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版请见
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3045Gareth Evans是个土生土长的威尔士人,热爱B片的他在老家学电影毕业后找不到机会,阴差阳错嫁到瓜哇国却意外闯出一番天地。在那里,为了拍部印尼国技silat的纪录片,Evans遇到了长相清秀白天在电信公司当司机的武林高手Iko Uwais,两人一见投缘,Iko被邀请出演Evans的处女长片《Merantau》,电影09年上映后迅速成为邪典。两年后,Evans与Iko二度合作的《The Raid》在多伦多电影节“午夜疯狂”单元作了世界首映,风评极佳,网络影评人交口给出“绝无仅有”“屌爆”甚至是“十年最佳动作片”这样的热情评定。
今年三月,有了新名字的《The Raid:Redemption》在北美点映,再次获得影评圈和观众一致好评。SONY已经在筹划北美翻拍版,原版的续集也提上了议事日程,相信这股新鲜的印尼风还会在未来若干年继续猛刮下去。
北美上映前夕,大名鼎鼎的A.V. Club网站采访到了Gareth Evans:
The A.V. Club:《The Raid:Redemption》很像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的老片,也有点八十年代中期港片的味道。这里面有多少是刻意致敬呢?又有多少是预算和设备的限制呢?
Gareth Evans:等我决定把片子设在一个场景,就开始找那些类似设定的电影,看他们是怎么拍,怎么构建的。除了那些明显的,像《虎胆龙威》(Die Hard)、《死亡录像》(Rec),还找了些其他片子,包括《血溅十三号警署》(Assault On Precinct 13)。所以从设计角度讲,卡朋特对我们影响很大。这片子预算很低,我们想借鉴《虎胆龙威》拍出大的动作场景,但也要有戏份来营造张力,告诉观众任一层任一房间都可能有人跳出来发起攻击,可我们没钱雇上几百个群众演员。通过观看《血溅十三号警署》,我们学到了一堆便宜技术,比如卡朋特用音效和阴影制造出警署被坏人和狙击手重重包围的效果,可实际没几个人露过面。大概也就看到十来个吧。对我们这点预算来说,从老片剽来的手法至关重要。
至于说片子的影像风格?的确,有八十年代港片的影响,也有卡朋特的影响在。我们清楚摄影机需要作大量移动,有时要贯穿整条走廊再转体三百六十度,所以打光务必要和实拍配合好。这么一来影像就要加点粗糙感,我们采用的手法是天花板上多加平板灯,拍摄时再在收声麦克风上开洞加LED灯照明。这样一来摄影机的移动自由度大大增加。拍这片子用了半纪录片手法,再搭上动作片的夸张、奇观元素。
AVC:近年来其他片子也用了类似手法,但多少带点调侃的态度。你们的片子就完全没调侃在。
GE:我们决定直着来,不带任何调侃打趣的东西。就是想看看观众会怎么反应。因为我真心热爱借鉴的那些片子。都是些伟大的电影。上映时我就喜欢了,那会儿没有任何调侃意味。我们想对它们致以敬意。
AVC:你提到了场景空间受限,拍一个景的片子还有什么其他超出预期的挑战吗?
GE: 最大的困难不是场景本身,而是动作戏的执行,这太耗时间了,得一条接一条拍直到合适为止。不过要有人问:“拍摄时最难的一刻是什么?”,答案是一场牵涉两层楼的戏,就是Iko在地板上打洞跳下去那段。为了拍这戏,我们需要一个高度够搭两层的景棚,可当时所有符合条件的片场都被订了。最后没办法,是在一座铁皮屋顶的室内羽毛球场拍的。我们租了场地一两周,问题是有铁皮屋顶在,白天温度上升太快。一帮人上串下跳时,室温到了40-42度。伙计们都穿了特警制服,包括T恤、衬衫、特警外套、头盔、手套、裤子、重靴子还有枪。大家都拍得精疲力尽。拍上一小时的镜头,所有人就被榨干了。个个动弹不得。后来只能换成开夜工,可即便这样,温度还是够呛。房子里装了足有二十个空调,可它们再使劲也影响不了室内的温度。
AVC:《The Raid》有多少是在棚内拍的?
