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一开始是有点担心,我是王家卫的超级铁粉,看片子会不公正(他怎么拍我都觉得好看)。但是看了二三集,我很客观的说,非!常!好!看! 谁敢把30集电视剧全拍成电影!谁敢那么长的篇幅,还是没剧本,并且不让演员们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一场戏拍八十遍……重点是,谁这么拍,最后剪出来依然是一个张力十足,风格十足,故事线清晰的片子! 这是一部有着浓郁王家卫风格的戏,以至于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90年代被拍得太像三十年代的上海了。但这并不妨碍剧情的好看,和每一个人物的精彩。(尤其是一些配角,这两集中以董勇老师为首,演的真心好。)辛芷蕾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惊艳!马伊琍表现也可圈可点。王家卫又一次证明,在他的影像中,每一个人都可以绽放极致魅力。 剧情不多说,因为只看了两集。但是意犹未尽,很想很想继续看下去。 我是从《重庆森林》《东邪西毒》那个年代就爱上王家卫电影的。那时还是个少女,现已步入中年。看到自己最喜爱的导演,带来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在电影大荧幕上观看的电视剧。非常感叹!他还是那个王家卫。 好羡慕跟他合作的演员们! 最后,不要纠结方言还是普通话。我看的普通话版,并且很期待看方言版。
胡歌梳头那里让人想起《阿飞正传》的梁朝伟,后面撞车+钞票满天飞又恍若《上海滩》发哥中枪以及吴宇森暴力美学再现,至于墨镜辛芷蕾,一眼看去差点以为青霞姐姐从重庆森林穿越过来了……画面很有质感,剧情则一如既往的王家卫……
PS:到底还是吃亏在导演不是上海人,虽然满屏上海话,却终究少了那么点只可言传无法意会的正宗上海味道,这一点上《爱情神话》堪称楷模,估计也很难再有超越了。
老实说我一开始是有点担心,我是王家卫的超级铁粉,看片子会不公正(他怎么拍我都觉得好看)。但是看了二三集,我很客观的说,非!常!好!看! 谁敢把30集电视剧全拍成电影!谁敢那么长的篇幅,还是没剧本,并且不让演员们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一场戏拍八十遍……重点是,谁这么拍,最后剪出来依然是一个张力十足,风格十足,故事线清晰的片子! 这是一部有着浓郁王家卫风格的戏,以至于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90年代被拍得太像三十年代的上海了。但这并不妨碍剧情的好看,和每一个人物的精彩。(尤其是一些配角,这两集中以董勇老师为首,演的真心好。)辛芷蕾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惊艳!马伊琍表现也可圈可点。王家卫又一次证明,在他的影像中,每一个人都可以绽放极致魅力。 剧情不多说,因为只看了两集。但是意犹未尽,很想很想继续看下去。 我是从《重庆森林》《东邪西毒》那个年代就爱上王家卫电影的。那时还是个少女,现已步入中年。看到自己最喜爱的导演,带来这样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在电影大荧幕上观看的电视剧。非常感叹!他还是那个王家卫。 好羡慕跟他合作的演员们! 最后,不要纠结方言还是普通话。我看的普通话版,并且很期待看方言版。
有幸参加破浪观影团提前看了两集。
好,真的好,无话可说的好。
喜欢王家卫的东西但不到粉丝程度,一直就是拿“大师”俩字笼统标记一下他。《繁花》之前预告出的时候真是两眼一黑,非常轩尼诗广告,除了对老王导演第一部剧集这个噱头感兴趣之外,既没读过小说也对卡司无感。甚至三年前也只是知道这个项目开机了,三年里偶尔听到些关于剧组的消息也都是一言难尽,总之今天看之前真是无甚期待,更别提不给看第一集了,莫不是节奏太慢怕观众进入不了?直接从第二集开始,但这……能行么……怕不会又是磨磨唧唧文艺片调调吧……
