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爸爸根本就没有出现,而且父母双方也都离异了,说明爸爸对这个家的归属感不是很大,所以爸妈假装妈妈根本就不成立。有人说女主脱衣服摸喉结,这几个动作表示女主可能是变性,而不是整容,其实我感觉这只是妈妈为了让自己更坚强,幻想出来,又或者说是自慰。
为什么我说妈妈是真的妈妈呢?因为结尾母亲被烧死之前,她说我会做两个人的饭,两个人的衣服,而且卢卡斯的死根本就不是你的错。这说明母亲也反应过来儿子的心理问题在哪里,可是这已经太晚了,结尾母亲的反应也是,导演想要表现出来的。为什么母亲被放出来第一反应是跑而不是揍儿子一顿?我更倾向于母亲,她本来就被儿子搞得遍体鳞伤,然后长时间又没有吃饭,本来就已经被吓到了,而且他自己本来心里也受了问题。
卢卡斯的死让母亲崩溃,而且他本来就有癌症,所以把那颗痣给割掉,再加上自己的离异,电视台都辞职,他希望儿子跟自己一样接受卢卡斯的死,所以他不断的强调了儿子不要老是,和卢卡斯说话。卖房子这个我感觉可能是家庭收入的关系,因为母亲作为一个主持人,人已经老了,然后本来就已经有了病,并可能他为了治疗这个癌症就花了他大半的积蓄。而且在家静养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上班,那钱从哪里来?也不就是从她的存款。家里的存款难以维系下去,所以他选择了卖房
而且儿子问母亲说卢卡斯喜欢哪首歌,这本来就是个送命题啊!卢卡斯已经死掉了,他根本就不可能开口说话,到底卢卡斯喜欢哪首歌,这不就是要符合儿子的想象吗?而且电影一开头就就有一段影视他们唱的就是夜道安,母亲说的也是夜道安。第二个机会就更是送命题了,她问母亲,卢卡斯在干什么?卢卡斯是他幻想出来的,所以母亲的死是必然
所以我更倾向于母亲是真的母亲,这样子前后更为呼应,不然为什么结尾他要这么说话呢?
先上结论:妈妈是真妈妈
一、Lukas先溺死,Elias认为自己没照看好他,所以自责,患上了替身综合症,这种病有严重的自我欺骗式幻想,病人会忽略看到的事实,相信自己幻想出的假象。所以剧中的女人,虽然答对了Lukas最喜欢的歌,虽然Elias找到了女人的隐形眼镜,Elias都会忽略不计。Elias努力寻找证据,自己没病,只是女人是假妈妈而已。当然这根源是,他坚信Lukas没死,从头到尾都是,这是这种病的可怕之处。Elias拿着手机质问妈妈,说他为什么逼Lukas,实际上手机里的孩子不是Lukas,是Elias。Elias在女人房间装窃听设备,想抓住女人是假妈妈的证据,结果只有女人被他虐待的惨叫。剧中Elias常梦到的诡异场景,比如妈妈在森林里晃脑袋,喂妈妈吃蜚蠊等,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妈妈是恶魔,一方面也在显示Elias在渐渐走向邪恶。正所谓,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二、为什么妈妈不是假妈妈,是真妈妈。妈妈一直到死,也坚称自己是真妈妈。剧中妈妈和人通电话,从那通电话我们知道,女人曾经为了照顾Elias情绪,假装Lukas活着,和他俩一起生活,但她不想再演下去了。剧中的爸爸,平时似乎比妈妈照顾孩子更多,后来受不了后来分裂的家庭离婚。在女人被烧死后,房中走出了女子的灵魂,渐渐远去,她终于离开了这个伤心地。但Elias并没有被烧死,接下来一幕,他一个人穿梭在玉米地中,镜头给了特写,玉米秆的摇晃,是一个人在穿梭,导演想告诉大家,如果Elias死了,玉米地里会有两个小孩子。然后镜头一转,又出现了Elias幻想出的兄弟,两人还迎向了分裂出的妈妈。至此,Elias的结局已经确定了,他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世界了,所以三个人的画面是毁灭,而不是升入天堂。
三、剧中和妈妈合照的女人,只是闺蜜。有些人脑洞很大,不是不可以,但是结论错。这些猜测的基础,都是围绕整容。事实上,即使整容,也不可能整容得和妈妈一模一样,不管是 爸爸整容,闺蜜整容,妈妈的同性恋人整容,还是妈妈的亲姐妹整容(妈妈有亲姐妹,Elias会不知道?)。事实上,照片这个片段,是导演在把事实告诉我们,他说,妈妈是真妈妈,她很伤心,她把婚纱照拿走了,但是家中墙上有爸爸的照片。如果真的是阴谋,两个女人的合照还会留在家里给Elias发现?
