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一个以爱为无上力量的故事
超脑48小时
Kevin Cosner。我不知道他曾经有多么的帅气,得过多少的奥斯卡小金人。片子里只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头脑发疯的人,Jeff。一个完全没有什么情感的杀人狂魔,对生命毫不在意,漠视一切有良知的东西。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童年时期受过伤,导致大脑的感知出现了什么问题。
印象比较深的两个描写:一是他移植成功后,撞车逃脱了,去那个被无辜挨撞的人身边,点了一只掉下来的烟,然后打晕了那个男人,就扔进了自己的车里,点燃了车子,佯装自己烧死在里面。这里完全是个无辜的、没有半毛钱的人,不过就随手抛下一根烟的功夫。还有一次就是他为了要几个年轻人的车子,打残了三个男孩,并且都是那种伤筋断骨的,在众目睽睽下能去掉半条命的那种,即使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就一句话,他是不可以被违逆的,否则分分钟就爆发了。在成功干掉三个男孩后,他抢来一个帽子,对着快餐店里的人解释道,“my head is cold.”黑色幽默风格,告诉我们一件事,他在意点我真的抓不到。
所以在后来他闯入了Billy生前的家里,想找到钞票,在已经告诫Jill“不要逼我伤害你”之后,还是发现了jill报警了,但都被他巧妙的用移植的记忆破解了。然后他恶狠狠地上楼去,我很怕他冲动下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要知道,这时候片子才开始没多久),这时候Jill已经冲破了捆绑,跑到女儿那里,告诉女儿妈妈在这里。Jeff突现的良知,那时隐时现越来越清晰的回忆,还有墙上一家三口甜蜜的合影,没办法,打碎了照片,拿着那些抢来的不值钱的东西,走掉了。去当铺的时候,看着女儿用过的银梳子,那些快乐而甜蜜的东西冲进脑子了,于是从当铺老板手里一把夺回了梳子,这么个老么咔嚓的老男人,还是想把梳子还给女儿,Billy的女儿。
影片中的正派,CIA的头头,将所有个人的生命都当作是儿戏。不过他是那种大义在先的人。虽然他无视探员billy的死亡,为的只是billy脑中荷兰人的下落,不顾Jeff的头疼,只要第一时间的情报,还有不管billy家人的安危,说不值得,为她们两个我们都会死什么的话都说出来了。不过有一块,Jeff被关起来和他讨价还价的时候,他被Jeff勒住了脖子,要知道以Jeff原本的人格,杀了他易如反掌。但那时候他还在坚持和jeff说,告诉我荷兰人的下落,我给你要的钱。他不怕死。所以他还有那么点大义的,起码在这里。
但好在jeff邪恶的极品,脑子里有个相反的人格billy,控制了他,在他的生命力,已经开始遗忘的姓名的女儿,和那个美丽的影子,都是他这只有代号的一生里,最美好的东西。所以他义无反顾。即使刚到里营救现场也是各种杀,下车就杀的大boss身边木剩下什么东西了。这里就想,当着孩子的面,而且他还是正义的特工的大脑,原来也是这么嗜杀。不由得想起天王遥。说是集两性的强大为一体的力量。那么他有杀人恶魔的手段,和超级特工的头脑(虽然一开始特工领盒饭的速度,一度让我以为他是肉角,可是后面那些无语的同事,只能凸显这位前特工的优秀),那么他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最少在这一部里,基本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和孙行者一样,你只能想法子好好哄着,因为能力太大了,你根本无法完全的降服的了。
神奇女侠只是个花瓶,不过对着jeff说,记得那些从前的点点滴滴,比如结婚时候的海滩,女儿的事情,两人之间互动的暗号……我觉得就是一个已故的人回来,和家人见最后一面,来自忘川的一封信,简是求不来的今生再见一次的机会。她有一块扭头过去,说天啊,满脸的泪水。接受不了。是的,一个开始让自己充满恐惧的人,对自己数次威胁的人,现在有着自己最爱的、已经失去的人的记忆,诉说着他们之间曾经的那些感情,不是“天啊”,又是什么呢?美的这样,也难过billy爱的那么深。所以为了突出是脑中的爱把jeff从杀人狂魔的边缘拉回正常出色的特工人生里来,那么,billy和jill的爱情,还有他们的女儿,简直就是唯一的解药了,怪不得一只说“爱”。
医生说,你要让他走吗?
