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请搞清重点,重点不是黑吃黑,重点是人物关系!
其实剧中铺垫很多,简单说几点蛛丝马迹。
首先,韦利出于什么目的让年轻高大的狱友出狱后成为自己妻子的房客,而此狱友似乎还极具魅力,这一点从与妻子对话的那个女人态度就可知——如果我能有个这样的狱友,就马上去抢银行。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很不解,难道他不担心妻子与巴尼发生什么。
之后,出狱的韦利回到家中与妻子云雨过后,妻子问他“你在里面是怎么处理的?”韦利似乎很尴尬,妻子欲言又止,话题就此终止。此处可见端倪。另一方面,韦利曾说自己有点心烦,以正常视角来看此时的他应该没什么好心烦的,七年牢狱生活后重返妻儿身边,障碍物英俊小伙巴尼不辞而别,正是美好生活到来之际,韦利到底烦什么?——巴尼走了。
没多久,巴尼突然出现,身负重伤,妻子看到巴尼出现时的表现似乎说明她与巴尼的关系并不单纯。然而韦利此时的表现更加古怪,连傻子都看得出来凯伦与巴尼的确有问题,可他似乎毫不在意,俩人对话时,韦利看着巴尼的眼神、巴尼临死还极力想使韦利相信他与凯伦真的没有暧昧(巴尼到底想撇清的是什么)、以及韦利最后的拥抱。
然后就是复仇的故事了,BALABALA,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一切似乎进行得过于顺利,这也正说明了这个故事的重点并不是在于黑吃黑、夺取巨款这件事。
完成任务的韦利回到家,这一段里他与凯伦的对话使先前铺设的种种疑点变得豁然开朗,凯伦此时再度试图解释她与巴尼的清白关系,但韦利依旧表示不想听!凯伦说“我与巴尼只是互相安慰”(鉴于韦利与巴尼的真正关系,这个“安慰”当然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凯伦又说“他跟我说过,你们俩之间的事,你是如何照顾他的……你们之间的一切……”(看到这里,韦利让巴尼留在自己家中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帮自己照顾妻儿?no,是让凯伦照顾巴尼,以便自己出狱后能再和巴尼团聚!)
故事的结尾,韦利再次入狱,凯伦找到巨款。当然韦利的目的达到了,他为巴尼报了仇,那笔钱从一开始就不是他的目的。
其实,演员的表演还是很到位的,表情,眼神,动作,铺垫得恰到好处。
2 ) 中年期——男人们的噩梦根源
都说女人最怕年长色衰,于是,说一个女人变成了“中年妇女”完全是对一个女人最恶毒的贬义词之一。当我们说谁是“中年妇女”时,除了外貌上的青春不再,更重要的是在说这个女人内心:嫉妒、虚伪、怀疑、控制欲、经验主义、心理失衡、由自卑而引发的刻薄、为了掩藏挫败感而强装的傲慢以及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苦情……如果没有这些既令人厌恶又令人同情的心态,一个女人即使到了中年也不会被用以“中年妇女”来形容,形容词会是“成熟”和“优雅”。
但我们明显忽略了的一个情况是:男人们的中年情节完全不亚于女人,反而因其隐秘显得更为诡异和汹涌澎湃。刚才所列举的所有词汇统统适用于男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特质在“中年男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固执、虚弱而又虚伪,他们甚至可能为了抵挡“中年”这个可怕的词汇拼死一搏。
在斯蒂芬•金的这8个噩梦里,无一例外的,主角全是中年期(或者更老)的男人,有几个女主角也不过是为了烘托的陪衬。于是,我们难免把这部戏看成是属于斯蒂芬•金本人的恶梦:一个中年封笔的、盛名之下的小说家面对自身的难以突破、面对家庭、面对人生、面对自己内心的种种难以言表却又隐秘至深的恐惧,在一个个夜晚无法抑制地冒出来,幻化成虚幻又真实的恶梦——这才是最可怕的恐惧,源于人性的恐惧。
第一个故事《战场》(Battle ground)的主角是一个职业杀手,杀人冷静熟练残忍趋于完美,当他完成一笔“业务”从容地回到家时,他没有想到他如日中天的杀手生涯会被一群小小的玩具兵给终结掉。整部戏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完全用音乐和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营造出一种冷峻又爆发力十足的效果:一切都在暗中涌动——突如其来的危险、奋力的挣扎、以及始料不及的败落。是否每个事业成功的男人心里都有如此的恐慌?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被防不胜防的某个豪不起眼的小人物赶超而过,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败得一塌糊涂。
