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国Granada Television摄制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系列,1984-1994年间播出于ITV电视台,是目前对福尔摩斯最完整的演绎。根据WIKIPEDIA,它也是公认最准确和纯正的。杰瑞米布雷特扮演的福尔摩斯,被《纽约时报》称为“完美的福尔摩斯,其惊人的分析、非凡的伪装、阴郁低落的情绪和他那不屈不挠解决了最错综复杂的罪案。”1994年Brett因心力衰竭死于自己在伦敦的家中,这使拍摄所有福尔摩斯小说的计划没能完成。本剧共计41集,除5集100分钟的“电影集”外每集50分钟,播出时并未分季,每年集数起伏很大。一般以播出时间顺序分为7季。
天文学知识空白、文学知识空白、哲学知识空白、政治学不及格--这就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私家侦探来说,能否完成缜密绝伦的推理、能否厘清最扑朔迷离的案情、能否破解最匪夷所思的案件、能否挑战最惊险刺激的冒险……这些,才是真正值得他关注并能给他带来无限快感的东西。讹诈、勒索、谋杀、离奇命案……这一次,声名显赫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仍将叼着他的老烟斗,一脸精明悍练的表情,带领我们步入又一个惊心动魄、神秘诡异的历险之旅……
Jeremy Brett(1933-1995)
一位颇具天赋的英国演员,40年的演艺生涯中饰演过众多角色,尤其是塑造了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形象,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被认为是最权威的福尔摩斯扮演者。对于福尔摩斯,JB的名言是“Do The Doyle”(“忠于道尔”),演出期间JB时时刻刻带着原著小说研究。可惜的是,在拍完前13集后,JB的爱妻因病去世,从此,JB就开始被抑郁狂躁症所困扰,健康状况十分糟糕,但他依然坚持着病痛出演了以后的福尔摩斯剧集。《垂死的侦探》一集中,虚弱不堪的福尔摩斯仿佛是JB本人的真实写照,拍完不久,JB便在睡梦中溘然长逝,这部福尔摩斯系列剧集,也就此画上句号。
David Burke
Burke1934年出生在英国利物浦,在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学习表演(注:N多英国老戏骨都是这里的学生,包括某糕另一大爱AR)。他在福尔摩斯剧集的前两季里出演华生医生,后来决定离开剧组,陪伴爱妻和儿子(这和JB爱妻去世的时间可能差不多,不排除Burke受到此事的影响),在此之后的华生医生则由Burke推荐的Edward Hardwicke出演。
◎福尔摩斯和他的饰演者:纪念Jeremy Brett
他是保守的英式贵族后裔,自伊顿公学进入剑桥,却放弃学业从事演艺。他演过拜伦、南丁格尔的父亲、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罗伯特·布郎宁、几乎所有重要的莎剧人物,还有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他身体高俊,但瘦削孱弱,舌头缺陷使他口音不纯。然而,深厚的演艺功底和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就了他作为演员的伟大。迄今为止,他是公认最权威的福尔摩斯饰演者,而现实中的他,性格却和福尔摩斯迥异。
虽然是公认的成功演员,但是直到饰演福尔摩斯之前,Jeremy Brett的真实水平一直遭到低估。人们习惯了他饰演带有贵族气质的角色——哈姆雷特、布郎宁等,便联系他成长的背景,认为他本色出演的成分大于演技的施展。然而,性格更像华生的他于80年代接受了英国Granada电视台的邀请出演福尔摩斯,其表演的精湛让人们刮目相看。在公众和界内的认可之下,他也和Granada版的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一起,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在饰演福尔摩斯的时候,Jeremy Brett一如既往地强调忠实而精确,也许正因为此,Granada制片人才力邀他出演,声称若遭拒绝就取消拍摄计划。