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式的博爱剧情中,贯穿着混乱的三角恋关系和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这部剧,除了对男主两段背叛爱情的经历搞得云里雾里外,还对最终女主瞬间被海浪吞没的黑镜头整得不明就里。而最戳中泪点的,还是土耳其小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最终舍身赴死的壮举。或许,他的悲剧也是为了告诉观众,无论身处怎样黑暗的时代,人性的光辉永不泯灭。
看完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奥斯卡伊萨克,夏洛特勒邦演的这部《承诺》,应该改名叫《背叛》比较合适,简直了,太烂了,土耳其人屠杀亚美尼亚人这个历史事件明明可以拍成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和人性反思,最后愣是被导演拍成了不伦不类的三角恋狗血爱情剧,真是难为贝尔了! 想起前段时间大家讨论过某宝上有一个可以帮忙测试老公出轨的收费服务,卖家化作小三勾引买家的丈夫如果成功就要付款,失败就退款,只想说敢玩这个的买家都是脑残,婚姻中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对对方有多重要,也不要去试探对方是否忠诚,地球离了谁都能转,谁离了谁都能活,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出轨不是因为他(她)不想,而是因为他(她)考虑了出轨的成本和代价太大或者是时机不成熟,你的试探和考验可能正好给了他(她)机会,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讽刺的是多少人即便步入婚姻之后还依然和前任或者追过自己的人保持暧昧联系,以此来炫耀自己所谓的魅力,来抚慰自己空虚的内心! 该片讲述了土耳其帝国末年,驻扎在巴黎的美国记者克里斯和医学院学生迈克尔同时爱上了少女安娜,于是上演一场缠绵悱恻的三角恋故事!
打开这部电影,是因为它和一战有关,和土耳其有关。对土耳其的了解非常有限,但是在世界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存在。抱着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态度观看了这部电影。
该片导演在上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里,用高超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卢旺达的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赚足了我的眼泪,也让我开始思索这些上个世纪所发生过得惨案。导演在《承诺》这部影片中也想通过类似的方法展现发生在土耳其的这次种族灭绝,只有转化成影像才会有更多人来关注。不过可惜的是,这部影片景色绝美、剧情紧凑,然而却不是一个好的叙事方法。将爱情和种族灭绝放到一起,刻意拔高爱情的高度,有所偏颇。就影片本身而言,只能算是中等作品。
从《金陵十三钗》里走出来的贝尔,再一次陷入了这个历史的大悲剧中。他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揭露了这次惨案,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证据。虽然在此片中他不是第一主角,但是却用自己坚韧的毅力、真挚的感情、宽容的人生观吸引了我,成为了这个残酷世界的美好象征。贝尔在片中扮演的美国记者克里斯,以一个鲁莽、酗酒、粗鲁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却在这场与己无关的战争中选择了站在亚美尼亚人一边。随着他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荒废的村庄,看到了被迫迁移的弱者,也看到了杀手阵营里心存善良的高管和为了救他付出了生命的富二代朋友。克里斯以一己之力对抗这个疯狂的国家,幸运的是他在这场战争中存活了下来并拯救了不少的亚美尼亚人,不幸的是他在实地报道十几年后的西班牙内战中身亡了。我想对于克里斯而言这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他的一生就是为了正义而存在。
反观片中的两位男女主角:迈克尔和安娜,他们是被屠杀的一方——亚美尼亚人。如果没有战争,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电影,迈克尔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会与安娜一起幸福的生活下去。然而在这场战争之中,他们的生命都无法保障,更遑论爱情。虽然是以爱情入手,但是整部影片更着重是在讨论人性。