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第七集《第4号验尸房》(Autopsy Room Four)中,只是,故事完全换成了冷幽默的笔调:一个成功的中年商人在打尔夫球时不慎被毒蛇咬到,于是,失去了全部知觉被误送入验尸房做“活人解剖”——同样,一个男人在鼎盛期忽然遭遇变故的故事。只是,一种嘲讽的另类喜剧效果在这里上演了:这个上流社会的男人在乡下的一间小医院的验尸房里眼睁睁看着男验尸官与女验尸官调情,看着另一名粗鲁的助手对着自己的裸体进行调侃和挖苦,看着在这个冰冷的验尸房里发生的搞笑的一切,却不能动弹。他内心的呼喊用一个中年男人歇斯底里的语调作为画外音,而画面则是几个工作人员不紧不慢的工作着、调笑着、相互抱怨着……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这个商人终于在内心许愿:只要自己能被救活,他就捐出巨款改善这个医院的条件时,奇迹发生了,他们终于发现他没死!——这个靠吝啬精明而发家的商人,在自己生命危机的关头终于想到了别人,想到了要把自己的财物分享出去或许能换来余生。
第二个故事《蹲尾区》(Crouch End)和第八个故事《摇滚天堂》(You know they got a hell of a ban)比较相像:夫妻俩因为丈夫的坚持而迷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都可看作因为一个固执的男人坚持己见而引发的悲剧。在《摇滚天堂》里,妻子问丈夫,“为什么你一生就从来不肯问路呢?”——这完全是对这两个故事的暗喻:男人们为了要在自己的妻子面前保持自己的权威而不肯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迷茫。于是,在第二个故事里,走入“薄点”的夫妻中只有妻子生还了,丈夫被“另一个世界”所吞噬;而第八个故事里,夫妻两人在一个虚幻的“摇滚天堂小镇”被无限期滞留了,与丈夫所倾心的那些早已死亡的摇滚巨星们和摇滚音乐们一起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夫妻之间曾有一段对话,妻子质问丈夫为什么老需要自己牺牲职业生涯而随丈夫四处迁徙,丈夫回答说,你的职业的适应能力强,到哪里都一样——丈夫对外界变化的惧怕导致他所喜欢的音乐全是早期的摇滚音乐,而对妻子所喜欢的流行音乐不屑一顾,于是,他们误入这个虚幻的小镇完全可以看做是丈夫内心的欲望——回到过去,回到他所熟悉的、不再变化的过去。
第三个故事《艾米的最后一案》(Umney's Last Case)中,一个中年男人的失落就表现得更加一览无遗了:中年小说家面对无法突破自己和无法安抚家庭的双重压力,于是,干脆选择了让自己进入自己小说中的虚幻世界,而把小说中那个遇事冷静机智的虚构人物置换出来,让他代替小说家本身来处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这个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法。有趣的是,类似的主人公,在第五集《寒路迷毒》(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中再一次出现——迷茫、内心充满恐惧感的著名恐怖小说作家。或许,这就是斯蒂芬•金最真实的恶梦。
选自《MOKA视线》第12期:
http://www.moka.cn/public/magazine/detail/164/1186/index.jsp 3 ) “具有浓浓人文气息的恐怖片”
《恶梦工厂》(Nightmares & Dreamscapes: From the Stories of Stephen King)的原著作者为斯蒂芬-金(Stephen King),他是当今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美国小说家之一。《恶梦工厂》是他的第三本短篇小说集。本短篇集在国内曾发行过一个不完整版本的中文版。
以下便对每集的导演以及故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战场》(Part 1 Battleground)
本集主演为威廉-赫特。
本集的导演是布莱恩-海宁森(Brian Henson)。海宁森是个多面手,曾为科幻剧集《遥远星际》(Farscape)等剧作过制片、编剧、导演以及演员客串等。因为他的多才多艺,曾获得过多项奥斯卡、艾美奖等奖项的多项提名。
第一个故事是这八个故事里面最有特色的一个,近似于“默声电影”的拍摄手法,跟金基德的电影《空房间》所营造的气氛非常相似,剧中主角没有一句对白,有种对老电影致敬的意味。
