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以副连长、一排长为首的九人集体,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来到三号哨位——一个天然山洞,开始了三个月艰苦的战斗生活先是闷热,没有水。疾病和潮热时刻威胁着战士们,但他们仍保持乐观的精神。长期缺阳光、缺营养、缺睡眠,使战士们全染上了疲劳综合症。副连长回忆起后方烈士的妻子严萍萍,在丈夫死掉后坚强的活下并抚养起烈士的后代。小顾不幸触电身亡。战士们背着小顾,走在红色的泥浆地上。副连长和严萍萍在一排皮墓碑前寻找烈士的亡灵。
威尔·佩尼最后看见的街2024莲花警队 The Lotus大赢家2000国语以眼杀人三生一死星空恋人泰版信号特洛伊国语洛城一夜控制点2019无所作为第一季嘻哈四重奏第三季金属霸主航拍中国 第三季夜间来客旅行者罪城苏布拉第一季天堂失格情乱萧山环岛日记老大2沉默的人西贡1988丹佛铁路横冲直撞大逃亡摘金奇缘国语夺舍挚爱2005丝绸之路传奇小Q粤语最后的交易只有我不在的街道仁川登陆作战国语暖秋胜利时刻:湖人王朝崛起 第一季玩命大师谎话连篇遗产五亿元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公民良心新婚浩劫钛2021狼孩的真实冒险我的爷爷也曾经是240万志愿军之一,这部纪录片是爷爷还未讲完的故事……这也是我和妈妈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纪录片的原动力。
在看之前,我先入为主地为这部电影贴上了“主旋律”、“纪录片”等等标签。观影结束,全场灯亮,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或许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失策就是没带一包纸巾入场,我脸上的口罩早就湿得不像话。
我和爷爷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在爷爷还没得阿尔兹海默症的时候,总是喜欢和我讲起抗美援朝的故事,那时的我兴趣缺缺。有时候,我甚至一边看着爷爷最不喜欢的岛国动漫,一边敷衍回应着爷爷,心里还觉得爷爷叨叨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怪烦人的。
“我们说出来的话,自己人总是不相信”。
片中有个爷爷说的这句话,如刺如刀,扎进我的心。
我爷爷讲抗美援朝故事的时候,断断续续,沉默好久才能吐出下一句。那时的我,沉迷热血动漫、各种小说、各样偶像剧,殊不知爷爷讲的故事比它们都珍贵万倍,殊不知爷爷的断断续续是因为这段历史的血与泪太过沉重。
爷爷是第几军几师,有没有立过战功?
我一概不知。
只记得爷爷说,他们当时缺水缺粮,太饿了,把腰间的皮带也放进锅里煮着吃了,渴的实在受不了,就把雪抓起来舔一口…… 转眼之间,爷爷已去世了三年了,大家都瞒着鲐背之年的奶奶。最近几年,奶奶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午夜梦回时,她会突然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奶奶是不是冥冥之中也在思念着爷爷?七十多年前,或许奶奶也是哼着这首歌盼望着爷爷早日回家。
这些最可爱的人,苍苍暮年,垂垂老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历史,我们不该忘记!我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听完爷爷的故事,遗憾没有机会带着爷爷奶奶来看这部电影。妈妈说,电影中第47军的薛英杰爷爷和我的爷爷是同一个军的,片中的他们和记忆中爷爷的音容笑貌交织重叠了起来……与我而言,这部纪录片诉说着爷爷没有讲完的故事。谢谢这部电影的所有主创,记录下这段血与泪。向爷爷和他的240万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950,他们正年轻
2021,我们正年轻
我对这场战役的认知,大多来自于电视剧电影塑造的宏大的战斗场面,或者来自于教科书里黄继光、毛岸英等英雄人物。这个纪录片的讲述者是文艺兵,是卫生员…看完之后对这场战争好像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你现在还拉不拉琴啦” “不拉了” (此时我还以为是年纪大了拉不动了 镜头一转 是被炸断的手。 147个人,就回来3个 还有一个手榴弹,我们就同归于尽 一个九十多岁的爷爷说,他们都死了,只有我还颤颤巍巍的活着。 我当时就没想着能回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明知赴死也义无反顾啊) 我去丹东纪念馆没找到,去沈阳也没找到他...我答应要带他回来的… (以前去烈士陵园的时候,看到长长的名单,只会感叹这场战争牺牲了好多人,没想过是真的会有人一个一个名字找下去的。) “你跟你自己子女说过这些事吗” “没说过,自己人不相信自己人,哈哈” (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和陪伴啊) 爷爷奶奶们年纪都很大啦,但提起这场战争大部分都是精神满满的,细节记得也都很清楚。 刚开始看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派文艺兵去,后来看到一个记忆不太清楚的奶奶还能完整的唱“雄赳赳气昂昂…”好像就理解了。 这个纪录片拍了四年,看到最后已经有三位被框起来了,记住他们的故事,他们就不朽。 和平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生活。
