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猫比寒蝉更让人感动。
但是海猫比寒蝉招黑的能力要高的多得多。
因为海猫的世界观复杂混乱,散篇要依靠理解和整理才能得出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不像寒蝉的解篇清晰。
根据上位世界的说法,寒蝉是古手羽入的上位依代菲泽莉努做出的一个没有结局的游戏,这个游戏将古手梨花也就是贝伦卡丝泰露还没有升为魔女之前的棋子状态一直困住,直到古手梨花艰难地完成这个“猴子打字机”的游戏。(哈牛就是罪魁祸首!雾)而海猫,是贝阿朵制作出来的魔法世界的游戏,而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同右代宫战人一起创造整个游戏盘上的世界。
所以寒蝉只不过是一局游戏,并没有牵扯到各位魔女的博弈,(也就是上位世界)而海猫更像是魔女之间互相打压的游戏。
但是其实这个故事,真的非常简单。
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故事。0715-1129,右代宫战人和贝阿朵莉切。只不过是少年少女之间纯真的爱情(雾),但是基于残酷的命运和黄金的谜团,使得整个故事难以理解了一些而已。
揭开黄金魔女的瑰丽传说和六轩岛大量杀人事件的说法后,一切真实其实并不重要。这个故事并不注重推理,其实推理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龙7想要传递之物。“没有爱,就看不见。”
「总有一天,我会骑着白马来接你。」这句话,构成了少女纱音的初恋世界,也就是贝阿朵莉切的整个精神世界。贝阿朵想要一起构筑世界的人,只有右代宫战人一个人。对于右代宫真理亚,她只有着友情,但如果可能,她更想要同那个人一起创造世界。战人的罪在于忘记了同纱代的约定,也就是同纱代一起离开六轩岛生活。这导致整整六年来纱代都一直为此痛苦着,即使同让治决定一起迈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时候,战人突然的回归导致整个惨剧的发生。惨剧的生还者仅有战人,绘羽,以及6岁的缘寿。
ep3-6,也就是第三盘游戏到第六盘游戏,全部都是八城几子和八城十八所写的伪书。八城十八就是右代宫战人在六轩岛惨剧生还后的另一个人格。但是八城十八对于自己的过去的排斥间接导致了右代宫缘寿在1998年的死亡。
ep1和ep2,也就是第一局游戏和第二局游戏,是安田纱代书写的伪书。安田纱代就是三位一体之人,纱音,嘉音,贝阿朵。是惨剧的始作俑者,也是惨剧的受害者,她仅仅是,遵从了命运的轮盘。但是最后她选择用魔法故事掩盖真相,将所有的罪孽全部归咎于黄金的魔女贝阿朵莉切,来保护生者。
也就是说,整个tv的出题篇全部都是由伪书构成的,相当于漂流瓶故事的那种真实,被渴望的人们哄抢着去推理。对于细节方面tv处理的不够好,会让初学者感到完全的不友好和不理解,如果是看过漫画或者读过游戏剧本的人,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这种改编无疑是不成功的,除了bgm的一定还原和强大到位的cv阵容。最大的遗憾是不会出散篇,但是即便出了可能也不会反响太好,因为不是出题篇的解答。当然最期待的场景就是ep6黄金魔女贝阿朵和无限的魔术师巴托拉(右代宫战人)结为夫妻~最终的魔法结局白梦之茧的跳海的演绎~还有吾主拉姆达和贝伦还有エリカ、德拉诺尔的颜艺~
Hope果然是海猫的第一神曲,但是无论是dai、眼力还是zts等等,全部都是超神级作曲,还有志方的神曲加成。完全不逊色于寒蝉的YOU。
希望喜欢tv的各位能够去玩玩游戏。虽然可能会变成我这种黑山羊(去你妹的三位一体,最终结局果断是戏法结局好咩!)~
海猫就是黑尾海鸥,本作标题直译是“海鸥哀鸣时”,和《寒蝉鸣泣之时》同属于when they cry(它们为何哭泣)系列,原作为AVG游戏,两者都是轮回系作品。
故事的开头,传说右代宫家族的家长金藏从魔女处得到金子而发家。该家族成员十八人在孤岛上聚会,讨论家产继承问题,不知为何纷纷死亡,只有绘羽一人逃出。岛上漂流过来的漂流瓶里装有两份稿纸,写着截然不同的案件故事,引起世人的争论和作家的续写。年纪最小的縁寿没有参加聚会而避开一劫,被绘羽养大,但对于当年的真相,绘羽缄口不言。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本作描述多年后岛上重聚的该家族众人陷入了魔女设下的棋局,在不停的轮回里,逐个被魔女SHA害,若能解开谜题才能得到魔女的宝藏,但这是在幻想世界发生的故事,并非事实。实际上所有案件都是人为的,魔女和魔法是虚幻的,似乎象征着人们为了利益或情感而疯狂、脱离人性的状态,岛上其实只有家族内部成员和仆人们,男主战人需要秉承唯物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魔女表演的事件当中找出真实的答案。是的,这是个魔幻背景下的本格推理故事。
