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对王小帅是有很深的偏见的,《极度寒冷》对我来说极其做作,基本上是个文艺中年满脸不屑地对世人吆喝,我心中有艺术,你们就是看不见,就是不懂。对,就是一身贾宏声范儿。《十七岁的单车》亦然,导演倾注太多观点,可着劲儿让人物犯拧,可着劲儿提炼所谓的“现实”,比如偷穿主人衣服的小保姆、为底层打工仔精心设计的艳羡说辞、农村少年在城里永远被设计成迷茫四处打量的神态,城乡差异的命题被反复而稍显泥泞地强调——主题大于故事的东西我一向没好感。始终认为王小帅最好的一部是《扁担姑娘》,那是导演放低了自己的姿态,让人物慢慢地自然地走出来,效果就好了。《日照重庆》其实也是这样,并没有犯形式大于内容、叙事过满以致细节过分符号化的毛病,可以说,在偏见作祟和外媒的错误指引下,我之前低估了这片儿,写几句来致歉。
旧稿胡扯过——
“自从儿子出生后,亲子元素便是王小帅比较关注的一个题材,‘抢孩子’的《二弟》和‘救孩子’的《左右》都可佐证,《日照重庆》中的父亲寻找和拼凑儿子生前生活的过程中,即使天人两隔,‘代沟’仍然处处存在,暗合王小帅在儿子成长过程中对‘父权’命题的思考。片中的父亲对于儿子,有长达14年的责任空窗期,因此在父亲寻找的过程中,二者生活仿佛突然对立起来,少了许多缓冲。父亲不会用电脑,却到网吧学会搜索儿子被击毙一幕的新闻视频;父亲从没去过夜店,却托儿子好友带他走进这个儿子生前最熟悉和喜欢的所在,在灯红酒绿的嘈杂中,父亲是那样无所适从、格格不入,旧的时间和新的时间以这样一种方式交汇,而他的缺席导致“父权”难以为继,甚至面对儿子好友的诘问和质疑,也无力抵挡,只好放大儿子的视频截图的照片在旅馆的墙头,抚摸那根本认不清的面庞,仿似弥补一些失去的时光。故事中,做出抛妻弃子行为的父亲本是站在道德弱势的角色,却因这些固执而反复的细节,让人不忍进行谴责……“
其实重点在于,片中人物的情绪走向性格成因太真实了,故事刚开始,估计我们最大的疑问都是,父亲早干嘛去了?儿子哪里有合理动机至于杀人和被杀?随着情节发展,这些问题其实得到了很好解答。父亲方面,可以看到他并不残酷冷漠,言辞谨慎礼貌,态度温和,甚至有些软弱——正是这样的“好人”,一旦做出诸如“抛弃妻子”的行为之后,根本没办法简单做些什么来弥补,因为这个愧疚足以压得他只有逃避的份儿,不到负疚对象死掉的时候,这种人绝对迈不出回头面对的一步——也只有负疚对象死了,不能对话他谴责他,否则他可以缩头乌龟一辈子。对,这就是伪善,为求自己心里过得去,其实全世界都被他伤了。
至于儿子,也是真的,有些人就是要被童年创伤折磨一辈子,不痊愈,不转移,就硬生生在那里。林波“没人理解”的行为其实可以理解,他就是太缺爱了,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爱,一旦心里有了爱,就拼命怕对方觉得不够、看的不清,可是那几乎就是在时时展现一个巨大的、滚烫的爱的伤口,偷鸸鹋是的,自残是的,绑架以期挽回小雯是的,所以小雯会怕会逃,谁愿意每天对着一个莫名其妙的根本无法帮他愈合的大伤口呢。
旧稿也扯过——
”联系到《十七岁单车》英文名就是‘北京单车’,《青红》英文名是‘上海之梦’,《日照重庆》英文名亦“重庆的忧郁”首先继续了王小帅对于特定城市的观察和体验。山东日照,港口小城,是父亲寻子之路的起点,也是儿子寻父之路的终点;内陆重庆,沿河山城,是父亲与儿子在回忆中交汇的所在。王小帅亦把以往对城市化的关注放在自己的镜头中,《扁担·姑娘》和《十七岁的单车》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着眼农村打工仔到大城市寻梦,在种种事关身份、财富的现实落差面前,武汉和北京并无本质区别,《日照重庆》则把最表象的冲击放在客观环境的比照之内,镜头不断略过城郊破旧的厂房,雾蒙蒙的单调街道,阴冷而几近风化的老房子,禁锢着上一辈人的生活和工作……”
