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译名为《冰峰逃生》,而我更喜欢英文名《The Mountain Between Us》 爱可以让我们战胜死亡,却未必会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又或者说,刹那芳华爱如花火,却很难相濡以沫沧海桑田。在雪山上生死之际,都笑着面对,却在被拯救后看到恋人在别人的怀里之后泪流满面。我们敬畏自然,惧怕死亡,其实,我们更怕失去彼此。最残酷的挣扎并不在雪山之巅,只在我们心里。
Idris Elba,Kate Winslet两位演员对飙演技实在是赏心悦目。然而,Kate提醒我们,再美的女人也会老的。。。
相对原著小说来说,电影改动很大。细节和伏笔少了很多,男主角的职业功能和生存技能弱了,内心情感世界单薄了,与前妻的副线也基本没了。而女主角则强势得近乎作。情感没什么铺垫就到肉体关系,也没什么困难就脱离险境,结尾的半个小时其实没什么必要。电影的缺陷就是将现实简化并美化,无趣。选角也有问题,黑人在雪地里显老,男女主角没什么化学反应。
灾难是个意象,对影片有三个作用:1、情节元素,推动故事发生发展,帮助建立爱情故事的发展逻辑,如果没有这样的灾难,两个有故事的人不太可能有圆满结局。2、形成故事的隐喻性,冰雪尘封的心不是一块肌肉而已,当那个对的人出现,不固步自封,跋涉前行,真爱自然萌芽。3、揭示男性视角,故事的核心主角是医生班,发生的一切解救了他的心灵苦痛。女主与他迥异的行事风格,正是班所需要的转变。前面都是男主在救助女主,最后设计成女主救了男主,这其中自有寓意。从灾难中获救,就是新生,情感的新生,人生的新机。
影片原名The Mountain Between Us
我模仿的名字:The Mountain Between Book and Movie
为了这部电影,我还特意对翻了翻原著。原著真的应该看英文原版,作者的语言风趣。
然而我的英文弱的一哔,一句话还能品味,一段话还能阅读理解,一整篇英文我就只有Zzzzz
原著我只看了第一章。我的阅读器显示本书700页,读完第一章36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2小时内看完了。
但是也能结合着来看了。
第一章很详细的介绍了男女主角的背景,而在电影里,不到十分钟,男女主角已经上飞机了。
影片大刀阔斧的删减了许多细节,又调整了某些情节的顺序。不得不说,这些改编失败了。
这故事本身就不容易拍,不容易改。
记得《泰坦尼克号》吗?作为一个导演,到底是想拍沉船求生还是爱情?
《远山恋人》也是,到底是想拍荒野求生还是爱情?
一本书很长,长到可以详细描述Ben当医生的细节,他登山的爱好。可以既荒野求生,又追求爱情。
但是一部电影很短,如果导演和编剧想划水,一些些废话就能凑够两小时。
而这部电影的对白并不多,但是废话着实不少,很多对话没有起到推进剧情的作用。
男女主角也是说来一发就来了一发。
电影的结尾稍微来了点亮色,The Heart is Just a Muscle
两人再来个后知后觉的往返跑拥抱。
但是整个电影都充斥着一股俗套的味道,如同炸锅里隔夜的油,一股怪味。
电影最失败的是采取了线性叙事,没错,原著是线性叙事——敢在长篇小说里玩非线性叙事的作家不多。
或者,非要线性叙述,可以采取双线叙事,用插叙和闪回。
因为整个故事,不需要解释,观众都能猜到,甚至不用猜,除非看电影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没见过任何套路的“白纸”。
首先,这俩人肯定会活下来。坠机都活下来了,荒野求生算个求,而且还得来一场荒野求欢。观众都心知肚明。
其次,这俩人最后也会在一起,不然影片前半段就没有意义了。
既然故事大家都能猜到,那么,导演和编剧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故事可信、感人、触动心灵。
但是,本片主创们……仅仅是讲了一个故事。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
那人,那山,那狗,狗血的故事。
我抄一段书里的话:
【致谢 】
