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背景设定是1912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正蓬勃发展,逐渐进入垄断阶段,而工人被更多地盘剥和压榨,却没有发声的权利。
原著剧作家J.B. Priestley作为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在此剧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和对资产阶级的斥责。在国内,我们也有‘雷雨’这样的题材的剧本,以个人命运荒诞悲剧的切入点,直指社会和时代之恶。
Mr Goold说, 对于这个女孩的悲剧他想知道Why it happened?
我们可以说时代之恶滋养了人性的恶。
剧中的Arthur Birling代表了典型的资本家的麻木不仁
Eva的阶级出身也注定了她命运的坎坷
在Priestley眼里,这应该是个非常糟糕的时代。所以在剧中他一再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上帝对人类的罪恶的不满而降临的天谴,上帝以战争的形式拜访人间,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财富分配,新的时代诞生了……
尼采曾经哀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应该没有想到过了百年之后,人性还是停留在他的那个时代。
Priestley也应该不会想到即使在他一心向往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可以在富士康这样的地方找到Eva.Smith,也可以轻易在东莞遇到Daisy.Ranton
经典著作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切换了时代背景,我们发现人性还是一样不堪。
Arthur的贪婪,sheila的妒忌,始乱终弃的gerald,虚伪冷漠的母亲和自私懦弱的儿子还是在不同的时代一次次重演。
当Gerald指出这个他们所认识的女人可能不是同一个女人,更巧妙地使这一戏剧化的特殊巧合更具普遍性。
‘为什么相信上帝
因为不能相信人,总得相信点什么
不然会无尽地坠落’
这种对人性的深深的绝望,在各个时代回响……..
因为在别的影评下回复了一句话,然后被人说站在道德的高点上对别人不是故意的无针对性的错而耿耿于怀,对于这部电影中这家人到底算不算是犯罪,不去评价,只讲讲我身边真的发生过的一件事。
当事人是一对情侣,男的我见过好几次,女的只见过一次。第一次见他们,也是因为女生的同学介绍他们俩认识,一群人一起吃的饭,女生的同学是我的好朋友,男生是与我住得不远的街坊。两人就是这次聚餐相识,进而发展为恋人关系。因为他们俩很快公开了恋情,男生和我又都在一个QQ群里,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消息。然而好景不长,男生带女生回家见父母,表面上很满意,背后却有隐情。女生是外省人,家境富裕,家里开煤矿,虽然家业肯定是要给弟弟继承,然而必竟是父母宠爱,大学的时候去澳大利亚交换两年,现在在读研,长得很漂亮,生活也优裕,算得上是白富美一枚。男生是军二代,爸爸副师级转业干部,妈妈是事业单位高级教师,男生自己是公务员,长相也算不错。我们本以为这称得上门当户对了,然而男方父母心里不这么想,男生自己都说,爸爸说爷爷是科级到头,爸爸转业后正处退休,男生自己再怎么也要混个正厅才能对起得列祖列宗,找这么一外地女生,又是个做生意的,在政界毫无根基,根本帮不上忙的好么?当然男生只是在QQ群里这么说说,没当女生面说。
这家父母虽然心里是否定了,但是面子上做得很好,每周接女生来吃饭,有一天女生生病了,因为男生当时是郊区的公务员,女生住市区,男生就打电话让自己爸爸去看一看,然后男生的爸爸发了一通牢骚说,找个本地女生不知道多好,哪有这些麻烦,不仅仕途上可以帮你,将来你有了孩子还可以帮你带,你找个外地的,处处都是麻烦。男生在群里这么跟我们说了,我们只有劝慰,人家姑娘家里这么富裕,随便请个保姆都可以了,不用担心。然而男生退群了,有一段时间没出现。等再次出现的时候,却是来找他们俩的介绍人,也就是女生的大学同学的。