关于城市,其实是我对本片比较失望的一个点啦,重庆的鲜活、火气完全看不到,只有雾蒙蒙灰蓝蓝冷清清的压抑,真的不如《扁担姑娘》拍出的武汉。我倒宁愿他别叫重庆……打住,还是少扯,节省时间干活吧。
我喜欢电影的前半段,后面三分之一有些乱了。还有,安排那位“缺位”的父亲在离异后又娶了位太太,还生了个小孩的剧情编排,感觉那有点儿导演个人的一厢情愿。仿佛他能在这个小孩身上弥补上对第一位小孩没尽到的父亲的责任,可以悔过自新、重头再来。生活大多不会那么温情,失去了就失去了,不会好运到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你。
开头,王学圻饰演的父亲只是出现背影,但那背影也会演戏。演出了一个多年没见过儿子,没尽到做父亲的义务,突然听到儿子被击毙后赶回来寻找自己失落情感的那份落寞和孤寂。王老师真是当下中国电影界里50-65岁间的男演员中最会演、最敢演的翘楚。
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子都如此疏离?何况夫妻、恋人、朋友,更遑论只有一面之缘的路人。电影表达的孤寂感不时蔓延着,人与人之间,从银幕到观众席,看得人心有些发冷。那些再平常不过的景象,那些剧中人不时出现的空洞的眼神,揭露了当下中国人在丧失了一种无法言明的精神信念后表现出的无力和无助。
剧中子义饰演的儿子林波因为自小就见不到王学圻饰演的海员父亲,于是缺少亲情导致他对情感极度渴望。不由联想到自己,从小生长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太多的束缚,太多的爱,让人觉得快要窒息。也许,我孤僻、冷漠的个性,虽然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但也从没有要为任何人特意去做什么的性格就是这么被逐步培养出来的。父亲过世时,我竟有突然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从此,再没有人象他那样逼婚逼的那么紧。就象小时候他常问我:功课做完没?我答:做完了。他继续问:那复习了么?我答:复习过了(在撒谎)。他接着问:那预习了么?我如实回答:没有。他就说:快去预习,你怎么象算盘子,拨一拨动一动,你怎么不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看齐,现在不好好学习,今后考不上大学,工作也找不到(现在即使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找得到工作。多讽刺!)···叽里呱啦一大串,稍有顶嘴,一只毛栗子敲上来。等大学毕业,他立即奉上好多的相亲节目。他会问:怎么不约人家小姑娘出去啊?我答:人家没空。他又问:你就不能主动些么?象根木头一样···听到这,我就头大了,他怎么和对我小时候时一个模样。后来,他自己也烦了,看到我就用眼睛瞪我,恨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我是不是很不听话?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听话了。我希望有个海员父亲,他一直出门在外最好。当然,真实情况来了,或许就又变了。人就是这么贱,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要。爱太少,要爱;爱太多;则想逃。
有时,我觉得,是人就都有缺点,失恋有什么大不了?犯不着去自残,更不用去自杀,用挟制人质这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方式来达到和恋人再见一面的目的,这太花痴;吃顿大餐,睡个好觉,看几部幽默的喜剧,这些都能帮助你尽快地平复过来。不就是被人甩了么?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这个功利、拜金的社会,失财也许会比失恋更易让人心碎。