【在我生命中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更新关于新书的微博:新书剧透。收到退稿通知是……令人难受的。这有点像一个人在生孩子时,没想到医生护士都往后退,摇着头说:“不要生了……这个不行。得需要把这孩子送回去。” 此时,那部书稿就如同泊在我家后院的汽车,我像盗取它的零部件一样在盗取着书稿里的只言片语,打算在未来的数月或数年里,干脆把车据为己有,为我所用。】
就是这样一部连图书编辑都束手的书,改编难度可想而知,改成一部流水账,是最简单也最偷懒的。
本书后面还有这样一段内容:
【关于本指南】
为了更好地帮助你理解查尔斯·马丁的《远山恋人》,我们设计了下面的讨论话题。我们希望,在你阅读这部魅力十足、非同凡响的爱情小说的时候,这些话题能丰富你的人生阅历。 要讨论的问题
1. 《远山恋人》是一部探险小说,是关于求生的小说,更重要的,它还是一个爱情小说。在小说的结尾,你了解到了作者什么样的爱情观点?存不存在完美的婚姻?本和阿什莉从飞行员格罗弗关于永恒爱情本质的观点中学到了什么?在他们学到的经验教训中,有没有一点他们始终坚持、贯穿这本书的始终?根据你的经验,婚姻会越来越好吗?是什么成就了伟大的婚姻?
2. 飞机失事后,本和阿什莉被困在了11500英尺高的高山上,方圆50英里之内没有任何人类文明的迹象,不可能得到救援,阿什莉断了一条腿,本断了三根肋骨而且可能肺部破裂,他们只有非常少的生存物资……然而,他们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却生存了四个多星期。你认为是什么技能和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得以幸存下来?你觉得这个故事可信吗?
3. 对于故事中发生的一切,我们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归咎于本?在暴风雪来临之前,他应该雇架包机带着他们出发吗?在山上期间,本做出了哪些抉择?你 无 2018-01-31 认为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吗?如果你是本,你会怎么做?
4. 对于本的妻子,我们主要是通过本的录音内容来了解的。她在小说中的形象很鲜明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得她在本的心目中如此特别?
5. 本认为自己“在感情方面有点傻”(第16章),你认为他为什么那么难以接受他和妻子雷切尔已经“分开”的事实?他童年的经历在他的情绪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6. 在困在山上的艰难时刻,当本和阿什莉快要失去生存的希望时,他们是怎样挺过去的?在这种严酷的困境中,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如果你处在他们的境地,你会怎么做?你认为你能最终活着回家吗?
7. 本和阿什莉被困山上的那段时间是如何改变他们的人生观点的?这是不是让他们对人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是不是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的?
8. 你是不是对于小说结尾揭示的本的家庭生活感到十分惊讶?你对于结尾的这种安排有什么感受?回顾一下这本书,对于这种安排,作者是不是为读者留下过一些线索?
9. 本用录音机和他妻子进行交流。你从他的录音中对雷切尔有何了解?你认为这个录音机是个叙事工具吗?他在录音里是如何评价今天我们和我们所爱之人的交流方式的?在小说的结尾,本为什么把录音机扔进了大海里?
10. 题目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之间的那座山”是什么?
但是,在电影里你能看到啥呢?只能看到两个被困住的人,产生了类似“斯德尔摩综合征”的情感,毫不可信,毫不动人,毫无吸引力。
导演为了展示他会用闪回以及蒙太奇手法,全片哪里都不用,偏偏两人“为爱鼓掌’时一顿蒙太奇,一顿闪回,一顿让人非常不爽,非常非常不爽……
像这么不懂事的导演,你就是横亘在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一座大山!
