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部电影我没太看明白。当然了,剧情内容非常简单,没有太复杂的波折。整部电影发生场景都凝固在女主人的房间里,或者更小一点,凝聚在一张餐桌前。更像是一部戏剧。我没太明白的可能更多是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击吧,高度密集的对白、跳跃式的语言让我感觉是受了一场狂轰乱炸的袭击。
片初的那一段长镜头带着我们领略了法国巴黎的大街小巷,随着一顿送错的外卖印出来剧中的主人公夫妇。这是一部法语喜剧片,吵吵闹闹的一大家子人,用着快语速的法语讨论着家庭、社会的琐事和自身的亲密关系存在的问题。
片中出现的有姐姐伊丽莎白、姐夫皮埃尔夫妻两人作为主人公迎接朋友克劳德和弟弟文森、弟妹安娜的到来。
皮埃尔是一位知识分子,学校里的教授,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则是小学里的老师,家里充斥着浓郁的知识分子气息。克劳德是伊丽莎白家里的养子,和姐弟两一起长大,是一位中提琴手,和姐姐伊丽莎白情动手足。
剧情进行了20多分钟后,弟弟文森登场了。正是由于他引出了片名的来源——他年逾四十才快当父亲,大家都很关心他的儿子的名字。文森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他计划给孩子取名“阿道夫”,当然拼法不是同样的拼法,由此引发了第一场激烈的争吵。书呆子气的姐夫差点就暴怒了。
虽然事后文森承认自己只是开个玩笑,计划用父亲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但由此产生的紧张气氛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争执。正是这种大吵大闹才暴露出了每个人内心的真心话:妻子不满意丈夫在家里的表现、弟妹一直都瞧不起姐夫给孩子的起名、大家全都误会克劳德是同性恋……种种冲突,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执中不断爆发。而最高潮的冲突则是克劳德爆出自己和伊丽莎白的母亲、也就是克劳德的养母之间的爱情。
短短一个晚上,凝聚了五个人一生的故事,看似亲密无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实则存在着种种的误解和冲突。这么密集的爆发之后,每个人都有所明了自己的问题、周遭的关系。可是争吵之后则是更亲密的关系和相互谅解的过程,在我看来,如此这般也不妨为家庭亲密关系的调节剂。
英语的语速已经比较快了,法语更是哇哇哇快到不行,再加上五个人丰富的肢体语言,让我在回顾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影片中乱糟糟的现场。
不过这种法式幽默依然是我所青睐的,一种比较另类、比较冷幽默式的喜剧片。
&tz
一开始看简介据说是票房极佳加上这名字以为是喜剧片,后来弹幕不断有人吐槽节奏慢,em以台词撑起来的又觉得是文艺剧情片,后来怼来怼去渐入佳境,原来是讽刺片,性别歧视,传统偏见,年龄差爱情,夫妻琐事,人生价值……非常完美的揉杂了如此多的元素,分两次看完,一半在无聊的思修课上,确实有点觉得节奏慢,一半在宿舍,笑到停不下来,除了看不见的客人,谜一样的双眼,黑暗空间我看的欧洲片还是太少了,更别说是喜剧了
由一件小事引燃的一个接一个潜在矛盾点的爆发,到最后大家撕破脸皮,以为生活无法继续的时候,生活却一如既往平静地进行着。没有后续多余的解释,没有道歉,没有冰释前嫌,就这样静静地继续过每一天,没错,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生活,普普通通的生活。生活那么漫长 一年一月一天一时一刻 我们总是对每件小事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意见和不满的情绪,但我们依然是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朋友。因为是你们,我才这样毫无顾忌地发泄情感,展现自己所有的样子。我们陪伴彼此走过那么多岁月经历过那么多东西,生气也好吵架也好大闹一场也好,谁都不会轻易离开谁。感谢包容 感谢爱与阳光。 致家人,致朋友。
之前看一个日本电影的时候发现评论里很多人因为get不到日本文化的梗所以打低分,觉得这样对于电影太可怜了。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来讨论区找科普发现没人写那我只能自己来了_(:_」∠)_没按顺序,想起什么写什么,水平有限,欢迎补充和指正🙇♀️
1.阿道夫Adolf
法德,世仇国家,不赘述了因为我历史也很差(。总之非常不对付,所以故事里这一家在听说Vincent要给儿子取名为纳粹领袖希特勒的prénom(即firstname)时几脸震惊。希特勒名字Adolf Hitler,法语中音同Adolf的名字是Adolphe,“phe”在词末时发音同英语的“f”,所以Vincent强调他要取的名字是phe结尾,跟希特勒的f是不同的。(实际上也确实没什么法国人叫Adolphe这个名字,我只查到了一个刚果的领导人叫这个
