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今年的恐怖片市场会继续保持上一年的热度和质量,结果年初热门《我们》上映以后发现只是一部过于私人化的美国政治片,而这一部《宠物坟场》,从预告片看本以为会是对原著和1989年电影前作的提炼和升华,然而糟糕的节奏和剧情发展让这部电影成为今年观影体验中的一大败笔之一。
首先最大的失望是电影的结构:电影用了三分之二的剧情进行冗长的背景和人物介绍,却对人物背景和故事衔接,以及主人公在女儿去世后的心境转变匆匆带过。本来作为重要角色之一的车祸死者的灵魂就蹦出来吓了几下观众,对剧情推进毫无作用。带给女主人公童年阴影的残疾姐姐不过是在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幻觉中作为吓唬观众的道具,和她个人在剧情发展中的行为动机几乎毫不相干。而将心爱的家庭成员死而复生,这种需要对一系列伦理问题和后果深思熟虑后才能决定的大事,片中仅仅给了男主两个镜头就去匆匆刨坟了,从一个心智健全,信仰科学的居家好男人变成一个期望着神秘力量将女儿复活的病态父亲,中间这心里变化根本没有多少说服力。不说薄弱的人物塑造,就连这神秘力量的来源以及为何死而复生者会性情大变,片中都没有给过多的介绍,神秘力量的来源“温迪戈”几个字就带过,没有多少深入的讨论。可以说,原本能够丰富故事和人物的种种细节都被导演抛弃,笔墨最多的反而是那一只起死回生的猫。最后的高潮大戏更是只有短短15分钟,如此极速的收尾,缺乏气氛,更让80分钟的铺垫显得多余。
影片中的惊悚元素也可以说是啼笑皆非,不知道是不是主创人员的故意为之,片中大量桥段似乎都在有意模仿过去恐怖电影的布景,干枯的树林,不要钱的干冰,远处密布的乌云和电闪雷鸣,只可惜银幕上的效果更多的像个无厘头的笑话而不是精心安排的致敬。
多的也没什么说了,这部电影本身的平庸让它的观影价值大打折扣,我不推荐任何人花钱去看这部电影,如果如同《新铁血战士》那样的烂片至少还有夸张的表演和可笑的剧情能让人在无聊的时候重新看看娱乐一下,那这部电影真的连一点最基本的娱乐价值都没有,廉价的jump scare甚至让人都无法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感到害怕,一部平庸到都无法嘲笑的电影,可谓是真的失败。
看完以后感觉史蒂芬金是不是对印第安土地情有独衷啊,闪灵里的旅馆前身也是印第安人的土地,难道某种意义上的讽刺吗?而且同样两部作品里都有一位想帮助主角团的黑人。
本来看预告的时候以为奇怪的仪式会有更多戏份,结果就只出场了几分钟,不知道有没有民俗学爱好者来解说一下。
说实话看到女儿车祸,我就联想到遗传厄运了,强推遗传厄运!不过跟那边被精心设计地走入圈套不同,这里主要还是爸爸自己的选择。不过说到选择,埋猫的时候我就想吐槽了,怎么这么听话啊,老头说什么他听什么,不觉得不对劲吗!!!
