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

HD

主演:Margarita Breitkreiz,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Sahin Eryilmaz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玛利亚 剧照 NO.1玛利亚 剧照 NO.2玛利亚 剧照 NO.3玛利亚 剧照 NO.4玛利亚 剧照 NO.5玛利亚 剧照 NO.6玛利亚 剧照 NO.13玛利亚 剧照 NO.14玛利亚 剧照 NO.15玛利亚 剧照 NO.16玛利亚 剧照 NO.17玛利亚 剧照 NO.18玛利亚 剧照 NO.19玛利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尺度与深度齐飞,这部争议好片后劲太大了……

援交,这一敏感词汇,通常指少女为获得金钱而答应与男士约会。

援交现象屡见不鲜,它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的日本,至今已蔓延至西方发达国家,并向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渗透。

挥洒肉体,贩卖青春,援交少女们图的是什么?

这部提名柏林金熊奖的影片,或许能给你答案——

此片该片导演金基德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大师。

他的作品慈悲又心狠,没有大场面,但绝不平静,其中寓言式的故事,蕴含宗教哲思与神性省察。

金基德的片子很好识别,痴迷的元素:鱼,水,船,妓女,性和暴力,哑巴似的边缘人物更显人性的复杂,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援助交际,换取梦想

“你喜欢你看到的这张脸吗?”

“是的我喜欢。”

网吧里,电脑屏幕的聊天框前是两张稚气未脱的脸。

初夜以20万韩元明码标价,两个少女努力攒钱,只为买两张去欧洲的机票,去她们向往的西方国家旅游。

洁蓉和倚隽,一个以色卖春,一个把风数钱。

少女言语中,让人惊讶——

“你知道,男人做爱的时候都像小孩。”

“我想,她(婆须蜜)像一个妓女一样,给了他们性爱的快乐” 。

少女洁蓉,在妓女的身份下有一颗圣女的心。她想要成为印度的“婆须蜜”,据说和“婆须蜜”睡过觉的男人都会变成佛教徒。

少女倚隽,更像是秩序的守护者。在她眼里,性爱像手里拿着吃的猪蹄一样,是一种肮脏的欲望,痛骂着嫖客是 “畜生”,为洁蓉清洗身体。

二人的角色设定犹如两面一体。

爱笑的洁蓉是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欲望。而清冷的倚隽是白色,象征着秩序与冷静 。片中多次用红白两色对其呼应。

在石像冰冷的眼神中,天真烂漫的她们仿佛是被审视的客体。

眼看着两个女孩子离梦想里的欧洲越来越近,警察突然到旅馆进行搜查,洁蓉跳楼后逃脱。

受了重伤的洁蓉,临死前想见那个她心爱的嫖客一面。

对于孤儿的她来说,没有爱的活着比死还冷。

于是,倚隽找到正在弹钢琴的嫖客,甘愿奉献自己的身体恳求他见洁蓉最后一面。可等他们赶到医院,洁蓉已经离世。

本以为故事会在两个少女之间继续展开,洁蓉的死让人猝不及防。故事将怎样继续?

该片采用程式化的叙事格局,上篇围绕两个女孩的友谊展开,中篇采用父亲视角进行制裁,下篇讲述父女之亲情。

三个人物的关系相对集中且主次分明,情节紧凑且故事清楚。

肉欲挣扎,暴怒审判

倚隽为洁蓉的死痛哭不已。

她接替洁蓉的身份,一个个联系之前的嫖客。

赎罪般出卖肉体,将原先的钱散还回去。

在基督教的禁欲文化与传统儒家的思想的双重克制下,压抑又苦闷的嫖客们,只有在嫖娼中才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欲望。

“深处道德的地狱,这样不也很快乐吗?”

那些嫖客中有的和父亲年龄一样大,惬意地感慨着。

他们在肉欲与道德中挣扎,心中住着一个渴望得到的“洛丽塔”。

人之本性,青春肉体是一种诱惑的美。

事后,有位嫖客被倚隽付钱的倒置行为所感化,竟真的回归了人性,立即打电话关心妻儿。

倚隽在和嫖客们的相处中,发现自己变得没有那么厌恶他们,听到男人的抱怨,有时还会忍不住笑场。

笑什么呢?

