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拉斯维加斯

HD中字

主演:约翰尼·德普,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托比·马奎尔,Michael Lee Gogin,拉里·塞达尔,Brian Le Baron,凯瑟琳·海蒙德,Michael Warwick,克雷格·比尔克,Tyde Kierney,马克·哈蒙,蒂姆·汤默逊,理查德·雷西尔,Ransom Gates,拉瑞恩·纽曼,理查德·波特诺,黛比·雷诺斯,史蒂夫·斯基里帕,威勒·特耶,佩恩·吉列特,卡梅隆·迪亚兹,莱尔·洛维特,弗利,格里高利·伊齐恩,加里·布塞,特洛伊·伊万斯,克里斯托弗·米洛尼,克里斯蒂娜·里奇,拉里·布兰登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2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3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4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5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6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3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4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5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6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7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8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19恐惧拉斯维加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恐惧拉斯维加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来自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的体育记者杜克(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和他的律师朋友刚佐博士(本尼西奥·德·托尔 Benicio Del Tore 饰)一起开车前往拉斯维加斯,寻找他们的“美国梦”。一路上,他们带了大量毒品和酒精,也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药物作用下,许多迷乱和癫狂的画面出现,让他们分不清幻觉和现实,到底哪个更残破,哪个更肮脏扭曲。两个人的混沌,加上拉斯维加斯本身的纸醉金迷,“美国梦”似乎遥不可及,两个人留下垃圾场一样的五星级酒店房间,无法停止迷幻的路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化身星恋风流唐伯虎虫留满身高兴逮笨贼刀剑神域 完全新作原创剧场版沉睡花园

 长篇影评

 1 ) ✴️

23

iyo 摸魚專屬數字427(可在此賬號內關鍵詞“427”🔎)

X/10 XX/1010

*️⃣/✡️/✴️

❇️❇️/✨(請參見7.14最新的那篇 ❇️ ❇︎ ❇️天選之子的待遇就是你突然喜歡什麼 那個家夥就會最短時間讓你得到/看見什麼哈哈哈)

heptagram/✴️

427/27 別注37別注heptagram/✴️

✴️別注♋️☯️☮️三位一體

53 別注✡️

43

73

dodecagram /✴️(請參見7.8 7.11和7.13的dodecagram 天選之子的待遇依然還是你突然喜歡什麼 那個家夥就會最短時間讓你得到/看見什麼哈哈哈哈哈哈哈)

🔺🔻/♦️

satanic pentagram/🌠

☸️/✴️

✴️/🏜

 2 ) 象Hunter Thompson一样降落

      不幸的是,我还是看到了噩耗,前几天我乐呵呵的看台湾朋友的BLOG联盟,然后就是眼睛先出了事儿,Hunter Thompson后出了事儿.
     但还是Hunter Thompson抢先一步,60年代的伟大精神代言人差不多都快死光了,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怀旧分子来说,不是最大的悲哀也是理想偶像的轰然倒塌.Hunter Thompson是GANZO新闻写作的发明者,<滚石>杂志的优秀编辑,60年代迷幻药物文化的推广者.2月20号的时候,老人家在科罗拉多州家中突然举枪自尽,不知道是突然发现了时代的秘密,还是悟到了死理.
     在集体狂欢的60年代,在体验神秘至上的60年代,Hunter Thompson成功的作为先锋而先知先觉,没有逼迫和利益驱使,更多的是自觉的热爱与执着的坚持,始终捍卫着60年代的文化传统,反文化,建立和发展亚文化体系,在60年代之后,依然干着老本行,数十年如一日,就在不久前照样在报纸的专栏上谴责那个让美国人感到羞耻的总统.98年的时候,同样是60年代新人的英国导演特里吉列姆伙同大偶像JOHNNNY DEPP拍了一部叫,《拉斯维加斯的恐惧和憎恨》(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又译《赌城风情画》、《赌城情仇》)的CULT MOVIE,原作就是Hunter Thompson的同名原作小说,它还有一行副标题——“深入美国梦中心的野蛮旅程”,是1971年的畅销书,写的却是1965年汤普森的真实经历,而它承前启后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一方面继承了60 年代的文化特征,又教育了一代新人,但小众还是小众,片子从头到尾在飞,要么是即兴疯狂的GANZO写作现场,要么就是狂饮和飞,完全可以看作是药物服用的科普电影,能真正热爱并且看明白的,估计不多,起码在我国可能是如此,但却纪录了人类最混乱最好玩儿最大胆最放纵的神奇年代.
     据说在最后的时刻,他少有的把儿子和孙子请到了自己的农场嬉戏,打电话跟妻子聊天,心平气和,说着说着就拿枪了断了自己,而他的遗愿居然是希望把骨灰放到炮弹里,一炮轰掉,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到今年为止刚好67岁的老顽童干吗突然要离开我们,然而他选择了降落,如同更多的先人们做过的那样,在leary喊出嬉皮運動著名的口號:Turn on, turn in, drop out之后的40 年之后,Hunter Thompson也真的开始做榜样,带着我们一起去降落,然后看着更多的孩子们一起飞,去寻找灵魂的位置.