#TIFF2017 典型的生存挑战片 跨种族相爱意味深长
死都挺过来了,有什么理由不从心选择在一起?男鳏夫,女未嫁,若真是屈服于道德绑架和世俗偏见才真的是矫情。另外,不觉得女主婊或者作,普通人没那么高尚,也无须对无关人士阿猫阿狗的期待(双标)感到抱歉。
演员撑起来的片子…狗子真好啊,以后真是一定要养拉布拉多
包裹着极限生存的大龄言情剧,要不是温肥演的真的看不下去,尤其是结局穿越出日剧跑来,我也是跪了,从战友炮开始这片就不可逆的进入了小言套路,本以为人到中年还能干脆点,结果比年轻人还墨迹,只能说这片最讨喜的角色是那只狗,ps,大山指的是男主的size么?不然看不出哪儿来的山
吐了
完全搞不懂凯特为什么要接这样一个角色,完全是个作逼啊,好多麻烦都是自找的,还坑男主。感情线也老套无趣。基本上,人还不如狗有用。
反驳热门短评“真想不通凯特为什么会接这样一部电影”:为什么不能接?为什么不能接?为什么不能接?真想不通你竟然想不通凯特要接这样的电影
凯特永远都不是那种小女人姿态,嘴炮狠劲主动还有美,男主演技大好,随着剧情的展开越发显示演技功力,题材特殊全靠演员发力,较好的传达出绝境之下的真实感,当然槽点也不少,比如食物伤势火种balabala
剧情确实没什么特别的,画面太美值得一看,话说“不忘初心,无问西东”,就是应该在困难的情况下才能照见内心…安稳
Kate Winslet 又演了一次铁达尼号
爱上对方都获救并终于在一起,光凭这点就彻底落俗套了。
海拔高会缺氧,去过丽江的人能体会,所谓艳遇,山上容易山下难。
男主他妈的太帅了,身材太hot了,让我觉得这对黑白恋分外可信。
‘Heart is just a muscle’ .讲公道话,电影的剧情处理或是角色刻画其实只能和上个月的那部院线片《七十七天》打个平手,而空难的情感呈现甚至不如《实习医生格蕾》824坠机集的那几段。在求生片与爱情片拿捏不定,最后呈现了一个蛮尴尬的状态。多的这一颗星给摄影,给狗,以及大街最后那个拥抱。
也没那么差吧,是爱让我们活下来了
很好奇为什么集聚了黑白两道最好的演员这电影只能得这个分,看完明白了,导演功力差导致感觉很拖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演员和故事里的人年纪都大了,爱变得犹豫,功利,拖泥带水,里外都难以让人信服。
我目测……说这个狗血套路得有趣的,应该都是演员粉。两人激情戏那里我的第一反应:这都多少天没洗澡了……
简直就是文艺女青年的雪山穷游,身上同时具备了绿茶婊的部分特质,比方说叫男主去找狗,救自己,偷听男主录音,整个穷游过程除了嘴炮以外毫无作为,饥寒交迫的时候还把男主给上了。最后回到现实的部分简直莫名奇妙,这种相依为命的感情可以相濡以沫吗?算了还是不要这么认真了。。。
摄影大赞,雪山丛林,美不胜收,长镜头炫技,小说改编,故事老套,一眼看到结局,困境求生也没有拍出新意,人物逻辑掉线,女主做作到死,很多情感的递进非正常视角处理,导致二人情愫激发的莫名其妙,淡如水的情感虽然被演绎的轰轰烈烈,但就是觉得十分尴尬矫情,以至于电影的后半段已经很难再让人入戏
极端环境里的陪伴容易让人feel alive,“可是世界远比雪山大得多”好结局还是不要让患难真情的人又在一起,勇敢走入原来并且跟身边人共同面对所有不再一样的性格和交流,包括那些因为意外而拥有的暗影和沉默,新的故事重重叠叠,终将让意外烟消云散,不管它再深刻。Time h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