好象扯远了,尽说了些和电影无关的东西。这个电影就象是生活,表面看似平淡,其实暗流汹涌,只要你静下来细细去品味,总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如果不是因为贴着“重庆“的标签,如果不是因为卢米埃搞的一卡通10元票的活动。我想我没有走进院线看这部电影的动机。不巧的是那张因为看病办的一卡通让我总是想起我不堪回首的住院时光。而更糟糕的是,看后我们才发现,片子其实与重庆关联寥寥,最少是与我们生活的重庆关联寥寥。至于日照,这个双关词汇或者说短语也许是片子唯一取巧之处。英译BLUES造成的语义落差形成了文艺的氛围,但整部片子的文艺也许仅限于此。(此前因我误读了“日照”之含义而对日照人某爷爷出言不逊,深表歉意)
让我们更有些抑郁的是,王小帅导演剥夺了关于这座城市的话语权。谁对“重庆”更有发言权?当然是我们这些重庆市民。肮脏、喧杂、破旧……这是王导演一意给重庆贴上的标签。除了摇摇晃晃的过江索道和缓慢穿行的轻轨(电影里也隐约听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报站,因此这段轻轨也是让我不愉快的记忆),其他都是关于现代重庆的陌生影像。作为重庆人,电影的很多取景都无法让我们立即辨别其出处。即便那个扑面而来的“十八梯”也已成为渝中旧城改造的最后一块地域。“逝去的才美好得有意义”。但我觉得十八梯不该有只有这样的寓意。全片几乎没有关于重庆的长镜头,整部片子在以老林的脸为焦点的镜头里一平到底,背景摇晃模糊,却又缺乏贾樟柯的诚恳。山城之大,让我们这些重庆人尚有许多陌生的角落。对于与重庆无亲无故的王导演,自然不该强求什么。但至少,那些光鲜与时尚的高大建筑,那些宽敞而干净的华美街道亦是我们眼中重庆的真实面孔。
的确,不上也不下的王小帅,不商业也不文艺的王小帅,道德拷问是他钟情的课题,不过为什么不像《左右》那样自给自足就好?即是拷问,关于一个重庆少年的杀人事件却也没有杨德昌对“牯岭街”描绘得那样贴切与直白。一个父亲,两个儿子;一个女孩,两个兄弟。亲情、爱情与友情合谋置林波于死地,这段人生于是冰冷结尾。而这个抛妻别子的父亲如何在不断翻卷儿子那模糊画像的动作中完成心灵的救赎?显然,充满浑浊而充满雾霭的嘉陵江不如日照碧浪翻滚的海滩美丽;镜头里一再穿越的菜园坝大桥没有伟岸的全景;那条反复出现的过江索道也不是通往金碧辉煌的江北大剧院,而是低矮破旧的上新街。
我想到了贾导演的《三峡好人》,想到了田导演的《云的南方》。对于城市和地域的解读是一个好导演必修的功课。当然,贾之于奉节,田之于云南,都是一种异乡人的眼光,可是他们的镜头里没有丢失太多的风味。而在这部所谓的重庆电影里面,我没有看到重庆人热情蓬勃的影迹,没有听到热火朝天的重庆方言,没有捕获到标志重庆的美食和美女。恐怕,来到重庆拍摄的出发点,仅仅借这个城市天然的影像化的壳——山环水绕,层次分明,历史与时尚交杂,雾蔼与华灯辉映,潮冷与热情混合……
基于此,那些剧情上的硬伤和破绽,也就懒得去追究了。无论如何,救赎是一个伟大而温情的命题,可以抵御一切刻意而为的因素。但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还不如前一天在UME看《爱出色》明显。HY说,中国导演不该总是抱怨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票房偏见,不是中国观众读不懂戛纳评委只买好莱坞的帐,而是这样无高潮无悬念不哭闹也不平静的救赎,缺乏故事节奏的片子,的确不适合在院线上演,即使演员充满说服力。放映厅内票房尚可,但提前离场的不在少数。我想,因为重庆这个标签,片子在重庆票房马马乎乎;若在其他城市,票房黯淡也在情理之中。
