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拉蒙的一部IP改编的电影,烂番茄89%
宏伟的世界构建以及视觉特效将奇幻世界的氛围感拉满
剧中吟游诗人,野蛮人,法师,圣骑士等经典角色联手打怪;宝箱怪,蛇豹,食脑怪,红龙等魔法怪物一一登场,剧中的红龙挺肥实的,那个“死亡翻滚”令人印象深刻[破涕为笑]
剧中有一些台词还不错,挺喜欢的,比如:I’m a planner. I make plans. If the existing plan fails, I make a new plan.” [呲牙]
这次是在CINITY厅看的,它的精细成像可以让观众增加真实感和临场感。可以说整部电影是一场沉浸式听觉和视觉的冒险。
影片的还原度不错,有让人震撼的场景,有的镜头有被吓到,当然也有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就是结局收尾的可能有一点点的仓促,为了不剧透,就不多说了,总之比想象的要好看一些,个人感觉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片子。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继承有高贵魔法血统,出道才两年半的新手魔法术士西蒙,对吹拉弹唱,骑扫帚打魁地奇等事没有一点天赋,但是喜欢,呃,喜欢漂亮妹子。
总之,我要讲述的是刚刚经历的一场冒险,你可能会怀疑,蹩脚术士能经历什么冒险呢?但我向你们保证,我们的世界虽然看着平平无奇,但它可能是你们玩过很多游戏的祖师爷。
琴弦的掌控者·前竖琴手同盟喽啰·如今声名狼藉(没有任何名气)的江洋大盗·艾德金
并无卵用的附魔巨斧持有者·小矮人爱好者·钝击满抗性锐器防御为0·力敏战士·霍尔加
然而也正是在那次冒险(盗窃)中,我们吃了瘪,被发现的索菲娜使出时光冻结大法,来不及逃走的艾德金和霍尔佳被困,只好在监狱里挨得近近的,体验活儿佳了。
本片的导演/编剧二人组约翰·弗朗西斯·戴利和乔纳森·戈尔斯坦(下文简称“双J”)此前仅仅拍过两部剧情长片:《假期历险记》《游戏之夜》,同时也担任《蜘蛛侠:英雄无归》的编剧。漫威电影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请一个大导演,然后配上几个名不见经传的“编剧”专门写一些符合漫威调性的剧本。如此几次或许还有新鲜感,但不足以维系一个系列后期的创造力,《蚁人》的堕落就是最好的例子,从第一部里埃德加·赖特的微缩冒险到最新一部中眼花缭乱(此处贬义)的粒子特效,用老马的话说它是主题乐园都算是抬举它了。
由此当我在2023年看到《龙与地下城》里这样一场精彩纷呈的追逐戏时,触动我的不仅是行之有效的调度本身,而且还有专属于类型片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派拉蒙让双J掌握故事走向是个明智的选择,他们有效地将自己在剧本写作方面的才能施展在这部游戏改编的电影里。
就拿最后一幕来说,尽管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跳得有点快,但在“最终Boss”战里,故事依旧呈现了许多极具创造力的转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与此同时,故事还不忘与前面提到的情节产生呼应,而这又为情节的反转增添了一分震撼——“噢,还能这样”,当角色们利用传送门向城市里散发金银财宝,人们上前哄抢而导致索菲娜做法失败的时候,影厅后排就传来这样的声音。而此后的层层反转更是令人击节,正是因为精心设计的情节已经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绪中,因此略显俗套的复活选择都显得合理了起来。
剧本写作的另一部分就是刚刚好的喜剧元素了,它不过火也不低级,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没有故意搞笑之感。与此同时并非所有笑点都来自台词,弗奇第一次遇到霍尔加时,那搞笑的拥抱姿态(包括拥抱之后镜头多延续的那一两秒)都令人发笑。这是高级的幽默。
有时双J导演确实展现出基于这些幽默的惊人的调度巧思,几个长镜头也炫酷无比,但这不就是意外之喜吗?毕竟他们可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导演,他们只拍过两部小成本喜剧片!何况全片几乎没有拖沓之处,他们对节奏的把握很到位——不如说,他们是懂怎么拍漫威电影的。
