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那年我们十七岁
2004年上映十七岁的天空,3年前……我差不多也那个年纪吧。
我几乎看时是从头笑到尾的,不是爆笑,只是觉得有太多可以笑的理由,所以既然有了合理的理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笑呢。
先说人物,周天财。
第一眼觉得这名字没什么差,再读一遍,周……天才。= =|||
杨佑宁饰演的周同学实在是傻得可爱,像未出阁的黄花大闺女。
再来便是,白铁男。
一般这种人物设定应该会比较酷一点,就是少男杀手类似,无情才是硬道理。
然而,结尾之后我想说,这厮比周天才还傻,简直可以冒泡了。= =|||
杨文宇,小天才的中学同学。
还有其他两男配角,无厘头没道理。
首先,本片背景安排想要大声鼓掌,一个完全属于同志的世界。
呃,这么说吧,这里面除了GAY,没有一个正常人。
男生们怀抱的梦想,是找一个白马王子,十七岁可怜的处男周天才亦抱同样想法。
酒吧里惊鸿一瞥,白铁男实在有够惊艳,那造型,那出场,无敌了。
小天虽然嘴上说着对没有感情的男人没兴趣,但事实上还是动心了的。
奇怪的是,白铁男这个杀无赦居然也看上了单纯到家的周小天。
内部穿插,室友小宇的恋爱史,不会觉得无趣,相当搞笑。
然后,经过多次积淀,白铁男和周小天顺利暧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摆脱处男的周小天又害羞又兴奋,白铁男却无缘无故搞消失,吩咐朋友来传话让小天别误会,可是……鬼才会不误会吧?
于是,顺理成章,周小天同学愤恨的拿了包走人,他穿着西装和短裤走街上那段,太赞了。
之前,或许还会因为他太傻而对他不怎么感冒,不过这时候就举双手喜欢他了。
像所有的误会一样,你不说,我不说,大家就都误会着。
没有所谓配不配,喜欢就是配。
朋友们为了帮忙出头,找上出差回来的白铁男。
粤语和国语的对话也增加了喜剧指数,连配角的戏分也很有看点,尤其这段台词:
圈内一直有个传奇人物,
人称白铁男
花名人贱人爱
他最令人丧胆的绝学
就是不二睡
多少纯情少男闻之色变
却又禁不起诱惑
而白铁男永远是睡了就闪
闪了就散
当时含在嘴里一口水,差点就要喷了。
可怜的小白,也不过是个爱无能。
后来对小天表白那几句话,也同样很经典。
“我有病……我爱你!”小白充满深情的对小天如是说。
“你……你神经病,我讨厌你。”小天惊慌失措的逃跑。
可爱到爆,所以喜欢也是理所当然。
作为一部纯粹的GAY片,导演是想让同志们更有自信,在那个圈子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背景音乐不同时段都分别有所更换,配合得相当精彩。
虽然看完之后仍然对片名耿耿于怀,明明有比之更好的名字可以拿来用的,可是我想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或许是为了体现青春吧。
杨佑宁和周群达,以及许许多多奉贤第一次的帅哥俊男们,活力四射充满干劲的说。
相比起来,台湾电影比内地电影更值得一看,哪怕台湾观看群体只是小众,可是正是这样的小众,非主流更吸引人。
2 ) 四年已过
流连于豆瓣的影评论时,我突然想起了这部片子,才发觉我的17岁已经离开了四年。那时候,同性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新鲜、好奇让我走进了这部电影,现在留下的是记忆碎片。杨佑宁称不上是一眼望上去就能让你惊呼“帅”的人,囊中羞涩的阳光笑容至今让人记忆尤新。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男男之间的爱才更算得上是同性爱。
3 ) 蜜糖男孩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观赏性本来是电影最主要的特性之一,但不知为何近年来,能称得上好看的电影,却并不多见。华语电影里的同志片拍了不少,但以一种青春,阳光,轻松,调侃的方式表现的,我还是第一次遇见。来自南部的十七岁男孩,暑假来到台北寻找他的梦中情人,随身带着他的爱情手册《爱是种信仰》,被耻笑“爱是种信仰,侏罗纪时代的事情了吧?”,却依然执著。在三个可爱又可气的同志朋友的怂恿下立志要摆脱处子身份。于是展开了一系列搞笑却又温馨的故事。说起来有趣,这部纯男性的同志电影,却出自一位年轻女导演的手笔。所以在片中的每处小细节里都能感受到女性的细腻和温情,暗恋时的忐忑不安,失恋的神经兮兮,都刻画的恰到好处,让人会心微笑几乎忘了这是同志恋情。画面干净,明亮,有碧蓝的泳池,澄澈的天空,大朵的白云,台北街道的场景像极了《蓝色大门》里的感觉。每个同志男孩子都很善良,没有世俗所误解的灰暗阴影,爱得坦荡真挚。特别是饰演男主角小天的杨佑宁,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台湾盛产蜜糖男孩啊,咧起嘴巴傻笑时,真仿佛有阳光溢出来。片中有关爱情的观点,简单又深刻:“我们没有爱,怎么做啊?”“喜欢就是配,如果配不配的问题能阻止你喜欢一个人的话,说明你不够喜欢他。”
4 ) 我想你的快乐是因为我
一般去ktv点两首歌会越唱越开心。
一个是《happy wake up》,基本遭来众人的鄙视:“你居然喜欢李宇春!”
