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较两部作品来比较两种流派
看到有不少朋友拿《三月的狮子》来和《恋如雨止》做直接比较。我的观点是目前动漫里表现手法上大致分为两派。《三月的狮子》和《恋如雨止》分别是两派当前的顶峰。一派就是像《三月的狮子》里,主要靠旁白来渲染表达情感。简而言之就是网友所说的“满分作文”系列。这一种手法在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时候主要通过文笔好的句子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再辅之以形象的画面,把这些情感更具象化、形象化,推向更高潮。也让观众能够更容易被这种情感所感染。而这种为了渲染角色心理的场景描绘,更多是抽象的、非现实的、想象的,主观的。
举个例子,“我就像深处大海的漩涡之中,不断下沉。想拼命抓住点什么。然而四下除了包围着我的海水外却一无所有”。这个时候镜头就给到角色在海水中,地上涌出海水不断上升淹没住了他。然后再给到这个角色向上伸出的手,手的旁边除了气泡外就是海水。然而实际上这名角色只是站在地上,来不及应对最信任的人突如其来的背叛。这就是一个这种流派的例子。
当然这里的这个例子,并不是《三月的狮子》当中的。只是我随手写的为了举例。在《三月的狮子》中,他们做得更好。例如被绷带缠绕,地上的野火,黑色交换心乱如麻等等。
而另一派则是像《恋如雨止》里,主要、也尽可能地使用景物来渲染情感。能角色心理活动,能不用嘴上说出来的就不用嘴上说出来;必须得用嘴上说出来的尽可能少用嘴上说出来,说得简练。简而言之,就是角色之间“无”对话,但却像是天地宇宙间万物都在替他们说话,都在替他们表达情感,都在替他们向对方、向观众传达情感。也就是“借景抒情,意象表志”系列。这种手法在对角色的心理描写的时候主要通过恰到好处的特写镜头景物向观众传达角色的情感。对于一些必须用语言才能表达的复杂情感,也会有语句的出现。但句子的作用是辅助。主以景,辅以言。辅之以语言文句来让画面里的景物更深入化、深刻化、细致化和准确化。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景物意象背后的情感,更好地代入其中,景色当中。像是置身溶入于这一副美丽或是忧伤的画卷当中去。而这种为了描绘角色心理的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大多都是细致的、现实的,真实的,客观的。也会出现主观的景物和意象,但都是和故事当前周遭的客观事物有直接联系和对应关系的。
举个例子。他静静的走到了跟前。面对着这个刚经历了也许是生命中最大的情感失意的女性,他显得有点退缩。就像他才是失意的那个。眼前的这个她,并没有流泪,甚至没有什么神情。如其说是懦弱,不如说是坚强。但是,坚强说不定更让人觉得疼。所以他终究还是张开了口,只是微微地。远处有一个小孩子,可能是淘气吧,在大雨雪里疯狂地拍打着别人家院子外的大门。但却丝毫没听到一丁点声音。也许是都被覆盖在那雨雪当中。而那在地底下窟窿里盘圈着冬眠的蛇,到底死了没死,谁知道呢。她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窗外不远处的一支梅花,在雨雪中呖呖地站着。像是选好了位置,在等着这一切的到来。雨雪像是越来越大了,一片花瓣应该是坚持不住,一放松就轻轻地飘落了下来。很快,另一片花瓣就也跟随着飘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又或许它也承受不住了。虽然好像漂往的是左右两个不同方向,但只要是向下,那就可以了吧。那或许就能算是一起了吧。没有再凋落了,太好了。大概应该有那么一刻,有那么一秒钟,这一切都停止了。停止了就好,不管是这花瓣,还是这雨雪,亦或是什么其他的东西。这好像是一种悲伤又叛逆的心情,花瓣们应该是不会有的,才对吧。因为它们本应该是在阳光底下,不为了什么哪怕只是在笑。此刻却觉得,只是停止了就好,只要停止了就不用再继续了。好像大概是有一秒钟,也只有一秒钟。终究还是被雨雪压垮了。终究还是继续了,哪怕只是向下。一整支梅花掉了下来。
这一段如果用《恋如雨止》里的手法就会是给个镜头男性,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女性,背景无声-》给个镜头远处的小孩,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地上的窟窿,背景风雨雪声-》镜头拉进-》给个特写镜头洞穴里的蛇,背景风雨雪声-》给个镜头男性和女性以及窗外的雨雪,背景无声-》给个特写镜头女性的脸,背景风雨雪声-》给个特写镜头一支梅花,背景风雨雪声-》一片花瓣凋落,背景风雨雪声-》第二片花瓣凋落,背景无声-》停顿在这一支梅花,背景无声-》一大块雪打下来,整支梅花都坠落了,背景无声-》整个画面先全白后全黑,背景的风雨雪声在嘶嚎,越来越大。
