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即使卡彭依旧桀骜的叼着雪茄,像自己手中芝加哥打字机一样迅疾而猛烈的意大利语仍然时不时的脱口而出,几乎面对所有人都只愿意用眼角的余光去看,但不可否认——
1947年的卡彭,已经是个屎尿横流、满脸梅毒疮、说话流着哈喇子、终日陷入幻觉之中的行将就木的废人。
《卡彭》讲述的,是卡彭最后的、悲惨的、让人难以启齿的最后一段时光。
讲述一个人死亡的电影,特别是传记人物死亡的电影,有不少,筛选掉同样是卡彭题材的电影,《公众之敌》同样讲述黑帮人物走向毁灭,在题材上比较接近,而《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则从形式上更接近(临终前的一段时间的生活)。
不像《公众之敌》中,对约翰•迪林格近乎罗宾汉或者威廉华莱士一般的崇拜,也不像《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中,对路易十四近乎白描的刻画(但伟大君主的内在荣光依然依靠利奥德的功力照耀给观众),《卡彭》大量使用非现实的镜头语言以及对卡彭肉体自我崩溃的过程变化,展现了最疯狂、丑陋、怯弱、卑劣的主人公内心。
这个影片的本身就是对卡彭的惩罚。
对这个芝加哥乃至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最凶残的黑帮头子,有人说他是禁酒令时代劫富济贫的好汉,上过《时代》的封面人物;有人说他是杀人凶手,全美国都因为他策划的“情人节大屠杀”而愤怒。
总之,是一条好汉,但绝不是值得赞扬的善类。
而他的结局也颇有报应循环的模样。
影片讲述了卡彭在其最后的一年,1947年里,如何陷入幻觉,如何丧失尊严,但依旧呗社会所厌弃的历史。
本片就像在痛打落水狗,只有描述他的窘迫,没有丝毫提及他的辉煌。
作为七八十年前的历史人物,如今还能让人记住的,怕不是他那三句粗鄙但诚恳的伪遗言:
1、重机枪比机关枪好用;
2、要按时向联邦政府纳税;
3、做爱时一定要戴套。
三句遗言,完美诠释了他的一生,从依靠外号“芝加哥打字机”的冲锋枪起家,成为称霸全美的黑帮老大,到因为偷税被联邦政府打垮,到最后死于梅毒晚期引发的脑淤血。
而梅毒所带给他的幻觉,成为了本片没有多少意义的核心。
影片中大量的夹杂着过去生活片段的幻觉,我认为并不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他的过往,事实上,从走这些幻觉里我们也很难看到有逻辑完整性的片段,时而闪现的童年卡彭、虚妄的暗探(事实上的确存在着无时无刻的监视),饥肠辘辘的鳄鱼(我认为鳄鱼代表着他在黑帮老大时期的贪婪成性和恶毒),布满尸体的豪华舞厅,这其中夹杂着他幼时、成年时种种回忆片段,因为梅毒的影响,在脑内幻化成了五彩斑斓却没有任何意义的梦境。
几乎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这种幻觉中度过的。
导演想表达什么呢?
也许为了探究梅毒侵入大脑的感觉,他一定是在磕了药。
对于汤姆哈迪来说,必须承认,已经尽力了,尽力扮丑,当初的定妆照吓我一跳,还好实际片子里还让人不那么恶心。全片汤姆哈迪一口含着痰的英语,偶尔蹦出几句意大利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花园的椅子上、坐在湖边、坐在船上。
他好喜欢坐着,撒尿拉屎都在坐着。
全片我们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看一个将死的老人,不停地换尿布,从抽雪茄改成叼着胡萝卜。
唯一让我精神一振的地方,已经到了最后,看着这个老人叼着雪茄,再次抄起了“芝加哥打字机”对着远处的人群一顿扫射!
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芝加哥的黑夜横行霸道的黑帮之子!
