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但是 很多剧情在苗寨里不是那么回事
但是 很多剧情在苗寨里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苗族歌师不是轻易地传授古歌,比如小姑娘们不是那样轻易地给小伙子唱情歌,比如小姑娘敬酒的时候唱的不是酒歌而是情歌了,这些都完全偏离了苗族的传统~~~所以我作为苗族人在看这电影的时候 很别扭,但是想想导演不是苗族人,而且拍出来的电影也不是为了给苗族观众看的,所以我也不能这样苛刻。
电影的主题很鲜明,很质朴,很自然,很美,很深刻。这点我承认。
起码她所表达的主题符合了广大他族观众的审美,并且引导着大家一起对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向往。
2 ) 正在消失的潘多拉星
关于这部电影,突然有很多话想说,又不晓得从哪儿开头。影片结束后,导演跟观众交流,我没有问题想问导演,我觉得,电影就是很私人的一个东西,导演拍的时候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它成为成品,让我们看的时候,它就是很私人的东西了。比如我们去饭店吃饭,一道菜出来后,对不对口味,那绝对是很私人东西。你觉得菜好吃,他觉得不好吃,跟师傅没太大关系,有的吃素,有的人吃肉。滚拉拉的枪,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好菜。。。
电影真实的反映了苗族某个部落在08年之前的生活状态,注意:是08年之前,是生活状态。这不是个纪录片,但是部落里的仪式,人们的思想,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那种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都真实的反映。后来有人问道,说如果我们现在去,还能看到么,导演说,这个文明正在慢慢的逝去。。。我们现在去,会看到他们成人礼上,把原来喝的米酒换成了现在的啤酒。
其实看完后,我第一想到的是阿凡达。潘多拉星。整个苗族的这个部落。就是一个潘多拉星球。。
部落里,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会在森林里中上一棵树,那棵树是他的生命树,是他的保护神,死的时候,就把这棵树砍下来,做自己的棺材。
孩子去城里卖柴,他用推车推了4捆柴,族里的大人把他叫住,说柴是不能用车推出去卖的,孩子说为什么不能,我用肩挑,每次只能两捆,车推可以四捆,我需要钱买枪,我的成人礼上需要枪。族里老人说,祖上的规矩,就是让你少卖的,你用肩膀挑出两担柴的时候,你肩膀会疼,就会知道,当你砍树枝的时候,树也会疼的。如果你需要钱就用推车,别人需要钱就会用汽车,那样山里的树就会没有。树没有了,树神怎么保护我们。。。你如果很想要枪,我这把给你。。。。
影片里关于这样的记载很多。。很多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其实片后,更多的讨论是关于幸福感的讨论。。。
因为看完这样的片子,没法不想到幸福感,没法不想到,我们现在的文明推进是否是正确的。看片的时候,碰巧有个贵州苗族观众,说片子把那个城市拍的太破旧了,其实很多城市跟我们身边的大城市是一样的,说城市里的人可能羡慕那种部落的生活,但是部落里的人现在其实还是想要走出部落,到城市里生活的。。为了这种生活,付出了很多很多。。。说这就像个围城。。。。
其实,这个恰恰是让人感到悲哀的。我们无法评论一种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的好坏。无法评论别人的幸福。但是当我看到这个潘多拉在慢慢消失的时候,我还是会心痛。我能想到的就是,当用鸡的屁来衡量我们是否进步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陷入了无止境的痛苦中,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少,人们对自然的开采越来越过度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变了。变得很危险了。。。
3 ) 觸動
一部中國苗族的故事,哄!!真是非常好看!!那個影像太使人享受了。。。森林裡的故事,一開始就是苗族的成年禮,有蘆笙,一種當地樂器。故事裡關於對於【樹】的敬重,真使人動容哪!每一個人一出生時,就有一株屬於他的生命樹。。。情節很多,每句話都想抄錄下來。。。呵呵呵~~~
一部非常溫厚的影片,幾乎每個片段都讓人非常感動到心坎裡,但是它完全一點都不煽情,反而是那種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一來一往一來一返,很平實的對待、很務實地說話感應彼此,讓人非常觸動,導演寧敬武在片尾說:「這是一部劇情片,也是一部珍貴的人類學紀錄片,我無力改變世界,只能把握自己的夢想,把它寫在三千米的膠捲上」.....有機會,一定要看喔!!滿滿的,喜歡。
4 ) 经历旅行的寻找,一个真正的成人礼
滚拉拉,为了能有个真正的成人礼而去寻枪,去寻父。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一路上他经历了各种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情感。
在第一个猎人那里,寻枪这个命题就被质疑了,在现代社会中枪的存在远不能在银行的贷款面前保护你,而动物早已不能被猎杀,枪在猎人手里就如同一个摆设,一个符号。
在那收获的家庭中,寻父的目的似乎也变得模糊,如果自己苦苦寻找的父亲也如那男主人一样,那寻父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喜欢一个人和被一个人喜欢总是让人开心的事情,那自己又为何要介入到父亲的新的生活之中呢?
火灾中的人生的无常,仿佛让人觉得一切都变得虚无。一切飘忽不定,一个家庭在一把火面前是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一切的意义都在什么地方呢?