 3 ) 站在天堂看地狱,还是站在地狱看天堂?

毒品,迷失,绝望,孤独,这样的主题总是百看不厌,这样的主题总是一遍比一遍精彩。发福律师和混混记者在拉斯维加斯的故事,伴随着一点一点的毒品侵入身体,是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我禁不住想,到底是又长又少的高潮爽,还是又短又多的高潮过瘾?两个人在维加斯的行为,荒唐,荒诞,弱智,疯狂,彻底,非主流,甚至非人类,没有理性,只有无边的绝望和恐惧。我实在忍不住去想,如果我们也经历了传说中60年代的毒品爆炸,如果我遇见了其中的一个,我会变成另外那一个么?如果我是那个半路拦截顺风车的猥琐蜘蛛侠,我会不会毫不犹豫加入他们的恶魔同盟?看见蝙蝠,看见轰炸机,看见一个个的怪兽,烧路边的酒馆,骚扰观光客,破坏拉斯维加斯的每一条规则,罗列各种各样的毒品,就像生理卫生课解说人体器官一样详尽?胖律师和新闻博士,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悼念那个逝去的年代,还是在用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去找回曾经的全民狂热?记者透过旅馆的窗户,追忆黄金时代的时候,他是清醒的,即便他磕了药,那曾经辉煌的一切,就像他的青春荷尔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mint 400拉力赛,盛着泥浆的啤酒杯,两个混乱不堪的旅馆房间,马戏团赌场,磕了药的猩猩,警察的反毒品演说,黛比的演唱会,北拉斯维加斯路边的破餐馆。。。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动作,都是灵魂的冲击与暗示,仿佛真的存在一种可能性,绝望的设想,那是古老神秘的毒品文化的本质:某个人,至少某种力量,在隧道的尽头看管着灯火。

Too weird to live, too rare to die. 这是他们写给自己的墓志铭。


如果要我给这部电影打分,我要打99分,如果非要给99分一个理由,我希望再拍一部。这是我眼中最好的约翰尼•德普,最好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因为在这部片子里,可以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他们完完全全还没有被公众的欣赏与崇拜所强奸。

 4 ) 看来还是要看电影背景呀

 颜峻:大麻政治与狂喜的一代-电影中的迷幻文化
  http://ent.sina.com.cn/r/m/2005-01-26/1419641175.html
   

      1998年,万人迷约翰尼·戴普主演了一部迅速被遗忘的电影,《拉斯维加斯的恐惧和憎恨》(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又译《赌城风情画》、《赌城情仇》),这也是他很少放弃面无血色的歌特风格、转而插科打诨扮演喜剧主角的一次。导演叫做泰瑞·纪廉姆(Terry Gilliam),属于60年代参加学运被警察暴打的一代——对,被打以后,他跑去英国定居,并取得了英国的国籍,成为喜剧电影名人,拍过著名的《吹牛大王历险记》和《时空大盗》。而原著小说的作者亨特·汤普森(Hunter S. Thompson),则更不寻常,他曾是《滚石 》杂志的国内事务部主任,算是成功将60年代反文化延续到70年代的功臣,前几个月,还在网络专栏里骂总统来着。