挡我者死。
只是那么几分钟罢了,之后,又变成了一个大小便失禁的老人。
于是我知道了,这部电影的真正含义——
老年人需要关爱,常回家看看。
汤姆·哈迪带着淡黄的气球尽情飙戏——《卡彭》
今天聊聊电影《卡彭》。
片名Capone / Fonzo (2020),别名疤面教父(台) / 方索。
在2010年至2014年时,HBO电视台推出了一部长达五季的电视剧《大西洋帝国》,电视剧以现实人物为原型,讲述上世纪20年代,一个黑白两道通吃、只手遮天黑社会大佬Nucky的传奇一生。
在剧中给大佬们开车的小司机Al是一个十足的小角色,而这位Al就是日后成为黑帮教父、芝加哥之王阿尔·卡彭Al Capone。
阿尔·卡彭生于1899年,心狠手辣、手段强硬,从当年的跑腿马仔迅速成长,在他26岁时就成了黑社会实际掌权人物。
1917年,他在一次酒馆斗殴中,脸部被砍三刀,脸部留下长长的疤痕,卡彭也喜提“疤脸”诨名。在本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卡彭脸上三道长长的刀疤。
卡彭喜欢穿着风衣,风衣下藏着冲锋枪,火拼时爱用手榴弹,他杀害过上百人,也躲避过百余次袭击。他的传奇经历成了艺术创作者的最佳源泉,《疤面煞星》(阿尔·帕西诺)、《铁面无私》(罗伯特·德尼罗)、《毁灭之路》(汤姆·汉克斯)、《阿尔·卡彭》(1959)、《卡彭》(1975)、《情人节大屠杀》(1968)都在讲他的故事。
卡彭年轻时染上梅毒,而梅毒会侵蚀大脑。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临近末日的卡彭,处于大脑不好使的状态,脑子被病毒吃得七零八落的,整个人也就和老年痴呆差不多了。
卡彭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家,乱搞也要记得带安全套,否则两头不保。
有个段子讲的是世界上有三不要,一不要在俄罗斯当人质,二不要在种花家贩毒,三不要在美国偷逃税。美国国税局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存在,世界上开着坦克去收税的仅此一家。
不可一世的芝加哥之王让警察FBI毫无办法,甚至可以假冒警察上演一出情人节大屠杀,谁能想到最终将卡彭搞定的居然是国税局。
情人节大屠杀在本片中也有提及,这场黑帮仇杀引来全国关注,时任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发起了对卡彭集团的进攻,警察局和国税局两路并进,结果警察局一筹莫展的时候,国税局找到偷税证据,成功将卡彭送进监狱。
卡彭用他的亲身经历再一次告诫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偷税漏税,别以为收保护费的人就可以不交保护费了。
这部《卡彭》聚焦卡彭最后时光,此刻的卡彭早已失去往日光彩,生活无法自理,每天只能在发呆和发怒间切换。黑道影响力渐渐消失,身边人只想着套出他藏钱下落,加上警察们无时无刻不在监听,卡彭在自己的豪宅里过着监狱般的生活。
卡彭最后岁月里只牵挂两件事情,一件是外人时刻想要探究的一千万美金下落,另一件是私生子托尼。
这两件事情说来也好笑。
一千万美金是卡彭本人毫不在乎的事情,外人倒是迫切地想要知道,身边亲友想靠着这笔钱捞最后一笔,警察们想要这笔钱充充国库,给自己职业生涯增添光彩。
私生子则是外人毫不在乎的事情,卡彭本人一直念念不忘无法释怀。正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卡彭尽管已经脑子不好使变得有些痴呆,但依旧想给自己人生不留遗憾。享受过人世间各种荣华富贵,经历过人上人的日子和牢狱之灾,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心中的私生子。
私生子托尼在影片中具象成淡黄的气球,在全片平平无奇平淡如水的叙述过程中,带来了一丝悬疑色彩。
得益于标志性的淡黄的气球,卡彭一生中标志性事件被用回忆加幻觉的方式展现,一时间让人恍惚,无法分辨真实与虚构。
整部《卡彭》就像一个中风病人一样,剧情处于瘫痪状态,纵使本片经过出神入化的剪辑,也无法弥补故事的苍白。
汤老师汤姆·哈迪在片中用毁容级扮相,奉献了他精湛的演技。但是影片底子实在太弱,即便是一代男神采用极具颠覆性的扮相也无力回天。
汤老师的演技毋庸置疑,他在黑道家族中的表现就已经让我折服。这次在剧本、节奏垮成这样的情况下,硬生生地让观众们能够坐下看完,不得不佩服汤老师的演技。
汤姆·哈迪带着淡黄的气球尽情飙戏,
阿尔·卡彭穿着拉胯的睡衣尽显狼狈。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今天我们也不聊卡彭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就单纯聊聊这部电影。(PS:如果有理解不对的地方,绝对是因为只看了一遍实在忍受不了二刷)
和我以往看的黑帮片不同,没有血拼,没有黑道交易,没有拉帮结派,更没有什么叱咤风云。有什么呢?一个老疯子,出现幻觉,大小便失禁,到最后莫名其妙走火入魔拿起冲锋枪一顿突突突。
