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的第1394部电影,《超能敢死队》我给7.1分。 这部《捉鬼敢死队》的续集《超能敢死队》,整体风格延续了前作,有致敬也有创新,视听效果在7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下,还是有保证的,动作场面虽然不多,但也足够精彩。“蚁人”保罗·路德的加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看点。
合格的续集电影,值得一看。
在片尾对战中,惊人的发现主角菲比在对抗Boos戈萨的时候那个场面,完美的借鉴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结局中哈利对抗伏地魔的场景,连最后的灵魂的帮助方式都惊人的相似,而且还不会让人感觉很生硬搬套,很完美的融合在此电影故事情节里,很完美,最后也很感人,这是一个描述亲人关系满分的电影,看到最后的片尾介绍居然才知道有一个演员在现实中是已经去世了,上帝,这电影完美的表现,完全是为了纪念演员又不影响故事的表达,致敬了老电影又致敬了演员,我愿意给满分。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捉鬼敢死队2021: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捉鬼敢死队2021: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捉鬼敢死队2021: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捉鬼敢死队2021: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捉鬼敢死队2021:
就这样差不多啦,真的好像噢 。。。我看了遍所有豆瓣评论都 没人讲这个类似的彩蛋呢。。。
另:有位 TLululuna影评写的非常好,写出了我心里想要说的话,影评连接:
这是一部我不熟悉上下文却依旧被深深触动的情怀电影。
随着中年危机的单身妈妈带着一对儿女走进自己已故父亲的旧址,屋子里奇怪的陈设,小镇的单调生活,老人晚年的神秘任务逐渐被揭晓。
迟暮的英雄,在繁华落尽后,他还坚持着。一条路走到黑,只为除尽世间恶鬼。
我没有看过这系列电影,只是通过剧中简短的回顾略微感受一下。老爷爷在他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在纽约驱鬼。看到电影的最后,曾经的战友再次集结,让我鼻头一酸。
如果说聪慧勇敢的孙女是老爷爷精神的传承,是血脉的延续,那么并肩的老朋友则是昔日荣光的再现。廉颇老矣,退居山野,在生命戛然而止之后,在灵魂灰飞烟灭之前,多么幸运,能有这一次afterlife。
初代男版
捉鬼敢死队 Ghostbusters (1984)
//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760/
二锤子加盟女版
超能敢死队 Ghostbusters (2016)
//movie.douban.com/subject/3212398/?from=subject-page
传世青春版
超能敢死队 Ghostbusters: Afterlife (2021)
//movie.douban.com/subject/26838236/
捉鬼基本原理:
灵魂探测器发现鬼魂,电弧特效捉鬼枪,装进捉鬼盒子,回收进捉鬼保险箱。一句话,用科学打败迷信。
初代棉花糖经典形象,恐怖中带着幽默。
这一部是为了缅怀第一和第二部的编剧及主演哈罗雷米斯的 其实蛮感人的 也很有趣!这一部是为了缅怀第一和第二部的编剧及主演哈罗雷米斯的 其实蛮感人的 也很有趣!这一部是为了缅怀第一和第二部的编剧及主演哈罗雷米斯的 其实蛮感人的 也很有趣!这一部是为了缅怀第一和第二部的编剧及主演哈罗雷米斯的 其实蛮感人的 也很有趣!这一部是为了缅怀第一和第二部的编剧及主演哈罗雷米斯的 其实蛮感人的 也很有趣!
这种片子也能到6.1分,呵呵,豆瓣对国外致敬片还挺宽容的。
剧情各种逻辑不通、人设bug:
1、蚁人出场,是个老师,不知道教什么,上课给学生看恐怖小电影,自己捣鼓什么地震实验,这算啥老师。还立了个很懂捉鬼故事和设备的人设,本来以为会用他的能力一起打个boss,出谋划策一下,结果就是和那个妈被鬼附身媾和招魂当工具人用的,在整部电影没个P用。
2、那个妈更是莫名,合体那段,撕掉衣服换一身亮晶晶的变装皇后穿的衣服,尴的我以为在看八十年代的劣质电影。最后,来了句,we save the world ,大姐你基本啥都没干好不好。最后她老爸的实体鬼魂都出来了,她居然还和蚁人在那边腻腻歪歪,拜托你先去看一眼你爸好不好。
3、那个小女孩前期没有交代任何背景,就是看出来喜欢科学,但也就12岁,突然就上识天文下知地理了,会捣鼓各种捉鬼设备,还知道boss起源,比Sheldon还Sheldon。
4、再说那个boss,哈哈哈哈,尼玛这是什么鬼哦,穿的衣服不去夜场跳艳舞也太可惜了,那个腔调还copy凯特布兰切特演的海拉,养的两个小鬼狗连咬人都不会简直鬼届耻辱。
为了个烂片打那么多字,真不值得,为了彩蛋和致敬元素,勉强打个一星不能再多了。
1.15 卷毛妹妹可可爱爱
麦肯娜小妮子太仙了,一人撑起了整部戏,其它人都成了工具人
