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勃2015

HD

主演:布莱恩·科兰斯顿,戴安·琳恩,海伦·米伦,路易·C·K,艾丽·范宁,约翰·古德曼,迈克尔·斯图巴,艾伦·图代克,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迪恩·奥戈曼,罗杰·巴特,大卫·詹姆斯·艾略特,丹·巴克达尔,马克·哈雷利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特朗勃2015 剧照 NO.1特朗勃2015 剧照 NO.2特朗勃2015 剧照 NO.3特朗勃2015 剧照 NO.4特朗勃2015 剧照 NO.5特朗勃2015 剧照 NO.6特朗勃2015 剧照 NO.13特朗勃2015 剧照 NO.14特朗勃2015 剧照 NO.15特朗勃2015 剧照 NO.16特朗勃2015 剧照 NO.17特朗勃2015 剧照 NO.18特朗勃2015 剧照 NO.19特朗勃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特朗勃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好莱坞著名编剧达尔顿·特朗勃的传记片。  特朗勃上世纪30年代进入好莱坞当编剧,奉献过《罗马假日》、《出埃及记》、《斯巴达克斯》、《约翰尼上战场》等经典作品。在荣誉背后,特朗勃的职业生涯实际上非常坎坷,他在40年代末遭到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的迫害,被米高梅于1950年解雇,并蹲了大牢。出狱后他被政府列进黑名单,一度无法工作,特朗勃就借用他人名字创作剧本。他曾凭借《罗马假日》与《勇敢的人》夺下两座最佳编剧的小金人,但当时剧本的作者署的都不是他的名字。直到1960年,特朗勃才走出迫害,他的编剧才华才得以重见天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赤脚黎明可爱的你打死不说我爱你大作战黑暗之心1991章鲨2023偏偏爱上你公园里的女孩戈登·拉姆齐:美食秘境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一点吐槽

第一个镜头让我以为主演是加里·奥特曼,据说还真考虑过让他来演。

影片开始于1947年,当时的特朗勃只有42岁,可老白的扮相太老了,看上去怎么也有五六十了。

开场在片场拍摄的那部由Sam Wood执导、Edward G. Robinson主演的黑色电影让我一顿好找,结果发现是影片里杜撰的,妈的,另外路易CK演的那位也并非真实人物。整部影片没什么戏剧冲突,没看过原著,也不好说改编得如何,最有意思的桥段是特朗勃找来一帮黑名单上的同僚为B级片电影公司当枪手,连同两位B级片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众配角中的亮点,可惜这段情节只是点到即止。片中表现“好莱坞十君子”事件以及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风貌很到位,但挖掘主角个性的情节不够,另外感觉其中特朗勃与妻女的矛盾的段落可以去掉,应该再加点表现他的写作才情的桥段,毕竟一个既能写《罗马假日》又能写《斯巴达克斯》,还拿到过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人应该不只会坐在浴缸里冥思苦想吧。虽然老白凭借特朗勃一角拿到奥斯卡提名,但觉得他的表演收得有些过——演出了隐忍和睿智,却没演出锐利。

有一个地方不知道是不是bug:Edward G. Robinson为了帮十君子筹措诉讼费,卖掉了他家里墙上挂着的一幅梵高的画,到特朗勃出狱几年后他们再见面时,这幅画又重新出现在墙上。

除了《特朗勃》以外,其他比较有名的关于好莱坞黑名单的电影有伍迪·艾伦主演的《出头人》(马丁·里特执导)、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嫌疑犯》、金·凯瑞主演的《电影人生》。