战人君面对的问题是:一,不能承认魔法存在,二,不想怀疑任何熟人,三,根据魔女给的提示,岛上只有已知的十八人,没有十九人,爷爷金藏也不是在此时死的(此处是个文字游戏)……绕不完的死循环。轮回系见多了,“死胡同”感最强烈的还是本作,别的作品总有出去的希望,本作如果按正常推理的逻辑走下去,连希望都看不到。世界是平行的,黑白是共存的,正反都是对的,死活都是出不去的,这样的推理,真可以推到你发疯!由于动画制作失败,只演了出题篇,要去游戏里看解答,这就更让动画观众摸不着头脑。
这部作品里主要的人名几乎都与洋文名字谐音谐义(忽略少量老古董),写作汉字,读作洋文,且这些名字都包含着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暗示。不排除可能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金藏深爱的第一代贝阿朵是意大利人,爱屋及乌,所以他用洋文谐音给子女命名。而我当时看动画版的时候居然从名字含义里找到突破口猜中了可疑人物。因为出题篇确实没给什么线索,不按规则出牌,也只能另辟蹊径寻找答案了。 金藏的魔法师名:Gold Smith (smith原为金属工匠之意,想想金和金匠两者之间的暧昧联系。) 蔵臼=Krauss(克劳斯,教士的名字……挺适合人物。) 朱志香=Jessica(杰西卡,意为上帝的恩宠,这或许是暗示后文走向的哦~) 絵羽=Eva(夏娃,可能又是暗示什么……) 譲治=George(乔治,农夫之意,圣徒名。) 留弗夫=Rudolf(鲁道夫,德文,“狼的智慧”,也很适合……) 雾江=Kyrie(柯里艾,祈怜之意,“求主垂怜我生命”,拉丁文,来自东正教、天主教和英国圣公会弥撒中的求怜经、慈悲经,自己琢磨涵义吧……) 戦人=Battle(巴特拉,不管哪种语言都是战斗之意……可怜的主角命运。) 縁寿=Angel(……果然是天使吗)其实按结局来看,縁寿才更像真正的主角。 楼座=Rosa(Rose的异体,罗莎,也就是玫瑰。) 真里亚=Maria(玛丽亚,来自希伯莱语,悲哀、痛苦的意思,在英文中是mare复数的形式,而mare有三个解释:母马、梦魔和星球的阴暗面。圣母人物和玫瑰经,多配啊= =)
这两个人物名结合真理亚想得到玫瑰(母爱)的剧情,暗示了楼座(带刺的玫瑰)虐待真理亚(圣母)。 纱音=Shannon(香侬,爱尔兰名,作为主角的女性面,这个名字指古代的、古典的、卡挖衣,很适合罗利,但是还有一个解释是“故去的”……所以她注定要扮演逝者。) 嘉音=Kanon(卡农),同Canon,源自古希腊语κανων,意为正典,即《圣经》(编选圣经时纳入的教典称之为正典,没被纳入则称之为次经或伪经),也指天主教教规、教士、牧师、圣徒名单、弥撒典文等等,从这个释意来看,当时我觉得或许他才是最值得怀疑的关键人物……猜对了。不过双胞胎等于同一人精分这梗很老,不难猜。 这名字同时也指音乐中的复调轮唱曲——特征是不停模仿循环,这名字对照无限轮回的剧情来看确实耐人寻味。
魔女Beatrice(贝阿朵莉切,为他人祈福或使他人快乐的女孩,你确定这名字没有起错?那就是有某种动机的故意为之= =要么是反讽,要么魔女后期会洗白。又猜对了。)
理御=lion(狮子)薛定谔的猫箱这个关键词原来是应在性别和Ta的存在上。游戏解题篇《海猫鸣泣之时 散》里的人物。实际是金藏和一代贝阿朵生下的女儿之间乱L的产物,既是女儿也是孙女,实际性别不确定。一代贝阿朵难产死,二代贝阿朵生下孩子后失足坠崖(被推下去?),三代贝阿朵也就是理御又坠崖,假死,秘密长大,成为纱代,就是仆人纱音,她和真理亚是好友,且纱音爱上战人,小时候战人对她承诺却忘记了,她苦于受伤后失去女性特征而无法展开恋情,只能扮演工具人女仆的人格(“我是家具”),谁知让治喜欢上纱音并求婚,她又希望成为男性来逃避,嘉音是纱音虚构的另一性别人格,男装打扮,和纱音交替出现,没想到朱志香却爱上嘉音,带来新的烦恼,她还分裂出喜欢战人的魔女贝阿朵的人格并试探他,心里希望他阻止自己SHA人。所以也别怪动画没拍解题篇《散》,这尺度的基础情节可能在岛国都过不了审……我以前以为老漫画星座宫神话够乱了,还不如本作,辈分和CP最乱的作品,海猫当之无愧。
本作的解题思路是不太正常。但按照正常方式无解的谜题,用这种不正常的方式打开之后,豁然开朗。这是个天才型疯子才能写出来的故事?