也许是在笑自己的救赎行为和这个世界的荒谬吧。

不久,身为警察的父亲偶然发现了女儿的秘密,万分愤怒,心碎到自残。

在开车送女儿上学的途中,父亲常常给她讲述西方宗教故事。未料女儿对西方的向往,却间接推动了她的援交行为。

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痛苦不及的父亲为了保护女儿的自尊,没有当面指责她。

如《处女泉》里父亲为女儿的复仇和追讨般,他偷偷跟踪女儿,对那些嫖客进行暴怒“审判”与杀意的报复——

“为你每一句谎言挨一拳如何?”

“你刚才去哪了?1秒,2秒。”

“那个女孩多大了?1秒,2秒。”

被狂扇巴掌的嫖客低头畏畏缩缩,心虚地不敢回答。

更妙的是父亲跟到嫖客家里的那一场戏,一家人的反应异常精彩,男人无法面对,当场跳楼自杀。

他痛苦地沉思着,想用很正常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可是又很难去控制自己,感情,父亲的感情是这样的。

先学开车,才能上路

“天空中出现了带着炫目光环的圣母玛利亚,实在是太亮了,孩子们都晕倒了,她们看到了世界末日来临时,可怕而残酷的景象。”

清纯的少女,试图触及神圣的高度,但她的无知让她得到的是迷失。她用肉体去换取心灵的平静,最终是饮鸩止渴。

女儿在徘徊与救赎的拉扯中哭泣,或是出于道德的羞愧,或是因为救赎行为反而害死嫖客的内疚。

父女二人对彼此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两个最亲的人却始终没有沟通心事。

父亲带着被他过度呵护的女儿,到乡下祭奠亡妻。

到了村子,深山中有河水和船,触目都是欲望,颇具禅意与哲思,片中其他地方也多次出现水的元素。

在睡梦中,父亲亲手杀死并埋葬了女儿,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她,然后去赎罪,他温情脉脉的眼神,动作极尽温柔,浪漫得几乎残忍。

走上不同救赎道路的父女,即便陷入泥潭,有爱依然能继续前行。

正应了《欲海慈航》这个港译名。

醒来后,父亲教女儿学车,即便用鹅黄石子给她铺好了道路,女儿还是会开错。

从未明说,却让她明白,救赎他人的前提是先救赎自己。

只有自己能够开车了,上路不会迷失,才有可能去拯救别人。

最终,看着自首后坐上警车默默远去的父亲,女儿蹒跚行驶,再也追赶不上。

*本文作者:P

 2 ) 回归

    《撒玛利亚女孩》前后部分就是两个不同的主题,鉴于救赎这个词语已经用得几近泛滥,这里不再多言。不可否认《撒玛利亚女孩》的确有其题材讨巧的地方,正如金基德一直引以为资本乃至特色的封闭形式。

    影片在两个主题衔接处过渡得有些刻意虚假,得以带出父亲部分的故事。

    只是对比导演前后作品,《撒玛利亚女孩》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设定并非封闭,虽然两个少女身处边缘群体,但是后半部分父亲角色的出现使得影片主题完成了一次逆转,在苍凉悲伤的结尾留下了微弱渺茫的希望。

    一直坚信影片核心是在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上,换句话说父爱的沉痛是源自女儿的堕落。

    道德批判是假,残酷青春是真。正是父亲离去带来的震动,还有少女开车在道路上弯来绕去,《撒玛利亚女孩》在自己眼里更像一部青春片——成长带来的阵痛。

    可能在更多人看来,《撒玛利亚女孩》更接近是伦理片,只是自己对于类似反思沉痛的伦理片已经不再过问。《撒玛利亚女孩》不需要反思援助交际或者归罪社会现实,相反少女的命运沉浮才是对成长写下的注脚。抛弃那些烦冗说教还有不可理解的佛家教谕,像朴赞郁那样对招摇的幌子不屑一顾。