没错,这就是漫威电影该有的模样。听多了千篇一律的配乐之后,本作罗恩·巴尔弗的配乐都能称得上悦耳。本片在冰岛、爱尔兰取景,更多的实景拍摄也狠狠地与《蚁人与黄蜂女》等作品形成对比。最重要的一点——这部电影改编自游戏,而很多次,尤其是角色们“拿到道具”、发现新道路、逃脱迷宫时,某种专属于游戏游玩时产生的愉悦感是漫威电影给不了的。当然能批评它依旧有着俗套的内核、克里斯·派恩的演技不行、角色总在奇怪的地方唱起歌来,但作为一部奇幻动作大片,它是好看的,甚至是优秀的。
(75/100)
当“剧本杀IP影视化”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的时候,根据桌游改编的电影《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已经于今年3月底登陆大银幕,中美同步上映。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是根据经典桌游《龙与地下城》(简称DND)改编的一部好莱坞真人电影,由派拉蒙影业出品,玩具公司孩之宝参与制片。
派拉蒙影业就不用介绍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孩之宝则是《龙与地下城》桌游的版权方,确切地说,威世智(万智牌的开发公司)收购了《龙与地下城》的开发公司TSR,然后孩之宝又收购了威世智,才导致孩之宝获得了这个经典桌游的版权。
在好莱坞大片日渐低迷的后疫情时代,《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虽然制作成本高达1.5亿美元,还有克里斯·派恩、米歇尔·罗德里格兹、休·格兰特等实力派演员加盟,但票房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上映首周,该片全球票房仅为8000多万美元,面临一定的回本压力。
不过,与反响平平的票房数据相比,该片的口碑却十分喜人,属于典型的“叫好不叫座”。
上映首周,《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的豆瓣评分为7.7,共4万多名观众打分;IMDB评分为7.6,共2.4万名观众打分;烂番茄新鲜度为91%,爆米花指数为94%。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该片都堪称一部质量合格的好莱坞商业大片。
虽然在内容上,《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依然是一部情节老套的奇幻冒险电影,标配阵容的主角团,脸谱化的反派,合家欢的商业属性……属于好莱坞流水线的标准“行活”。
但在后疫情时代,尤其是以迪士尼漫威为代表的超英电影屡屡刷新票房和口碑下限的近几年,这部影片的出现能让观众重新回忆起走进电影院的乐趣。
其实,这并不是《龙与地下城》桌游IP的第一次影视化改编。
早在2000年,美国新线电影公司(代表作《指环王》系列)就根据这一IP拍摄了真人电影《龙与地下城》,后来由于2005年和2012年分别推出了续作《龙与地下城2:龙王的愤怒》和《龙与地下城3:秽恶之书》,但这三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均在6分以下。
不过就在一众“大片”不断透支观众信任的时候,《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以一种极具诚意的创作热情,为好莱坞和游改电影的口碑扳回一局。
至于影片的票房惨淡,也在预期之内:
第一,此前除了保罗·安德森、米拉·乔沃维奇夫妇的《生化危机》系列,游戏改编电影这一类别几乎就没有叫好又叫座的;
第二,《黑豹2》《蚁人3》和《沙赞2》等近期的好莱坞电影,在内地票房过两亿都难,国外市场表现也不及前作,更何况一部几乎没什么宣发热度和粉丝基础的桌游电影。
第三,动画电影《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紧接其后上映,同样是根据经典游戏IP改编,同样质量不俗,导致这一档期的票房竞争异常激烈。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的导演为约翰·弗朗西斯·戴利、乔纳森·戈尔茨坦,这两个人名不见经传,此前曾担任过《蜘蛛侠:英雄归来》等影片的编剧。
不过他们与桌游的渊源可谓不浅,二人上一部联合执导的长片电影,就是一部以桌游为主题的悬疑喜剧《游戏之夜》。该片讲述了主人公夫妇在家中举办“谋杀之谜”派对的时候,意外卷入一起绑架事件的故事。