于是,Jeremy Brett出演的福尔摩斯摘下了屏幕传统中标志性的鹿帽,脱下了猎装,因为Jeremy Brett和Granada小组“根据研究”,认为“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个绅士不可能在城里穿着这身行头四处行走。”Granada版的福尔摩斯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但绝对是个不羁的绅士:Jeremy Brett把福尔摩斯内在的近乎疯狂的神经质与外表的适度克制的绅士风度之间的张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就像一只穿着黑色正装、手持英式手杖的猎犬。Granada版之后,Do The Doyle(忠于道儿)成了名言。在拍摄期间,Jeremy Brett不仅随身携带原著小说以及文学研究,还和道尔的女儿保持着密切的交流。
饰演福尔摩斯是Jeremy Brett演艺生涯的巅峰,也是他职业和生命的归宿。剧集拍到中途,爱妻病逝,Jeremy Brett遭受沉重打击,就此患上了抑郁狂躁症。接受药物治疗之后,Jeremy Brett 严重发福,但是仍然坚持出演。也许是命中注定,从另一面来看,这恰恰正好适合老年福尔摩斯的形象。演完最后一集《垂死的侦探》之后,Jeremy Brett溘然长逝。作为一个演员,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Jeremy Brett与自己饰演的角色真正实现了合而为一。这不是人生的悲剧,而是命运的馈赠。电影与现实,演员与角色,生命与死亡,这一切都交织在了一起。这段传奇也造就了Granada版的独特地位:也许是无意,也许是天意,Granada版罕见地以福尔摩斯的情史开场,转折于演员的丧妻之痛,又终结于虚幻和现实的双重死亡。不是Jeremy Brett告别了福尔摩斯,是Jeremy Brett和福尔摩斯一起告别了世界。
谢谢Jeremy Brett,你是伟大的演员,也是不朽的福尔摩斯。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1984-1985)《福尔摩斯探案集:冒险史》
The Return of Sherlock Holmes (1986-1988)《福尔摩斯探案集:归来记》
The Casebook of Sherlock Holmes (1991-1993)《福尔摩斯探案集:新探案》
The 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 (1994)《福尔摩斯探案集:回忆录》
第一集:波西米亚丑闻(原著为《冒险史》第一篇)
对这一集的第一反应是本片的编导有点八卦,怎么系列剧开篇就要走“爆料福尔摩斯情史”的媚俗路线。其实这完全是我想多了:《波西米亚丑闻》本来就是福尔摩斯全集中的第一个短篇,所以真要说八卦也是柯南•道尔本人八卦……
本集开始时福尔摩斯和华生涉及毒品和福尔摩斯特殊工作性质的谈话嫁接自原著中的《四签名》,但两大主角在电视剧版中的性格和作风却与原著人物略有差异。小说《四签名》中,华生多次目睹福尔摩斯注射可卡因后犹豫良久才决定劝后者放弃这有害的习惯。顺从而随和的性格使他难以立刻下决心对福尔摩斯提出反对意见,哪怕这样的反对意见是完全正当的。而电视剧中的华生显然是直率多了。看到注射器时他严厉批评了福尔摩斯。这为片中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平等关系定下了基调。电视版中华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则通过他跟福尔摩斯关于神秘来信的讨论被塑造了出来。
福尔摩斯在本片中的亮相也令人印象深刻。在回答华生的问话时,镜头给了长时间的特写,让观众看到了JB那极其忠实于原著的冷漠而空洞的表情、时而闪现的犀利眼神和指尖相对的招牌动作。在谈论自己的职业时,这位福尔摩斯一味沉浸于自我欣赏,露出了夸张的微笑,体现了他性格上近于常人的虚荣之处,立刻拉近了观众与他的距离。他在会客前胡乱收藏房内杂物的场面也多少会让荧屏前的单身男女会心一笑,觉得大侦探的生活也有很普通的一面。