★发布的所有文字仅为【记录】当时所想,私人性较强,没有分享或向他人灌输观点的意愿。 ★不必较真,解读随意,评论区不代表本人意见,不会回复/解释。
*xm 纪录片拍得很纪录,但也不缺艺术感。 残酷,艰苦,无法想象的一切,仅从语言无法感同身受半分,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尽管不同时代的人都只是历史里的一粒沙,我们经历到什么,大多由时代决定。他们身处的年代是动荡的,穷苦的,随时要面对死亡的。体验过那些日子,再经过年年岁岁,走到现在的日子,如果回想到永远留在那个冬天的伙伴,会是怎么样的心境。 影片中涉及到的文艺工作者让人想到很多,他们毫无畏惧去战斗赴死,在十几岁的年纪葬身异乡,小提琴留不住,手风琴也留不住,歌声回荡在茫茫白野上。可是后来呢,十几年后的十年,他们怎么样了呢。 留在1950好不好。走到1966了好不好。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这一代人应该看,正在十字路口培养价值观的学生们应该看,不是要反思或是自责,而是明白最简单的道理,活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应该随意埋怨身边的一切,因为这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是奢望的。曾经我们没有,至少要知道这个。 他们永远年轻,他们永远活在1950,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Nov 13
战争是什么?是炮火连天,是硝烟弥漫,是满目疮痍,是血肉模糊,是无数个跟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聚集在一起你死我活。
不要忘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战争中产生的仇恨。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和平是多么珍贵。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让我动容的细节(可能描述的不是百分百准确还原,会隐去部分词语):
“有一个人下巴都被打掉了,但是其他都是好的,能看到牙齿舌头嗓子眼。还活着,每天要护士去给他喂饭,没有一个能喂到底的,一般都要两个护士。我喂他最多,他看到我就也比较亲。每次我问他吃饱了么,他就点头。”
“我去过沈阳的纪念馆,没有找到战友。又去丹东纪念馆,也没有他,连名字都没有。我答应过要带他回来的啊,我还活着,我在这一天天晃荡着,他还躺在那里没有回来啊。”
“当时下大雪了,敌机忽然来袭,班长让我们就地隐蔽,把新发的大衣翻过来举在头上,因为大衣内里是白色。我两只手举着大衣,就在想‘我还要做手风琴演奏家呢,我的手不能被打到’。我就把手往下缩,正巧缩的时候手就被打到了,我也不能再演奏了。如果当时老老实实双手举着衣服,反倒可能没事。”
“缸旁边躺了一个人,月光一照吓了我一跳,他一张嘴,山西口音。我认识他,他是教导员。我说我是小北京啊,你是教导员。他躺在地上肠子都跑出来,肠子都发白,血都流光了。他说想喝水,我说这我不能给你。他不能喝水,喝水就不行了。他又想要我的枪,他不想活了,用头一直撞那个缸...他给我一个银元,说妹妹、妹妹。我说我不知道在哪里,他撕开衣服上的标签,背后是地址,山西省xxx。我说那我交给师bu。(后来老人描述,那个人去世后,老人冒着危险找到人帮忙跟他一起把教导员埋了,他还立了一个牌子,写上了去世的人的姓名)。”
“我每天捡破烂做这个展览馆,我家里人都说你别弄了,我不行啊,我在的一天就要做一天。”
“我们五个人说去洞口互相摘虱子,晒晒太阳。头发上衣服里全是虱子,就在洞口。有个xx的飞机就飞过去了,我们说快回去往里走,又看他飞过去没有飞回来。我们就没走,还没反应过来呢,飞机忽然就飞回来了,然后我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人死掉了,我的战友,我们那时候很好的。”
“那时候山上没有水源,有手榴dan轰出了一个坑,两边都去那个坑取水。刚开始他们来取水我们就打他们,放冷x。我们去取水他们也打我们,牺牲了好几个人。后来慢慢的,大家就好像有默契了,反正大家都要喝水,谁去取水对面就看着,也不打了。我记得那天是春节,x里给我们包了饺子,我们就吃饺子。”
“我们每次xx前都要拍照,那天我拍照,他就把手搭在我肩膀上,我说你这像什么样子。我们俩从认识以后一直就比较投缘,就在一起,做事啊什么的都很合。”(老人的那张照片,把牺牲了的朋友那一半折起来了,再也没打开看过,相框里的是老人和朋友搭在他肩膀上的手。)
今天是抗美援朝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上映的第一天。
我跑去浦东的一家电影院看了,买了12:20分的票子。可能本身纪录片的受众人群就比较窄,加上今天是工作日的缘故,我去看的那一场,就只有我一个人。
我写下这篇文章之前刚好刷到一条短评,有个网友评论说,“主创团队创作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很值得敬佩,但也有缺点,纪录片的故事线不清晰,显得内容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很弱,如果想传播这个题材教育下一代是很不足的。”
从他的角度,我认同他。