最终,滚拉拉在船工师傅那里找到了答案!枪确实已成为一种符号,而人类的文化正是在无数的符号中传承,就如同祖辈传下来的歌可以将人死后的灵魂带往冥界的家,留着的长发和成人礼上的枪都是滚拉拉能在天地之间找到家的标识。而当认同了自身的文化后,滚拉拉终于在师傅对没能参加母亲葬礼的终身遗憾中发现,原来自己的心,不在作为符号的枪那里,也不在虚无缥缈的父亲那里。他的心早已被安放在和她相依为命的奶奶那里。
相对于滚拉拉的旅行,贾古旺的悲剧则可以看成是导演对在物质主义中寻找生活意义的一种隐喻。
片中许多场景反映出文化的冲击,反映出传统聚落对自然的态度,反映出对所谓现代文明的思考。我在过去几年的学习中,经常往返于传统村落和现代都市之中。在村落中经常和老人们交谈,了解村落的历史,了解他们的生活。我并不觉得那些场景被导演刻意的雕饰。相反那些场景显得相当的真实。
我常感慨于传统聚落中老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在天地之间生活的自由,他们在人生无常面前的真实和坦荡,他们获得时的感恩和知足。相比之下城市生活的物欲横流不正折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么?
我想,我们这些在物欲横流社会中生活城市的人都需要补上如滚拉拉一样的寻找之旅来作为我们的成人礼,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心是在何处安放。
5 ) 冲涤心灵的清泉
虽然题材老套、演员业余,但是主题积极向上情感流露自然、风景美丽怡人、表演朴实得体,绝对称得是优雅的并且值得多看几遍的上乘之作。
拉拉的天真纯朴、自尊自强、热心助人的品质在寻父旅程中优雅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修船匠那里意识到奶奶才是自己的最爱后毅然的回家更是令人畅怀的感动。完美的成人礼重要,拥有枪的尊严重要,但是自己的亲人才是最最重要的!
此外,小卖部的老板、小女孩、铁匠铺的老板、农夫一家…,这些出现在拉拉旅程中的人都以各种不同的外在但又共同有着善良的内在来感染着我们。
这些善良的人组成的优雅的电影就象一股清泉流过并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暂时忘却了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尔臾我诈、自私自利、斤斤计较、虚伪假面……
6 ) 缓慢地被打动
作为这次巴黎中国电影节的闭幕影片,滚拉拉的枪是对得起这待遇了。
从开幕式到现在,31部片,从30年代的胡蝶到今年的非诚勿扰。活动被主办方弄得乱七八糟,电影选得倒是还好,至少这部滚拉拉的枪,弥补了我对梅兰芳的失望。
我并不喜欢看这类型的影片,如果它不是闭幕影片,如果可爱的宁敬武同志没有出席,如果前几天没跟毛毛同学遇到而且他也想看这部片,我想我大概会错过它,并且不觉得遗憾。
电影一开场,我就被语言雷到了。完全没预料到这会是一部连中国人都听不懂的中国影片。这片子似乎是在四川附近拍的,我这个四川人仍然听不懂,只是看到那个坏心的收树枝的老板比着手说五块五块的时候有点共鸣。。。TAT 于是只能跟外国人一起看法语字幕。。。
我想触动我的第一个时刻 是GUWANG的歌声。这个单纯向往着城市卡拉ok的男孩,为了捡个帽子而丢了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剪掉的头发,在回家的路上执意换上家乡的服装。
就如同毛毛同学在影片后说的,这不过是个简单的故事。
只是这缓慢又真实的故事,缓慢又美丽的音乐,缓慢又如画的风景。让拉拉长大的那条路变得格外美丽。
宁导在影片开幕前略带羞涩地讲: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我想说的话,都在这里面了。
谢幕时我看到有外国人抹着眼泪站起来鼓掌。
我想我们都听到你想说的话了。
比较刻意
总有些宁静让你轻松感动 总有些单纯和质朴让你亲近 只是愚昧的城市化还要将人类蒙蔽多久?
@电影资料馆
挺好
觀感很流暢很舒服的一部電影.我們的根在哪.我們都在追尋些什麽.什麽才是我們心中最重要的東西.
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好
虚假,做作,媚俗。(好刻薄...)
像是一部青春电影 关于烦恼 关于成长 像是一部公路电影 关于旅途 关于寻找 像是一部少数民族电影 关于风俗 关于民情 像是一部纪录电影 关于信仰 关于思考 其实 他寻找的不过是一种历程 寻找这个主题来描述一个孩子成长过程 他需要的并不是某个问题的答案 他只是希望在他的生命中 有人能够见证他的成长
垃圾儿童片
学会找你喜欢的姑娘,让你喜欢的姑娘不离开你,这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事,明白不?民族片,也是风光片,拍的很有现代感啊。小男孩不错,腐女福音。
心灵之旅
在北京Broadway电影中心看的第一部片子,对两者都很有爱。朋友在kubrick送了我Heaven的日版海报,很爱。吉甩很有独立片明星的潜质!
质朴的文化,一个男孩的成长。★★★☆
岜沙男子,最后的持枪部落
只希望那片质朴的山不要改变,可是...
不谄媚,不造作,原原本本的,山清水秀的美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本色出演的演员们显得有些僵,但是实在不忍心扣一星,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每一个都绕了太多弯路,最后也化成苍翠的树,或者活泼的鱼。
@Gaumont Opera
“包括主演在内的所有演员均为当地村民,本色出演。其中多人从来都没看过电影,参与电影演出更是前所未有。面对镜头,他们的“表演”相当自然。”非常质朴感人的成长电影,还有纯朴的苗族风情和山歌。
寻父与失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