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马追不上"汗血宝马"。。。。
从长安城的中心,一直撵到城外小树林,才勉强撵上。。。
实在是贬低已经封神的赤兔马。。。。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看完电影,我强忍着砸电脑的冲动,慢慢走到窗前,做了个深呼吸——这都讲了个啥玩意?
《真·三国无双》(以下简称《三国》)是一部神奇的电影。说它什么都没讲,它有着长达两个小时的剧情;说它讲了点什么,除了几个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经典场面,比如三英战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又什么都没记住。
大咖云集、特效加持的《三国》,目前豆瓣评分仅有4.2,好于 11% 的古装片,好于 6%的 奇幻片。
《三国》获得这样的结果,并不算委屈,因为它的问题,是出在方方面面的。
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主次不明,矛盾不清。甚至有一种不知道究竟谁是主角,谁是主要反派的感觉。
正常来说,电影人物与情节,应该是为剧情主线服务,否则就偏题了,就像作文写跑题一样。
咱们看看《三国》是怎么讲故事的。
《三国》改编自游戏,游戏角色有很多,每个角色都可以说是一个主角,玩家会从操控角色的视角获取信息,提升能力。
但是电影不同,对于观众来说,需要有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替身(也就是主角视角),这个替身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不能改变太多次。不然会给观众的理解造成极大的困难。
在电影《三国》中,你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带入视角。
从电影剧情上来说,主线是讨伐董卓,那可是手握重兵的人,与之对等的主角起码也得是一位首领。也就是刘备或者曹操就比关羽、张飞更加合适。
而刘关张的视角是主线,曹操的剧情是为讨伐董卓提供合理的背景支持。那么相对来说,刘备作为主角就要比曹操合适。相应的,为了防止头重脚轻,对刘备的刻画应该适当的比曹操更加丰满才行。
但电影偏偏不这么做,花了大量剧情去讲述曹操刺杀董卓,然后逃跑,最后自己组建军队。
又花了大量剧情去体现关羽的忠勇、武力、与曹操互相欣赏等。对刘备的刻画,反而单薄的如同纸片一样。
咱们来对比一下能够增加刘备、关羽、曹操人物厚度的情节。(张飞是工具人,忽略)
曹操干了这些事:
司徒家酒宴闹事、刺杀董卓、被吕布追杀、被陈宫所救、错手杀了吕伯奢一家、起兵、会盟、青梅煮酒
即使关羽,戏份都盖过刘备一头:
开局救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再来看看刘备:
开局打败张角、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
(会盟这段电影情节对塑造刘备没什么加成,进城是曹操解围,获得重视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自己的武力、谋略方面都没有足够展示)
这么一对比的话,究竟谁才是主角?
曹操戏份多,人物厚,比刘备更像主角。可这样的话,又出来新的问题了。
电影主线是围绕刘关张的视角展开,最后跟吕布决战的也是刘关张,作为主角的曹操,却发挥了辅助的作用,一样不合理。
镜像问题,谁是反派?
根据上面分析,电影主线是讨伐董卓,那么反派应该是董卓,在观众的概念里这应该是最后的结果。
但是电影的高潮部分是三英战吕布,也就是不像主角的三英战不是最终反派的吕布,这算什么?我以为你要给我讲小红帽的故事,结果你讲了白雪公主的故事,还说这都是童话?
如果说“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的情节勉强糊弄过去了,最后“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剧情却真的变成了一根刺,卡的难受。
“没想到,你也有了小小的军队。” “这还不及曹将军的十万大军。” 这是电影结尾刘备跟曹操再见面时说的话,从对话中就能感受到两人实力差距悬殊。 但是煮酒论英雄时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曹操: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你觉得谁还能称得上是英雄。 刘备:我实在想不到还有谁。 曹操:为英雄者,定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吞吐天下,包藏宇宙之机。在我看来,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 刘备:作为汉臣,你竟志在谋天下? (打雷) 曹操:你别装了,难道你不是吗?其实,我们是一样的。
虽说《三国》是游戏改编,与《三国演义》出入甚大,但是改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就有些过分了。
相比而言,三国演义的描述更加细腻合理一些。
刘备为了防止曹操害他,一直假装痴迷于农务,种地耕田,灌溉养殖。直到有一日,关羽张飞都不在刘备身边,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大吃一惊,手中的匙箸吓得掉到了地上。此时突然雷声大作,刘备把心中的惊慌用害怕雷声掩饰过去。
在曹操看来,刘备平时在家务农,又害怕雷声,胸无大志,胆小如鼠,必然成不了大事,这才不再怀疑刘备。
在电影中的处理就有些不明所以了,以当时的处境而言,个人武力上,刘备不一定能打过曹操,军队上更是远远不如。那么刘备的强势回应,凭的是什么?