从故事表现上来说,本集中对原著的最大改动就是提前告诉观众福尔摩斯的计谋被埃琳•阿德勒挫败。剧中福尔摩斯和阿德勒斗志的场面很精彩:福尔摩斯因为过于自负且对女性的智力估计不足,在阿德勒面前表演极其过火,十分拙劣,让冷眼旁观的阿德勒占了上风。两人就“报复”进行的一语双关的对话堪称本集的点睛之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原著中福尔摩斯的经典台词在电视版中没能用上:“当一个女人一想到她的房子着火时,她就会本能地立刻抢救她最珍贵的东西。(……)结了婚的女人赶紧抱起她的婴孩;没结过婚的女人首先把手伸向珠宝盒。”
另一处不重要的改动:原著中华生此时已经结婚,不再跟福尔摩斯共享快乐的单身汉生活了。在这部电视剧中,华生似乎跟福尔摩斯一样成了严格的独身主义者。
跟原著人物相比,JB年龄偏大(据福学家考证,本故事发生时福尔摩斯三十多岁),但是假如JB真的在三十多岁时扮演福尔摩斯,那么这个角色恐怕就会变成世界上最美貌而不是最睿智的侦探了。JB扮演的福尔摩斯比原著人物更为热情天真,他的高深更像是自负者的故作矜持,而不表示性情冷淡内敛,因此也就更添平易。更让我惊喜的是扮演华生的David Burke。他塑造的华生自信大方,甚至有了一种跟福尔摩斯平分秋色的魅力。(这版华生的独特气质留待以后再说。)在JB和David Burke的塑造之下,福尔摩斯和华生这对地球人都知道的老伙伴拥有一种新的妙趣横生的互动,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挤兑调侃的亲密友谊总能让观众想起共同成长的青年伙伴。虽然这两个性格不同的人时常在同一起居室里各忙各的,同桌吃饭时也会各说各话,但他们对对方的依赖、欣赏却是显而易见。而且超人般的福尔摩斯倒可能更为珍视华生的热情宽厚。(在这个系列之后的剧集中观众将看到两人同行时是福尔摩斯亲热地挽着华生的手臂,靠着他,而不是相反。)
回到电视版《波西米亚丑闻》:福尔摩斯对阿德勒是欣赏而不是爱慕,让广大原著爱好者大大松了口气。剧中福尔摩斯最终对阿德勒颇感歉疚,因为他毕竟轻信了国王的一面之词,错误地轻视了她的人格——纵观原著,福尔摩斯一直很有骑士风度,特别同情女性委托人的遭遇,而这次他却多多少少伤害了一位无辜女子,就算仅仅出于上述原因,他就很有理由牢记这段经历。福尔摩斯对波西米亚国王的态度比短篇中的描述夸张了很多。他甚至敢于当面嘲笑国王,很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架势(这很符合原著人物的性格,可参看《冒险史》中的《贵族单身汉案》等),也体现了福尔摩斯和华生在待人处事方面的反差。福尔摩斯自视极高,对方越是骄傲,他就越是不屑一顾,何况跟阿德勒相比,国王确实显得层次很低。不同于较为自我中心的福尔摩斯,华生更注重礼节,也很懂得照顾大人物的面子。
扮演阿德勒的女演员也算美貌与灵气并重,就是老了点。
第二集:跳舞的人(原著为《归来记》第三篇)
原著内容比较一般,这种完全基于常规英语拼写的基本密码破译法甚至早在爱伦•坡的小说《金甲虫》中就出现过了。且《跳舞的人》中的密码破译还部分仰赖于Cubitt夫人Elsie名字的拼写,让我很难信服:既然那个美国罪犯知道在英国只有Elsie一人能留意并看懂这种密码,那么他就根本没必要画蛇添足地将她的名字也写在留言上。
本集中福尔摩斯首次穿戴上了他标志性的猎鹿帽和斗篷,我对这套源于原著经典插图的标志性服装没什么感觉,反而非常喜爱片中福尔摩斯常穿的黑色礼服。另外,本片中的福尔摩斯没有使用我们在各版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曲柄烟斗,而是使用了更简洁美观的直柄烟斗,但个人觉得吸纸烟的JB更帅。
福尔摩斯和华生的互动是本集的看点之一。华生说:“福尔摩斯,你为什么兴致这么高?你没事可干,手头没案子。照理这会让你心情低落,沉湎于可卡因瓶子。”福尔摩斯故作失望地说:“你没用上我常给你解释的逻辑推理。”华生恍然大悟地推理道:“福尔摩斯很开心,所以,福尔摩斯一定有个案子。”福尔摩斯立刻作万分惊喜状从兜里掏出画着跳舞小人的纸条让华生一同研究(这个有趣的细节部分嫁接自原著《新探案》中的《雷神桥之谜》)。在犯罪现场,华生像法医一样查验尸体,更像是福尔摩斯的合作伙伴了。原著中向警方解释密码并揭开谜底的当然是福尔摩斯,电视剧中却改为华生。这种小改动增加了华生对案件侦破的参与度。