而且作为一个医生最后居然依赖了神秘非自然力量,好讽刺。
妈妈是真的勇,受伤了还第一反应抱着弟弟就跑。虽然从前面来看,她才是那个对死亡最恐惧的人,姐姐死去的阴霾导致她经常噩梦和幻听(我倾向于是幻听而不是被土地影响,因为她在父母家里还是有幻听),但是最后坐地上面对恶魔女儿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之前的恐惧,她平静地接受自己的死亡,只是不希望死后不再是自己。
前面关于对死亡的观点,作为医生的爸爸觉得死亡就是死亡,无关其他,就是计时器归零。妈妈在说死后去天堂的同时,自己也在逃避着直面死亡带来的创伤和阴影。虽然最后的最后,妈妈对自己达成了关于死亡的和解,可惜那具躯壳还是变成了行尸走肉。至于灵魂,谁也不知道是他们的灵魂真的被侵蚀了,还是恶魔鸠占鹊巢。
小男孩最惨,爸爸就应该先把孩子送走再回来掰头……总之爸爸变成这样我倒是没有特别同情,或许在他放弃作为医生的对科学的信仰时,他就注定会得到这样的结局吧……
看新版《宠物坟场》之前,特地补了1989年的版本,1989年版本看得出原作有一个很好的框架,然而囿于时代技术以及创作思维所限,展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好,甚至给人了某种“温馨”的感觉。
反观新版《宠物坟场》,在更好音效视效的加持下,史蒂芬金的这一经典作品得以拥有更加恐怖的氛围,虽然前面大半照本宣科略显无趣,后期对于原作的改编以及张力比较足的结尾无疑都为本片增色不少。
剧透预警
1.孩子,告诉你什么叫死亡
给孩子以正确的死亡观,与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同等重要,新老版《宠物坟场》在开篇后都提到了这个问题,父亲路易斯身为医生,态度自然是“人死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母亲瑞秋则一直背负着对自己姐姐死亡的愧疚,而希望天上能有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让死人安眠。
然而,说是一方面,在身体力行真正教育孩子的时候,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猫儿丘吉尔的死亡,让深爱女儿的父亲无法说出“猫儿已经死了”的真相,然而这种因爱而生的欺骗,这种为爱而铤而走险的行为,无疑注定了他因爱,背弃自己说的“死亡就是归去”这样的话语。
路易斯给女儿上了一堂完全失败的死亡教育,在知道复活之地后,在遇到灵异幻觉之后,他心中无神的价值观瞬间崩塌,而女儿的死亡,也让他陷入疯狂,进行了一场复活女儿的实验。
这是一个可悲的父亲,老版的路易斯至少还做好了儿子态势不对就杀死的打算,而这个路易斯嘛,似乎已经失心病狂,当他和复生的女儿躺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既害怕又带着一些期待的尴尬,让全场观众都会心一笑。
2.猫儿,请支棱起你的尾巴
猫在古埃及被人所崇敬,因而死后下葬入金字塔中,加诸其余种种关于猫的传说,猫本身所带有的意向便是灵异而神秘的。
然而在这点上,我只能说两版电影都未能表现出死猫复生的恐怖,你看着这猫咪,似乎只是一只有些狂躁的猫罢了,它盯着你的眼神,并不像来自幽冥的凝视。
当然,这次猫儿亮眼的镜头便是它从柏油马路竖起尾巴走来的画面,尾巴竖起切炸毛,一般是猫极为恐慌的的表现,在电影中,竖起尾巴的猫远远看着就像瘦成竹竿的人,当然这本来也可以当作一个恐怖的点,可惜片中似乎没有着意于此,略显遗憾。
当然,各位猫奴们,你们可永远不要把主子关在门外哦,它可能会带着一辆大卡车把你撞飞。
3.观众,你怀抱错误的预期
电影的前半段,无论是看过小说还是看过老版电影的人都会无比熟悉了,或许有略小的改动,然而整体框架四平八稳地推进着,没有大失误似乎也没有大亮点,然而这正是本片在试图欺骗你的地方。
本片最大的改动,就是儿子之死变成了女儿之死,然而在女儿死之前,电影依旧试图混淆真相,将儿子和女儿都放在了危险的境地。
至于为什么儿子的死亡变成了女儿,我想大概是女鬼更有威慑力一点吧,当然无论是老版的《宠物坟场》还是《凶兆》(1976),里面邪恶小男孩的演技都是非常到位的,在合适的剧本下,任何一个角色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张力。
另一个有趣的误导就是老Jud找女儿的桥段,我们知道老版电影中女儿藏在了床下,割了老Jud的脚踝,电影也特意设计了床的场景,甚至也给了Jud脚踝的特写,然而呢,这一段并没有在这个场景中发生。
这算是有些调戏知道这段剧情之人的意味,将看似恐怖的场景略微推迟也是恐怖电影的常用手段,虽然程序化,然而使用好了就能见效果。
4.Pascow,你怎么变成黑人了?
