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的剧,对灵珠子受罚变小到连门槛都爬不过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特别感同身受。 如今回顾,除了特效不尽如人意,整部剧依然可圈可点,每个角色都非常生动。曹骏小小年纪却是大大演技,比起那段著名的剔骨割肉还父母,殷夫人临终前和哪吒对望的那段戏的感染力更令人叫绝。一边是做母亲的看到儿子死而复生、失而复得,眼中的惊喜和马上就要生离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千言万语都道不尽对儿子的爱和担忧;另一边是还魂回来,丧失心智的哪吒,一脸的茫然,却如同本能一般与母亲带血的手交握在一起,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下……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煽情的言语,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母子间的天性,那浓得化不开的母爱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现在再看剧情,觉得灵珠子(哪吒)好惨,一路被坑,尤其是他那个不靠谱的师父——太乙真人没少祸害徒弟。这个骄傲的小仙童有时虽然闹腾了点,却是最最善良和是非分明的,最后偏偏也是他承担得最多。至于李靖那个只会窝里横、刚愎自用、重名迂腐的哪吒挂名爹,坑了哪吒多少回不提也罢。最后强行让哪吒与李靖和好,我都替哪吒觉得委屈,不是说不该放下仇恨,而是李靖说是知错后悔了,但他的言行表明他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这几年很少有这种以儿童为主演,但又是面向全年龄观众的电视剧了。主角是小孩,但整部剧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幼稚与敷衍,而是围绕着哪吒展开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大人的世界。当年的小曹骏和哪吒的形象完美契合,成就了剧中的哪吒,小孩子看时很容易就有代入感,而大人看时也能从中找到一份纯真(当然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剧中奸情也不少)。真希望可以多一些这样真情实感正能量的剧,而不是纯粹恶搞无脑的幼稚剧,虽说看剧是种娱乐,但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小)观众对世界的认知、三观的形成。 ps罗海琼的妲己是我的童年阴影,现在看剧不会觉得害怕了,感慨演员长得美演得好,的确是演出了狐狸精的妩媚妖娆。还有演殷夫人的那位也很厉害,殷夫人温柔贤淑,大气端庄,而演被狐狸精钻到肚子里那段,简直人格分裂,眼神表情看得人都直冒冷汗,这还是那个让人觉得温暖安心的母亲吗?哈哈哈哈……
这版曹骏演的小哪吒真的超可爱,圆圆的脸蛋超想捏一捏。特别有灵气,很契合灵珠子这个角色。本身就有着孩童的单纯善良,机智过人并且正义感十足,是我心中如小天使般暖心。
在一堆闹腾腾不同的性格的人物中,无疑是突出的,讨喜的。最让人感动流泪的是哪吒和他在人间的母亲殷夫人的母子情。
我觉得这部剧对于现在的剧来说,属于过度开放的喜剧类型,放电视上可能都播不出来,反派人物也偏愚钝贪婪却不是很可恶可恨,比如申公豹,本身也只是太贪小便宜,似乎也不是罪大恶极之人,就是没啥底线,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最后就不得不提的人物是姜子牙的夫人,叫啥名我也忘了,我的天啊!她真的是除了老了点的姜子牙,感觉在剧中只要是个男的就能上,九尾狐都比不过你啊姐。
《莲花童子哪吒》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一段描写灵珠子和哪吒在天上和人间发生的神话故事。以哪吒为转世前的太乙真人徒弟仙童灵珠子和转世后的李靖之子哪吒为主线,从现代观众欣赏特点和娱乐要求出发,重新创作。该剧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生动,尤其是曹骏扮演的灵珠子(十二集以后为哪吒)调皮可爱很令人喜爱。
《莲花童子哪吒》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一段描写灵珠子和哪吒在天上和人间发生的神话故事。 这剧是我童年时看的,那个时候特别爱看,也觉得曹骏很可爱,喜欢他演的灵珠子和哪吒,还记得曹骏在剧中演唱该剧的主题曲《神仙哪里好》,里面一句歌词:“我歌、我唱、我哭我笑我痴我癫我狂……”现在觉得这句歌词差不多体现了哪吒的人物性格。
莲花童子哪吒,还记得削肉还父,削骨还母!很喜欢这个小哪吒!
小时候
原来又是新加坡剧?好吧配音好像是。。罗海琼的妲己美的一逼
曹俊小时候一点都不可爱。
被杨戬戳瞎了
这部当年也很不错,为什么那么久的片子,现在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啊!
小时候在浙江卫视看的,我只记得这么多了
哎哟。。。小时候的暑假电视剧诶
这个也是很雷人的,新加坡拍中国神话片总是给人以牛逼闪闪的感觉。
小时候喜欢这个哪吒,酒窝好可爱。
剃肉还母,削骨还父。
还可。
这个哪吒是我的初恋🍵……
罗海琼太惊艳了
回忆啊。连当时哪吒的配音都还记得。曹骏的剧也算是陪着我长大了。
某程度上来说算是童年阴影…九尾狐的尾巴…逼人吃金鱼……
童年回忆。小时候特别喜欢这个可爱的哪吒,死了变成莲藕人的时候还伤心了好久。一直记得那句“剃肉还母,削骨还父”。
小时候的电视剧了~那时候觉得罗海琼好美~现在也觉得~
无感。
看了又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