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消除怀疑
1)
这个故事,卖点就是:始终无法消除怀疑。
以前的影片,都喜欢把“职业间谍”很酷炫的一面展现在平民观众眼前。特别是“公派”的那种——以保护“国家利益”的名义,永远开好车,全世界不断旅行且处处诱色杀人。
Duplicity棋出反招,看中的则是间谍的职业病——他们都是不可救药的怀疑论者。这一点,完全可以影响他们的终身大事:爱情和婚姻。
Clive Owen和Julia Roberts,《Closer》里的老对手,翻身携手出演Duplicity,年纪、“高度”以及精准度都很match,很适合“一对高级骗子搭档,且要相互欺骗”这样对人格有高难度要求的角色塑造。
但是——
爱情?是识金石?这可真是活见鬼。
“no mater...but i love you“这类的表白,从两个间谍(骗子)的口中说出来,爱情的味道就像用微波炉加热的隔夜pizza。这一点,令Duplicity的爱情戏份的质量大打折扣。作为观众,我基本上也就是”将就着看看吧“。
商业见谍?晕,这算什么马戏团演出?
以两个中老年肥男的大打出手开场的这桩间谍故事,从一开始就打消了“塑造“英雄的念头。这种两个化妆品公司为“秃头生发灵”而high到死去活来的小case,对于两位CIA前特工来说,简直是讽刺。然而编剧更绝情——让特工情侣却被彻底“编排”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么烂的故事结局,让观众最终只能感慨:没有学好化学啊!!
2)
来说说怀疑的问题?
在这个主题上,我只能说我个人的判断总是很不成熟。不断地在轻信和怀疑之间左右徘徊。然而谁又会做得好一些?
所以,想要消除怀疑?除了尽可能少地“发生关系”之外,也许“回避”是一种解决办法。
看,我的想法就是这么幼稚。
OVER
2 ) 好莱坞版《群英会蒋干中计》
故事讲的是A公司借用两个内鬼之手将假配方送到竞争对手B公司处。说白了就一好莱坞版《群英会蒋干中计》。
所以为了鼓励老外多读读我们中国的名著,我给了2颗星。
之所以没有给更高的星是因为这个群英会拍得非常之差,首先就是我最为反感的时空错乱的叙事手法又在此片中出现,是不是要拍的一部分观众看不懂就算你编剧智商高了?
其次就是一些细节问题
问题1. 男主角的配方被搜出来了,后来怎么又拿出一份?
问题2. 假设男主角有足够的时间再复印一份然后藏起来,老朱为什么要把男主角咬出来?他们不是一伙的吗?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吗?直接闪人不就完了吗?编剧在这个时候还要掩饰他俩是一伙的吗?
问题3. 将一张纸传出来,有必要动用复印机吗?手机拍张照片不就完了吗?事实上老朱是拍了,当我看到老朱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的时候,我想这是编剧的讽刺吗?
当大家想到的时候,编剧说我没想到,当大家以为编剧没想到的时候,编剧说其实我早就想到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情节会出自于《谍影重重》,《世界末日》的编剧之手,看来是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
3 ) 我爱你
2个陌生人,从认识到相知,到深入理解,到彼此离不开谁!
需要多长的时间,需要多少的坚持,需要多少的努力!
他深深的被她深深的迷倒,而至于忘记了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
一而在,再而三的因为她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离开了当时要做的事
他们彼此相爱,但是一直都是不能相互坦诚,相互信任
也一直口是心非
:如果我告诉你我爱你,会不会改变我们相处的方式?
:关键在于我能不能相信。
:我爱你,真的爱你,
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要相信我,
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相信任何事情,
但我还是经常幻想有一天,我们能摆脱这一切,
不再这样,做个正常人,
相互信任,诚实,
:我们和其他人不一样。
:这我知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
:当我想到你是世界上唯一有可能理解我的人,知道这让我有多么痛苦吗?
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但我仍然爱你,
:我爱你,
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你,
就连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也在想你,
只要看见你,我的视线就离不开你,
看着你的时候,我就想,这个女人……
她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但仍然爱我
很喜欢最后这段2个人的独自表白,2个相爱的人终于说出埋藏心底已久的心情,这让他们更加的珍惜接下来的一切,也彼此不再口是心非。
爱需要我们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坦诚相对,往往很多误会和解释不清的东西,都因我们彼此不相信对方,去考验对方对自己的爱有多深,生怕对方爱自己,爱的不够深。
即使相爱了,希望每个人都要放下猜测,如果有疑问请大胆的说出口,如果你们真心相爱,他(她)会和你说实话,会在乎你的疑问。
4 ) 女人啊,你的名字叫麻烦
70min,女人拿内裤试探男人,男人傻眼.
第一次大笑.
80min,
男人:治疗秃顶啊,这么震惊世界的大事!你还在跟我唧唧歪歪!(男人因为"工作需要"睡了别的女人,女人大怒.)
再笑.
110min
女人为了套秘方说i love you,结果惹来男人一大番深情表白......
又笑.
有多久没遇到一部让人笑了又笑的电影了?