CIA说,I want to offer him a job.
突然想起来他之前杀的人都不算数了。
2 ) 做你想做的,看你想看的
不明白豆瓣有些评论怎么把这部片子踩得这么不堪!我不是水军,也记不清楚哪一个导演或演员的名字,我个人觉得这片子就是好看,给我感觉就是舒服,如此而已。所以,自以为是的不用来跟我对话,我会觉得你是弱智的,也许,你所说的是对的,但我并不认同。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影评,大家无需太在意影评,自己去直接感受更加真实可信。
3 ) 超脑48小时:玩不转的脑朋友(被豆瓣硬转到讨论区也是醉)
时过境迁,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导演,蜚声国际的凯文·科斯特纳如今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不再是《与狼共舞》和《保镖》,而是“那个超人爸比”。高龄帅比和前帅比的为数不多的转型方式之一,就是不修边幅刷脸秀资历,但显然并不适合还有些想法追求的凯文·科斯特纳——2016年的《超脑48小时》就是他的又一次尝试,虽然结果可能并不会比同样饰演反面角色的、2001年和库尔特·拉塞尔合作的《惊天骇地》好到哪里去。
抛下这个“一句话剧透到底”的中文译名不谈,《超脑48小时》还是很好地洗刷了科斯特纳本人近年来的萎靡不振霉气影响,如《三日刺杀》和没蹦跶起来的杰克·莱恩《一触即发》。除了在DCEU中令人影响深刻的后爹形象,科斯特纳的电影作品早已被当下的大多数观众所彻底遗忘。当然,这也并不都是他的错:自90年代中后期的《未来水世界》和《邮差》两大重磅哑弹惨案之后,这位老牌影星虽不至一蹶不振,但很难再接到更适合他的电影了。从《侠盗罗宾汉》《刺杀肯尼迪》《谍海军魂》到《瓶中信》《惊爆十三天》《关键投票》《麦克法兰》《选秀日》《布鲁克斯先生》(是的,我喜欢《布鲁克斯先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斯特纳在两个不同阶段主动或被动选择的电影题材之间的差异,甚至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和这些作品相比,《超脑48小时》是那种你绝对不会记住的科斯特纳电影,但这部浮夸做作偶尔 有趣的记忆交换电影还是对某些人群有着值得一看的理由的。异国情调的伦敦设定,以及汤米·李·琼斯、加里·奥德曼、盖尔·加朵和瑞安·雷诺兹的豪华主演名单(DC前任和现役主力)。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死侍》风光无限的瑞安·雷诺兹在本片中的戏份寥寥,如果是粉丝的话,还是不要报什么期望的好。而更有趣的一点,是瑞安·雷诺兹大约在一年前,与本·金斯利合演了另一部获得别人记忆的科幻电影《幻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雷诺兹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和《超脑48小时》中完全颠倒过来了——而坊间评价也是和《超脑48小时》一样地低。
《超脑48小时》的故事架构,大致就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那个高科技满天飞、霸气而又荒谬的动作电影鼎盛时期才会诞生出来的B级大作。这部电影有一些很好的动作场面,但情节相当奇葩而又错综复杂,考虑到参与其中的这些男女演员们的表演实力,这是一件很难原谅的事情。
当优秀的演员遇到错误的剧本,就会留下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印象。《超脑48小时》成功地在中老年版的《谍影重重》里放进了一个双重记忆的推车老汉,利用荒谬的情节和可笑的对话,让这帮黄金演员们一路跑偏,尤其是加里·奥德曼(算上去年的《44号孩子》,大叔的确需要跟经纪人好好谈谈了)。
<图片1>
