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特别感谢天桥艺术中心的赠票,我真的太幸运了! 都说英国演员是世界上最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即便已经凭借影视作品全球闻名,也不会离开舞台的磨砺。而在戏剧艺术的浸染中,他们的演技不断上升进步,愈发炉火纯青。这部作品就云集了很多影视界的熟悉面孔,最年轻也最惊喜的当属sex education里的傻白甜兔牙妹。 这部戏剧由四幕构成,除了第一幕交代人物关系,后面每一幕都有一个主要矛盾。契诃夫的原作已是如雷贯耳,八位优秀演员更是把每个角色都呈现得入木三分,同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结尾处外甥女索妮娅安慰万尼亚舅舅的一段话,看得分外感动。我们都会经历生活必经的苦难,但也会看到爱与温柔,只有勇敢地面对一切,最后才能微笑着离开世界,得到休息。 由于这部戏是在疫情期间录制,观众席上空无一人,结束后没有鞠躬谢幕,而是演员之间互相拥抱亲吻告别。虽然被浓浓寂寞包围,但必须说这很独特。相信演出结束,演员们心中都充满了骄傲的力量。这也算是2020年的特有礼物吧。
没有高耸的鼻梁 深邃的眼睛 高大的身躯。
有一腔抱负,却满日蹉跎。
爱而不得 抱怨一切 沉溺于麻痹自己
但眼中的光芒却仍旧时隐时现
你说的是万尼亚舅舅吗?
不,我是在说我们。
——————————————————————————————————————————————————————————————————————————————————————————————————————————————————————————————————————————————————————————————————————————————————————————————————————————————————————————————————————————————————————————————————————————————————————————————————
伟大的契科夫,经典的英国呈现,全程抓人,一开始的舞台布景就喜欢,如此迷人的舞台布景,那么充沛丰富繁复的调调太喜欢啦,都不敢相信是舞台布景。
看过的几部英国话剧中竟然最喜欢这部,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境遇中,走不出来。一百多人后的我们依然如此。
即便《驾驶我的车》有那么多梗,那么多线索,机巧,但是永恒的情感或许就是这样,不需要那么多花哨,就很有力量了。 疫情期间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和澎湃剧烈冲突的舞台形成强烈对比。 给我最大冲击的不是最后索妮娅对万尼亚舅舅说的那一大段台词,而是万尼亚舅舅和教授剧烈冲突的那一段。每人都理直气壮的在自己的情景中。教授也气得发抖,哈哈。自知不自知的人都没法挣脱自己的命运。
剧中每个都非常非常不幸福的人,反而是最最年轻不幸福的索妮娅充满勇气对舅舅说: 我们要继续活下去,万尼亚舅舅,我们来日还有很长、很长一串单调的昼夜;我们要耐心地忍受行将封来的种种考验。我们要为别人一直工作到我们的老年,等到我们的岁月一旦终了,我们要毫无怨言地死去,我们要在另一个世界里说,我们受过一辈子的苦,我们流过一辈子的泪,我们一辈子过的都是漫长的辛酸岁月,那么,上帝自然会可怜我们的,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舅舅,我的亲爱的舅舅啊,我们就会看见光辉灿烂的、满是愉快和美丽的生活了,我们就会幸福了,我们就会带着一副感动的笑容,来回忆今天的这些不幸了,我们也就会终于尝到休息的滋味了。我这样相信,我的舅舅啊,我虔诚地、热情地这样相信啊…我们会休息下来的!我们会听得见天使的声音,会看得见整个洒满了金刚石的天堂,所有人类的恶心肠和所有我们所遭受的苦痛,都将让位于弥漫着整个世界的一种伟大的慈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是安宁的、幸福的,像抚爱那么温柔的。我这样相信,我这样相信……可怜的、可怜的万尼亚舅舅啊。你哭了……(流着泪)你一生都没有享受过幸福,但是,等待着吧,万尼亚舅舅,等待着吧……我们会享受到休息的……(拥抱他)啊,休息啊!