开场十分钟,我特意看了下表,妥了。
十分钟,大主线人物关系,接下来马上陆续出现的大事件轮廓,导演编剧预埋的人物关系冲突,对观众的钩子,全都清楚了,进入无压力。
然后剧情就像海浪一样,一浪接着一浪直接拍过来,作为行业相关人员,这些年打着“高密度”“快节奏”“事件紧”之类标签的剧集如尿崩一般,能做到的万里挑一,看《繁花》的时候真的想把那些大言不惭的编剧导演们拽到银幕前,让他们好好学学什么叫真的高密度节奏快,还是出自文艺片大师老王之手。
老王是真敢拍啊,把别人家剧情里恨不能写三集的内容,寥寥几个镜头一带而过。他也是真敢这么讲故事,铺垫人物关系,还慢慢把事讲细讲好看?竟然还要单独拿几场戏塑造人物?不存在的。
讲故事直接讲故事线上最精彩的几场戏把整个事件串起来,寥寥几笔但信息量想象空间都无比巨大,如果用个比喻就像是荷尔拜因的素描。而且老王讲故事的角度也让《繁花》的传奇色彩秒杀同类国剧(我说秒杀感觉都是对老王的贬义其实应该说完全不在一个维度里),他讲的是黄河路上的人如何盼着想见宝总,而不是迫不及待地讲宝总和女人的故事;他讲的是宝总轻描淡写在亏钱之后背了锅有情有义又不刻意滥情,而不是谄媚地讲宝总的复仇爽文。
片方与创作者们总是想着跟风与模仿,但《繁花》却是开创性的,题材上的开拓体现在改革开放后的男性年代传奇,叙事上的开拓是他讲故事的方式,技术上的开拓是他……
老王的技术不叫开拓,是落别人好几个身位。极致的视听语言,绚烂华美精雕细琢,连音乐都动用了《2046》的主题。
更难得的是放在剧集的市场化标准下看,评价依旧是“好”!看年代传奇的,看胡歌的,沪语圈的,看爱情的,甚至爱看“古惑仔”的,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要看的内容,老少咸宜。精英们就去挖掘导演的表达和背后用意,大众们则看看美术造型看看帅哥美女看看刀光剑影的大班故事。
12.27,期待。
“上帝不响,像一切由我决定.....”
《繁花》开头的这句话,仿佛响应了宿命、时代、地域、人情、时间......繁花落尽,世态沧桑,一切交织入梦。
至今还记得,看完《繁花》的那个夜晚,阿宝挂完电话,闷头走进了无边夜色里.....合上书页,感觉好像懵懂之中过完了一生。
作为华语电影名导,王家卫导演以文艺片获奖无数,他电影跟小说《繁花》一样有着细腻传神的叙述能力。
电视剧《繁花》从开始筹备就让整个华语影视界开始瞩目期待,每一次物料放出都能让观众猜测良多。
从开机到现在差不多三年了,王家卫导演拍电影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从剧本到拍摄到演员都是如此,所以影迷也是耐心的等。终于,这个年末《繁花》定档了。
看完预告片,感觉小说里阿宝在无边夜色里那一走,好像穿越了时空,走进了电视剧里,以另一种形式走到了观众面前。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艺术反应,海派作家金宇澄和导演王家卫两种既不同又相同的艺术风格组合在一起,是文字和影像的水乳交融,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繁花》之美。
王家卫导演最让人折服的,就是其电影作品的美学,以至于都诞生了一个专属名词“王家卫美学”。王家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台词、色调和剧本结构,都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美学风格。
这种美学风格,从剧版《繁花》的预告里可见一斑。少年旧梦、人间烟火,斑斓记忆,声色犬马,时空交替......