这样就基本完成了例子文句中对角色情感的描写的渲染。只需要在不够明确的地方加以些许内心旁白来进行细致化和准确化。或者甚至一点不加,全留给观众自行补充,也是极好的。
当然这里的这个例子,并不是《恋如雨止》当中的。只是我随手写的为了举例。在《恋如雨止》中,他们也确实做得更好。例如加了奶的苦咖啡,春天里飞向花芯的蜜蜂,地上的STOP,初晴时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
所以用《三月的狮子》来和《恋如雨止》做直接比较是不妥的。当然一般情况下,两种手法都会用上,只是看哪种占据核心位置,占有的比例比较多。很多文艺向作品都是两边都用一点,两边都用得不够好。
当提及涉及校园欺凌的作品时候,很少会提及到用了十余集笔墨讲述故事的《三月的狮子》。
除去作品原先总体的叙事风格,画风等劝退因素使作品认知度低外,还有的就是作者羽野海千花在叙述校园欺凌一事时的叙述重心所致。不同于其他的相关作品,在《三月的狮子》中具体的欺凌过程只占了极少的篇幅。随之受到影响的就是观众因为接受内容减少,心中的愤怒值打了折扣。而且少了的直观欺凌过程,观众难以抒发心中的负面情绪。而之后长时间的反抗欺凌过程更是全然没有观众期盼多时的“暴力解决”方案和“正义无敌”(姐姐在与对方家长交涉时落于下风),观众的情绪迟迟得不到宣发。所以,在整个观看流程里,观众见不到“正义”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心中的愤懑只是被慢慢磨平。整体观感“远不如”其他作品。因故,《三月的狮子》并没有成为校园欺凌题材的代表作。但它的低人气与它的质量远远不相配。
假如问题已经屡见不鲜,那么,比起再三强调问题,更佳的应该是提出解决方案,无论这个方案是否正确。《三月的狮子》就如上所讲把重点放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上。它从教师,家人和朋友的多种角度去试图突破校园欺凌的难题。除此之外,《三月的狮子》的笔触还写及了过往一直被忽略的老师同家人。有了这两点,称《三月的狮子》是校园欺凌题材的扛鼎之作,应该不为过。
人的成长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自简单逐渐复杂,每一层都存在可以连成线、密成面的相似点,足以承担一个人走向下一阶梯的所有。 朋友刚毕业时内心的迷茫、恐惧和无助透过屏幕望向我,想起彼时苛求现实的自己,最后又亲自扑灭内心不甘的燎燎火势向现实低头,沉默寡言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 “你毕业的时候没能进一个好的公司,现在又没一个好的职业,你要这样到什么时候?”来自父亲的语音瞬间沉下来。上学的时候习惯他们放养式的圈养,突然来一句带着担忧的慰问,让人猜不透。 窝在休息日的间隙,刷着《三月的狮子》,整个人陷入暗沉的心绪中,接受沉闷的侵蚀。“坚持自己,重视自己”的主题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可望不可及的远方摇摇欲坠。 为了生存,把自己交给将棋且在其职业道路上有所成就的零面对一连串持续的打击也免不了自我的审视:为了生存说自己喜欢将棋是否是谎言——似乎把不清楚具体位置的将棋当做生存手段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 情绪跟着情节打转,循序渐进中逃不掉那种直击人心的阴郁和自我审视的镣铐:一旦对比,我们都成了一无所有的人。 没有家庭,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现在连自己赖以生存的将棋都怀疑是否属于自己——零 现实中的你我仅仅是回头,便发现自己至今空无一物,所谓的梦想也已经不知去向。刚毕业也好,毕业一年也罢,在社会中打滚了几十年也就那样。 回归校园,参加社团,陪日向走出校园霸凌,清楚自己对将棋还是喜欢…… 背景色彩逐渐明亮,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钝角的变化,时间会把过去的做出证明,把你疑惑的给出答案。 而每个人唯一能做的如《三月的狮子》里穿插的主题:坚持自己,重视自己——即便我们一无所有。
(真人版和动漫版的情节有些出入,早先刷完动漫版再来看真人版,感觉某些片段只适合在动漫里更具感染力,放在真实的世界里有些别扭。)
不含剧透推荐!
