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杰出身寒微,为状师之初确有为民请命、平反世上奇冤的雄心壮志,可是经过时日的洗礼,终於也踏上争名逐利之途,人性遂日渐扭曲,令人心痛不已。 幸而,世杰身旁有两位红颜知己守候著,一直扶助他,才不致失去更多。两次丧子之痛,世杰终领略到亲情和爱情的可贵,更明白要打胜官司也不可不择手段,必须光明磊落,俯仰天地而无愧,终成一代状王!影片透过丰富有趣的情节带出发人深省的人生大道理,深入浅出,导人向善,令观众在欣赏娱乐节目之余也能有所领悟。这部影片,给我最大感触的是片中展示的人间真情。杨青忘了恩怨、忘却自身跳入山崖去救杨二哥的宽容、博爱之情。杨二哥可以称得上一个“坏人”,但在弥留之际他却对杨青说“对不起,照顾好我妹妹”。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忏悔,对妹妹的担忧之情。宋世杰本不愿管闲事,但是当妻子受到委屈,他毅然决定出山,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要报仇,我们看到了他对妻子的深爱之情。这些虽然不是影片的主线,也算不上重要场景,但是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了影片对真、善、美的追求,让我们看到人间处处是真情。
宋世杰把几个官逼到墙角,嬉笑怒骂看似酣畅淋漓,但其实根基却无比脆弱,全在那一封信件上。
巡按不直接念出来,而是选择退堂,为的什么?让信件离开公众视线,只要离开过,谁能保证里面还是原来那张纸那些字?
几个官蹲下来,还招呼巡按“这里有个位置”一起来,暗示的就是串联共谋。
把几个官得罪死了的宋世杰夫妻出门时走进一片金光就是明示(走上死路)。
没有直接拍出来的剧情很简单,山西布政再随便写一封信把原件替换,巡按一念,宋世杰假设错误,有辱官威,按他自己说的,全家上下连同家仆奶妈一起人头落地。
于是就有了影片结尾墓地里的宋家鬼魂大团圆。
说到底,官字两个口,规则都是他们说的,宋世杰翻案唯一的依仗不过是现场有更大的官巡按盯着(何知县没机会吃掉信),而当他口无遮拦把巡按都得罪的时候,关键的信件证据就成了废纸一张(吃掉信的变成了现场最大的官巡按),宋世杰全家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那些现场观审的老百姓也是一点小麻烦,不过官们自然有办法堵住他们嘴巴的,现代人毕竟聪明,直接连观审资格都取消了,有罪无罪全部由官说了算,倘若清代能做到这一步,何知县哪用那么麻烦。
作为一名山西人,看完之后觉得又好笑又好气。
说说电影里的5个官。
第一个,老广州知县。一个即将退任的老官,混了一辈子,终于在暮年混到了一个知县的位置,只会和稀泥,跟着别人的思维走。
第二个,吴孟达饰演新广州知县。新官上任三把火,宋世杰在其上任之前已经名声在外,出了名的见钱眼开。刚上任是想治治宋世杰,也想尝试当个好官,奈何能力不足再加上“后院起火”,但是毕竟5000两,将错就错,很多官就是这样错下去的。
第三个,山西布政司。一开始听到妹妹妹夫杀人,态度很坚决: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是架不住一个“孝”字,这里嘲讽的是愚孝,成为贪官污吏的另一条道路——父母、子女。
第四个,山西某知县。这个知县很有意思,宋世杰说他不识字,而且还有点娘娘腔,再加上布政司的两个家丁,作为山西人,我一脸懵逼。这里,目不识丁,成为地方父母官,家里要么有钱,要么有权,肯定成不了好官。
第五个,电影里最大的官,秦沛饰演的八府巡按。第一次出场给了高雄饰演的杨青一把扇子,告诉他拿着这把扇子,定会证他清白。到了后面第二次出场,如果不是“官官相卫”四个大字,他还会出面吗。这个官跟其他官不一样,没有他们那么明显,毕竟官职太大,所以更狡诈,不像知县更容易被人摆布。但是当官的有个共性,官越大越怕丢官,宋世杰就是抓住了这一痛点。
至于电影最后,13个坟墓虽然对应13个人,却也对应去世的13个孩子,开头就已经12个坟墓,而最后也只有9个孩子在身边。别忘了这是无厘头电影,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别太较真。
不知道怎么的,现在看周星驰电影总是不那么快乐了,总感觉到故事的背后似乎总有另一个故事。
影片的最后,代表的权威的八府巡抚也是官官相卫,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选择退堂而不是判决。
影片结尾处的宋世杰一家在坟地的景象总让感觉到不对劲,于是翻了许多个影评,都有分析到最后宋一家都被处死了,和自己看完后的想法似乎很契合。
仔细数数,除了两个原本的下人和两夫妻刚好13个人,对应之前夭折的这些孩子。
可是!截图后我发现有问题,图的左下角和右下角的两个小孩不是两个女孩吗?宋世杰最后一个才是女儿,哪来的两个?