    “接下来,你自己就能走了。爸爸不再跟着你了。”

    父亲投案自首离去,少女发觉后开车追去,车子陷进水洼无法前进。满身疲惫的少女历经心路坎坷终于在深沉父爱的感染下慢慢归返到属于她自己的道路,将来需要她自己跌跌撞撞沿着道路走去,不再有人依扶。

    在父爱与成长面前,总想着后半部分的主题应该叫“回归”。

 3 ) 人这一生太多欲念,每秒都会万劫不复

父与女
倚秀睁开眼,世界是蓝色的,她推开车门走入蓝色的世界,父亲从后面扼住她的脖颈。他在随后埋葬女儿时,为她戴上了每天呼唤她晨起的耳麦,只是她永远不会再醒来。
看过了《莫比乌斯》充满杀气的家庭关系,看到这一段时我并不感到诧异。这也印证了为何前一晚在父亲给倚秀讲了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倚秀一人在室外哭泣。她知道自己做错了,她想到了那日在公园厕所里看到的血腥场面,她扔到了那本像罪与罚一般的日记本,在此之前她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现在得知父亲因此承担的巨大伤痛以及接下来的牢狱之灾,她惶惑不已。她希望也像洁蓉一样得到救赎。梦醒后,父亲让倚秀自己学着开车,而他自己则被警方带走,倚秀试图开车追赶,最后陷入了泥潭。倚秀从车子里走出来。
一个问题是,倚秀得到了救赎吗?答案是肯定的。她的救赎不是用死证明纯洁而是用洗净肮脏来证明纯洁。只是当她看到名单上的最后一人倒在血泊中,才明白生活从来不是单向的。
父亲这一边,他早已知晓了倚秀的行为,但是他宁可让自己受伤也缄口不提。这符合金基德电影中典型的男性形象所具有的气质,那就是软弱。无论是嫖客、父亲、路人还是友人,只要是出现在镜头里的男性角色或多或少是委曲求全的意味。有这么一场戏,父亲闯进一户人家,他们正老少和乐地吃着饭,而男主人则刚刚和倚秀交合结束,就回到家中和亲人吃饭,父亲一记又一记地耳光打在中年男子的脸上,他没有丝毫反抗,他不敢抬头,相反是他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大声的呵斥倚秀父亲住手。最后中年男子看着倚秀父亲离去后亦选择了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死亡来得十分干脆。父亲作为刑警,知道杀人会是怎样的后果,但他不知道还能怎么做,他从来不是个强势的父亲,他只能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这些男人身上,他努力承担起自己的罪责,去让女儿看到新生的奇迹。
如果当时父亲就冲到对楼的房间里把女儿揪住大骂一顿,收获的只可能是另一场死亡。这样看来金基德电影里的软弱都有着爱的意味,因为太害怕失去,即使自己受到最大的惩罚也在所不惜。
  
男人与女人
婆须蜜多是印度的一个妓女,和她做过爱的每一个人都会变成虔诚的佛教徒,因为她给她们带去如痴如醉的性爱的同时,触发了他们内心的爱,从而拯救了他们肮脏、贪婪的灵魂。
洁蓉说对倚秀说从今天起你可以叫我婆须蜜多,就那么灿烂地笑着,直到死去。倚秀一直责怪洁蓉过问这些“畜生”的生活,洁蓉说,要是只顾着做爱,那可太无聊了。她希望了解对方的生活,她认为每个嫖客都有不得已之处,都希望找个豁口发泄,她于是走进他们,让他们先剥离社会身份,再剥离肉体欲望,最后只剩下真正的自我,不再是感觉身处道德的地狱,而是救赎的天堂。至于为什么洁蓉在死前最想见的人是音乐人,就是因为倚秀的话让他再次觉得自己很肮脏,而洁蓉不希望这样。
之后,倚秀决定将洁蓉用身体赚来的钱全部还回去,以证明洁蓉的清白,正如洁蓉和男人做爱后,倚秀一遍又一遍地为洁蓉清洗,她没有洁蓉那么高的境界,但她也成了像撒玛利亚一样的角色,倒不是为了救赎谁,而是为了自救和寻找洁蓉的影子。她自始至终觉得男人是污秽之物。至于嫖客们和倚秀交合后纷纷表现出性善的一面,反而让人愈发觉得恶心、做作。
金基德电影里总少不了性格坚毅的女子,洁蓉、倚秀如此,《弓》里的少女如此,《收信人不详》里的母亲也如此。憎恶男人却又离不开男人,这才是她们真正的命运悲剧。
洁蓉最后笑着离去,也再次证明俗世里只有自我的超脱才是真正的超脱。
  