这是一部几乎全篇都在讲将棋的作品。
也是一部和将棋几乎毫无关系的作品。
狂风凛冽的冬末春初,只有瞳孔透着亮光的幼狮不怒自威。浓厚黑夜里他的爪子日益锋利,沾满泥泞的身躯越发健硕,让人不敢靠近。
他的眼神却变得温和了。
*
在我看过的寥寥几部作品中,大多数体育番,或者非体育项目的竞技番,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规则说明和技巧讲解。用排球举例的话,观众可以很直观地看到“blocker拦网像铁壁一样的压阵感”“速度顶尖无处不在的超灵活接球员”,等等。
主角在精神和技术上的进步,也可以通过招式的进化浅显易懂地解说清楚,比如一开始闭着眼睛打的光速扣球,现在竟然可以睁开眼睛看到击球前一瞬间的慢动作,从而自由地控制球路!比如原本有效的假动作,随着比赛推进逐渐被对方完全看穿了!
这样的进化即使稍稍超越现实,观众们也可以结合平时的生活和运动经历,理解它们的大致意义。加上那帅气音乐、击球爆炸音效、中二的台词、挥洒血汗的画面,大家就会看得热血奔腾感动触电。
我简直爱爆这些表现力满分、创意层层叠进的招式。事实上,在看到超帅的攻击时,即使不是发自特别喜欢的角色,我也经常忍不住会倒回去再享受一遍它酣畅淋漓的闪电感。
总之,几乎所有体育或者竞技作品,都会在剧情的基础上加入这些容易理解的对策和招式,让观看体验更加爽快和丰富。这已经变成了剧情的一个重要支撑。如果没有了这些内容,作品就会像没有叶子的光秃秃树干一样荒凉空洞。
但是。
但是!
如果我告诉你,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明明一直在写竞技,可是硬生生把所有以上提到的要素全都剥离抽光一点不剩,作者完全不屑于让观众明白这项竞技的知识、主角必杀技的进化什么的……但你还是为主角的成长感动得泪流满面浑身炽热永远只爱他——
这样的作品,是不是厉害爆了?
我完全没有贬低其他动漫的意思哦。不过《三月的狮子》,就是这样的一部反逆常理而行,不可思议的神作。
是的,将棋这个东西,我们在看的时候是完全不懂规则的。不仅是我们,就连大多数日本人也没怎么接触过。和多年前的《棋魂》非常不同,在这部作品里出任何一步棋是什么意义,有哪些策略,作者一概不赘述,读者请大胆放心一窍不通地欣赏本作品!而且,比赛一旦开始,每个棋手就是孤身一人,没有任何团队合作啊这样热闹开心的东西。甚至连将棋的魅力在哪里都不去描述!
就算赢了棋局,也看不到棒球里击出安打高高冲向晴天,或者触垒尘土飞舞那样激动人心的场景,不会有挥洒着汗水的筋肉队友跑过来用胸肌紧紧夹住你的脑袋。漫画里甚至只能用文字框标明【赢了】。
但你却比直接看到那些帅气的演绎受到了更强烈的触动。
在寂静滚烫的战场上,你触摸到幼狮锐利冰凉的爪子。虽然稚嫩,但颤抖着想要支撑起自己和周围人的重量。你的掌心渗出汗水,全身上下的空气彷彿都被挤了出来。一抬头突然望到了他温暖发亮的瞳孔,他在努力熊熊燃烧着他可以获取的一切,包括他自己。他想变强,想包容,想杀开血路来变成谁的依靠。
平生第一次,你竟然感觉完全不需要了解这项竞技的丝毫就能读懂他。那样的细致解说在这部作品里只会成为多余信息。羽海野早有预谋地剥离所有斑斓的树叶,接着把树根扎到了你心中最深处。
是的,这部作品虽然一直在讲着将棋,但事实上又和将棋这项竞技毫无关系。男主角虽然明确说过选择将棋的理由,但那个理由并不是下将棋有多开心。甚至如果把“将棋”换成另一种你不懂的竞技项目也不会对剧情有什么影响。这在其他作品里可能是个缺点,但在这部里不但不让人困扰,简直是神来之笔。
光秃的树枝拼成了一个隐忍少年凛冽又帅气的成长历程。
只有自信满满、实力爆炸的作者才有眼力和胆识劈开这样的荆棘之路。
所以,请不要因为“将棋”这一项陌生的竞技就错过这部神作。作为一部非王道热血作品,漫画的最新一卷在两周内售出了57万,和稳居销量榜首的《排球少年》最新卷首周36万的成绩简直不相上下。如果能去看看漫画的话是最好的,没有时间的话看动画也不错哦。第二季动画已经开播了,监督还是新房昭之。真人版上下两部电影也分别在今年的三月和四月上映了。好棒棒!
