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因为超字数了
印象最深的是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回来被这些缉毒英雄留下说一定要吃饭,画面切到是满满一桌肉还有四瓶酒,而这些是他们走了30多里的山路去采买,这一顿饭用掉了他们几个月的生活费,艰苦的生活、恶劣的环境,灯泡坏了,漏雨床湿了,一连下半年的雨,要么接雨水喝,要么出去200米的地方打水喝,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吃到肉,半夜驻扎在山里埋伏毒贩被蚂蟥蚂蚁叮咬是常有的事。镜头拍到他们的时候,略带羞涩,没有任何抱怨。大部分人都是负伤成残,积劳成疾。
一等功英雄被迫隐姓埋名离开家乡,他们家人也一直生活在担惊受怕里,不敢对外承认他们是一家人。
弹幕说不打码的基本不在了,我没有一个个去搜他们有没有晋升,宁愿相信他们都还好好地活在这个被他们用生命捍卫的世界上
应该重新上映宣传,带着血泪和生命的画面,比任何文字都有冲击力和教育意义。
确实 现在我们已经是报喜不报忧的时代了,就不想说了。
还记得前几天派爷吐槽过的一部剧吗?
《不说再见》。
包裹着没头脑和无下限消费缉毒警。
一会毒贩跟卧底警察卖腐。
一会卧底打入到敌人内部只靠主角光环。
上个月26号刚好是国际缉毒日。
合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国产剧利用特殊的职业搁这碰瓷?
派爷琢磨了很久,觉得有必要推出这部片子了。
它虽晚,但到—————
《中华之剑》(2021)
说起这部纪录片,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它的名字。
尤其是95、00后。
它是世界上记录时间最长的,一部讲述有关毒品的纪录片。
它不但刷新了我们对于毒品的认知。
更是在加深认知的情境下,感知毒品带来的切肤之痛。
毒品。
看到这两个字,总觉得离我们很遥远。
要么,出现在影视剧中。
要么,出现在某艺人身上。
但我们不曾知道的是,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只不过,我们没有被临幸。
今天的这篇推文可能会看到你心痛。
纪录片中的第一个故事,就让派爷沉默了。
张福娟,28岁。
五年前的她,曾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来昆明选演员的候选人之一。
在此之前张福娟做了几年生意,存了十来万块钱。
那个时候的她,生活条件非常好。
穿金戴银,手链、脚链有好几套。
张福娟自己向记者透露。
那个年代的她,不能说是昆明市街上最靓的仔。
但绝对也算是独一无二的时尚潮人。
我的时装在昆明市都没有人穿
我那些时装都是独特的很
就这样,自身条件优越的她,拿着自己攒下的十多万开了一家饭馆。
想着多挣点钱补贴家里吃的费用。
没想到。
正是这家饭馆带她走向了万丈深渊。
吸毒的人经常跑到张福娟的饭馆吃饭。
一日,张福娟和丈夫吵完架之后心情低落。
毒贩来吃饭,便递给了张福娟一只烟说:“娟姐,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
谁知道,这支烟里含有海洛因。
张福娟从此也踏入了“毒圈”。
她曾想过放弃,可是那痛不欲生抓心的痛痒在她全身弥漫开来时,张福娟只能再次放弃。
如你们所见,画面中的张福娟已经行动不便,只能躺在床上。
但你们看不见的是。
张福娟的手脚全部溃烂。
大腿上的骨头已经变黑。
更可怕的是。
由于长期给腿部注射扎针,脚部的血管硬化并被破坏死了。
大腿的两面全部糜烂,千疮百孔。
惨不忍睹。
与记者谈话的同时,张福娟的儿子就坐在她身旁。
年纪幼小的他,根本不明白母亲经历着怎样的痛苦。
只是表情麻木,喊着“妈妈,妈妈”。
毒瘾发作时,张福娟痛苦不已。
她抓挠着全身的皮肤,在床上翻滚着。
那种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让整个拍摄组无法继续。
张福娟是《中华之剑》整个纪录片中,唯一一位主动配合,并愿意让摄制组拍摄自己毒瘾发作时惨状的吸毒者。
再看看张福娟的床头上,就摆着一支可以为她缓解疼痛的针剂。
但她强烈要求摄制组拍下自己的惨状后,再进行注射。
目的是让更多无辜的人,不要重蹈覆辙。
拍摄到一半摄制组们关闭了摄像机。
他们实在不忍心拍下去了。
没向她道别,就悄悄离开了房间。
毒品本身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吸毒行为对一个文明社会又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为昂贵的毒品驱使着吸毒者们不断获取钱财。
这些钱常常取自于无辜者的腰包,取自于国家财产,甚至人的生命。
陈兴平,汽车公司出纳员。
为了满足毒瘾,搞毒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二十一万四千多元。
请注意,这是在89年!