我理解导演想让观众感受到黑帮大佬老年生活和年轻时只手遮天那种反差感,想展示卡彭内心的矛盾,可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的功力始终释放不出来。感觉简介上的犯罪改成惊悚还差不多,就说说吧,主人公因为愧疚而出现幻觉,在崩溃的边缘挣扎这么老套的剧情都要被用烂了,导演还坚持不懈的用。效果呢?除了让汤老湿看起来更丑,更邋遢,更神经病,角色其他方面的性格一点都没塑造起来。
然而,电影是真的烂,且这个导演大部分电影两部加一起的评分才能达到及格,但的确能看出导演还是极有天赋的,有几段让我联想到《闪灵》和《禁闭岛》。而且导演个人的风格也挺强烈的,对他了解不多,但看卡彭的时候觉得像戴涵涵的《超能失控》,果然后来一看导演的简介发现《超能失控》也是他拍的,两部电影画面的色调,时不时穿插的一丝惊悚还有不按常理出牌,以及导演对电影主演的丑话程度简直如出一辙。电影里几段像掉入鳄鱼池,私生子的小气球,为了戒烟叼跟胡萝卜的确很有创意,但和电影主旨起的作用的确是微乎其微。
好了,自身水平有限仅能看懂这么多。写这些也只是因为汤老湿丑的令我失眠,实在想吐槽一下,当初说这电影能助力汤老湿夺奖的站出来,枉我这么着急全网找资源忍受汤老湿一个多小时的装疯卖傻。
汤姆·哈迪一个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的演员,却偏偏痴迷于凹演技。
作为好莱坞出名的气球体型演员,为了塑造角色,汤姆·哈迪从来都不吝惜去突破自己的形象。
小荐印象中,汤老师饰演的黑帮老大,本应该是《传奇》中英伦雅痞的模样。
可在这次的《卡彭》一片中,汤老师却挑战了荧幕颜值新低,他饰演的黑帮老大艾尔·卡彭,丑陋程度完全可以和《毒液》中半毒液化的埃迪相提并论。
推荐本片之前,先要为汤老师澄清一下。
影片豆瓣4.9分的差评,主要集中在导演乔什·特兰克不知所谓的叙事核心上。
作为史上最烂漫改电影《神奇四侠2015》的创作者,乔什·特兰克不负众望再次刷新了下限,以后只怕再难有独立执导的机会。
本来讲述一代传奇黑帮头目的影片,可以有一万种娱乐的拍法。
可他却偏偏选择了主角生命结束前最后的一段时间来拍摄,全片下来没有枪林弹雨不说,这个阶段下的卡彭简直比香港电影中的“拾荒老人”更加凄惨。
题材的选择,本来已经十分不讨喜。
导演的拍摄风格则更加令人摸不着头脑,他选择了一种带有悬疑风格的叙事方式,去拍摄了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谜底和反转的故事。
这种尴尬,就像是当年第一次听到白云大妈在春晚上说出的那个脑筋急转弯:说把大象装冰箱,拢共分几步。
这不就是没事找抽型?
艾尔·卡彭作为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手党首领,他巅峰时每年可以获得超过一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现在十亿美元还要多。
凭借自己的财力,卡彭和芝加哥当地政府高管串通一气,经营地下生意的同时,也有着极高的社会威望。
20年代他被美国大学生评选为十大杰出人物,30年代又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就连时代周刊评选上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万名人时,卡彭也赫然在列。
要不是因为他策划的“情人节大屠杀”影响过于巨大,导致美国时任总统胡佛亲自下令严打黑手党,也许卡彭统治芝加哥的时间还会更久。
然而在《卡彭》这部影片中,晚年的艾尔·卡彭被严重的精神性梅毒所折磨。
这一疾病使得卡彭失去了男性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他视力下降。
同时神经系统被破坏后,卡彭还出现了语言障碍和痴呆症状。
这使得今年四十多岁的他,看起来就像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步履蹒跚的卡彭吼叫着和家族中的孩子们玩闹着,突然其中一个孩子撞到了他,剩下的则一哄而上。
这位曾经芝加哥最具实力的黑帮头子,就这么被十多个孩子骑在了头上。
雨中草地上的烂泥糊在了卡彭的脸上,他甚至已经无法凭借自己的力气站起身来。
不光身体的虚弱让卡彭看起来和我们印象中的黑手党不同,实际上同时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卡彭也并非暴力弑杀的粗人。
感恩节晚餐上,小丫头不知道自己要感谢什么。
卡彭就说起了家族当年穷困的时光,当大家都以为他可能会说出什么出格的发言时,谁知原来他也只是简单的回忆了一下往昔。
就是这样一个不一样的黑帮头目,在生命的末路也几乎丢尽了颜面。
神经性梅毒让他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说话时多用点力,低头一看秽物已经浸湿了他的裤子。
晚上发起噩梦,卡彭睁着双眼发不出声音,可四周却突然聚集起了苍蝇。
原来因为惊吓过度,卡彭又弄脏了自己的床单。
其实原本失禁对于成年人来说,真的是能排在头名的尴尬遭遇,合理利用完全可以提升观众对于角色怜悯。
然而无能的导演乔什·特兰克对于这一遭遇的滥用,甚至造成了观影的不适。