.
文/秀吉
微信公众号:futa404
以天才将棋少年桐山零为主视角,讲述了他与川本三姐妹一家相遇后的暖心日常......
才不是咧!看似俗套的自闭社恐开局,其故事的发展却并不单调,纵有对桐山零个人身世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却并不过分渲染其悲剧性,纵有对日向三姐妹温暖日常的描写,也并不依赖其传递正面情绪,而是将这种个人的悲欢悄悄地融入到职业将棋的大背景中,通过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且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职业棋手,呈现了另类的群像式人生经历。棋手们各自的坚持和信念,各自与生活中的苦难搏斗的艰辛,向往棋坛巅峰的无畏,于各自人生阶段所遭遇的痛楚,都在一局局对弈中娓娓道来,而桐山零的变化,也慢慢地于同伙伴、师兄、对手、亲人的对话交流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哪有什么夸张到过分的社恐,只有与生活达成更深刻的和解,这才是这个包容青春、校园、职业竞技、人生感悟的故事想要传递的东西,平和的生活中自有需要面对的苦难,同苦难作斗争的经历也并非需要嘶吼,默默无声的抗争有时更能令人动容,悄无声息的改变往往心中藏着烈火......
所以说,re0能不能学一学人家,别搞得好像主角想要突破自己就必须得要死要活哭爹喊娘的,都审美疲劳了好吗
一开始,我们的主角桐山零出场时,仅仅是一具空壳。
早年失去至亲的他,别无选择只能寄人篱下,却又被当作鸠占鹊巢的孩子,只能选择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是精神上的孤独和疏离感——空空荡荡的房间,路人和街景被涂上黑白色,自己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就算是一直在身旁吵吵闹闹的二阶堂,起初桐山也并不认为他是自己的伙伴,直到二阶堂在电视解说中对他发表了“挚友宣言”。
这样的零君,虽然偶然被三姐妹中的大姐捡来,但也无法立刻敞开心扉,甚至有时逃避她们的邀请,或许是因为自小本就没有感受过被他人接纳、依赖他人的感觉。他的生活似乎只有将棋就够了,彷佛钻进将棋这个漩涡,就会前往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所有现实中的欢笑、悲伤、希望、失望,都会与他无关。也难怪被问下将棋是否开心时,他只是犹豫,没有做出任何回答。
桐山喜欢将棋吗?毫无疑问,不可能一点的热爱都没有,他教别人下棋时的开心不会骗人。但他成为职业棋手更多地是为了养活自己,热爱相比现实中生存的压力简直不值一提。甚至,他开始下将棋的理由都不纯粹——幼年时受到同龄人排挤,因此才在将棋上花费时间,与父亲和父亲的同事对弈。这样的他,在新家中为了拥有生存的权利而努力下棋,不敢有一丝懈怠,甚至还要包揽家务、承受新家中姐弟的嫉妒和母亲的排挤。看他对弈时,我时常在想,这样的他如果有二阶堂那样对将棋纯粹的热情就好了,但这对于他所经历的一切来说着实是一种奢侈。独自背负这些压力和迷茫的他,搬出家庭独居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动力,也似乎理所当然地在第一年中升级失败。
好在,他遇到了三姐妹和林田老师。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除了对弈的棋手们,桐山所认识的第一批人便是川本家三姐妹。不论是桐山生病,还是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抑或是被自己过去的家庭和经历所束缚,她们始终不变地对桐山温柔相待,坚定地支持着他。桐山和川本一家都曾经失去过什么,而最终他们又相互支持,共同取回了失去的东西。
