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关于本片:
有一段时间,美国电影深受戏剧的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团体剧场”将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剧团所教授的自然主义表演方法移植到美国,卡赞就是剧团中的一员, 到40年代中期为止,他已经成为纽约百老汇最重要的导演。 原本拍自由主义倾向的社会问题的在二战以后转而拍摄Tennessee Williams的小说《欲望号列车》。“方法派”即演员以个人经验作为表演基础,而即兴表演常常是通往方法派的一条捷径。后来,以马龙白兰度为首的方法派对好莱坞产生了很大影响。卡赞曾经说:“马龙白兰度是一名天才的演员。”很早以前,卡赞就发掘了这个年轻人身上惊人的表演气质。
关于导演:
麦卡锡主义,以约瑟夫·麦卡锡为首的一派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人,使用不公正断言和调查方式——对疑似共产党人,特别是持异议者和批评者进行打击、诽谤。这些人还印出了指向好莱坞娱乐的宣传册,明确规定 “不得诽谤民企、不得诽谤实业家、不得神化‘普通人’、不得赞美集体主义”
1946年7月,《好莱坞报道者》便出现了“给斯大林的投票”的专栏。上边指出了一系列共产党人,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卡赞被传唤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并就其政治关系进行了质询。很多同伴转向“温和的旁观者”使他感到诧异又气愤,所以他对成为共产党员和对八名“团体剧场”成员的任命感到后悔,那八个人也加入了党派,其中包括奥德茨、保拉、斯特拉斯伯格和李的妻子。这拯救了他的电影事业,他因此未被列入黑名单。好莱坞的很多人却为此永远不肯原谅他。这不光是因为他对所作所为在事后完全没有表示歉意,更重要的是他冷漠的评论:“伤害朋友会伤心是正常的,但我宁愿伤害他们一点也不愿让我自己受伤更多。”他甚至说提交证据让他的工作质量有所提高。“做这一切是我的真实想法,之前的一切都是十七年的故作姿态,”他在自己1988年的自传《一生》中写道。“我真正天才的原创电影,都是在我作证之后拍的。” 因此,黑名单事件除了道德谴责之外没有对卡赞的职业生涯产生过多负面影响,甚至对他的职业生涯有所助益。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出现了“好莱坞十君子”。他们举行了无数次抗议,被召去参加了无数次听证会,还是坚持指控HUAC是违法的。好莱坞十君子中的达尔顿·特勃朗坚持斗争,他的结果却是没有任何敢于雇佣他。于是特朗勃就在家里待着,借用他人的名字写剧本。18个月中,他写出了12个剧本。其中就有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罗马假日》。
“闪闪发光的、漂亮的、让人着迷的底色是流淌着的是让人晕眩的欲望,她是漂亮而唾手可得的廉价水钻,无数次的反射、折射,她失真,然后误以为自己是美丽的钻石却无法承受接踵而来的磨损。”
无论是《A Streetcar Named Desire》还是《Sunset Boulevard》、《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似乎都在围绕着女性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美貌的流逝而逐渐无法被负担最终走向毁灭展开。然而不幸的因素是什么?如果说《Sunset Boulevard》Norma的崩溃揭示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抛弃了曾今的宠儿的悲剧,在《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无论戏里戏外都在戏谑着女性的职场困境以及女性作为客体无法摆脱被凝视的宿命。那么在《A Streetcar Named Besire》里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
(不想以原著中所展示的少数群体角度来看待,仅将Blanche视作女性角色,整个故事是一出父权压迫下女性走向毁灭的故事)
美国南北战中后,南方经济受到重创。南方人依旧活在早已习惯了的温柔旧梦里,而当这个泡泡破开,Blanche不得不去投靠她所看不起的“现代人”,而这注定了她的格格不入与脱节将她甩向深渊。
女性的道德自省成为一种精神内耗。
早年观看国产电影《万箭穿心》对片中宝莉悲惨的遭遇印象深刻。宝莉过激的言论导致出轨的丈夫自杀,而丈夫的离世所带来的连带影响成为宝莉万箭穿心的根源。宝莉以一种苦行僧的方式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而这样的道德自省无疑是折磨人心的。如果说宝莉的言论是利剑快速地了断了丈夫的性命,那么宝莉儿子的言论就是上千发射向心头的已经生锈的箭,但宝莉的儿子丝毫没有一丝愧疚感甚至心安理得接受宝莉的养育。
我不否认Blanche的言论导致爱人自杀,可Blanche作为一个同妻确实很惨。如果说Blanche的言论应该付出代价,Stanley那恶毒的言论加速了Blanche崩溃是该可耻的,他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Blanche的精神状态由于她长期的自省而逐渐走向崩溃,应激反应、幻听、噩梦。她在道德自省里不断地迷失自己。
说到妻子对丈夫的蔑视,想到《鄙视》一书中,男人那懦弱的行为、面对妻子(被上司觊觎)视而不见、对于已经呼之欲出的事实否认、到最后依旧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认为妻子不应该不尊重自己,而在整个故事中男人对妻子的批判、蔑视是密集的而男人的优越感也在对妻子的蔑视中尽显。当然最后这本书死去的竟然是妻子,我真的要疯了,为什么总是女人得到坏结局?