GE:大概85%吧。剩下的是实景拍摄:室外戏,药房戏和楼梯戏。走廊、中庭和房间戏都是片场搭景拍的。
AVC:你电影里的搏击戏都编排精良,运动感超强,而且速度非常快。这种速度感是演员实拍得来的呢,还是部分采用了摄影伎俩?
GE:我们倾向于每秒24帧实拍。我们不怎么用调低帧数(快镜头)的伎俩,因为按以往经验,每回试着调低帧速… 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拍打斗戏,不是只拍一拳、一脚这样的分镜。有时候镜头会很长,有人被扔出去后实打实摔下去,如果每秒21帧拍的话(放出来)就会显得很荒诞。因此我们所有东西都是用24帧拍的,唯一会做手脚的地方是碰撞时刻。通常情况下,导致碰撞的全过程是用常规速度拍的。如果必要的话,我们会加点speed-ramp(按:就是扎哥施奈德最爱用的那种同一个镜头中快慢兼有的效果),但仅限于撞击那一刻,好增加点力量感。但这属于少数情况。
AVC:作为搏击行家,你觉得Iko Uwais(小白主演)和其他搏击艺术家相比出挑在哪里?
GE:是这么回事:外面有那么多真心牛B流派不同的搏击艺术家、天才斗士,但打到银幕上完全是两码事。我们面试过无数大师级人物,个个才华横溢技术没得说,甚至动作也漂亮。可一旦摄影机对上去,他们就操蛋了。他们就是做不到。这完全是两回事。Iko就好在有本事能让silat(印尼传统格斗术)优美呈现到银幕上,尽管行为本身很残暴。他的动作有种流畅感,能和镜头水乳交融。我觉得他有潜力红,真的。他和Yayan(饰演“疯狗”的Yayan Ruhian)的合作——他们两个一起为电影作编排——已经到了心灵相通的程度,他们都清楚什么东西在镜头里会很漂亮。这挺让人激动的,因为我们才在一起拍了两部片子,接下来要拍的每部片子,我们都想去探索silat的新层面。幸运的是,silat有不下两百种搏击风格,还有的是开拓空间。
AVC:哪个时期的功夫片是你最爱?
GE: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港片,那是这种类型片的黄金时代。《警察故事》、《A计划》、《龙兄虎弟》、《黄飞鸿》… 这些都是伟大、伟大的功夫片。现在很多都变了。那时候用的都是练家子、真替身,然后到九十年代中变成明星吊威亚,结果我避开了好一阵。是托尼贾和《拳霸》把大家的目光又带回到功夫片。大家喜欢那片子的原因是真功夫艺术家在练真把式。但愿明星吊威亚的风气就这么开始退去。
AVC:《拳霸》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那年反响惊人。
GE:我很难想象坐在影院里头一回看这片的情景,肯定屌爆了。
AVC:电影节市场对你的职业生涯也极有帮助。
GE:绝对的。《The Raid》目前为止还只上过影展。片子还没在任何地方上映(按:采访发生在三月上映前)。下面会在美国、印尼和澳大利亚同步上映。但迄今为止,它还只在影展上放映过。观众的反应简直难以置信。
AVC:片名为什么会从《The Raid》改成《The Raid: Redemption》?
GE:呃,尽管消息放出后电邮、推特满天飞,但这真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噢,片厂在拿亚洲片操蛋。” 我们做过很多努力获取“The Raid”片名版权,可别人已经占了这名字。我们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推销这部叫《The Raid》的电影,所以一得知拿不到版权,就决定不作全盘改动。我们想到:“好吧,给后面加个副标题,问题就解决了”。反正本就打算拍续集了。“押韵点吧,也用’R'开头的单词”。而“redemption”(救赎)和电影一条副线搭得上。当时已经迫在眉睫,也没什么时间多考虑。我们等了很久很久希望能直接用“The Raid”,一直等到最后一刻。所有人都想保留这片名。索尼这么想,我也这么想。可事不遂己愿。
AVC:新配乐是怎么回事?就是Joseph Trapanese和林肯公园成员Mike Shinoda配的这条,事情怎么发生的?