欲与求
想当初读王小波的杂文和小说时,觉得能把性写得那么随便十分有勇气。到了最近我偶尔读到黄色专栏作家刘原的文章,行文仿佛一个分句中不带器官就会憋到慌。食色性也,谈论性固然无可厚非的,但如同尊重同性权利一样,所有人性话题不应被戏谑的口吻转述。金基德就不一样,他的电影总是涉及一些敏感的人性话题,但看完他的电影你绝不会只是笑笑,或者停留在某个大尺度的场景中,你会陷入长时间的放空状态中,你会向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你看到的一切在现实中是那么得不可思议,在他的镜头下却又变得这么顺理成章。
《撒玛利亚》一开始就是倚秀、洁蓉同陌生男子在网络上进行性交易,电影前两章也基本就是围绕性交易展开的。值得留意的是,片头倚秀在一侧和男人聊天,洁蓉则在另一侧浏览欧洲古堡的图片,洁蓉的出发点是想来也是为了去欧洲旅行,她把自己称作是婆须蜜多则把责任推给了倚秀,因此自己即使是献了身也是纯洁的。倚秀和洁蓉正是因为这个愿望做出了相互的巨大牺牲。那么又为什么是欧洲?其实但从本片来看很难得出确切的答案,有也只是诸如像倚秀的父亲总是向她讲西方故事这种小细节,不过应该看到金基德惯于将东西方文明放置在同一语境来进行探讨,这样的安排也不足为奇。
倚秀、洁蓉两个人出于愿望,而那些嫖客则是出于简单的性欲,这其实都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具体表现,没有实质区别。应了弗洛伊德那句:一切罪皆因性起。想来人这一生有太多欲念,每一秒都会万劫不复。
  
爱?
其实《撒玛利亚》并不是以探讨灵与肉的为主线的,相反主题应该是剥离宗教后的世俗救赎。不过片中也不乏有对爱的渲染,倚秀和洁蓉的亲密无间,她俩相互慰藉的一吻实乃全片中最美的画面,但是这样的爱还是轻易地被洪流般的欲望所淹没。我们可以看到金基德对于爱的处理是多么地消极,倚秀乞求音乐人和洁蓉最后一面,他竟然要求和倚秀做了爱才能去看她,人的欲望就这样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正如那个男人所说,第一次会很痛吧,友谊固然很重要……他没有说下一句,我想应该是只有懂得自爱才能爱人吧。