这部纪录片确实没有一个完整的线索,但也正因如此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我恰恰觉得《1950他们正年轻》的主创团队用了很克制,客观地在表达,他们没有在纪录片里,花篇幅科普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背景,科普这场战争对于当年内忧外患的新中国的意义,没有科普为什么这一批军队叫“志愿军”,没有列举朝鲜战场上的与美军的武器装备的悬殊,更没有渲染胜利与伤亡等数据,他们只是将镜头对准了十几个参加过那张战争的老人,听他们讲讲当年的故事。
于是我们知道了,很多打动人心的细节。
于是我们知道,在部队里,他们取外号的时候图方便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地域取的,比如小北京、小河北之类的称呼;当了兵,上了战场可以流血可以牺牲,最怕的是被骂“怕死”;面对受了重伤,舌头露出来,没了下巴脸只剩一半的士兵,没有一个医护能忍心看着他的模样喂完饭的,要换好几个人;有人打了胜仗回来却很少提及那场战争,一辈子都在遗憾没能将战友的遗骸带回来。
那个叫任红举的老人,上战场的时候才17岁。当年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一批志愿者里,有很多都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那么年轻,却在家国大义之前担当重任。
那个叫汤重稀的老人的梦想是当手风琴演奏家,可敌人的一颗炮弹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的后手没了。当年上战场的那一批志愿者里,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有会唱京剧的,有会拉小提琴的,有会拉手风琴的,等等。
就像是一个寻常的午后,你偶遇了在晒太阳的爷爷奶奶,只是,恰逢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这样的特殊日子,你兴冲冲地刷着短视频,他们就随口跟你多说了几句,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有些名字不该被忘记,有些事情要有人去做。
希望大家能抽空去看看这部片子。我们能做的很少,但至少能在微博上和朋友圈里为这部纪录片发发声,至少可以买张电影票去电影院里支持一下。
让那些坚持的人知道,其实有很多人在意,他们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是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有些人回来了,另一些则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这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当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的命题在身着军装的老兵口中讲出来时,观众仿佛随他们回到70年前。枪声、炮弹声、飞机的轰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断腿、树皮做的墓碑、两根连着碎肉的麻花辫,这些完完全全地在眼前展现出来,像一幅铺天盖地的画,闻者震竦,见者落泪。
相对于同期其他电影,《1950》纪录片的形式在大荧幕上并不算优势。但导演正是借由纪录片平实朴素的特性,让老兵与观众如同面对面对话般,将战争中的哀伤、血泪和光荣尽数传达。当他们在荧屏那一端落泪、微笑、回忆或只是停滞,荧幕这一侧,观众也同样感同身受。
影片中间,87岁的任红举给战友汤重稀打电话,说的第一句话是:
“重稀啊,你手风琴还拉不拉了?“
“不拉了,拉不动了。“
“你也变成老头子了,我也变成老头子了。“
下一段,影片切到汤重稀,他举着一只被炸断的手,说,一颗炮弹夺去了我的右手,也夺去了我当手风琴演奏家的美梦。他家里的书架上摆了满满的《发表歌曲汇集》,但他已经再不能演奏了。影片的残酷就在于此,当观众沉浸在战友重逢的喜悦中时,猝不及防地将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让观众看到剥去了外衣的、赤裸的战争:它让很多人过早地失去了太多。
这些回忆对或许只是历史书上的注脚。宋导说,每一位老兵在宏大的历史中都是小人物,是无法影响时代车轮的普通人,宛如此刻的你我。但是这些回忆,却是隐藏在真实岁月中的点点碎片,是那段渐行渐远的过往充满温度的生命记忆,是历经风雨后的蓦然回首,是每个老人心中的一段惊世传奇,更是我们应该铭记的民族丰碑。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不愿意投降。”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先说优点,主创团队创作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值得敬佩鼓励。缺点挺多的,最重要的一个是纪录片故事线不清晰,显得内容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弱,作为想要传播这个题材,给下一代做教育的目的来说其实是很不足的;另一个是对男性的问题是如何打仗,到了女性的问题就成了爱美爱干净,显示出了男性创作者严重的狭隘。总的来说,四星完全是给题材的,纯靠内容是是不值的,还是希望这样的片子更多吧
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所以我们才有现在。我以为看这部片子我会哭得很惨,但我没有,而是深深被这群可爱的人的坚强、勇敢、充满信念所感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我们崇尚和平,我们不愿意战争,但我们也绝对不会投降”