很多年以前买到过一本特朗勃的好友、同为十君子之一的编剧Ring Lardner Jr.(也曾两夺小金人)写的自传,看完这部电影,突然想找出来读一下。

 2 ) 怀疑一切事,相信一切人——北美新片《特朗勃》漫谈

每个人问我,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里,最喜欢哪部影片,我都答《特朗勃》。时值影片上映二刷,有些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好。因为它已是一部足够好的人物传记片。相比今年的《黑色弥撒》《黑道传奇》,虽然题材不同,不可类比,但是这部《特朗勃》真的更加耐看。 <图片5> 打字节奏的贯穿 影片从特朗勃人生中,提取的第一要素就是“打字机”。无论是宣传海报、剧情穿插、原声配乐,他除了一半时间在浴缸里写作之外,大部分时间就坐在写字台上,用两个食指飞快的敲击各种型号的打字机,就连入狱期间也不例外。电影开篇,就在他不停的敲击伴奏下,罗列了他在1940年以前的成名作,搭配同样快节奏的钢琴原声《Eighy Words a Minute》——每分钟80个字,这是特朗勃的打字速度。 两撇胡子的倔老头 老白饰演的特朗勃,乍一看外形上近乎100%还原,尤其是在发型和胡须的掩盖下,人们更加忘记了装束背后的演员相貌,而是直接过度到真实的人物形象。而令角色更加神似的,是老白绘声绘色的模仿了真人特朗勃的吐字方式和说话语气。如果去看早期的采访片段,听声音,就会发现,很多单词的发音,是老白特意靠拢演绎的。 <图片1> 人物外形和神情都相似了,剩下的就要看剧本的功力了。编剧John McNamara参考了Bruce Cook的人物传记原著《Dalton Trumbo》,集合了大量当年的真实事件和影像素材。令影片观感厚重、丰富之余,还有着大量的精彩对白。导演:杰伊·罗奇把这些政治讽刺、黑色幽默的部分,掌控的张弛有度,时常令人浅笑回味。 特朗勃一生的故事复杂且沉重,却又感动人心。影片跟随他的事业高峰——签署了三年的好莱坞高薪合约、到拒绝HUAC(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审问、失业打官司、进监狱、到重回好莱坞匿名创作、直到黑名单被打破。阶段太多,如连锁反应一样不断推进,每个桥段都无法过多的展开。但是影片将人物的主线,放在了友情——好莱坞十人党,还有亲情——特朗勃如何守护家人的过程里。

面对有着共同理想,却并不喜欢他的朋友,特朗勃是慷慨的。当自己匿名找到了工作,他也希望其他失业的同伴可以有工作、有钱赚。就像他开解大女儿一样,当你看到班里的同学没有午饭吃,你会怎么做,是告诉他们去份工作?还是分享自己的那一份?女儿可爱的认为,自己会遗传父亲的共产党身份,而父亲却说,我并不是讨厌这个国家,而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更好。他除了更有才华、生活更富裕之外,与其它的同伴一样,只是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特朗勃于1943年加入美国共产党,本意是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对抗当时的法西斯主义,他并不太关心什么是马克思。——摘自豆瓣人物) 不断创作的一生 难得的是,影片中演绎了《罗马假日》和《勇敢的人》两部名作的创作背景,特朗勃失业后被起诉,高额的律师费用,没有收入的现状,都令他深深的担忧家人的生活。败诉后的他回到家,看着窗外妻子和三个孩子在院子里打乒乓球。他默默的拉上了窗帘,开始写自己的剧本。目的非常明确,写个好剧本,然后卖掉它,赚钱。这样的创作单纯有力,不拖沓,不纠结。令人想起当年《教父》作者,也是欠了一屁股债,如果没有这部作品的预付稿费,估计就要死翘翘了,才奋力完成了这部历久弥新的黑帮家族故事。这样的爱情题材、犯罪题材,永远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当然,众所周知,人们对于《罗马假日》也有争议,影片中也有呼应,但有趣的是,作者在创作时,可没想过要成为艺术家、得奥斯卡。特朗勃考虑的是故事本身的魅力,无论署谁的名字,都可以卖钱就好。试想一下,如今很多作品,如果拿掉作者的名字,观众还会不会买单?在那个人们逐渐离不开大荧幕的年代,剧作者们单纯的创作,更能显现出他们的才华。