 4 ) 温情凝固

晶晶问我, <雏妓>很好看吗?
我想了想, 小孩子还是不要看了.
她说, 我都老大不小了.
我说, 那, 很好看.
她说, 好的.知道了.
我只是想, 她会喜欢电影里她悄悄为她买随身听, 会喜欢她偷偷跟在她后面看她吃路边摊,看她挑选发夹,看她一个人唱卡拉OK,会喜欢她把揉皱了的照片重新找出来小心地摊平,那些瞬间.
就像我看<撒玛利亚女孩>的时候, 两个女孩子, 穿着校服, 一起坐在路边吃大大的猪蹄, 她亲吻她, 她哭着央求那个男人去见她最后一面, 男人还说, "我知道友情很重要, 可是..."
在豆瓣上读影评,有人说, "我很反对有些评论对金基德电影使用'伤感'这个词, '伤感'对金基德的电影与其说是奢侈, 不如说是浅薄, 金基德的电影是痛, 是砸碎骨头连着筋的那种痛."
很奇怪的, 有一个导演竟这样打动我.
昨天看<空房间>,看到她越过丈夫与站在丈夫身后的他牵手亲吻的时候, 我被彻底融化了, 他竟可以拍出这么浪漫的一幕.
那越得过一切世俗障碍的爱恋.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 拥抱着站在体重秤上, 指针指向零. 影片结束了.
It’s hard to tell that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either a reality or a dream.
残酷的暴力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 却还是无法抑制地流淌出脉脉温情.
就像这一部<撒马利亚女孩>, 它选择面对最现实的一面, 导演还是这样诚实坦白, 一个父亲对女儿的, 所有他能做到的爱.
没有责骂, 没有质问, 对于女儿, 他没有任何撕裂的动作.
他沉默地阻止那些男人, 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男人.
有人在他的痛斥下自杀, 有人被他狠狠杀害.
女儿看到尸体后尖叫, 他在家里等她, 做了紫菜包饭, 他问她, 想旅行吗?
女儿说, 现在?
他点头.
在妻子的坟墓前, 他失声痛哭, 女儿双手交叉靠在他的背上, 轻轻闭起眼睛, 头顶上是一整片蓝天.
夜, 看着女儿熟睡, 他缓缓地对女儿说, 所有曾有过的困惑, 都让它过去吧.
整件事情之中, 他唯一对女儿说过的话.
深夜里, 他隔着窗户看着女儿捂着脸大声哭泣.
那些片段, 女儿给他剥红薯吃, 他低着头, 空气里塞满了绝望.
他坐在船尾, 女儿坐在船头, 镜头拉长.
临走的时候, 导演的镜头停留在那条小船上面. 一种凝固. 逝去不再来, 即使真切美好.
结尾的时候, 女儿踉踉跄跄地在泥泞的道路上歪曲着开车, 耳边还回响着他平静地对女儿说, "你就这样开, 爸爸就不跟着你了."
很难过的, 就这样告别了.
看金基德的电影如一次次的心灵洗礼, 那些电影里的音乐, 那些女孩的笑容, 那些男人的沉默瞬间, 和那些海滩上的风.

 5 ) 金基德的自我救赎

在金基德眼里,性是什么?几乎很少和爱扯上关系。
她说,性是救赎。

两个女孩,有一个纯洁的梦想,攒钱去巴黎,却用了在道德上看起来肮脏的方式,出卖肉体。负责出卖肉体的女孩自称是印度教中的性神维苏米塔,她将拯救这些灵魂。这些性在她的身上变得干净了。
她在警察来的时候,微笑着从楼上跳下来。剩下孤身一人的女孩,她决定开始新的救赎,去找到原来所有的嫖客,和他们一一作爱,并且把曾经得到的钱还给这些人,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洗刷干净死去好友的灵魂,使救赎她,也是救赎自己。

有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一切都能回到原点,可是当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才发现是越走越远。

她们越是干净,就越发显得这个世界肮脏。
女孩有个宠爱她的爸爸,爱到极致。每天把她丢了一地的内衣整理干净,每个早晨把耳机放在她耳朵上,用音乐叫她起床。爸爸发现了这个记满了名字和钱的本子,跟踪她,发现真相之后,新一轮的救赎开始了。爸爸找到每一个人,这些人有的求饶,有的道歉,有的不屑,爸爸打死其中的一个,并且决定承担这一切罪恶。他带女儿去拜祭死去的妈妈,带女儿去旅行,教会女儿开车,教会女儿新生活。
他决定句号由他来画。
女儿梦见自己被爸爸埋葬,像把她叫醒一样,把耳机给她戴上,按下播放键的时候,她醒了,看见警车带走了爸爸。

