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元雄大,奇机自涌出。
飞潜有谁识,偏不耻龙名。”
这首诗是武市瑞山写来评价他的同乡伙伴,坂本龙马,当年的脱藩之举。坂本龙马在他的三十多年的人生里,习得北辰一刀流,创建龟山社中、海援队,促成萨长联盟、大政奉还,写下船中八策,已经可以称之为杰出之人了。2010年的日本NHK大河剧《龙马传》,对于这一位日本历史上的名人的一生,作了描述。
《龙马传》所想要表现的是坂本龙马的一生,从童年开始到最终在近江屋被暗杀,他的生平,生活以及成就等等。就该剧本身而言,已经较为全面地描绘了龙马的一生,而全剧的格调也是由明朗转为严峻阴暗。
《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相比于土佐藩的武市半平太所率领的“土佐勤王党”,龙马的视野显得更加开阔;相比于幕府中任职的其师胜海舟,龙马则更加放荡不羁;相比于西乡和桂,龙马则不像是标准的政治人物,同时更有人情味;而相比于同行的海援队的伙伴,龙马则更有思想,更愿意构想宏大的蓝图。《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似乎太过优秀,太过耀眼了,以至于岩崎弥太郎将他视为独一无二的龙,高杉晋作将自己毕生的理想托付于坂本龙马一身,而其他的角色,诸如阿元、小曾根等人,则最终给予了坂本龙马高度的信任。
就《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本身而言,的确是一个充满着个人魅力的角色,他的待人真诚以及过人的胆识相较于其他角色更胜一筹,也使得他身边跟随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以及能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政治策略,在脱藩、成立龟山社中以及促成萨长联盟等事件中,这两个特质得以适当地展现。即便是在最后大政奉还实现以后的艰难危险中,坂本龙马依然执着地留在近江屋规划着未来政府的人员构成。在日本幕末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坂本龙马作为入世与洒脱的结合体,形成了一个日本历史中的独特的符号以及理想的凝结。
然而《龙马传》中的龙马有时也显得过于幼稚,想法与行为过于天真,而这样的天真贯穿着他的个人行为与政治主张,无论是营救武市半平太,还是他的大政奉还,在山内容堂和西乡隆盛这样的传统政治家的眼中似乎太过幼稚甚至当受到鄙夷,而历史的经验也证明着他的思想主张的缺陷。但也正是这份略带有稚气的理想,使得龙马区别于这些幕末的政治家们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风格,他的经历与成就也于是散发着理想的魅力,近江屋那个不羁的脱藩浪士的死亡也就多了一分壮志未酬的落寞。
除去坂本龙马这个角色的塑造以外,《龙马传》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其塑造出的时代感和浮世众生相。在幕府的衰败和黑船事件所代表的外国势力的冲击的背景下,时代要求者所有人去进行变化。上至幕府与各藩,如德川庆喜与西乡隆盛,中到各政治势力与社会团体,如土佐勤王党,下到个人,如岩崎弥太郎与阿龙,无不在寻求着变化,而龙马,从剧中的表现来看,是在引领着这种变化。各方势力与各色人等,出于自己的目的或者希冀,展开着自己的故事,描绘着日本当时的画卷,由是《龙马传》不只是龙马的故事,是幕府统治末期许多人故事的汇总。
然而虽然本剧描写了世态和对于时代变革的紧迫感,却因有时过于侧重个人的故事,也就是结构安排和详略不当,而影响了本剧所营造的时代感和全剧质量。无论是尊王攘夷,还是长州征伐、萨长联盟的达成,政治的内容,作为该剧的重心之一,也作为龙马一生的重心之一,确实得到了表达。然而正因为这些事件之间穿插了过多的冗杂,甚至可以称之为无味的剧情,导致了全剧观感的下降,于是《龙马传》看完以后会对它的部分产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如果将《龙马传》的剧情总结为一首歌曲,它一定没有片头曲本身那样始终大气磅礴又风云际会之感。