而该片提到的“谋杀之谜”游戏,就是后来传到我国的“剧本杀”。
由此可以看出,约翰·弗朗西斯·戴利、乔纳森·戈尔茨坦两位导演对桌游是情有独钟。
在影片《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中,普通观众能够收获一场惊险刺激的奇幻冒险之旅,DND资深玩家则能从中找出丰富的游戏元素彩蛋:丰富多元的种族和职业,迷宫一般的地下城,身材管理失败的恶龙,会变化地形并且随机出现猛兽和宝箱的竞技场……
影片就如游戏中的闯关刷副本一般,让观众随着主角团的视角,不断遇到新的挑战、新的敌人,最终获得成长,打败邪恶势力。
自1974年面世以来,《龙与地下城》多次被改编为小说、影视剧、电子游戏,桌游本身也经历过无数次的版本更新,世界观逐渐扩大。
现在来看,这款上世纪生的桌游及其世界观固然老套,但在当时可是启发了无数后来者,堪称角色扮演类游戏(RPG)的始祖。DND中的升级&经验值概念、生命值概念、职业概念、地下城概念、随机和概率概念等等,至今仍被很多游戏沿用。
在国内的桌游圈子里,也有无数玩家簇拥,他们人手一套“三宝书”,在自己的圈子里维持着对DND跑团的热爱。
三宝书:指桌游《龙与地下城》的规则书,分别是玩家手册、城主指南和怪兽图鉴。
在B站,也能找到诸多DND爱好者分享自己的规则教程和开箱视频。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DND桌游的道具组件也日益精品化,除了常规的骰子、兵人、代币和纸质地图,还出现了拟真度更高的“实景地图”。
相比国内,国外的DND玩家群体更为庞大。据说有位英国玩家组织了一场长达38年的DND跑团,直至现在还在每周末推进,家里的地下室都快被他的小龙道具堆成了杂物间。
虽然现在已经是电子游戏的时代,但还是有这么一群人,喜欢传统桌游的“触摸感”和“仪式感”,或许这就是一种情怀吧。而《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就是对这种情怀的一次致敬。
最后,希望影片能推出续集,继续为观众呈现美轮美奂的DND世界,也希望未来某一天,我们最优质的那批剧本杀,同样能够登上大银幕吧。
文章首发于“剧游网”,作者大海里的针
首先这部电影在剧情上有很多伏笔,比如抑制魔法的手环,拐杖,一开始以为是没什么作用的情节,后来发现都在后边的战斗中用上了。
这就是契诃夫说的第一幕墙上挂着一把枪,之后就要开枪的道理。伏笔让剧情显得更复杂巧妙。
现在很多美国商业片就是打打打克服困难,加几个笑话,继续打打打,煽情,以为要结束,还没结束,再打赢boss,结束。再也看不到这种稍微精致一点的剧情了。
其次这部电影的笑点很足,不像漫威现在开始没屁硬挤。即使是墓地里问问题的那个老梗,也会让人觉得很好笑。
有些笑话就很聪明也很新颖,比如那个正派拖雷人小哥,就行事很有游戏NPC那味,也有很多游戏NPC的笑话,比如他只走直线,遇到石头也不绕过去。
最后休演的那个人越狱的时候,抱着鸟人法官想逃走的那幕结果撞到墙那幕,就很有脱口秀call back那味。
还有这部电影的反派,你是真的会觉得有压迫感,不是漫威那种,你已经知道他们能打过灭霸了,新的小反派根本就不用担心会打过主角,甚至要开始内讧的程度。
这部片不光剧情上优秀,而且镜头语言上也很精彩,比如用了匹配剪辑。(两个镜头有相似的场景,今敏用了很多。)
而且这部电影打斗的时候用了很多俯视镜头,显得很丝滑,也不是打斗镜头常用的,给人很多惊喜。
这样剧情和镜头都很优秀的电影,自然让他在商业电影里足以脱颖而出。
《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是最近非常火热的一部电影(相对在团圈的讨论度而言)。作为DND的忠实粉丝及一名尝试复活BDND版本(现在的《老派要典》已经众筹结束了,我就是它的官中代理)的狂热爱好者,我第一时间就赶去看了我们城市的首映。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拍的真的是非常优秀,对DND的费伦世界展示的非常全面,电影的动作效果很精彩,而且故事情节完整,感人与幽默兼具,这是一部相当好的入坑电影。
当然,作为亮君-暴言者,我觉得它还有一些可以让我个人有点小纠结的地方。我会把这些观点放到本文的结尾。
这部电影之中由于涉及到的费伦内容太多,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也太多,所以我总结了一些可能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来进行彩蛋解析。
注意!下面内容涉及剧透!请看完之后再选择是否继续读下去!