GE:基本是这么回事:片子是在戛纳大卖场卖给索尼的,当时还没完工。我们送了些打斗戏的粗剪片段到戛纳卖场,索尼看到了,也挺喜欢,就决定买下发行权,但想要自己旗下的艺人做条新配乐。所以就这么开了头。不是说他们听了原版配乐不喜欢什么的,只是一种组合营销手段。总之他们把片段放给Mike Shinoda看,他很中意,最后就和Joe Trapanese一起上了船。
对我来说——倒不是想打太极拳——两个版本都喜欢,我觉得最佳版本该是两者的合集。有些地方我的哥们儿做得更好,有些Mike和Joes配得更棒。但总而言之,能有两派艺术家以不同方式诠释你的作品,这体验很棒。很多影迷听到消息的反应是,“我勒个去,林肯公园啊”,但这配乐真的很棒,有早期卡朋特的范儿。用的都是现代乐器、现代技术,却有种八零年代的复古感觉在。我觉得是部扎实的配乐。Mike一开始就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我不会做个歌曲合集什么的往片子上硬塞”。他说想当正经配乐做,回归自己的古典乐背景。然后他说想让Joe也加入,而我是Joe《创战纪》(Tron Legacy)配乐的大粉丝。就好比他说的每桩事都是定心丸。
AVC:美版重拍的事张罗得怎么样了?
GE:Screen Gems(索尼旗下的制片公司)会制作重拍版,我挺激动的。我会以执行制片的身份加入。我的想法是不要参与太多。在某些地方上有点发言权就可以了。我觉得最好的做法是,不管最终谁来导,给他创作自由,就跟我拍自己版本时一样,因为那时候没人质疑过任何东西。没人指挥我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唯一的限制是预算。所以我想,不管谁接手重拍,这都是个很线性的概念,很直接的叙事。区别仅在于对概念、动作和场景的具体执行。不过Screen Gems对我们很尊重,对原版也很尊重。他们甚至雇了Iko和Yayan去给搏斗戏帮忙。
AVC:续集的事情怎么样了?
GE:还在剧本阶段。本来早该写完了。可我还没空真正坐下来写。希望能在一月开拍,故事将是原版的直接延续。老天保佑我们能在一月开拍,明年就能搞定。
(按:拍《The Raid》前,Evans本打算拍部叫《Berandal》的监狱黑帮功夫片,因规模过大被迫放弃,转而拍了《The Raid》。现在他的打算是把《Berandal》改写成《The Raid》的续集,这样嘛就一石二鸟了。拭目以待!)
AVC:你会就这么一辈子功夫片拍下去呢,还是有拍其他种类电影的打算?
GE:要说在印尼的工作,我还有很多功夫片点子可用,所以估计在那儿拍的下面四五部还会是功夫片,和Iko联手。但我的计划是在那边拍部电影,然后也许在美国或英国也拍部电影。这些片子我就真心希望不是功夫片了。就是想停一停,试试新类型。也许刚开始还是动作类,然后会试试、探索其他种类的电影。
看完《突袭2:暴徒》才来翻一下《突袭1》,大致看了一下简介,立马回忆起来,记忆犹新!
《突袭1》和《突袭2》截然不同,《突袭2》也就是常规的警匪动作片,加点卧底反骨剧情啥的,基本套路。
《突袭1》可就不一样了,说实话,和它类似的电影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大致剧情我记得一清二楚,就是说一队类似于突击队的警察未向上级申请就一队人马杀进反派的老窝——一栋记不得多少层的筒子楼里,从一楼杀到反派大BOSS的顶楼,虽然最终杀了还是抓了反派的大BOSS,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然正好也突出了男主——一个形神皆似“托尼贾”的印尼打星,最终也就是他异常勇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不易观看,从头到尾都是在一栋筒子楼的一个个房间和过道发生的,那家伙,在动作片里也是可圈可点的!
记忆中格斗和枪战都异常精彩,血肉横飞的那种!
特别是筒子楼里的老百姓时不时的偷袭他们,看的紧张刺激!
有时间的观众可以2部连起来看!