一个反映两大主角个性差异的细节被增加到了电视版中:在福尔摩斯一心查问的时候,华生提醒他先请那位女性证人坐下。这让人想起本集的前半段中华生也曾责备福尔摩斯对委托人不够有同情心,而福尔摩斯则坚持认为委托人本就不是为了寻求同情而来(类似的对话在以后的剧集中出现了多次)。通过这类细节,观众能清楚地看到,在这对搭档里福尔摩斯代表理性,而华生代表感性。福尔摩斯擅长基于理智的演绎推理,华生擅长投入感情的文学创作;福尔摩斯首先关心的是案情,华生首先关心的是人的感受。这可能就是他们合作无间的基础。
第三集:海军协定(原著为《回忆录》第十篇)
我很不喜欢原著中的这个故事,因为其中的一切案情和推理都建立在一个最可疑的前提之上:英国外交部的某个入口居然没人看守,任由人随意出入。
本集开始时福尔摩斯起居室墙上那个由枪眼组成的“V.R.”出典于《回忆录》中的《马斯格雷夫礼典》。文中第一段说到福尔摩斯心血来潮时会在室内练枪法,用弹痕在墙上组成表示爱国情怀的“V.R.”字样。“V.R.”是拉丁文“Victoria Regina”的缩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意思。
电视剧在主干情节上严格按照原著,只是福尔摩斯的性格被塑造的比较活泼。书中提到了约瑟夫•哈里林对福尔摩斯的推理颇不以为然,但没有提到福尔摩斯对此的反应。而JB却表现出了福尔摩斯在虚荣心受损后的郁闷,很可爱。华生在片中也嘲笑了福尔摩斯糊涂的日常生活技能,这样的态度在原著中基本看不到,因为原著中的华生比较谦卑。华生重感情的性格特点也在本集中体现无余,尽管已经多年未跟Percy联系,但只要后者向他求助,他就会立即积极地说服福尔摩斯帮忙。
电视剧中,当福尔摩斯询问一个法裔嫌疑人受阻时,华生闲聊式地透露了福尔摩斯的祖母也是法国人,巧妙打断了咄咄逼人的问话,安抚了对方的情绪。福尔摩斯的作风则与之相反,他向来毫不温和,无所顾忌、直奔主题,在随后的情节中又非常严厉地对参与此案的警察大施压力。所以福尔摩斯和华生堪称“一个白脸、一个红脸”的经典组合。
从小动作上来说,JB版福尔摩斯习惯在衣袖上涂写,忠于原著细节。从造型上来说,高雅的黑色礼服配上银灰色领结的搭配赏心悦目,JB身穿浅色便装的形象也令人惊艳。他在乡间的活动充满了郊游的浪漫情调,简直能让人忘记案件和调查。
找到海军协定之后,华生的朋友Percy欣喜若狂,关心朋友的华生开怀大笑,赫德森太太十分高兴,福尔摩斯则得意又感动,还体贴地向帮他给Percy制造惊喜的赫德森太太献花致谢,场面很感人。
本集中还第一次出现了福尔摩斯与人打斗的场面,虽然极短,但也能让观众感觉JB在这方面离运动员般身体素质的福尔摩斯还有很大距离——当然年纪不饶人可能也是一个原因——这一点将在下一集《孤身骑车人》中体现得更明显。
第四集:孤身骑车人(原著为《归来记》第四篇)
原著故事相对简单,甚至有点落俗套:罪犯最终爱上了原本要加害的对象,甚至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她。电视剧版对此改动很少。
本集开始时,赫德森太太通报有人求见,而福尔摩斯正埋首于化学试验。按照一贯的脾气,他断然拒绝会客。赫德森太太解释说来访的小姐非常固执,福尔摩斯却针锋相对地说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更固执。结果当然还是温和善良华生充当和事佬,说服了福尔摩斯暂停试验,礼貌地接待了Smith小姐,还在送她离开时劝她宽心。尽管华生在这场戏中表现出了相当高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但他对Smith小姐的第一句评价——“一位非常可爱的姑娘”——还是将他的艺术家气质暴露无遗。(我认为David Burke扮演的华生偏向作家而不是医生。)华生对于“美”感受是敏锐的。他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可以说一切问题对他而言都是审美的问题,所以在后面的剧情中他会浪漫主义气质大发作,宣称“怎么会有人在这样美丽的早晨伤害一位可爱的姑娘”——其实罪犯哪顾得上什么“美丽”和“可爱”啊。福尔摩斯的思维方式自然与华生截然相反,他关注的对象始终是“真”,是严酷的事实。
福尔摩斯和华生在本集中的互动简直让人笑破肚皮。原著里福尔摩斯轻轻批评了华生调查不力,后者也照例接受。而电视版中的华生却不死心地追问:“Did I really do remarkably badly?”福尔摩斯故作犹豫,然后“铁面无私”地说:“Yes.”华生的反应可想而知。后来福尔摩斯撇下华生自己查案去了,感到受了鄙视的华生只能咕哝几句自我安慰,不料却被福尔摩斯听见了,使得华生再次尴尬不已。
