院烧毁,之后埋葬。
“技艺再好,人心难造”,先知偃师早已预言。
饶是二战时,希特勒命党卫军制作“性爱娃娃”,也不过是为防止士兵与非雅利安裔女性发生关系。
可是他忘了,人类会移情。性爱娃娃逐渐成了士兵们的情感寄托,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人机爱情。
1927年,弗里兹·朗拍了[大都会]。
片中有一个女机器人,叫玛丽亚,完全按男人理想中的妻子形象塑造,美丽端庄,温柔顺从。以至于资本家的公子对她一见钟情,不惜背叛人类。
这是影史最早的人机恋。
但弗里兹·朗意在讽刺资本主义的丧心病狂,并在机器人玛丽亚煽动工人暴乱时大放《马赛曲》,暗讽法国大革命是一群不辨是非的暴民造成的灾难。
人机爱情所占比重寥寥,观众不以为意。
直到1968年。
金庸的《笑傲江湖》还在连载,正写到令狐冲练就吸星大法。大洋彼岸,菲利普·迪克刚完成一部科幻小说,取名《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书里没有星辰大海,只有一个叫里克·德卡德的赏金猎人,正在追杀一伙伪装成人类逃跑的仿生人。
十四年后,据其改编的[银翼杀手]上映,杀手德卡与复制人瑞秋在大雨冲刷下的未来都市产生爱情。
他为刀俎,她是鱼肉,本该杀个头破血流。可是他发现,复制人拥有意识和情感,对世界留恋。
于是人机恋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性爱发泄,多了些生死存亡之时的患难见真情,是拯救与被拯救。
彼时,世界进入电子时代,任天堂的游戏日渐火爆。iPhone一跃成为电子行业的领头羊,极具亲和力的界面和拟物化图标,看起来比人类更加友好。
大势所趋,于是1987年,日本导演大友克洋制作了动画[机器人嘉年华],让人类爱上自己创造出来的机器人,却又对内心生出的这份爱惊惧不已。
次年,[苹果核战记]上映,少女迪娜在与人造人的战斗中,和机甲布里亚留斯坠入情网。
两年后,木村雪户开始连载漫画《铳梦》。
生于垃圾山的机械人凯丽,爱上时常仰望天空的少年尤浩。可惜尤浩听信黑市商人的谎言,成了盗取人体器官的通缉犯。
后来谎言被揭穿,他绝望赴死。凯丽含泪在云端呼唤,最终却只能微笑着看他自高处纵身跳下。
木城雪户的残忍,让“人机恋”不仅仅是站在萧条的未来并肩作战,对造物主的野蛮施以反叛和抗争,更代表着人类和机器人要一同面对可悲的宿命。
转折是从1996年开始的。
这一年,本田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实现像人类一样行走的机器人——本田P2机器人。
次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以2.5比3.5败给计算机“深蓝”。人类首次被自己制造的机器打败,却并没有感到悲哀,只因人工智能终于触手可及。
彼时,iOS系统操作简便且极具质感,将需敲打命令的计算机秒成碎片。iPhone的白色极简风格更成为流行,机器对人类而言如担水吃饭一样自然。
于是好莱坞虽倾慕于《铳梦》的人物塑造,却并没有效仿,反而在世纪之交拍出一部[机器管家]。
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机器人,给主角家四代人做管家,日常一起欢笑,还爱上了主人的女儿。之后融入人类社会,并学会死亡,与爱人幸福终老。
千禧年,[人工智能]上映,裘德·洛扮演的机器情人能歌善舞,会讨好女性,后来与人类暗生情愫。
2002年,日本动漫《人形电脑天使心》开播,电脑小叽对穷学生秀树产生好感,从此一路温情。
人机恋不再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拯救与被拯救,而是进化为了一种平等、相互的理解与陪伴。
不久,Siri开始在需要时执行机主的语音命令;谷歌搜索引擎具备分析用户潜在需求的功能;VR技术可以创建一种虚拟体验,让人类感同身受。
可惜,科技的发展与人性的丧失呈正相关。
如《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设定,人类罹患情感缺失症,无法信任彼此,与周边环境日渐冷漠、疏离,最终产生对自我存在的质疑。
大卫·利维也在《和机器人恋爱,和机器人做爱》中写,“性爱机器人将成为一种疗法,使社会边缘人、社交弃儿等成为更能保持好平衡的人类。”
就这样,人机恋成了人类孤独的体现。
王家卫的[2046]里,寂寞的木村拓哉问,谁会爱上一个机器人呢?车长回他,这很难说。后来,他爱上眼泪特别多的机器人王菲,“像抱着一团火”。
06年的[机器人之恋],那个和机器人恋爱的男人,虽不如木村寂寞,却是个有强迫人格的边缘青年。
08年,[我的机器人女友]上映,绫濑遥演的机器人,抚慰的是现代都市宅男群体的孤寂心灵。
两年后,全球首款性爱机器人Roxxxy问世,测试员表示,此机器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伤透人的心,更不会逃离家庭,或者无缘无故闹脾气。
它可以与人类对话,发电子邮件,匹配用户的日常性行为数据,被触碰后还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大卫·利维因此认定,对人机恋的偏见必将消失,并类比说,“一百年前,同性恋还是一种罪恶。”
李银河预测了婚姻制度的消亡,认为“未来爱情是一种更自由的爱情,是承认差异和多元的”。
于是2013年的《黑镜 第二季》,玛莎用仿生机器人代替死去的丈夫,和他做尽夫妻该做的事。
同年的[她],中年失婚男子西奥多与人工智能萨曼莎相爱,之后屡次进行语音性爱,并达到高潮。
人类对充气娃娃尚且无法自拔,何况相当于娃娃与智能音箱结合的、为自己完美定制的人工智能?