揣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优良素材,做杂和做砸了一盘名料理的,就是资历尚浅的掌勺人阿里尔·弗罗门。2012年拍摄并与次年5月上映的《冰人》是一部很有想法、但是执行上问题不少的犯罪电影,片子节奏缓慢单调,但由于群星之中有着正值表演旺季的迈克尔·珊农(本文中第三个来自DCEU的角色)挑大梁,使得沉闷中沾染了一丝宿命和绝望气息。然而,同样的风格并不适合《超脑48小时》。我们看到动作片的基因在尽力扭转这种气质,但是最终还是显得冗长、慵懒和无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导演最近两部电影在口碑上有着类似的分数分布,但2012年《冰人》投资1千万,最终票房不抵2千万;2016年的《超脑48小时》的制作费用上升到了3千万美元以上,北美首周却仅仅收得1千万,全球范围能否实现数字上的收支相抵,还要打个问号。
但是9成以上是个句号。
作为千禧年影业和狮门影业年内放出的无数中小成本炮灰电影之一,乏善可陈的宣传似乎在暗示就连狮门方面也没有报什么太大期望。而大洋另一边,两天内连续引进两部瑞安·雷诺兹的套路片子(在本片中甚至仅仅是酱油),却纷纷大张旗鼓地打着无法引进的《死侍》的旗号做宣传,真是令人哑口无言。
和《冰人》的复古风相比,《超脑48小时》的沉闷几乎可以归类到化石风。两位编剧道格拉斯·库克和大卫·维斯伯格的上一部电影作品,是1999年的《致命追缉令》,再往前,就是卖拷贝的《勇闯夺命岛》了。所以理所应当地,《超脑48小时》几乎就是上世纪90年代越拍越离谱的动作片的死灰复燃,20多年过去了,除了核心概念从“变脸”成了“换记忆”,几乎无所长进。情节依旧漏洞百出,动作戏依旧难以打起精神。即使电影不屑于在“记忆=人?”的哲学问题上做思考,但在道德层面上依旧留了大坑:
主人公是个暴力犯,下手毒辣凶狠,难道干了特工的活就能干脆洗白,让那几个可怜的押送警察白白送命了吗?
这种刻意模糊和撇开不谈的道德问题,正是现在的动作电影中所不屑于讨论,甚至扭转黑白的地方。一周后即将上映的《美国队长3》,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难道有名人作保,前犯罪者的犯罪事实就能一笔勾销了?对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不追究了?
显然不行。但是被惯坏的影迷们才不care。他们只想看到基和爽。
当然,除了这些不可解的死局,演员在表演方面还是没有出什么岔子。瑞安·雷诺兹几乎是刷了个脸就退场了,除了证明他能够饰演严肃角色之外,对整个故事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比本片还要早一天上映的、同样无聊的《幻体》几乎可以拿来当个前传或者续集来看。加里·奥德曼扮演的角色透露出近期少见的不淡定,但是单调得没什么嚼头。同样定位尴尬的还有汤米·李·琼斯,看得出在这场马戏中不只有加里·奥德曼不知所措。两个月内就有3部电影上映的神奇女侠同志正在攻城略地,用演技扫清对盖尔·加朵的一切质疑——虽然比不上在奥斯卡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路易斯·莲恩,但在《超脑48小时》中,她还是为角色带来了一些不错的情感深度。
作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者,凯文·科斯特纳的表现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和严肃,极度善于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诠释角色内心变化。他在电影中的角色从电影开场时的狂躁易怒,逐渐转向冷静内里,科斯特纳很好地平衡和调整了他的角色的情绪状态。和《布鲁克斯先生》中的书生气连环杀人犯相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图片2>
所谓春季档多烂片,《超脑48小时》赶在春季档的尾巴上,当然也未能免俗。电影的情节非常牵强,尤其是Happy Ending更是大跌眼镜。和前几个月上映的《伦敦陷落》和《九九九》等片相比,《超脑48小时》更加无趣和落后,只有零星几个动作场面能让人提其精神。
这是一部适合那些在碟片和点播市场上无聊浏览的中年男人们打发午后的美好时光的片子,既没有精巧到成为酒后谈资,也不至于让人立刻起身就走。这种电影你我都见过不少,至于要不要买票去资磁一下——
家里电视收不到中央六么?