彩蛋1:冰风谷监狱——享乐之终(Revel's End)
在电影刚开始,主角团被关在了冰风谷地区的一个监狱中。服刑两年之后,由领主联盟成员来决定他们是否可以被释放。这个地方就是——享乐之终。
这座监狱在《冰风谷凛冬女士之淞》中被详细提及,恰好我又是这本模组的翻译之一,再恰好,这部分还是我亲自翻译的。
享乐之终是位于冰风谷北部,临近浮冰之海上的一座六角形监狱,里面关押着在剑湾地区犯过罪的人(往往都是不大不小的罪)。
享乐之终由领主联盟所管辖,领主联盟是一个松散的北地各城镇统治者联盟,目前的成员包括:博德之门、米拉巴、无冬城、银月城、深水城、雅塔;安菲尔、匕首滩、长鞍镇等城镇,当然还有矮人的大本营——秘银厅。被关押在享乐之终的罪犯都是其对一个或多个领主联盟成员犯下严重罪行,并被判处长期监禁(通常要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人。此外,这种罪犯往往有某种政治关系,使其在其他监狱监禁并不可靠。例如,被捕的间谍通常被带到这里蹲监狱。
领主联盟的每个成员国都会指派一名代表来到享乐之终,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裁决组织,叫赦免委员会。很少有10个理事会成员都在场的情况,因为享乐之终提供的舒适设施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赦免委员会需要决定性的投票来判断是否减轻囚犯刑期的时候,典狱长——一位与任何一个领主联盟成员国都没有关系的中立者仲裁者——将投出至关重要的一票。
注意!享乐之终的赦免委员会可是有无冬城管理者参加的,而看过电影之后我们知道,曾经是主角团队友的弗莱彻成为了无冬城领主,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弗莱彻其实早就背叛了主角团,不然以无冬城主的能力很容易就能把主角团从监狱中救出来。
顺便说一下,主角团在越狱之后穿越了世界之脊。世界之脊是费伦最北部最高的山脉,而电影的这一幕中还展示了世界之脊上有这种东西:
这也是《冰风谷:凛冬女士之淞》模组中的一个彩蛋,这玩意儿在Next时期的《冰风谷:魔晶余烬》中,它叫黑冰,它是《冰风谷:碎魔晶》小说中碎魔晶-克林辛尼鹏碎裂之后由魔法渗入冰中构成的一种具备邪恶魔法能量的材质。在《冰风谷:凛冬女士之淞》中,它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查达林魔晶,与古耐瑟瑞尔帝国失落的魔法关联了起来。
彩蛋2:荒野之民-麋鹿氏族
在电影中,女蛮人霍尔盖曾经说过她因为和外族(她前夫我真看不出来是啥种族,又不像侏儒,又不像半身人)相爱而被逐出部落,她要让麋鹿部落后悔这件事。
请注意霍尔盖胸口的鹿型徽章——麋鹿部落(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驼鹿部落,但咱们已经叫习惯了)可是冰风谷地区乃至整个北境相当强悍的一支野蛮人部落。而且这支部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它还出过DND史上最有名的英雄之一——沃夫加。