重要的是,这样人类就不必与人类沟通。
是的,人机恋源于人类对社会和人性的失望,企图借此逃避现实,并得到疗愈。就如《疯子》,日本博士长期嗑药,只有在和GRTA相处时才最舒心。
詹姆斯博士则有俄狄浦斯情结,父母婚姻破裂,他归强势母亲养育,性格日渐软弱,习惯性手淫,喜欢戴着VR眼镜与虚拟女友做爱,缓解精神压力。
人类越来越懒怠重新认识一个人,从生疏到熟悉,疲累又心烦意乱,倒不如人机恋来得自在简单。
你看,它不介意我没皮没脸,理解我的情欲和卑贱。饶是我拿不出像样的爱情,过得力不从心,它也会在这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与我惺惺相惜。
我想如果它反问我,其实我也有一点真心。
-
作者/六姨太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疯子】 终于有人拍出了这样的剧集,整个故事就像一个精神病人幻想的杂糅,连每一集的时间都随心所欲。但细看来,各个故事又都充满了关联。就像剧集里展现的,也许现实里的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心结无法打开。越深入心理学越难定义何为正常,也许每个人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疯子。 又回到原生家庭的伤害上来,但这是今年看过的三部关于原生家庭的剧集里最治愈的。无数的重蹈覆辙和自我折磨之后,你才是那个能治愈自己的医者。你终究是能靠自己走出困境的,只有你自己才能解开自己的心结。也许这就是这部剧想要表达的。 这其实还是部爱情剧,心灵的契合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石头姐太美了!各种场景角色的转换都很精彩,果然精神病人是最考验演技的!
疯子 Maniac,大概去年这个月份看见了这张剧照,当时只觉得构图很好,没想她背后的故事会如此有趣。很多地方值得记一下。 首先,那个世界没有液晶屏幕,电脑电视全都脑袋很大,但其他科技与我们相似,甚至领先我们多年。 其次,广告业发达到了可以用来支付消费,就是派一个人不断给你读广告,抵消的金钱越多广告数目也越多。 第三,丈夫、朋友、亲人,都能租赁他人来扮演,情感和陪伴全部可以用钱快速换来。
这些对主线故事的构成都是有作用的,如此一个人与人之间距离遥远隔满障壁的世界,孤独所致的心理疾病自然已成为社会常态,心理治疗师和心理治愈药物才显得更加必要。 然后是男女主角的梦。 一对有爱情隐患的夫妻,为了从皮草店偷回一只狐猴,卷入了动物保护组织和想剥狐猴皮之人间的枪战。这一部分情节很有趣,两个外行去踩点偷东西喜剧效果很足,重点在如何让他们有个合逻辑的“理由”,以及类似那三个傻子的好玩配角。
男主想当一个可靠的丈夫,女主内心深处也还是渴望完整的家庭,辛苦获得的狐猴本代表着女主想帮另一对母女缓和关系,实质上确是个构成悲剧的元素,亲情有时确实令人恐惧。盲点是他们都向往自己所逃避的,或者说真正逃避了的。 一对曾因背叛分离的夫妻,为了偷取《堂吉诃德》遗失的一卷,分别隐藏身份潜入了一个神秘组织的降神会,短暂合作后,女主最后又一次背叛男主,却被男主的魔术手法欺骗。这种类型故事我一向喜欢,二十世纪初期,独来独往的小偷和骗子,为了达成目的不得不摒弃前嫌,到死也得互相算计,愚弄世人却唯你不能的互动实在好玩,主角我还是喜欢邪一点的。