桐山和日向更是相互救赎的存在。天性善良的她,帮助陪伴被欺凌千穗酱,却因此成为了下一个被欺凌和孤立的对象。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桐山抛下赢得第一个头衔的喜悦,只身赶到了京都陪伴她,可谓雪中送炭了。而对于桐山,日向和川本一家的陪伴给了他一个容身之处。有过被孤立经历的他,更是对日向学校的欺凌事件感同身受,日向的善良和勇气救赎了他,让他敢于面对当年的一切,桐山也因为日向而找到了继续下棋的动力。他们在相互陪伴中,早已成为对方不可割舍的家人。
日向是十分幸运的,她身边有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理解并支持着她的决定。班主任调换后,也有关注此事并着力解决问题的老师。但更多千穗酱那样的孩子,被摧毁后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林田老师是桐山的成长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关注着桐山的状态,倾听着桐山的烦恼,不时鼓励他,主动和他一起吃饭以了解情况,帮助桐山融入大家,学会正常地和他人相处。虽然也会有不着调的时候,但他总体而言是个可靠的人。老师告诉桐山,依靠他人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桐山在学校的回忆不再只有每天独自吃饭的天台,他不再逃避人群,而是拥有了社团的伙伴们。与伙伴们一起放声大笑、创造美好回忆的桐山,令我不得感叹青春的美好。此时的桐山,终于可以像他做出回到校园的决定时所期望的那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三狮这部作品,整体上给我的感觉是温暖动人。也许其中没有燃番刺激的战斗,也没有悬疑番扣人心弦的剧情,但这已足够。它带着我从一个孤独少年的视角,一步步看着自己挣脱过去的枷锁、融入人群,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将棋选手们、川本一家、老师、桐山零,他们共同为我编织了一段暖心的回忆。
突然得到的东西,也会突然消失吧...
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都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事情。
在重复欢喜失望的过程中人类慢慢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内心,失望也好,寂寞也好都是人类必要的感情。
拿出勇气向新世界伸出双手,也是因为寂寞。
这样人才会像婴儿一样伸出双手,去扩展自己那小小的世界,不是吗
你不愿意努力是因为你怕知道了自己的水平以后会失望
但是,就算失望也不要紧
知道了自己的实力
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只要知道关于自己的事情
就能慢慢看清想要做的事
那样的话,你便能从现在的不安当中解脱出来
明明现在有那么多想要去做的事
明明就在眼前但是却不能去做
就感觉有点郁郁不快
还是说 我只是想逃避而已呢
从作业中、从考试中、从升学中...
不是要去瞄准,而是等待
如果需要他人来帮助自己拿出干劲的话
那种人无论如何都会走进死路
把梦想变成目标...
其实我没看完。我不敢看这部动画+漫画。第一次“不敢看”一部作品却不是因为恐惧。因为主人公实在是太幸福了,他有着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有一帮子交心的朋友,虽然过往孤独,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身旁有着川本一家……这阳光,太耀眼了……
阳光,在蔓延。恰到好处动画形式比喻,沉浸级监督演出水准,真的不准备给新房昭之搬个奖吗?真实感受都在上一季说光了,这一季好好感谢制作团队吧。
零踏出了将棋之外世界的冒险 有黑雾弥漫 有野火燎原 他发现自己并非只有不幸 金钱,才华,健康,周围人的友善,以至青春 这些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身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种奢侈 他可以接受众人善意 亦可以将善意传递出去 最终自己也成为灿烂的世界的一部分