2.朱利安·索莱尔
《红与黑》中主人公的名字 Julien Sorel
3.阿弄斯
阿弄斯=annonce,名词,“公告、告示、通告”
4.“你们的舌头给猫了吗”
这里Vincent说的是« Vous avez donné votre langue au chat?»,俗语donner sa langue au chat=abandonner une réflexion,意为“对一个问题放弃思考,放弃寻找答案”。
这里的字幕的译法选择mot à mot的翻,译者估计不知道这个俗语吧(。
5.Astérix
他们猜以A开头的名字时出现的一个名字,出自法国一个家喻户晓的漫画,主人公叫Astérix和Obélix。
6.“弗朗西斯·欧尔姆更现代”
Francis Heaulme 上世纪法国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7. 弗朗索瓦·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and 法国前总统,1981-1995在任
-
没写的就是没查到或者没get到,电影还提到了一些法国左派政党的知识,可以自行查一下。就先这样吧想到我再补充_(:_」∠)_
一场因为小舅子玩笑要给自己未出生的娃起名叫阿道夫引发的风波,各种打嘴炮唾沫横飞期间穿插暴力,这一群老爷们儿老娘们儿生活的真特么的活色生香。
完全就是法版的Carnage嘛。。。不过这部更讨我欢心。说实话里面太多的法式小笑话我们听不懂了,整体还是很有意思的。
"Thoughts (feat. Debra Reynolds, Pascale Salkin & Sacha Crépin)"
这片子无疑让我想起11年的那部《杀戮》以及更早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纯粹的室内剧。一个场景几个演员,纯粹靠故事本身和演员演技还有台词来吸引人。这种电影要么就精彩的要命,要么就枯燥死人。这部很好,矛盾冲突,情节反转都有看头,表现也自然而然,还有特有的法国式幽默。
和《杀戮》极像,都是在室内几个中年人通过对法发生的故事。这部发散的事件更多,不过却不如《杀戮》饱满。
可爱
妙!
BJIFF@MOMA
法版《完美陌生人》,一个嘴贱男人玩笑引发的连锁爆炸。法语空耳听力十级考试现场,大量用典和隐喻,吓坏了。不敢想象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争吵我该如何自处。话剧改编,讨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逊色于意版,结尾更是弗能及也。我们是一家人,彼此讨厌,却相互包容,于是我们可以相亲相爱地在一起。
妙趣横生!旁白开场让我以为这会是另一个爱米丽,结果才发现是杀戮法国版。台词真是太棒了,这种几乎全靠对话推动情节的片子需要的各种承转启合都由完美的台词一一实现。演员的表现也简直超出水准,重心到谁那谁就光芒万丈。结尾峰回路转笑死我了,片尾设计超可爱,音乐也超好听。
打趣讨巧却不媚俗的好点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影片的开场劲头迅猛三个酸文青的口舌之争高谈阔论儒生雄辩针锋相对令人痴迷,就其切入点而言甚至要优于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只可惜开头过后这部影片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沦落为了泼妇骂街和庸人自扰的掐架,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优雅成了挥拳相向的简单粗暴
三星半。舞台剧风格,节奏紧密,矛盾冲突有点刻意。表现人物关系的微妙,有时候不堪一击,有时候又能一笑泯恩仇。
从头到尾都好吵,这些人的声音都好刺耳。人生实难,大道多歧。2020.11.19 才发现妈妈是Françoise Fabian.
像四方格內一場淋漓盡致又奔放的自由體操
全都在跟杀戮比,其实这个明明就是法国版的完美陌生人,只不过是喜剧收尾,真的像极了,这种全是对白的电影也是考演技,敢拍拍出来的都不差,一个名字引发的血案,四星推荐。
事兒逼姐夫,最後姐姐大爆發……(重要的難道是別人的想法嗎
法版的Carnage
跟《杀戮》一样很难喜欢上的室内话痨剧。
一部吵出来的电影,各种高八度。接近于密闭空间的叙事,大部分时间都是靠演员之间的对话来推动这个故事,好在对话很有趣,由之引出的矛盾也很精彩。我觉得他们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里没有一台电视机,如果先看看电视,少聊天就没这么多事了。
再次感叹 场景越局限 剧本越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