后面的情节中福尔摩斯本该大展拳脚,可惜这似乎不是JB的强项,所以他只能摆摆造型,将对手象征性击败了事。JB扮演的福尔摩斯偏重于智力型侦探,而不是那种武林高手型的侦探,这也是他跟原著人物的一点区别吧。这场打斗的结果很有喜剧感:福尔摩斯击败流氓后,围观者为他鼓掌喝彩,他则像艺术家谢幕一样雍容地向大家致意。回到贝克街让华生处理伤口的福尔摩斯仍旧不忘炫耀自己的伤痕和胜利,在说到坏蛋挨打后只能被手推车运走时他得意地哼哼起来,把华生也逗乐了。
这老哥俩在片尾继续抬杠不止:福尔摩斯“神机妙算”地向华生“预告”对案犯的审判结果,让华生十分赞叹,结果福尔摩斯坦白说他不过是提早看过报纸上关于审判的报道而已,使得被耍的华生非常不爽。接着福尔摩斯兴奋地继续进行被破案打断的化学实验——此时JB搓手的样子无比可爱——结果实验产生的大量刺激性气体熏得老哥俩叫苦不迭,不仅引起了路人的围观,还招来了消防队……
这是本季中喜剧性最强的一集,虽然案情本身并复杂,但还是值得推荐。
第五集:驼背人(原著为《回忆录》第七篇)
小说也相对简单。电视版改动很少:原著故事发生在华生婚后几个月,福尔摩斯登门拜访,在他家中借住一宿,讲述了案情,并邀他第二天一起出门破案;电视剧中则改为华生因为他的前军医身份介绍福尔摩斯侦破这个跟军方要人有关的案子。
小说结尾是福尔摩斯大师向小学生般的华生解释“大卫”并不是死者或其他涉案人员的名字,而是《圣经》人物,指出卖他人并占有人妻者。电视剧在这个原著戛然而止的地方增加了幽默的原创成分:华生翻阅了福尔摩斯故作高深地递给他的《圣经》后,犀利地指出福尔摩斯也不过是刚查了《圣经》,现学现卖而已。福尔摩斯对自己为什么会被戳穿很感兴趣,华生便出示了福尔摩斯夹在书中充当书签的带着最近日期的餐厅账单,这倒让福尔摩斯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一细节对提升华生的形象起到了很大作用,拉近了他和福尔摩斯在智力上的距离。
第六集:斑点带子案(原著为《冒险史》第八篇)
小说大大有名,但其中关于蛇的情节并不现实。电视剧中一处不重要的改动:原著中的死者是委托人Stoner小姐的孪生姐姐,电视版不是。
面对女委托人,华生总是一幅保护人的人样子,本集中他就想邀请Stoner小姐留下来吃早饭。而福尔摩斯一到办案的时候不要说顾不上别人吃饭,就连自己的三餐也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还十分不厚道地嘲笑作息正常的华生贪吃。两人在火车上的穿着和姿势简直跟原著经典插图中形象的一模一样。
原著中有福尔摩斯将被罗伊洛特医生扭弯的火钳重新扳直的情节,说明福尔摩斯虽然消瘦却有极好的身体素质,结果这段被JB一演就成了福尔摩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扳直了火钳……
电视版中,始终对破案热情高涨的华生专注地趴在泥地上搜索脚印,但这种生搬硬套侦查法的行为只能让福尔摩斯露出克制的讽刺微笑。可是,到了福尔摩斯在房内地板上爬来爬去,用放大镜四处查看时,就轮到华生通过表情告诉Stoner小姐这是正常的调查手段,让她放心了——所以曾有福学家说华生是福尔摩斯同世界沟通的桥梁。
本集中紧张气氛被渲染得很好,不论是福尔摩斯对Stoner小姐房内古怪布局的暗示型解释,还是他在守夜时颤抖不止的双手,都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不安。在微弱烛光的映照下,Stoner小姐的卧室显示出的诡异红色色调更加深了观众的紧张感。
第七集:蓝宝石案(原著为《冒险史》第七篇)
电视版比原著有趣很多,因为观众能看到一个一大早就被赫德森太太从被窝里拽出来的福尔摩斯。比起穿着经典斗篷或高雅礼服的福尔摩斯,我还是更喜欢这个睡眼惺忪,极其不爽地被人叫醒的侦探。他蓬头垢面,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火柴点烟,活脱脱一个单身汉烟鬼。
面对诚心诚意来找他“破案”的看门人,福尔摩斯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态度良好地接待了对方,给对方倒酒,还答应帮助他。对琐事本不感兴趣的福尔摩斯出于礼貌竭力压抑心中的厌烦,在看门人面前故作亲切的样子实在可笑。但福尔摩斯倒一向是对上等人倨傲,对普通人客气的。这正好说明了他性格上的可贵之处——有傲骨却无傲气。