四、很多人认为电影的启示是妈妈忽略孩子的感受,有点道理,毕竟妈妈平时因为工作忽略了两个孩子,但我认为不能都怪她,因为我们可以看出妈妈当初对两个孩子也是很关爱的,所以Elias才会认为现在的妈妈不是真妈妈。其实妈妈自己精神压力也很大,她一个儿子死了,另一个儿子得了精神病,自己出了车祸,离了婚,整容担心容貌有损,工作不顺心。所以她躲起来说电话,偷吃饼干,想不出简单游戏的答案……所以妈妈死后,她的灵魂只回了一下头,对这个家几乎一点儿留恋都没有。
五、电影名叫晚安妈咪,这问候是孩子们以前每晚做的事。妈妈虽然工作很忙,孩子们睡觉了她都没回来,但她会打电话给孩子问候,给孩子唱催眠曲。但现在妈妈每天在家,她已经没心思唱了,Elias也不再问候。实际上何止问候,连妈妈这声称呼,他恐怕都很久没叫过了,所以做完手术回来的妈妈听到他叫妈妈,说:真是一个不错的问候。
六、最后再说几个小细节。女人总是照镜子,她是怀念过去,也想找回最好状态的自己。剧中的猫,多半是自己死的,这只猫很弱,连叫都没力气。
讲了一个平时用语言、行为压迫挑衅孩子 最后没得好报的故事 看得人大快人心 俩孩子给她绑起来那段 导演生动地呈现出 我们在报仇的时候心理并不是快乐的:我想跟你讲理 我想跟你用文明的手段 但我们最终却只有使用我们不愿意的方式 很遗憾 这个妈一点服软或认错道歉的意思都没有 女主在醒来发现被绑后 仍是一副 你赶紧把我放了 我大人不记小人过 的倒打一耙模样 当不讲理成为一个人的特权后 让她讲理 她反倒认为这是不应该的了 你为什么会觉得 我绑你你就已经受不了了???你无尽地心灵虐待精神摧残 我绑你真的不算什么 我没要你命 就是因为我还拿你当妈 影片没有激烈的打斗 但荧幕外的观众就是会明白火烧在他妈身上不是无辜的 亲子关系就是这样 好些老一辈 尤其家里8、9个孩子的 按她们自己话说 没空管孩子 从小到大爹妈没教育过一句 您说这任其野蛮生长的后来为人母 她能有母亲样吗?她能是好妈吗?就别说称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了 不自私不妄自尊大 你看看她做得到吗?
影片的压抑诡异感也许并不是故弄玄虚。这种压抑感来源于电影一直在把观众拉进那个久违的孩子的视角看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父亲的缺失,兄弟的早逝,母亲的创伤,整容手术,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同时发生却不可以同时接受。尤其是最为直观的整容手术,看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多么怪异惊奇。
奥地利版真正的【我杀了我妈妈】,真正想说的与我杀了我妈妈无异,但充满着西北欧电影的冷暴力与极简主义,冷峻的CUlt感,超爱。
拍的很漂亮的极简主义北欧恐怖片儿,互扇耳光那幕瞬间穿越恶童日记,不过跟那部也有很大差距,结局的套路真是很老.........什么死都不能剧透!这电影完全在于氛围营造好吗。
原来是可怕小孩系列
一开始就猜到设的梗了,最后也证明果然是,尽管字幕前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译错。其实片子也拍得很明显,只能说欣赏一下整体的阴冷画面(森林里全祼是怎样,就只是增加气氛的是吧),到后面的逼问简直就是为重口而重口了。至于母亲为什么整容,我的理解应该是意外导致母亲没死但受重伤所以才这样吧。
诡异且残酷
波兰斯基的徒子徒孙
走极简风格的心理惊悚片,用小细节铺垫下了不少悬念,比如母亲嘴里俩双胞胎男孩的名字,随着剧情的发展各种混淆视听,然后一步步走上北欧冷暴力片的路线,各种让人不忍直视的残忍桥段,导演在掌控情绪方面很厉害,最后真相的反转非常的强力出人意料,原因越想越悲伤,真相也越来越残酷。★★★
晚安妈咪 Ich seh, Ich seh
双胞胎找妈妈,鱼缸死猫,剖腹蟑螂,林中变脸,极简风格的心理惊悚。镜头感,影调,场景调度,剪辑很好的形成了系统的形式感。奥地利电影,导演名不见经传,调度运镜气氛和节奏的把握非常纯熟。烂俗惊悚恐怖片太多,优秀的难得一见。
什么鬼,这么点破事演了一个半小时,字幕没出就看出来是什么梗了,9岁小孩编得那么残暴没道理。还有我不信妈妈被绑起来和儿子交流不会说一点母子俩才知道的私房话来说服孩子我是你妈。
小朋友长得很好看所以给三星
「Where is our mom?」「What is Lucas doing? → I can't see him!」
为了说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用这么恶心的噱头来表现 简直恶心到极点。而且审问那段根本经不起推敲。
好好弄的话至少可以多出一星⋯⋯
因为境遇不顺就虐待孩子的母亲惨遭孩子的虐待报复......这精分的孩子简直就是披着天使外皮的魔鬼!
3.5 funny game in a sixth sense...
如果看过《蔷花红莲》那情节基本就没啥看头了,但奥地利的艺术美感非常值得一看,房屋设计、装潢、镜头运用,都让人印象深刻。
够诡异,闪灵之后最令人印象深刻双胞胎。
看完郁闷,和伊甸湖的小孩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