短短一百分钟的影片中,汤老师就在导演的安排下数次弄脏了自己的裤子。
看到最后几乎就只剩下厌恶的麻木,好吧,这个老头子又把自己给弄脏了。
作为影片的主演,敬业的汤老师为这部电影做出的牺牲,只会让人更加厌恶导演乔什·特兰克。
为了还原被深度梅毒折磨的卡彭,汤姆·哈迪再次做出了巨大牺牲。
在观众一眼可见的范围内,他更换了稀疏的发型,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苍老。
面部特征方面,除了卡彭因为泡妞而留下的标志性的伤疤外,我们还可以清晰的看到他脸上的皱纹以及病毒造成的皮肤溃烂。
而在很多看不见的细节上,汤姆·哈迪对于角色细节的执着,更是令人赞叹。
首先看他的瞳孔,在病毒的影响下,患者不仅会出现视力退化,更会让眼睛中布满血块。
为了还原这个细节,他需要每场戏都带上特制的隐形眼镜进行拍摄。
再来是语言功能退化,去年凤凰叔为了成功塑造小丑,创造了数十种不同的笑声。
而汤老师为了饰演卡彭,则捉摸了几十种低声呻吟的声音。
他需要让自己念出的台词,实实在在像是个痴呆症患者,像个因为中风而说不清话的病人。
尤其在身形步态这方面,我们都知道汤姆·哈迪平时身材健硕,日常生活里完全是个走路带风的壮汉。
可为了电影拍摄,他疯狂减脂增重不说,细看一下他睡衣下面的腿部线条,松弛的皮肤和萎缩的肌肉,完全一副衰败的模样。
在这样剧烈的改变了自己身材状态的前提下,汤老师把卡彭蹒跚的步态也完美还原。
当我们从背后看到这个身影的时候,即使他正在手持机枪扫射,可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虚弱的病人。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角色起身和坐下时都行动缓慢,就连抽个雪茄,因为自己不方便点火就干脆一直抽到最后。
这样抽雪茄的样子,也可能是我在电影中看过最穷酸的了。
实际上单纯就剧本而言,《卡彭》完全有成为经典影片的机会,然而乔什·特兰克的无能让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首先看看影片的基本要素,作为国家级罪犯被保释回家的卡彭,全天候被FBI监控。
这本可以是一场斗智斗勇,瞒天过海的“谍战”神片。
然而遗憾的是,影片没有任何对故事的二次创作,成为了权力机关侵害病重老人的一场闹剧。
就像影片最后部分,年轻的情报员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得到的回应:最后你会发现,你几年来的努力根本毫无意义。
有时候如果真的是自己追查不利也就算了,可尴尬的是情报员的工作之所以毫无进展,是因为卡彭自己精神错乱,忘记了自己的事情。
在卡彭和FBI的对抗之外,影片还借助角色精神错乱的设定,安排了一些错乱时空的叙事。
比如卡彭最信任的副手,这个让他能够放心说出自己秘密的人,却原来只是他幻想中的人物。
真正的副手本人,早就因为卡彭早年间的猜忌被他派人杀害。
而就是这么一个精神错乱且具有杀伤力的怪人,在一个巨大的别墅庄园中和自己的妻儿独处。
如果乔什·特兰克真的一门心思走惊悚悬疑路线,这片子完全可以照着《闪灵》的路数拍成一部经典的黑帮题材灵异故事。
毕竟片子本来就有卡彭来到地下室后,遇见幻想中的好友的场面,不正和杰克在远望酒店时的遭遇一模一样嘛!
甚至关于影片最重要的一个点,卡彭藏匿一千万美元赃款的隐秘。
影片中又是搞什么带着金色气球的少年做暗示,又是找来副手用托梦大法提醒。
就连卡彭最后也开始根据幻想中的线索去寻找,最后却还是落得个毫无发现。
于是,为了缴纳税款,卡彭变卖了自己早年的收藏。
一家人也不断从大房子搬进更小的房子里去,但是依旧没有找到卡彭藏匿的财物。
所以当影片最后,导演给出字幕进行说明时,这既是命运给卡彭开下的玩笑,也几乎是导演给我们开下的玩笑。
一百分钟的电影后,我们除了看到汤老师饰演的卡彭不断失禁和被人羞辱外。
他的神经质几乎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他和FBI也没有爆发任何冲突,就连故事里一直提起的一千万美金赃款,最后也完全没个影踪,这不是拿人开涮吗?
所以,归根结底《卡彭》的烂,几乎不是因为任何电影制作方面的拖累,而完全是因为投资方选择了一个不知所谓的导演,把一个原本有机会很精彩的故事讲成了不知所谓的闹剧。
《卡彭》主要人物是美国著名黑帮大佬阿尔·卡彭,这位炮制了“情人节大屠杀”、洗白手段超群却臭名昭著的疤面时尚煞星,最终败于偷税漏税、深陷囹圄,少年时期风流债惹上的梅毒在医疗条件不足的监狱让他变成了废人。生命的最后一年,据说他的神志稍微恢复,然而也仅仅是回光返照。这部口碑海内外双跌的《卡彭》聚焦的便是这位大佬狼狈的最后时刻。
我注意到这部电影是公众号推送,文章上来就痛心疾首把这部汤老师新作骂了个体无完肤,再配上可怕的毁容式妆效,和细扒导演死亡导片史,这部片子已经罪大恶极到不应诞于世。然而我抱着好奇看完,得到的结论是:这部电影确实问题明显,但是一星两星也未免贬低过度了。公众号的核心论点是:选择其一塌糊涂的最后一年导致本片没有爽点,把观众锁在座位里100多分钟,观众时时刻刻以为情节即将反转,大佬马上就要一雪前耻,而且导演也非常有心机地一直用幻境制造假高潮,不断吊观众胃口,但结果却令观众大失所望。可是问题是,这部电影的落脚点是让观众爽吗?