我们需要神的赦免,也需要自救。

 6 ) 这里有罪恶,救赎,和审判

看到了两个版本的海报,黑色的罪恶与白色的救赎。

从海报上看,这部电影便充满了宗教意味,关于罪孽和救赎。
影片的三个小章节分别取名为Vasumitra,Samaria,Sonata。
在这部宗教意味浓重的电影中,分别象征了原罪,救赎,和审判。

【Vasumitra】佛教中化身妓女的罗汉,任何一个和她睡过的男子都会变成虔诚的佛教徒。
洁蓉是理想主义的,有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
为了去欧洲的理想而去做援助,说着我从今天起就是Vasumitra,带给男人如痴如醉的性爱。你知道的,男人们做爱的时候都像是婴儿。
微笑,有种圣母般的光辉。被巡逻的警察堵在房间里面,却选择从窗口跳下。
在死前都想再见爱上的音乐家一面,却终究没有等到。
微笑挂在尸体上,是种惨烈的的幸福。

【Samaria】圣经中的撒马利亚人,当她死去,活着的她选择什么方法来给她救赎?
倚隽像个虔敬的教徒,为了友谊可以放下自己的身体给音乐家,只为了能完成洁蓉的愿望。
她为洁蓉化妆,回来后又为她擦洗身体。
少女的身体是多么干净而美好,两个小女生在浴室里面彼此联系,彼此相爱者拥吻。
之后倚隽化身为Samaria,这个圣经故事中的助人者,与一个一个曾经与洁蓉发生关系的男人做爱,将最初得到的金钱一一送还。
“这样事情就简单多了,对吗?”她以她的方式完成这救赎。

【Sonata】奏鸣曲,当一切罪恶受到审判,得到的惩罚应该是毁灭还是放逐?
倚隽的父亲是极端的,他是个警察。
与女儿相依为命,在命案的现场目睹了对面房间女儿依偎在中年男子的怀里。
他隐忍着,在上学的路上给女儿讲了圣母与世界末日的故事,对她说他期待发生奇迹。
他在捡到女儿的笔记本后或许了解了她行为的意义,带着她去祭扫母亲的墓。
之后在河边的乱石滩上,将车泊在水里。

而那些男人们,一个个被添加于记录本上又被划去的名字的男人。他们的欲望导致罪恶。
那个音乐家,在被倚隽请求去见洁蓉一面时,仍然斯条慢理的打理着自己车上的灰尘,人性的丑恶在这里血淋淋的披露。
而大多数人毕竟是有着人性和内疚感的,当他们取回金钱时,也取回了灵魂,他们肮脏的过去就此得到洗礼。
一个给女儿打电话说,我们可以一起去吃晚饭吗。
一个说谢谢你,我余下的时光都将为你祈祷。
一个因为倚隽父亲的劝阻而返身离去。
一个从高楼上纵身跳下。
一个被倚隽的父亲打死在公厕里。

金基德的结尾又是如此的富有深意。

一个是倚隽的梦境,父亲扼死了她,将身体放在石滩上。
之后象每一个早晨一样轻轻给女儿带上耳机,掩埋起来,按下Play。
仿佛如此女儿就能被唤醒,得到重生。

等到倚隽醒来,却是父亲在石头上涂了黄漆,教她开车,自己却给同事打电话自首。
他对女儿说:接下来,你自己就能走了。爸爸不再跟着你了。
镜头慢慢的拉远。黄线组成的车道打了一个圈,尾段是一个停车位。
仿佛是这样的人生,兜兜转转之后终会停止。
之后父亲跟着警车走远,倚隽发现了歪歪斜斜的开着车跟过去,仍是无力的越追越远。
却终究因为车轮陷在泥泞中。
倚隽不停加着油门,泥浆四溅,车尾扬起阵阵白烟,孤立在黯蓝色的天空下。


 短评

突然想起这部片,重看了一遍,还是对金基德喜欢不起来,女孩跳楼前都还不错,很像花与爱丽丝,后面救赎段落,明白导演用意,但实在看着心里膈应。总的来说撒玛利亚是他比较出色的一部了,结尾的处理虽刻意但很深刻。

