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北风那个吹》,因为这部戏,还特别在视频时问妈妈,下乡的时候是不是很有意思。而得到的答案是:有些女孩儿坚持不下去,受不了苦,嫁给了当地农民,再也回不了城了。而妈妈,为了能早日回城,春节也不回家,和男劳力一起上山砍柴。
我很喜欢那个年代,或许更多的是好奇,现在想来,我的父亲母亲初三下乡,三年后,又一起被第一批抽调回城,之后,结婚,再之后有了我。然而,正如好多人所说,夫妻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享福。爸爸妈妈如那个刚打开国门后躁动不安的时代一样,也在安逸的生活中走向婚姻的尽头。
我曾经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让我出生,为什么爱了却不能坚持。但随着一段段爱情的终结,我也终于渐渐领悟,爱了,是可以结束的,爱情也会有终点,生活会改变一切。
曾经像听故事一样听爸爸讲过他下乡时的一些劣迹。他也像帅子他们那样偷过临村的鸡,在冬天的田梗里追野猪,和大队顶着干给知青争粮食,带头闹事……不过,我忘了问爸爸,他们的烟囱里是不是也飘出过鸡毛。
《北风》里的人物太完美,特别是结局我不敢苟同。比如现实中我的父亲就没能像帅子一样悟透过往。妈妈这些年来依然单身,伴我读书,照顾我的生活,今天还孤独的一个人在国内等着我。而爸爸的感情生活却丰富。尽管,他说他根本不爱他现在的女人。
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尽管会高于生活,但却不能等同于生活。像石虎子、老庄那样执着于爱情的人不会很多吧。于是我还是愿意观看他们的北风吹的年代。那个年代真实而纯粹,复杂又单纯。
上次回国,看到姥姥家相册里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如获至宝。她和大姨穿着绿军装,站在天安门前,手里是那本人人奉为神旨的语录。妈妈的眼神特别安静,静得像一池春水,当然那眼神执着又充满希望。她们有信仰。
我没有信仰。尽管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国度,有人告诉我信教、加入教会,这样能尽快融入西人的社会,并且还能提高英语。我依然选择沉默。记得一次在火车站等车时,旁边坐了几个老华人。其中一个老奶奶说“我就信我自己,我不信教”。那天我很想妈妈。
掐指算算,这辈子也完整的看过不少电视剧,有些年头太久远,记不清晰了。如果从头算起,看电视剧的历史也攒得成我的成长史。记忆的海洋里,可分门别类的,挖出一块给它,让这些电视剧从小到大,手拉手,连成线,或者合成一卷子胶片。
儿童时代印象深刻的是《阿童木》、《聪明的一休》、还有《哆啦A梦》,当时还译作《机器猫》。唯一的一部正剧是《西游记》。多好的剧集呀,孙行者能斩妖除魔不说,还古灵精怪得讨喜,最关键是他想变啥就变啥,想去哪就去哪,给我的小脑袋瓜做了最初想象力的启蒙。
少年时代看的是《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给了我深入浅出的爱国教育,以及生死相许的爱情美梦。记得那时家里刚买电视,上学的日子父母不给我看,急得我心里猴痒,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听着电视声,偷偷把房间门开个缝儿,远远地瞄一两眼,心情饥渴难忍。有一天晚上父母出门走亲戚,我一个人在家,那可是太欢天喜地了。打开电视, 正响起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恢宏的漠上草原,从此在我心头不可磨灭,后来任时光荏苒,这部电视剧一直引为经典。也正是因为当时看的是郭靖和华筝的一段,对二人最终不能相守抱憾至今。
大学时代,那些浪掷了的日子,有一段是丢在了网吧里,看一部所谓不可多得也昙花一现的剧集《流星花园》。杉菜竟选择道明寺委实可气,花泽类好恬静可也太面了,那种性格还是不要的好,像纯净水令人珍惜但没法天天只喝它。杉菜的亲和,像你睡了一宿好觉,早上一出门,阳光照在路边野草堆里新发出来的一朵小兰花,嫩嫩的芽,很灿烂,你会觉得她的出生只为了你绽放。或许每个普通人,生命里都盼望着碰上这样亲和的女生吧。