从刘备的眼神来看“我不但不怕,甚至我还想反杀。”
前面曹操错手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么当他看到以后大概率会成为劲敌的刘备时,很大可能直接灭掉,以绝后患。但他不但什么都没做,反而走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场论英雄,究竟谁怂了?
2016年,一部《封神传奇》告诉我们“明星+特效+烂剧情”没有搞头。五年过去了,《真·三国无双》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
小儿刘备,瘦身关羽,大肚张飞,老态吕布,造作曹操,肥憨董卓李儒,一堆小兵扒住董卓马,共跑齐飞,关羽一刀劈来,一波人飞起几丈高,还有刺角时几乎腾云驾雾般的刘备,吕天乐一戟劈开半座森林,笑的好开心,能魔改到这个份上,也算另辟蹊径了
不过既然本就是改编自游戏,那也不适合拿其它来对比,只看游戏的话,能把动作场面做出这个效果,其实也挺契合的
从黄巾之乱,到三英战吕布,简略般江边煮酒,剧情还基本没怎么改,其实既然动作戏都做到这么玄幻的份上了,剧情反倒还可以再多改一些,再雷一些,也是它的特色
要是把那些讲一口塑料普通话旁白,发不准音的港人多换掉一些就好了,不过在岛上窝久了,做下这么一部浮夸特效的片子,大概也挺新鲜
《真·三国无双》 改变自同名游戏,我没有玩过相关的游戏。不过,从“爽片”的角度来看特效、人物装扮都还不错,打斗场面也很激烈。 影片背景虽说是脱离了历史,但仅从影片里的内容来看,故事单薄,人物情感潦草、没有鲜明的特点,进而导致整个剧情过于肤浅。 观后感:打斗很精彩、剧情很糟糕。
上映6天票房仅1400万,直接登陆流媒体,《真·三国无双》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我本来不想过多评这部作品,但却被骂故意带节奏、无脑黑,那我就来聊聊这部历史游戏IP改编电影。 先说角色,影片挑了不少“角”,从游戏人物性格与造型方面最到位的当属吕良伟饰演的袁绍,有游戏里本初的那种感觉。除了几个非常主要的人物,剩下的角色几乎全部砍掉,曹操势力只有他自己有独特形象,曹仁是个大众脸,剩下的全部未出现。剩下别的角色我不说了,扣出多少面积大家心里都有数。 再说故事,这是这部作品最为致命的一个点,我没看明白影片到底是想表达《三国无双》这个游戏还是想拍历史连续剧。换句话说,是要把这部作品作为游戏粉丝向还是观众接受程度较为广的电影。如果是游戏粉丝向,剧情里一堆《三国演义》里的细节性故事,在这讲出来是真的没有意义,比如张飞鞭打督邮,曹操行刺董卓,和陈宫相遇吕伯奢,陈宫离去等等简直是在拖延时间,游戏粉与历史粉不需要再去了解这些和“无双”剧情基本无联系的事情,如果非要这么拍,为何不去选择游戏中的战役形式去串起来故事,完全可以用【洛阳逃脱战】去表达曹操行刺董卓后逃离洛阳的情节,非要生硬的用文戏去表现。如果是受众较广的路人向,这是一个非常没有故事层次的特效电影,出彩的镜头数得过来,放无双也好,无双觉醒也好,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文戏基本扛下了大旗,武戏的动作设计单调的可怜,而且后期特效制作拥有严重瑕疵,整部电影看完的感觉可以说是: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真·三国无双》近几代游戏中加入了IF剧情,就是完成一定条件后可展开幻想剧情线,影片完全可以选择一段幻想线来进行叙事,这不是纯历史类电影,何苦非要照搬《三国演义》那路人皆知的故事。如果用《无双大蛇》的形式去拍,三国与日本战国合二为一,也会比这部作品更加有吸引力。 当然影片也有可取之处,有两段战斗画面的配乐非常还原游戏,但与后期拙劣的特效搭配实在是不尽人意。 不希望这样的制作水准还有拍续集的想法。用心打磨一个特殊、非常规的故事,武戏大于文戏的剧情,特效配乐选角都到位的作品,才是《真·三国无双》“真”正的电影化出路。
本电影最大亮点,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凑够140字