还有个我喜欢的结局,两个飞贼想玩别人反被耍,一分钱没赚到......
男人:at least we have each other.
啥叫爱情片?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爱情片!不给5星怎么行!
duplicity,史密斯夫妇,还有无数伍迪艾伦电影,更多的法国电影,永远重复着同样的主题:
男女关系.
老外就是开放啊,成天表现这些东西,真是的......真让人心神不宁...狠不和谐啊!
史密斯夫妇里的俩口子生活没激情了,得靠拳打脚踢枪林弹雨来沟通,终于换来性生活的满分,那是"艺术表现手法".
duplicity回到好莱钨黄金时代的老路子.
一个聪明的编剧写的一个妙语连珠的剧本
+
两个成熟,有魅力的男女演员献出明星级的表演.
商场谍战只是一张皮,戏肉是熟男熟女的对手戏.
这个3角阵容的年龄全部超过40岁,这似乎是40岁以下不宜的电影......
我看的时候却想到the west wing,
Bradley Whitford追求女权领袖mary louis parker,
"我不懂女人,我不知道怎么约会女人,怎么套瓷.
别的小伙子泡妞的时候,我在法学院里埋头苦读......"
这是不是Aaron Sorkin的心声?
这些高智商的直男们,全都少年时代缺失?对情场完全陌生?在女人面前一筹莫展?
我不了呢.
我,30出头,单身,没经历婚姻,非直男.
我不是Tony Gilroy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高智商直男们怎么处理男女关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
我只看到clive owen这个男一号,在julia roberts这个熟女面前,完全是......爱你越多我越被动.....(好巧,轻熟女苏慧伦的歌.)
(BTW,大嘴姐姐转型转的真够漂亮的.)
第一次,他被她"迷奸",
第二次,他为她辞职,她却临时变卦,
第三次,她把他拉进自己的project,让他陪自己演戏.
这个死女人,一次一次耍他玩他.
他为了工作上了个小妞,她还大发雷霆.
没天理啊.
但每次都是他乖乖低头,虽然他从头到尾都在怀疑,她到底爱不爱他?
女人:
IF I told u i love u,would it make any difference?
男人:
if u told me or if i believed u?
女人:
i love u,i really do.
5 ) a brief reflect on my major
在所有我看过的电影里,这部一点也不算是好看的,虽然我很喜欢Julia,但是这样的角色已经没什么味道了。
但是却由此开始思考一些有关我的专业的问题。
我的专业是“药学”,这是一个比较边缘也比较宽泛的题目。什么算药呢?其实防脱发洗发水的确算是,还有就是那些玉兰油欧莱雅研究怎么美白怎么防晒怎么补水怎么保湿也是药学里的事儿,甚至精油是该怎么从玫瑰花里提炼出来又该用什么溶解做成香水的也是。只是通常我们都只关心癌症糖尿病白血病霍乱疟疾甲肝乙肝,以为这些才是正经事儿,而化妆品护肤品以及dietary supplement都是不入流的擦边球。
而同时药学又是一个逼得人很现实的事情,不像生科院的人可以花任何他们乐意数目的钱研究一只九孔鲍,only if others pay for their interest. 没有一家医药公司会白白养着一群researchers,去培养去满足他们无止境的好奇心,药品的研发周期很长,如果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任何一个环节缺乏前景,这项研究都会胎死腹中。在金融危机中,R&D更是最先遭受毒手的部门。如此残忍得来的“药品”,当然要以专利为名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免得旁人分享胜利果实。因此申请专利的过程也可能是你死我活充满杀机。已经获得专利权的上市药品更是能够以天价横行。
作为一个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从事药物基础研究的高等教育下的学生,腻到几乎绝望的时候看到这么一部电影,意识到自己从事的原来也是如此刺激有趣的行业,多少是一点点安慰。
这个世界已经任经济学洗脑了,任何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不得不受到经济学的牵制,而我,即使是十分想要turn a blind eye to economics,都免不了假装参与到这场与金钱有关的社会竞争中。
呵呵~~~
6 ) 故弄玄虚
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间谍类的电影,就冲着这点儿我看了这部《口是心非》。
故事的剧情其实很简单,两个从国家情报机构(CIA、M16)退下来的人,一见钟情成为一对恋人,但他们分别为两家竞争激烈的公司担任商业间谍,最终两人联合起来策划了一个周密的计划,骗过公司以偷取一件价值不菲的产品。
看完影片后,总觉得其实就是一个挺简单的事儿,硬是被导演把故事发展的顺序给搅乱,把时间颠过来倒过去的,影片给搞得支离破碎的。如果只是偶尔穿插个一两段的倒叙手法也就可以了,导演似乎有着不把它搅混誓不罢休的味道,前前后后整了差不多五六段之多,看得有点晕头转向的,等看完后,还得慢慢的再重新梳理一遍。作为一部并不偏重剧情和思想内涵的影片,如此做法实在有点儿是“过犹不及”了。