论起现在,工作之余,看电视剧的时空多了。好像一长大,你的时间就不得不用电视剧来消磨,下班之后,睡眠之前,浑身乏力的时候,也做不得什么持之以恒的事,也不想去切磋性感的事,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就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电视。让我非常喜欢的电视剧,一部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一部就是最近的《北风那个吹》了。
我是在土豆网上一口气看完《北风那个吹》的。它的艺术和认真使我不敢等闲观之。沐浴更衣,正襟危坐,守着电脑一集接着一集,转眼就天亮了,来不急洗漱,赶紧带着疲惫的身体去上班,但心里欣喜,那种美滋滋的感觉,是小时候隔三差五的吃到巧克力才会有。
时代的变迁打造了一个恢宏的舞台,牛鲜花、帅子、刘青,每一个知青,都在这块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尽情演绎,每个人都真实丰满,每一次颦笑都是来自内心,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忘我,不是在表演,如同灵魂在旁若无人的舞蹈。他们的形象毫不单薄,闭上眼时,感觉都会有着金闪闪的光辉,是生活磨砺出来的光彩。对安建导演不甚了解,他拍得出《北风那个吹》,可见不仅不是泛泛之辈,且是性情中人。在他的刻画之下,一部剧集数十个人物都是丰满可信,人性毕露。夏雨是一直喜欢的,喜欢他的《独自等待》,喜欢他身上五四青年的气息。可没想到他戏路这么宽,把一个顽皮邪气的帅子演得十分招眼。原来清瘦男人也诱人得紧。闫妮演技没的说,唯一的缺点,就是扮相略老态,要是再俊俏一点就好了。但估摸着算,大陆现有女星里能找到比她更合适的,还真不多,如今这女星市场,花瓶是批量生产的,脸上真有活的可是弥足珍贵了。马苏是第一次见,这妞儿长得就是个初恋情人的胚子,清纯,任性,爱憎分明。还有那些配角,演得不是一般二般的好。一群好演员,成就了这部剧集。
打动人的剧集,大多都有不朽的爱情。牛鲜花,刘青,帅子,他们从爱的不同方向,纠结缠绵,一生一世,任时代变迁,高低离合,他们命运交织,越陷越深,对爱情执著以至狂热,不择手段亦不可谓不可。俗语“不是冤家不聚首”,冤家亦成情人的代言,冤家越多,感情越繁复。腾下心细想,牛鲜花对帅子的感情可真是纷繁复杂的可以。
牛鲜花,何许人也?曾当过县革委会委员,武装部部长,铁姑娘,钢脚板,虽青春年少,但又红又专。虽有少女心性,但早在革命的烈火中锻造成材。可怀春之心,女皆有之。在那个生活匮乏的年代,对文艺的喜爱,让她和帅子愈走愈近,不肯抽身。我想她发觉自己喜欢上帅子的时候,明知不可能一起,可心头会涌上汩汩热气,窃喜在她生命最美好的时候会遇上他,她愿一直沉浸下去,一直,直到帅子离开,才允许自己醒转。她会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帅子?从他说她像他姐姐的时候?说不清,谁也说不清。可以肯定的是,她在广播室放“北风那个吹”,是一个女孩子在等待约会,心爱的人独自滑过茫茫雪原,在革命歌曲中愈行愈近,扣人心弦。她从不曾想,有一天,他们终成连理,并命运多杰。如果不是帅子残疾,她鼓不起勇气要帅子。那时候,她肯定在心里很骄傲的想,现在,帅子是她一个人的,再也没有东西能够阻隔他们俩了。她愿在那片白茫茫的荒原上,村庄里,和帅子相守相亲,哪怕贫苦,伤残。爱情本不可多得,决绝的爱情更摄人心魄。这份执著,终成了她一生的苦难和信仰。
牛鲜花跟了帅子进城,从牛主任成了话剧团跑龙套的,谁懂得她心里的落差?原本也叱咤一时,突然只能天天在舞台上吆喝“卖冰棍儿喽”,仍能笑脸相向,格外不易。后来下岗了,养家糊口全靠她上街摆摊,毫不抱怨,甘之若饴。她依然觉得选择帅子是莫大的幸福。所以帅子的跑路才不容原谅。牛鲜花对帅子的爱,是一种崇拜,一种疼爱,混合起来,无私无畏。爱之足深,恨之够切。