还原本来的故事如下:当年爷爷金藏是富家子弟却毫无自由,被迫联姻,他的精神早就不太正常,一心求死(精神问题遗传的伏笔)。战时他被迫参军却不愿SHA人,本想去送死(作者龙骑士一直是很左的),却受命守岛,认识意大利女子贝阿朵,并在岛上发现宝藏黄金,他买下小岛,金屋藏娇,贝阿朵因生女儿而死,又因女儿和母亲太相似,金藏犯了罪……后来女儿生下两人的孩子理御,理御被交给金藏的正妻夏妃扶养,夏妃无法接受,她导致理御坠崖,失去女性特征和生育力,被他人收养改名纱代,成为女仆回到家族中。理御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世(换谁都得疯),精神分裂,成为魔女,右代宫家族都是她所爱和所恨的人,爱恨纠缠。她的不同人格分别爱着战人、让治、朱志香,还有好友真理亚,真理亚的母亲楼座因巨大的压力而发疯,虐待女儿,她们约好了,她要带真里亚逃离楼座,去到黄金乡。至于金藏是让她不幸的始作俑者,仆人们都是帮凶,夏妃使她坠崖,藏臼隐瞒她的下落不告诉金藏,开启了右代宫家仇恨的连锁,绘羽和秀吉欺负她,不让她和让治交往,而留弗夫和雾江六年前为争家产逼走了她的初恋战人,她便想把所有人都送上黄泉路。她买通仆人,打扮成贝阿朵去见金藏。金藏失去女儿后走火入魔,一面忏悔自己的罪,一面相信魔法,想重新见到贝阿朵。纱音的出现让他又惊又喜,随即咽气。纱音在幻想世界里一次次计划SHA了所有人并放出两个漂流瓶(就是故事开头外界收到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案件记录,都不是真实发生的)。SHA人事件虽然是虚构的,但她埋下的炸弹是真的,所有人最终将死于炸药。
前几轮用魔法表示的剧情只是掩饰真实作案手法的烟雾弹,侦探观测不到的都是虚假的,一个精神病人眼里的故事。魔法在这里更像是种象征,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作者准备了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的两种真相。
还有几个插花的角色: 魔女Frederica(弗雷德里卡,来自德语,peace+power,和平与权力),音近“古手梨花”(穿越啊穿越),姓氏Bernkastel是一种葡萄酒。 魔女Lambdadelta(拉姆达戴露塔,源于希腊字母∧+Δ,即3和4,鹰野三四,又穿越到寒蝉……) 魔女Virgilia(瓦尔基莉亚),此名字是Vergilius(维吉尔)的女性版,来自《神曲》里指引但丁前进道路的维吉尔(人物的原型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指路者,对这个人物来说也是恰如其份。 魔女Beren(意为男爵)操纵的侦探,古户绘理香,还是绘里佳?还可以是惠理香,惠莉华,爱梨花……等等,反正只有假名,没有写汉字,我喜欢最后一个!erika ,艾莉卡,德语,欧石南花,一说有统治者之意,依然谐音古手梨花,梦幻联动,双厨狂喜,本作不少出现寒蝉的人物,这个人物就看作梨花在海猫世界的阿凡达吧……由于她对这个世界“没有爱”,当然猜不到真相,无法取胜。梨花酱的爱都在寒蝉里用完了吧。 另外其他的人等,吕ノ上=Ronove罗诺威(所罗门七十二魔王之一,两人名字是一样的,这意味着?……猜吧~既然大家都综穿了……),源次=GENJI=源氏,和秀吉都是历史人物,剩下不一一列举。作者似乎特意将角色们的名字划分为洋的和土的两个壁垒,如此黑白分明,是有所指?又或者无意,谁知道呢~ PS 我曾一时好玩把这段人物名解释发到海猫的百科,孰知竟因为“不客观、不正确、不具有可读性”(原文)的原因不能通过——好嘛,我才疏学浅,不过我在网上也没有见过有谁就海猫人名典故知识做出比我更全面、更准确的解读(一般所见只是散碎的只言片语),君不见讨论如何YY配对的段子在百科里满天满地飞,倒算具有“客观正确可读性”了,哈哈,这个世道真是搞笑啊~ 若单从故事情节来说,可以认为海猫略逊色于寒蝉,有点故弄玄虚、剑走偏锋的嫌疑。