我只是想说,pascow,你不是白人么?是什么让你变黑了呢?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的《悲惨世界》的歌剧,白人芳汀生出来了一个亚洲小女孩珂赛特,珂赛特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黑人...
嗯,真是有趣。
老版宠物坟场中,pascow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哥哥,虽然他真的很努力在阻止路易斯,最终路易斯依旧走向了不归路。而新版之中呢,pascow担当的更像是个惊吓角色,不过也显得可有可无,至少论惊吓而言,比瑞秋的姐姐要差许多层次。
5.套路却也真吓人的音效运用
瑞秋的姐姐泽尔达,贡献了本片中最为精彩的几段恐怖镜头,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剧情的铺陈和音效。
小瑞秋的心理阴影就是姐姐在楼上爬行的声音,然后她似乎坠入了面前的电梯井(权当是电梯井吧),打开门,什么都没有,之后姐姐从天而降。
这是一段很优秀的恐怖桥段,也难怪电影中重复用了两次,因为这里面除了最后的惊吓之外,其余的恐怖全靠楼上的声音和观众自己的脑补。
事实上,镜头展现出来的恐怖是有上限的,而观众细思极恐或是内心的恐惧,才是无穷无尽永远缱绻在梦醒时分的暗影。
另外很多处音效,便是在吓人之前声音突然变低,讲真,模版化倾向着实严重,然而模版也有模版的好处,因为千锤百炼的模版大多有效,只能说本片只让这些音效进行了本职工作而没有将这些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6.可以没有凤头,但一定要有豹尾
然而结尾,真的是有些惊喜。
不是说女儿的求饶,也不是母亲瑞秋复活捅死路易斯,甚至也不是路易斯同样被拖到复生的坟场。
这些剧情交代得其实非常迅速,让观众有一种匆匆结尾的感觉,然而正是这些快速交代的剧情,让最后一幕不给人喘息的机会,然后镜头切到车内的儿子,他看着车外过来的曾经的家人,他或许并不明白这一切,不过观众能感受到影片结尾试图带来的那些绝望的气氛。
而如果上述这些剧情的时间拉长的话,观众会意识到儿子的处境,最后一幕的力度也会相应减弱。
而精彩的最后一幕,无疑也能为全篇增色不少。
很多电影喜欢在开头放一个小高潮,最精彩的部分在2/3处,剧情却在最后一幕包括结尾之时羸弱,拖沓了起来,其实只要调换一下顺序,电影就能有着更好的观感,毕竟,强劲的结尾给人带来的印象,应该是大于一个相似精彩度的开头的。
无论如何,本片还是值得一看的,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说《宠物公墓》据说是所有他的小说中最恐怖的一部,其实恐怖并不在于那些归来的魂灵,而在于这一切都源于你无法填平的欲望,或是爱。
所以,当孩子问你们死亡之时,你一定要好好考虑,毕竟,复生之人,也许并不都那么快乐。
史蒂芬·金的《宠物坟场》再次被改编成电影推上荧幕。
但原本蕴含严肃生死观的作品,却硬生生被拍成了一版纯粹惊悚片。
香老板坐不住了,这就要为《宠物坟场》正名。
史蒂芬·金是当代恐怖文学创作大师。
无论是讨论现实与希望的《肖申克的救赎》,
还是揣摩心理畸形与孤独的《闪灵》,
亦或是如何面对恐惧的《小丑回魂》,
随便提及的几部作品,名声几乎都是如雷贯耳般响亮。
他常常赋予作品不同的人生议题:
一群少年在《伴我同行》中寻找尸骨,照亮成长中迷茫的探索之路;
《迷雾》中的陌生人们,绝望与希望交织,究竟信别人还是该信自己;
《绿里奇迹》中,天使也怕黑暗,但毕竟恶有恶报,应多与善人为伴。
他的作品中,角色内心历程与处境之间常常有极大反差,吸引观众随着进程关注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向,并与之共同反思。
加之营造氛围是史蒂芬金一贯的创作风格,
一边讲恐怖故事,一边讲心魔,剧情精彩生动,非常适合在影视剧中凸显戏剧化效果,他的作品便成为影视改编团队偏爱的取材来源。
史蒂芬·金笔下的恐怖故事不计其数。
他自认为最恐怖的《宠物坟场》,继1989年首版之后,2019年再次被翻拍,重返大荧幕。
2019版《宠物坟场》在剧情上做了大幅度调整:
也许是想蹭近几年萝莉恐怖片的热度吧,2019版将原著中被车撞死的小儿子改成了大女儿,但是新版降低了女儿对死亡的恐惧,也就降低了过世猫咪被男主复活的价值;