另外,后面的5个人明显都是下人装扮(包括阿福在内),于是我又翻了一下影片。
最后出现的这个胖下人,在前面宋世杰帮银店老板儿子打死人写状事时就出现过,而且宋世杰还说了家里下人这么多我怎么记得?
如果导演想要隐藏宋一家惨死的结局何必不在演员上做一下调整呢?
所以真正的结局就是宋世杰帮杨秀珍申冤成功,四位官老爷的乌纱帽也仍然戴的好好的。
讽刺的是爱放屁的广州知县何大人原本并不想要收贿赂,被他老婆所害走上歪路。在他新上任的时候也听说过宋颠倒黑白的能力,他也想压制这么跳的宋世杰,整治风气,当一个好官。
山西布政司在听闻有关差来抓拿家人时也是刚正不阿,不过最后被老娘逼得不得不插手这件案子。
八府巡抚从一开始也想还杨慧珍一个清白,但听闻宋世杰要告三位同僚和自己时,也迟疑了。
反观宋世杰富甲一方,为人写状事挣得都是违心钱(死了孩子),但在电影开幕时帮小贩解困也是正义凛然,可以看出宋世杰一直都是很矛盾的人。直到被老婆逼得参与进杨慧珍案子,才激发出他强大的正义感,愿意冒死相救。
这些人都很真实,最后几个人蹲在地上说事时像条狗一样也很讽刺。不做评价。
但有一点却值得深思,八府巡抚来判案时,人民群众各种为宋氏夫妇送花,甚至一个当差的还为宋世杰递笔,加上影片开头宋为小贩解困的事迹,是不是可以认为在老百姓心中,宋世杰一直都是为老百姓伸张正义的存在呢?
而被银号老板儿子打死的人,是不是也来自这些人中呢?
“律政”方面的yy跟几年后的算死草一样无法直视,但周星星和梅艳芳太甜,完全没想到他们可以组cp,开头两人手拉手蹦蹦跳跳我就被甜傻了>< 从中华田园女权角度看,这可能是直男癌体系中不能更美好的夫妻关系了。。周星星居然比梅艳芳年纪大,让我想到黑夜五哩行的anthony perkins和索菲亚罗兰><
周星驰的喜剧真的很不得了,仔细看会发现很多东西。。。
讽刺意味极重的一部电影,对于官官相护的官场黑暗的讽刺,简直是剖析的淋漓尽致。老婆,这一票都是些什么人啊?官啊!宋世杰夫妇的对话道尽了从古至今都一直没有消失的官场黑暗,这种讽刺简直让人心凉,更是对现在这个时代的讽刺。欺人如欺天,无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周星驰和老杜合作的这部一直没看,这次一看之下感觉真是好烂啊。
梅艳芳演周星驰的老婆好有cp感!