一星给游戏的BGM,半星给构图和画面,半星给王凯和古天乐的演技。剧情垮到不知道怎么吐槽,一些经典的三国故事也被重新演绎得直接吐血三升。王凯的粤语配音真TMD出戏,最后,无主角,男人群戏。
《真·三国无双》又是部“诈骗”电影,恰恰要感谢三国演义原著故事为影片提供的厚实骨架,让周显扬这个港片资深混子导演在可看性上也行了一回。基本就等于是把经典拉到可看水准的一部电影。作为一部游改电影,影片中对于游戏呈现的段落反而非常有限。同时,这也带来影片最大的割裂感,很多时候影片都是以一个现实向的表演方式进行叙事,可每每到了决战,就出现大量魔幻割草特效。对于导演来说,统一美学逻辑可能是这部电影唯一需要思考的问题,结果周显扬就选择破罐子破摔,势必是得罪所有圈层的受众。如今周显扬吃着商业片的饭,又不求上进地砸着片方的锅,空留一地笑话和没人买账的烂片。
好片我不看,烂片我必看,哎,我就是玩~
电影一无是处,能和前两年的《阿修罗》媲美,一分给娜扎的颜。
5.1 首映 越看越拉胯,3分不能再多了,童年回忆情怀也拉了,也没整个无双觉醒,真tm催眠。刘备和曹操的剑能tm一模一样的?就看曹操稍微顺眼点。
古天乐是属于那种 他拍了烂片 你看完之后就骂“这电影真傻”但下次还是会继续看的那种。就当做是我们也在出一份钱在建学校吧。
手游广告式的动作场面+经典三国小故事串烧。挺好笑的。
绝了,就仿佛是一部从烂片平行宇宙穿越过来的电影,不然真的无法理解怎么能有人搞这么个阵容用这么大IP拍出这种没有1秒钟能看的片子
怎麽说这玩意呢……说烂倒不算,不过他走向很不彻底,装逼的因为特效不怎麽样,所以不算带感、文戏有「认真」位,但问题片中同时也有无双画面及根本是玄幻的设定,所以也没法对它认真,真要说的话,如果你玩过无双、三国志及曹操传的话,会有一点点亲切感,5.5分吧。P.S: 没想到片里最尬的不是打斗,而是吕布貂蝉如何定情的。P.S(2): 一开场董卓那段,我用临时工打赌,100%是「参考」了《釜山行》的群尸拖火车。
不出所料,确实是《阿修罗》级别的年度喜剧巨制,观众不笑的时候,银幕里的角色就贴心地帮着大笑。且不说伐董的大剧情无非搬弄了些妇孺皆知的“快消”起源故事,周显扬的审美之过时之土鳖,在那些他引以为傲的格斗段落得到集中展现:结尾三英战吕布那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天雷滚滚”,中二感爆棚——把游戏的特色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电影里,最终效果就是两头不靠的双向损耗。刘嘉玲带出的那些奇幻世界观也是贻笑大方,这个原创角色状若全知全能的天神,实际功能只是神经兮兮地念设定、连剧情、送装备,如《无极》中的满神一般脱线。
影片前十几分钟让我觉得好像在看游戏直播,适应了之后觉得还行,至少节奏挺快的。时而会有些迷惑台词,有种看很多年前港片的感觉,罗家英一出来我都担心他要唱歌,王凯帅的。
竟然比想象中好看一点点,一直期待能出现“敌羞吾去脱他衣”的相关彩蛋,遗憾并没有,反而是关二哥不知何故脱了自己衣。
虽然游戏改编情有可原吧,但是这个二哥找的也太瘦了,一点气势也没有。
把期待值调低,还是可以的。故事流畅,逻辑清晰,画面华丽而夸张,打斗动作没有因为镜头快速的转换而含糊,一比一复刻游戏。可惜没有想象中的割草,就几个小镜头而已。
它知道它是烂片,我知道它是烂片,我知道它自己知道它自己是烂片。我买票看它图个乐,它给足了我欢乐,我们都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了彼此。
看得非常欢乐然后回来打一星
预告诚不欺我。好久没看到过这么欢乐的烂片了,即便你是游戏的玩家,也不得不承认这剧情的流水与无力;倘若你事先没有了解过《无双》的设定,也会被里面「手撕鬼子」式的夸张的割草而笑爆。不过吕布大战刘关张那段动作衔接还挺好的。承认吧,很多的爽感都只局限在某种形式的媒介里。
港片追车不行了,开始追马?
一部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游戏改编的电影
不骗你们,罗家英被王凯捅了大喊“啊”的时候真的全场爆笑,就冲这么欢乐的片子你们不考虑去感受一下吗,比那些所谓喜剧片欢乐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