放大了女主在自己儿时因姐姐死亡造成的心理阴影,只利用了患病姐姐的恐怖身形做气氛助推,没能进一步描述女主成年之后的心路历程;
隐去男主与岳父间两场矛盾戏,原著中,男主因不满妻子儿时得到不公待遇,对岳父颇有微词,岳父也在外孙葬礼上指责女婿没能保护自己骨肉,这些都是后来推动男主铤而走险,复活女儿(孩子)的重要动机;
新版不仅删除了医生身份的男主对于无神论的推翻过程,更彻底删除了邻居老爷爷的亡妻情节,使得邻居将神秘复活之地告知男主的意图变得突兀;
结尾更是「大换血」,抛弃了原著中男主亡妻被复活后的开放结局,而是在新版中牺牲全家性命,沦为复活后的僵尸家族……
在2019版的《宠物坟场》中,
角色们的转变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恐怖气氛也基本只依靠了jumpscare,
结尾改编也失去了原著一键留白的悬念。
_______
至此,2019版《宠物坟场》彻底成为纯粹的惊悚片,与史蒂芬·金的创作本意渐行渐远:
《宠物坟场》创作初衷,
本是通过创造一种死而复活的神秘事件,
引发人们讨论面对生死时的观点。
在《宠物坟场》中,
角色们面对生死时各自的信念所带来的不同下场,
被史蒂芬·金充分利用,来凸显了这个议题的重要性,进而带领人们反思各自的观点。
其实宠物坟场真实存在于史蒂芬金的一段生活经历中,这段经历也造就了本部作品的背景设定。
宠物坟场的英文本应是Pet Cemetery,
但作品中的路标却是PetSematary.
史蒂芬·金在书的序言写到:这个设定取材于现实中孩子们为宠物坟场做了拼写错误的真实事件。
放在作品中猜想,拼错字会凸显孩子们的纯真,
也「隐喻」这个由孩子们为心爱的宠物打造的死后安息地,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
死而复生的宠物也像拼错的字,虽然乍看之下长得一样,但未必还是曾经的它们。
邻居老爷爷在年轻时,不仅复活过自己的狗,
也看到有逝去的村民被亲人复活。
而归来的无论是狗还是村民,都与生前面目全非。
后来邻居埋葬了复活的狗,但复活的村民却将他的亲人带去了地狱。
惨痛的结果令邻居本想将这个秘密带入坟墓,却因为可怜男主家的女儿因失去猫而痛苦,而打破了守住秘密的誓言,帮助男主复活了死去的猫。
————
坟场中不容任何人踏入神秘地带,和邻居老爷爷本应谨守的秘密一样,
「都象征着界限」
超过了那个界限,就会踏入禁忌之地,带来无穷烦恼,
「隐喻」我们无论在友情、爱情、或亲情的各种关系中,应该尊重彼此间的界限,避免因越界而造成遗憾。
这个家中的女主,在少年时代曾经有过一个姐姐。
姐姐因为身患脊髓灰质炎,而不得不终年卧病在床。身为妹妹的女主,在父母要求下帮忙照顾生病的姐姐。
一次大人外出,姐姐一口气没上来,死在了床上。第一个发现的女主试图抢救但是没能成功。
这成为女主成年后留下的心理阴影:
她认为姐姐的死有自己的责任,所以她觉得姐姐的冤魂终日围在自己身边,因此她惧怕死亡,不愿面对死亡。
依托这种无法正视死亡的观点,
女主拒绝了丈夫想要告诉女儿猫被撞死的事实,
同时也使女儿产生了相同的恐惧死亡的心理。
这使我想起一个类似的真实故事:
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女漫画家。
前不久她家里名叫喜豆的猫死了,全家都希望尽快将喜豆“入土为安”,只有她坚持要求等到女儿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同死去的喜豆见最后一面,再做安排。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最爱这只猫,如果不和孩子解释清楚什么叫死亡,可能无法应对孩子在未来提及喜过世的状况。
————
相反,《宠物坟场》中的女主被史蒂芬·金赋予了恐惧死亡的观点。
她虽然口中声称人们都不会死,却拒绝拥抱复活的女儿。
这也导致了复活的女儿憎恨母亲的虚伪,
因此,女主最终落得死在女儿手里的下场。
「这正是史蒂芬金通过戏剧化创作,
达到警示人们正视死亡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们通常无法接受至亲之人离开甚至离世,
会想尽办法「留下」他们。
美剧《绝望的主妇》有一集讲到:
主角们居住的社区,因为一次停电,其中一户独居老奶奶家的冰柜坏掉了。
逐渐散发的恶臭,揭开了老奶奶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她的老伴很早前就过世!