在电视剧《繁花》第一版预告片中,也能看到王家卫式的独白。“我记得小时候,我爬到我家附近的东正教堂上面,看天上的云,地上的树。时光如水,把人带来,又一并带走了……那天坐在屋顶上,我一直没回头,因为我知道东正教堂就在身后,我怕看到楼去人空,鱼都游走了,留下的只有我……”
各种意象,跟王家卫导演的艺术风格发生的艺术反应。一切由人物动作、话语、情绪所编织起的一张隐秘的网,悄无声息将观众笼在过去的时光里。
电视剧《繁花》选的几乎都是会讲上海方言的演员。男主角阿宝扮演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胡歌,从小在上海长大的胡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除了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游本昌等演员都在预告片中展现出了地道的上海方言。
预告片里,游本昌饰演的爷叔跟胡歌饰演的阿宝讲帝国大厦那个故事,也透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的味道。
从预告片中看出,剧版《繁花》的故事,对小说有所取舍。通过很大的篇幅来讲做生意,商战等元素。围绕阿宝这个角色展开,着重呈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时期的上海。
整个故事以上海为土壤,讲述阿宝在上海滩起起伏伏以及他与各个角色的关系,围绕阿宝与三个女人“玲子、汪小姐、李李”的事业线展开。
通过目前最新的预告和海报等物料,可以猜测一下剧版的剧情。
开头胡歌饰演的阿宝到上海做生意,马伊琍饰演的夜东京的玲子应该和他有生意上的往来。玲子还说帮阿宝还债,替阿宝出头的。阿宝说玲子是神通广大的老板娘,有困难找玲子。
关于汪小姐,阿宝应该是汪小姐的客户,两个人一起干外贸,预告片中提到“左手做外贸,右手炒股票”。汪小姐说她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支持,这里的他应该是指阿宝。
至于李李,看简介她似乎还有一层隐藏身份,能够让宝总的事业受到大震荡的那种,阿宝的形容是天空和大海,互为镜像又若即若离。
这三个女性角色都跟阿宝有很多往来,不管是生意上,还是情感上。
关于预告片开头阿宝说自己曾经无数次想过和她的相逢,这里的她,还是个谜,估计还要到剧中去找寻答案。
但从后面的预告看,因为利益关系,三人的关系并没有一直维持下去,其中有人最后应该跟阿宝感情破裂,形同陌路了。
除了以前这些,从官方放出的物料来看,剧版《繁花》的拍摄和制作也极为精致考究。
从预告片中展现的片段几乎还原了小说里提到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风貌,沉浸式地再现当年上海的都会景象,一个时代的精气神溢出屏幕,完全是电影级别的质感。
“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一直以来,王家卫导演的作品都在描述这种“感觉”,不论是忧郁,迷茫,还是孤独,这种贯穿始终的感觉,大概是他会想要拍《繁花》的原因吧。
《繁花》用了很多篇幅来追忆那个逝去的年代,里面的人情世故和精神状态,都让人回味无穷。这种年代感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也跟王家卫导演以往的作品气质吻合。
剧版的《繁花》延续了这种感觉,并做到了一种新的诠释。一个新的上海年代故事,加上众多实力派演员的加盟,真的让人非常期待剧版《繁花》的故事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王家卫的名字似乎更应该与刘以龇联系在一起。
那应该是《对倒》吧,王家卫把它拍成了电影。
当梁朝伟与张曼玉擦肩而过,谁都渴望那身笔挺的西服与那曼妙的旗袍能够擦出些火花。
这里面,有着一种高级的“暧昧”,虽然它的产生,多少带着点无可奈何:这是一种“对倒”产生的开始,混杂着无序、混乱、幻觉以及荷尔蒙的微微扩张。
许多时候,你不知道怎样形容它——《花样年华》,混合着的浓重的小资情调,会是怎样的一种情调?