除此之外,本剧的另一大问题,在于政治方面的深度刻画不够。如促成萨长联盟的主张,《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对于萨长联盟这一设想的形成太过简单,这种急促的形成,使得坂本龙马和他的政治主张给人以轻浮之感,以至于岩崎弥太郎在说出龙马只是空口说大话的时候,不免使人感到赞同。萨长联盟作为坂本龙马一生的主要政治成就之一,如果只是未经深思熟虑的简单的形成,则对坂本龙马本人的形象塑造未必然是一件好事。
同样的情况还有剧中表现的坂本龙马写下“船中八策”,这一系列政治规划也着实是他目光长远的产物,《龙马传》中将“船中八策”的构思来源进行了说明,即具体到每一策与人物的联系上,如政权归还与桂小五郎、横井小楠与民主政体,吉田东洋与广纳天下贤才等等。
这样一种把“船中八策”与人物、经历一一对应的表现手法,其实相对来说不是十分适合表现龙马对于未来的构想。坂本龙马的“船中八策”本身内容十分简洁,因此如果想要表达坂本龙马的过人眼光,相应地对“船中八策”多加阐发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法。而《龙马传》将这八策分别与人和经历一一对应,诚然有其意义,“船中八策”作为《龙马传》最后的几集,需要对以前的剧情作一个回顾总结,并且将坂本龙马作为一个谋划未来的人物的形象树立起来,因此这种对应的方法是有其合理之处的。但是相应的,坂本龙马的构思便显得不够系统,更像是对过去所学所经历的简单套用,难以凸显坂本龙马本身作为一个幕末人物的过人之处以及对未来政体的创新性构思的意义。
说到坂本龙马的政治成就,主要为推动萨长联盟、写出船中八策以及促成大政奉还。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德川庆喜等手握军政大权或者作为一方豪强的代表不同,坂本龙马的身份是脱藩浪士,他所拥有的,如果可以称之为政治势力的话,便仅仅是海援队。而仅凭着海援队与贸易,坂本龙马便促成了萨长联盟与大政奉还,其作为不可称不杰出。不依附于任何的势力诚然有其优势,相对自由,得以自由的展望并按其实行,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坂本龙马的成就的范围,也就是说坂本龙马缺少落实政治思想的根据和力量。无论是萨长联盟还是大政奉还,坂本龙马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与促成者的角色,因此虽然促成萨长联盟与大政奉还确有其过人之处,但是这些措施的根据还是来源于各藩之间的角力以及实际的政治斗争的需要。于是可以看到坂本龙马虽然能促成萨长联盟,却不能够阻止萨长一派武力倒幕;虽然能够实现大政奉还,却并不能真正解决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和组成新政府的阻力,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拯救了德川势力导致对建设新日本产生了反作用(这也是萨长一派被质疑为暗杀坂本龙马的凶手的原因之一)。
坂本龙马的悲剧之处在于,他的思想有着理想与美好的一面,他所设计的未来的蓝图也诚然吸引人,如果实现也确实于国有利。然而问题便出在这个如果上,坂本龙马的对于未来的构思忽略了政治的实际情况,坂本龙马因遵循了萨长与幕府斗争的情况促成了萨长联盟,然而坂本龙马于萨长而言不过是一个中介而并非他们的领路人,萨长也没有遵从坂本龙马观念的义务和必要,于是当符合两藩的利益时,坂本龙马便被视为友人,一旦不符合,西乡与木户也确实会毫不留情地扫除这一障碍。
前文提到过,不同于德川庆喜、西乡隆盛等等手握实权的人物,坂本龙马缺少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根据,也就是独立的强大的政治势力。于是在缺少独立的政治势力,以及唯有符合各藩的利益才有实现政治设想的可能的情况下,坂本龙马只能通过萨长成立萨长联盟,通过土佐藩的后藤与容堂敦促德川庆喜实行大政奉还。然而在这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的实现之下,是坂本龙马将各方势力都得罪了一遍的窘境,无论是德川还是倒幕派,乃至于武士群体,都已经将坂本龙马视作障碍,于是坂本龙马的死便成为了必然。可叹的是在《龙马传》中,坚持着自己的理念的坂本龙马也许从未想到自己的处境竟会到了如此地步甚至自己无力应付,结局如此悲惨,以至于在被刺杀的时候还要质问刺客:“为什么!”