5分钟前
  • 37°2
  • 还行

金基德即便开篇是以旅游为梦想,也拍不出阳光的片子,洁蓉跳楼是因为玻璃心吗?更喜欢亲爱的伽利略

7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1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水槽中,火与水两种“神秘物质”在代表创伤的钞票之上的交替出现构成了《撒马利亚女孩》的一个转折,在金基德的影片中,往往来自于在时间线性上的退行,或者在这部影片之中:分流的“救赎”:天主教圣母式的,通过“给予”,以及耶和华式的暴力“审判”,作为宗教(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佛教的婆娑密还是圣经中的撒马利亚人)的二重并置态,与其说这是一部父女关系,不如说是宗教的双头神像。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父亲,他既是黑色电影之中常见的私人侦探,又是如同《处女泉》最高权力的化身,并通过一种规训的方式重新构筑女主角的成长仪式,在结尾大远景和近景特写交替之下追随警车运行的车子,正在返回到一个以交通系统的世界,在她的驾驶之中,撒马利亚女孩最终向她的父亲展现了自己的赤裸身体。

1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喜欢的

18分钟前
  • Miss Lucky
  • 推荐

大陆有娄烨、贾樟柯,台有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日本有三池崇史,韩国有金基德。7.6

1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意境和情绪到了,但构建整部电影的情节和人物全部过于生硬和极端,这是金基德式美学中的冲突方式,输出时需要受众有一个稀释和提炼的过程。所以个人认为规避了这一”缺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才是他最好的作品,《弓》和《萨玛利亚女孩》都欠缺,《悲梦》更明显。

20分钟前
  • 充蜜
  • 还行

结尾真令人难忘

2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电影分成了三部分。正当观众以为故事将在援交少女和她的同伴之间展开的时候,砰!少女竟然死了!正当观众被少女同伴残酷疯狂的自我救赎方式震撼的时候,同伴的父亲出现了。这时候电影才进入正题。走上迥然不同的救赎道路的父女,如耶稣和撒玛利亚人,看得人压抑而凝重。结尾更显绝望。金基德GJ!

2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那颗星给海报= =借出来以后仔细一看剧情简介觉得很久之前看过。。打开一看果真。。原来我以前已经被坑过一次了结果今天又在图书馆被坑了一回。。

33分钟前
  • 小卓同學。
  • 较差

这么现实的题材被金基德拍的这么浪漫,几近残忍。

38分钟前
  • 安小洁
  • 推荐

金基德的故事总是封闭的,浪漫主义的,在这个片子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好多细节让人质疑真实性,显得有些荒诞,冲淡了这些细节的创意。喜欢结尾父亲教女孩开车,而后被警察带走,女孩开车追却动弹不得。

43分钟前
  • 颜禾
  • 还行

爱情与亲情的伤痛,都隐藏在金基德不动声色的摄像机下。

4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金基德电影的痛,是砸碎骨头连着筋的那种痛”

5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结局还是可以接受,只是不明白洁蓉为何跳楼。

56分钟前
  • 冬季向日葵
  • 还行

说什么呢?挽救什么?还是让整个世界都破碎了吧

60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后半段父女情更打动我、震撼我。

1小时前
  • 影志
  • 力荐

6/10。用肉体补偿道德错误,反而闹出更多人命,而父亲捍卫伦理的残忍报复又酿成新的人性迷失。把妓女神圣化为性职能之外与顾客建立情感、连对此厌恶的朋友也亲身体验了这滋味,在嫖客家人面前毫不留面致其跳楼、拿地砖拍死淫男的暴力则是渲泄看爱人被糟蹋的失尊,金式推演故事的影像世界已然超越现实。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罪是多么无意识的东西,往往不是人去犯罪,而是被卷进罪的漩涡。

1小时前
  • 亚比煞
  • 推荐

换个海报啦

1小时前
  • 方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