淡淡的忧郁与感伤,飘散在空气中的红酒与那不知名的香水味道,那些不大闪烁与亮眼却迷离了你的眼的光。
这样的电影,它的发生地,或者是香港,主角会经过“重庆森林”,买或不买“凤梨罐头”,在遇见那个扎着丸子头的女孩前的六点十八分,都会在内心涌起莫名的感伤。
又或者发生在上海,那间复古的咖啡店,手工现磨的咖啡豆的香味一下子“挑逗”了你的味蕾,你不得不脱下西服外套,拉低领带结,解开白色衬衣的一粒纽扣,然后坐在有些昏暗的灯光下,拿出一本书。
书的名字,可能就叫做《繁花》。
王家卫,金宇澄,上海,《繁花》,当电视剧《繁花》的预告片接踵而来之后,你不得不确定,这一次王家卫仍然要拍的是上海,是金宇澄笔下的上海。
预告片的运镜与光线运用明显比较收敛,也许王家卫要塑造一个不同于电影里的王家卫。
他不再在电影故事里安排自己心中的没有情节不大连贯的剧本,金宇澄给他架构了这个关于上海的故事。
他只需要在《繁花》里把花插在花盆里。
然后,选择浇水的时机,让花开出生命力。
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郑恺、陈龙、黄觉,他们会在王家卫的“导筒”下绽放出怎样的不一样的色彩?会否只是一些“春光乍泄”?
也许,你这一次不会再代入角色,他们都生活在此时的各地或者彼时的上海,不会有人像梁朝伟一样把心事告诉树洞。
他们都会按照节奏“正常”叙事,不会过分“挑逗”你的情绪,或者“挑动”你的味蕾。
但它毕竟还是王家卫作品,况且谁又不愿
上海的提前看片会观看了两集,绝对意犹未尽,电影的画面质感,电视剧的丰满剧情,商战故事拍的如悬疑剧般精彩!王家卫镜头下的胡歌,一个背影再加上bgm,故事感直接拉满!画面光与影的交汇,妥妥的电影级质感,一开口就把我们拉回了那个繁华复古又人潮涌动的旧上海,不愧是王家卫导的第一部电视剧👍 12月27日一起来看着沪上《繁花》,沪上百味,繁花记忆!
《繁花》终于要播了,一部剧制作六年、拍摄三年,这很王家卫。
有幸跟着观剧团提前看了第二集和第三集,打光、运镜、色彩、构图、配乐都很美。导演用了不少上海籍演员,包括主演胡歌、马伊琍、唐嫣等,“演的时候全部讲上海话,后来每个人都配了一遍普通话版本。”
这里讲一讲:主创制作两个言语版本的做法,算是面面俱到了。
《繁花》第一遍拍摄,演员们基本上都是用沪语念白,更贴纯正老上海剧的气质。拍上海风貌当然少不了吴侬软语,那些腔调、字义里自带浓厚的地域特色,也沉淀了不少历史和文化。
不过在我看来,沪语版《繁花》一方面是有种古典感,赋予剧中上海浓厚的地域氛围,另一方方面也多了份真实感。这次演员阵容有不少上海人,按唐嫣的话来说就是这次“不像在演戏”,言外之意——倒像是在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繁花》中方言的作用,亦如此。
观剧团那天看的是普通话版本,但有意思的是,马伊琍、唐嫣饰演的角色多是以“沪普”的形式念台词。沪普会给角色注入一种新的风味,比如唐嫣饰演的汪小姐,上海话蛮硬气,沪普倒是有种摩登范儿。
上世纪90年代,风云际会大上海,霓虹闪烁黄河路,人来人往,不缺故事。最核心的人物是胡歌饰演的宝总,气质内敛,长相帅气。新年夜那里拍得特别有范儿,鞭炮噼里啪啦炸响,空中烟花绚烂绽放,宝总穿一身深色大衣,逆光而去。这两集能看到他的一些人物特质,重情义、有谋略,是那种能抓住机会赚钱但不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来看,剧版《繁花》的故事线是明晰的,这一点对于“墨镜王”来说算是一次全新尝试吧,毕竟熟悉王导的影迷都知道,由影像烘托出来的氛围感是王家卫作品的重中之重,至于线性的故事情节则被角色内心的挣扎所遮掩。
除了大男主宝总的爽炸人生外,几个配角给我的印象也很深。这里列几个:
马伊琍饰演的玲子,跟宝总合伙经营着一家叫夜东京的小酒馆,比较有特色和腔调,极有分寸感,精明能干。唐嫣饰演的汪小姐属于第一批职场女白领,在外滩27号外贸公司上班,协助宝总处理工作,人美,有事业心,讲话嗲,但做事情干练,一头流行的大波浪,妥妥的“浦西明珠”。这两个人关键时刻能帮宝总排忧解难。