当再次见到帅子和刘青,她的报复,是鱼死网破,玉石俱焚。既不能同生,何妨共死?别有一份意思在此。
帅子又是何等人物?帅红兵,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加叛逆青年。个性率直,才气澎湃,惹麻烦是一个接一个,他惹出的麻烦让导演省力不少,就靠他的麻烦串联一下,电视剧的主线就出来了。为了早日回城,主动接近牛鲜花主任,给她送礼,帮她排节目。如果不是意外受伤,他和刘青携手回城,多么神仙眷侣的一对恋人。可正像牛鲜花的话:“没有假如,所以我没有错。”
帅子是有魅力的,正是他的魅力让两个女人为他受一辈子苦。帅子也是善良的,问题是历史往往相似,两个女人之间,男人的善良就近乎优柔寡断。家庭,爱人,让他无从躲避。终究要背叛一边,他倒向了比较有心计的一边。或许,并不能完全应了刘青的心计。在内心里,帅子还是爱着刘青,失去才感到重要,他的脑海里会永远记得刘青离开时的泪流满面,初春开冻的乡村道路上,远去的拖拉机,挥舞的手,哑哑难言的苦楚。牛鲜花对他的好,过于贴近,竟被忽略了。但他终会再想起,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永远遗忘,就像他想起刘青的好一样。
很多人不喜欢刘青。因为她的心计,她是牛鲜花的对立面。可无法否认她对帅子的好,没有多少恋人能够做到。她极端,一心想夺回帅子,成为胜利者,为此,她失身过,遭暴打,婚姻不幸,一生幸福,如水银泻地,永拾不起。她最后悔的就是离开帅子,愿做一切来弥补。可最后还是失去了,她不甘心,成为了这出戏的配角。可她的付出,她的真挚,诠释了爱情。只不过,她遇到了牛鲜花,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嫌。刷子残疾时,她离开,牛鲜花收留,无话可说。在人性上,刘青、牛鲜花一样伟大,只不过,人格略逊。
这亦是一部人性的大戏。以上的牛鲜花、帅子、刘青不说,知青点的大庞,石连长,甚至祥子,这一大群人物,每个人的善恶,刻画鲜明,瑕瑜互现。知青点分组举报,一张张虚假面孔,对待利诱其实真能有几人挡得住?记得有个综艺节目,考验金钱面前的爱情坚贞。老板对男子说用五万元换他女友,男子不加思索的驳回。老板不紧不慢地加到五十万,男子仍坚决。老板慢悠悠说五百万,男子犹豫了。这时他的女友主动说,应该换了。如今,什么都是有价钱的。所以才会对牛鲜花此类人的爱感动,不计回报,彻底决然,你回来,我还是最爱你的那一个。牛鲜花和帅子跳“北风那个吹”,翩然而舞,互为依托,好像两只老雕飞过沧海,在云际的巢穴旁回旋,我等都不如他。
其实不用多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剧集,它会让你泪流满面,甚至泣不成声。他们爱得深沉,一如歌声。
牛鲜花:
在开始的时候,牛鲜花确实是喜欢帅子的,但是她做的也没什么毛病,她所做的一切确实是为了帅子着想,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为他考虑周全,毕竟在那个时代,好多事情都是不由自主的。
很同情她,也很佩服她,但是有时候也有点讨厌。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大胆选择,都是她自己的自愿,这些苦与乐都是她自己的坚持。
有时候真的觉得她可以放弃了,可以放弃帅子,选择更好的生活,这个剧里她有那么多的追求者,她都没有选择,可能我太肤浅了,我实在无法体会到她对帅子的爱了,曾经可以有,但是遍体鳞伤后她居然还可以选择爱着,我无法体会,我只有一万个问号,我甚至觉得这值得同情吗?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她的精神,她的大度值得我去学习,只是有些东西在难能可贵我也学不到,就像弹幕说的,有些人可能只能出现在电视剧里吧。
刘青:
当时在月亮湾的时候,她确实总喜欢做一些很幼稚的事情,以至于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本来是为了帅子好的事情,也让她弄得砸了,就像牛鲜花说的,她就是一坛醋缸,不允许帅子和牛鲜花的一丝丝接触,否则醋缸就会翻。