还有一个毒贩。
为了弄点白粉的钱,竟然残忍的杀害了村里的一对母女。
在无法得到钱财的时候,用斧头多次向受害人劈去。
温馨提醒,以下画面慎看!
而这个毒贩年龄并不大。
只有12岁!
是什么样的驱动力能让一个12岁的孩子手握夺命刀,下此狠手呢?
警察告诉记者:
这就是毒品的原因
一个15岁的孩子在吸食了海洛因之后变成了禽兽。
他将这名13岁的幼女劫持到自己家中,奸淫,拷打,折磨了整整四天。
身上多处被抓烂,脸部进行殴打,女孩被找到的时候神志已经不清楚了。
村里的人说,以前小女孩活泼开朗,爱笑爱唱。
现在,每天来到河边,呆呆的对着鹅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
说到了毒品,毒贩,就一定不能少了缉毒警察的身影。
为什么大家对吸毒者这么愤怒?
除了毒品带给人们的巨大危害,
还少不了这些缉毒警察们为了抓捕毒贩牺牲生命。
夏少雄,说起这个名字悲痛又惋惜。
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这部纪录片中。
他带领摄制组深入山林抓捕毒贩。
作为缉毒队长的他,反应迅速,带头上阵。
抓捕时期刚好碰上了大雨和冰雹。
深山的半夜,一行人冻得直哆嗦。
夏少雄拿起酒壶猛灌了自己几下,又投入到抓捕中。
虽然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
但是我们无法忘记成功抓捕到毒贩后,夏少雄开心自豪的表情。
这一刻,他的笑容就是给予自己最好的回报。
第二次,再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
是在新闻上。
夏少雄被公开执行死刑。
为什么?
当年的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昔日的禁毒英雄,沦为了毒贩。
英雄的堕落最让人惋惜。
每天与毒品罪犯打交道,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缉毒警察们无数次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以及利益的诱惑,如同刀尖上的舞者一般。
你说夏少雄,他可恨吗?
可恨!
可怜吗?
也可怜!
我们无法得知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斗争走上了这条道路。
但更多的缉毒警察为了打入到敌人内部,赢得毒贩的信赖。他们置生命于不顾,做牛做马,甚至染上毒品。
与此同时,缉毒警察的家属也面临着生命危险。
他们并不像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轻松安插成反派。
据统计,每年牺牲的缉毒警察是其他警察的4.9倍。
他们是普通人,也是缉毒警察。
同样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宝贝。
之前,知乎上有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和你说信仰,你信吗?
我信!
缉毒警察很少公开露面,他们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的生活。默默的抓捕毒贩,挽救更多的人。
《中华之剑》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这么震撼,原因就是过于真实。
误入歧途的吸毒者,受牵连的家人,还有命悬一线的缉毒警察。
每一帧画面都让我们无法喘息。
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段话。
它让我在将近40度的温度下,犹如像冰雹一样砸在自己身上。
说到底,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可以去尝试,但有些事情决不能!