麦肯娜实在太可了,有她的剧我都觉得还可以。哈哈哈哈
2.5星,老粉丝又爱又恨。84经典版正统续作,导演是原导演的儿子,故事跟第一集呼应,老角色出场,情怀刷的满满,但是电影不合格。从城市保卫战,降格为乡村格局,故事变“小鬼当家”了,特效乏善可陈,充其量就打了俩鬼,连大怪兽也没有,娱乐效果还不如16年的女版。也难怪,就给了7500万美元也发挥不出来啊。但故事逻辑、老队员线索、角色们的转折,都很牵强,这就不是成本的锅了,而是剧本问题。这就很让人对该片动机产生怀疑了,你要刷情怀,好歹给出《星战7》那种表面诚意也行,结果完全糊弄事儿,这是消耗情怀。不过,老捉鬼队成员、孩子们的祖父——演员哈罗德·雷米斯在现实中真实去世,结尾一幕算是致敬,RIP,才让该片的情怀稍稍有了落点。PS,结尾直接变《龙珠》了,孙悟饭大战沙鲁
连看太多闷片就能理解无脑爽片存在的重要性,但爽片不爽就非常致命…比喝假酒还难受…基本就是原内容翻拍新瓶装旧酒,但这新瓶…比旧瓶子质量差太多……最后硬生生让老爷子们重聚卖了拨情怀。
一部你看了五分钟就不想看下去的电影。开头就被这一家人的智商给秀到了,你一个荒郊野外的破别墅发生地震了,而你又是在一楼,离门也很近,为什么不直接跑出去,而要躲在桌子底下?有没有常识啊!混蛋
可爱但不幼稚,是情怀之作却又非常完整,小幽默层出不穷,不觉得像《怪奇物语》,人物设置和情节设置上更像是《怪诞小镇》,而Paul Rudd果然还是演蠢蛋比较有趣。
喜剧,蛮多地方让我笑了,不是讽刺那种,是真的会心一笑,很幽默,演员也演得很自然。但到了后面就显得越来越夸张,整个画风一百八十度改变,还有很多感觉不必要的设计,但如果连这些设计都没有,就更加没有看点了。整体来说,就是一部纯致敬的电影。
越往后越没有逻辑,到了中后段直接就成了鬼扯。真要是能捉鬼的话,先把这么能鬼扯的编剧捉起来吧。好在敢鬼扯也是本事,编剧竟然把当年的捉鬼敢死队扯出来了,情怀牌打到这个份儿上,你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如果不是奔着这个来的,估计很多人也就不看这个了。
6.0/10 分。初看,蓝光。1984年大热电影《捉鬼敢死队》的续集,致敬篇。剧情普普通通吧,适合粉丝看,还有儿童。小孩子挺有灵气的。我还没看过前面三部《捉鬼敢死队》,等以后有空再看了。。。最后有两个彩蛋。
#TIFFSecretMovieClub2021# 盲盒抽到了下周要上映的院线片,还是大IP的sequel,真是有点哭笑不得的意味。电影是标准的family friendly爆米花片,然而在故事的development上的确是合格的,特别是有些段落还挺cult,平衡了超自然主题和喜剧元素,在对原片pay tribute的同时也算是成功重新开启了这个IP。选Mckenna Grace绝对这次reboot最正确的决定,个人的charisma让我可以从三星改到四星。p.s.:两个post-credit scenes(第二个要等字幕结束)感觉更像是对原作粉丝的福利
看点就是高智商小孩,妈妈和老师的狗血恋情,还有老捉鬼敢死队的回归。
我来说说为什么这场爆米花科幻片会那么低分。1、这里面的鬼太弱了 千辛万苦召唤出来了一个大boss 但却啥都没干。2、阵仗太大导致没有地气 最后出现了那么多鬼 应该有一场硬仗了吧?结果被几个小孩子干掉了 太无语了 典型的雷声大想下雨半天憋出一个喷嚏。3、这几个孩子对鬼的态度太淡定了 一点都不实际。4、过度消费情怀。然而这电影的优点也有的1、特效水平不错 电击枪的光效很炫 鬼魂也不会很没质感 小棉花糖很可爱。2、麦肯娜在这里的造型和设定太讨喜了 6分电影她占了4分 还有1分给小胖子。
老版捉鬼敢死队成员之一,Egon Spengler的演员Harold Ramis在2014年去世后,其女儿联合老版电影导演的儿子Jason Reitman,发起了新版电影的制作。故事设定在Spengler的女儿孙女两代,实际上满满都是对演员Harold Ramis和老板敢死队的纪念与致敬。
原版ghostbusters之一Egon Spengler的孙辈开始出来捉鬼了,不仅主角低龄化,从原来四人团均是男性三白一黑,到如今二男二女两白人一黑一亚裔,这很美国2021。
很值得电影院观影体验!绝佳的爆米花电影。影片特地营造了80年代的风格,从配乐到装扮到环境。两头牛的CGI都是故意弄得极为粗糙,也保留了第一部里极为中二的召唤场面。怀旧牌打得特别好,原班人马(演员表里有)现身的时候谁不起一身鸡皮疙瘩?演员里的这个亚裔小朋友十分抢戏,成熟可爱而又幽默风趣。
这才是情怀电影的正确拍法
与2016年同名电影并无关联,而是1984版《捉鬼敢死队》的纯血续集,连布景、人物、特效设定(包括中二召唤术)都是尽量靠拢8、90年代原作系列的风格(亦是《怪奇物语》系列故事背景设定的那个年代),38年的情怀陈酿滋味清爽可口玉盘珍馐;双彩蛋完美致敬,片尾曲回忆杀。这厮与近期的《红色通缉令》(死侍贱嘴卖腐,光头强横扫千军,神奇女侠颜艺调教)类似,属于不错的爆米花合家欢电影。
你以为是小镇版的《捉鬼敢死队》,其实是捉鬼敢死队世界观的《怪奇物语》。不过情怀这一点被拿捏的死死的。
比电影本身更重要的或许是传承与缅怀:杰森接过父亲伊万的导筒竭力去还原八零年代独有的风韵,虽算不上尽善尽美,但至少值得勉励;每每想起比尔·莫瑞去到不久于人世的雷米斯的病榻前修复两人几十年的嫌隙的旧事,则让最后的“献给哈罗德”更加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