当年沃夫加作为麋鹿部落首领贝奥尼加之子,手持矮人王布鲁诺打造的武器艾吉斯之牙,那是走过南闯过北啊,而且他当年可是DND小说中的一号主角(虽然后来被崔斯特取代了),这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而麋鹿部落也是小说中描写细节最多的蛮人部落,几乎成为了北境蛮人的代表氏族。霍尔盖的出身可以说是“根儿红苗儿正”。她为她前夫付出太多了……
彩蛋3:伊尔明斯特·奥马尔、魔邓肯与瓦罗
电影中提到了主角团术士奥马尔的曾曾祖父是伊尔明斯特(Elminster)。而且在术士尝试与屏障头盔同调(电影里翻译成感应)的时候,不止一次见到了这个老者。这老头在DND中可不一般……
电影中的世界叫费伦,而费伦世界的现实创造者叫艾德·格林伍德(大家叫他绿木头)。而伊尔明斯特这个法师,有无数人传闻他就是艾德·格林伍德本人在DND中的角色形象。
伊尔明斯特是费伦世界中的传奇,他几乎踏遍了费伦的每一处角落,教导了无数的英雄好汉,是魔法女神蜜斯拉的选民,甚至魔法女神亲自向他示爱。
如果用数据来形容伊尔明斯特的强度的话,那么一段话就能总结了:
伊尔明斯特:1级战士/2级游荡者/3级牧师/20级巫师/5级大法师/4级高阶职业……
PS:然而无论在哪个版本中,这老头都是白人……
而另一个一闪而过但又有价值的名字是“魔邓肯”。我特地选了一张1e时期在《魔邓肯奇遇记》之前,魔邓肯还有头发的图片放在这里。
在电影中,红袍法师索菲娜向大家介绍无冬城金库的保险措施时用了很简单的一句话“这上面有魔邓肯奥术纹章”,而西蒙(术士)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又表示“可能世界上最强大的术士能够破解它,但我不行”。魔邓肯是何方神圣呢?
魔邓肯(Mordenkainen)是DND创始人Gary Gygax本人在跑团时的角色,他是灰鹰世界的灰鹰八叶之一,也是一名传奇法师(实际上结合Gary的身份,魔邓肯的地位远超“传奇”这个词)。Gary借助魔邓肯这张角色卡在DND中发明了许多的法术,一直流传到今天:魔邓肯豪宅术、魔邓肯的忠犬、魔邓肯的力场飞弹、魔邓肯大裂解术、魔邓肯回忆术、魔邓肯的私人密室、魔邓肯的幻影守卫……等等等等。除了5e里的魔邓肯之剑以外,其他的法术都大受欢迎。可以说,魔邓肯这三个字摆在这,就是地位的一种象征。
主角团在尝试进入无冬城金库的时候用了一招“特洛伊传送马”,将传送门开在了一幅画的后面。而这幅画上画的正是费伦世界中最有名望的作家——瓦罗(Volo)。
几乎可以这么说,但凡是跑DND团的人,没有人不认识瓦罗。这位传奇作家常驻在深水城哈欠门酒馆之中,没事就和各路英雄以及伊尔明斯特谈天论地。无数扩展集都归在他的名下:瓦罗的深水城指南、瓦罗的北境指南、瓦罗的剑湾指南、瓦罗的怪物指南、瓦罗的博德之门指南……可以说瓦罗相当于是DND中的徐霞客了。
彩蛋4.《归家历险记》
在主角团被迫参加烈日庆典的时候,这伙人可出现过不止一次。不知道有没有哪位80后看过小神龙俱乐部的朋友觉得他们眼熟?