故事主要说的是一个职业杀手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著名玩具公司的CEO,然后他收到了一个从该公司寄来的威胁包裹,包裹里装的是玩具军团,紧接着他便被那些玩具军团所追杀……
对于玩具兵团的创意,如果你童年时是机器猫小叮当(现在都叫多啦A梦了)的粉丝,应该还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吧:大雄为了不再被人欺侮让机器猫拿出一队玩具兵团保护他,结果碰到吓到他的人统统会被玩具兵团射击,就连机器猫也不能幸免。
所以,虽然这个故事中的两个创意(故事本身的创意和拍摄的创意)都不能是新鲜的,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却还是让人觉得新鲜感十足。
《伏尾区》(Part 2 Crouch End)
本集主演为艾恩-贝利、克莱尔-馥兰妮等。
本集的导演是马克-哈柏(Mark Haber),曾执导过《种马公主》(The Princess Stallion)等多部幻想类剧集。
这个故事用了倒叙的结构。
这个故事其实像是个现实版的恶梦,当你做恶梦的时候有时你会一直往前走,却一直也走不到尽头——这个故事其实跟第八个故事《地狱乐队》也很相像,说的都是偏执的丈夫执意要自己挑选的那条路前进,结果夫妇俩(在这个故事里是一对渡蜜月的新婚夫妇)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带,从而遇上一些奇怪或恐怖的事情。
故事里设定了一个称之为“薄点”的两个世界的过渡点,如果我们把这当成是一个科幻设定,那么这会是个平行宇宙题材的故事;如果我们把另外一个世界设定成“如地狱”一样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把这当成是一个纯奇幻的恐怖故事。
这个故事的最后妻子逃出了薄点,但是却暗示了他的新婚丈夫变成了猫……其实我觉得反过来按排丈夫逃出薄点,而妻子变成了猫会更加具有剧情渲染力,因为这样更能让丈夫为自己的过失而深深地谴责自己,而神秘的猫一般来说用来形容女人的比较好——虽然故事中的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猫,还有点神经质和惊慌。
《尤尼的最后一案》(Part 3 Umney's Last Case)
本集主演为威廉姆-H-梅西、杰奎琳-麦克盖恩滋等。
本集的导演是罗伯-勃曼(Rob Bowman),为《X档案》(The X Files)、《一日囚》(Day Break)等著名幻想类剧集的制片兼导演,曾获得过土星奖、艾美奖以及数个电影节的提名。
故事开场的格调让人非常兴奋,混杂着蓝调的节奏,老电影的味道……这以至于让人对故事的后半节的发展稍感失望。
故事说的是主角因为儿子的死奋而写书,并使小说中的主角尤尼写出来了现实,而他自己却因此被困在了书中……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渡边信一郎为《黑客帝国:动画版》(the Animatrix)执导的其中一个故事《侦探故事》(Detective Story),而且这个故事的创意你也可以直接把他理解成某种形式的虚拟现实。在《尤尼的最后一案》和《侦探故事》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雷蒙·钱德勒(Raymond Candler),这位硬汉侦探小说家为我们创造了幽默有型的菲利浦·马洛,不过显然《尤尼的最后一案》里的尤尼,更适合用“滑稽”这个词来形容。
《一切混乱的终结》(Part 4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
本休主演为朗-里维斯顿、亨利-托马斯等。
本集的导演是在丹麦出生长大并以摄影师出道的迈克尔·塞洛蒙(Mikael Salomon)。作为摄影师,他获得过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USA)以及奥斯卡等大奖的提名;作为导演,他参与执导了《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第三集以及第十集),以及《罗马》(Rome),《堕落天使》(Fallen),《合伙人》(the Company)等众多的电视迷你剧集,并因为执导了《兄弟连》于2002年与汤姆-汉克斯等人共享了艾美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方面的最佳导演奖项。
这个系列迷你剧中最有意思的故事之一。
故事讲的是一个天才和他哥哥是如何让地球变成传说中和平没有战争的天堂国度,但最后又由于不能预测到的未知因素而让全人类都患上了阿兹海默症(被人称为史上最浪漫的一种疾病)……