而《勇敢的人》是特朗勃在出狱后,也是匿名撰写的,他的同伴质问他,在无数商业烂俗剧本的背后,他还是否有灵感与激情。特朗勃陷入沉默,他说在墨西哥驻扎时,当战争胜利,所有人都在欢呼,只有一个小男孩儿在那里哭泣,这是他的心病。而当他经历与家人的争吵与和解后,他写出了这部《勇敢的人》——关于一个小男孩儿的故事。他对制作公司的老板说,这个剧本有个大问题,老板问:“拍摄它很贵?”,特朗勃答:“不是,更加严重,这是个很好的故事。”,于是特朗勃心中衡量的“好”,令他再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影片中老白抽烟、嗑药、喝酒、熬夜,开挂一样的七天完成百页的剧本,每天创作十八个小时,他始终被烟雾环绕,要不就是躲进浴缸,被洗澡水围绕。就是个疯狂创作的老头,失去了朋友的理解,冷落了家人的相处,但是每个人都尊敬他、崇拜他,甚至想成为他。他一度叫嚣,自己只有战友和敌人,这么多年,只剩下战斗。直到他与大女儿的谅解和告白,讲出了每个人的心声。天才从来都是固执的,不好相处的,以前是,以后也是。如果去看真实特朗勃的采访记录,本人更加的厉害一些,老白算是柔和版了。

影片在倔强人物的背后,穿插的是幽默自嘲的智慧。大量的对白,去阐述特朗勃的想法,直接的、间接的都有。他说自己可以牺牲一切,不能失去家人。他说这个时代下,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牺牲者,即便他被列入黑名单很多年,但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他只是希望,如果有一天拿回奥斯卡奖杯,会送把它给大女儿,那个帮《罗马假日》改名字的女孩儿。而这些金像奖的背后,隐藏着那些默默无闻的,同伴们的牺牲与付出。 那个空荡的桌子上,立着奥斯卡奖杯,两个人推来推去的情节,非常戏剧性。后续柯克.道格拉斯和奥托.普雷明格陆续找他撰写《斯巴达克斯》和《出埃及记》,特朗勃的名字才终于出现在了大荧幕的结尾字幕里,使得黑名单被撤销,随后在美国编剧工会复职。这样传统时间线上的叙事,主创们却丝毫没有令影片沉闷,对那个好莱坞不光彩的时代,对美国人过激的立场,对那些自欺欺人的角色,影片通过特朗勃的言语和行动来瓦解一切,就像他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那件他们都不允许我们做的事情——继续撰写剧本,就是反击。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相信他的内心坚定的认为,这样做是用的,是终将被认可的,也是唯一走出困境的办法。

这部作品本身,依然会令人纠结,到底是人物故事足够震撼,还很影片的拍摄角度令其更加动人的疑问,但前思后想,处理的两相恰当,叙述方式没有令故事沉闷,就是好的制作。更何况导演和编剧还做到了幽默机智、温馨励志。其中可以看到,特朗勃从一个好的小说作者,到巅峰的编剧生涯,他从不抗拒创作,无论是什么样的类型片,在他心中有把好剧本的尺子,而不是用电影去教化主义思想,电影就是电影,不是宣传信仰的手段。外星人也可以跟农场女孩儿谈恋爱,单纯浪漫。人说常常伟大的作品,都是订件。亦如早期的油画作品也不例外,但是无数的订件累积,让创作者不断的磨练技艺。特朗勃总能看到冗长的剧本里的好故事,向下一个经典作品进发。 影片有一幕令人难忘的剪影,1951年入狱11个月的特朗勃,终于被释放,在背后的探照灯下,他走向监狱大门,一个并不高挑的身材,却如松柏般站立。他还是那个带着帽子,打着领结,拎着皮箱的特朗勃——像斯巴达克斯一样,不接受被当作奴隶一样对待,一个人对抗全世界。他选择了:怀疑一切事,相信一切人,从不后悔。多么可敬又可爱的好莱坞共产主义战士~ <图片3> 2015年12月12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3 ) 无敌的编剧技能