我们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大概在男生带女生回家见父母之后的两个月,他们开房上床了,男生不是第一次,女生是,这点男生自己亲口说的,尽管当时他家父母心里是否定了她作为儿媳的可能性,但是表面上却扮演得非常好,这姑娘以为自己已经是别人家的准儿媳了,而且女生的父母来武汉玩,男生也去见面了。然后不久女生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候女生已经回老家过年了。男生去探父母的口风,父母说玩玩可以,结婚不可能,你要找个这样的,你未来就得靠自己打拼了。男生大概在春节期间赶去女生老家,求她打胎,说自己现在还年轻,不想结婚,等过两年考回城里再结婚,女生被说动了,打胎了。年过完后,女生回来了,男生继续与她保持关系,开房什么的常有,然而女生却发现男生再不带她回家见父母了,女生给男生的爸妈打电话,人家父母就直接劝说求你放过我家儿子吧,他要走的路跟你不一样,然后就拉进黑名单,不接电话。男生实在哄不下去,就说自打胎之后,男生直接跟爸妈说与她分手了。女生听了,崩溃了,要找男生父母说理,电话打不通,就直接登门,人家全家消失,搬别的房子住去。
现在男生来找女生的同学,就是求他赶紧劝劝女生,知难而退,别再骚扰自己的家人。女生的同学拒绝了,男生的妈妈直接打电话过来说,天底下居然有这么自私的女生,想毁了别人的前途,恋爱要看自愿,别人不想要她了,她还要强嫁?我那个朋友说,恋爱要看自愿不代表恋爱就可以胡来,上完床就可以逃跑 ,也不代表跟父母说分手了背地里还能约人家开房,气得男生的妈妈把电话挂了。
然后最让我觉得惊讶的事发生了,我们这个群本身就是好友加同事的群,人也不多,二十来个人吧,我和几个人直接就说这个男生不仅人渣,全家都渣,有几个男生说这个女生智商有问题,脑子缺氧,看上这种男的,活该,还有几个女生说这个女生肯定是想高攀当官的家庭,自不量力,结果被人玩了,目的又没达到,还有说女生自己也不是什么好货色,谈朋友几个月就敢上床的,平时肯定私生活混乱,还有说男的也可怜,生在这种家庭,婚姻不能自主。
男的自己怎么说呢?他说,别的我不敢说,有一点你们无法反驳,我没错,我根本没违法,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能判定我是犯罪,所以无论你们怎么觉得我是人渣,我没觉得自己做错了,我要是做错了,你们让警察来抓我啊,让我去坐牢啊。
我朋友直接找到女生说,男的是公务员,只要你肯写举报信,你把短信什么的留着做证据,我教你,我能让他一辈子别想在这行里有什么作为,我能让他全单位知道他是怎样渣的一个人。然而群里又跳出一帮人说不要这样,人家男的不是故意要伤害你,他也是不得已,你们何必耿耿于怀不肯放过别人呢,你这么狠毒,哪有男人愿意再爱上你啊。
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呢,女生自杀,被救,送回老家,男生被父母活动关系弄回城里,托人介绍了个官二代,很快骗人上床,奉子成婚,如愿以偿。
如果说只是因为没有违法,不用坐牢,就不觉得自己做的是错,就不觉得自己作的是恶,这才是真正的麻木不仁。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话,因为有这么多人在给作恶寻找理由和借口,并且一再纵容他们,同时还要给受伤害的人带上各种道德枷锁去迫使他们原谅,如果他们不选择原谅就成了比恶人更坏更不值得同情的人,这样的话,报应会出现?孔子都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看到这几年积攒起来的评论,我觉得有必要在文章之初来一个压缩版的结论。毕竟很多人看了几行就迫不及待地来批判我了。
一个好的作品,可以探讨时代的缺陷,可以让观者产生共鸣思考社会的弊端。它会塑造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却不会告诉人们应该去恨谁,更不会帮任何可怜的人开解。而一个居心叵测的作品,它会告诉你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它会告诉你一切的不幸都可以以惩罚坏人来解决。令人惋惜的是,这部作品是后者。
-------------------------------------------------------
以下是几年前的原文。
首先我必须承认这部片子的演员表演力、场景布置、服装等方面做的的确非常不错。我一直很喜欢描述这个时期的电影,百货公司里女主穿的黑裙子简直太美了好吗!
可是。。。。。这部片子的三观我真是完全理解不能!