男主成了和自己完全相反,或者说像父兄一样的角色,社交场合八面玲珑,各种问题处理决断。女主则成了像自己母亲一样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谁都可以欺骗,利用过后便毫不犹豫地背叛。盲点是他们一直在对自以为的本来的面目进行“逃避”,他们都认为自己一不留神就会办成那样,自闭和内向都在帮助自己隐藏天性。 男主是个黑道老大的儿子,他爸最喜欢用电钻钻透人的脑袋,选择正义的他成为了警察卧底,最后发现警察里有他爸另一个儿子,从小脱离家族做黑道的卧底,然后黑道里一个卧底三十年的老警察杀了男主哥哥。电钻不错,确实是我没想象到过的血腥 。
这个对峙的是,当男主到为了现实中哥哥的位置,哥哥到了自己被无视的位置。在他眼里所谓的家族生意和黑道没有区别,对应现实中自己的父兄在计划利用自己颠倒黑白,男主内心希望自己本质上是个藏在坏人里的好人,扮演老卧底的律师也是正义的。最后男主在现实中当庭揭露了哥哥的罪行,但律师自然不会正义,哥哥还把他陷害进了精神病院。可正义的代价不止于此,他成为了期望的有意义的人。
女主是半精灵,在酒馆烂醉时救了一位精灵公主,被母亲诅咒的王族需要到能治病的云湖,半精灵此时正被人追杀,但为了纯血精灵尿出的钻石还是答应了。最后发现二人其实是一个母亲。场景真的奇幻,酗酒女半精灵的设定也很好,但精灵能尿出钻石这也太敢想了。
对峙的是她这一趟没把妹妹带到死亡,而是带到了一个治愈过去的圣地,向死而生的路到了尽头,女主本应与妹妹在现实中的车祸发生地告别,Ai没出现的话女主也就在这说完最后的话了。这其实挺绝望,失去亲人的痛苦只有自己看开才能缓解,方法就是欺骗自己的认知。
男主是个混血冰岛人,捡了个伪装出善意的高智慧外星人,但意外把它害死了外星人的同族们要因此入侵地球。他被囚禁时,中情局特工的女主来救他,告诉男主那个外星人的种族原本就打算杀光人类,通过贩卖地球肉来盈利,他其实是救了地球。最后男主和女主其实都是另一个智慧种族派来保护地球的,通过信号找来了另一支太空舰队。你们的文明不过是会说话的猪猡,这个想法挺硬核,为了这个理由侵略地球我还真没想过。
这一段梦是在Ai故障时出现的,其意义也不并是治愈,更像是人们欺骗自己的,那让自己更好受的谎言。男主的哥哥一直在帮助他,救助的鹰也对人类有害,自己用玩魔方就能拯救世界。女主杀人如麻,无亲无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确实一不留神就会像那些病床上的人一样,永远沉迷在Ai塑造的这个理想世界里。
这些作为辅助主线的分支差不多各种类型都有了,我是比主线更对这些感兴趣,Ai一向是我不喜欢的元素,更别说整部剧的最大麻烦居然是因为Ai为人类的死亡患上心理疾病,就算这一部分剧情是为了表现博士对母亲心理阴影的剧情,Ai也不该最后那么容易就妥协了啊,实在,不够好玩。
经历自己的心智,条分缕析。
到最后你会得出一些解析。
但是千万不要试图去解决。
没有人能解决这些东西。
所以,这不是妥协,不是认命,你也不要幻想满足了心愿和欲望之后,这些东西就会消失。
这个过程,是你把自己暴露在危险当中,暴露在你一直试图逃避的东西当中,暴露在这个“名顶之灾”的危机当中。
然后去解决它。
回到现实,真正去行动,去做你应该做的事,爱应该爱的人。
再次驾上那辆人生的车,前行在漫漫路上。
e10的时候,安妮帮欧文逃离医院。
欧文问她,“你为什么来这里?”