至于坂本龙马唯一残留下的“船中八策”这一政治宏图,也同样缺乏着对政治斗争情况的理解以及实现的条件。从日后的进展来看,即便是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各藩之间的角力与矛盾也并未得到解决,乃至于最后内乱频发,以及大久保利通建立起独裁体制,总揽大权,形成了与“船中八策”中构想的政体截然相反的体制,不可说不是对与坂本龙马美好的设想的讽刺和打击,“船中八策”最终也只化为百科上的那一句评述:
“在藩阀统治时代,他的民主主义政治设想更是成了泡影”。
回到《龙马传》的剧情来,该剧的末尾,岩崎弥太郎的最后的台词可以说是整部剧的情绪的爆发点,这里的设置是成功的,观众所看到的坂本龙马一生的种种和托付,都在由岩崎弥太郎来承受,都在由观众来回味。纵观整部《龙马传》,在个人的生活上,坂本龙马可以说是洒脱自在,随性率真,至于女人缘上也是令弥太郎嫉妒;但是在政治上,坂本龙马则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有着自己对于政治的见解以及相应的实现的步骤,却无奈没有政治势力作为根本,以及自己想要建立新日本的蓝图最终招致了各方势力的怨恨和杀身之祸。然而这一切也许对于坂本龙马而言都没什么所谓,功过是非可能并不在他心里有什么分量,“是非任凭他人言,自留大志在心间”。他心心念念的,也许仅仅是海的广阔与海对面的景色,他也许仍旧只是那个想要带着家人乘船去环游世界的孩子:
“这片大海的对岸,有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
看过龙马传,才知道人家为什么能比我们强。不同的派系,不同的人物,同样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样的誓死拯救国家的决心,同样在乱世的浪潮中抱着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唯一的不同只是信仰着不同的救国之路而已。每集片尾的纪行,各路人马曾经留下的一点点历史遗迹都是纪念的景点,不似我们,只要不符合政治narrative的历史人物都是被抹去的对象。同时也让人看到日本人生活的仪式感,让人略感羡慕和遗憾 - 那是种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精致的东方文化
尽管最后一集表现的有关大政奉还、新政府人员组织和纲领的撰写和龙马被暗杀的情节与历史史实有着诸多相悖的地方,我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对于龙马之死最好的解释。
关于是谁杀了龙马这个历史之谜,一般存在三种解释。正史专家普遍认为是见回组佐佐木只三郎策划、今井信郎亲手执行的计划,但尽管今井信郎亲口说是他杀了龙马,很多史料都还有疑点的地方;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则是说由新选组完成,不过并没有充足的史实能够证明。第三种推断则是认为是萨摩藩的阴谋,因为龙马所促成的大政奉还,事实上损害了有实力以武力倒幕的萨摩藩的利益,尤其在提交大政奉还建议书之前的斡旋的时间内,西乡、大久保和中冈慎太郎早就和京都隐居的岩仓具视秘密策划了讨幕敕令的阴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类似于认为暗杀者是冲着中岗而来等等这些无法考证的说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不过无论是上述三者中的谁最终暗杀了坂本龙马,都存在一个问题——他们真正的动机到底是什么?龙马在此时已经促成了大政奉还,新政府的雏形也已经形成,他自己都已经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业已完成,只剩下新政府成立后自己带着海援队周游世界做贸易。事实也的确如此,坂本龙马死与否已经不影响接下来的政局的发展了,杀掉他其实成了多余之举(或者说从今天来看反倒成就了龙马传奇的一生),那么究竟暗杀他的动机是什么?
本剧的最终结局尽管采用了正史认可的见回组暗杀说,但却在暗杀动机上给了一个相对最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并不是从某个别参与暗杀者的角度去谈,而是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和政治的角度去讲。尽管这些描述和情节安排上肯定是戏说,跟史实完全不符,但却从逻辑上给予了暗杀之谜最深刻的解读。
龙马以为自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老师胜海舟却提醒他一切都才刚刚真正开始。龙马所期待的大政奉还带来的新气象没有产生,反倒变成了旧制度坍塌后的一片混乱。他所理想的民主制度,希望这个国家由民选的领袖来领导,他把这样的想法写在新政府的纲领之上,「みんな」所代表的三个圆圈,并没有让各藩领袖达成共识,反倒各自都心怀鬼胎,最终将矛头指向龙马一人。近藤勇眼神中的迷茫,今井信郎言语中的怨恨,证明了龙马所理想的社会中这些手握权力的武士阶级的死亡,他们会被剥夺了地位、职业和特权。
可以说,正是人心中的保守和私欲成为了龙马的真正死因。局势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可是人却总是慢了半拍,因为内心中的一己私欲、对权力的不忍割舍而不愿去拥抱这样的变化,甚至阻碍历史的前进。这种保守的力量不仅存在于既得利益集团,其实也存在于平常百姓家,生活的惯性之大总是阻碍着人本身不断地突破自己、突破保守,去迎接新的机遇。龙马注定是那个走自己的道路、成就自己心中的武士道之人,而这样的英雄永远都会被时代所排斥。
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局的描写没有局限于呈现一个客观的龙马之死,而是探讨了龙马之死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其实也某种程度上来说为后来日本走上一条弯路提供了一种解释。革命的不够彻底,最终让这个国度成为历史和世界的罪人,直到150年后今天其实龙马所想象的日本也没有真的诞生。真的很难想象,如果龙马后来活到了明治维新,会不会一切都不再一样。
一个用最实用主义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理想主义的英雄,一个还没有犯过错误就失去生命的英雄,一个眼界都思想都远远超脱于时代的人物。
「英雄とは、自分だけの道を歩く奴のことだ。」ーー坂本龍馬
所谓英雄,就是走自己道路的人。
---
另外,关于龙马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使命——萨长联盟和大政奉还,前者在剧中表现得还是很到位的,政治的博弈、各方心怀鬼胎的细节处理得很好,但是到了后面的大政奉还,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当时局势的复杂,以及龙马本人斡旋的政治手段和能力,结果成了一味的说教和煽情,再加上福山雅治马景涛式的演绎,龙马的形象感觉一下子low了好多。只能说,男神尽力了。。。
香川叔的表演完美无缺。大森南朋的武市半平太也真的是特别立体。
谷原章介的木户孝允虽然在剧中基本没有长时间出现过(好像每次也就出现个几分钟,甚至几秒),但倒是这一点细节的表情,让我觉得还挺呈现了我心目中木户的样子——他保持着武士道的精神,但又并不像西乡那样彰显锋芒;他主张武力讨幕,却性格里并不是一个好战之人;他的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总是互相斗争,一生都为自己的政治立场所痛苦。当然,还有“逃跑小太郎”的经典造型,哈哈哈哈。。。
用了半年时间,看完了。。。。
初看的時候覺得板本龍馬沒有什麼厲害的, 但越看下去越佩服他!他那種主張令自己更強來防止別人找渣的世界觀, 令我獲益良多很熱血的電視劇, 看完心內好空虛....