——当然不否认它依然是一部相当美好的大作,比绝大多数平庸无味的作品都美好,特殊的世界观和多重视角,新奇的思维,独一无二的构造,戏剧性、紧张感和心理压迫感是轮回系作品里的佼佼者,这一切不可否定。只不过寒蝉珠玉在前,此作略显后劲不足。动画评价不高,腰斩了,只有出题篇没有解谜,更影响整体观感。 比较是残酷的。自己跟自己比较是最残酷的。 无限轮回系的故事不少,本作为了求新,独创了里外双线的世界观,倒是很有创意,但剧情略嫌华而不实。虽然搬出科学和哲学的烟雾,其实细了挖掘,很遗憾没有寒蝉那样完美的推理线索。 众所周知,哲学、科学和文学之间的相容性并不是那么好,一部作品,如果过于强调哲学、科学的知识,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文学方面的协调性(所以我一直觉得硬科幻是天下最难写的东西)。 如果是玩深沉的意识流派,也就罢了,偏偏这看起来是一部推理作品(虽然非传统本格),最后我们发现根本不是推理。说白了,看架势以为是《无人生还》,结果是《雷雨》。 博弈论,休·埃弗雷特的平行世界论,恶魔的证明,薛定谔的猫箱与亨佩尔的乌鸦,诸多花枪不但转晕了战人君,而且淡化推理意味。毕竟推理剧讲究“无多余”,人物也好,线索也好,疑点也好,无多余为好。我一开始奇怪为什么本作制造了过多的烟雾,会弱化主题,后来才发现是故意的,因为作者本来就不想讲推理主题,把观众绕得越糊涂越好。
这个故事的世界观实际上有三层。里线世界(棋盘),就是纱音和作家脑内虚构的SHA人案件的故事世界,不断轮回。外线世界,就是魔女所在的世界,可以操纵棋盘世界的轮回,如果认为魔法是虚构的,那么这个世界只是用特殊戏剧化的手法描述现实的“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吧。还有最外面一层是现实世界,长大后的缘寿属于现实世界,她对于当时的事一直耿耿于怀,百思不解,也怪怨绘羽不肯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便在幻想中与魔女相遇,回到当年的场景中寻找真相。 由于是平行世界观,在里线棋盘世界(非真实),魔女方演示的一切sha人行动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论视觉上再华丽,也只是演示,幌子,不表示实际情况是那样发生的。实际只需推理出“人类能做到”的方法即可,但案子本身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 世界观弄得很大,推理的类型却仍嫌局限老套——只有密室和解谜。解谜方面,谜面出的唬人,却没有真正着重笔墨。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描述信息量过大的密室案上。可怀疑对象一把。漏洞一把。作案方法一把。动机一把。信息过多,也和过少一样,单纯性的推理是毫无作用的。于是要如何进展,纯看作者心情,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吧。尤其是作者的前作寒蝉是推理名作,初看本作的观众当然会往推理方面去想,结果大跌眼镜……游戏玩家才知道,事实上海猫是看似推理实则反推理的,到头来不用推理解释故事,特怀疑作者是故意这样做,反套路,逗你玩。 答案远比你想像的简单。只是谁都没有往那个角度想,否定推理故事本身的奇特角度。