首先是姑娘因为罢工被开除。好吧,在长期的教育下我们是一向很同情这样勇敢罢工的姑娘的。可是无论从当时的社会还是从雇主雇员关系来看,一个扰乱工作秩序的雇员是理当被开除的啊。(你可以试试因食堂饭菜不好吃而鼓动同事集体罢工两天试试看,相信任何一个有理智的雇主都会对你有所行动的。)诚然,有人会反驳说姑娘们的房租一直在涨,而工资两年都没变过了,plus有公司确实在发25先令的工资。可是大家也别忘了片中有提到她们的工资是符合普遍标准的,所以就算老板没有答应涨工资也不见得可以批判老板是什么罪恶的资本主义家了。(你可以试试以投行年薪200万为由去找老板涨工资,就说大家的工作性质都大同小异。如果老板不同意就召集同事罢工两天,效果绝对酸爽。)
其次是百货公司的桥段,这段我觉得是唯一可以被称作”飞来横祸“的一次。但是不管是当时的社会还是现在,那个姑娘看到营业员偷笑自己不会生气火大呢。不过anyway,让我们姑且认为这一次是无端端丢了工作。可是一次倒霉可以是运气问题,许多次所谓的倒霉就只能怪自己了。从百货公司事件后,这个姑娘就走入了自作孽不可活的深渊。
第三个上场的是未婚夫,这一段在我看来就是天上突然掉下一个馅饼,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个帅哥拦下你说要给你吃给你住,让你开开心心过日子。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姑娘的黄金时间,她大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找工作,认识更多的人,要求新朋友或者情夫(别忘了他可是男爵的儿子)帮她写推荐信等等。可是她没有,她什么也没做,甚至连情妇也没当好。从未婚夫的那句“我对她的感情肯定没有她对我的深”就可以看出姑娘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和情夫相处。你也许会说她之所以什么都没有做是因为她想和情夫永远在一起啊,所以她不用找工作什么的啊,是情夫抛弃她才造成的一切,是情夫的错啊。可是别忘了,姑娘在找夫人的妇女委员会求助时时怎么说她的第二段男女关系的,她说她和那个男人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所以不能和他在一起。从这点就能看出,她是清楚地认识到了她攀上一个有钱人过一辈子无忧无虑生活的渺茫可能性的。
最让我怒其不争的是她情夫和她分手后,给了她半年的生活费就走了。一个正常的没有工作的姑娘怎么会跑到海边去挥霍两个月!!!!!!!!!你说你需要散心来疗养情伤可以,可是两个月啊!!!!而且你还没有工作啊!!!!!正常人难道不应该整顿一下就努力依靠现在的积蓄去找工作吗??找工作啊!!!!可是姑娘还是什么也没做,除了去海边吹吹风,散散步,照照相,写写日记。如果这都不叫自我堕落了我都不知道该叫什么了。。。
然后姑娘挥霍完钱后又开始去“出卖肉体”。(如果没有她美丽的面容迷惑,任何人都会把她归为失足少女好吗?!)这次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馅饼,一个痴情的、愿意娶她的有钱人家的少爷。我真的不赞同探长质问少爷时把姑娘描述成他的一个物件,少爷为了这个姑娘去偷钱,而且还主动求婚,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真心一片的小少年(至少在当时是这样)。虽然姑娘因为少爷不够爱她和偷钱而拒绝他的求婚和资助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这无论如何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啊,为什么到最后又有理由怪到少爷身上呢?
接着姑娘就去找妇女委员会了。假设你是妇委会的委员,一个自称是你家的人的怀孕姑娘,编造了一通被丈夫抛弃的故事,说到找工作支吾不清,而且孩子父亲的情况也说得不清不楚找上门来,你会怀疑她在说谎吗?如果再考虑到可能有一千个申请者和500个资助名额或者其他的限制条件,你是愿意把钱给这么个疑似骗子打水漂?还是给一个找不了工作的残疾单亲妈妈?
其实就算退一万步说姑娘如果真的得到了妇委会的资助,很有可能这笔钱也会像上一笔可以用半年的钱一样被她挥霍殆尽。。。
最后生命是自己的,一个有手有脚年轻貌美的姑娘选择自杀也只能说是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懒惰导致了最后的贫困潦倒,自己的不知感恩导致了最后的怨恨,自己的消极导致了最后的放弃。唯一让我感到同情的是她腹中的孩子和那个明明知道自己要当爸爸了却眼睁睁看着一尸两命的少年。
今天心情不好,有位顾客过来买东西有点刁难,于是我们吵了一架。这位顾客回家的路上打车遇上堵车,跟司机又闹了矛盾。回到家发生房东跟她讲要涨房租了,又不爽。开车出去路上被人超车,于是一怒之下加速飙车,最终车毁人亡。所以,我有罪,出租车司机有罪,房东有罪,开车超过她的人有罪,大家都有罪,这是不是古尔德(God)想说的话?
问题有三个:
1、每个人都有原罪,于是天下人都得敬小慎微,生怕今天惹了谁不开心做了傻事最后自己要进监狱?