缉毒警察永远值得respect。
毒贩和吸毒者永远不能被原谅。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
昨天是国际禁毒日。
本想整理一期和吸毒、禁毒有关的电影,比如《毒战》《扫毒》《告密者》《门徒》《无间道》《湄公河行动》等等。
但转念一想,电影终究是电影,即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不足以让人信服。
出自《湄公河行动》
为了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现实中毒品的危害,君君今天打算扒一部100%真实的国产禁毒纪录片。
这部诞生于23年前的片子,直面当时国内的毒品状态,与吸毒、贩毒零距离对视。
它将血淋淋的真相摆在你面前,比《湄公河行动》还要震撼10倍不止——
《中华之剑》I 1995
豆瓣:9.3
这是一部早期拍摄的老片子,20多年前的渣渣画质,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后期制作,都谈不上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但它完全真实,真实到你无法想象,当初它是如何通过审核的。
全片共八集,每集45分钟。
它是当时世界上(1995年),记录时间最长的一部毒品纪录片。
我国也是第一个用300分钟以上时长,向公众展示国内毒品问题的国家。
可惜年代久远,知道的人并不多。
那是一个地下毒品交易十分猖獗的年代。
吸毒、戒毒、贩毒、缉毒,每一环单拎出来看,都堪比恐怖片。
片子的主要拍摄地是受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广西、云南一带,还有不少是最艰苦的边境地区和贫困区。
1姐妹花染上毒瘾,一度割腕自杀
云南昆明的一对吸毒姐妹,姐姐二十八岁,妹妹二十五岁,原本都是以开出租车为生。
染上毒瘾后,她们每人每天要消耗海洛因1-2克,吸毒一年多来,花了近二三十万。
姐妹俩的手臂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针孔和疤痕,有些伤口早已溃烂。
妹妹的左手上还留下了一个自杀的切口。
那是她在戒毒的时候,因为实在太痛苦,自己拿刀片划的。
痛苦到什么地步呢?
“那个心啊,就好像很多小蚂蚁在爬,根本坐不住,好像要跳出胸膛,太难受了,全身都是痛的。”
可悲的是,像她们这个年纪的吸毒人群,在当地实在太多太多。
仅在她们身边,因吸毒死去的朋友就有五六个,其中有一个是姐妹俩亲眼看着死去的,年仅十八岁。
2五年吸毒史,毒素把骨头都染黑了
张福娟,女,二十八岁,原本做生意已经攒下了十多万的存款,是当时少有的“万元户”。
然而,从1988年接触上毒品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
5年的吸毒史让她的手脚全烂,医生说“连骨头都是黑的了”。
真正正正的“毒入骨髓”。
住院输液的时候,她被医生告知,双脚血管全部硬化,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扎针了。
你相信吗?五年前的她,曾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来昆明选演员时的候选人之一。
从健康美貌,富甲一方到倾家荡产,生死徘徊,只因那一口戒不掉的“毒”。
说起她染上毒瘾的经过,也是一言难尽。
当年,她在昆明开了个小饭馆,生意蒸蒸日上。
有一天,吸毒的人来店里吃饭,见她和丈夫吵架,于是上前“安慰”,给她递了一支藏有海洛因的烟,不明所以的她尝了一小口,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不让更多无辜的人重演她的悲剧,她同意让摄制组拍下自己毒瘾发作时的惨状。
哭喊,挣扎,抽搐,狰狞,撕心裂肺......让人不忍直视。
那时的她,才刚刚过完28岁生日。
她说,这也许是自己最后一个生日了。
在整个西南边境,像这样毒瘾发作,痛不欲生的人,常常栽倒在镜头前。
不是作秀,不是演技,而是真正的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难受地哭天抢地)
(痛苦地在地上打滚)
(用头撞墙,生不如死)
3因为吸毒,十几岁孩子成强奸杀人犯
吸毒这件事,除了严重腐蚀身体健康外,造成了连锁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例如为了获取高昂毒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又或者吸毒后神志不清,做出种种危害社会的事等等。
别说不可能,事实就摆在眼前:
国家干部陈某,贪污公款吸毒,被判死刑。
12岁少年为获得购买毒品的钱,用斧头劈开村里某户人家的大门,随即行凶砍人,母女二人双双倒在血泊之中。
15岁少年吸毒后,将村里13岁的幼女劫至家中,奸淫、拷打、折磨了整整四天。
女孩被救后,精神失常,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
这些吸毒者们或自愿、或无知、或被骗、或被引诱,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赔钱又赔命,害人又害己。
而他们拼死拼活弄来的毒资,一分不少地进了毒贩的腰包。
靠着贩毒的钱,他们在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块的贫困地区,建起了100万的别墅,然后拿着沾满污秽、鲜血淋漓的脏钱,继续危害人间。
而与这些毒瘤展开殊死搏斗的,是一名名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缉毒警察。
1986年9月,云南禁毒民警施翔宁,为了抓捕毒贩跳进了流沙河,再也没能上来。
半年之后,遗骨才被找到。
那个时候,他的未婚妻正苦苦等着他回来结婚,谁知,爱人没有等回,却等来了这个天大的噩耗。
哪怕就在拍摄期间,缉毒警察与毒贩的殊死搏斗也从未停止。
随着毒贩当场引爆炸弹,多少家庭面临生离死别.