不愿面对孤独的老奶奶,就将老伴藏在了冰柜里,她每天面对冰柜和老伴交谈聊天,宛如他还在世一般。
——————
无独有偶,这次在《宠物坟场》中,
留下离世亲人,呈现了另一番表现模式:
男主曾经在女儿生前主张告知猫已死的事实,
因为妻子的反对,而独自选择将死去的猫复活,来遮掩事实。
后来,男主的女儿过世。
无法承受丧女之痛的他,试图打破自然法则让她复活。
吐露了天机的邻居,发现复活猫是个错误,所以不断警告男主不要用人来铤而走险。
但有着医生身份坚信科学的男主,却依旧走火入魔选择相信邪术。
被男主复活的女儿,终归变成了杀人狂魔。
这个戏剧化的设定更成为原著中的高潮情节。
在2019版电影中,男主最终被复活的女儿杀死,
因为他犯了一个大错:
对不舍之情的贪婪,令其明知故犯。
电影中变成僵尸的女儿说过,她根本不想被复活。
当欲离开的人,试图走自己人生之时,
不舍其走的一方,或是不甘心,或是放不下,
就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阻止,甚至强迫对方留下。
这么做往往会产生一种情绪勒索,
让不能离开的人心生怨念,
变得像电影中死而复生的女儿一样,
「即便躯壳回来了,但是灵魂早已不在。」
而原著中女儿杀死邻居老爷爷之前,
也转述了曾经被老爷爷复活过的老伴的话:
因为老爷爷让她复活,害得她在地狱里面接受永恒的折磨,因此要杀死他,带着他一起下地狱。
即便无论生死,回归人间烟火,
如果我们只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身边的人,
不止会带来压力,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伤害。
在真实世界中,
我们穷极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得到,
但面对失去却往往束手无策。
无法面对爱的人离去,无法放下执念,
其实痛苦的是受困于执念的本人,
强求而来的陪伴,只会让彼此都寂寞。
这种因执着而产生的不可动摇的念头,
反而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一旦放手让一个无法停留的人远走,
得到的会属于是自己的自由。
蛮失望的一部恐怖片,
想起了猴爪,
刚刚简单的看了下影评,没有见人提这茬,就我想到了吗?
电影剧情很简单,漏洞蛮多的,听说是改编的事,原著没有这个情况;
死亡是安息,而通过安息地复活,是在扰动亡者的安宁,让他们受折磨,才会有复活者的报复!
这仅仅只是恐怖电影而已,似乎复活不付出代价就不会恐怖,如同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想必成年人都知道,这仅仅就是电影而已
?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没事可以看看
小细节有区别(本地儿童的诡异仪式etc)之外和89版比没太大突破,看过老版纯属浪费时间(评论有说看完对宠物产生厌恶感???喵喵喵???要厌恶也是厌恶小孩儿这玩意儿吧
心魔+古老部落的神秘力量,六分作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啊实在是不能没事找事好奇心太重,以及买房位置是最重要的!从波士顿搬到乡下隐居然后买了个自带坟场并且随便走两步就能被大卡车撞死的房子?网上看房害死人啊朋友们!