前文提到的“恶魔的证明”理论,可以打破推理的合理性,即是说侦探其实没办法知道自己所见的是否为真实,SHI体可以伪造,可以假死,可以换人,其他人都可以串通欺骗,非专业人员检查也不一定准确。这是推理故事必定存在的漏洞,一般推理故事选择忽略否则无法讲下去,本作却以这种讨巧的方式解题。按这个思路,看似严密的题面其实漏洞百出。推理变得毫无意义。纱音和嘉音为同一人,所以开始的纱音SHI体就是假的,和仆人串通伪造的,假死隐身后,她又化身贝阿朵作案。密室也不是密室,买通他人就能打开。她一人分饰两个佣人,占了两把钥匙,开门不难,通过伪装两次死亡也能制造密室迷宫。还有各人各怀鬼胎互斗做伪证,为了完成谜题而自SHA也很容易(此处不考虑人是否会为了案件完美而自杀的逻辑合理性,只考虑手法可行,毕竟是想像中发生的)。爷爷金藏也早死了,这次的死只不过是某人发疯看到的幻影,所以说这次没有死(本作用了大量这种文字游戏诡辩,所以即便魔女给你绝对正确的提示句子也很难猜到)……纱音还坦白身份让所有人装死配合,试探战人是否记得小时候的承诺,得知战人忘了,发疯开启全灭模式。当然里线世界的谜题都是纱音脑内虚构的,所以棋盘循环时,现实中还没有人死(但炸弹已埋下),谜题全部解开之后,魔女才会消失,战人才能看到现实世界的真相。在解题篇里,他看到的是(不一定是事实),纱音给全家出了谜题,解开者可得到金藏托付给她的黄金,她预设了炸弹,如果大家不相亲相爱,起了争执,必定不能解开谜题,到时候她就引爆炸弹,同归于尽。想不到全家齐心协力一起解开谜题,纱音只好说明自己身份和往事,告诉他们黄金的位置和岛下埋了炸弹,让大家自己决定。众人因为爱恨情仇和对家产的图谋而互相残杀并引爆炸弹。只有绘羽躲进仓库得以存活,而贝阿朵(纱音)和战人上船逃走,她自认为罪孽深重,不能和战人离开,选择投海,战人跟随她跳海,未死,却大受打击,失去战人的人格(精神病果然会传染?),变成作家,写下记忆中的虚构案件故事,最后失忆。这个结局可能是最接近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的。
但在外线魔法世界中,魔女为了唤醒战人的记忆发动了棋盘世界,不断轮回当年的故事,战人最后恢复记忆,和魔女在一起了。在现实世界中三代贝阿朵(纱音,也是嘉音、纱代、理御)确实死了,按现实主义看法,这个美好结局只是疯子战人的想象。
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真实”。是战人后来展示给缘寿看的。缘寿长大后怀疑绘羽是凶手,闷闷不乐,寻找当年的真相(故事里表现为成为魔女参与当年的事件,在棋盘世界和外线世界之间来回),找到变成作家的战人。战人告诉她(故事里为用魔法创造了一个新轮回给她看),根本没有发生那些案件,不要听外人风言风语,当年在岛上大家团结友爱,感化了魔女,让纱音恢复正常,只是意外引爆炸弹……缘寿不知该不该相信(所以她有两种选择),观众也不知道。但或许绘羽哪怕扮演坏人也要保护缘寿的心意是真的。是相信更合理但残忍的现实,还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爱”,哪种更幸福,这个无解的问题,也是本作中最有意思的底蕴。作者没有说明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所以其实本作无“解”,只有“散”,阴霾散去,人生继续。有趣的是寒蝉告诉我们面对现实,自我拯救,不能沉浸在精神世界,本作却告诉我们如果现实实在太糟糕就快乐地逃避吧。或许在推理上退步了,但本作也有比寒蝉高明的地方,就是在哲理上,作者进步了。黄金乡或许也是种象征,真正的宝藏不是金子,而是争名夺利却忘记亲情的人们得不到的爱,是被精神扭曲的母亲虐待的女孩真理亚和自小失去亲人的女孩缘寿求而不得的爱,是生在病态的家庭、生来背负着原罪和不幸命运的贝阿朵(纱音)无法实现的爱。 不过煽情和卖萌稍微有点过。本作的最终主题居然是爱,其实这是最不适合推理作的。我不以为然。 煽情这个东西,适当为好,过犹不及。在推理剧本里面,感情可以被作为完美的棋子,那是最佳状态,就像寒蝉。但如果连主线行动都会被感情左右,那就成了肥皂剧……海猫在这一点上的把握,虽然也是不错的,但显然还不及寒蝉。 里线世界棋子人物的感情冲突越强烈,故事越精彩,爱得越深,分离得越惨,作品越成功,让一家老小在这场魔女的棋局中,从互相怀疑、争执、伤害,直到冰释、和解、携手、融洽,也是个不错的噱头。 但是在外线世界中,我曾以为外线世界的人物,都是用神明视角看待故事的。当贝阿朵心中对战人君存在感情纠结的时候,里外世界居然融合了,这故事里没有神明,魔女也只是可怜人罢了。