看到忙着研究一顶破帽子的福尔摩斯,华生给出的评价介于赞美和讽刺之间,比原著人物更加自信自然。由于这顶帽子居然峰回路转地牵涉到一起重大窃案,华生不幸在圣诞夜被福尔摩斯拖上了寒冷的伦敦街头。被冻得够呛的华生想到室内喝一杯,但福尔摩斯却全然不理会这个愿望,还给华生提出了一个最不近人情的建议:大步前进、运动暖身。
剧中增加了赫德森太太因为福尔摩斯和华生在圣诞夜出门,顾不上第一时间品尝她的圣诞大餐而生气的细节,更突出了她的形象和她的性格。——这类细节处理正是这版电视剧最精致动人之处,使得其他人物不再是反衬福尔摩斯高大形象的单纯道具,只懂得围着他转,一切按他的要求行事,而是跟他平等、受他尊重的独立个体。
在本集尾声,福尔摩斯最终给了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华生还提醒他赶去监狱解救被羁押的无辜嫌疑人Horner,让他能合家团圆,欢度佳节。这充满人道精神的结尾正跟本集的圣诞节背景呼应。
小结
跟原著相比,本季基调较为愉快,时常带有喜剧性。
我认为JB和David Burke都进一步丰富了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形象,成功地演绎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关于友情的故事”(据说这是JB对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的定位)。
尽管JB扮演的福尔摩斯不论在形象上还是在性格上都跟原著人物有一些差别,但这些差别恰恰形成了独特的令人喜爱的风格:这位福尔摩斯性格上如此热烈欢快,甚至容易动感情(至少在前几季是这样)。
本次观影让我印象更深刻的角色倒是David Burke扮演的华生。(百度福尔摩斯贴吧中有一篇以这位华生为主题的帖子《David Burke版华生的十三个瞬间》,作者njswtly,地址:
http://tieba.baidu.com/f?kz=510469715,是我目前看过的关于这个题目的最好文章,强烈推荐。)从柯南•道尔的创作角度来看,华生医生这个角色的存在可能是为了继承爱伦•坡开创的侦探小说的叙事传统,也是为了摆脱第三人称叙事给读者带来的距离感,还能起到反衬主角智慧的作用,但这类角色假如直接以小说中那种茫然者的姿态进入电视剧就会显得呆板、无趣,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也就是我以往一直对一些影视作品中的华生毫无兴趣的原因。但在这版电视剧中,华生的形象得到了有趣的调整:他也是智慧、幽默并有能力参与破案的;他自信,从不盲目崇拜福尔摩斯。性格方面,华生的稳定乐观与福尔摩斯的神经质补充、映衬,使他们更像相互依赖、彼此需要的挚友。
从生活经验出发,我总觉得原著中的华生对福尔摩斯长久的崇拜很不自然,因为只要跟一个人相处时间长了——更不要说是多年当室友——哪怕他真是伟人、超人,你也会逐渐带着一种平常心去看待他。我时常忍不住想,为什么原著中的华生总要惊叹于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呢?他不是早就该对此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么。毕竟破案是福尔摩斯的工作,就像治病、写作是他的工作一样——这不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么。虽然其内容跟我们这些平常人的日常生活大不相同,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没什么理由跟我们不同。而这部电视剧恰恰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看似无比特殊的生活的“日常”一面:系列剧开篇《波西米亚丑闻》中,当国王给福尔摩斯留下大笔活动资金时,华生根本没想到赞叹福尔摩斯名扬四海、能力惊人、赢得了如此显赫的主顾,而是想到了出去好好搓一顿——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大学时期寝室中的常见情形,觉得福尔摩斯和华生跟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也没什么分别,因为我们在自己和好友的身上就能看到他们的相处之道。