不过,其实我也有点同情那些导演们。现在的电影如果还采用传统的那种三幕式或线性的叙事结构,不设置点儿悬念,还真吊不起观众的味口了。你想啊,如果你看了开头,就知道了中间,看了中间,就知道了结局,这样的影片还能吸引你么?没有办法啊,现在观众们的欣赏水平早已是今时不同往日,难侍候啊,所以呢,只有在故事发展的顺序上给搅活搅活一下,再加上一个有点“出乎意料”的结局,才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唉,现在的导演也难做啊……
其实,这部影片的题材还是蛮有意思的,这既是一部商业间谍犯罪剧情片,也可以当作是一部浪漫爱情片。因为涉及间谍题材,自然免不了彼此间的相互欺骗,尔虞我诈;不过不同于常见的军事间谍涉及国家利益的那种,本片只是将主人公定位为一个商业间谍,所以就不用那些打打杀杀、刀光剑影以及一些激烈的枪战场面,观者完全可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欣赏克里夫•欧文和朱莉娅•罗伯茨两大明星的尽情演出。至少,偶观影的过程中就没有什么紧张的。
因为是商业间谍,再加上了一些爱情元素在内,就使得影片在剧情方面不用把精力放在惊心动魄的谍报战和你追我打的打斗戏上,不过由于是在间谍这个职业上发展的爱情,欺骗隐瞒是职业特点和坦诚面对的爱情观念,当这两个矛盾的信念冲突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之间的爱情究竟是如何发展呢?影片的故事悬念的戏剧张力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一个是前中情局探员(克莱尔•斯查威克,朱莉娅•罗伯茨饰),一个是前英国军情六处特工(雷•卡沃尔,克里夫•欧文饰),两人原本就长期浸泡在一个谎言组成的漩涡里,口是心非,瞒骗欺诈是家常便饭,而他们分别就职的公司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大型公司。职业的特点和身份的对立,使得他们在事业上斗智斗勇,但这些接触却让他们在生活里越走越近,真心实意抑或虚情假意的爱情交织在阴谋重重的商战里,这场爱情的拉锯战究竟谁会胜出?
其实影片的题材和悬念已经足够吸引人,但是硬是被导演故弄玄虚的整得那么麻烦,一会儿是两年前的罗马,一会儿18月前的伦敦;一会儿是12小时后,一会儿又是10天前……时空的错位,貌似很复杂的样子,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而且加上一些不太专业的间谍手段,如片中那段偷配方的过程,都是职业的间谍了,连最普通的袖珍相机、扫描笔或者即时传送的电子产品之类的间谍用具都没有备上,跑了一大圈用了复印机传送,真是有点“忽悠死人不偿命”的感觉。还有那个专门收集情报的团队,按片中的介绍说,他们已经在差不多攻击得有好几个月了,而且做了手脚的复印机早已送到对方的公司中,应该对那些复印机的位置很清楚才对,结果在要传送资料的关键时刻,还到处狂找图纸,要找那些做了手脚的复印机,更是傻不拉叽的用打电话的方式确认位置,这不是明摆留下作案证据吗!这个场景看似很紧张的样子,实则因为这些明显的错漏之处显得这刻意营造的紧张气氛非常的滑稽、可笑。
影片的结局确实有点儿出乎意料,我就没有想到。貌似这样的结局还带着教育意义,虽然失去了金钱,但是却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但是对于那些喜欢克里夫•欧文和朱莉娅•罗伯茨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总免不了有些遗憾。我的想法就是他们两人成功的偷得配方(最好是手段安排得更巧妙一些),然后卖掉,相忘于江湖。
总体来说,以我个人的观点看,这部影片剧本应该是个好剧本,可惜因为导演故弄玄虚的过多使用那种时空错位的手法来叙事和明显不合逻辑的错漏,使得影片流于平庸之作。
亦孤 /文 07/16/2009
商业间谍片还真少见。男的帅,女的靓,当初想看是因为大嘴朱姐
其實這只是一場遊戲。
smart
比想象中的好看,甚至有些惊喜。开头几十分钟的时间穿插叙事让人一头雾水,但后来渐入佳境,才慢慢领悟剧本的玄妙。不愧是《谍影重重》系列编剧自导自演(当然他的谍影重重4就很烂了)。有种不一样的文戏版“史密斯夫妇”感觉。茱莉亚的大嘴看着总让人想笑,但最后真觉得这一对儿还真挺配。四星半
无功无过
我觉着比史密斯夫妇强多了。。没有大制作可是很精细。。后面有点墨迹鸟
好吧 我又被茱丽雅罗伯茨 骗了一次
smart and utterly entertaining, killing my little gray cells for 2 hours...
俗片,不过硬汉的温情告白还是很容易打动人的。
茱莉亚罗伯茨很帅!
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浪费;把复杂的事搞简单,贡献~导演你应该用大宝了……
到底哪句话是真的?我爱你本身就是个谎言!
输的好惨啊
台词很幽默
故事一般
罗伯茨老了
台词非常有趣~
聪明,风趣
幸好之前上海电影节最后还是没有选择看这部片,否则肯定被你们骂死。不过James Newton Howard还真的是超级百变大师。
当个间谍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