而辛芷蕾在王家卫的镜头里格外美丽,堪称艳光四射。剧中很多俯拍中景和特写镜头,或仰头对视,或扭身回眸,一颦一笑,尽态极妍,像一朵盛放的红玫瑰。李李是至真园的老板娘,非上海人,来历神秘,财力雄厚。李李经营的至真园并不是一家简单的高档酒楼,供客人吃喝玩乐,更重要是当商人之间的掮客,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赚取高额佣金。
最有意思的其实是正跟宝总谈生意的纺织厂老板范总。刚开始就觉得这演员眼熟,后来想起来是演《三叉戟》里徐国柱的董勇,这次演得非常颠覆形象,像一只油滑、精明的老狐狸。
就看到的两集来说,人物群像拍得不错,主角、配角都挺有记忆点。“墨镜王”的经验、技术、审美在那里,内容质量有保证,而映后听完主创分享各自跟王家卫合作的幕后故事,更好奇后面的剧情了。
江湖上流传着各种“墨镜王”拍电影的传说——没有剧本,不给明确的表演要求,喜欢精益求精,经常一个镜头能拍许多遍,就算合作的是影帝、影后也从不心慈手软。梁朝伟接受采访时说过,有次一句台词说了27遍,他都开始质疑自己到底会不会演戏了,回家后直接崩溃大哭。
听着很折磨人,但不少演员以跟王家卫合作为荣。初次跟王导合作的演员应该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是对过往演戏经验的一次摧毁和重建。资深演员董勇也未能幸免,他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心态变化。
他说,作为拍了那么多年戏的老演员,经验丰富,感觉“一条过”属于基础操作,但是演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真的会不知道该怎么演了,就算导演喊了“过”,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反而回去后会琢磨要不要再来一条。
确实,王家卫的拍摄现场带着一种不确定性,演员必须想办法激发个人潜力,一方面是“今天不知明天拍什么”,演员没办法提前准备,另一方面导演经常有新想法,推翻重来都是家常便饭。
董勇提过一个细节,有次,一个演员当天的戏份拍完了,为了陪另一个演员,于是没走。下半夜,导演看见他(她)还没走,直接说,“哎呀,你没走啊,那再来拍一遍吧。”
又或者导演有一些个人的拍摄习惯,比如,整部戏用单机位拍摄,原因是“这样的光拍出来的女孩子好看。”(听到这里,忽然get到了王导奇奇怪怪的萌点。)
对于这种“一个镜头拍N遍”的拍摄方式,只要演员熬过了初始阶段,并适应导演的工作节奏后,反而有更多时间、空间去打磨演技,所以唐嫣说“以前不懂,以为一条过就很厉害,现在觉得一条过并不是标准,其实我们可以激发更多的拍摄灵感。”
每个演员都认为自己的时间宝贵,毕竟演员的演艺生涯再长也不过几十年(二三十年都算长的),而王导一部作品按年起步,拍摄周期只长不短,怎么想接戏的时候都要深思熟虑。不过还是有很多演员想与之合作,因为好导演真的能调教出好演员,即便被击碎重塑的过程很痛苦,但是结果值得一试。
这或许就是王家卫的魅力与魔力吧,创作上的天才,拍摄时的魔王,永远沉迷于美、艺术和下一部作品。
小说有太多留白,六十年代的工人阿宝如何成为九十年代叱咤黄河路的宝总的?不得而知。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王家卫身上。
上帝不响,一切全由我定;至于文字留白,剩下的,则由影像补白。
王家卫对金宇澄说,你写的是我阿姐阿哥的故事。剧版《繁花》的多姿多彩,还要等你来领略。
熟悉的味道,果然还是那个墨镜王。一集下来不知所云,每个人都在拼了命的装逼,一个说人话的都没有。挺好,像是年轻的时候看怹的电影,看久了觉得自己也是个逼王。只是这全程电影镜头一个电视剧镜头都没有看的太累了。大空镜,大特写,大摇臂,大航拍,镜头不是在下就是在上,非得从肩膀头子上拍,看的累。
戛纳导演+奥斯卡摄影来拯救我的眼睛了,内娱帅哥美女这么多,麻烦会拍人会拍景的多多工作产出!!