<图片3>
4 ) 六一儿童节的意外惊喜
六一儿童节,孩子放假,不大不小的半拉小子,对包围影院的什么爱丽丝小鸟直接无视,左挑右选,看着片名选了这部超脑,当然悬疑的题材也为选片增了分。
电影英国制作,3D播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位知悉国家机密的特工比利·波普意外身亡,在弗兰克斯博士的协助下将其记忆与技能植入了一位极度危险且无正常人类情感的罪犯杰里科·斯图尔特身上,而探员贵格·威尔斯必须靠这位不定时炸弹来摧毁企图攫取国家机密的犯罪组织。杰里科·斯图尔特这位混蛋英雄换脑后具有双重人格,在善与恶之间徘徊挣扎,并无意走进了比利·波普的生活,爱上了比利·波普的妻子,在不惑之年初次体尝人性的温暖,而这种情感却令比利·波普的妻子和孩子陷入险境,因此不得不在48小时的时间里,与犯罪组织展开殊死搏斗。<图片1>
电影时长113分钟,正好两次尿点的间隔时间,不长不短,不疾不徐,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看到片名分时候,我本来心里还有有点纠结,超脑,超脑,肯定悬念十足,线索繁多缠绕,可能到了电影结束才会恍然大悟,甚至有可能出场了还云里雾里的,说实话,我并部喜欢这样烧脑的桥段。所幸的是,这部名为超脑的电影故事情节它一点不烧脑,就是讲述了一位CIA探员意外身亡,神经学家将他记忆与技能移植到一位囚犯身上,使囚犯从一个混蛋变身为一位优秀卓越的CIA特工的故事。而且电影开始十几分钟即交代了故事诞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走向,留出的仅仅是这个混蛋他真的能变成完全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正常人吗?变成正常人之后他的超脑记忆到底能维持多久?这样普遍大众又使人充满期待的悬念,问题提得正常又理所当然,这对我这种普通的观影人群来说足够引起一探究竟跟着影片节奏继续走下去的兴趣了。
再来看看故事的价值观的引向,影片最后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为了救“家人”而愿意做出最大的努力和牺牲,导向光明温暖,主打温情牌,极力弘扬人性的优良与美好,这对于我这样温和人格的来说也是完全赞赏举双手赞成的。
<图片2>
至于结尾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明确表示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而完全接纳他并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是处于感激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答案在观众自己的判断中,一切皆有可能!简单又意味深长!<图片3>
5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科幻片
看《超脑》这片,跟玩了一场游戏一样。说来讽刺,好莱坞没少把游戏搬上银幕,却经常连游戏一丝的精髓都抓不住,而《超脑》跟游戏半点关系也没有,却从头至尾拍出了强烈的游戏感。如果玩过《GTA》,《热血无赖》,《黑道圣徒》等都市背景的沙盒游戏,《超脑》简直就是一次游戏试玩视频,全程体验高度相仿。
这个故事的主角一出来,是个没有道德观念的混账。就像刚进游戏的玩家,好奇心强烈到处做坏事,随心所欲斗殴、杀人、抢车、入室行窃,横行街头,无法无天。尤其是抢了车钻进去,随即切换到第三人称俯瞰视角,背景同时响起电台音乐,除了一些饭制视频,从没见过这么游戏感满溢的电影桥段。