迈克尔被抓去做苦工、仓皇逃离、搭载火车、掉下大桥、被人救起,正是在这一段逃亡之路上为我们揭示了奥斯马土耳其的残酷暴行,在二战期间德国所做的犹太人种族灭绝过程中出现的闷罐火车、集中迁徙、集中屠杀都在此有迹可查。
整部电影两端分级严重,片中展现的拍摄技巧、叙事方法令人震撼,不过可惜的是整个爱情线和战争线不太合拍,略有出戏。
感谢导演带来这么一部电影,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来认识人类自身。
我是来看贝爷的
贝尔的表演是本片无聊三角恋中的唯一亮点,强行因贝演技尔为本片打三星。
看了一会儿都想回去给《切口》改个高分了- -||特里乔治这什么披头散发的白老男审美啊。高大的先生好久不见(还学会双手打字了哈),真的太想念,但球球您正一下您的戏路,还有别总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有whitewash嫌疑的东西了好吗...【又被校友苏到了噗(虽演得不好lol瘸子口音可以说是和妮查同病相怜了)
传统的爱情+历史(战争)的电影,沿袭的是《飘》、《战争与和平》的套路,不是当今观众的菜。不过整体说来比吴宇森的《太平轮》好多了,至少也能让人了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值得多打几分。
我家老爷最近都在拍烂片了
2017年7月17日12:48:23,没想到评分很低,第一个推荐标签还是爱情,我却不觉得那是重点。这是个人视角下的亚美尼亚种族的故事,这种述说在怎样的视角下都透着悲剧,有良知的个人的生死荣辱可能都不算什么。
背景换成任何国家都没问题。贝尔又一次在异国见证了大屠杀。安娜实在渣的可以,米克尔也是渣男。老妈死了,老婆死了,情人死了。可能要表现战争的残酷就是得让女人去死吧。多加一颗星给奥斯卡。
布景跟服道化挺大气的,怪不得花了那么多钱,剧情是在种族屠杀下的狗血婚外恋的流水账,综合三星
抛开贝尔的角色不谈,整个故事的情感线让人看不懂。首先男主和女主感情的逻辑支点在哪就不明白,换做是你,你会选这个米克尔不选贝尔?所以后续的情感发展在我看来全是矫揉造作,还珠格格式的价值观。安娜听说米克尔有老婆以后负气走了?拜托,你没老公吗?装什么纯情??仅存的看点只有故事背景和贝尔
多好的题材,就是无谓的感情线加得无比尴尬,男主女主的人设都崩掉了。简直突显了老爷和高干基友人性的光辉!(这段历史应该多拍拍,然后每部都像这部一样在最后加上不要脸的土鸡至今不认这个事实
在一个三流三角恋故事中,藏着的是亚美尼亚人民的血泪,究其根本,则是两种宗教信仰带来的屠杀,但影片显然淡化了起因,仅仅是着重描述了奥斯曼帝国的残忍,或许,这就是影片仅仅是想要达到控诉的缘故吧。从影片本身来讲,或许显得有些不够精当,但表现手法上还是以微知著,很有情绪感染力的
不明不白的三角恋。但是题材特别棒。尤其敬佩Christian Bale饰演的记者,人生在世能为人类做如此贡献,死而无感。铺在山上巨大十字架在海湾和夕阳的照映下尤其动人。(但是感觉有点过于整洁对称了)。(为这个题材鼓掌👏👏👏)
贝尔演这种类型的片子怕是要上瘾的节奏
人性就是聚众欺负弱者
法国在国际关系中很微妙啊,在《卢旺达大饭店》中,只有法国和比利时联合国维和部队苦苦挣扎,伤员送到法国野战医院。这部电影里Chris找到了法国海军的船,开到海边营救了亚美尼亚人,最后他们在Chris的帮助下都得到了美国签证,最后他们落脚美国麻省Watertown,Watertown现在还有一个亚美尼亚移民博物馆。等村里疫情好些,再去打卡。
观影让我想到冷山虽然不及冷山历史背景众所周知,但是在历史背景下,这个故事和场景没什么特别弱。结尾主题升华,故事收场,总有爱人离去,总有至交最后。
这种老派的乱世三角恋电影貌似很久没见过了。虽然土耳其政府至今仍不承认影片讲述的故事,影片在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塑造上也存在硬伤;但在如此大气的背景下,足足讲了120分钟的故事,把观众带入这般乱世绝恋绝对绰绰有余。
碰巧三个人都是我的菜,但真的是,好无聊的三角恋,导演和编剧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了...贝尔快接点好本子吧...
#TIFF2016# 卢旺达饭店2.0 用一段虚构幼稚三角恋引出的土耳其政府至今立法否认的亚美尼亚屠杀,可惜男女主角实在是面瘫的出戏把战乱中的爱情演绎的莫名其妙,贝尔饰演的高尚美国记者倒是出彩。
讲真这片子真的是没啥味道…最多给2星半,剩下的2星半给老爷,真的是,老爷明明没有多少戏份,却被拿来炒,没有老爷可能没多少人会看这片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