2020年当戏剧行业被全球疫情沉重打击,幸运的是戏剧的影视化给行业带来一线曙光, 电影《万尼亚舅舅》就是如此。。。
故事梗概: Sonya (Aimee Lou Wood) 和她的舅舅 Vanya (Toby Jones) 力图挽救家族产业, 呃。。。平时只有当地医生 Astrov (Richard Armitage) 偶尔如家拜访。 然而, Sonya 父亲 Serebryakov 教授 (Roger Allam) 与他新婚妻子Yelena (Rosalind Eleazar) -- 一个活力四足、充满魅力的女人突然回归。。。。故事就是这么开始折腾滴:
本片的艺术指导 Rae Smith 成功地利用光影变化营造故事场景变化、有效地烘托气氛。与此同时,灵活的摄影镜头也让舞台上的角色对话更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可以更加感同身受。
呃。。。 我没有看过契科夫的《万尼亚舅舅》原著,就这部影片本身而言,他主要还是讲述角色的情感磨难。。。。Sonya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而且愈战愈勇。。。然而后者却是她的大灾星。。。Sonya 美好的让你不忍看她的不幸。。。
Wood (Aimee Lou ) 也是个好女人, 她爱着Astrov 。。。也给沉沦于其职业、献祭于其职业的悲剧男人。。。。 看着自己爱的人走向油枯灯灭的境地无疑也是痛苦万分的经历。。。
Yelena 嫁给了一个比她大的多的男人、亦无爱情可言, 她被困于乡村生活而无路可退
Serebryakov 教授令人厌恶,他极度自私、甚至对自己子嗣也毫无情感联系。。。
万尼亚舅舅。。奉献了他的一生给了他的家族。。。人到中年早已放弃了他的爱情、自己的家庭、独立、甚至产业继承。。。 在Serebryakov 教授回归后万尼亚舅舅的世界分崩离析。。。 剩下的只有愤世嫉俗和酒精麻醉。。。若没有年轻的Sonya, 他将无所适从:毫无疑问地, Toby Jones 的表演令人瞩目。
Ross MacGibbon 不仅把《万尼亚舅舅》作品中的角色从舞台迁移到了大荧幕上,同时电影语言、诸如镜头转换等也令丰富作品的表达内涵。。。。Yet, for all of the sorrow, humour is abundant in this play. While the audience is not there to utter a laugh, we somehow find ourselves doing so.
《万尼亚舅舅》给你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飨宴,如果你对英伦的话剧有兴趣的话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高清放映 20210831观看
导演:Ian Rickson
原剧本:契诃夫
改编剧本:Conor Mcpherson
演员:Toby Jones(饰 Vanya),Roger Allam(饰 Serebrayakov),Richard Armitage(饰 Astrov),Aimee Lou Wood (饰 Sonya),Anna Calder-Marshall(饰 Nana),Rosalind Eleazar(饰 Yelena),Dearbhla Molloy(饰 Mariya),Peter Wight(饰 Telegi)
这个戏还蛮神奇的,其实看第一幕的时候,我稍微有一丢丢的心不在焉,感觉不是和合胃口,看的不太得劲,甚至略有犯困,但是到了第二幕第三幕不知不觉的我就看进去了,甚至还感到了触动,就感觉这个戏面上的戏剧冲突并不是很重,表面上挺平的,但是内在是有股绵劲的,是有它独特的内在的张力的。虽然感觉这个冲击力主要是剧本本身带来的,这个复排版本倒是并没有给我特别新的感觉,尤其是不太喜欢这个版本的拍摄方式,这个部分后面再说。
这个戏主要讲的是Uncle Vanya的精神信仰幻灭的一个过程,表达了契诃夫对于生活意义的探索和思考。Uncle Vanya和外甥女Sonya住在乡下庄园,日复一日的为Sonya的父亲,他的姐夫教授劳作、翻译和誊写稿子。在他的眼里,这就是他和外甥女全部的生活意义。他崇拜教授,以教授的荣誉和学识为荣。直到教授因为无法负担在城里的生活开销,带着第二任年轻貌美的妻子回到农庄。农庄里的人循环往复的生活秩序被教授和他妻子打破,而原本根治在乡下人脑海中的崇拜和幻想也随着教授形象的坍塌而破灭。最终教授决心卖掉农庄,这个决定彻底的击碎了Vanya仅存的幻想。因为农庄是Vanya死去的姐姐留给Sonya的,甚至当初钱不够,还包含了Vanya的全部积蓄,而Vanya这几十年在农庄任劳任怨的劳作,每年仅仅只有微薄的薪水。而在教授眼中,Vanya这几十年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几十年里唯一的精神信仰彻底破碎。