2010年11月2日参加了《日照重庆》的首映式。
这是王小帅最新的一部电影,并从全球2000多部电影中脱颖,正式入选2010年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能够入选到这样的竞赛单元是非常不容易的。至今也没有几个华人导演能有这样的经历。
怀着极大的希望步入了位于当代MOMA的百老汇电影中心。
观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觉是故事是个很好的故事,有很多打动人的点。但王小帅的水平似乎是在退步。或者他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用心,没有倾注应有的精力。影片整体感觉制作得有些凌乱、草率甚至是粗糙。很多地方只要再加那么一点劲儿,就能达到大师级作品的感觉,而结果却是欠了火候,使得作品流于三四流的水平。
下面从技术、故事框架以及演员表演来解释一下我这样的感觉:
首先是技术层面:
作为一个好的电影作品,技术层面是基础,需要的是精细和严谨,否则,再好的影片也会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而大打折扣。《日照重庆》就犯了这样的一些错误,比如,在打印林波的照片时,配的背景音是针式打印机的,而镜头上出现的却是喷墨打印机在出土;在一个场景中,随演员的走动,所配的《新闻联播》的背景音在空间感上却是不变的。虽然作为普通观众不一定会注意到这样的细节,但作为严谨的影片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穿帮问题。从这些小地方上,可以看出王的创作团队的技术水准较差或者说不用心,没才华。
摄影上的问题也很大。摄影师似乎在刻意告诉观众他的存在,用摇晃的镜头跟拍。这样的拍摄手法用于小成本的地下电影是可以理解的。而作为这样严肃和稍大制作的电影,不必非要采用这种方式来刻意突出某种个性。这种摄影手法反而不时地把观众拉到情节之外,对观众情绪的培养,影片气氛的累积起到了负面作用。另外,摄影的用光也不好。比如一些海边的场景完全可以拍得更美些,但影片中却用光平平甚至过曝。感觉很多镜头的拍摄是在中午进行的。作为玩过摄影的人都知道,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光是最不好的。真不知王导为何这么拍。跟焦不准、跑焦也是摄影这块的硬伤之一。
片子的音乐是我既喜欢也不喜欢的。音乐相当地简单,只是几个钢琴琴键敲击出的声音。一无和声二无旋律,出现次数也不多,一如王小帅以前的电影一样。第一次出现时,虽很好地烘托了当时的气氛。但后来这种同样的东西反复出现,就显得有些单调、乏味了。音乐本是电影制作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情节的烘托有着点睛的作用。喜欢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我们当今的不少名曲都出自电影,很多音乐人也因电影而走红。王小帅的电影音乐是如此简单,我不太清楚到底是他对音乐的感觉就仅仅到了这样的水平,还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团队水平有限?抑或是其他的原因所致?(有个知道内情的朋友告诉我说,王小帅在音乐创作这块给自己咪了不少银子,所以,人家不会给他做出好音乐)。如果是真实的情况,只能说明王的创作态度有了问题。而以上很多技术层面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多地是由于这种态度而并非他的能力了。
其次是故事的构架:
故事本身还是很吸引人,但最后感觉故事的基础有些不够坚实。也就是,所有事情和线索是否应该有个归因?而这个归因是我们平时所忽略的?如果能做到这点,无疑就会是一个具有大师级思想水平的东西。就算没有这样一个触动人心的归因也可以,但剧中很多线索和情节应该做到有根据,有结果才好。比如,父亲去找警察并和他见面的一场戏。这场戏就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导演要交代的是什么。而他们之间的见面和对话也没能最终给予观众任何交代。是个无解的命题。感觉要不要这样的情节都一样。
还有,故事线索之间的衔接有时候有些凌乱,过度不够,跳跃性太大。比如林波到日照把同父异母的弟弟领出来这点,就让很多人没看明白怎么回事。某些情节的刻画不够细致和到位。比如,两个年轻人偷鸸鹋那段戏,很有些大师的风采。观看的观众都笑了起来。但这个场景只是一瞬,没有后续。刚觉得好看就戛然而止,令人很别扭。
还有,前面的节奏也有些过于缓慢和拖沓。
这些问题估计和剪辑有关。也许是王没能找到一个好的剪接师。那就要归结到上面的技术层面了。不过,王作为影片导演,应该对片子有整体的把握。在剪辑方面没能把握好,想必也有创作态度上的问题了。
好在,在看完电影后,通过朋友要到了这个剧的原始剧本。当我看完剧本以后,很多事情才恍然大悟。感到王的这个戏仅仅拍到了原剧本的60%左右。很多地方明显欠火候。
这个剧是两条线构成,主线是父亲寻找孩子死亡缘由,复线是通过各方的描述和信息,逐渐勾勒和完善出一个孩子的形象。在这两条线中,不光有父亲心灵的救赎,也有孤独、爱和背叛。
这些感觉在原剧本中都能强烈的感觉到,而在王小帅的成片中却很模糊,力量远远不够。
如果这部片子能拍到原剧本的80%以上的话,我坚信一定能在戛纳有所斩获的。
最后聊一下演员:
演员的阵容确实不小,但和这个电话本身所需要的比起来就有些过分了。
王学圻的表演确实一流,也是整部影片里的亮点;
其次就是丁嘉丽。其表演功底和对角色的把握,一点不逊色于王学圻。社会下层人物的质感很强。最喜欢她在车间从仓库往外抱衣服的戏,感觉非常到位。
秦浩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把那青年人的感觉演绎得比较到位。
在刚看完影片时,觉得范冰冰是影片里最不需要的人,她的质感、表演都很水。但在看完原剧本后,感到这个医生的角色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林波形象的完善很多要靠这个角色来完成。但不知为什么王小帅在这个角色的处理上如此简单草率。范冰冰本可以藉此角色发挥一番,但事实却是,医生这个角色非常苍白和无趣。看完以后,你会发现,脑海中很难记得有医生这么个角色。
王奎荣的表演好坏各半。他的表情、形体动作都很不错,但是声音却毁了他。他是个话剧演员出身,最近又经常演些不需要演技的电视剧。结果上了银屏,演技上的缺环就显露出来了。打个比方吧,如果你的邻居和你在一个大排档里边吃边聊,用的却是新闻联播中的说话方式,你是啥感觉?
扮演小雯的就更别提了,表演痕迹不是一般的重,基本都是在作态。
总之,这个片子可以只用王学圻、丁嘉丽这两个重量级演员就足够托起这个片子了。把请范冰冰、王奎荣、李玲玉的钱节省下来好好做做音乐、配音或者投入的其他方面,将活做得更细点,我相信,这个绝对是一个国内不常见的好片子。
起码,比那些只有打打杀杀的无脑弱智片子要好看。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另外,本人通过朋友弄到了《日照重庆》的原始剧本,非常好的本子。
如果有朋友想读这个原本,可以来信向我索要。但注意的是,只能用于私下交流,不能用于其它商业目的。
偶然发现,不知哪个朋友已将剧本贴到了豆瓣网上,大家可以去看。
链接如下,点开即是: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134219/因此,索要剧本的信箱从即日起停用,不再回复相关邮件了。见谅!