这种手法是意外的,有趣的,贝战这对PC固然也是“有爱”的,但就是“有爱”太明显了,反而觉得不好。因为明显的恋人满地都是。落了俗,就降低了作品的档次。 至于卖萌,也是融合于剧情中、含而不露为好,纯为了卖萌而出现的人物,确实有点多余——尽管我不讨厌美腿姐妹,不过,玩鸣泣系列的人,不会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皆大欢喜本是烂俗,大凡入流的作家都不屑去写。 但似乎只有在when they cry这个系列里,皆大欢喜成了史上最艰巨的任务,因而显得格外值得期待。谁知道这次真的反套路,没有皆大欢喜,玩了一个薛定谔的结局,注意不是开放式,是真正的叠加态,唯物还是唯心,你相信哪个就是哪个,前无古人的新型结局法,却也让人心服口服,也算扣住了片中提示的关键词。不太合逻辑的诡辩逻辑,这也是神作之所以为神作吧。
如题,刚看完动漫,游戏走到ep4,感觉动画真的很良心了,还是很忠于游戏的,而且游戏中很多文字的场面也还原的很符合,为了动画的流畅性适当的删减一些游戏的内容,但是精髓留下了。
个人感觉海猫动画要比寒蝉难做,在海猫游戏里,作者想通过海猫描绘的东西太多,可以说想把上至老人下至幼童、各种阶层的百态都涵盖了,这样的世界观固然宏大,但是不可否认作者还是偏重于青年少年的生活感情,想要以右代宫家揭开各年龄各阶层的生活矛盾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作品的流畅和易接受,还是寒蝉要好一些。我在观赏游戏时充分的感觉作者想创作一部旷世奇作,但很奇妙的是就如同海猫的主题,作者已经极尽自己的幻想能力,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显得繁复甚至多余,这是由于作者单方面的幻想脑洞不足以支撑他心中预想的庞大构架,这就使得这部作品有些无力感。
动漫可以说取长补短了,但是很显然卖力不讨好的动漫赔钱了,所以不会有解题篇,如果还能有解题篇,我想他被人津津乐道的可能性绝对大于寒颤。
很多小学生、中学生也喜欢寒蝉,而少年也是动漫的最主要受众,但我觉得海猫的主题可能是不如寒颤呗广大少年所追捧,但是年龄更大的青年,初入社会的人一定会对海猫更加感兴趣,如果动漫有解题篇,海猫的寿命会比寒蝉更长。
只不过海猫的这部故事自身的载体、广大世界观与一人之力难以呈现的矛盾,只能让如此优秀的构架搁浅于三十岁以下的受众。它依旧不能与真正鞭辟入里的文学名著并肩
最后黄金魔女镇楼,尽管如此,它依然有数不清的感触在我心里,与我的私人生活有所共鸣,这一个悲伤深邃的故事,还是会埋在我心里。诚望会有解题篇动漫
切
大不如寒蝉
靠 预言战人肯定是被悲伤,痛苦,寂寞而杀死的
不知道怎么评论好。。。第二季快来吧。。。果然游戏才是王道。。。
叠加态就是薛定谔同学的小海猫为毛还不鸣泣涅= =+
一人千杀
OP&ED灰常的有爱= =
太棒的动漫
很有意思的世界观作品,其实,最后的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思维带来的启发。
有一只蚂蚁在背着一块面包,突然有一个人把它的面包拿走了,由于它没法抬头,所以蚂蚁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知道面包突然不见了,它左看右看,完全找不到面包不见了的原因,所以蚂蚁说:"原来是魔女把我的面包拿走了!"并洋洋得意地走它的路,嘲笑在旁边看到并告诉它真相的其他蚂蚁是傻逼
其实没有那么渣,仔细看看得懂的
越到后越看不懂
拜托你有点奇幻片男主角的自觉好不好,还以为你自己在演推理剧啊,跑错摄影棚了吧
3
。。。。。。。。。。。。cv+1
16
后面剧情开始拖沓了 巴托拉你可以更无力一点么
尼玛啊看得好郁闷!
忘了标 受不了……考试的时候竟然看到有人在课桌上画………………- -
看不下去了 制作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