在人物上,Vanya和医生Astrov是可以互相参照的,他们的生活都因为教授夫妻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Vanya,秃头矮小的他是庸碌一生在人生后半段幻想破灭怼天怼地失去人生意义。他为了姐夫这样不学无术天天写着别人看不懂的小册子的伪君子,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青春,这种无意义的付出在偶像的破碎后被彻底的否定,摧毁了他对于未来的希望和人生的价值。Astrov则是大帅哥,聪明,对异性充满吸引了,对人生无比清醒,而正是这种清醒让他绝望悲观酗酒颓丧。他追求美的事物,所以他自然的被Yelena吸引,但他同样清醒的认识到Yelena美的空洞,她对于周围人的毫无益处。他不爱她的内在,但他无法抗拒的被她的外在所吸引。他渴望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被社会记住,兢兢业业的行医,却对疾病的蔓延束手无策。
Sonya勤劳朴素,深爱医生Astrov,但医生对她毫无感觉,她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给她的要求。明明是母亲给她留下的庄园,但她却对庄园没有处理的权利。她的生活仿佛就只是全然为自私虚伪的父亲服务。
他们其实都是被庄园困住的灵魂,失去庄园,但日子仍然要往下走。这是一段难得的休息,而这段休息后是结束还是新的开始,尚未可知。
对于这个戏,有一个让我很复杂的地方,在于剧开始前和后显露出的摄录背景。这个戏是在疫情期间,剧场空无一人的情况下摄录的。《万尼亚舅舅》的内里是在于探索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后疫情时代下,每个人的人生的意义是否也已经有了未可知的变化。在19世纪俄国创作背景下,契诃夫的这个作品,在现代是否也有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映射。大多数的普通人,包括你我,仍然在盲目的为着公司、家庭、孩子付出,这种付出又是否会在我们人生的末端被证明毫无意义。最近媒体热议的盲目追星是否也在这个范畴。清醒的庸碌和盲目的庸碌哪一种更加可悲。在全剧冲突最强的片段,教授召开家庭会议通知卖出庄园决议的那段,Uncle Vanya的那段绝望悲痛的质问,对自己人生的全然否决,即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至少对于我,仍然会感同身受。
当然,尽管这个戏给了我不少共鸣,但同样也存在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当然这个不满意的地方多数是集中在摄录方式。这个戏的镜头方式,有点半电影半剧场,怼脸实在是太多,很多独白和对话部分都切的太近了。如果一定要说电影式镜头的话,镜头切换又很生硬,同样的电影式镜头的《萨勒姆的女巫》的老维克剧院的高清放映版,镜头就会刘畅很多。而且全剧出现了很多次低角度的人物镜头,角度很奇怪,不太懂这个表达的意义。而且四幕剧完全剪切掉了换景换幕过程,缺乏平视的全景镜头,我看不清楚整体舞美布置,缺乏了剧场感,个人非常不喜欢。
演员上,不满意两个女性角色,Yelena和Sonya,Yelena不满主要在于角色设定和演员气质的南辕北辙。我真的是受够了英国的政治正确。Yelena剧里面这样一个空洞的花瓶美人角色,这样一个让剧里的男人,Vanya和医生都因为外表爱上的角色,为啥要找一个黑人女演员。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排斥主要是在于,这位黑人女演员的气质太过职业女性了。其实,她还蛮漂亮的,眼睛、鼻子和脸部轮廓都蛮好看,笑起来还有两个漂亮的酒窝。但她的漂亮,在我的观感里更多的是与“利落、专业、独立、自信”相关联,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职业高知女性形象,感觉和剧里的这个角色南辕北辙。