电影业不济 各路影咖导演下凡。质感真的不错 要看就看沪语版 真的。
碎片化的情节,变换的太快的年份,每个年份匆匆忙忙,事情不给你说全了,上海话真是挺带劲的,但是穿插真实的记录情节会显得割裂,因为纸醉金迷质感你不说九十年代,我差点以为三十年代,美人们各有千秋,唐嫣都没有拉胯,游老爷子一人控全场,太厉害了,我以为在看了不起的宝总,后面越来越像爷叔和他命途多舛的门面担当。某些情节像的我一度觉得胡歌不会是想用繁花来讲个自传吧。
王家卫的细节控出来的效果对观众来说还是很有保证的!90年代的大上海繁华程度一骑绝尘,时代细节做的非常到位。
《2046》版《股疯》,陈勋奇搞了个低配版继承之战BGM。质感和光影真的绝,没有一帧是不好看的,王家卫才是真正的留下你四十岁最美的样子的人
开头引子那里删戏了吧?王家卫的调子适合慢进情绪,电视剧刷刷过剧情只能水土不服,更不说还有广告商什么的更是改到面目全非,还是期待电影吧家人们,全球独一份静态电视剧。王家卫疯了,抽帧特写死里用,开篇30分钟光就看一群人鬼鬼祟祟晃来晃去去了,山珍海味也架不住顿顿吃,镜头华丽到死了就是无效镜头
胡歌久违地找回了年代感男神的气质,一举一动全是派头,唐嫣也不再是一味傻白甜的形象,拍板果决利落,内心细腻柔软,辛芷蕾和马伊琍各领风骚,仪态万方,豪爽与妩媚并不冲突,一场惟妙惟肖的90年代人物志,乍见惊艳各异,细品津津有味。
为表演艺术家游本昌的爷叔炉火纯青的演技,打四星。
马伊琍在剧里正宗的吴侬软语+婀娜风趣有小心机的角色还挺对味的,果然上海影视剧是在她演技的射程范围内
如释重负、如花似锦、如痴如醉。繁花,响了!
故事设定在90年代的上海中心还挺有新意,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国家最支持的商业中心城市,有无数个阿宝这样的人崛起,也有无数个发根落寞,时代洪流下有无数佚事可挖掘,充满上海城市文化和时代精神
上海话很有代入感,还有配乐让我想起了“继承之战”。
友谊地久天长配合慢镜响起,郭敬明此刻在屋内喝着红酒狂笑,王家卫也不过如此嘛~
王家卫是有进步的,这部剧很完美的将他的文艺范儿和原著那种写实范融合在了一起,流光溢彩的画面质感一流,审美在线的情况下,也依然能看到90年代真实的样貌,不管是布景还是人物特点都做到了1:1还原。
电视剧都能掉帧 有你的
第一个?
拍得又像广告又像ppt……小说字里行间的隐痛全无
男主少装逼,三女生观感上好很多。马伊琍有一股跟爱情神话不同的感觉,但是很不错。唐嫣确实进步了。辛芷蕾目前很爱 出场美就够了
陈勋奇跟王家卫不愧是黄金搭档,光原声带我也能给你打四颗星。游本昌,惊喜老爷子。首集观感很好,后面不管是骡是马我都会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