故事是讲清楚了,但作为一个恐怖片非常不合格,故弄玄虚的地方太容易猜到了,整体上也没有制造很大的冲突已抬升气氛,剧情主线和支线融合也有问题,感觉男女主完全分离,各走各的剧情线,然后最后突然就一家人团团圆圆死在一起携手成为僵尸伐木累?!
比我想象的(之前看了预告片)吓人的多,超出预期~ 最后邪恶残忍地让人绝望。演员选的很不错,没有典型的影星脸,都是普通人,很容易代入。减一颗星是因为有些地方逻辑不太能站得住脚,只是小瑕疵。全篇的惊吓点分散的很均匀,没有头重脚轻或者恐怖气氛降临的太慢。还有我非常喜欢这个海报!在电影院有《Us》和这部同时上映,我看了眼两幅海报,果断选择了这部~
翻拍得有些无聊,和旧版相比将死去的小儿子换成大女儿,将Pascow从白人变成黑人并且通篇毫无作用,放大了母亲对往事的恐惧,弱化了猫咪的作用,结尾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齐齐的黑暗倒还不错。
老头在剧情里面牵针引线,但行为前后矛盾不符合逻辑。自己的狗复活过但行为怪异,但为何要帮Creed复活猫,既然爱着Eley为何要反对Creed复活女儿。知道Eley复活第一反应是拿枪除怪,但为何开始复活猫呢?
全靠jump scare,所有的剧情发展都可以提前预料(哪怕我很少看恐怖片),很多剧情线都没有收束。虽然要赞一下史蒂芬金和他明显想要涉及的死亡主题,但这个电影……最后,终极剧透,“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手动微笑】
我真的是,刷短评看到剧透的心里猛的一惊,然后真的想顺着网线过去掐死
真的一般。剧情一眼望穿。男主角完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到最后尴尬的结局。
作为原著党的我还能说什么。通篇靠音效和jump scare,剧情删删改改完全撑不起来
强行翻拍也就算了,还瞎拍。故事发展节奏明显失衡,时而拖沓时而匆忙。不少关乎人物情感铺垫、角色动机转变与故事转折的情节被潦草带过或是直接省略,取而代之的是一堆为了营造恐怖效果(但也并不恐怖)而堆砌的廉价惊吓,更别提结局收得有多不知所措。这样的改编只能体现出导演没有领悟到原著的要领(然而他们的前作《闪亮的眼睛》我还蛮喜欢的...),注定是一次流于表面的失败翻拍了。
#SXSW#超棒!是我能看下去的那种恐怖片,氛围营造和剧情立意都很好,尤其是结局,结束的恰到好处,现场一黑屏出字幕全场都在发自内心地鼓掌
把原著改编得一言难尽。除了放大了母亲的恐惧来源,惊吓效果满意,原作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不同恐惧,如女儿对死亡的恐惧、医生对于无神论的推翻都是泛泛而空洞的cliche。置换女孩主角有跟随进来邪典恐怖片女主角的流行趋势,但总体处理的真实差强人意,比较失望。
其实还是可以啦,就是前面铺垫的有点长,导致后面死得太快,车祸的黑人完全可以删掉好嘛,女主姐姐那个点也很多余,感觉纯是为了增加惊悚的效果。
50/100 对死亡的诠释和生与死的情绪都应该是这个改编的重点,可惜无论是故事还是场面调度都让它变成了泯然众人的平庸恐怖片。活着的时候没有爱,死时就不会太难过。
生是一家人,死是一家鬼。大型安全驾驶宣传片,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别人两行泪。
金牌房产中介告诉过你多少遍了!靠近公路,靠近坟地的房产,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推行火葬啥逼事儿没有。
这部片子又印证了这句话: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啦。
开了一个很带劲儿的头,结果三十分钟以后就开始一泻千里越来越无聊,而且我也没有搞懂,黑哥哥就是出来渲染一下氛围的吗?没有然后了?小女孩演技很棒,有点可惜了。不过一家人,终于整整齐齐了,应该也算是令人愉悦的大团圆结局?