《一切混乱的终结》是这八个故事里面最具科幻色彩的一个故事,虽然是一个世界末日题材的故事,却几乎不吓人——这可能就是史蒂芬-金所谓的恐怖理念与人不同之处;事实上这个系列迷你短剧中的其它故事也都与一般以血腥为卖点的恐怖故事不同,它们皆以创意以及哲学为看点。
故事中改变人性的被设定成一种病毒、某种导致变异的蛋白……这不免会让人想起非典病毒,试想,如果人类没能控制住非典的话,说不定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说不定通过自然免疫的人会因此得到自然天赐、得到某种特殊的东西。有一篇叫《西班牙流感》的科幻小说,就是相似题材的作品,也非常的发人深思。
《寒路迷毒》(Part 5 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
本集主演为汤姆-贝伦杰、玛莎-梅森等。
本集的导演是圣吉欧-米米卡-戈然(Sergio Mimica-Gezzan),他是前南斯拉夫著名动画导演瓦特洛斯拉夫-米米卡(Vatroslav Mimica)的儿子,曾多次与史蒂芬-史比尔博格(Steven Spielberg)等人共享美国导演公会大奖(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 DGA Award)。在电影方面,作为第二导演、助导演,他与史蒂芬-史比尔博格有过多次的合作,其中包括了《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侏罗纪公园》(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 )等多部大制作;而在电视剧方面,自从2002年参与执导了由史蒂芬-史比尔博格监制的外星人题材的迷你剧集《劫持》中的一集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继续参与了TNT的迷你剧《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等剧的制作,不过这个球王贝利式的人物,在随后一段时间中接手(导演)的诸多剧集都不幸被砍,其中包括了《表面之下》(Surface),《入侵》(Invasion),《致命旅行》(Traveler)等剧,近期参与执导的新剧以及正在热播中的剧集包括了《拯救格蕾丝》(Saving Grace,第一季九集刚完结)、《终结者:莎拉传》(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01年1月上映)以及《越狱》(Prison Break,进入第三季)和《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第四季即将完结)等。
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写恐怖小说的家伙,说不定就是史蒂芬-金从亲身体验中有感而发而写的故事也说不定。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像是在恶梦中被变态杀手追杀的感觉,尤其是那张背景随着主角的行程不断变化的画,相当地具有梦的特质。处于故事中的人总是会想,“虽然记不起来了,但这样的场景我肯定是在哪里看过的,或许是在某个梦里经历过……”然后这张画一步步地把他带向终点。
如果你是在睡前蒙蒙胧胧的状态下看完这个故事的话,十有八九你会做一个恶梦。
《第五部分地图》(Part 6 The Fifth Quarter)
本集主演为萨曼莎-玛希斯、杰瑞米-西斯托等。
本集的导演是罗伯-勃曼,见《尤尼的最后一案》。
这是个相当诚恳的故事,但是这个诚恳的故事涉及到了犯罪和性等问题。
说这个故事相当的诚恳是因为这个故事几乎没有恐怖的味道,而且也一点没有幻想色彩。
故事说的是刑满释放的罪犯从垂死的好友口中得知了一笔藏匿起来的抢劫而得的巨款。这笔巨款收藏的地方,标记在一幅分为四份的地图上。为了金钱的诱惑以及为好友报仇,他不惜冒牺牲家人和杀身之祸的风险,追踪其余部分地图的下落……
这个故事主要探讨的主题是“人性”。
《四号验尸房》(Part 7 Antopsy Room Four)
本集的主演为理查德-托马斯等。
本集的导演是的迈克尔·塞洛蒙,见《一切混乱的终结》。
故事说的是一个有名的吝啬商人在打高尔夫的时候被蛇咬伤,在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下被送进验尸房,从而发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与《第五部分地图》一样,这同样是个毫无超自然因素的故事。从性质上来说,前一个故事是正剧,而这个故事则更偏向于喜剧。
《地狱乐队》(Part 8 You Know They Have A Hell of a Band)
本集的主演为金-德莱尼、史蒂夫-韦伯等。