一个是《我想你的快乐是因为我》,基本惹来众人的尖叫:“你怎么这么色情!”
哈哈,我就是喜欢看到帅哥,看到一群帅哥,看到帅哥们王子和王子般幸福地在一起。
周天财不是王子,他就如同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第一次爱上一个人,傻傻地,全心全意地,受伤着,快乐着。
“我们不要再猜了”对上眼了就爱,爱了就做,做了就想要一直在一起。
小天不想玩成人世界的爱情游戏,于是他的白铁男在习惯性的温柔后给了他一颗自己受伤累累的真心。
喜欢看到结尾处白铁男在阳光中微笑着,温柔地说:“那我们跑快点把他给追回来”
我们相信这一次他是坚定的,就正如那个同人女导演给我们的一个没有女人的完美的同志世界。
十七岁真好,有可以放肆和受伤地资本。
PS1:my favorite gay film,and one of my favorite film
我不想去了解复杂晦涩的真实gay的世界,就正如我去过一次gay bar就真的不想再去第二次,所以我喜欢单纯爱幻想的同人女导演给我们的这个童话。一个开放的社会,一种开放的文明下才能培养出这样好的导演和故事。
2 以前会迷恋于白铁男,现在品味趋向于众小受们:喜欢单纯的小天:爱是一种信仰,真可爱啊。所以说,男人其实也曾经有过单纯的爱情,交给了许久许久之前的初恋了吧。
5 ) 关于十七
跟不知道的人推荐这部片子,说这是我最喜欢的片子的时候,许多人都会以为是那部大陆所谓的偶像剧,诧异的说:“你居然会喜欢看那么...的片子呀?”只好在那解释此片非彼片,然后又有很多人会说:“我对那种题材不感兴趣...”于是我就只能处于失语状态了。
这部片子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演们的笑。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看同志片的人,总觉得那些片子的内容或背后太过沉重。爱情无关男女,只是感觉对就好,而由于世俗或其他,一个个导演、编剧以及作家总让它涉及太多太多的社会、舆论等因素。可能个人还是喜欢把世界看的太过的简单,喜欢一切美的圆满的东西,而这部片子恰恰迎合了我的心理。
其实脱离同志题材,这部电影其实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两个人,从不认识到相恋再到误会再在最后走向幸福的明天。但不知道为什么,看似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却深深吸引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片子里的每一个演员,DD、YOYO、金勤以及里面的所有所有。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舒服,不时让人莞尔,憨憨傻傻的小天,骨子里呆呆却故作世故的小宇,可爱的CC...当然还有我们重要的男主角“不锈钢”(Duncan)。
......
6 ) 我们的爱情,像冰淇淋一样甜蜜美好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得真是太阳光了!
当小天娇羞的舔着冰淇淋的时候,爱情,就像是口中的冰淇淋一般,丝丝甜蜜地融化在夏日的空气里。
一反传统同性恋题材压抑哀伤的灰色调,这部电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阳光灿烂的蔚蓝——17岁的天空原本应有的颜色。
若非特殊的同性恋题材,这部电影的剧情,不过是那种最最普通的清新小品类型。爱情路线简单的甚至有点俗套:花心大少遭遇纯情少男,一物降一物,当浪子遇上真爱,当一切误会解开,当坚定的热情最终融化了冰冷麻木的心灵,在一路轻松笑料的伴随之下,爱情美好的结局翩然而来。
然而此片最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谓之伟大之处,在于它以近乎儿童般明媚天真的视角,展示了同性恋的世界。
这是同性恋的童话,这是同性恋的乌托邦。
然而首先,整部影片俨然一个同性恋的世界。你看到了这样一部电影:全片没有一位女性角色,然而正是这部“纯男色”的电影,却不得不让你承认,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片。整部电影里处处洋溢着男男的幸福爱情,从主角小天和白铁男到为他俩做媒的路人老爷爷。没有压力,没有歧视,没有非议,甚至没有异性恋,然而在爱情的名义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与美好。原本,爱情就是美好的,哪怕是同性之恋。
但从另一个角度,本片又有着自己坦然的客观。虽然主角是英俊的美少男,然而本片丝毫没有回避社会传统意义上对同性恋的某些“偏见”。反而,本片坦然大方的承认,同性恋里是有丑男人、娘娘腔甚至异装癖。导演对于这些敏感问题的处理,采取了一种轻松坦率的态度。因而在本片里,以上所有的内容,看起来丝毫不会令人有不适之感。会有几分轻松可爱的搞笑,而搞笑背后,你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率真与蓬勃。他们的每一句手一投足无不在高喊着:青春无敌,真爱万岁!导演以女性的独特触觉,从同性恋身份的另一个角度对这个群体进行着关怀,于是你可以看到,他们也有闺密、爱八卦、爱漂亮。可是在这意外,男孩子依旧是男孩子,无论性向如何,依旧不改男孩的阳光本性,所以他们依旧讲义气、爱运动、爱阳光。这也正是为何,这部描写“敏感话题”的电影,得以通片洋溢着清新健康的气息。
当白铁男满脸真诚的用心倒数,当小天再次露出招牌式的羞涩微笑,望着白铁男背起小天幸福离去的背影,又有哪个人能不为这段甜蜜爱情的happy ending而欣然微笑,又有哪个人在乎这是否是一桩合乎规范的爱情呢?