波伏娃曾在《要焚毁萨德吗》一书中认为:
“他们试图从象征意义上在床第之间复活他们所怀念的那种境遇,即独自享有主权的封建独裁君王的地位。”
“在做爱的时候没有一个男人不想成为专制君主。暴君统治的沉醉直接导致残忍,因为这个放荡子通过虐待为他服务的对象,体会到一个强健的人在挥洒自己力量时所能品尝到的所有魅力;他在统御着,他是个暴君。”
“多亏了她(指萨德的妻子对于萨德的无条件依附),他不仅能够将作为丈夫、父亲、贵族的角色与他的快乐协调起來,还确立了淫邪恶行对于好意、热忱、忠诚、体面的显著优势,通过使婚姻制度和所有夫妻间的美德服从于他想象与感官的任意交为,他出色地对社会加以嘲弄。”
Stanley不是一个性虐狂,但家暴和强奸比性虐更可耻。
尽管是个人渣,但Stanley依旧是“长相帅气的”。他身上的特征多么阳刚,健硕的肌肉,粗旷的嗓音和不羁的生活方式,他即是一个具象化的父权。他要有绝对的话语权,最起码在他家里;他认为妻子的财产即是自己的,然后又说“我的也是你的(反正我也没有财产)”;他性别歧视到骨子里,在外人面前也没有尊重自己的妻子;面对精神状态有问题的人,他不断将对方逼向崩溃而得意;他强奸了Blanche,但毫无悔意。
(强奸带着摧毁她人的目的,《The Damned》中那个恋童癖异装癖男人强奸了自己母亲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他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毁了母亲。)
父权制合理化了阳具崇拜和荡妇羞辱。Blanche所展示的形象是一个崩溃的形象,她的自毁性是她在那样的状态下为数不多可以保持的选择权。Blanche的行为不是让世人批判说教的,而是让人反思其悲剧究竟因何而起。
回到第三点的论题,女性在男性凝视下陷入依附道德的自我束缚,即在圣女和荡妇间论证自己是圣女而非荡妇来获得短暂的尊重。事实上荡妇羞辱的威力远比揭发丈夫的不伦恋情、讥讽丈夫的懦弱更大。1935年,中国演员阮玲玉去世,这位传奇女星的离世向世人证明“人言可畏”。荡妇羞辱对于旧时代的女性是有致命性的打击,而当时大部分男性则不会因为私生活败坏而被批判再走向毁灭。
性是男人的话语权,在这项禁忌中女人不被允许享受、不被允许有主动的权利,一旦女性“像男性一样”享受性爱或者暧昧,对于女性的荡妇羞辱便随之而来。
我始终觉得人在自毁时产生的快感会让人误以为自己重新掌控了对于人生的话语权。
Blanche错误走进了象牙塔并认为这就是真实,随着越走越深她无法判断真实和幻想的边界。她依旧渴望得到他人的爱慕和尊重。最后她熄灭了,带着漂亮的谢幕,她走向了无人知晓的深渊。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次联想到林芙美子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贫穷的恐惧以及对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对生活的消极对待。这与Tennessee Williams在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消极对待是相似的。如果说《浮云》中雪子所认为的“去海岛和兼吾重新开始”是她的生命后期的精神寄托,以及《饭》三千代最后选择逃避现实选择和丈夫回到家中并认为那样的附庸他人是幸福,这两者都是一种对于现实的否认以及对贫穷的恐惧;那么《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也在不停地阐述这样的两种恐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如何将Blanche推向崩溃。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柔软而没有话语权的人,她在被碾碎的过程中发出过怒吼,野蛮的言语和阴茎捅碎了她最后的理智,她跟着镜子一起碎了。
究竟是谁逼疯了Blanche?是无处不在的凝视批判和父权制。(无论这个电影在说女性或是同原著中隐晦表达的少数群体,她们都是父权制压迫的对象。)
十年前,我看简介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在我看来,马龙白兰度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帅出一个标杆了——人真的很难接受美的东西很丑陋,他这样的性感男人,强奸?总觉得这种情节是无法被接受的。
十年后,我看田纳西·威廉斯的小说,就刷到了他最出名的这部剧。看了前半个小时,都无法认出费雯丽。后来瞟了一眼演员表,还是无法接受。那个美到天际的南方庄园大小姐真的是这部电影里神神叨叨的中年妇女?我一直自我催眠这源于化妆的成功,但是,看过背景介绍,也不得不接受,后来的费雯丽,也许就是布兰奇这个样子。
在《欲望号街车》之后,费雯丽进了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很少出现了,这几乎已经是她事业的末期作品了。她离世的年龄其实算得上年轻,也不过五十多岁,据说她患上了躁郁症,无法正常工作。
她的容颜本不该在这个年龄就支离破碎,但是,你要明白,她是个病人。
这个电影给我的震撼之大,要我用好几个晚上去回味,不停地感慨:人生真的是太残酷了。
如果说悲剧就是把美撕碎给你看,那么残忍就是,皮囊之美在揭开的一瞬让你目见的是人性之陋,有多美就有多丑陋,还有一种残忍就是,美被岁月侵蚀了,美被丑陋玷污了,美破碎了。