这个彩蛋,可太有来头了。
在1982年,为了扩展DND的市场,Gary决定与影视公司合作拍摄一系列DND动画片,并且动画片中的DM由自己亲自配音上阵。这就是著名的动画剧集《Dungeons & Dragons》,由小神龙俱乐部引进后在中国播出的名字是《归家返乡记》或《归家历险记》。
《归家历险记》可以说是我儿时的DND启蒙动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危险四伏的世界,让我一次次沉浸在这部动画之中,每天放学最开心的事就是等待它的播出。
在美国也是这样,一大批孩子因此爱上了DND。只可惜在89年Gary离开TSR之后这部动画也被公司雪藏了起来。DND转手到威世智后,在几个版本更迭之中也并没有什么明显“卷土重来”的迹象。
不过在DND5版去年(可能是前年)出版《巫光之外的荒野》之后,威世智将动画里的反派“恶毒同盟”重新加入了冒险之中。而在去年的《风骸岛之龙》中,作为DND起始包,里面所有的美术都采用了《归家历险记》中的角色绘制。今年威世智又推出了它的新玩具,并承诺在以后它会正式回归DND的大家庭。
然而我在很多年前就听到了孩之宝要将《归家历险记》重新制作成剧集放送的消息,到现在为止这个消息也依然没有得到证实。让我们静静期待吧!
亮君影评暴言:
说实话,前有《龙与地下城2000》的屎作,让我对这次侠盗荣耀根本不敢抱任何期待。但很欣慰的是这次的电影质量真心不错。推荐所有没看过的朋友都去看看,绝对物有所值!
然而如果让我来评价这部电影有哪些不足,我觉得一句话就够了,那就是“想展示的太多,展示出的太少”。
从冰风谷、永恒旷野、三猪镇、无冬城到幽暗地域;从领主联盟、竖琴手联盟、塞尔(电影翻译成“拖雷”)红袍巫师会到翠绿闲庭;从人类、侏儒、矮人、提夫林、龙裔、阿兰蔻拉鹰人到班猫人;从魔法伎俩、魔法飞弹、反重力、心灵遥控、变形术、毕格比之手、迷踪步、护盾术到流星爆……
然而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很难说出为啥塞尔红袍巫师与术士之间有什么不同(电影里术士西蒙放魔法要用施法材料包,而法师索菲娜反而不用);为啥德鲁伊多米克能变成魔法生物枭熊但却不能变移位兽或者胶质方块;为啥吟游诗人埃德金除了弹琴唱歌和制定计划以外从不释放任何一枚法术;为啥非长寿种族的人类圣武士亨克严达在一世纪之前就保存了屏障头盔,但这一个世纪中却完全没有变老;为啥主角埃德金如此爱自己的女儿,却让女儿亲手去绝杀一个几乎在不停释放范围性伤害法术(甚至包含9环法术流星爆)的红袍巫师;为啥无冬城那么大,遇到这么大威胁连个法师/牧师都不出面阻止一下……
刨除DND本身规则咱们不谈,咱就把它当成DND的另一个平行世设,这里也依然有很多有待电影深入描绘的情节。如果这部电影能不那么急于把DND费伦世界的特色全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话,它会更上一层楼。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它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我会继续支持下去,希望DND在现在威世智的商业策略下能越来越好吧!
如果您也是一名对TRPG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在微信关注我的公众号“OSG老游记”,我每天都会更新TRPG的相关新闻,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是一部好看的爆米花爽片,以一套行之有效的叙事逻辑,加上合理的节奏感与幽默感,辅以流畅的视听技法和合格的场面奇观,足以证明传统类型片公式依旧是不过时的。不带太高期待去看的话,至少会度过还算开心的俩小时。这年头,能让观众笑出声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已经不多了,这样的导演应该被好好供起来。
我觉得平民被救的方式很感人!