十日看完。不死抠历史的话,是很精彩的大河剧。福山叔颜太好,配乐也非常加分。幕末风云四起,旧友分道扬镳,宿敌共襄义举,唯有傲娇发小弥太郎是真爱。香川叔实力贡献泪点。全剧最帅当属高杉晋作,弹着三味线穿过海边的枪林弹雨。最喜欢桂小五郎,会怀念他和龙马一起目瞪口呆的望着黑船。
大河剧是我永远迈不过的坎——不管看多少遍都只能止步于第一集(心中的隐痛)
十年前看到坂本龙马对美国黑船惊叹跪拜,嗤之以鼻,觉得日本人拍戏表演太浮夸,表情太塑料。今天读到湖北巡抚和湘军领袖胡林翼在江岸见英国黑船驶至,竟然昏厥仆地,忿而吐血身亡,才知道日本人原来拍的是写实电影。特记一笔。
追不下去了
正片,向上的力量,爱国者上下而求索,美轮美奂的装束,武士刀,和室,还有樱花和如同花一样高洁的人生。看片尾的对现代场景追忆历史片段不难理解他们拜拜jgss时的心情了
坂本龙马就是我小时候想成为的那种人,心怀宇宙与星辰大海_(:3」∠)_ 下一步该读司马辽太郎了。
为了你我要坚持看下去!
第一部完结,期待第二部,龙马踏上发现之旅。
好歹也是追过了
很艰难的一段时间里,唯有这部剧,振奋了我,看待人生仿佛也多了一个角度,
虐+燃+镜头配乐大赞+银魂脑补=毫无悬念五星剧。明知既定的剧情,却还是会被某些台词惹哭。为福山叔而看,但龙马主角光环太大。喜欢弥太郎,虽然猥琐又惹人嫌,其实是一朵善良的小傲娇。
论表演,这里面的香川照之是可以给福山雅治当老师的,岩崎弥太郎这个人物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比坂本龙马要生动很多,在相对无聊的前半段,全靠弥太郎和佐藤健扮演的冈田以藏提神。广末凉子、贯地谷诗穂梨、真木阳子、苍井优,堪称大河剧最强女团,既美且酷,各具风骚。与一般大河剧的明艳色调不同,龙马传的视觉体系太独特了,环境脏乱,色泽阴暗,人物造型土,去偶像化(佐藤健被“糟蹋”得不像样子),完全是一种写实美学的质感,佐藤直纪的的配乐也是相当的大胆。前半段在武市半平太身上浪费了太多笔墨,把他耗死以后,故事才加倍地好看起来。
第N次挑战大河剧失败……福山叔也挽救不了……
其实对岩崎弥太郎的戏份处理完全可以更大胆一些。历史叙述者这个设计对于现今的大河剧来讲是革命性的,但是实际叙述时编剧还是犯了上帝视角的毛病。与其老老实实讲一个大家的龙马,还不如就单讲岩崎弥太郎眼中的龙马,些许能出些新意也不一定。
香川照之的演技太棒了!那股表现力和草根的红脖味儿,太有看头了。明明是龙马传,却从关心龙马反而变成了关心弥太郎。。。。龙马角色总觉得有些脸谱化,不知道是编剧的原因,还是说香川照之和福山雅治演技的差距(差别)。。总之弥太郎的戏真的棒!既没有拖泥带水的东西,戏剧冲突和节奏又完美,点赞!
第一部完完整整看完的大河剧。佐藤直纪的音乐成就了这部剧啊。
最后一集那个遮住福山叔的字幕好囧
不太一样的大河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