当然,也能理解刘青。在爱情里的人,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男人和其他女生产生暧昧,即使它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但是又有多少名正言顺的后面藏着别样的心思?她不得不提防啊!只是她的做法真的很幼稚,如果牛鲜花是和她一样的人,那么上纲上线的话,刘青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有时候真的觉得这样的人真得给她一些教训,不然她永远不知道别人的手段,以为别人都是傻子一样。
最开始看的时候,我真的恨不得冲进去打一顿刘青,后来看,客观一点,也能理解她的行为,只是还是很想打她。
帅子变成失语症后(失语症难道和傻子一样吗?),她果断放弃了帅子,我也曾经真的以为,她是爱着帅子的,我以为她对帅子的爱真的是海可枯石可烂天可崩地可裂,没想到也是如此的现实,当他不再是曾经的他后,还是选择面对现实,让爱情就留在昨天,毅然决然回到城里。
也许命运就是这么折磨人,当她回到城里后,当帅子也和鲜花结婚后,他也就自然而然好了,于是命运开始轮番折磨这三个人。
尤其是所有人回城之后,刘青把所有的不幸全部赖在牛鲜花的头上,我真的怀疑她是不是精神有什么疾病。
帅子是她自己放弃的,看着帅子如今好了和牛鲜花结婚了,生了孩子了,她又心生嫉妒了,她自己选择和黄建波结婚,她自己把黄建波当做自己的筹码,可是却把黄建波对自己的虐待当做是牛鲜花的过错。
黄建波这个人纵然是心里变态,他的所做所为确实换任何一个人也承受不了,我纵然讨厌刘青,但是同样看不过黄建波。
但不得不说善有善报,黄建波也算是对她的惩罚吧。
后来她私自把和帅子的孩子生下来,还不告诉帅子,自己抚养两年后,把他送给了牛鲜花。依旧说这是牛鲜花做的孽。
后来帅子把他们的孩子带回去,她没有带几天,就又送回来了,而且还说自己不会带孩子,那您早干嘛去了?不会带你为什么要生,生了你还不养,儿子还是一个智障(我真的怀疑是不是她做的孽太多了,因此给了她孩子的报应)。送回来的时候,她还说自己得了癌症,真是牛啊,咒自己,真的可以,也就是她这样的人,宁愿不养自己的儿子,抛弃,她也愿意说自己得了癌症。
她做事情好像都是一时热乎,她现在想做,她就去做了,如果成功,那是自己的,如果失败那就是别人的过错,而且不知悔改,也不会心怀愧意,可能在这部剧里,她就是在生意上有头脑吧,其他的都是别人的过错。
帅子:
他真的很可恨也很可怜。在那个时代,他纵使做了一件在如今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却要被冠以很大的罪名,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很庆幸自己可以自由的看一本书,而对于他来说这却是很难的事情甚至是影响终身的事情。
在月亮湾的时候,他即使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和鲜花的接触完全是为了利用她能够让自己早日回城,也许后来对她有些心里变化,可是他俩是周瑜打黄盖,所以我不想说这里有什么对错 。
但是后来帅子这个人就是这样,他做什么都会出现挫折,都会不顺,他也有非常不负责任的时候,他一走了之,他不管不顾,把妻子孩子爸妈甚至是刘青的孩子全部留给了鲜花,让鲜花一个女人背负起一个家。
他曾经回城之后,给鲜花说这样那样的理由,就是不回月亮湾看望她和孩子,他其实是想抛弃他们的,只不过后来出于愧疚才会选择不离婚,不高考,带她们回城。
也许一步错,步步错。就是因为没有那么爱吧,所以可以抛弃。
有时候我也以为爱可以代表一切,其实也不然,纵使爱情存在,也会在面对现实时有所选择,这是占比的问题吗?有人说那就是不够爱,可是曾经的那些有代表什么呢?复杂,确实人性就是复杂。本以为可以简单用文字来解释,到后来发现,它是盘根错节的,它是无法言表的。
也许一切是编剧的安排,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我们就做好旁观者吧!