而对于Sonya,我个人的口味主要是不喜欢她的表演方式,喜欢瞪眼(尽管眼睛很漂亮,也不算空洞),然后说台词的时候,持续性的无意义点头摇头,她一点头摇头,我就跟着演员一起无意义的点头摇头。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在舞台上搞太多对角色没有帮助的没有意义的琐碎动作的演员。
其他演员的表现,特别是Vanya和医生,非常精彩,几段高水准独白,重头戏都非常好。
在百老汇影院看了疫情期间在空无一人的剧院录制的复排版话剧《万尼亚舅舅》,端庄清晰的英式英语实则很难讲出混沌喑哑、苦大仇深的俄语味道,但它的故事和情绪都属于最典型浓重的、最历史深处的俄国人,命里带苦、使命必达。
十九世纪精神荒芜又头脑昏庸、终身忙碌又百无聊赖的农夫们,在度过了漫长的梦游和瞌睡后,如果被锤打至最无望的时刻,也会迸发出哲人的力量。他们看上去是拖沓的、话痨的,本质却是内省的、挣扎的,最没有文化的人,也不可能放弃思考而活着。
镜头给予表演以电影化的调度,像登山者一样在他们脸上痛苦的皱纹里攀登,光影追逐着灰尘为室内油画上了浓墨重彩。教授在画内是具象的偶像,在画外更是信仰的符号、是权力的表征,他非但是庸才,而且蛀虫般地侵扰着庄园农夫们的生活,敲骨吸髓而不自知。
除了万尼亚舅舅,庄园里的其他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自我麻醉。结尾,矛盾的根源离开了庄园,但困兽的疲惫依然在继续,话剧结束在“我们会休息的”的回响中。
经过Conor McPherson改编后比较通俗明了,但这一版本也封闭了契诃夫文本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也许是对这一疫情时期特别录制的版本期待过高,我还以为医生自然主义的经典台词会得到某些能与当下情景共鸣的舞台表现,结果就这?!而整部传统现实主义制作最令我匪夷所思和反感的是,结尾索尼娅那段的台词全然以一种“心灵鸡汤”的方式呈现(这跟Tuminas、Butusov等导演的版本一比就高下立判),索尼娅和万尼亚舅舅沐浴在某种宗教式自我牺牲精神的光芒之下,在这种圣人化的简单化处理下,契诃夫文本对于生活荒谬一面的展现和批判都荡然无存。这也让我联想到,这不就是那些喜欢鼓吹“本分文化”的资本家、强调“奉献”的当权者最喜欢给他们所剥削的人所灌的迷魂汤吗?
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精彩.... 全剧最美的女人,设置成黑人...且手指是残疾,有些不习惯这样的人选。
终于硬着头皮看完了,可能有些人和我一样是为看《驾驶我的车》预热,或者看完过来补的。老实说这种大师戏剧我是真的欣赏不能,两个半小时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而主线故事却极其简单,直到第三幕才稍微有点精神。要说人性和人物的复杂关系,可能每天随便一个地方台新闻里的家庭矛盾报道都能狗血到如此程度。用现代的眼光看无外乎就是一个作为“家庭荣耀”的人像偶像一样在家族人员的心里塌房了。另外把话剧原汁原味的用影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非常的水土不服,本来观众眼中的全景视角不受控的被导演切换甚至特写演员面部,总是有种不适感,觉得是戏中戏演中演。看不到走位和调度看到的就是浮夸的戏剧表演,脸部特写下的台词和打破第四面墙的独白就会觉得特别的做作。另外俄国的戏剧英国人演不出那个味,选角也不太适合。
客观说,这样毫无亮点的复排,加上电影化录制,完全没必要;不客观说,哭到脑袋疼。这尼玛就是我的人生啊,剩下的几十年要怎么过下去。
目前看过最好的一版。我终于真正理解并爱了这个戏以及戏中的每个人物。
在每天核酸+居家都日子里,看《万尼亚舅舅》这样的戏真的太有共鸣了,每个人都无奈到快发疯,却只能继续忍耐。最后那段话问自己,我有什么期待,我可以忍到什么时候?要不要继续忍?cast各个熟脸,整体表现还不错,有多少“俄”味我不知道,但戏剧冲突营造毫无问题。我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是看戏还是外形看肤色。一开豆瓣评论区那么多公然racism,真的很可笑。我想问这些人看中国人演外国戏出不出戏?看中国演员黄皮肤在国外舞台出现,你希望国外观众是吐槽还是支持?