片子很好看,男主老是老点,很有味道,就是老帅老帅的,演的超级棒。女儿也很漂亮,里面的Kirt也好帅!!超级喜欢。
         对于,里面的政治斗争,我可不敢说话,哈哈,我对这方面还不成熟,害怕说错了以后,等会儿,就会上像片子里一样的 blacklist了,我只能说,祖国万岁,我是个傻子,我啥都不懂,别叫我发表意见,I love my country。just kidding.
       男主演的特别好,演出了成熟的睿智,机智的争辩,在困难中的不乱阵脚。
        出了监狱,他开挂似的编剧技能得到了适放,让我觉得,妈呀,这简直就是个god of the script。我看到他的煎熬,吃止痛药,不停地抽烟,没日没夜的写,沙发上写,桌子上写,最喜欢的还是浴缸里写,写的快发疯了。
         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我看到了他身心的煎熬,痛苦,但这不是他写出天才作品的主因,就像,如果我也没日没夜的写,我就可以写出那么伟大的作品吗,不可能的。所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上天给他的天赋,还有就是他的过去的经历。我觉得电影在他写作过程中,对于后者的反应很少,还好有。
        这就使的前面演了很久的个人经历,似乎有点与他写作的伟大作品割裂开了。让我一度觉得,这就是一个美国的编剧队长。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天赋和经历共同成就了他。
         所以这是我的看法。

 4 ) 尽管你是天才,你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天才编剧的一生

《特朗勃》是一部2015年由杰·洛奇执导的美国传记剧情电影,讲述了好莱坞著名编剧特朗勃非同寻常的写作人生。可能一眼看上去这似乎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但因其背景特殊,使得人们对当时的《好莱坞黑名单》也十分的有兴趣。

好莱坞黑名单

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这个时候,特朗勃也凭借其天才的写作能力与优秀的作品以高价与当时的米高梅电影制作公司签下的三年的合约,从此成为美国收费最贵的编剧,也许也是世界上收费最贵的编剧。那段时间他和他的朋友们在好莱坞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卖座的电影,他的家人也过着上流社会富足的生活。影片中他和他的妻子参加着名流酒会,住着大房子,豪车,休闲时间可以在自家花园与朋友们野餐,一幅幸福美满的生活景象。但是随着二战结束后政治气候剧变,共产主义成了美国的威胁。特朗勃因为其政治信仰原因开始被行业抵制,在1947年因为拒绝提供证词给众议员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继而因藐视国会被判刑,第二天第一个黑名单就被设立了,这个黑名单被称为“好莱坞黑名单”,后面也被称为“娱乐业黑名单”。

这份名单详述了美国1940年代和50年代中,因政治信仰而被剥夺工作权的演员,导演,编剧,音乐家和其他娱乐业人士,其中有真实的,也有被怀疑的。如果艺人被认为是美国共产党党员或对共产主义表示过赞许或同情、参与过认为是有社会主义背景的自由主义或人道主义政治活动、或者拒绝帮助政府调查共产党活动,都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一些人被列入黑名单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出现在错误地点和时间。即使在最严密的执行期间—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后期,黑名单也很少被确定和核实,但它对美国的娱乐产业发展造成了直接损害,相关人士为了生计经常被迫背叛朋友或原则,整个产业笼罩在意识形态审查的阴影下。

特朗勃在出狱后,被黑名单影响,只能为B级片电影制作公司工作,钱少还不能署名,但是这也并没能阻止他继续写作,他的房间一直回响着“哒哒哒······”的打字机的声音,一天工作17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家里装5部电话,用着各种各样的名字,秘密的进行着自己的写作事业。因为夜以继日的工作与家人有了分歧,由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女儿,不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连自己的16岁生日都抽不出一分钟的时间。朋友也曾激烈的问他你还有激情吗?还有真正想写的东西吗?