电影很好看,美中不足是结局不太完美,最后并不存在二选一的问题,因为克里斯·派恩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复活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和妻子。米歇尔在《速激4》死了,在《速激6》复活了,所以克里斯·派恩可以去找家人侠帮忙,请他再复活她一次。甚至克里斯·派恩还可以加入家人侠的团队,说不定家人侠一高兴把克里斯·派恩的妻子也复活了,因为家人侠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复活家人。第二种方法是去找神奇女侠帮忙,因为神奇女侠身边的人都会先死一次,然后再复活,比如史蒂夫、超人、沙赞、《速激》的韩。第三种方法是他还可以去神秘的东方寻找一种叫“双黄连”的丹药,这样他就可以用重生牌复活米歇尔,然后挖出妻子的尸体,用双黄连将她复活。
难以想象,在如今的好莱坞大厕所里,这种流水线的正常爆米花作品都能渐渐变成一种稀有。
作为“跑团”游戏玩家和奇幻爱好者,我对这部影片原本没抱任何期待,实际观影体验却十分惊喜。感觉制作团队非常了解“龙与地下城”的世界和“桌面角色扮演”这种游戏形式,整部影片仿佛一场身临其境的游戏冒险旅程,身为观众的我们随着并非“战法牧铁三角”的主角团队,游历不同种族混居的费伦大陆,探索危机重重的地城,探寻力量强大的魔法物品,挫败妄图统治世界的黑暗力量;目睹他们凭借有限的战力和技能,侥幸破除设计精巧的机关,艰难逃脱巨龙的饕餮巨口,另辟蹊径地破解困境,有惊无险地拯救世界,同时收获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财富、荣誉和尊重。总之,该有的元素一样不缺!
这片子不火,游改电影基本没出路了。“游戏改编”几乎成了烂片代名词的今天,终于见识到游戏改编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被这廉价的海报差点误导,电影居然这么好看!
用漫威的方式打漫威的脸。不是本片有多优秀,而是好莱坞连这样本该流水线产出的爆米花电影都很难拍出来了,太可悲了。
男主角好啰嗦又没什么屁用,果然适合当领导
期待值最低却收获巨大惊喜!休格兰特要靠客串各种反派养老了
3.11电影院secret screen开盲盒开出来这部的时候,大家都一片嘘声。立场时候所有人觉得好惊喜!笑料密脑洞大,超级下爆米花,个人认为好过于很多漫威电影。
不考虑游戏,这不就是那种算法生成、一年拍一堆、过了档期就没人记得、但是租碟店销量还不错的东西嘛。
还原度赛高,爆米花管够,有点老马说的“主题公园”电影那味儿了,龙龙肥到让人吐血。休叔在天选喜剧人的道路上撒着脚丫狂奔哈哈哈...
这是我见过身材管理最差的龙了。
被迪士尼连续喂了几年屎后大家才发现这种传统又老套的奇幻片反而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爽感
编剧很清楚故事的呈现方式,只取了桌游的世界观设定、身份属性和经典元素,角色跟剧情都是原创的。任务包模式的推进,体现出盗贼团成员的不同技能和配合作战的团队精神。英式没品笑话总伴随左右,一度想起Monty Python那种无厘头喜剧。有家庭内核,但还是通过一个选择尊重了游戏精神。看得出创作者热爱这个IP,不仅仅是改编,而是发展了它。btw:里面有几个对白笑话挺考验翻译水平,不一定能翻得出来。
虽然整体剧情依旧老套乏味,角色也谈不上出彩,但变身逃生、墓地答题、车底穿越那几场戏设计得太有趣了,单这个就值三星。
怎么会有这么肥的龙…………这……猪与地下城…………
死尸的命也是命!有没有人能去问它第五个问题!
1、说这是中世纪窃盗版复联,没问题吧?2、老花,那是白色的浩克在暴揍红色的洛基吗?3、近来魔戒里炎魔的伙食是不是很好?4、设计哈利波特火焰杯里迷宫的,以前是搞活字印刷的吧?5、休·格兰特当年是自己不想演还是被人搅黄了吉德罗·洛哈特一角的?Okay,五个问题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