顺着《驾驶我的车》找一部关于舅舅的电影,补下知识点,但这种话剧式的影像记录完全没有看点,唯一的敬畏就是新冠加持吧。看太久电影完全不喜欢舞台表演了。
是契诃夫的那种丧气现实又浓烈的生活味儿了。或许活着或者说生活总要有些所谓的purpose吧,这样看来过的比较成功。或许也不需要有purpose, 生活里所夹带的琐碎已经让人精疲力尽了。无论欢喜还是悲伤,总要生活下去,life goes on and on and on... 忍受也好,享受也罢,只希望能勇敢优雅地去度过。就算一地鸡毛支离破碎之后,又或者是像三姐妹里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大火之后,生活还是会回到它常有的样子。要夸赞一下这个舞台布景,油画一般的精美,窗子,窗外的植物阳光大雨,从生机盎然的绿意到即将入冬满地的枯叶,真美。再另外,RA好久不见十分想念呢,蓄着胡子有些沧桑的样子,眼神和魅力依旧让人倾倒,就算剧里角色在酗酒和放飞自我的时候,也很迷人。
淘到了这版万尼亚舅舅,乐死了😂😂😂
这正是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经过审视的人生并不好过啊。
一次疫情期间的特殊集结,绝暗时刻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坚持,铸就了这个企划;再加上有Aimee Lou Wood,情感分加满。Toby Jones的表演近乎是压制式的,首两幕的“忍”再到彻底爆发揭示舅舅与姐夫之间的关系,远超想象。舞台上的布景和空间设计是十足厉害的,从暴雨将至的幽暗昏黄,再到宁静下午的田园悠然,用客厅里的光影照射来体现变化提供了非常生动的感受;只可惜全程多为聚焦的镜头,没有给到最合适的角度呈现,也在心中扣了分。
运镜半剧场半电影,感觉奇奇怪怪。Roger allam 跟Toby Jones感觉都不在一个剧里面。。。。英国人演俄国人感觉就是特别不像😂
“I will endure it until the bitter end.”最天真浪漫的少女却也是整个家族中唯一尚未被生活压垮的人,她的强大我无法企及。那被迫整天聚在一起且无所事事的群像不就是COVID背景下受难的每一个人。想对大舅说,您甭安慰万尼亚了,100年200年后的我们,依旧搞不懂哲学,每天也要收拾无数个烂摊子,感谢网络,甚至全世界人的烂摊子都一股脑塞给我们看。片尾镜头面向空荡的哈罗德品特剧院,一打眼我就看到了当时挡在我面前的那根恼人的梁柱。
今年西区最后一部完整录制的作品。就选角和完成状态来说算是近年来相当忠实也相当尽心复排的契诃夫作品了,特别是舞台氛围营造上很俄式,有那种寂静、荒芜的基调,无尽的停滞和消磨感,但是甘心被困又想要逃离、幻灭中又有希望的俄味人设真的很难把握。角色吃不透,很多情绪就没有来处,cast里索尼娅妹子太惨。大概也是疫期不带观众的缘故,尝试了电影化拍摄和剪辑的可能,但我还是不能苟同,觉得背离theatre live初衷,侵犯剧场性。
真是太好了,契诃夫太伟大了。我完全能共情于万尼亚舅舅,他的委屈、愤恨、爱慕、失落,都引发我的情绪共鸣。而其他人物之间那种情感的爆发力,也同样具有感染力。两个多小时看下来,几度落泪,都是那些小小的一个点,稍纵而逝的一句话,一下子戳中内心。契诃夫对于人心世界的书写真是叹为观止。
熟悉的契诃夫的丧但是kill我们的最终并不是无聊而是没有止境的工作(扎心了
这个索尼雅说自己长得不好看时良心不会痛吗?
于三克,伦敦西区2020年复排版。“Our situation is hopeless.”医生对万尼亚说。发现自己虚掷大半生后怎么办?精神幻灭之后要如何熬过生命中剩下的十三年(如果如万尼亚所算,只有十三年的话)?至少医生所言,幻想百年后的人能有答案这点是不可能指望了😂
必须要先夸舞美和灯光设计!在视觉呈现上真的是看过的放映里能排的上号的美,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的氤氲的美。英国人排起契诃夫果然会放大很多家庭伦理的情感流露,总的来说是表演非常扎实(大舅在这一部里也是魅力值爆表!),二度上中规中矩、忠实剧作的一版。另外,“得益”于空剧场录制,这一版中贡献了不少坐在观众席看不到的视角,几个主角都有直视镜头的独白段落,再加上非常频繁的剪辑,甚至有点分不清到底是电影还是戏剧了。从理性上来讲,其实录制更重要的是去放大本属于剧场呈现的那些效果吧,但感性上来说,倒也觉得这样才更显得这次疫情期间的特别录制更有纪念意义吧。
英国人排拍契诃夫很有意思呀,边喝茶边尬聊的感觉,受疫情影响那种孤独与迷茫也高度还原了,虽然没啥大亮点但完成度很高。拍摄部分不太喜欢,感觉近景给太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