我无意在观众品味这个问题上引战,而且我举双手双脚赞成观众的喜恶是电影是否出彩的重要标尺。但就我坐足100多分钟的感觉来说,该片目的就不是让人爽。汤老师的毁容妆效、时不时搞个屎尿屁失禁、口水从嘴边滴落、动不动抽风式喊叫,无疑展示了主角最不堪的一面。这一切铺垫的不是汤老师最终战胜病魔大杀四方,或是看似疯癫实则玩弄众人于掌中。而是一种近乎暮年之人才能理解的“精神胜利法”:勇敢是敢于直面恐惧,战胜了它的你就是英雄。
导演在本片使用了多个意象来诠释这个观点,举几个明显的例子:一是在影片中段出现的绿野仙踪狮子,众所周知这头狮子是反雄狮形象的,被称为“胆小狮”,经历了一系列历险之后它明白了勇敢的真谛是直面恐惧。片中卡彭显然很喜欢《绿》,在交谈中对各角色和故事情节了如指掌,甚至高歌了狮子的主题曲。二是片中不止一次出现《图兰朵》选段《今夜无人入睡》,这段知名选段的著名歌词是“ 消失吧,黑夜!星星沉落下去,黎明时我将获胜!”,三是卡彭住宅院子里的雕像,似乎是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奥古斯都(虽然我个人认为凯撒更合适)。
可是这位大佬怕的是什么呢?导演通过闪回告诉观众,他怕的是两个东西,一是当年虐杀错了人,二是抛弃了自己的私生子。影片中不断闪回纠缠着卡彭的,要么是拽着气球孩子的鲜血淋漓,要么是前手下的鲜血淋漓,而这两点都让他心生恐惧和悔意。
另外,这位“英雄”要直面的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恐惧,还有现实中的各路人马:FBI、医生、手下、好友、亲人等等各自心怀鬼胎,希望从他这里挖到更多秘密。这个形象抽象化成了鳄鱼。鳄鱼首先伴着监视人员出现,首次被点是卡彭向Jonny指出监视人员藏身之处,看见的却是鳄鱼。第二次是两人钓鱼,首次谈及卡彭的巨额藏金,但几秒后鳄鱼抢走了卡钓上来的鱼,最后一次是卡彭发疯般射击结束、跌落水中,看到鳄鱼向他爬来。
那么,他战胜了这些了吗?
《卡彭》的母题,其实也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故事。导演也通过叙事让观众认识到,卡战胜了这些“敌人”。首先是他在想象中一通大杀四方操作,把冤杀主使基诺打成了筛子,其次是他最终直面了自己的私生子。另外,鳄鱼让一通意念大水冲走了。但这也凸显了电影的问题。首先要讲的东西内容上过于抽象,手段上使用意象过多,闪回采用虚构式,意在表现卡彭试图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甚至在雨中尸体上爬行的情节还颇有股悔不当初的意味,但表现意图过于模糊,现实和过去横跳手法过于魔幻,可以说是公众号所说的故弄玄虚,令观众摸不清头脑。
如果导演想讲一个因为人之将死,所以采用“精神胜利法”拯救自己的故事,那么选择卡彭是险招。现实卡彭的大半生经历固然血浆飞溅烈火烹油,看似可以大书特书,但他需要反省和拯救自己的是什么呢?大家都会觉得是冤死的人命和风流债,那么人命问题的解决仅仅是精神意念杀一个人吗?未免过于轻佻甚至可笑。风流债的着墨和渲染又太过碎片和模糊,观众在看的时候不容易明白这个孩子从哪儿来,又和卡彭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隐隐约约觉得他和雨夜大屠杀有关。而孩子为什么总是拿着一个黄气球,为什么一开始肚子鲜血淋漓,全都没有交代。这种处理对于观众太过天书。看起来导演还想通过对冤案和私生子的愧疚,表现出卡彭的人情味儿,然而他选择的方式却是使用精神意念来补偿两人,细想下来不仅荒谬,而且冷酷。到这里,导演到底是崇拜卡彭,还是鄙夷卡彭,把一个枭雄拉下神坛,再通过精神胜利法立起来,这是给观众的启示吗?