《欲望号街车》就是这么残忍,它把人生的所有残忍都展示给你看。然后,你能说什么呢?本以为有很多的感触可以发,最后,也不过,静坐无言。
我们真是天真,被韩剧的帅哥给洗脑了。总以为帅哥都是霸道总裁,爱你爱得不得了,对你好得要死要活的。真实的人生就是,帅哥可能是个禽兽,这反转冲击之大,有多少女人不愿意接受。就算斯坦利是个恶魔,最后不也还是看在颜的面子上恨不起来?所以,这样的演员是有勇气的,而拿生命去演戏的费雯丽,不但值得尊敬而且还要有敬畏感。
你知道她在电影中的歇斯底里和各种“作”有多少演员的心血吗?在面对着自己丈夫的绯闻对象的时候,还要沉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并且自杀的剧情中,她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不得不敬佩五十年代的演员。就算电影给予多少痛苦,也要将真实的人生血淋淋地剥开给你看。
于是,《欲望号街车》到底是在电影史上留下了痕迹。
十年前看这部电影,我会和前一个小时的感触是一样的。这个布兰奇也太作了,作为客人怎么能随心所欲呢?作为姐姐怎么能对妹妹的婚姻指手画脚呢?看到很多评论,也是在探讨布兰奇这个人,各种不讨喜,让人生厌。
我觉得我们站错了一个立场,布兰奇是病人,她是无法被划归在正常人的范畴里去讨论的。就像斯坦利一样,他用的是对待一个正常人的态度,于是布兰奇不但讨厌而且爱说谎不但作风不检还企图抓自己朋友做冤大头,他对她的兽性,在斯塔利看来没准是替天行道,正在惩罚坏人呢。
可是,布兰奇是个病人。一个人怎么能因为病人的病去惩罚病人呢?毕竟,不是病人自己愿意得病的。蓄意的侮辱是不能原谅的,所以,不管你怎么帅,人渣就是人渣,伤害就是伤害。
我之所以会有这么奇特的感受是因为布兰奇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太像了。首先声明,和她接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折磨,我无意折磨自己,当我发现这个人对他人特别爱指手画脚又自以为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时候,我就刻意远离了。她千里迢迢从南方来到这个北方城市,孤身一人嫁给的人,最终离婚了。离完婚很快又遇到“真爱”,真爱还一个又一个。她似乎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要求别人赞美自己,但是作为正常人来说,一个和你仅仅是认识程度的人对你的要求,会让你啼笑皆非。有段时间,她留在办公室里不回家,后来大家发现她晚上似乎不睡觉,有同事甚至怀疑她吸毒;有段时间大冬天穿着丝质裙子和凉鞋,还有段时间画了奇怪的妆,有时候看一眼都不敢看第二眼,当然她还是认为自己很美。她曾经推送自己公号文章给我,我在她的文章里看到了一个分裂的形象,她认为这世界上的人不懂得她的文艺,因为他们都很庸俗;她认为自己灵魂丰盈,要好过那些在她身边叽叽喳喳的俗人;她认为自己能力超群,而一切的原因是这个地区落后。事实上,她早就做不了任何工作,就算最简单的开个会,她都状况百出。她不会考虑别人的情况,永远希望别人将她当公主,并且服务于她,借人钱也不还,还有蹭吃喝的状况。
我描述的只是一部分,你应该感觉到这样的人有多讨厌了吧?但是我渐渐地发现,她是真有病。
看了林奕含的采访视频,她曾经说过;不是不为,是不能啊。
我们,这些正常人,精神健康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理解。我上面所说的那个女孩,我曾经一度很好奇她真的什么也做不了吗?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她生了病。这病让她自以为自己很优秀,自以为全世界自己最美,自以为沉浸在真爱里。她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也许她并不是说谎,并不是刻意装的像个金丝雀,我只是说是也许,因为,普通人如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给只是认识的人下诊断证书的。
像布兰奇这样的女人,看起来还是正常的。只是虚荣、自以为是,向往田园牧歌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因为她曾经是南方的贵族小姐,一切都说得过去,当正常人看这样的人,当然会觉得她谎话连篇,各种做作,但是,也许她的精神已经分裂了,她只是在勉力支撑而已。
依靠陌生人的情感是她自己给自己开的药方,但是显然,饮鸩止渴。
这世界很大,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奇特。我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布兰奇一样的人,你可能不喜欢他们,但是,至少别去伤害他们。病人不应该因为生病受到责罚受到孤立受到打击,他或许会让身边人痛苦,但是相信我,最痛苦的人始终是他们自己,就像林奕含所说,她走过奥斯维辛。
其实我也无法想象,但是至少是在试着理解。就我身边接触的人而言,她身边的亲人肯定是因她的行为痛苦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去找专业的医生,早治疗早诊断,而不是戴着个文艺的帽子任其发展。
也许,精神病院对于布兰奇来说,还是一个好的归宿呢。
而我在想,拥有这样回忆的妹妹,到底怎么要和这个帅的一塌糊涂的禽兽生活下去呢?