  60年代中期,反战、嬉皮、摇滚乐、雅皮(国际青年党)、学运、药物文化这一锅粥还没有煮到一起去,但并不妨碍一些人先知先觉,比如亨特·汤普森。这部电影的同名原著小说还有一行副标题——“深入美国梦中心的野蛮旅程”,它是1971年的畅销书,写的却是1965年汤普森的真实经历,对于刚刚经历了幻灭的一代愤青和花童,恰倒好处地呈现了狂欢到来前的一种莫名的兴奋,一种胡作非为的勇气、一种自我放纵与挑战的游戏精神。当然,它同时也是对50年代垮掉一代文化的继承,作者和金斯堡一样重新阐释了美国梦,也进一步增加了怀疑的成分;更不用说,足以跟老毒虫威廉·巴勒斯媲美的毒品/幻觉之旅——它简直就是《裸体午餐》的现实浓缩版;另外,和杰克·克鲁亚克的“自动写作”有得一拼的是,汤普森发明了“gonzo”一词,用来指称完全现场的、不做修改的现场新闻式写作,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约翰尼·戴普扮演的gonzo记者嗑药、听尚未成为摇滚巨星的“齐柏林飞艇”,在打字机上敲字,他的来自萨摩亚岛国的律师朋友干脆名字就叫Gonzo,他像威廉·巴勒斯一样在录音机上大玩磁带拼贴!10年前的克鲁亚克,不过是酗酗酒、听听比波普爵士乐,在写作的时候还滴酒不沾,要说垮,嬉皮士要比他还专业。

  两袋大麻、75粒墨斯卡灵(从仙人掌提炼出的至幻剂)、5张强力LSD(稀释后浸泡过的纸)、半盐瓶可卡因、一夸脱龙舌兰酒、一夸脱郎姆酒、一箱啤酒、一品脱乙醚原料、两打戊基(这两种都是精神类药品的原料),还有鸦片、冰毒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箱子——这就是体育记者和他的律师朋友,两位主人公去拉斯维加斯享用的东西。事实上,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电影几乎就没有讲别的事情,除了怎样使用各种违禁或尚未违禁的药品。出现了一个小女孩,但很快被甩掉了,采访摩托比赛大概花了6个镜头,律师去开会大约1分钟,没有爱情和性,连赌博也只有一小笔,没有称得上配角的人物……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科普电影来看,因为其中对不同药物产生的反应,都描摹得一清二楚,是幻视还是幻听,是恐惧还是大笑,是暴力还是和平……除了神农,很难想象真有人了解得这么清楚。

  说这部电影完全无人问津是不公平的,但除了约翰尼·戴普的影迷、演律师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影迷,以及知道泰瑞·纪廉姆的资深影迷,的确少有关注,它在戛纳电影节上也没出什么风头。电影从头至尾浸泡在幻觉、笑料和荒唐行径之中,完全没有功夫去发展什么情节,这当然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说导演太过迷恋迷幻文化,成心要捕捉时代的隐秘气息,恐怕会更准确一点。那些不了解药物文化、60年代文化的人,很难从这两个东倒西歪、洋相百出的家伙身上看到比一出商业喜剧更多的东西。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泰瑞·纪廉姆并没有白挨警察的打。除了喜剧,他还拍过著名的反乌托邦电影《巴西》,它取材于《1984》但远比乔治·奥威尔更富于想象力;10年后又根据实验电影《堤》(La Jetee)拍了《12只猴子》,这部关于时间旅行和人类末日的科幻电影,综合了精神疾病、社会正义、自由意志、解构主义历史观和真实/虚幻的互换等等可供研究的课题。而我们都已经知道的是,世界上没有几个既了解鲍德里亚和福柯,又迷恋《吹牛大王历险记》,同时还呼过几口大麻、知道嬉皮士为什么要做爱不要战争的观众——这才是电影失败的原因。



http://ent.sina.com.cn/r/m/2005-01-26/1419641175.html

 5 ) 2021年疯狂的拉斯维加斯

这是2021年七月份加拿大凌晨四点本人所写的文。我正在从多伦多前往卡尔加里的Road Trip中,我抽了不少Weed,还喝了几罐啤酒,此时此刻方圆几百里没有人烟的Saskatchewan省无人区,我就在这里,车在高速公路旁停着,嘴里叼着Belmont烟,疯狂的点击手机屏幕打字。

这电影我看了很多遍,小说亦是。美国梦的终点是死亡,Tompston老爷子早都明白这个道理,电影里太专注Acid和仙人掌的使用,反而忽略了人物的本质。那个疯狂的世界和时代,正是我所着迷的。不需要什么解释,一切都印在历史里,中文作品里去看看王朔,虽然没那么极端,但多了几分儒雅气质。

我记得十年前自己在拉斯维加斯旅游的时候,在飞机上磕的很高,下了飞机连腿都不直,只能通过酒精来掩饰自己流了过量的汗液。失眠是极其痛苦的,我们这类人是典型的过度消费和穷奢极欲。有人注意到这电影里点了多少葡萄柚吗?过量维生素C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补品。