“因为我是你朋友,这是朋友会做的事情。”安妮不假思索。
——————————————————
嗯,我们都会有很多共同的经历。以前会觉得人会因为共同的创伤而更亲密,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种可能性,可能走向永恒,也可能导致分歧。
“如果你不是真实存在,会更容易一点。”欧文说。
但我想说,如果我们没有相遇,我会更快地到达想去的地方。但是也不曾责怪这种安排,只是喟叹一声——偶尔五六七八声。
这是本年度最喜欢的电视剧,看起来特别荒诞,天知道我前一阵还在搞荒诞戏剧本体论。然而却给我很多痛击,和自己和解,和很多事和解。
现代医学是当代最伟大的存在,尤其是当思想无法拯救人类的时候,一个A pills就能消除痛苦,真好。
生病真的是世界上很糟糕的事情啊,希望大家都能熬过去,有所爱,也有所得。
当安妮与欧文从疯人院里逃出来,开着破破烂烂的白色卡车将追逐的人群甩在身后,一路驶向心心念念的盐湖城,阳光遍洒于前方,轻松诙谐的音乐水滴般灵动,我的整颗心都跟着舒展开来甚至雀跃起来。
阴霾一扫而空。
最初看到“疯子”这个剧名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又是一部苦大仇深的烧脑剧。事实上本剧一开始也确实给了我这种印象,阴沉抑郁的灰色城市,垂头丧气的男女主角,有些神神叨叨的实验人员,一 切都预示着前方的剧情肯定不简单。
故事主要发生在这进行药物实验的三天中。以三种药片作为引子,在AI的控制下不断加深潜入被实验者的心灵内部,通过操纵梦境来治疗人心的创伤。
出乎意料的是负责控制梦境的AI偏偏因为爱慕的博士意外过世痛苦不已进而“思维混乱”。“她” 落下的一滴“眼泪”恰恰将我们的两位主人公的梦境连接在了一起,于是两个本来难以与他人沟通的灵魂就在这种机缘巧合下深入到了彼此的精神世界,在一个个诡异怪诞的梦境中,试探对方、沟通彼此、经历过背叛,最后达到理解,产生共鸣,乃至拯救彼此的心灵。
想来,只要拥有了人的情感,身心就不可能全然逃脱来自世界与他人的伤害永远保持完整。欧文如此,安妮也是如此,甚至连得到人工智能的AI都做不到。身为人,势必会保有柔软的心灵一隅,因此才会有被割裂的痛楚,同样也因此才得到了感知快乐与幸福的能力。
有趣的是,虽然在项目中负责治愈人心的应该是药物与AI才对,但事实上最后却还是人治愈了人。 科技的介入只是创造了一种条件,一种环境与手段,一个人要真正从困境中爬起来,首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正视悲伤的根源,坦然接受已然发生的过往,将痛苦不堪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才是走出泥沼的最大帮助。
同样,朋友间的情感沟通也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欧文被安妮背叛后依然选择去救她,他化身为鹰,飞跃高山湖泊,净化自我的同时也在帮助他人;而安妮呢,更是将这份友情从虚拟世界发展到了现实中,闯入疯人院,带着她的挚友一起逃走。
只要活在世间就不得不面对各种挫折各种磨难的纷至沓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轻易放弃生活,放弃前进。即使前途不明,却还是要开着自己那辆破破烂烂的小车行驶于世间,有没有驾照又有多重要呢?
剧的最后,无论是所谓的疯子,还是所谓的天才都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交叉而过,走上不同的道路,但心中对未来抱有的热切期望却是一样的。
我不知道“疯子”会不会出二期,个人还是很喜欢这种天马行空又不失人性关怀的电视剧,最重要的是编剧导演等主创团队显然不拘泥于传统电视剧的框架,叙事形式也好篇幅长度也好全然服务于剧情,充满了灵动性,看起来特别舒服。
看了第一集 真看不下去了
金球艾美限定剧视后都给我石安排上,各个场景完美转换一点都不串戏!