讽刺官威
"两位真是基。。灵过人!"已经有了杜琪峰的因果探索的雏形,更有价值的是其用娴熟细致的手法突破周星驰早期胡闹路线从而做出这部耐看又有深度的佳作(官啊!)严重被低估的佳作(相比之下九品芝麻官就幼稚多了)
这片子真的有内涵,深度大于笑果。杜琪峰加入了不一般的思想和理念。只有会演的女主才显得星爷的绿叶凸显,梅姑啊。7.4
主案部分的剧本底子好,麒派名戏四进士改编。但前面两个铺垫,狗咬人讹钱与被打死反成被告的设计差强人意,并未表现出多高的智慧或者狡诈,无厘头入戏也要量材而为,该秀智的地方就要正经拿出东西来,不能几个夸张噱头就给忽悠过去。特别是前者,那恶少按照正常反应,应是郑屠对鲁达那句台词,“你这分明是在消遣我!”……老杜指导,个人特质不明显。如果非要硬挤,死孩子这个宿命感较接近银河映像。三星半。
一般般厚,杜sir电影的政治诉求可以看到一点但是也没什么特别的态度,这点上后来的片子要好得多;故事有着港片一如既往的踩西瓜皮想到哪出是哪出的风格,但搞笑方面竟然也非常尴尬,不知道星爷有没有参与写段子,希望没有,因为真的是一点都不好笑啊啊。星爷梅姑的个人魅力恐成唯一看点...
笑中论政
其实觉得这是周星驰的电影里可以排前五的一部,浓浓的荒诞意味,全员一本正经地搞笑,到最后的不了了之的讽刺意味真的很浓。周星驰x梅艳芳,还是挺有火花的
导演竟然是杜琪峰!
发现了很多当年忽略的信息。原来审死官不是一个官名而是形容案件极其难审理、让判官犯愁、吐血,原来导演是杜琪峰,原来周星驰是先演了这部电影之后才演了《九品芝麻官》。故事剧情已经看过无数遍,不过就是一个封笔的状师宋世杰为喊冤的寡妇杨秀珍翻案的故事。但是看解读却发现了不一样的故事:最后结局的时候宋世杰和妻子一起出现坟前、身边有很多的孩子,还在给墓碑换风水,很有可能之前因为告官失败全家被杀,其实最后出现的都是鬼魂。因为在杨秀珍案即将判决之前 ,在场的几位官员都因为官官相护而都没有宣判,选择了直接退堂。在后堂和宋世杰商议后 宋世杰洒脱离去的时候出现了一道金光,很有可能说明宋世杰一家已经全部被灭口了。不管这是事实、还是过分解读,我觉得都让这部电影升华了。
只有搶得戲的女角才能令周的電影好看。
星爷的几个“状师”电影里(92审死官、94九品芝麻官、97算死草)就属这部难以评价,就像宋世杰一样,一面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一面胡搅蛮缠疯疯癫癫。少了无厘头荒诞的幽默,多了些对于官场的讽刺,好像看到点什么又其实什么也没讲,隔靴搔痒格外难受。最主要整个案子漏洞太多根本立不住,那架在之上的人物更加站不住脚咯。
周星驰其实一直在教我们道理
欺人如欺天,无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自之。邓小平题
星爷的喜剧何时看都不过时!
三刷,3星半改4星。越是了解官僚和社会阶级的矛盾,就越懂影片在说什么。“公堂之上,只准州官放屁,不准平民赖屎啊?”“你站得那么高,我怎么能听到你说话呢?”“哇官啊,真厉害。”星爷和杜sir少有的几次合作,搞笑方面部分是幽默,部分则很恶俗,不过胜在够讽刺,用癫狂的角度揭露官僚及社会的阴暗,猛烈的黑色荒诞升华了整个嘲弄意境。星星演的宋世杰“气质非凡”,梅姐的表现也很出彩,但此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秦沛由原先满脸的清廉自正、到深明自身被卷入腐败污浊后,那一脸的惊愕与无力。看似歪理的言语,细想却好似极有道理,但当所有人的口中都说着歪理的时候,把道理讲得再大声又有什么用?因而本片和《济公》一样,都不再是纯粹的周氏喜剧了,毕竟影片的风格与厚度,早已倾向于杜sir黑色与宿命的一边,拿下票房冠军后,还给了王晶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