追捕现场,几名警察当场毙命;
意识尚存的,浑身是血;
幸存下来的,还要面临被毒贩报复的危险......
说到底,吸毒、贩毒、缉毒,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关于毒品的血泪史。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很多时候,人的选择就是那一刹那,但结局却是天壤之别。
那些吸毒者,在未接触毒品之前,也许会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自由自在,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当他们触碰毒品的那一刻,在享受了片刻的快乐之后,换来的却是地狱般的生活。
他们成了行尸走肉,毒品傀儡,堕入无尽深渊,想回头却发现来时的路都已经消失。
并且,就连亲人、朋友、爱人,以及一个个无辜的人们,都被他们一手带进了地狱。
没有买卖就没有罪恶,尽管已经老生常谈,但重要的事情请允许我再说三遍: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没有故事,都是真实。魔鬼让你伴舞,你只能等到音乐结束。
童年阴影,一世警钟。
当年天朝还有些有价值的纪录片 小时候看这个吓的不轻 由于发生在身边方言也很亲切 那种真实的恐惧感 至今烟酒不沾 老爸买过VCD 这东西留着教育孩子不错
看过最恐怖的纪录片,这片我觉得应该在破冰行动收官后,再在央视纪录片播放一遍,绝对能起到警示效果
因为贩毒在中国是可以判死刑的,所以毒贩被抓的时候会拼死反抗。边境地区的缉毒警拿着微薄的收入,住在漏雨的房子,与自己的妻子常年不能在公开场合同时出现,却做着最危险的工作。他们用性命保护的是人至高无上的自由——不吸毒的自由
永远不要怀疑它到底有多可怕
难以想象第一集这个张福娟至少在06年以前还没死,跑去缅甸继续吸毒,还生了个天生就有毒瘾的孩子
来云南第一个月,集体坐车去了昆明市戒毒所。所见所闻,一生难忘。那些吸毒人员见到我们的眼神透露着极端的恐惧。我就明白,我们这身戎装,就是中华之剑。
后来就进入了报喜不报忧的时代
比起一些所谓的纪录片,这部片是如此的震撼。虽然时过境迁,但正义总归是能打动人的。反对毒品!
经过我的多方查证,本片中很多打马赛克的警察仍然有活动,并且因为年龄的增长很多做了领导,政协委员。并不是像微博上谣传的全部死光光无一幸免。当然缉毒警察的职业本身是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的,值得我们奉以最高的敬意,但也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肆意将其推上神坛,或者刻意悲剧化这些人。
一口气看了八集看的头皮发麻,记者好敬业各种画面真的很难得,缉毒警察好厉害条件还那么艰苦,好多镜头看的心惊胆战搁我估计早吓趴了,真心佩服。希望大家都能远离毒品,个人觉得贩毒吸毒的人不配谈人权,尤其是某些脑残粉,再怎么辩解也是智障。
卧槽,和这纪录片相比什么cult片都弱爆了,以后再也不敢认为吸毒很酷了,什么猜火车,梦之安魂曲都弱爆了
官方这样血淋淋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已经绝版了
具体看过什么已经忘记了,但是让我立志成为一名缉毒警察的片啊~
在年轻的时候交友不慎,见过部分毒品和瘾君子,当时真是不要命还想试一试,幸亏一个好心的叔叔从旁点拨,不然我也是被自己蠢毁了。
强烈建议国家开拍2020年版中华之剑,我迫切想了解现在中国和世界毒品情况
挺无奈的 为那些因为播出被曝光而牺牲的警察致哀 (┬┬﹏┬┬)
小时候看过,再加上初中学校办过禁毒展览,几乎都是那种露骨的照片,针孔,伤痕,各种疱疹,反正我心里阴影到现在,吸毒想都不敢想
最震撼的不是毒品的危害或者毒贩的疯狂,而是二十多年前,缉毒警察过着清贫的生活,还冒着巨大的危险坚持工作!他们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