宗教的泛化和人人有罪推定还真是容易啊。今天巴西的一只蝴蝶扇了下翅膀,亚洲产生了风暴导致多人死亡,于是巴西的这只蝴蝶也有罪咯?把相关性当因果来进行推理的话,恐怕世界上没哪个人是没罪的吧。相关性不能推导出因果确定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人人都有原罪,于是人人都想要解脱,于是人人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脾气和行为,这没什么大问题,但由此及彼的直接跨越证据链,跨越事实依据,直接产生了罪责,有点过分了吧。这就像说今天你往池塘里扔一个石子,明天他仍一个石子,终于有一天水溢出来了,到底是哪个人的扔石子行为导致了溢出?
2、愧疚本身并没有错,促使其产生愧疚也没问题。问题在于,这么多的互相不连贯的时空内,为什么故事非要以将这些人绑到一起,称之为罪恶之家?
还不是因为原来剧本出来时,最方便的就是对资本原罪和资本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的批判来的最方便么。资本有罪,金钱万恶之源,上等社会冷漠无情,这样批判起来又简单又政治正确,问题是时代不同了。大家都明白资本本身无罪,金钱本身无罪,有罪的是使用的方式和手段,有罪的是将它们用作不好途径的人。
如果一件事情的发生,牵扯到很多人,发生了很多巧合,这会削弱你要阐释的巧合背后的本质,除非这些巧合不得不发生,或者说这些巧合发生在一个较为封闭的时空内,人物不得不做出这种行为。每一个巧合,如果无法因选择而改变,那它就变成了类似宿命的东西,而迫使这些巧合发生的不存在选择的境遇,就是这种宿命性背后的本质,即是什么促使环境成为这样?是什么导致人物没有其他选择?
《心迷宫》里也存在很多巧合,为什么看起来不那么让人不信服,是因为人物处在一个封闭的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非常紧密,他们之间的互相推动是可以被信服的。而且,农村的落后与封闭,使得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事风格是更加固定的,他们并没有多少选择,而且每个人的动机也是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伦理的约束所决定的。
我,出租车司机,房东,超车人,如果都变成一家子,你觉得这样的巧合符合封闭性么?如此多的巧合发生在她一个人身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削弱了批判带来的严肃性和力度。不同时空里发生的故事,每个人物无法判断下一个时空里与女主发生交集的人的行为和动机,我不可能去预判出租车司机的性格,司机不可能预判房东要涨房租会导致她更加郁闷,超车的人可能只是为了赶着回家也不可能预判到她会怒极飙车,除非大家都像古尔德(God)一样是上帝的使者,具有全知全能的视角,可以跨越时空看到女主从被辞退到自杀的整条逻辑链。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因此也缺乏批判。
3、偏向性太明显,反转设置尴尬,行为铺垫不足
女主自己没问题么?刚开始勇敢坚强的,具有独立性和人权启蒙的女主,一转眼变成了缺乏职业精神的女店员,又变成了酒吧厮混的女士,又变成撒谎的女人,又变成不敢面对爱情的怯懦者。这种变化不能说不合理,问题是电影里把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描述罪恶之家的每一位,而忘记了铺垫女主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环境和约束条件。把每一次行为都规则于外部环境而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批判是有力的么?这就好比说一个男人工作不顺利怪公司不给机会,家里吵架怪老婆叨叨嘴,跟朋友创业没赚到钱怪经济形势不好,每天怪天怨地恨父母,这样的人对他人的怨愤显得孱弱又缺乏力度。
另外,古尔德一出场,就很明显的带有一种审判视角和地位。设置一个名字具有极强暗示性的角色,一般被看作是一种讨巧的做法。探长介绍自己的名字时,我瞬间领会了编剧的意图。这是一个上帝视角,他居高临下,洞彻今古。他每一次的询问都带有让人极不舒服的压迫性与敌视感。从人物的真实性角度,我觉得没有人会对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尤其是当人物预判到这件事儿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时,更会本能的建立回避心理,形成抵抗行为,不应该也无法解释这种自发的赎罪行为,如果有可能被解释,只能被认为是宗教心理的愧疚感已经超越了人物本身的本能驱动。一系列携带明显敌意的询问与倾向性与诱导性很明显的说教,行为与动机更符合古尔德(God)的象征意义,即上帝在人间的使者。他不仅仅是超越了立场,更是明显的打破了因果联系锁链,展现出荒谬的戏剧感而非现实感。
这样的设定太教条,太把人性简单化了。非此即彼的有罪推论和故意设置的反转设定,更加显得这个故事有些简单直接了。
本担心过多的巧合与惊人的集中会毁了一出戏,谁料话锋一转,一个不幸的女子变成千千万万个不幸的女子,格局一下子开阔。谁没遭遇过求公义而不得、求爱而不得的时刻,被人无心之失而承受责难的时刻?在那些时刻,我们都成了Eva。Eva成为了受难的象征,就连Eva这个名字也是意味深长的。
又是一个评论装x犯多如牛毛的电影,打一星exo me?我觉得拍得很棒,剧情在意料之中,但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一系列的事件逐渐划入深渊这一点并不能说不真实。结局卢平教授的一番说教我觉得并不仅是说教,而是想让这家人醒悟去做补救,然鹅到处都是麻木不仁,就像现在的社会一样。
人吃人的故事 我们的生命互相交织 彼此负责 没有人可以独活 节奏紧凑 后20分钟更出彩 音乐赞
一直在疑惑督查到底是什么人,直到看评论说是上帝我才意识到。看来心里没有上帝的人就是真的没有吧。
就算探长是上帝、却什么也改变不了、真的探长来了之后、又能怎么样呢?两个孩子的反应、对得起自己身为资本家的父亲吗?如果结尾真的探长来了、和大家把酒言欢、那毫无疑问是五颗星...