坏事做多了,通缉指数上升,条子很配合地出现了,把没有经验的玩家抓了个正着。经过一番批评教育,掉了不少经验值。玩到这时候,胡闹也够了,开始专心攻主线,挣钱、取情报、救人、飙车、杀boss,挑战一个又一个任务,不断解锁新的记忆碎片,与此同时还有一条谈恋爱的支线也不断攒进度……看得出主角是个娴熟的高级玩家,只用了大约100分钟,就接近完美通关。
如果仅仅是情节点和调度手法,那么这样的“游戏电影”我们还能找出不少。《超脑》更难得的是,整个节奏感都跟玩游戏高度契合。从风格上看,这电影是比较老派的那一型,几个主要的男性角色,没有一个是颜值选手(最起码在这把年纪不是),唯一稍微能靠脸的瑞恩•雷诺兹,开场不到10分钟就咽了气。而通常来讲,这种傲娇不配合花痴少女口味的类型,理应节奏都比较快,废话比较少,感情戏更是能删则删,主打简单粗暴才对。
可《超脑》偏偏背道而驰,节奏舒缓地完全不像阳刚的美式犯罪片。不但文戏如此,几场动作也是不徐不疾。留意的话,对白速度都比同题材慢上半拍,整个叙述节奏,逼近文艺爱情片,政治不正确地说一句,也许更对女性观众的胃口。这个113分钟的故事倘若放在80年代,90分钟妥妥讲完。在每一个环节都有停顿,正是游戏玩家的体验,除非某些过场动画,情节的张弛变化也不会太明显。更显著的一点是,大多数动作片里,我们哪怕知道主角必胜,也不免挂念一番他的安危,而《超脑》的科斯特纳即便滥杀无辜,我们仍丝毫不担心他会死——正因为他太像掉命就读存档的游戏角色了。
说到主角不死,《超脑》其实挺能反映好莱坞电影的一种变化趋势,即一种比较老派的价值观的崩溃。要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商业片里,如果主角故意杀害无辜者,或者哪怕是对失去反抗能力的坏人下了手,也是无法得到救赎的。而《超脑》不但放了他一条生路,还给了个无罪释放外加光明未来,显然是如今观众对于主角的道德容错大大提升了。
哪怕是主角人格上已经弃恶从善,洗心革面,依然像《飓风营救3》的老爸一样,为了救“家人”毫不在意弄死弄残警察,当局也照样视若无睹,观众更衷心盼他不死,浑然不会替死去警察和路人感到愤怒。这种道德疏离化的趋势,倒是为将来商业片的暴力指数飙升,铺平了道路。
当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影片最引人咀嚼的一点是,你会不会爱上移植了爱人记忆的陌生人?电影的处理颇为暧昧,并没有指明女一是因为共同的记忆对他坠入爱河,或因为他是一个拼死护救母女的“好”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结尾也大幅留白,三人是否组成新家庭,答案在戏外。
模糊处理当然是创作需要。说来说去,诸如记忆是否能完整移植,移植能否改变宿主的人格,这些议题,科学上没有定论,电影也没有义务或者必要来下个结论,那样在立意上反而低级。当然,商业片总要承担起劝人向善的道德使命,在模棱两可间走向光明乐观、温暖人心的那条路,是商业和艺术的双重优选。
《超脑》不是有野心的电影,对于科技命题的探讨,就跟它的动作场面一样,规模不大,点到辄止,但比起那些眼花缭乱的超级爆米花,它不至于让观众麻木在视听轰炸里,也没有用各种烧脑逻辑把人绕晕,走出影院还剩大把脑细胞可以跟情节较较真。想想还真不好下结论呢:如果有一天,你的伴侣爱上了拥有你记忆的陌生躯体,你是喜还是忧呢,ta对你是忠贞还是背叛呢。(文/方聿南)
6 ) 这个脑袋不太超
这部片子有一个很炫酷的中文译名,曾经一度让我以为有个与众不同新鲜炫酷的立意,或者多么烧脑细节的剧情。可惜,看简介发现是个再平常不过的记忆移植的设定,很常见的套路,剧情细节也没有很出众。名字翻译的朴实一点,别把我的胃口吊那么高好嘛。
剧情线的细节一般,西班牙boss如此神勇,CIA太废柴。当然也说不上什么大bug。开篇、发展、结局都是很常规,属于看了简介就能知道结局的片子,没什么意料之外可言。感情线描写得恰到好处,男主对女主莫名的关注,渐渐产生感觉,到最后拼死保护,一切都顺其自然。额,他们就是完全不介意什么原配现任这些事,对于美国人心比较大比较开放这个事实我已经习惯了。