本集的导演是麦克-罗伯(Mike Robe),在电视剧界担任了多年的制片,编剧以及导演,曾获得过最佳迷你剧方面的艾美奖提名。他也是本集的编剧,以及本剧的制片人之一。
之前说过,这个故事跟《伏尾区》的故事很相象,主角也是夫妇俩。
因为一个错误的拐弯,夫妇俩开车迷路,来到了一个地图上未标明的名为“摇滚天堂”的小镇,他们发现这个小镇的居民都是已经死去的摇滚歌星,有爸爸妈妈乐队(The Mamas And The Papas)前成员的,有涅磐乐队(Nirvana)前成员的,还有猫王……猫王还是这个小镇的镇长;总之,这个故事带着点戏谑的情绪。
本来这样的故事是可以拍成童话的,但很可惜的是这是恐怖片。不过倒可以把这个故事归成是强迫症型的童话。
故事中,在这个摇滚天堂小镇上,死去的摇滚歌手们每天晚上都会举办一场演唱会,门票昂贵,但每每有入场的听众,他们却从来不会有退场的意志。另一方面,这里时间流逝的法则与现实世界相当的不同,这里的时间就是那些摇滚明星们的意愿,他们的夜晚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也许一两个小时也许一两年;而他们的听众们——那些迷路的人们,比如说这对夫妇,他们则要踏踏实实地坐在舞台下听他们嘶吼,不能离开,听上也许一两个小时也许一两年,如果不听话站起身来的话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说不定,这对夫妇最后的命运是听摇滚听到饿死的。
不过,总得说来,对于这个故事,以及之前的《尤尼的最后一案》,这两个故事的结局处理的都不是让人很满意。
虽然冠以“恐怖”为卖点,但本剧的重点却不完全都在此,颇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这也正是《恶梦工厂》的亮点之一。你可以称之为“具有浓浓人文气息的恐怖片”。(len calvin/文)
4 ) 我爱Stephen king
今年夏天的新剧,一共八集,翻译作“噩梦工厂”/“恶梦工厂”/“梦魇幻景录”,根据Stephen king在1993出版的短篇小说集《Nightmares and Dreamscapes》中的故事改编,一集一个故事,非常精彩。
跟着别人更新的速度,看了六集,最喜欢第一集(无比惊艳),第四集和第五集。这不是靠血腥惊悚取胜的传统欧美恐怖片,是走剧情路线的心理恐怖片,除了stephen king的故事结构的精妙,超人的想像力,以及无处不在的对人性的关怀,大牌演技派演员的加入以及逼真的特效也是这套剧好看的重要原因。
vc发布页
http://lib.verycd.com/2006/07/23/0000111996.html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81452/Stephen king的恐怖小说非常“有情”,描写怪力乱神,但是是以日常生活为基本,每个故事里都透着浓厚的人情味和社会责任心,能引起人深层的共鸣,让你心软(所以在你心软的时候吓你一下也比别的恐怖片更恐怖)。简单说说吧。
第一集 Battlefield 战场
主演是凭85年《蜘蛛女之吻》拿到奥斯卡影帝的William Hurt,这集讲述的是一个职业杀手干掉了一个玩具公司的CEO,然后又被玩具公司出产的玩具军队追杀的故事。
这集最酷的是没有一句对白,一句都没有,而且没有什么配角,基本是William Hurt的独角戏,可是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居然没有觉察,当然配乐还是有的,片中人物必要的沟通都用短信,email,特写给大家看一下就ok。
片子并不太恐怖,甚至还有一些童趣在里面,但是气氛又足够紧张,诡异。
第二集 Crouch End 蹲尾区
一对美国夫妇到伦敦度蜜月期间,应邀到一个叫蹲尾区的地方吃晚饭,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个被诅咒的奇异空间,迷路,发生一系列的怪事,两人大叫大嚷的我耳朵都快聋了,他们就是那种因为笨而倒霉的人,让观众很容易就幸灾乐祸起来,看到结尾女主角泪流满面的样子我都要笑了。原著要比片子情节丰富的多,早年有部同名电影(中央台放过),应该是编剧不好,把好好的故事弄的单薄而俗套,不过摄影还不错,气氛还是有的。
好像女主角Claire Forlani还是小有名气,我不熟悉。
第三集 Umney's Last Case 艾米的最后一案
这是一个戏中戏,一个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之间的故事,想像力非凡,不过我不大喜欢,有些乱。同样的,制作非常之精良,营造时代气氛很成功。
第四集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 混乱终结
流水行云一样好看的故事,剪辑漂亮,表演到位,编剧不用说了,基本尊重原著,所以,perfect。