事实证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天才完成他的使命,即使在这样的内外压力下,他还是通过真诚的交流取得了家人的原谅,之后写出了《勇敢的心》,再次夺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家人与朋友的支持对他来说都至关重要。

尽管在特殊时期,他还是凭借自己过人的写作才华得到很多写作的机会,谁还敢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一部国产影视剧里的台词,大致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你但凡比别人强那么一点,别人就会嫉妒你,毁你,死乞白赖把你往下拉,摔死你,但是,如果你比别人强很多,人家怎么都追不上你,你猜怎么着,他们就要敬你,爱你,把你像祖师爷一样供着”。我觉得这句话放在这里依然适用,因为如果特朗勃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编剧,可能他这辈子不会有机会再去证明什么,争取什么了。

几经周折,当他的名字终于可以出现在荧幕上时,镜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眼部特写,透过镜片可以看到他眼眶含泪,名字倒映在镜片上,这是非同寻常的一次,象征着他终于可以做回自己,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尊重,也意味着长达多年的“好莱坞黑名单”在此刻终于被撕碎。

观影结束,妻子回到家后开始抑制不住的哭泣,这些年来由于丈夫的政治信仰而使得整个家庭遭受到的不公,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她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和照顾丈夫,努力经营着家庭,这一刻的胜利也是属于她的胜利

 5 ) 论《特朗勃》——自由与束缚

244年前的一个议会大堂里,一个中年男人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并在结尾处抛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金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既“不自由,毋宁死!”,随后,如雷鸣般的掌声贯彻在大堂的每一处;贯彻在北美的每一寸土地上,贯彻在每个美国人的心中。不久,一个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至此诞生,它自称的代名词为:自由。

自由似乎是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纵观人类浩瀚的历史,我们都能找到追求自由的影子,在此过程中,无数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究竟什么是自由?凭什么自由可以使人付出一切呢?

若想搞清自由,或许我们应该先认识与自由相对的词语:束缚。关于束缚,可能每个人对此并不陌生,因为束缚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们,仅从电影中,我们就能简单明了的看清特朗勃受束缚于何处,而这种束缚确是建立在其信仰之上,进一步来讲,特朗勃的信仰自由被束缚剥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来,束缚是一种对相对(乃各方面)自由的打压,而这种自由的存在也是因一种利害关系而存在的,简而言之,某类自由相对意义上破坏了反对这种自由者的利益,因此这种自由便遭到了不种程度上的打压。

那么这种束缚是否具有一致性呢?

《特朗勃》剧照

举两个例子:一是电影中的美国政府将特朗勃拉入黑名单,并禁止他的任何剧本步入影坛,仅因为他在那个年代信仰gc主义;二是某國zf全面清除氵去车仑工力,并将其任何活动都列入禁止的名单中。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者束缚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综上所述,自由既是一种个人的、自主的、合乎公共秩序的,却又是一种松散的、毫无逻辑的、非法的存在。与此同时,关于束缚的应用,也需遵循客观存在而定义。

至此,我想引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来为自由做最终的解释:“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而这种法律正如同束缚那些非同公共秩序的自由的定义一样,应为现代社会相对最为客观的存在。

回归前言与电影,美国即使在强调自由的前提下,却也在冷战期间通过非法的手段对信仰gc主义的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这种信仰,数万人因此失去工作,妻离子散,遭受全社会的歧视,最终走向自杀的道路。这明显是与其精神冲突,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特朗勃以永不妥协的精神努力的追逐自由——信仰gc主义的自由。

特朗勃本人

那么这也侧面回答了自由为何会令人们付出一切代价。

时至今日,社会上仍充斥着大大小小不公的束缚与各种违反法律的自由,无论是种族上的、个人权利上的、藏匿在方方面面上的,请守护住那最后一丝理性,再去推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

 6 ) 看过《特朗勃》


杰伊·罗奇(Jay Roach)是地地道道地以拍喜剧片而成名,《王牌大间谍》和《拜见岳父大人》两个系列早已经成为了喜剧片中的经典和翘楚,不仅如此,他对政治喜剧也多有涉猎,2013年的那部《规则改变》将直接导致2000年麦凯恩大选失败的萨拉·佩林从头到脚讽刺得通透涕零,同时还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三座艾美奖。

 
《特朗勃》拥有杰伊·罗奇作品一贯的特色。架构紧凑,节奏明快,同时还集合了前作中荒唐戏剧和政治喜剧的大成,不但情节丰富,却也充满了轻松和幽默的细节,成功地摆脱了刻意说教的嫌疑。