人間・人生そのもの。细水长流的人间味。这是一个各种各样的人,找回各自失去的东西亦或寻觅自我追求所在的温柔物语。人世间有太多不讲理的事情折磨,仿佛要将我们削得棱角凌厉刻上伤口一般。可人们却又总能在绝望处因为邂逅而相互影响刺激,互助照应着找到出路,寻着光亮让自己的心回归柔软得以安歇
在心逐渐冰封冷漠的时候,请再认真地看一次三月的狮子吧!!记住人要互相扶持,才能生存下去呀…
好喜欢这种感觉,暖炸了。比第一季更日常,对人物内心刻画也更细腻,看得人鼻子酸酸的,又笑得开心得不得了。表白胖子和小桃 ^3^
更温柔了,但代价却是低龄感,最终校园霸凌又成鸡汤一碗,将棋与美食轮番流转。最爱的还是乱花般夺目的剪辑以及如波浪滔天的意识流镜头,《烧光的原野》一篇最为奔腾震烁,竟有全年无需再看其他影视的饱腹感,五感都在跳动,似混沌,而后又如明玉。
男票说豆瓣评分虚高。。怎么说呢,这部片子是需要特别静下心来踏实看的那种,因为题材偏冷门一些,第一季还是将棋和男主讲的故事多一些,身边的人只是一点铺垫;而到了这一部反而是偏群像了,也让内容丰富了起来。不得不说羽海野千花是一个特别能把握人物内心细节的作者,像蜂蜜与四叶草一样,无论是感情、友情、亲情,细节之处简直直击灵魂。。不娇柔做作,而是按部就班的铺垫,渲染气氛,然后在恰到好处的时机释放。。不知为何,像HC一样,片子虽然画风清新少女,内容也是治愈励志,可总有种淡淡的忧伤。。每个人笑脸的背后都有隐忍,感情失意,校园霸凌,身世凄惨,体弱多病等等。。但也是通过这些不幸才能看到剧中人物的坚强吧,那些像太阳一样耀眼的笑容
第二季比起对局,更着力于刻画人本身,如日向,宗谷,柳原,高桥等棋士和普通人的感情和状态。并不是所有人只会渐行渐远,并不是所有事只会消失不见,出现在生命里的那些人那些事,绝对不能忘记。在真理慢慢浮现的面前,尽管我们的内心常常被自己的弱小所扰乱,也请不要忽略周遭的善意与沿途的风景。
快两个月过去了 还是拿不准怎么评论 感觉说啥都很多余 因为近乎完美
SHAFT嶄新的里程碑。若說第一季是空間,第二季便是時間,懵懂少女的初成、意氣少年的風發、不惑中年的持盈、花甲老年的保泰,皆化成了顏色,在電視集數這個間斷卻又連綿不斷的壁面,印上了一抹美麗的漸層。
⭐️⭐️⭐️⭐️⭐️⭐️⭐️⭐️⭐️⭐️看动画十几年来看到的最佳动画!
理智冷静客观公正地说一句:我tm吹爆!新房敢把自己名字放大那么多贴在片头,可见是自信作,原作也选得有眼光,我永远喜欢羽海野千花。除了看过都说好的棋匠战和另一个家,我也很喜欢白色暴风雨那一段,居然还是个铺垫了两季的叙诡,宗谷那种神明附体的人外感也太萌了吧,我好兴奋!我好兴奋啊!
曾经接受不来的新房,曾经各种物语都看不进去的我终于在三月的狮子感受到功力的深厚。那种带有新房神经质式的动作和隐喻在此番恰到好处。希望这样救赎温馨的故事还能继续啊
第三季啥时候出!?好焦急,渣爸没上线,零君也没有求婚!其实相对男主和日向的小清新,我可能更希望看到辛勤付出的大姐找到好归宿,毕竟那么温善又坚韧的姑娘总是不忍心再叫她吃更多苦了。。作者把每一个人物刻画的都那么深入,搞得我每次看比赛都在心里斗争,到底应该支持谁呢,要不抓个阄吧233333
10/10 如鼓點般時時刻刻擊打人心的情節,不浪費任何鏡頭並且一個定格都能把氣氛運送進骨髓的超強敘事力,透過虛構人物傳遞的最真實的傷痛與溫暖;極高且穩定到令人驚奇的作畫水平,恰到好處地令人沉醉卻毫無矯情的台詞,美妙又合時宜的配樂…… 動畫從未如此動人過。
有人说新房昭之在内心描写上只是照着台词做画面,没有看图说话的无声胜有声,但仔细想想,面对羽海野千花如浪潮般的细腻与具体,除了能把比喻句做到极致,你还有什么办法吗?
走过这座桥,去见她们吧。把柠檬酸片的做法和今天发生的事,告诉她们。孤独的少年终于受到温柔对待,温暖一冬至明春。真是非常温暖的一季呀。
三期也拜托了🙏
每个社都该有一两部值得坚持最终成为坐标的动画,shaft潦草做戏言,糊弄烟花,浪玩FateExtra,就专注这部,简直太对!如果用一个词总结第二部,大概是温暖,如初春浅阳轻风。羽海野千花对现实和夸张之间度的拿捏恰到好处,密集细腻的亮点不仅于博弈时刻,更在日常点滴。希望一直看到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