所以说到这里,其实这部电影为什么让人如坐针毡,原因不是它不够爽。丧片多了,难道每部都让人大呼浪费演员吗?本片的问题在于不能自圆其说,自身的逻辑线偏离了大众的认知。在观影这个行为上,观众多少需要一点圆满感,这部电影完全没有给观众这个机会。再辅以花里胡哨的手段,成功把大家绕了进去。有的观众迷失在情节的疯癫上,根本不知道导演想干嘛。有的观众走出来,发现前面自以为寻到答案,结果都是一场空。
遗憾的是,导演的野心不在于讲好一个母题,他还颇想和观众卖卖关子,用卡彭谜之巨额藏金吊观众胃口,也就是常见的寻宝母题了。然而可悲的是,寻宝母题在导演手里成了工具人,只是用来炒作话题,凸显身边人的险恶,顺便时不时用这个表现卡彭头脑清醒,让观众以为卡彭是老奸巨猾和所有人玩儿游戏。可事实上却一点儿用没有,这个母题最终完全消失了,使观众感到受到了愚弄。到了最后,他还要和你炫耀一下他没把这个话题忘掉,用一行“没发现这笔钱”字幕结尾。如果硬要给这个设置加个实际意义,大概也就是卡彭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自己把钱藏在了哪里,成功赢了这场觊觎他金钱的游戏。
然而我不得不说,其实导演在节奏掌控上还是有一定能力,包括以现实参与虚构闪回也是很有特点的手法,展现了他想要把这部电影拍好的野心。但是他核心思想就大而无当,手法再故弄玄虚,导致电影不仅内核立不住,外皮也让人看不懂,最后口碑一败涂地。特兰克是时候收起一雪前耻的野心,踏踏实实挖掘人物、打磨剧本,否则真的只能做烂片导演了。
在一片期待声中,汤姆.哈迪主演的新片《卡彭》揭开了面纱,先看看这部电影的前期宣传吧:讲述了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黑帮头目阿尔.卡彭生命中最后一年的故事、汤姆.哈迪与杰克.劳登这对大受欢迎的“空军组合”继《敦刻尔克》后再次合作、汤姆.哈迪饰演晚年病人再次挑战演技极限...有这几条护体,《卡彭》怎么看都是神作胚子吧,但是,最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影片上映二十四小时内,口碑迅速扑街,截止到目前,这部影片在美国烂番茄网站仅仅收获了百分之三十九的新鲜度评分,豆瓣电影页面,评分也只有惨淡的4.9分,这样的表现属实令人大跌眼镜。
影片一开场,我们就看到一幅阴郁、诡异的画面:一位神情紧张、神经质的男人在黑暗的走廊里寻找着什么,他循着奇怪的声响,打开了衣柜的门,原来是一个小女孩躲在里面,男人开始恶作剧似的开始追逐女孩,更多的孩子加入了这场追逐游戏,他们跑到院子里,行动不便的他被孩子们推倒在泥地里,大家打闹成一团。
这个行动不便、面容憔悴的男人就是阿尔.卡彭,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黑帮分子,在自己犯罪生涯的巅峰时期,他掌握着美国芝加哥最大的黑帮团伙,建立起了一个血腥又强大的商业帝国,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有必要对这样一位人物进行一些背景的交代。
卡彭于1899年出生于纽约,父母为原籍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美国移民,早早就辍学的他在青年时期加入当地的黑帮组织,20岁左右的时候由于犯下了一些罪行,他离开了纽约前往芝加哥,这次转移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芝加哥,他遇到了当时芝加哥著名的黑帮头目强尼.托里奥,强尼.托里奥非常欣赏这位机智、果敢的年轻人,开始对他进行重点栽培,能力出众的卡彭也是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在黑帮组织中逐渐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25年,由于自己所在的帮派与芝加哥当地另一个帮派“北边帮”发生剧烈的冲突,强尼.托里奥在压力之下辞去了职务,卡彭接管了帮派,这一年卡彭年仅26岁。上任后的卡彭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商业运营,他用收买、暴力胁迫的方式迅速垄断了整个芝加哥的私酒、赌场交易,同时也和“北边帮”延续着残酷、血腥的帮派斗争,1929年的2月14日,为了铲除“北边帮”的头目“疯子莫兰”,卡彭制造了臭名昭著的“情人节大屠杀”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7名无辜民众的死亡,这次事件真正冒犯了公众的底线,但狡猾的卡彭再次动用自己的手段使得自己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卡彭以及他的帮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甚至传到了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的耳中,胡佛当局把卡彭定为重点监视的对象,一直在寻找机会将他绳之以法,最终,联邦政府以逃税漏税的罪名将卡彭抓捕,判处11年监禁,8年后卡彭出狱,但由于患有梅毒并出现了神经性痴呆,一年后,也就是1947年的1月25日,卡彭死于中风后心脏骤停。
影片《卡彭》描写的就是卡彭生命中最后一年的故事,出狱后的他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神经性病毒导致他的智力水平下降,几乎就相当于一个12岁孩童的智力,影片一开场那段追逐和游戏就向我们交代了这一事实。于此同时,有一队FBI探员24小时不间断地对卡彭进行监听,因为他们获知卡彭藏匿起了一笔巨款,他们的任务就是收集到这笔巨款藏匿地点的信息,但卡彭的精神状况极不稳定,说话也是颠三倒四,这样的情况使得探员们的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卡彭虽然智力受损严重,但似乎对于身边的环境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度,他隐隐察觉到了周围人都在策划着阴谋,他敏感多疑、行为更加古怪,同时,他也被无休止的梦魇困扰,一天夜里,窗外风雨交加,睡不着的卡彭看到从房间黑暗的角落里走出来一位小男孩,男孩的表情恐怖,他慢慢掀起了自己的衣服,露出有着一道道血痕的肚子,卡彭惊恐万分,但身体无法动弹,由于惊恐,他的大便失禁了。