这部电影的最大魅力便在此处了,它巧妙自然地淡化了同性恋现象引发的社会矛盾,以一种自然的接纳代替了传统同性恋题材电影怜悯的观影感受。在这部电影中,同性恋们微笑着告诉你:“我们并不可怜,其实我们很可爱!”
是的,我们的爱情,像冰淇淋一样甜蜜美好。
老年同志,广东话。故事太愚蠢,偶有佳句。难得一部电影所有角色(演员)都如此令人生厌。
聚了卻又散多少曲折都不算我還是要把你找回我的身旁 讓我揮去你眼中的憂傷讓我看見你最初的陽光(初中嘅時睇偶像劇覺得周群達和張大庸點會咁肉酸,而家越睇越有味~原聲帶裏好多當年的金曲)
这是我看过的最欢乐的同性电影,虽然没内容没深度,但绝不造作。人物刻画够丰满,杨佑宁越看越可爱,无厘头三人组非常出彩。我可是连台词都能背出来的(笑)。喜欢金勤!
台灣早期少見的同志愛情喜劇,可愛逗趣又日常溫馨,完全是BL漫畫的套路,看得開心、笑個不停,也就夠了。
女导演能拍出这么百分百的基佬片也不容易啊~而且难得很好笑~
又仔细看了一遍,很想给他五星啊。虽然主角不好看,虽然情感太单薄,虽然剧情有点牵强,可是这个小调调真的很好。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同爱剧,在他之后我知道了爱情是没错的,喜欢男生是没错的,和别人不一样是没错的。很遗憾我的第一部不是《好奇天使心》这种文艺风的,可是这个切入点如此平实,我感激。
竟然没有出现一个直人,没有出现一个女人
2008-3-24 0:13:45 4/6.4(391) 伪文艺外壳,而且感情上很难接受两个那么娘的男的搞来搞去
自己看的话,层出不穷的土和傻,能够预想会有十足尴尬,但跟一屋子人看,那就是些心照不宣的笑点了。这个同志乌托邦的纯爱故事,是用来消解当时播映的《孽子》《蓝宇》的苦闷的,因为17年前,别人的17岁已经不乏光明与正大了。这电影,也注定能够汇入本地同志书写的历史,见证一种欢乐气氛的逆流。网友半兽人Kevin、白铁男的死党还挺像周杰伦和李佳琦的,杨祐宁戏里只要不装傻,就很有市场。所有当年的同志湾男,觉得穿四角内裤很村哦?#爱酷电影周20#1 (一些映后分享整理:https://douc.cc/0d7Bb0)
近期看过最搞的片子,居然能让我这个情绪低落的抑郁症患者从头笑到尾,同志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喜剧片。影片自始至终居然没有出现过一个直男或者女性角色,太强了······还有那三个娘炮的演员究竟哪儿找来的?!
挺欢乐也挺囧。故事很简单,杨佑宁倒是很耐看的娃。"我们不要再猜了,我累了。"最后的对话笑死我----"我有病。我爱你。""你神经病。我讨厌你。"如果爱会过去,那么我们一起的跑,把它追回来,如果你跑不动了,我背你。
我看过最快乐的gay片
清新的要命了,这样的纯净的
一個十七歲少年的尋愛脫處之旅,穿插著他和他身邊一些怪胎的喜劇故事。說實話,誇張的劇本更適合改編為舞台劇,作為電影則顯得鬆散,而且敘事也讓懸念感弱。楊祐寧是本片唯一也是最大的亮點,一個原本讓別人扮演可能平凡得只剩單純的角色,在他無比精彩的演繹之下魅力指數急速飆升。
好直接的同志片 直接到最后居然让那些gay们直接出柜的节奏。本身不是太喜欢这种类型 对男男又比较反感 所以整体来说是纯净的爱情 但是怎么看都是别扭 别扭啊。
杨佑宁在里面真的超诱人
不是一般的做作
可爱,单纯,害羞,音乐,喜感,杨佑宁。
笑死了好么>////<WW腔果然是世界第一搅基语
超甜超好笑,九十分钟里捂着心口大概笑了八十多次,22岁的杨祐宁真是土可爱土可爱的,想把世界上所有的冰淇淋都买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