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部电视剧向观众提供了一个平视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工作与生活的机会:特殊的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寻常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赢得我们共鸣的是他们的亲密友谊。
这是一篇致Jeremy Brett多于致Sherlock Holmes的小文。虽然我也更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Jeremy Brett作为福尔摩斯以外的故事,但这两个名字相系的如此紧密,以至于任何一者如果缺席另一方的生平,都是莫大的遗憾。
今天,Sherlock Holems已经158岁了。而Jeremy Brett永远是62岁。
对于不太了解Jeremy Brett的人,他是“老福尔摩斯”,对于略有了解的人,他是出身伊顿、气质优雅、面容如雕塑般凌厉俊美的英伦绅士。我和许多人一样感激他与福尔摩斯这个角色的相遇。他当了四十一年的演员,其中有十三年在扮演福尔摩斯,从1983年一直到去世,福尔摩斯这个名字一直与他形影相随。他曾因接下这个角色兴致冲冲,乐趣无穷,但到了晚年当他笔下写到福尔摩斯,却开始变得难以猜度:“扮演福尔摩斯有如空中取箭”“我与他相约在瓦萨共进下午茶,可我们谁也没有出现”“他永远在我的前方,步履匆匆,难以追逐”……
在接演福尔摩斯之前,老实说,JB的演艺事业不算非常成功。他也曾是舞台上的哈姆雷特,也曾是荧幕上的道连格雷,甚至还因缘巧合地扮演过华生医生。他的美貌和才华从来没有人能否认,但除了与赫本合作的两部电影以外,一直没有足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品。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格林纳达的制片人从没有对JB发出过邀请,或是JB在一念之差后拒绝了,他的名字是否就会泯然于无数个“好演员”的历史中,我还会不会有机会去这么多地了解他,熟悉他?
作为福尔摩斯的十三年,他声名大噪,名留影史,他与妻子阴阳相隔,儿子长成懂事独立的小伙,他结交了Edward Hardwicke这个一生挚友,他的健康和精神状态都不断恶化,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他在《福尔摩斯的秘密》中燃烧了最后的舞台表演……即使十三年来的摄像机忠实记录下了他的苍老和憔悴,记录下了他每一条皱纹和每一个眼神的改变,但被遗失的,仍然太多太多了。福尔摩斯的光芒太过耀眼,他掩盖甚至吞没了作为Jeremy Brett的某一部分,有时候我还会觉得,知道“老福尔摩斯”的人越多,知道Jeremy Brett的人就越少了。
对不起。作为一个同样由福尔摩斯而认识他的影迷,我没有资格这样说,尤其不该在被认为是福尔摩斯生日的这天说。但你知道我一直觉得是什么被弄错了?JB始终说他和福尔摩斯的性格并不相似。在我看来,无论他是多么完美的福尔摩斯,他锋利的面孔轮廓,他神经质的小动作,他恰到好处的随性和风度,都不是最重要的。Jeremy Brett和Sherlock Holmes最相似的一点是,他们都有着坚定到令人向往的内心,都能够给人近于指引的精神力量,都是足以成为某个人内心里不灭之灯的了不起的人。
JB的生平,除了选择了演员作为职业和扮演福尔摩斯以外,其实是完全算不上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平凡人中的优秀者。出身乡绅家庭,毕业于名校公学,度过了有富足安逸也有黑暗迷茫的少年时代,离经叛道地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结交朋友,为年轻冲动的爱经历了不成功的婚姻,事业上成就和挫折,遇到了挚爱的第二任妻子,面对躲不了的生老病死,爱与离别。他也曾经因为受欺负而讨厌自己的相貌,也曾经在婚姻和责任里被人指责,也曾经对Maggie Smith话不留情,也曾经任性胡闹让剧组大伤脑筋。这是真实的他,有好日子也有坏日子,有失败也有伟大。