这位小男孩是谁?他肚子上的伤痕是谁造成的?为什么卡彭面对这个景象会如此惊恐?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这个段落无疑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位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内心中脆弱的一面,或许这个男孩是他曾经伤害过的人,某种愧疚感一直潜藏在他的潜意识中,如今他形容枯槁、理智消退,愧疚与恐惧便从潜意识深处走出,开始折磨他。事实上整部影片就是在不断展现卡彭的噩梦和想象,另一个段落中,卡彭仿佛看到了那位肚子上满是伤痕的男孩牵着气球,在自己家走廊上走过,于是他跟了出去,一直来到了地下室,地下室在举行一场派对,卡彭被人群簇拥上了舞台,他开始演唱歌曲,他又看到了那个小孩的身影,他跟了上去,来到了一个卫生间里,他透过镜子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这时候,他的手下吉诺把他带到一个房间里,房间正中央绑着一个人,吉诺等待下一步的指示,卡彭命令吉诺动手,吉诺开始对绑着的男人实施虐杀,一脸惊恐的卡彭随即走出了房间,又被一位穿着戏服的女人拦住,女人把她带进了另一个房间,卡彭向她询问宝藏和男孩的下落,女人告诉卡彭宝藏就埋在潮湿的地方、男孩在她的家中,突然,一阵枪声响起,女人被击中死去,卡彭跑出房间,看到在大厅里发生了一场屠杀,之前参加宴会的人都倒在了地上,他冲到大街上,杀戮在继续,他隐约又看了那个牵着气球的小男孩,就在他要追过去的时候一辆汽车向他驶来,他晕倒了。
这个段落充满了破碎的符号和细节,但结合影片前后文还是可以理解的,那场派对就是“情人节大屠杀”的现场,吉诺的虐杀也是卡彭授意的,卡彭策划了这些暴力事件,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旁观者的场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内心的愧疚与痛苦。至于那个被意外击中的女人,他应该就是现实中卡彭的情人,这部影片还有一条支线,那就是有一个少年不断地给卡彭的住所打电话,这位自称来自克利夫兰的男孩应该就是卡彭的私生子,由于卡彭有妻子,所以他不得不把这个孩子藏匿了起来,所以女人说的那句“孩子在我家”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个孩子也是卡彭的一个心结,于是在这个梦境中便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了。
这一头的卡彭被自己内心中黑暗与光明的撕扯搞得生不如死,那一头,FBI的探员们还在步步紧逼,要找到所谓“宝藏”的下落,他们派出了一位医生接近卡彭,期待通过亲密的治疗得到更多信息,家长们也对卡彭的秘密充满了好奇,所有身边的人,或投以亲密的微笑,或展示无限的耐心,实际上都是有着实际和功利的诉求,卡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他曾经是呼风唤雨的黑帮头目,行事果断、心狠手辣,如今他生活都无法自理,陷入回忆与现实的泥潭不能自拔,那有没有人试图拯救他呢?有,她的妻子对他有着足够的耐心,那个一直监视他的探员克劳福德也试图接近他的内心,但这些努力最终还是被证明是无力的,没有人会去在意这个迟暮的亡命之徒了,除了那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宝藏”,卡彭已然被这个世界所抛弃、遗忘。
随着病情的恶化,陷入谵妄状态的卡彭拿着黄金波波沙冲锋枪冲进自家庭院里开始扫射,他把那些不被自己信任的人杀死,他还把枪口对准了吉诺,带着憎恨杀死了吉诺,事实上吉诺只是他的手下,吉诺的暴行来自他的指示,他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完成自我内心的救赎,但镜头一转,我们发现这场屠杀只是他的幻想,他的确开枪了,子弹打进了房子的墙壁里,也把一位墨西哥工人的腿击伤了,这个画面颇具讽刺意思,也带着十足的苍凉之感。
影片的最后,卡彭的私生子来到了卡彭家中,他与自己的父亲坐在门廊上,他握住卡彭的手,尽管此刻卡彭的眼神已经毫无光彩,他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他的家人甚至在不久后会以卡彭这一姓氏为耻,进而改掉名字以隐藏身份,但似乎这个私生子的到来是一个迟来的救赎与宽慰,一位臭名昭著的匪徒,在风光、沉沦、痛苦之后收获了迟来的慰藉,这样的结尾,无力又温暖,令人唏嘘不已。
《卡彭》不是一部人见人爱的作品,关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如果不是惊心动魄的那似乎就是失败,导演选择这样一个平淡的视角讲述卡彭的故事的确是需要勇气的,他抛弃了这个人物身上所有的传奇色彩,把人性的真实还给了他,人性的真实也是具备惊人的情感震撼力的。
影片叙事复杂,外部冲突不多,大量的梦境、想象段落的插入使得影片晦涩难懂,不太容易被多数观影者理解和接受,这是很多人会给这部影片差评的原因之一吧。但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的思路去观察影片,就会发现叙事还是比较有条理的、梦境与现实信息的互相补充基本也是连贯完整的,一些留白的地方也有思考的空间,说这部影片是“烂片”,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汤姆.哈迪的演技,尽管很多人吐槽影片质量不高,但对于汤姆.哈迪的演出还是认可的,汤老师在影片中又是尿裤子又是拉裤子又是流口水,不得不说敬业精神满分,希望汤老师有朝一日能拿小金人吧!