一个即将在四十分钟内死去的人对着录影机讲述,他刚刚杀死了自己的弟弟,然后给自己注射了毒药,他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片子也是四十分钟,几乎每五分钟都有情节的新进展,让你打破原来的想像。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不过是个简单的关于嫉妒的家庭谋杀故事,到结尾发现,这个人的生死关系着整个世界混乱的终结。
片子里有很多中国人看了觉得亲切的情节,有一些亚洲国家(当然包括我国)领导人的剪辑镜头,有些小幽默,但不是恶意的。片中还有一句中国话“给我来一盘饺子”。
5 ) 总体来说只有第一、三和七集好看
本剧是每集一个故事的形式,但说实话8个故事里我只觉得其中三个比较好~可能是因为恐怖题材完全不是我的菜的缘故吧…喜欢的3集里有两集都是史蒂芬•金的原著改编,而且也应该是全剧所有史蒂芬•金原著改编的。
下面分集简评
⭐1《战场》全片没有一句正经的对白,只有字幕,但是故事却很容易理解也很精彩!兰博出场真是惊艳~说真的真想看看文字是怎样描写这个故事的!史蒂芬•金原著
2《伏尾区》不喜欢这种随便扯个概念就装神弄鬼的故事…五毛特效贯穿全集…
⭐3《最后一案》作家和作品人物对调的设定还挺有趣的~但又和《Re:CREATORS》有很大不同。说实话这作家也是猛…把自己创作的角色搞到现实世界去绿自己…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尾…结局太突兀。史蒂芬•金原著
4《乱世终结》设定还有那么一点意思,但这个表现形式实在是无聊…
5《魔路煞星》恐怖氛围还不错,恐怖小说作家遇到了灵异事件,不过果然我还是适应不了这类恐怖剧…不是因为恐怖而是因为没缘由。
6《第五份地图》一个黑吃黑的小故事里面又夹杂一些绿帽情节。
⭐7《四号解剖室》能把解剖室的戏拍成喜剧也是不容易啊!很有趣很搞笑~自白情绪很到位~
8《地狱乐队》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分明不认路但又不问人还猛往前拱…我还很不明白一群乐队的鬼非要困住一群普通人是图个啥子…
6 ) 一切都是幻觉
看了前6集 明星众多
Battleground - 异常酷的杀手干掉玩具公司老板 之后收到玩具兵一盒 结果玩具兵变成了敢死队 在杀手家 双方斗了个你死我活
Crouch End - 一对新婚夫妇去伦敦的蹲尾区访友 迷失方向 结果走进另一个地狱般的空间里
Umney’s Last Case – 痛失爱子的作家 在自己写的书中和一个30年代的侦探互换身份 希望后者能去安慰自己的妻子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 – 一个纪录片导演 回顾了他的天才弟弟 通过水带给世界和平 最后却又毁灭了人类的故事 (最有想象力的一集)
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 – 著名的恐怖小说家 偶然买了一幅无法丢掉的恶魔画 死亡也就无法摆脱了
The Fifth Quarter – 刚刚刑满释放的男人就卷入财宝风波 其家人也卷入危险中
编剧是史蒂芬金,好剧啊
酷!!!!!
由美国TNT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全明星演员阵容,拍摄完成了史蒂芬·金的《梦魇幻境录》。故事据原著小说分成了8集,各自独立地讲了一个或恐怖或惊悚的故事。与之前由几位电影导演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片《恐怖大师》相比,《梦魇幻境录》更加耐看,因为每集都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整体叙事风格更统一
这是短小精悍类似童话的一部。
格列佛战记。话说主人公把玩具兵冲进马桶那段比较搞。
喜欢第一部和第七部 最后一部让我想起伊藤润二的《马戏团来了》
你有想过玩具士兵们的感受么
貌似是反战片。当可爱的玩具们被赋予可怖的使命,阴测测的感觉,老金调皮了
如此豪华和诡异的战场,却只有两句无声的对白:投降,我去你吗的。其实细心点就可以通过笑脸发现大兵是死去的老板的母亲寄来的。最讽刺的就是结局,附送了突击队长和热核能武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职业杀手应该来说在心理上是非常强大的,可是最终他受不了这些梦幻般的现实,安详的抱着炸弹而去...
有几个故事像那么回事~
玩具兵大战
男主角「心中的吶喊」很逗趣
我为自己的译名骄傲一下~
总体一般,不推荐
赞一个。
这个8集的系列 就这第一集最牛逼
某年暑假
刻意没有任何台词。
fabulous……
第一集最好 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