犯贱的妄想狂VS装逼的种马,欲望对欲望,两败俱伤。将为人母的离不开动辄家暴的丈夫,中年男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自觉站在制高点上的禽兽不如,自觉是文艺女权的热切渴盼着一切男性的恭维,生活本身就是一辆欲望号街车,所有人都被牢牢绑在座位上。电影拍得非常讲究,方法派的大胜利,配乐够喝一壶了
经典哪~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Leigh把Blanche演得太好太好太好了 好到让人心痛。Leigh能让人从这样一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 实在可怕。欲望 虚荣 谎言 这些伴随女人一辈子的词汇 如此集中尖锐地迸发出力量。
白兰度就是个迷人的胚子 妈的!
如果不是费雯丽,大部分人会讨厌死矫揉造作的布兰奇;如果不是白兰度,大部分人会恨死粗鲁暴力的斯坦利。
一个无家可归的、不自重的、做作的、搬弄是非的、爱慕虚荣的、自欺欺人的不幸女人的悲惨故事。
要我也会把她赶出去。。。。。
没有经历过布兰奇的那种痛苦,怎么知道费雯丽演出的伟大?
穿背心的白兰度好帅,穿西装的白兰度好帅,穿睡衣的白兰度好帅,穿背带裤的白兰度好帅,穿花衬衫的白兰度好帅,衣服撕烂掉的白兰度好帅,不穿衣服的白兰度好帅,抱头哭着求老婆回来的白兰度又帅又萌。【醒醒秃子
文艺青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被生活打败。坚持前行,才是众人的女神。倒下来,就成了女神经病。结尾看得我挺难过,时刻警示自己。
Blanche在各种意义上都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她必须永葆青春美丽,再践行矜持兼顾情调的淑女美德,从而攫获一份男人的敬重与爱意,就完满了……否则她就一无所有。这种生命态度在古今中外都是女性悲剧的制造机,妹妹反倒活得明白,容貌与家世都会变迁,要么别自命不凡,要么别孤注一掷。
马龙白兰度是美,美到我觉得费雯丽长得也就一般。。。。
一个活在过去的诗性人儿最终只能在疯人院渡过余生。
看底下前五名的影评,没有一个提到内战后南方拒绝改造导致社会贫困、美国地缘政治等,全是什么爱情、迷惘。灵魂、脆弱、华丽。所以我一直觉得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老师讲电影远比中文、艺术系讲得好,因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呐。硬是要观众对艰涩的技术感同身受和舍本逐末南辕北辙有何区别?
舞台剧各种即视感,一个被欲望毁灭的故事。野性、暴烈的白兰度帅得惨绝人寰,足以让任何人为他粉身碎骨。费雯丽除展示不朽演技外在他面前简直成了个柴火妞...
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好心肠。——这句台词是无奈是刺痛也是挖苦,透着无尽的悲凉。
有点受不了舞台剧式的表演方式....
卡赞代表作,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费雯丽与白兰度反差鲜明的伟大表演,体验派与方法派的对决。2.破碎之镜=强暴暗示=幻梦消散=虚荣与谎言的崩解=灵魂死灭。3.剧本极佳,隐晦多义,过往轨迹逐层揭示,又留有开放空间。4.黑白光影与明灭街灯。5.卖丧葬花的老妪。ps:脑补同为体验派的阿佳妮如何演。(9.0/10)
社會是怎樣逼迫那些敏感而又不想循規蹈矩的人走向毀滅
时代的铁骑无情驶过,不合时宜的人只能苟且偷生;费雯·丽把这个神经质的自欺欺人的却又可怜兮兮的白兰琪刻画的入木三分,对戏的白兰度也是不落下风,野性又直接的斯坦利的存在恰是白兰琪的对立面;夜景黑白摄影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