《疤面煞星》的《美丽心灵》,穿着尿布“Say hello to my little friend!”有点好玩,再扯一下情人节大屠杀恩仇录,时不时闪回个汤普森机枪啊插喉啊大鳄鱼超现实幻觉啥的,但故事也是讲得够无聊
海报好评
属于汤姆·哈迪的100分钟个人秀,自毁形象的演出很好地诠释了曾经芝加哥黑帮老大阿尔·卡彭的末日余晖。看得出导演很用心想把晚年饱受生理疾病和心理困局影响的卡彭的内心挣扎表现出来,虚虚实实即是角色复杂的内核思考,也是迷惑观众的设局。但影片整体剧情太趋于平淡,按说重头戏的现实与幻境也被剪得乱七八糟,整片好比信手拈来把剧情随意拼接,导致每条剧情线都没有弄好,最后草草的结尾更说明了剧本的失败。
失能痴呆老人的晚年生活,可能题材本身就没太大的发挥空间,由往事衍生的幻象也没什么看头,这个片的作用大概就是提醒人们早日规划养老话说生活不能自理+痴呆,没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好可怕(ಥ_ಥ)家财万贯、亲友满堂的大佬尚且如此,更别提普通的小老百姓了......要从现在就好好爱惜身体呀(ಥ_ಥ)
捅脖子应该是致敬赌城风云;老汤演卡彭用大量后期配音很不舒服,我相信老汤完全可以驾驭卡彭的意式口音,现场采样就够用了,没必要后期再搞一遍(另外请剧组弹劾剪辑师,把节奏搞的这么乱;就马特狄龙挺惊喜的倒是
枭雄最后的走马灯,也只能在幻想之中重回当年的声色犬马。应该给剪预告片的人加十个鸡腿,能用本片不多的素材剪出枪火暴力风格的预告片,真是个人才了。
一星给汤老师,一星给老邓。电影也就一星吧……完全没有黑帮片预期,就是打算看大佬的晚年生活的,也还是……不行。。。这个导演估计死透了……绝对不可能再接片了……
选择拍黑帮传奇失去权力与自理能力的暮年,注定要比拍他风光霁月的狂妄更难,导演不负众望,做到了无趣,拖沓,整部电影如年老的艾尔·卡彭一般,充满了疲软无力的黄昏感,陷入了摧枯拉朽与自怨自艾中,对比题材体量,成品像在鳄鱼池中投掷的一颗石子。但是,我们汤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棒,再多捯饬几年,不愁没有小金人的。而且居然get到了诺尔·费舍和汤老师长得有点像。
还是预期的问题,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想看这个黑帮大佬最叱咤风云的时候。结果影片却聚焦在卡彭生命的最后一年,饱受病痛与失忆折磨的他。于是,你只能看到汤老湿用100分钟犯病,实在是太闷太平太无趣了。
老年痴呆黑帮,意识流视角,反思型传记。为卡彭这样一个美国家喻户晓黑帮人物的题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汤姆哈迪,自毁中风型表演,不容易。 PS:不要被评分评论带歪,被牵着鼻子走,人云亦云,哪怕最后看完给一星也不要一开始先入为主。
多亏汤姆哈迪精湛演技撑起全片。想看枪林弹雨的黑帮片那我劝你还别看这片吧,这片有点非主流了。但把这臭名昭著的大佬晚年呈现给观众,枭雄也有迟暮衰老呆如木鸡时反差大佬曾经也算可笑可悲。此片网络上映明智之举如放院线恐怕血本无归
国内观众对卡彭不甚了解,所以,在不了解英雄的前提下,看“英雄迟暮”的故事着实无聊。不过,我倒是觉得电影还是拍出了那种“烈士暮年”的无奈和悲凉感,一度让我想起梁山好汉的陨落。ps:琳达·卡德里尼算是美国的“贤妻”了吧!
汤姆哈迪演得很棒
落魄大佬的阿尔茨海默历程?半道误入闪灵片场?想说病患才有的浑浊的双眼呆滞的眼神烦躁的情绪抓得还挺准确,藏的钱没找到,儿子找到了,也算失而复得,导演真的不行,放着今夜无人入睡,观众都看睡着了,比汤老湿讲睡前故事还催眠
这片子拍好完全是冲奥种子,可惜导演功力不够,汤老师的表演也忽高忽低,跟黑色弥撒一样。只能算一般黑帮片
导演用实力证明,金酸莓最差导演这个奖,他还可以再拿一次。苦了我汤老师……
浪费时间,看一个暮气沉沉的糊涂老头子抽疯,还不如去看蔡徐坤打篮球。
故事非常脆弱,以为能看看汤老湿的演技。结果他那忧郁的眼神,含口痰的声线,永远叼着的一根雪茄,都让我想起了大力水手。
导演可能是把我们当作老年痴呆了。
尽管已经想了足够多的内容去拓展完善整个架构,但怎么看这部电影都缺乏必要的张力和探讨性,只节选一个黑帮传奇陨落后(注意还是陨落后)的尾声阶段,如此难啃的一个切入点却也没更多在人物关系做展开,在正常男主浅尝辄止的出场后就进入了无限的歇斯底里和回溯幻觉,不管导演想表达卡彭对杀死同伴的愧疚、对周围人的戒心、对私生儿子的爱、还是长期在监视下的焦虑在这种毫无前因无铺垫无过渡的表达下都是一片混乱,好吧,也许导演就是想表达混乱...(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