看到前半部分,写出了一群城里年青人面对本不应该他们面对的世界,他们的青春,热情,对生活的渴望与恐惧,他们的奉献与自私和谐共处。人性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时,趋利避害和良知的光芒交织在一起,每个合理的个体形成了相互折磨的群体,每个青春在现实中成熟苍老,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又龌龊至极的一面。没有城乡对立,没有男女薄情,只有人性的复杂。
看这个片名我完全没想到后半个剧情是这样进行的……
说实话很多知青没什么真本事却觉得读了书就高人一等 人的能力不是靠知识储备决定的 尤其很多知青是学文科或搞文艺的 不过多读了几本文学作品或会点才艺罢了 这些在人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有什么用?而且既然读了书应该有点抱负吧 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不正是知识分子该考虑的吗?知青不去想着怎样帮助那些贫苦老百姓 而是整天为了自己的私利想着怎样回城 所谓的挫折困难不过是恋爱受阻跟农村人同吃同住而已 甚至参与的那点劳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更别提对农村有啥贡献了 还不是农民辛勤劳作白养着你 农村人不比知青惨多了 所以我很不理解有些观众心疼知青骂那个时代 观众里有几个是城市出身啊 如果你处在那个时代 你大概率也是农村人 你比这些还有机会回城的知青惨多了好吧 最后这些少数小资们还写出文艺作品让无产阶级同情他们 真是讽刺
此片告诫我们,一要相信报应,二不要喜欢文艺青年。
故事是够了
有段时间热播,一开电视,各个卫视都在播。跟风看完了,整体比较好玩。夏雨从头到尾都没变老,但是最后他和闫妮一起跳北风那个吹的时候,他们的知青同学都眼泪汹涌,因为那里有他们青春的影子。也就最后有点感动吧。。。
我爹说剧本好 但是到后来太扯了
在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命运显得如此渺小。喜欢闫妮的表演。
前半部后半部风格迥异。没有看完但是很喜欢前一部分,喜欢那种在雪地里狂奔马上要见到对方,心里想怀揣个小兔子一样扑通扑通跳的感觉。
牛鲜花到底看上帅子哪点了?真特么鲜花给好大一坨翔作践了。
笑也春秋,哭也冬夏。
女人做到牛鲜花这份上也太过了
很有潜质的电视剧,但是应了那句贪多嚼不烂
超喜欢闫妮.
先是知青年代戏,然后是家庭伦理剧,再然后是商战戏码,到最后却成了韩剧了。
很感动!很纯粹的爱!
央视电视剧频道正在播放该剧,我以前从没有看过,不过才看几分钟我就知道是我喜欢的电视剧。
我喜欢的是知情时代的爱情
知青的部分编得好,演得妙;后面则是歇斯底里生拼硬凑,大把的味精调味,到结尾煽情得几乎恶心。本来好好一个故事,越讲越歪,遗憾。闫妮真是个好演员。
闫妮演的真好,比什么三枪好多了。可惜是半部好剧。
前半部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