“我去了丹东烈士陵园,没有他,我还去了另一个,也没有。我想请你们写个条子,我最大的心愿是让他的骨骸回家”
这片子才是各学校该组织观看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兵们不断地提“飞机”,我们真的太缺飞机了。
每一代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
一个人坐在放映厅里看完这部并不算完美的纪录片,银幕上闪过的那一张张和我差不多年岁的脸让我禁不住鼻酸。看着电影的时候在想,也是因为这些年轻稚嫩的脸庞,才有如今的家国。通过这部纪录片,认识这群可爱的人,向他们靠近,了解当时,哪怕一点点也好。“等我老了,扯一根白发,装在你的琴弦上,我们一起唱那好听的歌。”ㅠ
“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有现在。”看到最后这句字幕,有点泪目。
#点映# 他们也怕鬼故事,也有文艺梦,也会和情同手足的战友闹不和;她们也爱美丽,也会组成一起梳妆打扮、拍照的姐妹帮。不同的是,那是1950年——青春只能在硝烟四起的战火中绽放,便有了一个个真正热血的故事。而这些青春回忆,有的记忆犹新,载入了衣服上的光荣勋章,有的不愿回想,是心中难以填补的伤痛;讲故事的人,时而幽默,时而自豪,时而热泪盈眶,时而陷入沉思。尽管在历史的加成下,意义远大于表达形式,但老兵们在镜头前的神情动态和话语都足以真实还原那段时光,他们直抵人心的声音值得聆听,无论你是否经历过那些年的人。
第一个是被炸飞,只剩下两个大辫子在石头上的女孩。“她好漂亮的,是我们的白毛女”第二个是被炸掉半条腿,队友背着她匍匐前进,而她一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第三个……第四个……无数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少女前仆后继“我个子那么小,我背的动伤员吗?背不动呀!那也要背,那真是……救命啊”“我们去了147个,回来的只有三个。一个胳膊没了,一个腿没了,只有我幸运负伤。”“有时候转移伤员,飞机来了,那我就扑在伤员身上。有用吗?炮弹来了我能挡住吗?没有任何用处,但是这对伤员们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感恩先烈
比任何特效都来的震撼,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新生活,致敬
老兵们的口述史,在视角方面不逊PJ的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二刷,导演见面会之后补充一些:电影特别好听的配乐,是导演宋坤儒的太太写的,导演笑称主要是不花钱。导演本身做故事片出身,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部院线影片居然是纪录片,试过找更专业的纪录片导演,但都不看好这个题材和形式。他们拍摄了大量的老兵采访素材,因为不够专业,是靠反复看素材去进行剪辑的。导演不希望网络上线,如果到下周没有排片,以后可能只会在电影节和资料馆放映,因为他认为这部电影适合在电影院里认真观看,而不适合现在年轻人碎片化的观看方式。对于没有排片的地区,之后只能考虑重新剪辑和院线版不同的网络版,内容可能会更精简。
最记得是 片中刘素谦奶奶说 你们再迟几天来 可能就找不到我了然后片尾的名字上 标上了框框...
“他也有爹和娘啊…”“我想成为手风琴演奏家……”“到了战场一看全是坦克,这要是让他们开到东北,那全是平原啊……”“丹东烈士陵园是第一站,没有他(战友)的名字是……”“我回来了,他们还在那边啊…”“你来的正是好时候,晚来几天,我就没有了…”
那个奶奶说你们再不来我可能就没了。奶奶的战友在一旁说,不会的。在结尾采访列表,那个奶奶已经去了。
“等我老了 一根白发 安在你的提琴上 我们还演凑”可是他们不会再变老,他们也把灵魂留在了那一年。电影已老兵的讲述和战争场面想穿插,让人冲击到无法喘息。他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有时可能歌还没唱完就会有轰炸,无法想象他们真实的行军,只是他们有信念坚信他们能打败敌人坚信他们有未来。现在的他们看到了胜利,回到了祖国,更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可是他们却无法忘记那一年,更不敢忘记,更不愿想起那场战争。现在他们的生命或许已进入倒计时,却时刻惦记留在异国的战友,盼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回国。而我们却只能做的是铭记,铭记他们,铭记那段历史。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数次梗咽,片中大都是平淡的语调,老兵们陷入回忆时的眼神令人心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场立国之战,那群最可爱的人为我们用青春与鲜血换来了现在
让人感动的主题,不合格的纪录片。
主创人员创作出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值得鼓励敬佩。不足之处在于:故事线不清晰显得故事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弱。作为想要传播给下一代作教育警示的片子其实是很不足的。四星完全是给题材的,纯靠内容完全不值。还是希望这样的片子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