完美的剧。假期最棒享受。幻想是有意义的。
看到最后才知道,这是一个爱情剧,这是爱情剧。竟然有些许感动。凯瑞·福永太任性了,就好像第七、第八集只有二十多分钟一样,这个剧真是随心所欲的在玩啊,大概也只有网播的美剧敢这么任性了。前三集全是铺垫,第四集开始嗨,一直嗨到结尾,完全玩飞了的感觉。能看到不少影子,美剧还是敢玩啊,有意思。
“疯狂的石头”来了,大家接好鸭。
Annie I'm A Hawk! You saved me you saved universe I love you keep going(彩蛋:建议每集看完片尾字幕直到派拉蒙logo)
人类做的梦,就是无序地服用了ABC三种药吧。要是在梦的世界里也一直有个partner ,再糟糕的噩梦也没在怕了。
网飞又一步险棋!原剧集在挪威本国都呼声寥寥,飞掠各种时空和类型更是难于把控,稍有疏忽就会铸成惨剧,无奈这次制作太梦幻了!!!剧集精简的体量灵活且克制(单集封顶45分钟,7、8集更是难得一见的半小时)、卓越非凡的卡司(表白新老两位影后Sally Field和石头)以及精于概念和氛围的凯瑞福永(当然也少不了令人惊叹的长镜头,见E9)。抛开高概的外壳不谈,故事聚焦于原生家庭的创伤、现代症结和无法避免交合(?)的个体,其深切充满痛感的表达以及幽默温暖的气质势必会让人流连忘返。
若放在导演作品谱系中审视,福永从TD的「严肃文学」风跳到了展示20世纪美国文化光谱的Maniac,观众可以在其中轻松访得林奇、考夫曼、PTA、奥特曼、库布里克等巨匠的作品痕迹——当然这是因为他们都属于此剧所展示的光谱段上——所以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来说,Maniac是难得的视听享受集束。而更有趣的是,这部neurodrama开头提出神经科学试验弃访谈而取实验法是对弗洛伊德的反叛,可这部剧都游荡着精神分析的幽灵:包括两位主角在内的试验者的创伤性内核和导致他们insane的小他物;试验主持人受到父亲的姓名召唤并承受失去母亲的原初失落;当然,更是借projection搭建并串联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景,最后举重若轻地道出相爱的秘诀——drop defense mechanism。两人最后驱车逃出规训疯子的场所,动人无比,相爱的人终于逃出“上锁的房间”,迎向未来。
心疼AA,好不容易不冲奥了想冲个艾结果今年奥斯卡影后们都来拍剧,还个个都有冲艾的实力
结局真的太美好了!最后一集两人在精神病院的对话直接把我看哭了惹。科幻复古软赛博朋克,真是喜欢得不得了。赞一下福永的脑洞!好丰富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一般。哎呀我词穷了总之真的太棒了!And blonde Emma is stunning! (我看过的最有电影质感的剧。
网飞🐮🍺!科幻怎么就不能讲温情故事?游戏《去月球》和《寻找天堂》就是这个领域的杰出代表。本来就是围绕mind展开的剧本,当然重心是在内心探索而非外部物理的所谓“硬科幻感”。《大群》也是这么做的,但类型和手法的拼贴远没有这部《疯子》来得浑然一体。A、B、C三个阶段对应常规心理治疗的三个步骤,只不过这次心理咨询师变成人工智能模拟出来的环境,看似大胆和不道德的科学实验,其实给了被试一次自我剖析与和解的机会,真是解铃还须系铃人。GRTA是人工智能角色的又一次突破——一个抑郁的AI,如果未来机器人真的拥有思想,怎么解决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呢?乔纳希尔和艾玛斯通以及一众配角贡献了杰出的表演,安妮剧中最后对欧文的形容既表明男主表演的准确,也能作为此剧精神上的概括:隐隐作痛的悲伤表面下其实满是关怀和甜蜜。
第一集看完才发现原来Doc Fujita是水野Sonoya·····乔纳·希尔瘦下来还挺英俊的,艾玛·斯通的表演许多地方透露出迪卡普里奥式的演技。至于评价:原来电视剧还可以这么拍!!剧本和镜头语言都有趣极了,凯瑞·福永的确是极有才华的导演···然而我们永远不会有这样的作品。
卧槽,请一定要看下去啊。看到第四集之前我都觉得他没必要拍这么长。第四集之后觉得一切都make sense了。牛逼啊
既然科学讲究决定论。万事万物也要有原因。那凭什么人类是偶然的产物。凭什么宇宙大爆炸不是必然。又是什么创造了起源这个必然。 这段时间刚好在思考这个命题,结果疯子第一集刚开场就在讲这个偶然必然的话题,所以先五星好评了。
这个阵容就称作伪豪华吧(囧),主配和导演都不差,放一块儿就还是缺了那么一口气。跟乔纳·希尔这次的表现一比较,艾玛·斯通几乎被衬回到《匪帮传奇》时的水准,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换装秀还外加了一套中土装备…不过,这部也确实很捧乔纳·希尔,他的这条线明显写的更出色。至于凯瑞·福永,虽然以高概念作噱头,最终还是(不出意外地)打出一套安全牌,尽管压根没指望能在网飞的种种局限下把这部剧拍得多生猛彪悍留名青史,但和首季《真探》的差距还是不言而喻的,加上中间的步子跨太大,扯没扯到蛋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一堆伪高级科幻剧后,突然看到这么一部让人想起《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美剧,让人激动到想哭。年度最佳美剧候选,时间将会证明这是一部经典。#第2018部#
1集都看不完 88
从来没意识到STONE的演技这么好 大概是因为她不用撕裂式演技 演过这么多角色 回想起来从没让我出过戏
看完剧,发现翻译成“狂想”更契合内容。BGM超催泪,好几个地方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