科斯特纳大叔的演技没问题,男主这种奇葩设定也hold得住,罪犯被洗脑开始做好人一点不违和,不过遗憾的是对于移植记忆后原本行为和记忆产生行为的冲突刻画不是很细致,仅仅是男主几次头痛就完了,有点遗憾,我本来期待更深刻的展现的。演中情局头头的那位是哈利波特里的小天狼星,也挺带感的。女主更是十万分满意。从速度激情系列就让我喜欢的这位以色列美女果然没让我失望,脸蛋身材都是一流,给这部影片增加了感性和看点,让情感戏没那么枯燥。其实她和男主看起来还是蛮搭的,成熟大叔配性感美女^_^
中规中矩的剧情,搭配上几个不错的演员,最后出的成品还是值得一看的,整部影片算是个合格的科幻片。本来只值三星,但是为了盖尔加朵,我私心又多加了一颗星。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
好奇怪的卡司,就像队友清一色adc,看着牛逼,开团秒跪
集犯罪、亲情、幽默于一体的并不烧脑的剧情片
说实话一开始期待并不太高,记忆移植作为科幻片主题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了,看完觉得情感和情节铺垫还算不错。最加分的是三个老家伙的表演,尤其是发挥空间最大的科斯特纳,看完就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了。当然神奇女侠也是美美的。
住别人的房子,睡别人的老婆,凯文叔爽翻了
割喉捆绑仙人掌,洗脑变态杀人狂。那边忙着放核弹,这边做起老公饼。老派脑残动作片,导演对刻画神经病还是蛮有一套的。上一部《Iceman》里的雪糕车叔叔也不错~至于为什么要把相似题材相同演员的《self/less》同时引进,说明广电总局似乎有着自己的恶趣味
剧情单一,乏善可陈。
不同的思维,在同一个躯体中进行48小时的战斗,当记忆中的亲情让占据的记忆变成永恒,当幻象的人脑被意象化移植,不禁让人感叹科幻的魅力所在;尽管剧情比较单一化,但影片对于科幻与情感二者结合的诠释却是值得称道的。
尽管有不少缺陷,也是最近很难得好故事了,如果凯文第一次见到瑞恩的老婆时再粗暴邪恶点,最后的情感转变会更精彩,不管怎么说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小夥伴說第一次見那個大叔演壞人好過癮,然而我不認識那個大叔
贱贱原来就是打个酱油。很套路的片子,各方面都不出彩,以至于就要到高潮了我居然看睡了。也就看看几个老家伙吧。
不算烂吧
我觉得还不错诶,虽然男主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但是看预告的时候,确实也被加朵在里面的感情线而心碎,看这片的目的也在于此,盖尔加朵太美了!虽然片中的记忆转移不太经得起科学推敲,毕竟转移了全部记忆,还有人格,包括成长中的认知和观念。不过剧情需要,我也并不在意。女神和片中小女儿都很美。
想不到科斯特纳也到了蓄起胡子,扮演老英雄的年纪了,愿以为那是肖恩·康纳利才有的专利,亦或是这几年的丹泽尔·华盛顿。说实话这部戏的剧情实在是硬伤,不过在电影院看的时候那些经典桥段之如《石破天惊》,《变脸》,和《怒火救援》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再加上盖尔·加朵,还是挽回了不少分数。
凯文科斯特纳脑残粉一本满足。
浪费一帮好演员,什么剧本嘛!四分之三的时间主角都是出于一脸懵逼的混沌状态,CIA更是智商频繁掉线且毫无人性!亏得凯文科斯特纳真是老当益壮的硬汉,动作戏只要一上来,效果还是不错。拜托!这类谍战/警匪动作片是越早进入追逐反追逐的动作戏才会越好看啊!
撞创意撞题材撞类型撞演员,还撞档期……本片和续命游戏可以混剪成另一部电影,叫《你特么猜猜我到底是谁》……
前半场1分,猪队友;后半场5分,情感线饱满
中规中矩的动作片,“真希望我能一直当他”凯文科斯特纳说的这句话感动到我,感情线很温暖很感人。
概念老,桥段老,演员老,超老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