编剧约翰·麦克纳马拉 (John McNamara)以 布鲁斯·库克(Bruce Alexander Cook)所著的特朗勃传记为蓝本,但并没有将重点聚焦在特朗勃如何创作出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本上,而是架设了三条故事主线, 穿插了身为“好莱坞十人案”中一员的特朗勃与其他电影人的友情,与妻子儿女的误会和冲突,以及被划入好莱坞的黑名单之后如何匿名创作,最终遇到柯克·道格拉斯和奥托·普雷明格两位勇敢正义的重量级人物出手相助的故事上。这样一来,特朗勃的形象变得丰富多样,充满戏剧性,却又不失深度。


当然,快被中国影迷忘记本名是什么的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对这部电影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特朗勃吐字发音和举手投足之间的雕琢,让布莱恩·科兰斯顿(还是“老白”念着顺口)不易察觉却又细致入微的表现出了特朗勃在遭遇人生剧变之后的一系列变化与从未动摇过的坚守。他已经完完全全就是那个风趣,睿智,偏执,顽强,靠着笔杆子对抗整个世界的老男人。


今年的颁奖季中有另一部有关意识形态与命运为主题的电影《间谍之桥》,虽然命题与主旨不尽相同,但背景都是被巨大的铁幕阴影笼罩着的灰色年代。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短评

很棒的傳記電影!還好他的才華沒有被埋沒得以被世人得知

6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11分钟前
  • 诱导师
  • 推荐

影片很好的展示出了特朗勃的幽默感及遭受的一系列磨难与挣扎。

15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在好莱坞反共黑幕下,一位左派作家用笔做武器,对封杀和迫害说不。电影拍得四平八稳,但传奇性先声夺人,谁能想到《罗马假日》背后还有着这样的故事!海伦奶奶演的反派让人不寒而栗,老白给小李子又上了一课:老戏骨们靠得住。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oh great

19分钟前
  • 踢地哥
  • 力荐

直到1960年,特朗勃才走出迫害,他的编剧才华才得以重见天日

21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向过往的人物致敬

24分钟前
  • nothing
  • 推荐

这种性质的人物传记能排出令人热血的感觉,只能说这帮人的功力还是挺牛的。

26分钟前
  • 林皮雅
  • 力荐

里面的故事很典型,但是整体串联出来略牵强

31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好传奇的人生,是苦难也是辉煌。

32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一部很好的传记,在看这个影片之前对特朗勃一无所知,然而对他的作品却是非常熟悉,原来有着这样坎坷的经历。老白演得很好,希望将来有机会折桂奥斯卡。

36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推荐

流于表象,年代感的营造几乎都是通过资料影像表现出来的,差点变成一部好莱坞近代史略,多亏演员全力救场;爱德华·罗宾逊听证会那场戏简直就是二流美剧水准,当然这肯定不是斯图巴的问题。

4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罗马假日编剧的传记片,耐看。

43分钟前
  • 大师兄学长
  • 力荐

他写作的时候嘴里永远叼着一根架着烟嘴的烟,旁边永远有一杯威士忌。两次奥斯卡颁奖礼直播,他和家人坐在客厅里,当念出他写的作品获得最佳剧本的时候,全家都欢呼了,虽然不是他的名字。

45分钟前
  • Naive Response
  • 力荐

剧情一般 但演员演技弥补了这一点

50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还行

好看。。。

55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作为讲编剧的片这片的编剧好棒啊,人物事件时代都好有层次,每个小角色都有自己的arc。左派家庭观这么强好反讽(但真的现在每个传记电影都要美丽心灵么)。一直对那个时代的片场很好奇,这片借Trumbo一个人就讲得淋漓尽致。安静又现实的英雄主义好有魅力。老白奥斯卡!(好像说晚了)

60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很好的传记电影

1小时前
  • 最美的时光
  • 推荐

剧情还是不错的

1小时前
  • 已注销
  • 推荐

比想象中的好看

1小时前
  • 瑶一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