如果你只有五分钟时间去了解Jeremy Brett,我会推荐你看他1995年9月在BBC广播上的一段对躁郁症患者的讲话。躁郁症,可能比美貌、风度更值得写进JB平生的关键词,并且贯穿始终。JB的躁郁症很可能根植于伊顿时期,在1985年他的妻子Joan去世后严重恶化,是JB终其一生尤其是晚年,都在与之搏斗的生命中最强大的恶魔。如果没有躁郁症,JB也许会有更完满、更美好的一生,但却绝不会是他最后成为的那个模样——而那正是我爱他的原因,天赋的美貌被岁月所消磨,与生俱来的优雅被生活的坎坷所中和,晚年的他在经历沧桑和与恶魔的搏斗之后,沉淀出让人更觉得亲切、温柔而积极的气质。
我与自己的躁郁症打交道也有十年有余。有一天晚上,我第一次听到他的这段讲话录音时(那时候还几乎听不懂,多亏了300君的在线翻译),无法克制地哭到凌晨。他的声音在电流音和磁带受损的噪音中越发显得虚弱,犹如飓风中将断的蛛丝,却是这十多年来我所感受过的最温暖有力的支撑。他没有一句告诉躁郁症患者要坚强。要努力的鼓励,只是用他还带笑的声音说着自己在病痛中孤独挣扎的经历,只是告诉你“我也曾经像你一样”。在形单影只与躁郁症抗争了这么多年后,这段话的意义我难以用语言形容。如果要比喻的话,就像是独自捱了很久的寒风冷雨,在将要雨停时才发现路边放着一把朴素结实的雨伞。我很憾恨自己发现这把雨伞太迟,不仅因为我已经独自捱过的那场冷雨,还因为,这段讲话的时间在JB去世的仅仅9天之前。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致意。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关于Jeremy Brett,关于Sherlock Holmes,关于人生意义这个庞大而飘渺的命题。福尔摩斯在莱辛巴赫瀑布边的讲话已经再明白不过地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伦敦的空气因他而清新。我一直觉得福尔摩斯所代表的是一种用“崇高”形容都不为过的人生理想,正义、公平、礼义、更好的世界。我信仰,但知道我多半难有机会实现。所以JB的人生更接近于我理想中想要拥有的:世俗、平凡却有价值,在天赋和不幸的交替间始终对更好的生活抱有希望,乐观且积极地去爱人,相信人。以及在离开世界后,留下一把小伞给后人在雨天时用。
耶
我其實有點怕他突然喊華生的名字,一驚一乍的
很小的时候看过,今次再看觉得JB叔演戏还是很妖很骚的,而且屡次装扮的戏也都很有趣。比较喜欢归来记那个华生。
他就是福尔摩斯。敏感,敏锐,利落,优雅,温柔,冷峻
福尔摩斯真聪明!
Jeremy Brett美人,平时表情刻薄耀武扬威不炫耀会死星人,笑起来整个容貌都亮了。编剧相当不错,那么短的故事能安排成长度统一内容饱满的单集故事,这没点功力是做不到的。
大卫版的华生也不错啊,尤其《住院病人》一集表现甚好
《孤身骑车人》《桐山毛榉案》《诺屋德建筑师》《红发会》有相同特征——好运从天而降总是令人起疑;《斑点带子案》和《桐山毛榉案》人设较相似;气氛最诡异恐怖的要数《住院病人》开头,简直是噩梦! 阴郁幽怨的前奏响起,配合贝克街上马车压过青石板的辚辚声,镜头拉回阿福主观视角,简直是完美!
真的是越看越有味道~
其实盖里奇很聪明啦,JB这部不可逾越的经典戳在这,他要不那么拍估计被骂的更惨RIP JB
完美无双的男人
小时tv上看的模糊 再翻出来真是膜拜戏剧实力老将~~51岁的Jeremy Brett华丽!喜欢第一个华生演员的喜感让sh加倍伟大了
真的十分偏爱,杰瑞米.布拉特版的福尔摩斯,又带着儿时美好的回忆,我眼里这个电视剧绝对是完美的。
补记。这是最好的福尔摩斯。jeremy brett简直就是sherlock。
84年的已经这么腐了。。。
With a poignant ending,the adventure of SH suspends.永远记得片头的小提琴曲(最后一案变奏了),受到驱赶的小孩神情,以及最后JB饰演的SH自信到无比迷人又睿智的脸庞!最喜欢《斑点带子案》和《住院病人》,几乎可以说是恐怖片现场,两案都有在深夜的惊吓画面!SH日常的高傲实在太棒!完美!
收藏品之一
我爱Jeremy 不仅是前几年形销骨立的他 还是后来因为吃药而发福的他
斯人皆已逝。最经典的福尔和华生。
有合集竟然=口=!!!好吧这里面的JW直到最后三集才和SH有了美好的默契……还是有点幽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