推荐指数⭐️⭐️⭐️⭐️
20名新兵小队在领导的带领下突袭一座满是犯罪分子的15层大厦——犯罪分子武装到了牙齿,在6/7层发生枪战,警察死伤大半——队长从领导口中得知此次突袭师出无名,是领导私自带队,死了白死——主角无意中被六年不见的亲哥所救,原来他哥在这里当老大的左右手——队长被老大右手疯狗杀了——左手亲哥被老大发现帮助主角,被疯狗拷打——主角解救亲哥,二打一打死疯狗——领导找到老大,绑其为人质,人质告诉领导这次突袭是警局高层设套让领导自寻死路的,领导杀老大,自杀时枪没子弹了——亲哥帮主角押解领导逃出大厦,自己留下当新老大——完。
《突袭》是一部纯暴力、高快感的动作电影,充斥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打斗与刺激的特效,而贯穿始终的是荒谬混乱的剧情和毫无意义的对白。不过,我想绝大多数领略过预告片的观众也不是带着探知人性、发现哲理的意图去观看本片的,我们只要看到好人痛扁坏人,而且打得够猛够酷够血腥就足够了,至于逻辑、角色、故事背景——那是奥斯卡级电影才需思考的问题。
本片所指向的观众群体很明确:12-28岁、热衷于动作游戏和功夫电影的、对爆头和血浆拥有强烈嗜好的男性观众。《突袭》也确实能够引发他们的共鸣,毕竟IMDB上8.3分的高分总不会是徒有虚名。而那些由于年龄、阅历、爱好乃至性别原因,“不幸”未能落入这一区间的观众,不如省下时间做些别的。
罗摩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的一名特警。影片开头,我们看到他清晨起床、祈祷、热身、吻别怀有身孕的妻子。据说好莱坞制片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吻别怀孕妻子”这一镜头可以为一部电影节省15-20分钟的情节铺垫。因为当观众看到一个深爱妻子的“准爸爸”时,会对该角色形成如下心理暗示:他至少是个善良亲切、社会关系正常、家庭幸福、功能健全的男人——当然,极少数特例除外,他有奋斗的动力,有回家的渴望且通常会经历出生入死的一天。这样高效的工具对于一部重点并非塑造人物、讲述故事的电影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
罗摩要面临的任务是,跟随20名精英特警队员及一名便衣中尉在无支援、无情报的状态下,突袭雅加达贫民区的一幢废弃大楼,那里盘踞着全印尼最危险的罪犯头目塔马。这是多么神奇的一幢楼啊!楼内布景可以用荒凉来形容,却装有先进的监控装置和运转良好的电梯。全楼高达15层,却只有一个进出口,让人不禁怀疑如果遭遇军队围攻或火灾地震,这些匪徒如何逃生?楼里的居民不仅包括穷凶极恶、身手不凡的犯罪分子,而且还有一些心地纯良、明显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这两类人平日里是如何和谐共存的?这些问题都不是《突袭》有时间回答的,因为特警队很快陷入了敌众我寡、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突袭变成了屠杀。
毋庸置疑,《突袭》的武戏风格确实十分突出,兼具黄金时代港式功夫片的轻捷迅猛和近年来《拳霸》等新秀的拳拳到肉,动作设计虽不算新颖但极为震撼。影片的主演兼武指Iko Uwais有着出色的武术功底和一流的身体素质,比很多依靠替身和电脑特效的好莱坞动作明星更加值得敬佩。至于那少得可怜的文戏,不过是层出不穷的打斗的理由和前提,如果在片中人物莫名其妙的鸡同鸭讲时,观众不小心打了盹儿,或走了神儿也不会对本片的观赏造成丝毫损害。整部电影就如同一场华丽而空洞的马戏表演,吸引观众注意的是“虎跳火圈”“狮口惊魂”之类的刺激,而那些串场和互动的时刻一直都是鸡肋。
《突袭》并不旨在含义深远、发人深省,而只希望像兴奋剂一样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可以肯定,电影结束后一定会有不少发烧友赞不绝口,跃跃欲试地想找人来“切磋”几招,所以我觉得本片最后应加上一条“片中特技皆由专业人员完成,请勿擅自模仿”之类的告诫。抑或编导自己也觉得影片的故事太过荒谬可笑,根本不会有人把它当真呢?