信仰即是苦难人生的底线。
原话剧精妙的剧本、对白、场景、悬念,甚至演员的演技,很好的通过电视电影的形式展现,并无限放大其精髓和魅力。故事本身已经通俗而精彩,结尾反转让巧合的剧情披上新意、赋予寓意,看完意犹未尽。只是电影版还是话剧感太强了点,特定场景里意料之中的轮番登场、角色脸谱化都略出戏。
BBC出品电视电影 改编自已经问世70周年的同名经典话剧 逻辑强大 在步步逼近、氛围紧张的对话中推理出真相 也更加洞悉人性的卑劣 结局设定非常巧妙 对白直指人心 表演堪称完美 体现出优秀的戏剧冲突和间离效果 美指功力深厚 服化道具也都非常精致 年代感和文艺色彩浓厚 令人回味
一个轮番打脸的上流家庭故事会,也只有腐国能把耳光pia得这么慢性优雅了。虚虚实实的结尾很有黑色气息,充分满足了我的恶趣味……
上帝来过!
简单幼稚得像五四热血青年排的街头剧,为了阶级仇民族恨硬生生拼凑出一个英国白毛女来~
一气呵成的经典。贪婪,妒忌,色欲,无情,懦弱这累累孽障是重重的石头,一层层压在善良正直宽容的土壤上,那棵绿芽是在上帝的注视下扎入黑土去往天堂的,这是嘲讽悲剧人间的完满的结局。了不起的剧作家J.B.普利斯特利。话剧舞台到大银幕,魅力不减!无耻的人从不知道悔改,TA的内心即是TA的地狱!
伦敦西区三大名剧之一,If you do have fear of God. We are responsible for each other. ,旗帜鲜明的左派观点。不过剧中人物的“罪行”,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简直不是事儿
一定要拍成这样吗,我感觉我受了90分钟的教育……
前半部分非常精彩,人物表现和情节展开堪称完美。但是后15分钟耍小聪明又牵强。我完全看不到Mr. God做这一切的动机,对于电影里的世界,不去救那个自杀的女人,反而去帮那家人做好思想准备?英国电影难得如此不合逻辑,尤其是对于逻辑推理片来说
你们曾有过重新一次的机会...
讲不清谁对谁错。只能说女的作,那一家都太坦诚。
我认为此片并没有包含太多的逻辑推理部分,“探长”站在道德高点施展威压而推动情节发展,五个蒙太奇,“五宗罪”,通过一个圆桌审判联系起来,不同人物不同阶段的台词变化也很有意思。如果没有最后15分钟,这可能是一部另类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而正因为这15分钟才点明主题:待人以善,与上帝同在。
明明只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却被那么多人冠上"圣母婊",电影与现实,如此契合的讽刺。我们都不是圣人,每个人都会在有意或者无意间犯错,而社会之所以还能让人感觉到希望,不过是取决于事情发生后,"喝酒庆祝的三个人"多还是"反思弥补的两个人"多。
人性如此狡诈,永远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需要偿命,付出惨痛代价的那一刻,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但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自食恶果,而是在决定作恶的那一刻,你已经出卖了自己的道德底线,走入魔鬼的阵营。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可惜世人皆无明,永远不懂,审判你的从来都是因,不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