《日照重庆》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于2010年完成的作品,影片讲述了多年未回家的父亲林权海因为儿子林波挟持人质被警察击毙一事从日照回重庆,通过与多人的接触打听关于这件事的起始缘由。多年未见的儿子的离世让他措手不及,却也使他懂得了责任。片子英文名是"Chong Qing Blues" —悲伤重庆,片名一出就奠定了影片悲伤的基调。
林权海回到重庆,依次通过旧友老金、前妻育英、老金儿子林波发小小昊、警局办案警察、超市保安、林波朋友玲子、被挟持的医生、林波女友小雯、击毙林波的警察刘警等人打听林波的死因去向。他去找育英,育英对他厌恶不理。接着他又去找小昊帮忙打印超市监控截图里儿子的照片(他希望见到儿子现在的样子),小昊却以:“冲我爸那边,我叫您一声林叔;冲林波那边,我不认识你。”作为聊天的开场。他去到案发超市找保安,去警局找警察了解情况,他们为了回避这件事同样冷漠回应……这些对于一个死去儿子的父亲而言,是何等的打击?
整部影片一直在寻找,在镜头上大多使用长镜头、跟拍、摇拍。这些镜头与法国新浪潮戈达尔、阿伦·雷乃的镜头颇有借鉴之处。比如林权海将要离开重庆前收林波的巨幅画像时,他卷起三次都被让他放进包里,最后索性摊开,苍老的手放在被放大得模糊的人脸照片,他轻轻地抚摸。这个镜头伴着抒情的背景音乐,林权海心中的痛楚和悔恨无需台词就足矣表达。但有些镜头过于冗长,譬如在网上搜索林波案件,电脑屏幕的特写镜头。
影片中充满了冲突。林爸与重庆这座城市变化的疏离感;与前妻育英之间积淀多年的怨恨,与小昊、玲子、小雯这群年轻人之间的代沟等,向观众传递出这个“失败”男人在社会的生活状态。其中有一场戏,林权海跟着小昊到他跳舞的夜店,台上灯光炫丽,小昊自在地在台上跳劲舞,一个过肩俯拍,在台下夹在一群喧闹的年轻人间的林权海在灯红酒绿中显得格格不入,两个镜头交叉剪辑,似乎是想传达“两个世界”是很难相融。
在林权海寻找儿子消息这条主线里,有一些细节上的处理颇有意趣,在发廊找玲子,街边的网络流行音乐反复播放“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这句歌词。噢对了,网络流行乐可不是林爸爸那个年代的人听的歌,照应着开始林爸爸在网吧坐在一群玩游戏的年轻人中看新闻一样,他似乎和这个时代脱节。
影片的副线则是隐藏着的林波和小雯的爱情。从片子开始他听说儿子是因为和女友感情上的问题犯错,到高潮部分女友小雯找到林权海,向林权海回忆他们在一起的爱情故事。林波的形象和案发缘由才逐渐具象。“半年前去了日照,那是我第一次看海。”或许这次看海并不只是小雯的第一次,也是林波的第一次。画面闪回到小雯、林波、小昊在海边的场景。薄雾朦胧的清晨海边,海风吹得海浪波涛汹涌,林波站在船头被风吹得摇晃着身体,他努力保持平衡。“他想跟你去航海,但你出海了。”林波对父亲的爱由此展开。小雯眼睛望着远方,目光澄澈明亮。后来呢?他们也发生了矛盾,在海边无意碰见林权海在日照的儿子林小波,林波想要带走小波,因此和小雯发生了争执,小雯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两人争执的镜头与林波站在船头练习平衡的镜头交叉剪辑,扩大了两个人之间冲突,使林波与小雯、林波对父亲的情感交融,变得复杂。从小雯的口中,林权海得知了儿子对自己的爱,这让他心安却更遗憾。