作为社会观察家,周六深夜四点半的赌场里,我输的一败涂地,很好奇那些人的面孔为什么和69年的时候一样,追寻着相同的梦,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也曾开着车在夕阳西下的纽约中心,看着上班族归家和后视镜里的万家灯火,你能理解我的心境吗?热闹里的孤独就像火焰里的冰,我也没找到那种归属感,只能作为过客或者观察者结束这一生。

此电影拍的不错,Deep应该是用心演了,看了三十多遍,下次去Las vegas,路上一定要听Grant green的somewhere in the night。

 6 ) 美国梦

1971年,著名自由撰稿人Raoul Duke接受《运动画刊》的邀请,到拉斯韦加斯报道一场沙漠摩托车赛,他和他的萨摩亚律师朋友Oscar驾着一辆名为“红鲨”的敞篷车上路了,这汤旅程他们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找寻他们心中的“美国梦”。上路前《运动画刊》曾预付Rauol 300美元,他们用这些钱买了两包大麻,5片LSD,半罐古柯碱以及其他药物和酒。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赛车手,妓女,背包客,警察和摇滚青年,发生了各种各样荒诞,混乱,绝望的故事(比如曾经把Flamingo酒店的房间弄得一片狼籍几乎招致拘捕),但那个悬在天边的“美国梦”却没有更清晰,而大量服用药物的后果也慢慢显现出来,两人出现了幻觉,在拉斯韦加斯也处处不顺

 短评

7.3,这个热闹的电影里面有大肚腩的切格瓦拉,金毛且满脸痘痘的蜘蛛侠,嬉皮土妞玛丽以及秃顶罗圈腿的杰克船长,但是如果不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原著小说精神,是很难看明白本片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精神已经一去不返,这样的电影也绝对是后无来者了

9分钟前
  • 皮陀
  • 还行

这段时间追星来着,没怎么看电影,好久看了这部居然还是因为金韩彬,吸你妹的毒,还居然信仰毒品,明目张胆把男主头像纹身上追求毒品文化,其他6个孩子可被你害惨了再说电影,俩人演得确实不错,科普了几种毒品的服用效果,真的是可怕,他俩总是一个清醒一个迷糊,清醒的那个总感觉下一秒就会被迷糊的给杀了,满嘴谎言,看完我都没理解他俩到底是去干啥的,可能因为我看的时候比较生气忽略了些东西吧电影本身没什么剧情,更多的是毒品上头的感觉描写吧,结尾那一段个人理解仿佛是在宣扬,鹰酱还真是厉害,天天讲人权讲多元文化,毒品文化也行哦

1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X220190410:像这样高智慧的种类,是不会大量繁衍的,太奇怪了难以生存,太稀少了难以死亡.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在一条幸存的旅游线上,没有60年代那般疯狂了,那是一条提姆李尔的旅游线,他附落在美国宣传意识扩大化,甚至都不去想想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它一直在等着那些把它看得很认真的人,所有这些稀奇古怪的可怜的吸毒者,他们以为他们只要花五元买毒品就可以得到宁静和理解,但是他们的迷茫和失败也同样是我们的,李尔他记下的不过是他创造的一个生活方式的幻想,这一代他们是永久的跛子,他们探求失败,他们永远都不会理解这个古老神秘的毒品文化的本质,这种绝望的设想,有些人或者至少有某些力量,在这条隧道的尽头看管着心火.

14分钟前
  • 小哒1
  • 推荐

整個劇組不是喝多了就是嗑藥了。裏面好多配樂《海盜電臺》裏也用過。

17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只是当一部电影来看的话,在同类型里并不算好,甚至是看完只剩空虚和迷惘,所以为什么要在电影里寻找寄托呢,我不理解也不想理解,我只是觉得难过,怎么就走到了这里呢……

19分钟前
  • 歌德尖塔
  • 还行

这片儿你得飞了之后再看

21分钟前
  • 预见|| X X
  • 推荐

好吵,好闹,看完我都想不起自己在哪里了。简直是毒品效果教科书,太精准。据说Hunter Thompson对电影改编过程很清楚,跟Depp私交也不错。所以《朗姆酒日记》还是他演。眼袋叔的脸竟然像现在的小李!配角都是depp小李同期

22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每个从主流社会醒过来的年轻人都在寻找自己,除了游行和旅行,他们也尝试着堕落。”影评这句很赞。片子虽然我看晕了,但是还是觉得不错。没试过,怎么会知道什么是毒什么是药呢?知道是毒的戒了,是药的话就去普度众生吧!