整部电影的色调很是阴暗,给人以一种压迫感,并不太强烈,但是时刻存在。故事情节也是十分的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总之就是打打打,看起来就像是过关游戏一样,一层一层的向上打,还有好多的人来送人头……当然主角是不会死的。
电影完全就是动作戏,全部都是武打动作,不过对于这部电影,也不需要其他的。虽然对于武术,格斗并不太了解,但总觉得其套路有一点泰拳的感觉,因为打斗之中大量运用了肘击,膝盖等,还有好多的其他的东西,猜测应该是某些综合的格斗术。电影之中的格斗动作很实用,经过设计,看起来也是有一定的观赏性的。
整部电影也十分的血腥,各种场面十分的暴力,近距开枪杀人镜头十分的真实,格斗之中吧对手的头部向墙上撞击,用刀割断喉管,动脉,扭断脖子等随处可见,因此电影很是血腥。主角剧烈打斗了那么久并没有显示出很累的迹象,个人认为是一个小小的瑕疵。从那种拳击比赛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或是某种印象,像是这种十分剧烈的运动对于体力的消耗是很惊人的,事实上很快人就会累的动不了的,在这一点上,电影洛奇就表现的十分真实。
总而言之,在格斗类的电影之中,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从头打到尾,这就是个动作A片啊!A片自然不是靠情节的,靠的是技巧、体位和耐力,从前戏到对抗到高潮,彻底撒开了玩,片子有点糙,但糙得过瘾,尤其喜欢潜入遇袭的部分,后面有点牵强,但都不影响快感,没想到印尼还能拍出这么尿性的片子来!牛逼!
相当暴力血腥
打,杀;打打,杀杀;打打打,杀杀杀。
刀刀见血,拳拳到肉,足以挑战整个华语动作影片。中距离长镜头的运用,使得格斗场面更为紧张刺激,全片一直在高潮。
爆HIGH的动作片,林肯公园配乐
血腥无极限……本以为史泰龙的各种血就已经足够血腥了,与此片相比简直是小儿科……
日光灯管切开整个喉部,甚好。那个瘸腿警察好像哈维啊。
可以再紧凑点,无聊的对白再去掉点
菜不错,但不对味。
久违的东南亚动作片在印尼又一次逆袭,《突袭》一定会和泰国《盗佛线》《冬阴功》一样形成话题,忽略故事只看动作、剪辑、摄影,只看插喉、爆头、剁筋、劈骨,流畅奔突酣畅异常,中小成本拍成这样真牛。不愧多伦多电影节午夜疯狂单元最佳观众票选奖。导演很有Hard-core精神。
打打打
各种抱腿、撞墙、击打关节的印尼民族特色,前戏和节奏把握得张弛有度,对暴力细节的展示充满想象力。应该没用钢丝,但大量华丽丽的回旋动作,绝对不是实战风格,可就是这样才好看不是么?要是去年看到,我的年度最佳动作片奖肯定不给南朝鲜!
故事情节乏善可陈缺依然能让人憋尿到片尾的超强动作片,火爆+血腥+无冷场
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啊!霍霍,霍霍霍,霍,啊!
十年来最好的动作片?不,十年来最好的僵尸片,你懂的。另外:陈嘉上老师真能打,直接干掉惠天赐队长哈!
这剪辑,这动作太牛逼了。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动作和枪战撑住全场,140分钟全程无尿点。
这简直就是一群人肉终结者,掉进了人肉搅拌机的故事!两点:1、动作片永远不死!2、中国武行,这事儿咱不能服气啊。(还有一口鸡汤:真想做成点儿事,不是尽力就行,是要做到极致。)
听不懂印尼语,单纯看动作,南亚武术就是狠
无脑暴力片,全程嗨爆。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是一栋大楼的闯关游戏。悍警与悍匪的暴力对决,真是翰爽啊!从枪战到刀战再到肉搏战,几场动作戏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群匪攻击让人想起13号警署一样的如丧尸来袭,结果真的有受那片影响。作为一部打片,已经很够了,过瘾。
真人版的暴力游戏,反恐特警突袭黑帮攻占大楼,无需对白,无需情节,无需角色,无需人性,只有逼真残酷无休止的暴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会是一次饕餮的暴力盛宴,无需脑子,只需眼睛。有时候“简单粗暴”是个贬义词,但当这种游戏兼MV式的拍法成了一种贯彻始终的风格和特色,那就叫它CULT神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