林权海,名字里有“海”,儿子林波,“波”也有水,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在育英带林权海去看儿子(坟墓)时,她说“我想,江水最终会融入大海,就算了了孩子的一点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老戏骨王学圻(饰 林权海)的眼神变化。譬如刚见老金时的焦急疑惑,之后不断寻找线索未果时的迷惘无助,到后面听小雯说话时的担忧愧疚,在诊室外听小昊独白时的怜惜感动和见刘警回忆案发现场时的紧张不安。细致入微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失职父亲曲折的情感经历。还有一个细节则是长江索道。影片第一个镜头是两条平行的索道线,索道从画面上方往下方行驶,林权海挤在索道车厢里,平行的索道线似父与子的生活,往下似乎在暗示接下来的剧情不太顺利。在小雯回忆的场景里,他她和林波从日照回来,在索道车厢里说分手,索道行驶的方向同林权海开始的方向一致,这个方向是通往家的方向,只不过两个人不在同一时间出现,两人在这个场景里有了交集。影片落幕之前,林权海离开重庆,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索道往后退,离站台上的小昊越来越远,也表明了林权海离重庆的往日生活越来越远。
这部片子结束于日照的海边,林波心心念念的海边,不是因为爱海,而是因为父亲在海上工作,看见了大海,就如同父亲在身边一样。林权海注定找不回林波,也势必无法弥补曾经没有陪伴在林波和育英身边的遗憾,他只能离开,离开重庆,回归现有的生活,不让过去的悔恨重演。
“日照”、“重庆”看似毫不相关的地名在结局有了汇合。第六代导演大多关心社会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这部片子也同样如此。有人会觉得王小帅的作品叙事过于冗长,多使用长镜头这个特点和台湾导演杨德昌有类似之处,这不是一部大众喜爱的商业片,但它一定是一部用心思考过的作品。
为什么我看的没有字幕?
一个非常伤感的故事,好几次想要流眼泪都被压抑的气氛所镇住。你来得太迟,我已经被整个世界所抛弃。
中间有睡过去~~
三、四星之间,节奏有点儿拖沓了。其实,王小帅还是挺会选题材的,就是每回拍出来都差那么一点点儿。日照的海不错啊~
英文名不错。可惜海报太烂了。不过还是给5星。
王小帅去到哪个城市就能把这个城市拍毁了。
事实胜于雄辩,王小帅的电影都建议不要看。
算是王小帅比较成熟的作品了,故事上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一度让人想到《儿子的房间》,唯一的败笔就是:你既然是拍个发生在重庆的故事,却听不到任何当地的方言?
以庸常父子关系探讨为镜,折射此城此国,细节精心,人物关系抽丝剥茧呈对称,王小帅的野心不小。
四倍速电影,就是说看影碟的时候可以把播放速度设为四倍。
电影本身不错 瞄着欧洲奖去的 故事有硬伤
我只能说这父子两个人都很可悲,也很可怜。
三星半。在我看来此片从故事到视听语言都与达内兄弟的名作《儿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想想Olivier Gourmet那个销魂的后脑勺。影片致敬安公的名作《放大》。虽然王小帅导演解释了,但私以为本片还是应该用方言拍摄,重庆作为故事发生地,所有的人一嘴京片子也是在是违和……
王小帅还是那么做作,看在万平口的份上给3星。
两对父子的情感救赎折射当代中国的都市孤寂与无助。
最后的20分钟,把全片所有的气氛凝结在了一起。王小帅是个豆瓣评分偏低,褒贬不一的导演。其实这部片子与重庆无关,日照是阳光海滩是父亲的宽大关爱么?重庆的山城阴沉是林波的单纯阴郁的心照么?我不愿这么字面的解读这个名字。不过也许片子换个名字才会让更多人注重名字背后的情感。
日照GAY都。后半段小青春啊,王小帅你迷失了。结尾收的太戛纳了。蛾哥请客看首映。见王小帅真人兽。
王小帅太不一般了,他是最让人光火的中国导演了,他能化各种神奇为腐朽,王学圻多好的棋都能让他用成木头疙瘩,是什么支撑他打酱油到现在啊
不错,估计小说会更好看
叫赵重庆的人真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