27分钟前
  • Miss Me
  • 推荐

德普+敞篷车+公路+嬉皮士+LSD+70s+拉斯维加斯,出色的画面感觉和向60年代的致敬,至于故事情节什么的跟它较真你就输了

3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警察,记者,赌徒,比赛者和搭便车人。他们寻找的不确定的“美国梦”,最后由于毒品和酒精而演变成充满恐惧和憎恨的噩梦……最总混乱的片子..

37分钟前
  • Carla
  • 推荐

这种主题适合拍个十几分钟的短片,意思意思就行了,整整俩小时都看这玩意儿,反正我是受不了。最最最不能忍的,还是好好一个电影,非要加没完没了的旁白,说好了展现磕药之后看到的世界呢?那就给观众看画面就好了,说那么多话是要干什么,自相矛盾。真的受不了任何电影有旁白。

39分钟前
  • Marni
  • 较差

全片都是服用LSD后混乱的场面,而刻意做作的表演看起来就像《巨蟒与圣杯》般无厘头荒诞,但这又不是在说一个实质是荒诞的故事。明显是Terry Gilliam的一场失败的实验。

42分钟前
  • M.
  • 较差

太飞了

44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无法充实的美国梦终会过了药劲儿。虽然迷狂沉醉像是不好演的,但从实际结果看,也是缺乏明确想法最终导致了失控,多余、不起作用、深陷自我、集体自嗨,费了很大的劲还是纸片一样,主角配角齐齐单薄。德普演戏真的懒,惯用技巧撑起一切。对配角的设计也是,像充分利用年轻演员的热情。陀螺可能嗑嗨了。

48分钟前
  • Superhat
  • 较差

镜头下倾斜的世界,一个把美国梦转变成恶梦的地方,一个嬉皮士追寻自由而不得之地,最后留下的是垮掉的一代的癫狂与LSD...毒品、摇滚乐、民主与自由是永远都讨论不尽的话题...红色雪弗莱与白色卡迪拉克,红白蓝的all star

49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最致幻的电影之一,改编自“刚左”新闻传奇人物亨特·汤普森的同名自传小说,叙事缭乱零碎,呓语与金句交织的独白贯穿始终,吉列姆用各种手法(超现实影像、极端机位、倾斜构图、单色滤镜、炫目色光、叠影、扭曲变形、戏仿与拼贴)呈现瘾君子的主观幻觉与飞升历程。秃顶+罗圈腿行走的约翰尼·德普、肥胖暴躁的德尔·托罗和戴着古怪假发的马奎尔光是形象就已经够疯,表演更是尽皆癫狂。令人难忘的幻象:眼球中的蝙蝠,鳗鱼头宾馆接待,酒吧里的爬行动物食客,越战轰炸机与大兵,摩托赛场上的越野车(伴着[现代启示录]中的瓦格纳[女武神]),马戏团的费里尼飞人,奇高的审判桌与监禁臆想,裸女头变乳房的照片,衣冠猩猩。配乐亦大赞,包括滚石、披头士、鲍勃·迪伦、尼尔·杨等人歌曲。穿插60年代末的纪录影像。阴魂不散的搭便车者很[在路上]。(8.5/10)

5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德普和德尔托罗的表演。把六七十年代的垮掉派的颓废吸食迷幻药的状态演令人惊艳。但是特里·吉列姆就是太注重吸食迷幻药后的刻画,以至于影片很大篇幅都在表演这种状态,有癫狂夸张和卡夫卡式的荒诞,影片本身的内核就显得苍白,好象是徒有形式,刻意营造一种氛围,显得有点乱,又感受不到诚意。况且就吸食迷幻药后的真实性来说,也不及《猜火车》里的效果。

59分钟前
  • 绝色天平
  • 还行

Too weird to live, too rare to die. 豪华MV,acid科普,自娱自乐,只有跨进门了才知道,那些超现实主义啊野兽派啊psychedelic啊都是特么哪里来的了。

1小时前
  • Sally?imdb9?9
  • 力荐

我曾经在看完午夜牛郎之后跟夏老师说我觉得当个午夜牛郎也不错,夏老师说你看完午夜牛郎居然还会想要去当午夜牛郎,你也够牛逼的;我要是说我看完这片子我也这么去一趟拉斯维加斯不知道他会说什么……

1小时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推荐

60-70年代,迷幻的天下。在致幻剂里寻找失落的美国梦。JD的造型告诉我,男人再帅也不能谢顶。

1小时前
  • Memento Mori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